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干]重生破茧成蝶-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浦见夏世兰稳定下来,也松了一口气,他坐到了夏桐身边,现在的他,已经大致明白了,夏桐跟他的关系,原来,他的外公是姓夏,不是姓苏。

    “叔叔,你还好吗?”夏桐想起刚才他说的什么不喝了,不喝了。

    “好。说来惭愧,这个家要不是我,也不至于如此贫困。”

    原来,夏宁远靠着翻译的稿费慢慢把家安定下来了,罗忆玫和夏世兰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也逐渐能正常生活了。夏宁远把她们接了回来。这个家,慢慢有了笑声。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已经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朱浦因为一次变故,觉得生活压力大,精神抑郁,开始酗酒了,酗酒加上抑郁,他已经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为了给朱浦治疗,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不算,夏世兰因为受不了这打击。又开始变得糊涂了。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夏宁远把房子卖了,一家人又开始了租房的日子。夏宁远又开始了没日没夜地伏案工作。正因为看到爷爷再次伏案工作的背影,让朱浦清醒过来,他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活下去了,开始主动配合治疗。

    一家子辛苦了几年,向银行按揭。再次买回来自己的房子,这房款也是前几年还清的,这也是朱浦为什么不舍得让老人们去养老院的原因,他想多尽几年的孝心,也想留下外公的房子。

    “孩子,这不怪你。你已经做得够好了,要不是你,爷爷也撑不到现在。”夏宁远说。

    的确。夏宁远年岁已高,工作量逐渐减少,要不是朱浦放弃念大学的机会,跑去做工,帮他撑起整个家。夏宁远只怕早就累趴下了。

    “幸好,老爷爷和老奶奶都还活着。幸好,我找到了你们,我觉得我们一家子,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夏桐抱住了罗忆玫。

    “是啊,妈,夏桐现在可本事了,她会下棋,靠着下棋挣了好多钱,在县城买了房子,在北京也买了房子,现在又说要在美国买房子,以后啊,就让夏桐代替她爷爷,好好孝敬你们。”罗水莲对罗忆玫说。

    “嗯,好,没想到我家的曾孙女这么本事。”罗忆玫说完摸了摸夏桐的头。

    这一晚,罗忆玫和夏世兰没有回家,留在了医院继续观察,而吴家那边,已经上了飞机。

    吴怀一家子出现在医院的时候,罗忆玫和夏宁远的确被惊吓到了,因为吴怀的五官跟夏世轩很像,看到吴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一般,罗忆玫颤抖地摸着吴怀的脸说:“孩子,谢谢你,你让我看到了我儿子年岁大了是什么模样,真是菩萨保佑,没想到儿子没了,还有你这么大的孙子。”

    “奶奶,谢谢你,谢谢你们还活着。。。”吴怀的心情跟夏桐的是一样的,幸好,老人还活着,能让彼此都没有遗憾。

    “回家,回家,我要回家,回家过年去。”罗忆玫一秒钟也不想在医院待了。

    慕斯年去找了金傲,金傲也同意了让她们出院,明天就是除夕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过年说什么也不能留在医院。

    罗忆玫和夏世兰自动恢复了记忆,金傲的解释是一个奇迹,但是罗忆玫毕竟年岁太大,身体机能衰退的厉害,金傲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

    此时,家里那边,朱家三兄妹已经按照朱浦的吩咐把卫生搞了一遍,他们虽然不大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知道,肯定是好事,因为父母的脸上出现了很久没有过的轻松笑容。

    一堆人浩浩荡荡地拥着夏宁远和罗忆玫回到了家,彼此重新行礼厮见,罗忆玫直说没有什么好的见面礼。

    “奶奶,罗妈妈把夏家的传家簪子送给了我,把上海的花园洋房送给了我先生,这两份大礼,足够了。”温萱说。

    “对了,花园洋房,我说有什么事忘了,老爷爷,既然你们日子不好过,为什么不回去上海把那些东西取出来,我跟哥哥去了一次,我们找到了床上暗格里的金条,也找到了保姆房间的夏家祖上的字画,那些应该值不少钱的。”夏桐忙说。

    “你们找到了?”夏宁远很意外。

    “是夏桐找到的,夏桐很本事,不仅找到我,找到夏家的家产,还找到你们,夏桐真的好本事。”吴仁越说。

    “这个我还真没想到,能回到你们手里,真是祖宗保佑。”连不唯心论的夏宁远都说了一句“祖宗保佑”。

    “别的呢,别的找到没有?”罗忆玫问 。

    “别的没有,当时我们去的时候,房子在别人手里,我们是偷着带出来的。”夏桐也直觉还有东西。

    “我也不是没想过老房子里的那点东西,大陆刚开始改革开放,我也不敢相信大陆的政策,直到九五年,我让朱浦找个机会偷偷去了一趟上海,我才知道那房子早就被政府占了几十年,所有的家具都没有了,被改成了幼儿园,我哪里还想得到有东西留下来?”夏宁远苦笑了一下。

    夏桐看着朱浦问:“叔叔没有去后面的小房间找吗?”

