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怕怕:爱妃是母老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英宗这个废除殉葬的遗言,可以称为一个极伟大的遗言,不但令所有的嫔妃喜极而泣,视明英宗为再生父母,也令天下人拍手称好。

也因为这道遗言,使政绩平庸,甚至称上无能的明英宗,终于没白担当“英宗”的称号,被后人冠以“史上最善良最好人皇帝”。

第二个遗言:确定下来未来皇后人选,尽快举行大婚。

这个遗言,愁眉苦脸的只有万贞儿和太子。

谁有资格当太后(3)

好不容易轮到太子黄袍加身,当天下人老大了。但太子这个天下人老大,却是挂羊头卖狗肉,他要娶谁做老婆,他都无权作主张,得听人家的安排。

第一个遗言:“皇后千秋后,应与联同葬”。

这是明英宗一个精明之处,他深爱着他的结发之妻钱皇后。钱皇后知书达礼,贤德忠厚,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够给他制造出一个带柄儿的生命出来。

明英宗担心着,万一日后,他这个后台靠山不在了,钱皇后会不会被那个给他制造出带柄儿生命出来的周贵妃欺负?

果然不出明英宗所料。

钱皇后被周贵妃欺负了。

缘起到底是由谁来当太后?谁有资格当太后?

一般能当上太后的,一是先皇的皇后,二是皇帝的生母,如果两者不是同一人,亦可并立两宫太后。

但周贵妃不愿意和钱皇后并驾齐驱,她一定要凌驾于钱皇后之上,以报自己一直委曲做小奶之仇。一山不能存二虎,一个后宫不能存两个太后。周贵妃凭自己肚子争气能够出生儿子做皇帝,首先跳出来反对:没有儿子,肢体又残缺,怎么能够能为太后?

不想,那些正直的大臣并不卖帐,纷纷说:“先帝尸骨未寒,怎能即刻便违背遗命?”又说:“皇上当以孝治人,岂有尊生母,不尊嫡母之道理?”

其实,在太子——啊对,现在太子不是太子了,他升级给了皇上,大明朝第八代皇帝,号称成化帝,人称明宪宗。在成化帝心目中,立谁都无所谓。

既然大臣都这么说了,那就同时立两个太后吧,来个太后并蒂莲好了。反正,一个后宫两个太后,也不是前无古人,后没来者。

成化帝同意两宫太后并尊了,大臣还是有意见,有人提出来:“两宫并尊,不能毫无区别,也要有个高低上下之分,在钱太后尊号之前应当加入‘正宫’两字,以显尊贵。”

周贵妃,哦,是周太后了,她没有武则天,吕后,甚至当年的孙太后,那种智慧型的强悍女人风范,充其量,周太后不过是小心眼,喜欢争风吃醋,只看眼前利益的平庸女子,活该她只有生闷气,无可奈何的份。

钱皇后和周贵妃,其实也没什么大过节,不过是周贵妃一直嫉妒钱皇后得到英宗敬重,而她却常常得到英宗白眼而已。

打猎(1)

成化帝当上皇帝后,并没有急着娶皇后,他首先实现了他曾经对万贞儿说过的一个诺言——带万贞儿出宫打猎去。

皇帝出外打猎,自然是很繁重,有文武百官相随,王公贵族相伴,身边还围绕着一大堆头戴凤翅盔,身配佩秀春刀,威风凛凛的锦衣卫,整个场面,人欢马叫,浩浩荡荡。

成化帝打扮得从来没有过的帅气,头戴插着天鹅翎铁盔,身穿罩甲,有鱼鳞甲片装饰,方领对襟,升龙戏珠二,两袖肩有黄金甲片,以红丝连缀,配着一把长条形鱼腹刃。

万贞儿也不逊色,穿了一身戎装,来个山寨版的帼国英雄:身穿铠甲,披猩红锦缎披风,手握宝剑,一副花木兰第二的样子。

万贞儿骑着高头白马,英姿飒爽的相伴在成化帝左右,甚至还威风凛凛地为成化帝开道。万贞儿感觉到很爽,从来没有过的爽歪歪。

成化帝问:“贞儿,喜欢吗?”

