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重铜花门-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李单在进门后就管李克叫一声大哥哥,别的不必说,至少李显心里肯定舒服。但是李单心里也有自己的傲气,他进门后还是先去看了自己弟弟,看完弟弟就要拜望张宪薇。等人都住了几天了,李家的事都看清楚了,结果就是越来越看不上李克了。

李克要真是个人物,他叫声‘大哥哥’也不亏。可他出身不行,学问不行,人品不行。为人不尊不卑,尖酸刻薄。实在是个志大才疏的人,偏偏心眼还小的很,敏感多疑。

他看不上李克,也觉得这个头低不低的无所谓,反正就算李南住在这里,可他又不是没钱?大不了用银子把这一家子都喂饱了,李南的吃喝侍候都由他出银子,只要他考上秀才成了亲就把弟弟接回家去。

他在书院读书也可以常回来看看,他要是出了远门也可以托朋友常来照看。反正不会让李南吃亏。

至于张宪薇这个大伯母,薛氏也曾经跟他交待过,对待张宪薇,只需站稳两个字就行,一个是‘正’,行得正,站得直,张宪薇就会高看他一眼。二是‘诚’,不但心要诚,说话做事也不能虚辞狡辩,言行不一。

薛氏对他说:“你还是个孩子,就算你读再多的书,学问再好,可见识、阅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对着别人,你也只能示人以‘诚’,示人以‘正’。如果你心内藏奸,说话做事都难免带出形迹来。那些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你骗不了人,反倒自污了名声,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李单本来就打算实话告诉张宪薇,或者明示他不愿意将弟弟过继。然后把银子给她,希望她能替他照顾弟弟,只当是弟弟在亲戚家住上几年。

可到了李家之后,先是看到弟弟被照顾得非常好,跟她住在一个院子里,吃喝都和贞儿一样,侍候的人也都是她身边的大丫头,没让不懂事的小丫头沾手。他害怕她想过继弟弟,偷偷问李南,也没发现她让人改口,也没哄着李南管她叫娘。

事实上,李南一回来除了李家的人外,外人一个没见,就连李家的其他人也没正式见过李南。

这也不像是要过继的样子。

他本来疑心是李显不愿意,可当时李显还没回来,家里是张宪薇一人独大,她要是真想过继,就应该在李显回来前把这事说出去,带着李南见见外面的人,再提一提薛氏当时托孤时说的话。

有长辈的话在,这事本来就定了一半了。她说出去了,李显回来了想反悔也不行了。

李单左思右想,反复推测,却不得头绪。可一天天过去,他开始觉得张宪薇是真心对李南好,真心想照顾他们兄弟了。不为过继儿子日后有靠,仅仅是可怜他们兄弟。

投桃报李,李单发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时痛悔难当,在屋里如困兽般转来转去,感叹、感悟、伤情、伤怀。等他推门出来,李南就一直守在门外,见他出来就扑上去喊:“哥哥,你怎么了?”

李单抱着李南,“三儿,你喜欢大伯母吗?”

李南点着小脑袋,“喜欢。”然后低着头

17、第 17 章 。。。

说,“可我最喜欢哥哥,”他搂着李单不撒手,“我跟哥哥走,别丢下我。”

“哥哥不丢下你。”李单道,“只是哥哥过了年就要去书院念书了,三儿在哥哥去读书的时候,去跟大伯母在一起行吗?”

李南憋着泪,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哥哥,死活不点头。

李单摸着他的小脑袋说,“大伯母在项城有房子,她刚才叫哥哥去,说以后你想哥哥了,就送你来看哥哥。”

“真的?”李南瞪大双眼。

李单肯定的点头,“大伯母不会骗我们的。明天我们收拾一些东西先送过去,以后你想哥哥了,就让大伯母送你过来。哥哥在项城等你。”

兄弟两个在夕阳下的庭院里,你一句,我一句,说着悄悄话。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18