    “没有,当时我进了院子,也进了房子里,里面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以前的东西他们说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朱浦说起这事还很沮丧。

    “那房子现在已经要回来了,阿越说要重新装修一下,不如你们两老就回去住吧,要是不想回上海,去台湾也行。”吴怀说。

    “去台湾吧,两位老人年龄这么大了,家里就是做医药开医院的,有个病痛什么的也方便。”温萱说。

    “我想去一趟上海,那里还有几个好花瓶,就是不知道我的身子撑不撑得住 。”罗忆玫都想起来了。

    “好,我陪你去。”夏宁远说。

    夏宁远本来是说一辈子不回那个伤心地,但是看着妻子脸上的光彩,看着围着他的这一群后人,他觉得此刻,他的心也被抚平了。

    “这样吧,爷爷奶奶什么时候想去,我们包一辆飞机去吧,等阿越把房子重新修整好了,你们再去住一段时间吧。”吴怀说。

    “还是我们先去,先别让人乱动。”罗忆玫忙说,思维一点都不像九十多岁的高龄人,大概是前面几十年一直混混沌沌的,突然一下清醒过来,脑子也变得十分清醒。

    “姆妈,我也想起来了,我跟姆妈一起去埋的花瓶,是吗?”夏世兰在一旁问道。

    “兰儿也想起来了?”

    “想起来了,浦儿,你的父亲,你一直没有问过我,你的父亲是。。。”夏世兰突然想起来,她还有一个丈夫。

    “妈妈,不用说了,我知道是谁。”

    夏世兰的丈夫在夏世兰一家去了香港以后,夏宁远找了个借口,说是夏世兰在医院病重,把他也申请到香港。后来,在香港,他也换了一个身份,跟着夏宁远到了美国,但是夏世兰一直不见好转,他没有留下来,因为两人的身份都重新换了,也不存在婚姻关系。于是,对方很快离开了他们,去了纽约。

    年幼的朱浦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起来后再也见不到父亲,但是他还一直保持着几张父亲的照片。

    朱浦就是在后来一次汽车维修时碰到了他的父亲,对方已经再婚,儿女双全,事业做得不错,但是对方不肯认朱浦,反而讥讽朱浦是为了钱财乱攀父子关系。

    朱浦一怒之下,便把对方的高级轿车砸了,对方把朱浦告上了法庭,朱浦失业了,工作有了污点,汽车修理行也不肯再聘他,就这样,朱浦开始抑郁了,开始学着喝酒。

    但是夏世兰不清楚这段经历,她只知道对方已经离开,而她似乎也因为他的离开加重了病情,后来,她再次病愈时,似乎已经想不起这些来了。

    “妈妈,没关系,我有你,有爷爷奶奶,现在又有这么多亲人,够了。”朱浦给了母亲一个拥抱。

    “孩子,谢谢你,幸好,妈妈有你。”夏世兰拍了拍儿子的后背。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二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

    吴怀一家在夏宁远这边住了下来,连带夏桐和慕斯年也搬了过来,纽约肯定是去不了,大家准备在一起过一个团圆的春节。

    刚吃过中饭,吴仁越带着朱家三兄妹去中国城采购去了,刘瑛、朱浦带着温萱还有保姆小张去超市采购食材,吴明伊和夏世兰以及罗忆玫,三个在院子里晒太阳说话,夏桐则在客厅的长桌上写对联,吴怀、夏宁远和慕斯年在一旁看着。

    夏宁远第一次看到夏桐的字,点点头,说:“夏桐的字已经超越我了,真是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孩子写的字,难怪能一眼认出我的字体。”

    “老爷爷,夏桐的字画已经可以卖钱了,最贵的一幅卖到一万块人民币,正经的书法呢。她是国内著名书法大师梅硕的关门弟子,梅老的一幅字画,大一些的可以卖到十万美金。”慕斯年在一边笑着说。