万贞儿大着声说:“喜欢。”

成化帝又问:“贞儿,快乐吗?”

万贞儿说:“快乐。”

成化帝也不理会旁边有没有人,含情脉脉地看着万贞儿,很是肉麻地说:“贞儿,你的喜欢便是朕的喜欢,你的快乐便是朕的快乐!”——因为当了皇上,成化帝肯定称自己为朕了。

万贞儿仰起头来笑,一脸的幸福。

能不幸福嘛?有人爱着,而爱自己的人,是当今天子。她大了他十九年,年龄可以做他老娘,又如何?他不介意,一点也不介意,那么死心塌地地爱她。

万贞儿曾问:“皇上,你到底爱我哪一点?”

成化帝说:“朕对你什么都爱。”

万贞儿说:“说具体点。”

成化帝想了一下,便说:“朕爱你说话声音洪亮,敢作敢为,性格充满了阳刚之气。”

万贞儿笑了。大概因为这样,才能够和性格懦弱的成化帝互补吧?

打猎(2)

打猎的地方,是一座风光绮丽的皇家苑囿,也是皇家进行合围较猎,训练兵马的场地,在京城南二十里,叫南海子,又称南苑。周围筑着围墙,桥道,土墙,长约一百二十多华里,四周开辟四个海子门,南大红门,东红门,西红门,同时还修建了庑殿行宫,旧衙门。南海子里面,奇花异果,嘉树甘木,百草绿缛,群卉芳菲,河塘遍布,还放养着成群的黄羊、驯鹿、雉兔、老虎,等等的动物。

打猎很有趣,意想不到的好玩。

管围的大臣,率各路兵马,绕到距离几十里之外的地方,再慢慢的走近,包围,当二三十里之内的禽兽都被围在左右的时候,看到远远有鹿群了,成化帝命令一个穿着鹿皮衣的侍卫,举着假鹿头,嘴里发生“呦呦”的鹿叫声,把群鹿引了过来。这个时候,成化帝带了万贞儿,还有身边的锦衣侍卫,就开始逐射。

鹿群惊恐万状,四处散逃。

鹿跑得快,马快跑得更快。

打猎是男人的玩儿,女人不过是陪衬。

不过很好玩。万贞儿喜欢骑着马儿,驰骋在广阔的田野,马蹄轻,马蹄疾的,一路上,仿佛腾云架雾似的,那得意与威风劲儿,甭提多知足了。

万贞儿也学了成化帝,拿了弓箭,见到什么动物就追了什么动物跑,无论是兔子,或羊,或野猪,或黄鼠狼,非要把他们置于死地不可。反正这是个持强凌弱的世界,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如不服气,下辈子来过。

其实,做人也是这样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郊外的风景很美,有高大的绿树,五颜六色的鲜花,青青的小草,空中还有可爱的小鸟欢快的唱歌,骑着马,行走在这世外桃源,整颗心就像放出笼中的小鸟,又像自由奔跑的风。在天空里,自由飞翔。

万贞儿一点打猎的经验也没有。一民手紧紧抓住马缰绳,一手抓住了弓箭,紧张之中,她居然忘记要射箭了。

打猎(3)

万贞儿本以为她的马术不错,谁知和周围的锦衣侍卫相比,简直是一无是处。但万贞儿还是很兴奋,嘴里“哇哇”的叫着,一边追赶着小鹿。

成化帝在万贞儿身边,紧紧与万贞儿相随。

成化帝比万贞儿好点,毕竟他是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在追逐着鹿的同时,还懂得拿了弓箭,不停地狂射。

万贞儿不停地喊:“快呀,皇上!快呀!”

万贞儿又再喊:“鹿在那边,皇上快射呀!”

鹿倒是射中了几只,被拿住了,不过不是成化帝射中的,而是身边锦衣侍卫射中。追逐了半天后,万贞儿和成化帝满头满身都是汗,气喘吁吁。终于,他们停了下来。

成化帝问:“贞儿,累不?”

