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空之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们先用一些耐高温的材料,把大大小小的岩浆口有计划地堵上。然后在一部分地区中,释放人们储备着的空气,开始用冰块大规模地降温。
  所有的房屋建造以及飞船改造计划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对于这些必须有的功能性建筑,政府不吝使用宝贵的矿物资源。大批量的工作,依旧由智能机械完成,人类只需要负责后边的机械操控,所以整个工程进度非常快。
  对于“生命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生存需求。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才能谈安全需求、精神需求或者其它的什么需求,这一点,新政府高层有着最清醒的认识。
  人类真正短缺的,主要还是氮、磷、钾之类的无机盐肥料,用来制造塑料、纸张的有机物,还有水资源。这三样东西,看上去不起眼,却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的农作植物,大都使用无水栽培。氮、磷、钾之类的肥料一旦用掉,就会储存在生物体内,很难循环利用。
  同样的,塑料、纸张之类的东西虽然可以回收,但是受到了污染,回收利用难度颇大。
  至于其他金属之类的矿物材料,生活中用到的很少,于易峰倒是不用太担心。
  还有能源方面……只要火力电站大规模建成,至少几十年内也不用太过担心。
  所以实验室中的材料与能源并不缺少,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会被耽搁,这也是他稍稍安心的一点。在这个宇宙中,科学技术太重要了。
  但是……生活物资的缺少也非常麻烦。
  物质资源是生存需求的重要保证,物质上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缺少化肥,缺少无机盐,人们食物的多样性以及质量会下降,缺少水,泡澡之类事请完全成为了奢侈品,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人们的生活质量必然会下降。
  在太空中漂泊,不可能像在火星时候那样以一个星球的资源来供给全人类。诺亚号中的储备资源,已经是人类的全部,只能说用一点少一点。人们只能尽量过节俭的日子。
  虽然飞船里边配有物质循环系统,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循环,也有的东西在一次次循环的过程中,总会浪费掉那么一点。林林总总地加起来,可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数目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好日子过谁会愿意过差的?物质上的不足很容易导致人们心中不满、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社会动荡等现象,这是新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现在还没发生这些事请,但谁能保证以后呢?谁也不知道,长久积累的不满究竟会不会彻底爆发。
  于易峰不禁暗自感叹,资源短缺是个大问题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易峰、肖恩、王宇凡等政府高层经过详细的讨论,终于想到了几个办法。
  第一种,用经济手段进行控制。
  政府刻意提高生活物资的价格,削弱新币的购买力,从而控制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过,这样的措施肯定会导致人们不满。
  但不满归不满,只要政府每个月发的工资够人们生存所需就行。
  这样的苦日子会一直存在下去,直到诺亚号遇到一颗行星为止……
  “不过这样一来,政府的形象可就糟糕透了……就如同政府剥夺了人们的美好生活一般。”
  给普通民众讲道理,他们也会理解目前遇到的这种困境。但理解的了一时,却理解不了一世,时间久了,估计还会埋怨政府。
  肖恩教授叹了口气道,“就算以后人们恢复了不错的日子,政府的形象依旧会糟糕。整个文明的行动力以及凝聚力将不复往昔……人心散了容易,凝聚起来却难。”
  于易峰也皱着眉头道:“是啊,这也是我最担心的。”
  民生问题,向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混乱,这是新政府一定要避免的。
  一个分崩离析的政府,人心向背的文明,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星空中生存?说不定一点点突发事件,就能让人类灭亡!
  所以这种强硬的经济管控方式,并不可取。
  当然还有第二种方法:实行军事化管理,全民实行配给制度!
  实际上这种办法和第一种差不多,但人们怨气会稍稍少些。至少大家都在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心有不平也没办法……
  不过一刀切的配给制度,坏处也就不用多说。它实在是太僵化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不到万不得已,于易峰并不太想用配给制。
  几人又讨论了一下,深深感到了其中的困难……
  又想让人们生活节俭,又想减少不满意程度,基本上不可能啊!