18、第 18 章 。。。

这几日,李克早出晚归。良缘跟张宪薇说,赵氏常常过了三更还不歇息,屋里的灯能点上大半夜。

“外面两道门都换上了她的娘家人,就是专为给克大少爷等门的。”自从换了称呼,良缘一口一个‘克大少爷’,叫得又响又脆。

“知道是为什么吗?”张宪薇合上账本,问道,

良缘早就打听过了,立刻就说:“听说是……曹家的粮店掌柜让他把这次的出息送到曹家二奶奶的店里去,给的钱也比往常少三成。”

“三成?”张宪薇惊讶了。

燕城的几个大地主,几乎都会把家里田庄上的出息送到跟官府人家沾边的粮店去。收的钱也会比卖出去便宜个一、两成。这本来就是给官家的人送钱的,可收来的粮食到底卖多少钱,这么多年下来各家也有个底。

往常不是没有这种特地半买半送的,可是都是有求于人的时候,或者家里有人有事犯到官府的手里,或为求财,或为求官,总之是有所求的。可最近李家才借着李单的势小出了一回风头,他们家也不是好惹事生非的人家,家里也没有败家子……

“这个曹二奶奶是个什么来路?”张宪薇问良缘。可这回良缘也不知道了,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只听说过这个曹二奶奶是从南边嫁过来的,到底是个什么来路……也没人知道。”

良缘见她眉头不展,就劝道:“太太何苦为一个外人操心?”

张宪薇摇头,“要是这一回,这曹家的二奶奶吃了甜头,日后李家再卖东西,是不是人人都能过来压个价?不然平白卖了这曹二奶奶一个面子,以后又怎么能落别人的面子?”

“或许只是这曹家二奶奶年轻,不懂事呢?”良缘说。

“她可以不懂事,可这个亏要真吃下肚子了,就只是一个闷亏。”张宪薇说,“以后咱们还不能跟人提,在外面还要千方百计替曹家圆面子……”

一时屋里安静下来了,良缘站在桌前,她陷入沉思。窗外秋蝉聒噪不停。

“晚上让人炖一锅羊肉汤,让他们记着多放点羊蹄筋。”张宪薇交待良缘,“冬爪盛的时候另外盛出来。”

良缘答应着去了。

晚上,李显从外面回来,进门问旁边的下人,“今天家里有什么事没有?”

那个下人是良缘的丈夫,躬着腰跟着李显后头进来,笑眯眯的道:“今天没什么事,就是下午的时候朱姨娘屋里的丫头甜歌出去买西瓜,门上就叫了两个人陪她出去。”

“西瓜?”李显皱眉,“怎么不让厨房的人去,还让姨娘自己的丫头出去?”

这人赶紧站住,肃手小声道:“这些天朱姨娘屋里的甜歌常出去,都说是替姨娘买吃的……说是太太也知道。”他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李显的脸色,又添了一句:“太太下午让人去买了羊肉。”

一听羊肉,李显的脚就有点走不动了。直接就往正院去,那人跟到二门就站住了脚,恭恭敬敬的看着李显往正院去的背影。

刚到正院门前,就能闻到里面的羊肉汤味。李显脸上带着笑,进去看到了良缘就问:“太太呢?”

良缘替他掀了帘子,跟在他后面进来。张宪薇刚好从屋里迎出来,“老爷回来了。”

李显笑着问:“怎么今天想起来吃羊肉了呢?”一边说一边往里屋走。张宪薇跟着进来,良缘去拿替换的衣服,两人侍候着李显换了外衣和鞋后,良缘就出去叫下人端晚饭了。

屋里,张宪薇说:“从过了年就没吃过了,我也有点想了。”

过了年没几天渑城就来信了,李显想起接连去世的李芾和薛氏就不免叹气,再看站在面前的张宪薇,脸上就露出一丝柔情来。

他伸手拉她,“过来坐着,你也是累了一天了。”

李显突然这么温柔,张宪薇就觉得有异。先是顺从的坐到他旁边,再搭着他的手说:“我在家里怎么会累呢?倒是老爷天天在外面跑,想必辛苦得多。今天炖了羊肉,老爷能多吃一点饭也好。”

