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空之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种真正意义的反重力技术真的太难了,几千年过去,绿光科学家在此方面毫无成就,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理论上的重重限制。
他们甚至怀疑,绿光文明的科技树被这个中子星碎片给误导了,这种神灵般的科技,不是他们目前的科学技术能够做到的!
其他文明的反重力科技,或许根本就不是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而是另外的更加简单的科技:譬如说超高压电场以及自旋极化。
在第二次紧急会议结束后,疯狂的激进派已经占据绝大多数。
绿光人狠下心来,决心彻底放弃这颗中子星碎片,以及他们的主舰……给他们的敌人来一发狠的!
按照制定好的计划,绿光人准备了一艘长度约为十公里的备用太空梭,他们将利用这艘小型太空梭返回自己的母星。因为太空梭里面的容积实在有限,大部分成员将躲进冬眠仓中进行沉睡,只有少部分的操作人员活跃着,负责飞船的操控。
这是极度危险的行为,就好比在茫茫大海中抛弃了航空母舰,而搭乘一艘小小的汽艇横渡大洋。但绿光人的脑子就是这样长的,这样的复仇绝对符合“礼”的要求,任何反驳都是无力的,就算危险也值得去做。
而他们原有的主舰,将继续待在太阳系充当诱饵!由智能程序负责定时操控,当敌方的超级舰队临近太阳系时,再给他们一个狠的……
这一支超级舰队虽然强大,但对比神灵一般的超级文明还差远了,他们绝对吃不住一颗超新星爆发。
同时,绿光人非常自信他们的珍贵礼物能让“新人类文明”感到满意,从而配合他们的计划……因为他们已经大出血了!
十几个小时后,诺亚号的引力波望远镜突然观测到代表绿光飞船的圆点大幅减弱,然后缓慢地移动了起来。与此同时,人们收到了一份紧急信息,是绿光文明发过来的。
“引力减小了?他们是要走了吗?”
于易峰心中微动,立马点开这份信息,脑中还想着终于要把这些瘟神给送走了。
在这份信息的最开头,绿光文明先是大夸特夸了“新人类文明”的慷慨大方,他们绿光文明感激不尽。而且他们所有人已经乘坐备用太空梭离开,特地向人类告辞……
看到这里,于易峰感到微微有些疑惑,对方的主舰不是还在吗,怎么人已经跑了?难道把主舰抛弃了不成?难道人类又可以捡垃圾了?
于易峰莫名其妙地心中大动。
然后,绿光人话锋一转,大骂特骂给他们带来无端战争的“毁灭者文明”,以及不死不休的仇恨……
好吧好吧,这些东西人类都已经猜到大半了,跑就跑吧,就不要说大话了,也没什么好丢人的……这是于易峰心中的想法。
打不过就跑,这很正常。
再看下去,他忽然脸色大变,太阳穴突突直跳,仿佛不敢置信一般。这些内容实在是太惊讶太让人震撼了!他死死咬了一下嘴唇,嘴中瞬间泛起了一股血腥味,在剧烈的疼痛刺激下,他才能稍微清醒一些。
虽然这几天已经受到过很多刺激,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不少,于易峰此刻依旧忍不住想要骂娘:“……操他妈的!”
人算不如天算,人类本来想着绿光文明跑路后,也会带走那个未知舰队。但这该死的绿光文明,竟然要引爆恒星,引爆太阳!
于易峰感觉喉咙发干发痒,狠狠咽了一口口水。
此时,天文台上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大量的科学家以及政府人员。他们一个个都站着,发呆发愣,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幕。
绿光文明……疯了么?
不过这份信件还没有结束……于易峰强行耐着性子,往下继续看。
绿光人在最后,“恳请”新人类文明能够同意他们的计划,不要将他们的飞船击落……为了弥补他们在这里的损失,他们愿意赠送给人类0。3单位的“逆熵场聚合粒子”?
这是什么鬼?