  “就目前而言,如果让民众知道这种物资短缺的情况,他们很可能会自发地节约……”肖恩教授说道。
  于易峰也同样点了点头。诺亚号中的普通民众,素质确实非常高,自发地节俭是有可能的。
  但是问题来了,这种自发没有任何强制性,人们真的能长期做到吗?
  只能说很难……如果有一个人奢侈起来,那么其他人会想,自己为什么还要节俭?就如同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道理,这个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几个人同时沉默了起来,处于一筹莫展的状态……
  “我认为,倒是可以让人们群众投票,民主决定这个问题。”说话的是王宇凡。
  “我们要把物资短缺这个问题说清楚,让人民群众自行选择,每个月需要生产多少生活物资。包括食物的质量、水的使用量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使用量等等。”
  “我们政府帮人们选择,总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是,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就算硬着头皮,生活质量不好,也只能忍了……”
  于易峰摸了摸下巴,好像确实如此。当了这么久的文明领袖,他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独裁思路,什么都想帮大家决定了,这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独裁主义有好处,也有坏处,独裁主义在危机的时刻可以当机立断,一个人拍板文明的走向;但在和平时期,就会平白遭人讨厌。
  “诺亚号公民的整体素质很高,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在权衡利弊后,肯定会做出一个节俭的生活方案。到时候……他们自己做出的结果,也不会怪到我们身上,政府的公信力也不会降低。”
  王宇凡一本正经地说道。
  于易峰越来越觉得,王宇凡这个看上去正直的家伙其实非常奸诈。
  但他非常同意王宇凡的说法,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就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投票决定生活质量。
  这就是所谓的民主啊……其实,最终结果已经注定下来了。
  于易峰忽然灵光一闪,“我们的政策其实可以更加大胆些……”
  “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此机会,打造更加和谐的社会呢?”


第六章 乌托邦
  这一次的民主投票,声势非常浩大,时间为期一个星期,可以说是新人类文明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全民投票。投票的主题只有一个:选择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公告栏上,新人类政府完全公开了目前诺亚号的物资储备情况。具体数据都罗列在一张张表内,如果所有的东西都一次性利用,以目前拥有的基本物资储备,只够人们“奢侈地生活”五年左右。
  首先会出现短缺的是甲烷之类的有机物质,这一类的矿物,本身从火星挖到的就不多。缺少了它们,工厂就没有办法制造塑料等生活用品,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消耗速度,预计在三到五年左右就会用完。
  然后才是氮、磷、钾等肥料以及水资源,这个时间在十年左右。
  当然,如果人们能够节约一点,或者将这些物质循环利用起来,完全能生存更久。时间在三十年到五十年都有可能。具体的数据就算专家也没法准确的估算,要看最新一代循环科技的进展,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
  与政府预期的结果一样,经过一个星期的争吵、思考后,人心惶惶的民众大都选择了简朴的生活方案。
  准确地说,选择简朴方案的人口在八成以上,占据绝大多数!看来还是理智的人居多,对比更美好的生活,人们普遍想生活地更加长久些。
  虽然是同样的结果,一个是被政府强迫的,另一个是人民自己选择的,孰高孰低,效果不言而喻。
  这就是政治智慧啊,于易峰稍微感叹了一下,“自己选择的结果,含着泪也要吞下去,可怪不得我们……”
  本次投票的有效期为期一年,一年之后,大家将重新投票选择生活方式……
  当人民选择了简朴的生活方案后,新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计划以及新的经济政策,开始了一次大胆的“乌托邦”尝试。
  新政府将所有公民,以家庭为单位,分成二十五个社区,每个社区大概两千多人。
  每个月,政府都会给为各个社区分配一定量的生活物资。当然,这部分生活物资的数量份额是由人民投票投出来的。
  按照规定,每个社区里边实施“按需分配”制度,也就是说,每个人需要什么,就可以拿走什么,一切……免费!
  是的,一切免费!
  这是对所有人综合素质的大考验!
