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空之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客气点!”站在一边做笔录的沈杰忽然大声叫了一句。
第二十章 超级强子对撞机
张鹏顿时一愣,然后才发现自己还在警察局,无意间爆了粗口。
他连忙道歉,紧接着对着一群医生以及警官,将事请一五一十又重复说了一遍,包括什么外星人,什么“黑”啊,身体控制权之类的奇怪东西。
受够了,他真的受够了,有什么说什么。
他可一点没有想帮“黑”隐瞒的意思,他们两个又不是好朋友!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外星人啊!
借着这一腔怒火,巴拉巴拉巴拉,张鹏吐槽了一大堆,终于感觉心里舒坦了很多,压力也小了很多。
这种事请本来就应该政府出面解决,而不是让他这种小小屁民一个人承受……就算冒着被切片研究的风险,也先说了再说。他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不过张鹏也聪明,将超导的事请隐瞒了下来。反正他觉得,发明超导的可是他张鹏而不是“黑”。如果事请败露,他本人可就名誉扫地了!
后边进来的几位心理医生听得一愣一愣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家伙已经疯了……是的,疯了!
“……精神疾病?”
“人格分裂?!”
受害人金美林已经做好了笔录,听到张鹏的所述后,也呆呆说不出话,平时好端端的张鹏,竟然疯了?
仔细想想,那个时候张鹏的精神状态好像确实有些问题。
一个正常人也不会给自己剃秃头,也不会在大白天脱裤子吧?
“金美林女士,按照这种情况,性侵谈不上,顶多只能算性骚扰……”一位穿着制服的警官说道,“按照治安处罚条例,可处15天以上30天以下的拘留。”
金美林愣了愣,她倒是没有想特别整治张鹏的意思。
而且,张鹏这种精神状态,好像不是装出来的……他脑子确实有点问题。
她最终选择放弃追究张鹏的具体责任。毕竟她本人只是精神上吓了一大跳,并没有受到真正伤害,想想也没有必要和一个精神病人过不去……
如果张鹏确实是精神病人的话……
紧接着,几位心理学专家开始对张鹏进行各种心理学测试……
“要不要通知一下队长?”赵耀靠在许云进身边,悄悄地说道。
许云进也皱着眉头,心中不停地思量着。
毕竟,这个张鹏身份实在有点特殊,他可是一位发明了跨时代超导材料的大科学家!
太他么奇怪了,这位大科学家竟然是个严重的精神病人。怎么会这样的?难道受到了什么刺激?难道天才都是疯子不成?还是……他说的都是真的?!
他被外星人附体了?不科学啊,又不是玄幻小说……
许云进不禁疑惑起来。
如果张鹏不是精神病人,那么事请就比较严重了。就算是大科学家的身份也不能免除他的犯罪行为,该拘留的还是要拘留,该处罚的还是要处罚!就算大科学家,也不可能成为法外之人。
破坏公物,再加上性骚扰,两者加起来,拘留一个月没有问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现在又不是封建王朝,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也没有特权阶级。
而且从法律的意义上讲,功过是不能相抵扣的。大科学家虽然对人类有许多贡献,但犯法了依旧要惩治。否则医生每天都在救人,难道还能随意杀人不成?
法律,必须要追求公平公正,也就意味着不能产生特权阶级,这基本上是所有人的共识。失去了公平公正,还怎么打造更加和谐的社会?还怎么凝聚民心?
新政府高层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秩序上的混乱。特别是现在正处于社会改造以及攀科技的关键时期,根本乱不得啊!如果整个社会秩序乱了,整个文明也就再也起不来了。
人心散了容易,凝聚起来却异常困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了,无论是政府也好,军方也好,还是民间也好,都在尽力杜绝这样的事请发生:特权阶级是不允许出现在新人类文明中的,就算是大科学家也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这个张鹏确实脑子有点问题,而被害人金美林女士又不想追究,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精神病人不能当做普通人看待,他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出什么都有可能……
新政府的办公大楼,位于居住区与工业区的连接地带。这里也是交通要地。
这一天,许多办事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
于易峰神情严肃,正在百合子的办公室里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电脑屏幕上摆着一份正是课题申请报告:《超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制造方案》,署名人正是菲利克斯博士、丁一东教授等一众顶尖物理学家!
这个方案当然不是故弄玄虚,其分量已经不是百合子能回绝了,只能由于易峰自己决定。
这台机器的制造,要用的不光是海量的超导材料,还有大量的人力物力!
