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空之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脑芯片可以直接发送电磁波到机器上,所以撰写报告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想到什么,屏幕上就出现什么,这样也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这么多年时间,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
只见这位天文学家继续写道:“……迪格114表面通体绿色,绝大部分都是海洋,大概占据了93%的地区,只有7%的陆地。因为巨大海洋的缘故,降水非常非常充沛,星球表面充满了大朵大朵的云团,光靠卫星,无法完整地侦查地面。”
写到这里,他思考了一下:“我们暂时没有搞懂星球为什么是绿色而不是蓝色,可能因为海洋矿物成分不同的缘故……需要取得第一手资料后,再进行验证。”
“……地表大气压大概是地球的1。1倍,氧含量高达19。9%,全球平均气温达到了32摄氏度!大气中有着少量的有机元素,不知道是什么……待化验。”
“由于空气中的微量甲烷,引发了较高的温室效应,两极地区的冰川几乎全部融化了!”
“……某些城市废墟上,疑似有核弹攻击的痕迹……”
……
很快,这份详细的天文学报告传递到了舰长室,于易峰皱着眉头,看了半天,喜忧参半。
喜的是……从具体参数上看,迪格114虽然不算特别理想,也还马马虎虎,勉强算得上接近地球。
比起什么火星、尼克斯星,它有超大面积的液态水,温度、重力,气压等参数也还可以。
如果处理了众多微生物,排除那什么未知的有机成分,人们甚至还能呼吸这里的大气!
忧的是,他不知道深空号会不会暴露,会不会承受风险。
这艘飞船的体积太大了,长度足足四十公里!
虽然飞船表面做了各种隐形处理,同时也保持在无线电静默的状态,却依旧有暴露的可能。
因为这里距离恒星还是太近了些,空间中充斥着各种可见光、电磁辐射。在这种明亮的状态下,这么大的飞船很难彻底隐形。
好吧,虽然这里到处都是废墟,看上去死气沉沉,但众人经过讨论后,还是决定:暂时不让深空号太过接近这颗行星,以避免遭受某些不可测的未知危险。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一点总是好的……
所以,人们辛辛苦苦建造的大量护卫舰,终于派上了用场!
“时间到了,舰长!”就在沉思间,一位助手忽然提醒道。
于易峰点了点头,从办公室走了出去。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卫星并没有发现特别的东西,而这颗星球大量的废墟正在诱惑着人类……
好吧,低级文明的垃圾,不知怎么的依旧相当有吸引力,这就是天性啊……
人们率先要用无人机或者机器人,近距离侦查这颗星球!
外边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1600名士兵以及1400名科研工作者,他们将是第一批探测队伍。
于易峰站在台上望着他们,大多数都非常年轻,是出生在诺亚号的第三代、第四代人,只有少部分是第一代。
现在,就算他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把将近八十万人的名字全部记下来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各位,你们马上就要进行第一次的星球探测工作……”
“目标——迪格114行星!大家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站在最前面的赵耀、沈杰等老一辈军人,都是大声吼着,一副紧张又有些兴奋的样子。这样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好久没有执行了。
后边的年轻人更是身体站得笔直。他们这群小伙子还是第一次干这样的活,心中激动异常,不过良好的纪律性让他们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于易峰看着整齐的队伍,微微感到满意……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些忧虑的。
人类进入“星际文明”的时间还是太短,老一代的心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变。潜意识中,大家都认为宇宙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哪怕接触一个低级文明,大家也怕阴沟里翻船了。
这种心中的戒备,是好事儿。
但新一代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戒备意识。
他们出生于优越富裕的环境,受到精英化教育,个人素质都非常高。这些年轻人非常热爱文明,当科研工作者非常不错。
然而,新一代士兵们从来没经历过战争,甚至没见证过死亡,总感觉……非常稚嫩。
有许多东西,不是光靠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这也是他最不放心的一点。
不放心归不放心,新兵总是要上场的,不可能所有的事请都让老一辈做。
而且许云进也会上场坐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各位,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就算被低级文明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毕竟是强大的一方,不需要妄自菲薄!”