  想一想吧,所有人的生活物资都混在了一起,总量是有限的,但如果真正能做到按需分配的话,完全能够满足所有人的生存。
  但现在毕竟还不是极度富裕的时代,每个社区的物资配给是有限的。如果,有人多拿了,多享受了呢?
  有人享受了一顿过分奢侈的肉食大餐,必然就有人少吃一顿肉;有人享受了一次泡澡,必然会有人少用一些水……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有人多用,就有人少拿,这是一定的。
  所以,这一次“乌托邦”尝试的结果,无非两种:
  第一,哄抢……每个人都想抢更多的物资资源,所有的资源份额在几分钟内哄抢干净。人性自私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遗。
  这种结果绝对不是于易峰他们想要看到的,但是……可能性应该不大。
  第二种结果,大家彼此谦让,整个社区能够和谐有序地持续下来,甚至物质资源还有多余。这当然是比较好的一种结果,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信任社区中的其他人,每个人都会克制自己不会多拿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样,实现真正的乌托邦将成为可能!
  实际上,政府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普通民众的“公有制度”意识以及控制欲望的意识,为以后可能到来的极度富裕做好准备。
  为了引导整个试验走向更好的结局,新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引导措施。
  譬如说:每个人拿了多少东西,都有记录在案;安排大量的政府人员进行相关宣传;而且尽可能让亲密一些或者相互认识的人安排在一个社区等等……
  甚至还安排了最大的一个后手:那就是——新币体系依旧管用。
  人们生活在社区里,可以免费领取物资,不过也可以通过新币从政府购买生活用品,不过价格毕竟昂贵就是了。(政府事先截留了一部分物资。)如果用新币购买全部生活用品,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温饱水平。
  有人会很奇怪,为何有免费的东西,还有人愿意花钱去购买?当然会有,而且还不少……
  总而言之,这是对整个文明综合素质的大测试!如果引发了巨大的骚乱,那么立刻停止试验,全民实行配给制。
  于易峰、肖恩、许云进等人,真的希望这一次试验能够成功。
  忐忑,真的非常忐忑!
  这一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易峰干脆起床,到外边去闲逛。
  诺亚号的太阳型灯光是随着时间自动调控的,现在是晚上,天空中的大灯光已经完全熄灭,只有星星点点的路灯。
  一路上,他想到很多东西。譬如说超新星来临之前的末日晚宴,人们纷纷围坐在一起,安静快乐地享受晚餐,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般。
  如果人们能一直保持这种氛围就好了,相互之间和谐、友善,虽然偶尔会有冲突,但大多数时候能够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不知道现在的人们能不能做到……
  听起来要求并不难:每个人都按需分配,需要什么拿什么,不需要的,就不要去拿。但是,按需分配并不是平均分配,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食量大,吃得多,有的妇女怀孕了,需要更好的营养,这一系列都需要社区中成员相互理解,相互照顾。
  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分配必然是不平均的,就看人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组成真正的大家庭。
  如果以小家庭为单位的试验,实现这种和谐,其实非常简单。
  假设有一对夫妻面对粮食危机,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相互设防,各把各的生活资源藏起来,而是相互依持,相互补充。
  但是,大家庭的话,肯定会更加困难。
  这其实也是信任问题,不过人们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理论上有互相信任的基础……
  “肖恩教授?”
  “你好,于舰长。”
  睡不着的远远不止于易峰一个人,还有肖恩、王宇凡、许云进等人,他们一个个的带着忧虑,大半夜地竟然不约而同集中在了政府门前的小广场上。
  “你们说会成功吗?”