如果绿光文明能够观测到这颗恒星的爆炸,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额外赠送人类0。7单位的“逆熵场聚合粒子”。前提是,新人类文明能够跑到他们的一个殖民行星,届时他们绝对不会赖账云云……
后边还有一堆讨好的文字,最后是一副星路图,标志着他们的殖民行星的位置。
于易峰简直不知道说什么了,身后是一堆“fuck!”“草!”之类的叫骂声。
他们直接忽略了“逆熵场聚合粒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太阳毁灭这件事上!
该死的绿光人,跑了也就跑了,还要毁灭他们的太阳!
所有人都气得发抖,他们一定要阻止这一件事的发生!一定!
很快,于易峰再一次召开了会议……
“我们要用核弹把它炸下来!”
许云进气急败坏,疯狂地咆哮着,他满脸通红,处于一种肾上腺激素迅速分泌的疯狂状态。他这一辈子都没有这么生气与激动过,会议室中的其他人也是这样,处于一种极度疯狂的状态中。
太阳爆炸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次超新星爆发!就算不是也差不了多少,这可是宇宙中最猛烈的自然灾害,至少可以将一光年以内的东西全部吞噬!
是的,无论是火星、土星还是冥王星,还是遥远的奥尔特星云,全部成为星际尘埃。
到时候人类会变成什么样?自然是成为灰灰,或者说连点尘埃都不剩了……火星,实在是太近了,太近太近了!
现在已经没有人去思考未知文明的超级舰队了,眼前最关键的是……将绿光文明的飞船给打下来!
怎么打?自然是用人类最强的武器:核弹。
“打下来,一定要打下来!”
一颗万亿吨的四氢核弹,是人类的终极骄傲!这颗足足有十层楼房子那么高的核弹,是人类目前的巅峰之作,比以往的氦…3核弹强大一千倍。
现在根本没有人去考虑成本方面的问题,所有人都只希望先把这艘该死的飞船给打下来!
虽然可以将其当量做的更大,但是,人类没有足够强大的火箭来对其进行推动。万亿吨当量的四氢核弹,已经是推动力的极限。
在科学家们的一番计算后,于易峰郑重地说道:“我们很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因为这艘外星飞船飞得实在太快了。大概三到四个月的功夫,它就能航行85个天文单位,这样的速度是我们的火箭拍马也达不到的。”
“一旦错过,我们将完全失去攻击的机会!”
用高速物体拦截低速物体比较简单,但用低速物体拦截高速物体,机会往往那么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人类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另外的希望
“丁一东教授,四氢核弹以及相关火箭的制造工作就交给你,务必在三个月内完成!”
“伊万诺维奇先生,由你配合丁一东的相关工作!”
“……湖光超算中心负责具体弹道计算!”
……
一条条命令快速地颁布下去,都是关于轰炸绿光飞船的相关准备。
于易峰虽然头脑还算清醒,不过总感觉心中发麻发紧地很。这样的命令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安全感,谁也不知道人类的轰炸计划到底能不能成功。
“该死的绿光人!”他嘴上发号施令,心中不停地骂着。
两个文明的科技鸿沟实在太大太大,万一弹道计算失误,没有打到呢?万一核弹被对方拦截了呢?有太多太多的万一,人类吃不消其中的任何一个。
引力波望远镜中的庞大未知舰队依旧来势汹汹,没有任何减速的迹象。
于易峰只感觉有一点好笑,人类并不想给他们发任何消息,说起来,这个未知舰队还是罪魁祸首,如果太阳真的爆了,给人类陪葬也算是不错的。
而且他们不可能救得了人类,两者差距0。24光年,一来一去,需要几乎半年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太阳都已经爆炸了。
“真是草他大爷。”于易峰越想越生气,心中大骂,人类真是遭受无妄之灾。
这就是星际文明之间的战争啊,没有打起来也就算了,真的打起来,动不动就引爆恒星……蝼蚁一样的人类,应该如何争得一丝生机?
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科技上的不足。无论伪装行动如何成功,都不会改变内在的实力,人类,还是太弱了。
就在刚刚,天文台发来一个消息:引力波望远镜观察到了绿光文明的太空梭,痕迹非常微弱,正在以亚光速逃离太阳系,而且速度还在逐步上升中……
这个该死的绿光文明,自己拍拍屁股跑了,还要引爆恒星?人类怎么办?于易峰不禁在心里问候了他们祖宗十八代。
就算人类的核弹把绿光文明的飞船轰下来了,后边的未知舰队应该如何处理?应该如何面对?如果轰不下来,真正发生了超新星爆发,人类还能活命吗?