    “啊,这么厉害?我听说夏桐的强项是围棋,没想到书法也这么厉害,快赶上我们的老祖宗了。”夏宁远开心地笑了。

    “对了,老爷爷,我找到老祖宗的字画,还有一幅乾隆爷的,一共六幅字画,我给了大爸两幅,剩下四幅在我手里,您看,哪天给您送回来,还有金条和银元,对了,还有邮票。”夏桐说。

    这些东西现在有主了,加上夏宁远的经济状况不好,尤其是朱浦这边,已经陷入到卖房的困境,夏桐便想把东西还回来。

    “孩子,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夏家的,你拿着就对了,你是夏家的后人,难为你保存下来了。以后不许说还给我这些话,我这把年纪了,还抱着这些东西做什么?”夏宁远忙说。

    “爷爷,不是这个意思,现在还有姑姑这,我们的意思,我们也该让姑姑的日子好过起来。”吴怀说道。他明白夏桐的意思,也更加欣赏夏桐的为人,这个孩子虽然是从贫困走出来,难得是没有一点贪念。

    “我知道。我和你们奶奶都有安排,这些字画是夏家的,理应留给夏家的子孙。别的。等我们回了上海再说。”夏宁远也不知道那房子里的东西还在不在,所以也不好多说什么。

    吴怀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夏宁远看了他一眼,说:“孩子,爷爷知道你是为了你姑姑。但是你姑姑一家不应该是你们的负担,毕竟这些年我们什么也没有为你们做过。你们不要担心,如果我和你奶奶去了养老院,你姑姑一家的日子应该会好起来,这些年是我们拖累了他。”

    “爷爷,我明白。既然您也说了,那些东西该留给夏家的子孙,我是夏家的子孙。我拿了那些东西,但是不能一点义务不尽,我是你们的孙子,有责任和义务赡养你们,何况。我们也有这个条件,所以。爷爷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吴怀说。

    夏宁远听了也不再说什么,他已经知道吴家不是一般的家庭。

    这时,吴仁越带着朱家三兄妹回来了,茱莉和她和弟弟朱嘉松各提了一对大红的灯笼,吴仁越和朱嘉楠则搬了几箱年货,其中包括一箱小烟花,就是拿着在手里晃的那种。

    “哥,我要的东西买到了没有?”夏桐问。

    “买到了,在箱子里,你过来找。”吴仁越说完抱着箱子放到了地上,从里面翻出一大包东西给夏桐。

    夏桐接过一看,是一块大红色的织锦缎面、一块暗红的纯棉布以及一包丝绵,夏桐打算亲手给罗忆玫和夏宁远做一件中式棉袄,过年穿着喜气。

    夏桐拿着卷尺给罗忆玫量尺寸,裁剪,罗忆玫见了大为欢喜,她年轻时也会自己动手做衣服,没想到夏桐也会,她要夏桐坐在她旁边,她看着夏桐动手。

    夏桐这才知道,其实曾祖母的名字应该是叫廖宛玫,廖家也是世家出身,曾是江浙一带的大户。廖宛玫进过金陵女子大学,十八岁嫁给夏宁远,这一年便跟着丈夫来到英国游学,最终选择了剑桥。

    “老奶奶,您也在剑桥念过书吗?”夏桐听了竖然起敬。

    “念过,我学的是《英国文学》专业,只是,后来因为生孩子,耽误了几年,等我拿到人家的学士毕业证时,你老爷爷都拿到了博士学位。”说起那段往事,廖宛玫的眼睛里有了少女般的神采。

    “那有什么用?最后能养家糊口的还是你那些英国文学小说。”夏宁远笑笑。

    “怎么没有用?要没有那些,你后来在大陆能有这么大的产业?”话说到这里,廖宛玫叹了口气。

    “爷爷,奶奶,阿越带着那几个小的在布置屋子呢,不如,我们让他们把这院子也装上彩灯,这院子不错,还有几棵树。”吴怀忙说。

    果然,廖宛玫听了这话,又笑了,说:“好,这家多少年没有这么热闹了。这几棵树,是樱桃树,你爷爷说了,种几棵果树,可以看看花,还能有水果吃。”

    “这样啊,我最喜欢吃的水果就是樱桃了,可惜台湾种不了,等明年樱桃成熟的季节,奶奶一定要告诉我。”吴怀笑着说。

    廖宛玫明知道孙子是故意哄她开心,但是听了这话,仍是笑成了一朵花,连连说了几个好。

    吴怀也是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跟母亲相依为命,家里一直冷冷清清,羡慕旁人有父亲有兄弟姐妹,哪承想,到了五十多岁,自己居然成了孙辈,将近花甲之年能在望百之年的爷爷奶奶跟前承欢膝下,也算老天对他一种莫大的补偿吧。