“我们的武器装备不知比以前先进了多少,如果母舰的火力全开,几秒钟就能轰平一座山……大家记住,深空号一定会站在大家的身后!”
他说到最后,挥了一下手:“出发!”
就这样,一千名队员走进五艘长达三百余米,宽达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利维坦”中。
另外两千名队员,走进了一艘高山一样的“泰坦z”飞船,这也是人类近年研发的,除了深空号之外,最强大的战争堡垒!
第二十六章 科技分析
六艘飞船的离子引擎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渐渐远离深空号……
在众人的大力劝阻下,于易峰这一次倒没有亲自上场。他只是站在深空号的观测台,目送这些飞船离去……
半天后,所有飞船以“泰坦z”为中心,顺利到达“迪格114”上空,距离地表大约1。5万公里。
然后,它们开始缓缓减速,以降低轨道高度。
如果计划能顺利实施,五艘“利维坦”飞船,将进入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进行无人机械的远程遥控任务。
1000公里,相当于某些人造卫星与地球的距离,产生的信号延迟还算可以接受……
而“泰坦z”,则停留在三千公里的轨道上。
它将负责相关数据处理,以及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泰坦z”的体积还是有些大,是专门为了战争而设计的。为了达到战斗能力的最大化,它看上去就像个圆球形的太空堡垒,里面有着各种复杂的武器设施。
但这种复杂构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与深空号一样,没法登陆星球。
“如果泰坦z过于进入行星的引力深井,想要爬出来,就有些吃力了。它本身的离子引擎,功率还不够。”
“照这样看,我们是否应该设计一种专门攀爬引力深井的大型飞船?”于易峰在舰长室中不禁问道。
“你是说……可以登陆行星的大飞船?制造成本太大,没这个必要!”
“这种飞船,所有构造都要重新设计,麻烦。”
百合子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你知道的,引力大的地方,不能用曲率引擎。按照我们现有的理论,飞船还是得反方向喷气,才能获得推进动力……”
“离子引擎喷射的,是高速等离子,从原理上依旧是反方向喷气……很低端是不是?一亿吨的大型飞船想要飞出大气层,要喷多少气啊!”
说到这里,她微微笑道:“所以攀爬引力深井,太空电梯已经是不错的选择。”
于易峰点点头:“这倒也是,用电能转换势能,还是非常经济的……那么,某些无工质的推进方式呢?有什么科研进展吗?”
百合子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激光推动是目前的研究主流,已经获得了部分成功。但推动力量并不大,也很难提上去。微微冲动也是同样的问题……”
“无工质推动,性价比完全不行,我们向后发射大量的高能激光,但换来的后坐力就这么一点点……我觉得无工质推进,代替离子引擎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理论上的质变!”
“无工质推动这么困难么……好吧……”于易峰唏嘘道。
就这样谈论着,前方的科学家们已有新的发现。
或许因为战争的缘故,太空近地轨道上,分布着零零散散的太空垃圾,均环绕星球做着高速运动。
这些太空垃圾是航天工程非常讨厌的东西,因为它们有一定概率碰到飞船,引发重大事故。它们的速度是普通子弹的十倍以上,所以动能也比子弹高得多。
虽然人类的飞船,在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固,但要是被大型太空垃圾打中,也是有麻烦的。
所以,每艘飞船的自动防御激光,全部处于开启的状态……
“太空垃圾,绝对不会天然产生,只能是人造的!”所有科学家看到太空垃圾,就像看到了宝贝……
紧接着,在这堆太空垃圾中,人们观察到一个类似通讯卫星的球形装置,正快速飞行着。
它的速度大概每秒钟7公里。
其中一位舰长反应也是极快,观测到卫星的一刹那,他立刻兴奋地说道:“捕获!将它捕获!”