于易峰先是习惯性看了一眼工程量以及海量的物资材料,顿时惊呆,本想破口大骂一番。但转眼想到这些分量非常重的联合署名,以及LHC的重要性,又硬生生忍住了。
大型强子对撞机,也即LHC,是一种将质子或者电子加速对撞的高能物理设备,是研究粒子物理的神器!
地球上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日内瓦附近的侏罗山地下,除了“最大的粒子对撞机”外,它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世界上最快的跑道”,“太阳系里最真空的空间”等殊荣。
它最大的发现,是2012年近似发现了物理学“标准模型”中预言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迹象。
是的,号称“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被LCH发现……
这一结果,将人类“标准模型”物理学大厦的屋顶上盖上了最后一块砖,因此被称为是堪比登月的伟大成就。
而现在,因为超导技术以及电磁学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雄心勃勃地想要建造一个,比地球LHC更强大万倍的超级仪器!
在这份报告中,超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诺亚号上方低重力区,环状隧道长达270公里,总质量高达三百万吨,它能以至少5亿亿电子伏的能量,将电子和正电子一起粉碎!
其能力,比地球的,强大一万倍!
第二十一章 雄心勃勃
在这份报告中,这群顶尖科学家将超大型强子对撞机比喻成“扣响真理之门的钥匙”!
“它是崎岖之路的拐杖,通往彼岸的桥梁,是窥视宇宙的最好窗口……”
“没有它,人类的粒子物理理论将止步于当前,再也不得寸进!”
“……宇宙的奥秘,将在强子对撞机中尽情展现!”
这份课题报告当然不是故弄玄虚,所有的数据以及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点夸大的成分。
于易峰太阳穴狂跳,他在这一刻清晰地感受到了新人类文明的雄心壮志。
是的,一种向往科学的雄心壮志!
毫无疑问,这些顶尖科学家们,正是文明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意志甚至能代表整个文明的意志。科学家群体,占据总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才是新人类文明的主要群体。
他们想要探索未知,探索宇宙的无尽奥秘!
而最好的途径,就是——强子对撞机。
不过于易峰是非常谨慎的,当了这么久的领袖,他习惯性地再三思考,分析各种利弊。他不可能因为雄心勃勃地几句鼓动,就脑袋发烫发热。
有这样的志向固然是不错的,他唯一的考虑……代价真的太高太高了!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
现在的人类,真的吃得消造这个东西吗?
他看向百合子,想听听她的意见。
百合子这一次思考了很久,最终才分析出利弊,当然具体的判断还得于易峰自己做。
“我们的科学,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标准模型,并不意味着科学会就此止步。虽然标准模型看上去很优秀,但是并不完美,它仍然无法描述引力。”
“而且,我们目前标准模型描述的粒子,还不到宇宙中存在粒子的5%。也就是说,95%的粒子,对人类来说都是未知的。这也是建造这个超大型LHC的主要原因,我们想要通过这个大型仪器发现未知粒子并了解它们,进而完善我们的模型,了解整个宇宙。”
于易峰点了点头,这些常识性的东西他都是知晓的。
他看着百合子,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目前,我们正在寻找能够比标准模型更好的粒子物理模型,而超对称理论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比较有希望超越的一个。”
“因为它看上去非常完美而优雅。如果超对称理论能够被验证,它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粒子有现在的质量,为什么交互作用产生不同的强度,为什么宇宙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然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摸索弦论、完善M理论等等……”
“这一切,或许只有超级强子对撞机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没有它,我们的理论科学便难以进步,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于易峰摸了摸下巴,他深刻明白大型强子对撞机所带来的科学意义。
对于科学来说,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实验验证,一切讨论都只是空想罢了。
当然,如果实验验证失败了,那么整个理论就是失败了,毫无商量的余地。
科学,是非常现实以及残酷的。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宇宙就在那里,它不会因为你的研究,你的幻想而发生改变。
百合子顿了顿,这一次她再次沉默了很久。
她用一种意外沉闷以及低落的语气说道:“地球LHC并没有发现超对称粒子,将大量的低能标模型否决,这是一件非常让人失望的事请。所以,我们要么彻底放弃超对称理论,要么……只能探索更高能标的模型。”
“更高能标,意味着更强的仪器,更高的经费要求,但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探索出东西。它只是一个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过地球上的强子对撞机,以及难以满足更高能标的实验了。”
“所以,我们要建造的强子对撞机,可能是一把让人类叩响‘宇宙之门’的钥匙,但也可能,而且可能性更大——是一个没有人知道何时能产生回报的黑洞。更糟糕的是,也许一切都是我们幻想和宇宙的骗局。”
“……甚至,我们永远无法通过它发现其他粒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于易峰默然,低能标超对称理论的失败,对百合子这类人来说是很大的打击,甚至对丁一东、菲利克斯、兰博等人也是如此。
大家都认为它是完美的,以至于全世界的科学家为之奋斗了三十年甚至更久。
超对称理论,几乎成为一种信仰,是宗教般的虔诚,无数的科学论文都是建立在这个假设上。
如果它是彻底错误的,那么……这些呕心沥血的论文都会沦为废纸。
如果它是正确的,诺贝尔奖也只是小意思罢了,完全不足描述其中的成就。
但谁也不知道这条路是否正确,很可能费尽心思后,人们悲哀地发现:此路不通。
宇宙永远是这样,如同一个腼腆的女孩,她从不轻易地显露藏在衣服内的真理……
“如果低能标的超对称是正确的那该多好……”
百合子语气低沉地说道,很显然她被那一次实验,打击地非常厉害。
超越经典,谈何容易?