  “这一次真的不知道……”
  众人讨论了半天,并没有特别好的结论。诺亚号民众的综合素质比地球任何一个区域都高。但这一次,谁也不知道结果究竟怎么样。
  于易峰深深叹了一口气,他只是期待能够试验能够成功。


第七章 前进动能
  事请的发展远远比想象的复杂。
  现在的情况并不能说糟糕,但是好像偏离了政府的用意……
  这一天,王志远以及赵超两位好基友又聚在一起吹牛打屁,这一次的地点是在赵超家中。
  在地球爆炸后的四年时间里,虽然艰辛,虽然坎坷,但人们过得非常充实。他们两人也各自组建了家庭,赵超甚至有了孩子,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这几人正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早餐,顺带怀念从前的日子。
  王志远拿着勺子,不停地逗弄赵超的儿子。小家伙名叫赵挺,刚刚满一周岁,这个黄种人与白种人的混血儿,长得白白嫩嫩,胖乎乎的,非常可爱。
  来自五湖四海的五万人,完全能够保证基因的多样性,可以让人类文明一直繁衍下去。不至于出现近亲繁殖后智力低下等基因缺陷现象的发生……
  小家伙眼睛直溜溜地瞪着王志远,在一点小米粥的诱惑下,嘴巴微微长大,一连串口水直接流了下来。他想用手去抓,但是又够不到勺子。
  “哇哇,哇拉!”
  被诱惑了好久还是吃不到小米粥,赵挺终于发怒了,张开嘴巴乱叫,吓得王志远赶紧一勺子喂进他嘴里。
  “有点像你,是个吃货。”调戏完小孩子,王志远还笑着说道。
  两个女人正在厨房中忙碌,想要做一顿中西合璧的丰盛早餐,虽然厨艺不怎么样,但也在一天天地进步中……
  日子很舒适啊!
  至于食物的材料——当然不是从社区中免费领来的,而是……买来的!
  “你说,新政府的用意是什么?”赵超双手一伸,把自己儿子从王志远的魔爪中解救出来,他随意地问道。
  “不好说,比较复杂。”
  王志远想了想:“可能是想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吧。或许,我是说或许……有可能成功也说不定?”
  他的目光看向远处,联想到了很多东西。
  仔细想想,现在诺亚号中的民众,确实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发达的科技、足够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比较高的综合素质。
  现在的物资贫乏完全是暂时的,是资源短缺引起的。只要人们能遇到一颗类地行星,完全能在短期内跃进到极度富裕时代。
  这是所有普通民众都知道的事请,所以普遍觉得简朴的日子也能够接受。实际上,由于生存压力所迫,人们还真的没有特别享受的生活。
  多灾多难的新人类文明,经历过这么多次灭绝危机,难道会因为内部的某些原因而垮塌?他是绝对不相信的。
  王志远和赵超聊起了几年前的日子……
  当时他们仍在月球上,地球爆炸来得突然。特别是卡尔文等人还袭击了政府官员,死囚大规模暴乱,几乎是几小时的时间,基地内的秩序立刻崩溃。所有人都经历过那种恐慌以及混乱,再也不想重复那段经历。
  再后来,人类经历的几次灭顶之灾:食物危机、月地相撞、火星病毒、太阳爆炸等等,哪一次不靠团结精神硬挺了过来?只要稍微犹豫一下,悲伤恐惧一下,人类就完蛋了。
  唯有团结,整个文明才有更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才能在更短时间内攻克更多的难关。
  “唯有团结,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赵超一边玩弄儿子,一边认真说道。
  一个文明的富裕,并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裕,精神上的强大有时候更加重要。
  想当年,大清朝拥有最多的人口,最多的钱粮,武器装备实际上并不差,可为什么屡战屡败,签订了无数个不平等条约呢?