真的头疼,于易峰其实不愿意思考这么沉重的问题。他真的想走一步算一步,走到哪儿算到哪儿……
愣了很久,于易峰才出声道:“各位,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太阳真的爆炸了,我们的飞船能扛下来吗?”
说出这句话时,他的嗓音低哑的可怕。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不想问这种悲观的问题,但是……他们必须面对轰炸计划失败以后的场面!
届时,诺亚号能抗住超新星爆炸吗?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们不知道中子星碎片爆炸的情况,也不知道太阳究竟会不会发展为超新星,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
于易峰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吼道:“现在……有谁能告诉我,诺亚号,能不能抵挡住超新星爆发?”
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创造了这艘飞船的“诺亚文明”知道。
首先出来说话的是菲利克斯博士:“……就算诺亚号能抗住超高的温度,强烈的伽马射线也能一瞬间杀死任何生物。诺亚号的出入口,是能够通过任何东西的。伽马射线的穿透力非常强,这样的高温甚至能摧毁一个星球!”
“还有,无穷无尽的中微子,虽然平时人畜无害,如果数目乘上几万亿,也能将人打成筛子。”
因为发表了这些悲观的言论,他的面色并不好看。
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清楚,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如果太阳真的爆炸,人类活下来的可能性真的微乎其微。
在众人全都沉默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声音,这是一位华夏籍的物理学家,名叫卢涛,他皱着眉头说道:“我觉得……并不是没有生存下来的可能!”
“即使超新星爆发,我们也有生存的几率!”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有些惊讶,双眼盯向卢涛。
他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首先假设,诺亚号的外壳能抗住上亿度甚至数十亿度的高温,这是有可能的……我们曾经对飞船外壳做过核试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如果诺亚号在超新星中扛下来了,飞船的外壳也会抵挡住大量的伽马射线以及中微子……留存给我们对付的,几乎亿不足一,甚至只有十亿分之一!”
诺亚号的外壳是非常奇特的物质,没有任何原子结构,仿佛是致密般存在。
它不会吸收光,也不会产生辐射,任何物质撞上它,只会被反弹,或者偏转,包括穿透力极强的伽马射线以及中微子……
它不会被加热,一直处于一种神奇的低温状态,就算用火烧,用核弹炸,也一直是这个温度,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人们不用担心呆在里边被煮熟了。
按照卢涛博士的设想,如果诺亚号神奇般地扛住了超新星爆发,中微子就被外壳隔绝了大多数,其浓度不足以杀人。
而对于人类来说,最危险的就是超高温以及伽马射线了。这种波长短于0。01埃的电磁波拥有极强的穿透力与能量,只要非常少量的剂量就能将人类彻底杀死。
“伽马射线只会从诺亚号的出入口中钻进来。如果用厚厚的防辐射墙堵住,是否可以隔绝大多数呢?”卢涛博士说道。
听到这里,另一位科学家立马站出来反驳道:“卢涛阁下,你也太小看一颗超新星的伽马射线辐射了!就算太阳的质量比较小,其产生的伽马射线至少也能轻易地融化一颗行星,更何况一堵防辐射墙?!”
是啊……这可是恒星爆炸的伽马射线,不可能是一堵防辐射墙挡得住的!
“……是的,你说的没错!”卢涛也不气馁,继续说道:“但我们可以躲在火星的背面,让火星来为我们挡住绝大多数伽马射线。”
“一颗星球,我们要以一颗星球作为后盾!它将吃掉绝大部分伤害。”
“然后,让诺亚号为我们挡住剩余的大部分!”
“诺亚号的出入口面积,大约只占表面积的十万分之一左右,可以说只是一点点小口子。我想,我们最后面对的只有原先的十亿分之一或者百亿分之一的剂量!应该能抵挡住吧?”
人群沉默了,能不能?不知道……
卢涛博士的话倒是提升了在座各位的一些信心,不过也只是一点点而已,因为其前提是:诺亚号要扛下这一切!