万贞儿已说不出话来了,只是拚命地点头。

女人再强悍,还是女人。毕竟,体力不能够和男人相比。

何况,是一个青春活力的男人。

成化帝说:“我们休息吧。”

万贞儿又再点点头。

打猎还在继续。成化帝因为是皇帝,所以由他先玩,别的人只能干巴巴地在旁边看着,一边伸长脖子等。待成化帝停下来了,不玩了,各位大臣,王公贵族,再能开始玩,属于下半场。

万贞儿和成化帝真的是累了,坐着由八个太监抬的小椅轿,到庑殿行宫去休息。

到了庑殿行宫后,有宫女把衣服捧了上来,让成化帝和万贞儿淋浴更衣。刚刚出了一身臭汗,不淋浴更衣怎么可以?

他们是在黄昏的时候,回到皇宫里去的。

回宫之前,成化帝和万贞儿在南海子,已和众大臣,众王公贵族,畅饮一番,不过并不惬意。成化帝在众人面前,不爱说话,他紧张了,说话就结结巴巴,哪怕是做了皇帝,也改不了。而万贞儿,不过是一个小宫女,没身份,没地位,也没有说话的权利,也跟着成化帝沉默是金。

打猎(4)

那些大臣,王公贵族看到成化帝不说话了,他们也不敢作声,气氛闷极。

回去的时候,万贞儿吩咐也跟着来的汪直,要了一只鹿,两只兔,拿回宫中烤着吃。因为喝酒喝得不尽兴啊,回宫中继续喝去。

成化帝喜不自禁,拍着手:“对!我们回宫中继续喝去,喝个痛快!”

回到宫中,把鹿和兔烤好后,天已完全黑了下来。万贞儿指挥着小太监和小宫女,搬桌子搬凳子,点蜡烛,再吩咐两个太监,把一个鹿腿,半个兔子给周太后送过去。本来万贞儿也想送给钱太后的,想想,还是算了。周太后对钱太后恨之入骨,如果她也给钱太后送过去了,周太后岂不是把她怪罪啦?

还是不得罪周太后好。

得罪钱太后没什么关系。钱太后这个人比较好说话,大量得很,才不会为着一点小事而报复别人,给别人小鞋子穿。

都说了,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天上满天繁星,月亮又大又圆,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成化帝和万贞儿难得的兴奋,吃着烤肉,喝着酒。有着八个年轻貌美盛装打扮的舞伎,伴着悠扬的乐声,翩翩起舞。帘栊低垂,画烛高烧,急管繁弦,舞姿婀娜,灯红酒绿。

真是其乐无穷。

本来万贞儿和成化帝说好了的,千万不能喝醉。可是两杯上头,已不能自控。反正,他们不过是为了寻开心,既然是为了寻开心,哪有这么扫兴维持清醒?于是,两人都放任了起来,大口大口吃肉,大口大口喝酒。

喝着喝着,渐渐的,都喝高了。

“皇上,来,我们干杯。”

“不,贞儿,我们不要这样干杯。贞儿,朕,朕要喝交杯酒。”

“好。皇上,那我们喝交杯酒。”

于是,成化帝和万贞儿,两臂亲热地相勾在一起,双目含情脉脉地对视着,还真的似模似样地喝起交杯酒来。反正,他们两人,虽然没有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了。在彼此心目中,他是她的,她是他的。

谁做皇后(1)

“喝口交杯盏,一辈子不翻脸。”

“喝口交杯酒,偕老到白首。”

舞伎还在婆娑起舞,乐师还在拨弄着琴弦。悠扬的音乐,如梦的音韵,缥缥缈缈,扣人心弦,仿佛,是来自宇宙的召唤。

成化帝醉了。

万贞儿也醉了。

酒不醉,人自醉。

成化帝坐上皇位没多久,按规定,他得娶皇后,要大婚了。

皇后不是万贞儿,万贞儿没份。

都是钱太后这个老太婆多事,看到成化帝还是孤身寡人,没成双结对——谁说成化帝是孤身寡人?成化帝和万贞儿天天黏在一起,公不离婆,婆不离公,两人共同吸进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就差点没用万能胶粘在一起成连体大人了,这已是天下人,皆知的公开秘密。