  关键就是,国家文化和精神从上到下都腐败了,愚民、极端享乐以及鸦片彻底敲断了民族的脊梁,让偌大的大清朝最终成为帝国主义的狩猎场。
  即便后世有一些砖家给那个时代涂脂抹粉,找出了种种理由。可事实上,世界上很多落后的小国依靠着万众一心,也照样粉碎过帝国主义的野心。二战之前的小国芬兰,依靠着落后的武器和坚定的意志,将苏联老大哥揍得满头是包,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团结的重要性。
  现在,新政府想要将这种团结精神更进一步,将新人类文明的内部打造成一个铁桶。
  “政府既然有这个野心,我们也应该配合一点吧?”王志远笑着说道。
  诺亚号中的民众都是高智商的精英人士,不是山村野夫的见识可以比拟的。信息的高度公开化,培养了人们足够的社会参与意识。大多数人都希望整个文明能够更上一层楼。
  王志远、赵超并不是其中个例,绝大多数人都会像模像样地思考,揣测政府的用意。在目前政府公信力非常高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配合一番的。
  哄抢这种事请,放在穷山恶水的刁民环境中或许会发生,但在诺亚号中发生的几率实在太低了。
  一来,这群精英民众丢不起这个人;二来,就算抢,能抢多少东西?从此以后还想混下去吗?
  三来,新币不是照样可以买东西?也就是说,“私有制”并没有完全废除。虽然物资贵了点,但是能买东西就行,只要手持新币,至少能保证生存,犯不着大规模哄抢……
  所以,这群精英不可能为了一点“生活物资”而做出有失身份的事请。就算有人心生贪欲,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克制着,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如此。
  拿了多少东西,是被记录在案的,虽然不会表面上公开,但是政府知道。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以前的新和谐公社……但似乎又有一些不一样?”
  “至少人们的思想以及社会生产力比那时候高了不少,实际上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是啊!”王志远点头同意。所有人现在都憋了一口气呢!
  整个社会前进的动能,就是宇宙星空中的无尽危机!
  人们没有一丝一毫松懈的机会,亲眼见证过星际文明的强大,甚至还交战过,对所有人心境上的触动是非常大的。
  星空浩瀚,见证过真正的强大,才会明白自己的卑微。
  人类是曾经地球的食物链顶端,人们快乐地做着自己星球的山大王。
  没有人批评,也没有人指正,仿佛宇宙中他们这一个智慧生物的存在。人们甚至还有功夫内斗,有心情互相剥削。
  但现在,人们见识到了:
  地球就好比无尽海洋中砂砾一样大的一个孤岛,人类这只草履虫,只不过在孤岛中称王称霸而已。
  当扬帆驶入星辰大海后,人们才发现外边的世界多么广阔。
  星空,才是巨人的国度,而人类的个体连一只蝼蚁都不如。
  而人类内部间的斗争,就如同蝼蚁间的互相撕咬,不知道意义在哪里……人类必须尽快强大起来,否则,一条普通的鱼就能把整艘船掀翻……


第八章 礼仪制度
  王志远夹了一个包子,牙齿微微一咬,顿时汤汁四溢,满嘴流油。他不由得称赞道:“维多利亚,你做包子的手艺倒是越来越好了。”
  “真的吗?谢谢!”维多利亚开心地笑着,她穿着围裙,也坐在了餐桌上享用起自己的早餐。
  “你别夸她,她就只会做包子!”赵超没好气地嫌弃了一句。不过自己倒是左手一个,右手也一个,连儿子也不管了。
  小家伙赵挺真的很馋,坐在儿童椅内大叫,但是好像没有人理会他。
  两个华夏男人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最后全都讨了白种女人作老婆。不过,生活的久了,白种人、黄种人其实也差不多……
  几人一边吃,一边讨论现在的社会现状。
  “总体来说还不错。但是拿免费的东西,怎么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心中不太踏实……”赵超老婆维多利亚说道。
  “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还不如用新币购买,用起来放心实在……”
  几人一边吃着,一边感现有的叹思维方式难以转变,但好像已经有些转变……
  “钱”这种东西,好像变得不太重要了,有钱人在诺亚号里边并没什么卵用……再说了,这里也没有特别的有钱人。
  “钱”不能带来社会地位,顶多只能多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罢了。整个拜金现象完全消失,新人类文明崇尚的是“智慧”与“知识”,普通民众也只敬重有智慧与知识的人。
  这样的社会风气,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仿佛是自然而然一般。
  几人聊着聊着,忽然聊到了过去地球上的失败“社会实验”起来。
  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社会实验,最典型的便是“新和谐公社”。
  公元1824年,思想家罗伯特·欧文买下了印第安州三万亩土地,建起“新和谐公社”,开始一次伟大的共产主义尝试。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全体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从这个角度看,“新和谐公社”的目标与于易峰他们的目标极为相似。但这可是19世纪提出来的东西,不得不说这些思想家都是伟大的先驱者。