超新星……这可是超新星爆发啊!想要直观地形容超新星,实在太难了,其爆发的能量几乎难以想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颗就在头顶爆炸的普通氢弹牛逼,还是1。6个天文单位外(太阳…火星距离)的超新星爆发厉害?
答案很显然,超新星,甚至超新星爆发的能量传播到这么远的地方,还比一颗普通氢弹强大九个数量级。也就是……一亿倍!
换句话说,诺亚号飞船要在瞬间吃下一亿倍普通氢弹的轰炸能量,而且是全方位的、长久的,需要持续几小时或者几天!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诺亚号丧失信心……
人们开始议论,开始争吵,这可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所有人都不愿意那么放弃。但很显然,大家都不知道诺亚号到底能不能……
“安静!都安静!”于易峰用力敲了敲桌子,大声吼道:“这一次,我们又要和诺亚号共存亡了!”
“如果所有计划都失败了,连诺亚号都被摧毁,我们人类大不了一死而已。不到一秒钟,我们就会全都死去,没有任何痛苦!”
“但是……如果诺亚号没有败,我也绝不允许人类失败!”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
绿光文明根本想不到,“了不起”的、科技程度看上去比他们高的新人类文明,竟然没办法离开太阳系!
人类正为整个文明的生存问题疯狂挣扎。
在接下来的会议里,人们确立了两条基本的生存路线:
第一条,将绿光文明的飞船用核弹轰下来,阻止他们引爆太阳!至于后边未知舰队的问题,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以后再考虑。
第二条,如果轰炸计划失败了,人类将退而求其次通过诺亚号飞船强行挣扎一番,看看能不能在超新星中存活下来……
总之,这两条路人类都需要准备。人们暂时想不到其余的更多办法……
核弹的相关问题,已经由丁一东他们负责接手,现在人们主要考虑轰炸计划失败后的情况。
也就是最不想面对的情况——超新星!
“我认为,现在就要开始建造防辐射墙,而不是等轰炸计划的结果出来,那样就实在太迟了!”
“……其厚度当然是越厚越好,一千米甚至一万米!”
一位科学家站起来大声说道,他正处于一种极端激动的状态。
“而且,我们的飞船不能在空中漂浮着了,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采集火星资源,建造更厚的防辐射墙!”
于易峰也点了点头,飞船再漂浮着,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到时候要是诺亚号毫发无损地抵抗住了超新星,人类却因为伽马射线辐射死翘翘了,可真是笑话。
“是的,必须尽早做准备!”
说话的是罗曼博士,他的表情同样非常严肃,“我现在说说防辐射材料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火星病毒有一种非常好的抗辐射衣壳,是一种有机金属,其防辐射能力是普通铅板的13倍!”
“在生物实验室中,这种新材料的研究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或许可以拿来建造防辐射墙……”
“而且这种金属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于易峰心中一动,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伽马射线的穿透力非常强,能量为1MeV的伽马射线在空气中经过一百米的路程时,强度才减弱一半。而且它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通常来说,原子量越大的金属,防辐射效果越好。不过因为金属价格原因,实验室中常用的都是铅板。
但恒星爆炸的伽马射线,最高的能量可以到100TeV!这样的能量级,完全就是使用蛮力,它直接就能将金属板加热至气化或者液化,根本就不管什么铅板、铀板,直接暴力摧毁……
人类一方面要躲在火星的后边,利用整颗行星进行遮挡。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防辐射墙的建造,必须要及其疯狂、粗暴、野蛮地建造无数堵防辐射墙!
“我们只要用墙壁挡住生活区以及工业区域即可。其他地方只能放弃。”这是一位建筑工程师的声音。
因为飞船里边拓展空间的关系,诺亚号内部的表面积奇大无比,不可能全部围上。人们只能勉强应对联通内外的两千多个出入口。
最大的出入口,直径在34米,位于诺亚号中间偏上的位置,而最小的只有几十厘米。
人们躲避的区域,必须要用防辐射墙进行完全隔离,而且最好不在这些出入口直接照射到的范围内。
而剩下的,只能无条件相信诺亚号……如果诺亚号都开裂了,防辐射墙再厚也没用,人类肯定完蛋了。
想一想吧,在超高能量的作用下,连直径几千公里的行星都能完全毁灭。就算防辐射墙有几万米厚,又有什么用?