成化帝和万贞儿,是名副其实的夫妻。

钱太后却没有这样想。

钱太后认为,万贞儿对成化帝牺牲色相,甚至奉献肉体,是万贞儿自动送货上门免费供应的,成化帝是不要白不要。当然,成化帝要了也是白要。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统治观念中,木门要对木门,竹门要对竹门,不能乱了套。而作为皇帝的成化帝,娶的皇后,多多少少,也是名门淑女,大家闺秀,而不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老宫女。

万贞儿在所有人的心目,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宫女,不能和貌赛宋玉,气质高雅,风度翩翩,玉树临风,潇洒倜傥,青春年少的皇帝成化帝,成双结对,百年好合的。

万贞儿并不配,连给成化帝提鞋的资格也没。

万贞儿真的这么低贱么?

万贞儿命比纸薄,心情比天高,又如何?

她和成化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人什么事?

但钱太后认为关她事。钱太后认为,成化帝没娶上门当户对的,可以配得上他身份地位的皇后,是她的责任——其实这钱太后,出身也见不得很高贵。

谁做皇后(2)

钱太后没做皇后之前,她的老爹,不过是官至都指挥佥事,后来她做皇后了,她老爹才搭上顺风车,长为中府都督同知。结果富贵就忘了本。不过凡是人,总是这样的啦,都是他妈的老鸹落到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

钱太后主动去找周太后,想趁早把成化帝的婚事办了,完成英宗生前的嘱托,也好了结心头一件大事。

周太后对钱太后有心结,看到她,像看到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那样。周太后对钱皇后,玩着孙子兵法,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玩了好几次后,周太后躲终于躲避不过,只好不情不愿,和她昔日的情敌钱太后排排坐。

她们把成化帝的婚姻大事摆到桌面上。

钱太后喜欢姓吴氏,夸赞吴氏:“端庄雍容,知书达礼,贤慧明达,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属于多才多艺,是能够辅佐皇上管理天下,独一无二的人选。”

本来周太后也喜欢吴氏,不过周太后喜欢和钱太后对着干,钱太后说好的,周太后偏说不好。她为什么要听钱太后的?今日不比往日,今日的周太后,已非昔日的阿蒙。何况,是她生出来的儿子结婚,应该由她作主才对。于是,周太后挑了王氏,说王氏:“娇小玲珑,焕采生姿,才貌双全,出类拔萃,颇有风韵和气质”。

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下。

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叫来了一个叫牛玉的太监。这个牛玉,可不是一般的太监,是以前明英宗的心腹大太监,也就是所有的太监的头头,当初明英宗一命呜呼之前,曾经安排牛玉,协助钱太后,负责成化帝婚姻大事具体事宜。

两个太后加一个太监,三人商量来商量去,就压根没人想到要提起“万贞儿”三个字——万贞儿怎么配?万贞儿在他们眼中,一粒灰尘也不如。他们提得最多的,是吴氏。牛玉说,英宗生前,也觉得吴氏比较优秀点,认为吴氏最适合做成化帝的皇后。

谁做皇后(3)

二比一。

吴氏终于胜出。

这个才满十六岁,出身于书香门弟,天资聪明,很小就识得很多字,喜欢看书,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德行尚佳的小姑娘,将是成化帝用八大轿抬上门的,名媒正娶的皇后。

黄道吉日很快便定下来了。

七月二十七日。

是钱太后和周太后以两宫太后的名义,正式宣告天下。

听到消息后,成化帝和万贞儿都懵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早想到有这种可能性,但事到临头,还是觉得晴天霹雳,无法接受现实。

万贞儿有一瞬那的抓狂。

只觉得,万念俱灰。

万贞儿真是万念俱灰。痛苦,失落,怨恨,愤怒,绝望一齐向万贞儿袭来。万贞儿苦苦等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谁知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万贞儿还是,做不了成化帝的皇后。