人类一直试图用一套理论,从最微观的层面了解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
目前的粒子物理中,最杰出的模型被称作“标准模型”。21世纪,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让标准模型完成了最后一块失落的拼图。
“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对以上三种力的实验的结果,都合乎这套理论的预测。它的确很有优秀,是无数科学家一代代智慧的结晶。
但是,标准模型还不是一套万能理论,它并没有描绘宇宙的全部。主要原因是,它并没有描述到引力。
所以标准模型只是局部适用,它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每个科学家都知道它不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局部,这也就带来了更大的探索欲望。
就如同牛顿的经典力学一般,只局限于宏观低速的物体;宏观高速物体,适用于相对论;微观物体,适用与量子力学……所以人类中最具有智慧的科学家,这些最聪明的大脑,绝对不会满足于“局部正确”。
他们渴望超越标准模型,渴望将它推翻,渴望更加正确、更加宏伟的理论。
这样的幻想中的理论,被称作“大统一理论”,科学家们渴望将所有的四大基本作用力相互统一起来,寻找万物的终极定理。
超对称理论,曾经被人当做“大统一理论”的重要候选人,但是……
“它还没有彻底失败,永远还有更高能标的模型!”
第二十二章 真理之路
真理之路,崎岖而又遥远……无数的聪明人,无数的天才倒在这个问题上。
以至于在许多人心中,出现一种“大统一理论”不存在的奇怪心理。
这种想法的出现当然是有原因的,其源于另外一个伟大的定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著名的数学家哥德尔,曾经提出现代逻辑史上很重要的一座里程碑: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一个非常违反常识的定理。它告诉人类: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
某种意义上,悖论的阴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无怪乎大数学家外尔发出这样的感叹:“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什么意思呢?
如果将概念延伸到整个宇宙,将宇宙的运行法则当做一个系统,那么,总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确实存在的东西。
人们或许能发现它们,但是,这些东西没办法被归类到已有的系统中,它们就是莫名其妙存在着。
或许,“引力”就是这样莫名其妙的东西,以至于“大统一理论”是不一定存在的。
求真之路,永远是这么漫长以及艰辛,或许人类能够找得到大统一理论,或许人类永远也找不到……
也可能相对论体系与量子力学本来就是相互割裂的,谁知道呢?
宇宙是可知的吗?
义务教育与唯物主题告诉我们:宇宙是可知的。
但由于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原理以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可知论的基础已被动摇。
宇宙,不一定是可知的。
人类无法突入上帝,他只能攻击包围着神性的黑暗。他把大火扔进寒冷的黑夜,黑夜后退了,却只是退却。人通过一代代的努力,花费无数的心血,将周边的黑暗一点点消灭。
当人们自得地认为自己即将面对光明的时候,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忽然倾塌,两朵乌云越来越大,人们意外发现,黑暗以外的地方,是更大的、几乎无穷的黑暗……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花费一生的心血,去探索一些可能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人是非常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会抛弃利益,单纯为了信念而战……
引力几乎在所有模型中,都成为一个复杂的、难以解开的谜团。
目前最有希望描绘整个宇宙的,被称作“弦理论”。弦理论,包括后续发展的M理论,既能解决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矛盾,也是量子引力的解决方案之一,它很有可能会成为宇宙的终极理论。
“弦理论”提认为,宇宙原本有十一次元空间,及后发生了一场爆炸,使当中一些次元收缩到基本粒子的空间之中。
但到目前为止,弦理论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拥有非常多的、等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各种不一样的模型方案,如同草丛中的蚊子一般多,而且以目前的科技,无法被实验,无法被证伪,无法用来预言……
人们只摸索到了它的边缘,中间有大段大段的空白。
所以,弦理论只是一个空壳,没有办法进行弄清对错。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想要完善弦理论,只能说是有生之年系列……它根本不是目前的科学理论能够做到的。
探讨弦论的专家,这些最聪明的脑袋,总是会露出一股茫然的表情,以至于看上去呆头呆脑。但是,请不要笑话他们,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对抗着宇宙的无穷奥秘……
他们明知道这个问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或许很难解决,但依旧坚定地研究下去……因为他们不走这条路,世界上就没有人走了,这条可能通往终极真理的路,可能就断掉了。
多歧路,今安在?何时才能长风破浪?