“……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事出紧急,虽然还有大概四个月的时间,但于易峰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时间上的紧迫。如果没有要补充的,他就直接下达命令了。
“我认为,我们还要考虑成功生存下来后的情况。”
“如果失败了,大家一瞬间就死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成功了呢?”
说话的是王宇凡,他沉思了一下,有些焦虑地说道:“届时,整个太阳系都不存在了,我们将得不到任何资源补充,我们将面对一个空洞洞的太阳系。”
“除非……我们可以飞往另外的恒星!”
“但是我们的技术条件根本做不到啊!我们的飞船就算飞到比邻星,也要几万年的时间!”
这倒是,如果太阳爆炸,诺亚号以及人类将面对一个空荡荡的太阳系,再也不会有物资补充,人类只能在银河系慢慢饿死了。
于易峰皱着眉头想了想,对于这个问题,还真的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几万年的飞行时间,太久了。
物资,必须要疯狂地补充物资,没有物资,人类是活不下去的!
也就是说,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人类必须要疯狂地挖矿,使用全部的招数进行挖矿,挖多少是多少!
“特么的……”于易峰心中暗骂了一句,还好他们一直以来都在挖矿,已经持续了接近三年的时间。诺亚号中的物资储备还算丰厚,如果节省一点,至少可以维持两三百年。
但是两三百年后呢,人类将面对什么?没有物质资源,人类怎么活下去?
“关于这个问题……我刚才设计了一个简单模型。”
“这个问题其实不会出现。”
说话的是兰波博士,他用笔示意了一下,“如果,我们的诺亚号没有因为超高的热量以及压力爆掉,它很可能会被吹飞……被直接吹出太阳系。”
“这是因为诺亚号的密度非常非常小,甚至比一个氢气球小得多,以至于它能轻易地漂浮在火星大气层。我就拿一个乒乓球做比喻吧,如果一颗核弹在乒乓球旁边爆炸,并且乒乓球没有炸破,它会发生什么?”
“它会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吹飞!”兰波博士做了个手势。
“以此类推,我们的诺亚号也是这样。恒星爆炸产生强大的无穷无尽的光压,会快速推动飞船,让它加速至亚光速,甚至接近光速的状态!”
“从而……逃离太阳系!”
这个道理是非常浅显的,只不过大家一时半会没有想到,被兰波博士率先提了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能幸存下来,诺亚号至少在运动,人类不至于困守在空无一物的太阳系混吃等死。
众多科学家们试图构建模型,分析具体的结果。诺亚号的整体密度非常小,以至于和星际尘埃差不多,兰波的话是有道理的。
“……按照超新星的相关理论,确实有可能将周边星际尘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推出。如果诺亚号没有爆掉或者熔化掉,确实会被无尽的伽马射线推出……加速到亚光速或者近光速的状态!”
“如果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发现了合适居住的星球,我们可以用超越减速方案,迅速将飞船减速!”
谈论到这里,许多人竟然激动兴奋起来,这可是真正的星际航行,竟然这样莫名地实现了?!
不过,人们依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谁也不知道诺亚号会被吹向什么地方,漂泊多少年才能遇到一个星球。
谁也不知道,诺亚号会不会爆?
挖矿,还是要挖矿!
最终,于易峰正式拍板道,“那么,两手准备,两个方案,即刻开始!”
第一百一十五章 紧急制造
机器开动,马达轰鸣。在新政府强大的执行力下,基诺夫工业工厂的产能瞬间达到极致。
前些日子核弹已经生产了不少,暂时不需要了,目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强推动火箭的生产,以及相关探测器的大量制造。
根据科学家们预计,三个半月后绿光人的飞船将恰好掠过火星,最近距离大概在一百万公里左右,届时将有一次比较好的攻击机会。
如果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人们的火箭飞得还是太慢太慢,根本追不上绿光飞船。
这可能是人类唯一一次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绿光文明而不怕遭到报复。
人们也想看看,目前的科技与真正星际文明的差距有多大。
另一方面,超级挖掘机下地,继续大力开挖资源,基诺夫工业工厂甚至腾出了一部分产能疯狂生产挖掘机。
矿藏资源,那是越多越好啊!制造火箭需要矿、建造辐射墙需要矿,人类的生存更需要矿!