万贞儿仰起头,凄凄地,笑起来。

万贞儿说:“皇上,看来我和你,还是有缘无分。”

成化帝抱住了万贞儿,他也不懂得,应该怎么做才是好。

万贞儿说:“皇上,如果当初你没把杜箴言杀了,也许我还有条后路。如今,后路也没了。天地那么大,我连容身之地也没有。”

然后,万贞儿便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伤心,双眼就像山涧里的泉水,汹涌而出。刚开始的时候,万贞儿只是小声呜咽,哭到后来,便忍不住嚎啕了起来。万贞儿蹲了在地上,她已无暇顾及自己的狼狈,哭得痛心疾首,死去活来。

万贞儿觉得她委曲。

多么多么的委曲。

万贞儿什么都没捞上,什么都没份。这使万贞儿很绝望。

万贞儿在成化帝身边这么多年了,奉献出了她的一切,她的青春,她的年华,她的爱,她的痴情,她的忠诚,报答她的,却是一无所获,一无所有。而应该属于她的好处,都给了那些黄毛丫头捡了去,让她们坐享其成。

谁做皇后(4)

万贞儿觉得,她真是命苦,等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她已把她全部的感情,像赌徒那样,全部押了在成化帝身上。万贞儿希望,能够和成化帝在一起,她希望,做他的妻,成为他的皇后,为他生儿育女。但万贞儿错了。成化帝就是爱她,一心一意的爱她,可成化帝,根本作不了自己的主。

成化帝是皇帝又如何?

立皇后,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一直以来,成化帝身畔是万贞儿,万贞儿身畔是成化帝。万贞儿和成化帝,同吃同睡,相依相守在一起,但此后,万贞儿要把这位置让出来了。

万贞儿觉得,她不想活了她。

成化帝把万贞儿从地上拉了起来,拥到怀里,为她擦眼泪,擦着擦着,成化帝也哭了,六神无主地问:“贞儿,怎么办?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万贞儿惨然,她说:“皇上,如果有下辈子,那下辈子我们再做夫妻吧。下辈子,我一定要比你小,无论是小你十九分钟,还是小十九年,我都要比你小!还有,下辈子,我一定要投生在高官显贵的家庭。要不,我还是配不起你,我还是无法做的你皇后。”

成化帝的声音很无助:“贞儿。”

万贞儿比他更无助,哭得梨花带雨的,凄凄切切地说:“皇上,如果我不在你身边,如果我死了,你记得,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你自己!你是男人,还有,你是天子,不能这么懦弱,要坚强起来,知道吗?皇上,我,我,我死后,请皇上多多保重。以后希望皇上,在夜深人静,偶尔睡不着的时候,就想想我,想想我曾经对皇上的好,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能感到心安了。”

成化帝唬得脸上变了色,他大急:“贞儿,你,你想干什么?”

万贞儿也不说话,拿了一条白绫,就要往脖子套。万贞儿从来都没试过,她这样软弱过,也没试过,这样不顾一切。

谁做皇后(5)

万贞儿想,如果,如果成化帝,对她是真心;如果成化帝,舍不得她离开他;如果成化帝,真的是爱她,那么,他不会让她死。万贞儿知道,她以死相逼,下的这一着棋,其实很险,如果成化帝犹豫了,那么她就赌输了,她得假戏真做,不想赴黄泉也得赴。

但,万贞儿别无选择。

每个女人,都得为自己打算,人不为己,天株天灭。万贞儿有的,不外是她自己。天地这么大,波澜壮阔,万贞儿对这个世界,一无所求。此时此刻的万贞儿,只想紧紧缠住成化帝,霸占他的人,他的心,他的身,直到永远。

果然,成化帝苍白着脸,战栗着,一把的将白绫扯过来,他的眼内,全是悲怆的神色:“贞儿,你,你死了,朕也不要活了。”

万贞儿的泪水,还在汹涌而下,满脸狼藉:“你们都嫌我出身低贱,都嫌我年龄大,都说我不漂亮,都说我举止粗俗,都说我配不起你。皇上,你说,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

成化帝拥抱了万贞儿,一边低头,吻去万贞儿脸上的泪水:“贞儿,你要体谅我,这事,由不得我,我作主。父皇在世时,已经确定了皇后候选人,我不能违背先帝遗愿。我们只能从,从长计议。”

万贞儿质问:“如何从长计议?”