    这一天,真是应了那句话,几家欢乐几家愁,夏宁远这边,四世同堂,合家同庆,欢声笑语不断,尤其是几位老人,喜悦的泪水流了一遍又一遍。

    而在遥远的家乡,罗水莲和夏樟祖孙两个,也早早去了山下祭拜,罗水莲自然要把这巨大的喜讯告诉长眠在地下的夏世轩,他的父母找到了,都还活着。

    罗水莲在坟头坐了很久,眼泪也是干了又流,流了又干,这些年的苦,这些年的累,总算换来了公婆的一句“你受累了,谢谢你。以前的事,不是你的错,我们没有怪你。”

    “婆婆,我们回去吧,你想说什么,爷爷肯定已经知道了,爷爷在天上看着呢。”夏樟也用他小的时候,婆婆用来哄他的话来哄婆婆了。

    夏樟刚说完,夏桐的电话打过来了,夏桐也是估计这个时候,婆婆该带着夏樟来祭拜,所以特地打个电话过来,看看婆婆有没有伤心过度。

    夏樟把电话给了罗水莲,夏桐说:“婆婆,今年真对不起,把你和小樟两个留在家里,是不是觉得很不习惯?婆婆放心,明年一定可以把你们接过来。”

    “孩子,没事的,你别多心,我就是心里高兴,跟你爷爷和你爹娘多说了几句话,多念叨了几句,我们这就回家,你在外面,好好的,婆婆就安心了。也别累着,想着要挣多少钱,家里日子也不难了,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婆婆呀,知足了。”罗水莲叮嘱了几句。

    “我晓得,心里有数。我手里有不少钱了,你们也别不舍得花。”夏桐忙说。

    去年年底,夏桐去日本参加一项比赛,拿到了一千万日元的奖金,另外还有餐馆那边十万的分红和杜鹃还了十万块房款,这两项有八十多万人民币。

    最主要的是,程毓把夏桐为吴仁越的电影做的那支单曲放到了网络上,古琴弹奏的单曲,是夏桐亲自配唱的,有程毓的宣传,有夏桐的人气,网上的点击率很快窜上来,甚至超过一些专业的歌手,有很多棋迷和粉丝都下载当了手机铃声,觉得既高雅又别致。所以电影还没有放映主题曲先红了,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精明的程毓把这支曲子推出了一张单曲Mv,借着这次人气,连带以前的那张光盘又卖出去不少,所以夏桐这次回国,收到了程毓的一张支票,一百二十万人民币。

    不仅这样,夏桐在国内的一个月,又录制了一张专辑。所以说,夏桐近期应该是不愁钱了,她手里的帐拢一处,大概有四百万块人民币,这些钱都是她自己挣的,所以她才会跟罗水莲说,她现在手里不缺钱。

    罗水莲挂了电话,说:“走吧,你姐姐那边,今天肯定热闹,我们两个呀,也别委屈自己了,让你姐姐操心。走,回家,婆婆给你做好吃的去。”罗水莲说完拉着孙子的手起身,回头再望了一眼,擦干眼泪,跟着夏樟往家走去。

    再说慕家,也到了一家人坐在餐厅吃早饭的时候,黎如珍抱着儿子下来,常若善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接过孩子说:“今天我小孙子真漂亮,来,奶奶抱抱。”

    常若善逗弄了一会孩子,对慕斯远说:“去拿相机来,今天我们照一张全家福,这是我的乖孙过的第一个年,咱们呀,一定要热热闹闹的。”

    金雏凤听了这话很不高兴,皱皱眉,说:“大过年的也不怕不吉利,家里人都不全,照什么全家福?给孩子照相就照相呗。”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三章 、爆发(和氏璧加更)

    三更 谢谢浮萍788的和氏璧,谢谢亲们的支持,求粉红求推荐

    *******

    常若善听了连头都没有抬,说:“人家都不要我们了,我还凭什么总巴着他?我呀,现在是有孙万事足了。”

    慕建国听了皱皱眉,说:“前些日子不是好了吗?怎么又闹了起来?”

    “这能怪我吗?怎么闹起来的你还不清楚?这些日子我管过他吗?大国庆的,他说走就走了,我说过什么?可是今天是什么日子?大过年的,人家不也抬腿就走?我们这些人加一块,还没有那个小丫头分量重?我不过说了他两句,他就跟我吵起来了,我这个做妈的,在他心里,还不如一个认识三年的小丫头,你说我这妈做得还有什么意思?”