随着这位舰长的一声令下,一艘高机动性的“宇燕”从护卫舰中脱出,开始加速飞行,直追那颗卫星。
接近卫星后,机械臂抛出了一种类似气凝胶网的柔软材料,以削减卫星的速度。
卫星被顺利罩住,在里边滑行了一段距离,速度终于降了下来,和飞船保持相当。
然后,它被拉回了飞船……
“……捕获了一颗卫星吗?”
深空号与六艘飞船相差90万公里,看到的画面都有3秒钟的延迟。所以,3秒钟后于易峰才收到这个消息,他微微皱了皱眉头。
如果是他的话,捕捉卫星前,肯定要先仔细检测一下,看看它到底在不在正常工作,以排除某些潜在危险。
所以,以他的角度,这位舰长的做法稍稍有些鲁莽……
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
90万公里的距离,一来一去,差不多是六秒,这个延迟还是太大了些,不方便指挥。所以,于易峰事先干脆将大部分权利下放给各个舰长,在安全条例内,让他们自行把握决策。
这次任务,也是对士兵群体的一次锻炼。
除了“泰坦z”的舰长是许云进,下边一艘“利维坦”舰长是赵耀,其他的四艘都是新兵舰长。
其实,也不能说是“新兵”,而是从来没打过仗、见过血的那种……
没办法,总不能一直保护他们,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训练,只是危机感、任务经验还严重不足……
卫星被运回飞船后,很快进行了第一次的检验。
它的质量大概560千克,核心部位被某种武器打出了一个小孔,也因为这个破洞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一堆太空垃圾,并没有任何信号放出。
“……危险等级应该较低,理论上不会存在炸弹之类。”
评估完风险后,科学家立刻用机械臂对它进行了隔离拆解,分析具体的性能。
最先分析的还是材料系统。
结果表明,无论金属还是玻璃,都是最常规的低级太空材料,例如钛合金、镁合金、玻璃钢等。
其水平……甚至比不上尼克斯文明!
“这些材料看上去好熟悉……呃,不是我说,我们以前好像也用过吧?”
“是啊……难道每个文明的科技树全都一样吗?”几位科学家疑惑道。
“说得轻巧,你倒是想一条独特的科技树出来……这种底层科技,说不定每个低级文明还真的比较类似。只有到了较高的层次后,随着发展方向越来越多,才会形成文明的独特科技……”他们边分析,边猜测。
第二十七章 美丽水世界
最简单的材料分析也就这样了,只花了半小时不到的功夫。
然后是精密结构分析,在各种仪器的帮助下,一切细节都无处遁形。
“你们看这个电路结构……有点像我们一百六十年前的款式,甚至可以说一模一样!”
“这是CPU吧?应该是硅基芯片,也是这么小小的一个……”
“芯片虽小,但在以前这可是高端物品,只有几个国家才掌握这种芯片制造技术。咦,CPU似乎没有坏掉,还可以使用……可以放进博物馆当古董了。”一位专家喜滋滋地说道。
诺亚号中有一个大型博物馆,专门用来收藏这些“文物”(垃圾),目前已有地球人、火星飞碟、绿光人、土著蜥蜴、尼克斯人这五个文明的东西,现在又可以增加一个……
“一百多年前啊……就连用火箭发射卫星的技术也没有几个国家能掌握。说起来,当时航天技术的大发展还是冷战时期……哦,后边建设月球基地的时候也发展地很快……”
这些专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几个老家伙还讲着地球时代的见闻……
捕获到这颗卫星后,整个气氛变得相当轻松。
他们拍摄了各种照片,将各种数据传回深空号。
一个文明的科技综合实力,从这个捕获的卫星上,已经可以管中窥豹……
“从小孔中金属融化的情况看,该文明应该有了一定功率的激光武器,可以打击天上的卫星。当然也有可能是卫星打卫星,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太空武器……”一位武器专家对着照片指指点点。
“不过这种功率,想打下我们的飞船还是比较困难的……”
“……从卫星的动力系统,或者其他构造看,整体水平大致相当于……人类的地球时代!”