成化帝说:“你委曲一下,朕,朕自有主张。”

万贞儿再次气势汹汹质问:“要我委曲到什么时候?我委曲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不够吗?”

成化帝说:“会,会很快!贞儿,你等着。”

万贞儿收了眼泪,她的效果已达到了,她不能再得寸进尺。

凡事,都得适可而止。

其实,万贞儿心里也明白,成化帝是身不由己,他有他的难处。如给他选,他肯定双手双脚举起来同意让她做他的皇后,而不是由那个姓吴的黄毛丫头做。

爱妃,委曲你了(1)

真的,成化帝又怎么能够离开她?

成化帝身上有几根毛,别人不清楚,万贞儿还不知道?但,如果万贞儿不演苦情戏来逼他,来个哭天抢地,他又怎么有这个胆量,跑去对两宫太后揭竿起义?有些事情,不去争取,又怎么知道,可不可以?

成化帝紧紧地咬着嘴唇。

他想了又想,想了又想。

终于,成化帝豁出去了。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他完完全全豁出去了。成化帝鼓起勇气,跑到两宫太后那里,和她们据理力争。

成化帝跑到两宫太后那儿后,便嚷嚷着,他不喜欢吴氏,他对她没有兴趣,他不要她做他的皇后!

于是,两宫太后问他:“皇上,那你认为谁适合当你的皇后?”

成化帝挺了挺胸,大着胆子说:“万贞儿!只有万贞儿才能适合做朕的皇后!”

两宫太后面面相觑,顿时惊得没从椅子上滚下来。钱太后苦口婆心:“册封皇后,可不光是皇上一个人的事,还是国家一件大事,怎可儿戏?”

周太后第一次和钱太后意见统一,站在一阵线上,也第一次,和钱太后同一个鼻孔出气,也连忙附和着说:“万贞儿怎么能够为皇后?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真的,天下的女子都死光了,还轮不到万贞儿当皇后。别说万贞儿不是英宗确定的三位皇后候选人之一,就拿万贞儿比成化帝大了十九年,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宫女来说事,如果真的册立万贞儿为后,可以说得上是在历史帝王的正式婚配中,绝无仅有。两宫太后打死也不同意,册封万贞儿为皇后,她们认为,这有损皇室的威严,给天下人,甚至后人,拿作笑柄,当了笑话传去。

成化帝没法,只好耍赖,威胁她们:“那朕做和尚去。”

做和尚也没用,两宫太后还是不肯同意:“不行!那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

爱妃,委曲你了(2)

成化帝再威胁:“那朕去死。”

“死”字终于吓坏了两宫太后。如果成化帝真的死了,谁做皇帝去?还有,如果不是成化帝做皇帝了,让别的人来做皇帝,那天下会不会大乱?她们太后的位置,会不会也得移主?她们是不是,得乖乖的把太后的位置让出来,乖乖的一边去?

两宫太后没辙。

她们商量了大半天,终于找一个折中办法。

姓吴氏当皇后是案板上的钉子,牢固得不能再牢固了。在这之前,已告天下,还开始按照礼仪,进行了纳采,问名,纳吉,请期,诸如此类的种种繁琐程序和步骤了,谁都不能够改转乾坤,胡乱退货了。

唯一能够实施的,便是封万贞儿为嫔妃,让万贞儿也捞到点实惠好处,也算是慰劳慰劳她当年的苦劳,也给成化帝一个交待。要不,成化帝真的当和尚,或死了,对她们也没好处。不能因小失大。

在两宫太后眼中,封万贞儿做嫔妃,已是抬举万贞儿了。因为皇后之下,是贵妃,贵妃便到嫔妃,嫔妃后面还有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等的。