    常若善说起来也是一肚子委屈,本来以为夏桐走了,慕斯年能安下心来,加上这一段时间,慕斯年也确实忙,听说梅县那边的招商引资搞得初见成效,风评不错,常若善知道了也是为儿子开心。

    在常若善的认知里,男人有了事业心,那些什么情呀爱呀的东西,应该都抛到一边,专注于事业,事业成功了,还愁没有如花美眷吗?

    可谁知道,慕斯年忙事业忙到没有时间回家看父母,却有时间飞去美国看夏桐,一个国庆也就罢了,常若善也忍了,可是一个春节,居然也说不回家,这像话吗?

    哪个当母亲的听了这话,都会觉得生气觉得委屈吧?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儿子居然比不上一个认识三年不到的外人分量重?

    常若善自然也不例外,当即就跟慕斯年吵了起来,说:“这个家也留不住你,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不生你。今天我也少生多少闲气?”

    常若善说的固然是气话,但是慕斯年却往心里去了,他想起来这些年母亲的偏心,不由得心灰意冷,问了一句:“只怕你早就这么想了吧?”

    这一句话说出来,不仅常若善气哭了,就连慕建国也动脚踹了儿子两脚,把他赶了出来。

    本来,慕建国对夏桐的印象还不错,他已经开始劝说常若善接受夏桐。但是看到慕斯年为了一个夏桐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的,慕建国又犹豫了,这夏桐进了门。跟常若善能相处好了?这家里要天天这样闹别扭,还像一个家吗?可是如果不同意夏桐进门,那这个儿子是真的替别人养了。

    “我不是说他,是说你,前两天不是劝过你了。这小子想干什么,由着他去,你也管不了他,何苦因为他生气?他想结婚他想娶谁我们也不操这心,只要他有本事别带回来。大过年的说点高兴事,不说他。”

    常若善听了这话瞪了慕建国一眼。说:“你这是劝我吗?你这不是纵容他吗?他肯定求之不得,我这不还是认输了吗?”

    慕建国听了有些不高兴,脸色有几分怒色。说:“那依你怎么办?这你看你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折腾出什么来?这么大的儿子,打也打了骂了骂了,难道你能把他关起来?要我说,这事也不赖人家夏桐。谁叫你生了一个没出息的儿子?”

    “好了,别吵了。斯年有今天,也是你们这么多年忽略他的结果,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实话,这孩子有今天这么大的出息,我还真没想到。”金雏凤说。

    “妈,今天是说这些的时候吗?我们说的是他为了一个夏桐把就把自己弄得神魂颠倒的,这哪里还像一个大男人?”常若善打断了婆婆的话,说实话,她最不满的就是婆婆把儿子带成了这样。

    “我要说的也是夏桐,这么长时间,我一直不表态,由着你折腾,实际上呢,你把斯年的心

    不光折腾远了,也折腾凉了,冷了。夏桐有什么不好,有什么拿不出手的?不就是出身差了一点吗?可人家祖上也是诗书人家出身,你看夏桐缺什么了?是缺教养了还是缺眼界了,还是缺能力了?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已经是闻名世界的围棋国手,还是小有名气的古琴家,书法家,国画家,你倒是从那些世家子弟中给我挑一个出来,长相好,人品好,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还有一手刺绣的绝活,人家哪样差了?是缺钱还是缺什么了?说到底,她能嫁给斯年,是斯年的福气,要不是夏桐,斯年能这么快定下心来,只想成家立业?我明白地告诉你,这惦着夏桐的世家子弟多了,你别以为人家只想在慕家这棵树上吊死。”

    金雏凤也是真生气了,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歇了一会,见儿子儿媳都没有做声,她又说:“其实,多简单的事情,你们高高兴兴地接纳了夏桐,斯年心里也高兴,他不用两头为难,对你们自然也感恩戴德的,还有那夏桐,从她对我对她奶奶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这孩子,绝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这样的好闺女你们都看不上,我不知道你还想要什么样的人?难道那世家的出身真的就能高过一切?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没听说过一句老话吗,鸡窝里还能飞出金凤凰来。说句不好听的话,几十年前,你们自己的祖先不也是一个小农出身?这泥腿子刚开始洗干净几年,就这么看不起别人?”