虽然说,这样做可能导致无线电暴露,远方的未知舰队会侦察到人类。但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人类也没工夫和他们虚与委蛇。
人们只是尽可能将无线通讯装置开到最小,减少暴露的几率。
或许那只舰队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绿光飞船上,发现不了小小的人类……
人们日夜不停地赶工,又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建造起一个巨大的水泥工厂。它可以生产生产各种防辐射水泥。
与此同时,各个实验室也开始批量制造防辐射装备。
忙,真的太忙了。所有人仿佛回到了月球基地的日子,死亡的压力在一点一滴的靠近,生死间的大恐惧,能够激发起所有人的干劲以及活力。
不得不说,新人类文明真的是一个坚韧的种族。当危机来临之时,他们也恐慌,他们也绝望,但他们心中普遍想法是:利用集体的力量,争取最后的一丝生机!
这样的坚韧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后天生成的,是一次次危机磨炼出来的。
只要有希望,人们不介意挥洒自己的汗水。
“……按照我们的产能,三个多月的时间,防辐射墙最多可以建造十七堵,每一堵的间隔在1公里到十公里之间。”
“间隔中的空白带可以填充空气、矿渣、砂石等等。这些东西也可以隔绝一部分伽马射线,吸收大量的热量……”
“我们还可以用诺亚号原本的金属结构进行防辐射。它们同样也有很强的防辐射以及隔热能力。”一位工程师正在向于易峰诉说具体的工程计划。
于易峰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图纸,这些防辐射墙的分布十分复杂:首先在诺亚号的出入口处放置了几堵墙,中间又放置了几堵,不过主要部分依旧围绕着人类的生活区以及工业区,越靠中心的位置,越是人类的核心财产。
按照这份规划,还有大量的东西需要拆掉或者转移,因为现在的许多建筑物都在诺亚号的外围地区,包括人们的住所、锅炉、厂房等等。
外围区域是绝对不安全的,全部都要搬迁到诺亚号靠中间的位置。中间位置肯定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这里距离那些出入口最遥远。
而且诺亚号本身带有一定的蜂房结构,那些紫色的奇特金属,虽然不像飞船外壳那么变态,至少可以隔绝部分伽马射线以及热量,是天然的保护屏障。
“就这样吧!”于易峰点点头道。
这些防辐射墙能围住所有的重要区域,从此以后,人类将生活在墙壁的内侧……听起来很古怪,但这些高大密封的城墙,确实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于易峰再往前走几步,是人们费劲功夫建造的中央森林公园。这里也是需要拆迁的地方。
一些机器人开始大规模地抽水、挖树,想将它们转移到中央地带去。
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小孩子,站在公园里的草坪上。小男孩大概两周岁多一点,只是好奇地看着周围的拆迁队,眼睛不停地闪烁着。
他忽然发现了于易峰,开心地眨了眨眼睛。
于易峰也回应了一个笑容,心中不禁想道:“小孩子真是无忧无虑啊。”
这个小男孩他当然认得,名叫维斯,是新人类文明的第一位新成员,目前已经两岁半了。再过半年,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
不过幼儿园之类的公共设施,诺亚号中还没有。
于易峰也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人类的发展也就到这一步了。这方面的事请也必须开始考虑,如果人类真的度过了这次危机,还得把这些教育项目提上议程。
诺亚号中的人口增长率一开始比较快,后边就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前一年还有5%,后边一年就只有3%了,第三年的准确数字还没出来,但估计更低。
这是因为人口基数太少,而然中间的断层又比较大,该有孩子的已经有了,许多家庭暂时不考虑二胎。
而该单身的还单着……他摇摇头,暂时不去想这些问题。
成立幼儿园,聘任教师等工作人员,要占掉一些劳动人口,却可以解放出大量带孩子的父母,劳动力反而增加,这是好事……
而且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问题。三四岁的孩子,还处于非常懵懂的阶段,价值观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