“都听你的。”他拉着她的手站起来,两人一起到外屋去。良缘已经带着丫头把饭桌摆起来了,还说:“大姑娘留在单大少爷那边吃了。”

“他们一群小孩子玩得越来越好了。”李显点头,高兴的说。

张宪薇扶他坐下,盛汤盛饭,说:“羊肉还是热了点,老爷就是喜欢也不能多吃。”

李显摆手让良缘下去,接过勺子来也给她盛了一碗汤,“今天我也侍候一回太太。”

两人坐下吃饭,一时无言,桌上只有筷子、勺子碰到碗盘的声音。约两刻钟后,桌上的饭菜下了大半,李显放下筷子,张宪薇叫下人进来收拾,夫妻两个再换到另一边坐下喝茶。

这时,李显说起朱锦儿的丫头最近常出去买吃的这件事。他不太高兴,说:“朱氏最近太不懂规矩了,你也不必老替她留着脸面,不然让人知道李家内宅的妇人常常跑出去,像什么话呢?”

张宪薇哦了一声,一脸懊恼的说:“是我考虑得不周到了。之前锦儿总也吃不下东西,稍吃了一点就开始泻肚子。我想着必定是厨房那里侍候得不好。所以我就给了锦儿一些银子,让她平时想吃点什么就让人去买回来。最近也没见她再继续吃药,我还觉得这办法不错呢。”

李显怔了一下,停了一会儿才说:“朱儿侍候的时间是长了点,我知道你平常也总是给她留些面子,不肯在下人面前给她难堪。但是规矩如此,她……也只是一个妾,就算生了老大,也不能顶着这个功劳把家里的规矩都败坏了。”

“都是我的不是,倒让老爷为这种小事费神。”张宪薇轻笑,“只看在锦儿的儿媳妇都有了的份上,就是老爷也不能太苛待她了。何况锦儿的身体这些年一直不好,能多吃点饭总比吃药强吧?”

李显还要再说,她抢道:“就是个猫儿狗儿,养得时候长了还有感情呢。我听说乡下的看门狗养到老了,就算看不了门了,主人家的也会好吃好喝的养着它。老爷一向慈悲,往年舍给外人的粮食都够再盖一座房子的了。老爷就看在锦儿替咱们养了个儿子,又侍候了大半辈子的份上,她现在想吃个西瓜,难道老爷还能把她叫过来骂一顿不成?”

这下他说不出来了,半天才叹气,“你这都说到哪里去了?跟西瓜有什么关系呢?”

张宪薇轻轻推了他两下,“老爷,门上的人不是说每回都让人陪着那个丫头去吗?也不算失礼。也怪我,早就说要给锦儿再挑个丫头,这段时间忙忘了。明天我就去叫人来。”

这天晚上就这么歇下了,第二天,她跟良缘说要叫人牙子来的时候,良缘奇怪的说:“前段时间叫来了啊,我们家的跟我说了,那边的找的是前门牙子的豁嘴婆子。”

要给朱锦儿挑丫头的人牙子当然不会是张家人,这件事张宪薇知道,她说:“那你说,她那屋里添了人没?”

“没有。”良缘摇头,“屋里还是只有甜歌侍候。”

“这不就对了吗?”张宪薇笑着摊开双手,“人牙子来了,她的屋里却没添人,不就是没挑到合心意的吗?所以让你再找人来。”

良缘眼珠一转,明白了,笑着就出去了,当天下午就又领了一个人牙子去朱锦儿的院子,回来后就笑得直不起腰来,“瞧她那张脸,都快赶上戏台子上讨赏的丑儿了!一个劲的对我说‘不用,不用’。”她学着朱锦儿的样子拧着腰秀秀气气的摆手,把张宪薇也逗笑了。

“后来呢?”