“是的,地球时代!”几位专家经过讨论后,得到了最终的结果。
“确信吗?”于易峰问道。
“确信!”其中一位专家点头道:“绝对没有超过那个时代的技术,前后差距不超过二十年。”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微微放心,一个科技水准类似于地球的文明,对于目前的新人类文明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威胁。
得到这个结果后,一万架准备已久的无人机,从护卫舰中放了出去……
这些量产型无人机体态轻盈,身长一米多,飞行速度很快,同时也拥有不错侦查能力。
它们将负责第一批次的侦查任务。在没有搞清楚具体状况前,人类肯定不会自己跑到星球上探索……那是作死行为。
一部分无人机中,装载了模拟自蜘蛛形态的小型六足载具。
这些六足载具是最新开发的机器人,行动灵活,可以用来捕获生物标本、岩石标本等等。同时,它体内还有一些检测仪器,用来检测普通的物质成分。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无人机装载了某种无人潜艇,用以探测巨大的淡绿色海洋……
一万架无人机出来时,纷纷扬扬像一窝黄蜂,但对比整颗星球,还是渺小地可以忽略。
它们分散到星球各个角落后,很快化整为零,期间没有太大的事情发生……
随着无人机的搜索工作正式启动,大量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回上方的飞船。
紧接着,“泰坦z”又将资料传回九十万公里开外的深空号。在每秒数PB的资料传输下,各个超级计算机高速工作,试图发现人类肉眼难以探测到的画面信息……
前方工作人员也密切关注各个画面,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他们一个个看上去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而飞船所有的武器系统,也都处于半开启的状态,随时可以激发……
和前方科学家、军人们的紧张不同,诺亚号中的民众正兴致勃勃地感受着异星风光!经过计算机的优化处理,许多人正带着VR头盔,就感觉……真的在驾驶飞机一样!
一架无人机正在海平面上方40米处低空飞行,它所拍摄到的画面,引发了人们的巨大兴趣!
蓝绿色的天空,淡绿的大海,偶尔掠过的某些海岛时……还可以看见郁郁葱葱的森林!
那一抹绿色,应该是森林吧……
忽然间,巨大的波浪汹涌而起,水花差点溅到无人机身上!
趁着浪花涌起的机会,一些矫健的海洋生物从水面上高高跳起,又吸引了大量鸟类生物在半空掠食。
它们有白色,也有黑色,模样普遍看上去有点奇怪,和地球生物不大一样。
但却能在它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名为“自由”的野性……
甚至还有一种黑色的大鸟,想要攻击无人机!
它想看看,这陌生玩意到底能不能吃!
这只大鸟在无人机的机翼上,接连啄了三下,每个人都听到了“当当当”的声响。
结果……它被无人机无情地撞飞了,黑色大鸟非常不服气,跟在后边哇哇乱叫,想要追上来报复……
这种自然的景色,美……真的太美了!
许多人都目瞪口呆,他们张着嘴巴,却说不出什么……这就是自然啊!
于易峰也是激动地不行,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
没想到,这颗星球,竟然和地球如此类似!
好吧,人类的的确确是一种“颜控生物”,人类喜欢看上去比较美丽的东西。
这些从海洋中蹦起来,或者在天上飞行的生命,从样子上奇怪了点,但比较符合人类的审美……一种野性美。
如果海洋生物都是章鱼、蠕虫等软体动物,或者什么鼻涕虫之类的形状,估计大伙的心脏就跳动不起来了……
让人惊讶的不仅仅是空中,潜艇拍摄到的景象更是令人吃惊,各种海洋生物成群结队,波光粼粼,五颜六色,数都数不过来!
有些个体只是拇指般大小,身体构造如同透明,有些却如同蓝鲸一般庞大。
这些生物相互之间,构成了庞大而又复杂的海洋生态链。
“巨大而庖海洋……才是主要的生态系统啊!”
诺亚号中的民众,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些自然景观。他们带着VR头盔大呼小叫,甚至兴奋地弹跳了起来。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些奇妙景观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对他们的冲击是巨大的。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东西可不是电脑中的游戏,是真实的存在!
这种环境……是诺亚号中的人造环境不能比拟的!