路要一步步走,最终极的弦理论一时半会没戏,科学家们也不会随之而气馁,他们开始寻找另外的务实一点的理论。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有过“同一场论”的思想,他想将电磁力融入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框架中,试图完成四大基本作用力的大一统。(如果实现,可以用电磁力来制造引力。)
以至于,爱因斯坦为之奋斗了后半生,但最终来30余年的科学努力似乎一无所获……
爱因斯坦先生表示,不是他不给力,真的太难了,就好像乱糟糟的毛线一样无厘头。他真的无能为力了,只能将这个问题留给了后来人……
随后,人们又提出了“大统一能标”这个概念,许多科学家一直相信,在很高的能量等级下,微观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及电弱相互作用可以被统一在一个单一的规范群下。
但令人沮丧的是,这条信念被实验数据证否,以至于许多科学家彻夜难眠,他们感觉信仰坍塌了一般。
不过,超对称理论的崛起,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以至于对“大统一能标”的信仰,改变成了“超对称理论”的信仰……只要超对称正确,大统一能标还是有希望的。
紧接着,一种新型的SU(5)理论,预言了质子衰变,也被人们给予统一理论的希望,但似乎被实验所否决……
再然后也就不用多说,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最简单版本超对称理论,也在21世纪初被实验排除……又是一波信仰崩塌,人们的失望以及沮丧不用多说。
以至于人们根本看不见前方的尽头……
失败!
失败!
失败!
真理之路多坎坷!
这样的理论,可不是随手画画写字,几小时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去修正完善。
当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用一生去信仰去寻求的真相,却发现全都是错误的,全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会是怎样的心情?
这样的失败,仿佛否认了研究者一生的意义。
就如同伟大的爱因斯坦,为之奋斗了三十年,但在现代人的眼里,他使用的方法与理念就是错误的。以至于最后这三十年似乎一无所获,没有得到对现代物理研究来说值得一提的结果。
他最后30年的研究,人们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没有以往的伟大成就,只靠后边的三十年,爱因斯坦也会被人遗忘。
人们只会记得成功,而不会记得失败。
时间是最残忍的,无数追求真相的失败者,无数伟大的身影,都与他们的统一梦一起渐行渐远,渐远渐淡,逐渐远离人们,慢慢消失在历史无情的岁月里……
运气好的,研究标准模型,获得诺贝尔奖,运气不好的,只能被遗忘。他们的名字,将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
人生苦短,仅有百年,为何要在这条崎岖之路苦苦寻求?
谁知道呢?
或许最顶尖、最聪明的人类和普通的人比,他们的思维方式本来就是两个物种吧。
如此看,新人类文明与以前的人类文明,也是两个不同的文明吧……
第二十三章 大科学神教
于易峰望着报告里的字里行间,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物理学家的雄心壮志。
他们想要挑战这一个历史上的超级难题:大统一理论!
他们期待从强子对撞机中,发现超对称粒子,验证超对称理论。
百合子也跟着沉默了很久,才继续说道:“就目前而言,我们最期待的,依旧是探索更高能标的超对称理论。”
“但是……谁也不知道,超对称究竟是否是我们胡乱添加上去的。就像地心说一样,平白多了一些本轮、均轮,看上去也非常完美。”
“有人认为更高能标也是错误的,有人认为是正确的。在事实结果出来之前,谁知道呢?就像爱因斯坦也曾经觉得,上帝是不可能掷骰子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自然,或者说宇宙,总是这么不可思议。”
“我们只能将强子对撞机做的更大、更强,然后验证更高的能标……不过,依旧有失败的可能性!”
百合子说完这些,依旧保持沉默,安静地坐着,这种事情只能让于易峰自行决断。
于易峰现在非常纠结,因为……这几乎是一次豪赌!