“后来她只能再买一个了。”良缘笑道,“挑了个最便宜的,只值五两银子的半大丫头。粗得很,只怕人牙子也没想到她会挑那个,虽然是姨娘挑人,可是那十几两的也带了几个,她偏挑站在最后的。”

可见是没银子了。张宪薇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忽高忽低的。朱锦儿的这笔银子,一是可能被李克偷偷拿去用了,他就是用朱锦儿的银子也不会去拿赵氏的银子。

要么,就是真的像她想的那样,用来给李克置办外室了。在外面买个妾,就是良家女子身价也不会超过三十两,再加了给娘家的聘礼、彩头,差不多是五十两左右。剩下的银子足够他们在外面赁下一个小院子几年了,李克一个月去个几回也容易得很。

“再给她送二十两去,就说最近家里正要开始裁秋装,让她挑几匹自己喜欢的布料,不用过来问我了。”张宪薇想了想,还是要继续给朱锦儿送银子。

良缘去了,第二天她过来悄悄跟她说,朱锦儿开始当首饰了。

“当首饰?”张宪薇怔了,“昨天不是刚送过去二十两吗?这还不够?她当了什么?当了多少?”

“当的是一副镯子,一副串子,两根金钗。都是死当,当了一百五十两。”良缘也担心了,加上前一段时间送过去的银子,那边的手里都快有三百两了。

“太太,你说她这是想干什么呢?”

想干什么?不说良缘想不透,张宪薇自己也想不透。两人想不出来,只好先放下,等等再看。结果初一李克过来给张宪薇送买粮食的银子,她一点就知道那钱花在哪里了。

她翻看着账本,问李克:“价钱如何?送到哪一家去了?”

李克肃手站在下面,“收的是曹家的福禄粮铺,价钱跟上回一样。”

跟上回一样……

张宪薇点点头,没有继续问。她让人打听出来的明明是曹家二奶奶出的价要少三成,他交回来的却是跟去年一样的价格。这里头的差价看来是李克自己掏腰包补足了。

他也知道这样的价格谈下来,李家吃的亏太多。这是李显交给他办的第一件事,办得好是应该的,办不好这脸就丢大了。他没本事跟曹家二奶奶把价钱谈回来,只能答应人家,再自己私下掏腰包。

这下朱锦儿为什么当首饰就能明白了。

张宪薇合上账本,这样的假账本不看也罢。“你回去歇歇吧,这些天总在外面跑,也累坏了吧?让赵氏给你补一补。”

她说了,李克却不动。还有事?

张宪薇笑道,“正好,我今天让他们炖了几只猪蹄,等你爹回来,你陪他坐一坐。”

“……曹大人明天摆席,想先见见……见见大堂哥。”一句话他说得艰难,那句‘大堂哥’也让张宪薇愣了一下。

“这样啊。”她说,“那你明天就领他去吧。”看着李克的难受样子,她也不好受,摆摆手说:“你先回去歇一歇,晚饭时候我再让人去叫你。”

李克逃一样的出去了。

晚上,李显回来。张宪薇让人去叫李克,赵氏却亲自过来说‘一回去就睡着了,这些天都是过了三更才回来的’。她就说:“果然是累着了,那你就回去照顾他吧。”

李显就坐在屋里,等赵氏走了就问她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老大也病了?”

家里有朱锦儿这么个天天吃药的病人,再多几个也不稀奇。

张宪薇摇头,先说了今天李克过来送银子,“老大是累着了。老爷怎么都不多问一问呢?就那么忍心让老大自己闯吗?”说着她就去把账本拿来了。

李显拿着翻看,一页页看的越来越仔细,眉头也越皱越紧。

她给他盛了粥,坐下来时想起来就说:“对了,曹老爷明天请席,老大说他想见一见单儿。我让他领着单儿去,你看咱们要不要再随上一点礼?”

“应该的。”他把账本放在桌上,一手压着,“明天你准备好了让他们带过去,别太重了,咱们还在守孝。”

吃完了饭,他就说还有几笔账不清楚,先去算算,然后拿着那本账就走了。

良缘在里屋点上灯,过来小声说:“那边到底怎么了?”