贵妃目前是空缺。

封为嫔妃的,除了万贞儿,还有两个与皇后的宝座失之交臂的两个落选者,王氏和柏氏。也就是说,目前做成化帝嫔妃的,有三个人。而王氏的柏氏,地位又比万贞儿高一级,到底,她们上先皇钦定的。总之,两宫太后认为,万贞儿能够封为嫔妃,已是捡到宝了,再贪心的人,也应该知足了。

万贞儿才不知足。

试想想,为什么她的偶像孙太后当年,想尽千方百计,不惜夺人子据为己有,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挤上皇后宝座?

天下人,有谁不知道,当皇后威风?可以母仪天下,一统六宫,威风凛凛。

但皇后的位置,万贞儿坐不上去,没资格坐,给了那个白白捡了便宜的姓吴的黄毛丫头霸占,让她骑上她头上作威作福。

爱妃,委曲你了(3)

万贞儿真的不服气,也咽不下这口气,心里极度极度不平衡。哼,要她在姓吴的黄毛丫头跟前伏小,喊姓吴的黄毛丫头做老大,要她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甭想,没门!

万贞儿的心里,恨得牙痒痒的。

但,京城不是一天造成的。什么事情都得一步一个脚印来,对不?

万贞儿装了通情达理的样子,对了成化帝说:“臣妾虽然是嫔妃,但最少,算是有名分了。”——封为嫔妃后,万贞儿对成化帝,便光明正大的,可以称为“臣妾”了。

成化帝还是过意不去:“爱妃,委曲你了。”

成化帝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叫万贞儿为“爱妃”。“爱妃”代表着,是真真正正属于他的女人,无论人,或名分。

万贞儿勉强一笑,还是忍不住的醋意,万贞儿说:“皇上,后宫三千丽,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做你爱妃。皇上,以后你左拥右抱众多的年轻貌美嫔妃的时候,偶尔想起臣妾这个旧人,臣妾也心满意足了。”

说着说着,万贞儿还是很伤心地滴下泪来。万贞儿觉得她就像了一头可怜的驴子——嘴巴前面悬着一把草,拉着车拚命地往前跑,但无论多努力,却始终吃不到那把草。

那把草,便是皇后的称号。

多悲哀。

成化帝抱着万贞儿:“不,爱妃,朕不会爱她们的,朕只爱你。”

万贞儿又再一笑。

万贞儿的笑,比哭还要难看。

成化帝当上皇上后,从东宫搬到乾清宫,作为身边的宫女,万贞儿也跟着到乾清宫。如今,万贞儿封为嫔妃后,算得上是飞上枝头当主子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锦仁宫。于是,万贞儿便搬离了乾清宫,住到锦仁宫来。

成化帝每晚都到锦仁宫去。

成化帝从三岁开始,万贞儿一直陪在他身边,是他的精神支柱,生活上的安慰,唯一可以交出心来,信任的人。

爱妃,委曲你了(4)

成化帝对万贞儿,一直无法摆脱童年时候的依赖感,成化帝想像不出来,没有万贞儿的日子,他怎么过下去。

周太后比万贞儿大不了多少岁,因为没有爱情滋润,看上去比万贞儿老气横秋了许多,有时候挺会打击人的,竟然当了万贞儿的面,当了万贞儿不存在,问成化帝:“皇儿,哀家以女人的立场,女人的角度,很好奇地问你一句,万贞儿比你大了那么多,长得又不是天姿国色,你干嘛那么宠爱她?”

成化帝想也没想,脱口而出:“有她在皇儿身边,皇儿心里感到安稳。”

周太后又问:“别的女人,不能给你安稳么?”

成化帝理所当然地回答:“不能!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比万贞儿对皇儿更好了,也没有谁,能够替代万贞儿在皇儿心目中的位置。”

周太后无话可说了。谁叫她在成化帝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她这个做母亲的,没陪伴在身边?而是让万贞儿陪?这便是后遗症了。

成化帝大婚前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