诺亚号中,人类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尖端物理学,再去赌一个不一定能成功的理论,这样的代价似乎有点大,或者说有些不理智。
而且,就算更高能标的超对称理论成功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这是一定的。
不过于易峰不会这么短见,不可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几年时光,他也需要考虑以后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基础科学,永远不会没用,或许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大放异彩。
著名的科学家法拉第,因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而著名世界。当他在皇家学会表演发电机的时候,曾被一位夫人冷冷地质疑:“这玩意有什么用呢?”
是的,这位夫人在问,发电机有什么用?
在当时,电这种东西,确实没什么用,它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只能用来看。
结果,这位夫人的言语成为百年笑谈,直到现在还被人拿出来引用。
科学只要发展了,绝不会是没用的。
卫星在天上飞,需要用到相对论进行数据修正。电脑里的核心精密零件,需要用到量子力学。科学家搞出这些基础科学的时候,可没有想到卫星、电脑可能用得上。
谁也不知道现在发展的基础科学,今后会用到什么地方……
“造这个东西需要多久?”于易峰咬咬牙问。
“差不多三到四年吧。至少三年。”百合子回答道。
“我们剩下的矿物资源够吗?”
“……大约需要剩余矿物资源的35%左右。人力资源也差不多是这样。”
于易峰抓了抓头发,他真的很难下定决心。
35%的矿物资源啊!
真是物资贫乏的环境……关键是,这群科学家们的野心太大了,一下子就想搞得最大最强!
当然了,更强的对撞机,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而且以后也不需要花大力气升级之类。
于易峰沉思起来,如果放在以前地球上,花费35%的资源去摸索一个不一定成功的理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3%也不是人类文明接受地了的。
经济问题,永远制约着科学的发展。如果没有完美素,没有外星飞船等种种诱惑,月球基地也不一定能造的起来。全都是因为经济。
但现在,他感觉心中堵得慌。
这是一股气,一种难以形容的,属于整个文明的气势。
宇宙总是这样,总是不愿意轻易展现自己的秘密……
人类只能苦苦追寻,失败成为了家常便饭。追逐真理,首先要做好被打击的准备。
但即便如此,这群科学家,依旧要追寻,即使付出一生被否定的凄惨结局……
于易峰隐约有一种感觉,这是整个文明思维模式转变的开始,是非常罕见的机会。
一种……唯科学至上的思维模式!绝对不能把它打压下去了。
就算人们节衣缩食也得搞科研,这种思想放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当在现在,却成为了可能。
是啊,现在是新人类文明,而不是以前的人类文明。
以前的人,还考虑什么金钱、人脉、房子、汽车……太复杂了,现在哪里有这么多事?
现在,社会结构简单,经济简单,人们反而单纯了许多,没有那么多的相互竞争以及矛盾。
所有的产品都是自给自足,而且生产力几乎爆炸,少量人口能完成大量事请。
譬如说:负责农业、畜牧业等粮食生产的,总共加起来也就五十人,大多都是机器人自动的,五十人生产的粮食,能养活将近六万人口。
虽然受于资源限制,人们物质方面的享受并不算太好,于是,人们又开始追求另外的精神享受……
于易峰曾经听说过一种奇怪的说法,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
“你不懂!科学其实远比任何娘们儿都风骚。玩科学其实能玩出快感,远比玩女人更爽……得到一个科研成果所获得的高潮强烈而持久……不仅有快感,还有巨大的自我认同感,远胜那几秒寒颤之后的空虚与落寞。”【1】
“巨爽!一想到我是超合金系列的发明人之一,这种快感能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我终于知道牛顿为什么不结婚,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爽着……他已经不需要那种女人给予的快感了!”
“爱因斯坦为何结婚又离婚?他瞅谁都是傻逼,怎么可能勉为其难和傻逼结婚?”
这是天才科学家兰波博士的原话。
虽然比较夸张,但不可否认,新人类文明的思维模式,正在往这个方向靠拢。
于易峰摇了摇脑袋,无论怎么样,只要能增大生存几率,总是一件好事。
他不反对科学至上的模式,不过其他方面也得引导一下,譬如说道德、责任等等,这样就可以了……
利用这些矿物资源制造机超级强子对撞机,实际上并不会对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不过,物资储备的减少会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谁也不知道人们以后将面对什么,需要困守诺亚号几年。
这是个大矛盾!
慢慢地……于易峰下定了决心。
“就算超对称理论是错误的,人类是否可以凭这台机器,找到新的粒子?”于易峰又问道。
“……有可能!”百合子愣了愣:“标准模型毕竟是有缺陷的,就算超对称是错的,也有可能在强子对撞机中发现新的粒子……只是有可能!”
“那么,批准吧!”
“什么?”
“批准建设!”
于易峰闭着眼睛又说了一遍,他有点害怕,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