张宪薇摇摇头,李克……这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说到底这个孩子没有错。出身不是他能选的,不忘亲娘,不嫌亲娘低贱,也是一个好孩子。他不敬重她,也不算大错,毕竟从小不是她养得他,也不是她生下的他。两个本来没有关系的人,他又凭什么敬重她呢?

难道只凭那轻飘飘的‘嫡母’二字吗?

重活一回,她是明白了李显不会因为她是他的妻子就敬重她,那李克又怎么应该因为她是他的嫡母就敬重她呢?

这世间‘应该’的事那么多,可谁又真的事事都按照‘应该’去做呢?

今天她看到李克被他的出身给压得喘不过气来。曹家二奶奶敢对他压价,如果还是李显送去,那曹家还敢这样做吗?还敢让李家把粮食送到曹家新嫁来的二奶奶的粮店去吗?

他讲不下来价,还是因为他的出身不够,没人看得起他。

曹家这边从他手里接了银子,那边想起来的却还是李单。要见的,也还是李单。虽然这里头也有李单是个童生的缘故,可能下一次下场就会挣个功名回来,但是对李克来说,他一定不会看到这个。

这个孩子的心已经长歪了……一句‘大堂哥’就能把他折磨得生不如死,可是日后需要他低头的事多着呢,以后怎么办呢?朱锦儿又有多少首饰可以当?

张宪薇的心里既痛快又难过。

这一切都是李显的错!他给了李克身份,可这个身份只能关起门来用,出了门就没有人认了。当年李家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不管好歹,别人给李克面子,就是给李家面子。可现在李单被她留下来了,李克再努力也改不了出身。

再说,李克的天资有限。

直到睡觉时,张宪薇的心里都是李克、李显、李单、李南,这些李家的男子们操纵着很多人的命运。然后

18、第 18 章 。。。

她想到了贞儿,她的女儿,跟她一样只能依附在李家的男人身上,以后也会依附别的姓氏的男人过完她的一生。

她暗暗咬紧牙关。李克的一生应该由他的父母背负,不管有那样的父母是幸还是不幸,那都是他应该承担的。

而贞儿只有她。为了她和贞儿,她也不能轻易放过李克。

……就算要利用他去打击李显。

她揪紧了心,轻轻打着寒战。躺在她旁边的李显被惊醒了,连忙伸手摸她的额头,再给她累累的掖被子,轻轻拍着她的背:“宪薇?薇薇?你是不是病了?”

他把她抱到怀里,额头贴着她的额头,“难受吗?想不想喝水?”

“薇薇?”

李显下床给她倒水,又拧来手巾替她擦掉冷汗,一夜之间起来看她几回,早上醒来后也交待良缘记得今天请个大夫回来替她看看。

等他走了,张宪薇才睁开眼睛。良缘已经让人去请大夫了,回来看她起来了就把她按下去:“太太别起来了,昨天晚上着凉了?还是最近累着了?大夫一会儿就来了。”

“我没事。”张宪薇推开她的手,坐到梳妆台前。妆镜内映出她的脸,苍白无色。

“……给单儿准备的礼物准备好了吗?”她问。

“准备好了。”良缘拿过来给她看。

“给单儿送过去,还有最近新做的衣服也给他送过去。”张宪薇对良缘说,“你去替他收拾。”

良缘去了,她坐在屋里,想像着李克跟在李单身后去曹家的情形。

……李克一定会很不习惯吧?不知道曹大人是请他们两个一起进去说话,还是只叫李单一个人进去呢?应该是只叫李单进去。他明年就要下场了,曹大人做为前辈,是要提点他两句的。若是李单能考中,他也可以沾一个提携后进的好名声,就算不中,他爱护一个读书的年轻人也是好事。

李克只能留在外面。

经过今天,燕城的人都会知道李家的李克不值一提。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19

19、第 19 章 。。。

一个上午,来‘探病’的人络绎不绝,单是赵氏就遣人来了好几趟。如果她正管着家,太太病了,自然要在床前亲侍汤药。

张宪薇却不要她过来,“跟你们奶奶说,我这里有人侍候,那些端汤端药的小事也不是她做的。只要她把家管好了,把老爷、少爷们给侍候好了,别的也没什么了。”