  创办之初,公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欧文的实验引起了美国和西欧的广泛关注,有1000多人参加了这项实验活动,甚至连当时美国的一些知名人士也来到这里,热情地参加新村的建设。
  但是,“新和谐公社”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它处在整个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而且来参加公社的人形形色色,抱有各种目的,有着各种想法。所以社员之间不久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变得不像预想的那么“和谐”了。
  成员们开始逐渐变得懒惰,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整个公社的产出开始低于消费。长久下来,整个经济状况渐渐入不敷出。四年以后“新和谐公社”就宣告了破产,试验失败了……
  “……不过我们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王志远打了个饱嗝,然后说道:“至少目前的社会生产力以及人们的思想觉悟都高了不少……而且我们的制度更加完善。”
  “19世纪的人,没什么理想,也没那么高的觉悟。与之对比,我们新人类文明,理想还是有的……”
  “外在危机至少是我们前进的推动力……”
  几人吃完早饭,各自前往各自的工作场所,开始新的一天。
  ……
  于易峰看着桌子上的这份报告,面露古怪之色。
  事请没有像最糟糕的那样,更没有呈现出哄抢的局面,总共25个社区,哄抢之类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发生过。
  说来也是,毕竟政府已经完全公布了所有的“游戏规则”。连19世纪的“新和谐公社”都能维持4年,更何况现在的新人类文明了。
  诺亚号中的公民,比起19世纪的人,综合素质显然更高,也更具有智慧。他们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也知道政府可以容忍的底线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按照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来。
  就算有几个刺头想要胆大妄为,也得拍一拍胸脯,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胆量。以前几个造谣惹事的家伙曾经被关进过监狱,在卡尔文的精神改造下,完全成了老实人……
  于易峰眼睛看向几个名字,这些人都是他心目中有可能惹麻烦的人选。
  不过这几位其实还不错,就算拿了点物资,也在平均线以下,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
  平均线,也就是总物资除以总人数得出来的数字。人们好像不约而同地,自发地不愿意触及这个数字。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资源使用量,免得把别人的份额用了……
  所有人都觉得,把别人的东西用掉,似乎非常没有素质,特别是一切公开公正的情况下。
  而且,出现了另外一种奇怪的状况:虽然物价非常昂贵,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掏出新币,向政府购买资源。他们觉得,买来的东西倒是可以心安理得地用了……
  这种现象倒是政府高层没有想到的,但仔细想想,确实也应该是这样。
  所有人都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素质低下,不愿意多领取物资。他们用起免费的东西小心翼翼,生怕被人误解,用起买来的东西倒是放心大胆。
  这是因为,人们的主流思想还停留在“私有制”观念,未能转变过来的缘故。
  “按照这样的趋势,倒是变成了平均分配。”于易峰喃喃自语道,他抓了抓头发,感觉有些麻烦。
  按照这种情况,人们的素质普遍表现的不错,但现在这种平均分配,并不是于易峰他们想要的。
  许多人甚至不愿意触及平均线,他们宁愿高价向政府买一些东西。这样一来,每个社区的总物质根本就用不完,人们的生活条件比预计中的还要差。
  “按需分配”可不是平均分配,毕竟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
  就像煮了一锅饭一样,有的人胃口大吃得多,有的人胃口小吃得少,这都是合理的。
  关键是,要让每个公民都知道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而且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稍稍控制自己的“需求”,控制欲望……
  其中的学问太多了,并没有一个定量的计算方式。就连于易峰也感觉这个问题有些头疼。
  在华夏国的古代,有一种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