特别是,天空中的太阳、朵朵云彩……他们从来都没有这样真实的感受过。
原来,这就是一个自然的星球!这就是,第一代曾经生活过的星球,他们念念不忘的母星。
原来,人类曾经也拥有过这样的星球啊……
第二十八章 城市废墟
看到各种美景,一种奇妙的感情从人们心中萌发,他们太渴望蓝天,渴望大海,太渴望天空中的太阳了。
许多民众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应该去哪里爬山、哪里游泳等等。
这些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士已经迫不及待!
冒险与好奇,人类从来不缺,这种精神也延续到了后几代。在尼克斯星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管制也渐渐变得宽松,经常有一群驴友,跑到黑黝黝的洞穴里探险,美名曰……“地质考察”。
为此,还出过一次事故……
在那次事故后,政府特地立了不少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冒险行为……
而“迪格114”行星的风光,明显比黑乎乎的尼克斯星好了许多……
巨大的绿色海洋,滔天的波浪,从生物多样性以及美观程度,完爆没有阳光的尼克斯星。
许多人的心思已经活络起来,疯狂讨论海底探险的问题。
是不是要设计一艘大潜艇?
……能够潜入海洋深处万米的潜艇!
“我们对潜艇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不过理论上应该不难,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下……要使用核动力的话,可能需要向军方申请。”
“常规动力就可以了,可能需要用上一些超合金。”
好吧,诺亚号里边的技术宅就是这么牛逼,自己造一个潜艇,好像也不算什么大事情……
不仅仅是喜爱冒险的家伙在讨论,有些吃货也在兴致勃勃讨论。
譬如这种看上去胖胖的三眼鱼,好像很好吃的样子;还有这种鸟、这种植物,看上去也很好吃……十年生的是不是比一年的更有嚼劲,更有营养?按照华夏的各种习俗,十年生的营养应该更好一些……
当然了,无论怎么谈论,安全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可是外星,光是复杂的微生物环境就够人类吃一壶的。
奇奇怪怪的生物有没有威胁,有没有毒性,有没有受到核污染?人类并不知道,需要长期调查。
说不定其中的一只兔子样的生物,看上去很可爱,实际上是顶级掠食动物,几分钟就能把人啃食地骨头都不剩?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还有……最大的一点……
其中的原居民呢,跑到哪里去了?
人们卫星看到的都是废墟,这绝对不正常!
一种智慧生命的存在,威胁还是太大了,人类必须要将它们找出来!
所以,前方的工作人员虽然也被美丽的风光吸引着,却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们远程遥控着无人机的前进路线。
于易峰也是沉住气,抚平一开始的激动情绪。
就这样,一大群无人机从海洋朝着陆地方向飞去。智慧生命嘛,出现在陆地的概率应该更大一些,而且卫星发现的城市废墟,也大都出现在陆地。
就在这个时候,于易峰忽然接到了一个卫星电话,是泰坦飞船上的一位生物学专家打过来的。
“舰长,海洋分析的结果出来了!”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
通话的延迟非常大,一句话说过去,就要延迟个两三秒,这也是电磁波通讯的固有缺陷。
但超越光速的超距通讯手段,人们又没有找到……无论是激光,还是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都只是光速。
除非用曲率引擎当快递员,包裹着信息进行超光速运动……这也是如今之际,唯一可以超越光速的手段……
那位专家回答道:“根据……无人潜艇中的仪器分析,我们对120个地区的海水进行了定量化验。我们发现,海水中带着少量的重金属离子,还有某些大分子有机成分,疑似智慧生命的工业污染物……”
“有点像地球时期使用的农药……当然这种农药,我们已经不再使用了。”
于易峰耸了耸鼻子,有机成分,农药吗?