那个丫头去了,中午时赵氏还是来了,说是亲自下厨熬了粥,做了小菜。

张宪薇半倚在床头,本来没病,现在却觉得病一病也不是坏事。赵氏把粥、菜都放到小几上,端到她的床前。“娘,多少吃一些,身上才有劲。想是最近秋老虎弄得人太燥热了,这绿豆百合粥熬了一上午,现在喝着正好。”

她既然这样说,张宪薇就给她一个面子,就着小菜痛快的喝了两小碗粥。赵氏笑眯了眼,松了口气说:“太太吃得香就行,这身上很快就好了。”

朱锦儿病了几年,要是张宪薇也跟着病了,赵氏就该去上吊了。她管着家,长辈却一个接一个的病了,怎么说都要担上一份责任的。赵氏本来也小心谨慎,对着朱锦儿和张宪薇,轻了谁、重了谁都是她的错,就是一边齐也不好。

看她的神色,嫁进来不过四年,看着却像老了十岁。眉目间少女的无忧无虑都不见了,只剩下为人妇、为人媳的沉重和不安。

张宪薇的心里想到李克,虽然能对他狠得下心,可想起也是亲眼看着他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长到这么大,小时候她也亲手给他做过几件衣服,也被老太太教着喊她‘太太’,那童声童语犹在耳际……

“你也要保重自己……”她握着赵氏的手叹气,“我知道家里的事情多,你又年轻,就是一时有什么不到的地方,也别太逼着自己了。人都是慢慢才能把事情做好的。”

她感同身受,把对李克的不忍加到赵氏身上,几句话就说得赵氏红了眼眶。

以前赵氏在她这里掉泪,也是扬着脸不怕人看。如今她再掉泪,却是偏过脸偷偷擦干。

张宪薇都明白。以前敢让人看,是觉得自己有底气。现在要自己撑起自己了,反倒不愿意让人看了。

赵氏不敢久坐,她那里离不了人。临走前对她说:“贞儿那里我也让人送了饭菜,她和大堂哥兄弟两个都交给我了,等娘好起来再看,保证一两肉都不会掉。”

她还有力气打趣,可见现在有什么委屈是都压在心底了,露在外头的永远是一副笑脸。张宪薇配合她也笑了两声,“交给你,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良缘送走赵氏,回来说:“大奶奶一路拉着我走到外面,细细交待太太这里吃的喝的用的,我看大奶奶倒是个有良心的。”

张宪薇嗯了一声,等良缘出去后,她喃喃道:“……女人都是有良心的,男人呢?”

贞儿不知道她病了的事,下午回来跑进屋,她也已经起来了。小姑娘吓得白了脸,扑进来谁都没看就抱住她喊:“娘,你怎么了?”

张宪薇把她抱到怀里,“娘好好的,没怎么。”

跟在她后面的是李南,小男孩进来后站在离母女两个一步远的地方,渴望的看着却不靠近。

张宪薇放下贞儿,把李南也拉过来抱在怀里,搂着他轻声道:“南儿也担心大伯母吗?”

李南不吭声,两只小手悄悄抱住她,越抓越紧,小脸死活埋到她怀里,怎么都不肯抬起来。她伸手一摸,一手都是泪。

张宪薇的心都让李南给揪碎了,抱着这个小男孩眼泪就下来了。这个孩子半年里就没了家,所以才一听见大人生病就吓成这样。

贞儿从她胳膊下面钻进来,她就一手一个抱住这两个宝贝。

“我没事,你们看我好好的。”她抱着这个亲亲,抱着那个亲亲。三个人在榻上玩,张宪薇怕两个孩子难受太久,对身体不好,就想让他们出去玩。

“想不想放风筝?”她问他们。

秋高气爽,李家院子也够大,让这两个孩子出去跑上一跑,出身汗,心情也变好了。

“想!!”两个孩子一起喊。

张宪薇就让人去拿风筝,可这两个小的非说想自己做。李南说以前放的风筝都是哥哥跟他自己做的,“爷爷领着我们做!”