    “妈,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慕建国有些挂不住了,这儿子儿媳还在一旁看着呢。

    金雏凤也是忍了很久了,她实在是看不惯儿媳的小家子气,偏偏还要装作一副世家女的高姿态。小的时候,金雏凤听她奶奶说过一句话,也是京城流行的,说是三代为官,才知穿衣吃饭,王府里的讲究比现在这些所谓的世家子多多了,他们能懂什么?那《红楼梦》里吃个茄子,能说出这么多名堂来,还有那慈禧老佛爷,吃一个豆芽菜,那得费多少工夫?把绿豆芽的芯掏空了往里填馅,不说那材料有什么,就说这工夫,这心思,一般人家能想得到?

    当然,金雏凤也不是说那样穷奢极欲的好,她只是觉得,像常若善这样的所谓高干子女,根本谈不上什么世家不世家,这些高干子女一般都是第二代第三代,所仰仗的不过是父辈祖辈的荫恩,跟真正的世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金雏凤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过了,今天她也是忍无可忍了,因为她觉得常若善对慕斯年缺乏起码的关心和耐心。

    说实在的,那天慕斯年本来是想好好跟家里人说,夏桐一个人在美国,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第一个春节,担心夏桐难免会想家,他想过去陪陪她。

    这话在金雏凤来看,虽然也有些失望,但是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以前慕斯年在美国念书时,也是很多年没有在家里过春节。现在孩子大了,有他想陪伴的人,这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

    可是常若善偏偏小题大做了,说早知如此,不如不生下这个孩子,这慕斯年能不心寒吗?这些年父母对他忽略得还少吗?

    尤其是有了这个小孙子,常若善在家里总是话里话外地透着满足和舒心,什么有了这个孙子,这辈子她总算没有白盼,别的,也不指着什么了等话,这些话,金雏凤听了都不舒服,何况慕斯年?

    还有,这么小的孩子,常若善就把她名下的那些值钱东西几乎都送到了这个孙子名下,其中还有几样是她结婚和生孩子时金雏凤给她的,这让金雏凤也看不过眼。

    好几件事情好几天的情绪堆积在一起,才有了金雏凤今天的这场爆发,几句话就堵住了常若善的嘴。

    金雏凤看了看脸色阴沉的常若善,缓了缓语气,说:“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做人呢,不要太固执,把眼光放远一些,夏桐嫁给斯年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日子是斯年在过,他愿意,他都三十岁的人,还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们做父母的,也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该劝也劝了,也就由着他去吧,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要觉得不好,现在还可以离婚呢。当然,他要觉得好,觉得满意,也没什么不可以。话,该说的不该说的,我也说了,你们仔细琢磨。我累了,我进屋去了。”

    金雏凤说完真的起身要走,慕斯远忙拉着老人家说:“奶奶,大过年的,你就当心疼心疼我们,坐下来好好吃顿早饭。”

    “你们吃吧,心里不顺,吃什么都是没味,倒吃一肚子气。”金雏凤也不想委屈自己了。

    慕建国见了有些着急,老太太连饭都不吃了,这还了得?忙换了一副笑脸,说:“妈,您老人家该发的脾气也发了,您还有什么气不顺的,接着发。只是,这饭,还是得留下来吃几口。妈,您放心,斯年那小子的事情,我们不管他了,他爱怎么折腾就由着他,只要他将来不后悔。”

    慕建国的话刚说完,金雏凤的手机响了,是慕斯年打来的。

正文 第四百二十四章 、创意

    夏桐是不知道慕斯年出来之前家里发生了什么,但是夏桐给罗水莲打完电话,见慕斯年还拿着手机发呆,便猜到肯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斯年,你先给奶奶打个电话吧,奶奶肯定想你了。”

    “胡说,奶奶肯定更想你,奶奶跟我说,这夏桐什么能当我的孙媳妇啊,我还能抱上这小曾孙吗?”慕斯年故意换了一副金雏凤的语气逗夏桐。

    夏桐听了就势拧了一下慕斯年的脸,说:“那 我给她老人家打吧,我把她老人家哄开心了,以后就不要你这孙子了。”

    夏桐说完抢过慕斯年的手机,给老人家拨了过去。

    “奶奶,我是夏桐,我先给您老人家拜个年,祝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斯年说了,今年没留在您老人家身边过年,责任在我,让我给您陪个不是,他说了,以后过年呀,都会留在您身边。”夏桐说了几句,便把电话给了慕斯年。

    慕斯年看了一眼夏桐,对着电话说:“奶奶,夏桐说了,明年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