这样看,智慧生命对于星球来说,还真是毒瘤一样的存在啊……
“还有……海水中广泛分布着一种奇怪的浮游微生物,疑似藻类……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分布密度较高,内含叶绿体。所以海水才呈现出这种淡绿色。”
“……难道整个海洋都被污染了?”听到藻类这个名词,于易峰下意识想到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毁灭永远比创造来得简单。如果,整个海洋都被原先的低级文明污染了,对目前的人类来讲,也是麻烦地很。
他甚至在想,人类到底有没有足够的科技,能够治理整个被污染的海洋……
大范围地治理星球,需要太长太长时间,还不如另外找一颗干净的……
这位专家似乎察觉到了于易峰的疑惑,立马说道:“不不不,这种藻类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区别于我们的水体污染。它们是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者。”
“但我们发现,这些藻类的结构异常复杂,和我们地球上的完全不同!从光学显微镜上,甚至发现了某些动物性特征,它们体外的鞭毛有很强的应激性,甚至还能在海水中游动,这和我们地球上的藻类不太一样!”
“我们暂且不明白它们为何要像草履虫运动,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本不需要摄食啊……”
这位专家兴奋地说着,一种具有动物性质的植物,简直是个天大的发现……
它的细胞结构,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认知。
这种细胞,比地球生物的细胞复杂太多,就算这种植物能奔跑,能跳跃,也没有人会觉得稀奇!
“光是这个发现,来这个星球已经不虚此行。”
于易峰点了点头,皱着的眉头缓缓舒展。
每个星球的生命结构肯定是大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生命标本,对人类基因科学的研究大有好处。
他莫名想到了绿光人,好吧,双方从来就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对方究竟长得什么样子。或许也是植物呢?
不过,采取生物标本的事请还不着急,如果人类真正在这里驻扎下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对了,海洋中有没有发现核辐射?”于易峰想到了什么,忽然再次问道。
这位专家在屏幕上点了点头,严肃地说道:“有12个地区发现了核辐射……不过舰长,海洋中的水太多太多了,再多的辐射也会被稀释掉,危害还算有限。而且只有原子弹,才会产生较高的辐射污染……”
了解完所有情况后,于易峰点了点头,挂掉了电话。
“难道真的是一个废土星球吗?连庞大的海洋,都检测到了辐射……唉。”
随着探索的继续,消息一个个接连不断地传来……
一个小时后,高速飞行的无人机终于近距离观察到了智慧文明的痕迹!
海洋边上,站着一个充满了锈斑的铜制雕像!
初一看,还以为是米国的自由女神像……
按照照片测算,这个雕像总共有一百一十多米的高度,不过此刻,它的大半已经被海水淹没。
因为浸泡在海水中的缘故,早就腐朽地不成样子,表面布满了坑坑洼洼的铜锈。
许多海洋生物倒是在这里开心地嬉戏着,这里是浅海区,海水也就几十米的深度。智慧生命残留的建筑物,成为它们最好的家园。
而在雕像几公里开外,正是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城市!
一座……废弃已久的无人城市!
第二十九章 消失的土著
一座城市的出现,立马引发了所有人的兴趣。
但一眼望去,这座城市是那么地破败以及荒凉……
它已经被海水淹没了,仅有几座高一点的摩天大厦露出了头。
最高的一座大厦,墙壁上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三期梅毒样本,布满了赤橙蓝紫的藻类……
对比充满生机的海洋,这座死气沉沉的城市,给人带来了莫名的沉重感。
无人机呼啸着飞过,传输回大量画面,人眼很难从超多的摄像中得到大量信息,但是极高速度的计算机可以!
在这一瞬间,泰坦z以及深空号上的超级计算机,计算量开始飙升。图像识别功能全面开启,只要有不同寻常的生命被拍摄进去,它一定能找出来!
“怎么样?有没有发现智慧生命的痕迹?”许云进急急地问道。
一位工作人员操纵了一阵子,摇了摇头:“很遗憾,经过计算分析后,无人机暂时没有拍摄到可疑的画面。”
“根据我们的估计,这个地区已经荒废几十年了……大概二十年左右,全都是普通的海洋生物。”
许云进紧皱着眉头,一座被海水淹没的废弃城市么……
它意味着什么?
许多科学家也正分析这座城市被抛弃的原因。
再接下来,无人机理所当然的分成了好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