李芾也是想教这两个孩子自食其力吧,从小处慢慢养起来的习惯,日后他们会受用一生。

“那竹枝戳到他们怎么办?”良缘更担心孩子会不会受伤。

“画让他们自己画,剩下的你领着丫头做。”张宪薇也是个母亲,她想让孩子玩得开心,也怕他们不小心受伤。

让人拿来纸和笔墨,李南和贞儿一人霸着一张桌子开始作画。

说起画技来,这两个半斤八两。李南只是让李单手把手的教过怎么画小鱼,下笔,一顿一拖,一条甩着尾巴的小鱼就跃然纸上了。

张宪薇看过他画的小鱼图,觉得更像一群小蝌蚪。不过五岁大的孩子,能自己画成一幅画已经很好了。

贞儿学的是绣花的描花样。张宪薇让她描的是五瓣的梅花,这个最简单,绣起来也不难。

如今两人要做风筝,李南说要给哥哥做一个二郎神,他给自己做一个蜈蚣。贞儿先是说想做一个仙女,又说要给张宪薇做一个凤凰。

两人雄心百丈,刚才那点忧伤就飞得不见影子了。

张宪薇由他们去折腾。一会儿嫌桌子小了,画不下,李南把画纸拿到地上,良缘赶紧给他铺上席子,让他坐到席子上去画。贞儿要到榻上画,榻上地方大。张宪薇就给她让地方,坐到旁边去。

李南画不出二郎神,良缘就把灶间贴的灶王爷拿下来给他看,说都是天上的神仙,长得差不多。

“二郎神是斩妖除魔的。”李南看不上灶王爷,跑到李单的院子里,听良缘说他把李单的书房翻得乱七八糟,结果翻出来一张《二郎搜山图》,兴致勃勃的回来了。

没想到专于课业的李单还会对这种野史神话感兴趣,想必是偷偷看的。张宪薇觉得好笑,让李南拿过来看,见不过是坊间一个无名画者的作品,就让他随意拿着玩了。

李南找到了二郎神照着画,贞儿就瞄上了张宪薇的首饰匣,要借里头的钗来看。“仙女都是戴着钗的,娘的借我看看。”

良缘就笑着把张宪薇的首饰匣子抱过来给她。

贞儿拿了这个看那个,每一个都爱不释手,还拿一枝小凤簪比在头上。张宪薇拿过来给她簪上,良缘再拿小妆镜给她照着,贞儿笑得开心,还不好意思的拱到张宪薇的怀里。

两人折腾了一下午,墨汁染得到处都是,最后要吃晚饭洗手换衣服了,李南的二郎神和蜈蚣是两张大墨团,他还要继续往上画。贞儿的仙女和凤凰也是墨团加乱七八糟的道道。

张宪薇劝他们明天再接着画,今天先吃饭。

摆好了桌子,李显带着李单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我出门了,所以只有这么多,明天见

20

20、第 20 章 。。。

张宪薇笑着迎过去,一边让良缘去厨房再多要几个菜。

李显让李单坐下,他先走过来抱起贞儿:“今天在家都干什么了?”

贞儿大概是受到张宪薇的影响,对他怎么都亲近不起来,也不敢对他撒娇,被他抱着也是乖乖的,不敢乱动。“没干什么,做风筝了。”

他抱着贞儿坐下来,让她坐在他的腿上,“做了什么风筝,让爹看看好不好?”

李南也早就跑到李单身边去了,闻言就摇着李单的手说:“哥哥,我也做风筝了。”

张宪薇过来把贞儿从李显身边牵走,省得孩子被他吓住了。她推了贞儿一把:“去,把风筝拿给哥哥看看。”

李南过来牵着贞儿的手,两人一起跑回里屋,少顷,一人拖着一张长长的纸跑出来,纸上的画像鬼画符一样。

李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