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空之下-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者说,未来的我大幅改变了,现在的我又去哪里了呢?就像电脑文件一样被覆盖了吗?
  未来的我,说不定认为这一段历史像稚童一样可笑。
  不过,刨去这个问题带来的哲学风险,专家们一致认为,第一代的辅助大脑,是不可能带来过于明显的思维变化的。
  它的确能让人增加智力,但确实不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就像葛英撒人“李冉”一样。第一代的辅助大脑,带来的改善是有限的,属于可以预测的范围内。
  人依旧是人,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
  想要发生质变,必须一代又一代地更新迭代:利用第一代的辅助大脑,开发第二代;然后用第二代,开发第三代……如此一来,智力越来越高后,才会发生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思维逻辑改变。
  但哪一条界限是真正质变的红线,暂且还没有办法预测,或许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时代的脚步,来得实在太快。几乎一瞬间的功夫,人们似乎摸到了那一层……以前不敢想的门槛!但这一瞬间,却是用千年的时光,再加上无数巧合换来的。
  当全体新人类辛辛苦苦,费尽心思,真正发明“辅助大脑”的时候,大家又有些缩手缩脚的了……很奇怪,真的很奇怪。
  但时代的进步,往往不能以人的意志来阻挡。相比一些哲学以及伦理上讨论不清的问题,辅助大脑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光是超大幅提升智商这一点,就已经足够。更何况它正儿八经的生理上的副作用,暂时没有被观察到……
  “只要大幅提高了智商,就算有副作用,也可以用更聪明的脑袋瓜来解决,不是吗?”
  “是的,只要更聪明,现在解决不了的,以后说不定就能够解决了。”
  抱着这种思想,以兰波博士为代表的,思维开放的精英科学家们,早就已经跃跃欲试。一份份志愿者请愿,迫不及待地发到于易峰的个人电脑上,让他颇有些措手不及。
  “原来想法类似兰波博士的人,竟然有这么多!”
  “至少有一千多名科学家报名了!”
  就在当天深夜,于易峰和他的妻子躺在院子里的草丛中,眺望远方巨大而又土黄色的“月亮”。
  他的心绪很复杂,就如同当初的全民超人类计划一样,这其实是一次赌博。
  赌对了,全民大幅进步;赌错了,新人类或许全都变成机器人,或许因为思维混乱而分裂……
  大概率赌赢,微微亢奋;小概率赌输,难以抉择。
  从现在的视角看向天空,那一颗气态星球就这么静静地挂在天上。它几乎覆盖了小半个天空,比地球时期看月亮,大了不知道一百倍以上。
  为了减少低级文明的恐慌,让学生们获得原汁原味的土著生活体验,盘古号并没有停在生命星球附近,而停留在“葛英撒星系”中的一颗气态行星。所以这颗月亮,看上去也就是这样了。
  自从有了盘古号后,许多新人类就从诺亚号中搬了出来,体验新的居住环境。当然了,大家的居住区域还是非常集中的,也有过相关演习,所有人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全部回归诺亚号。
  “有时候我会想,一直这样下去也挺好的。我们还愿意去欣赏一些美景,去干一些比较蠢的事情。譬如说躺在地上看月亮,其实就是一种偷懒。”
  “这是一种低智商,才能够感受到的乐趣吧?”于易峰忽然笑了笑。
  “你看,小时候的我们,随便一挑逗就开心地不得了;获得一个新玩具,能够快活地玩好几天,这算不算只有智商低才能体验到呢?等我们的大脑发育完全了,经历了更多的事儿,长大了,就不会有小孩子这样莫名开心的感觉了。”
  于易峰感叹道:“如果安装了机械眼睛,再加上辅助芯片,说不定各种红外线、紫外线,所有的光谱都能够看到了,也就不美了。说不定,我们更不容易开心。”
  “或许吧……”百合子非常安静地说道,“但是我不认同你这个说法。你看,玲也很聪明,比我们这些超人类更加聪明,但是她为什么像小孩子一样,天天很开心呢?”
  “所以我认为开心与否,和智力的相关性并不大,反倒和我们的欲望、经历、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脑袋中的多巴胺分泌水平有着更大的关系。”
  “额……你说的有道理。”
  于易峰想了想,改变了一个话题:“有时候我又会想,这个宇宙是不是有一个真正的自我意志,在为难这些智慧生命……”
  “你看,我们一路走来,越是向上发展,越是不停地与自己的基因本能作斗争。”
  “从大过滤器开始,我们就必须要克服基因带来的本能短视;到后来的全民超人类计划,我们抛弃了曾经珍惜的地球人身份;到现在,甚至连人的身份都要抛弃了……”
  “这是进步,还是进化,还是退步?”
  百合子淡淡地接话道:“你暂时不要想太多。这一切,都是自然法则引起的,也不是一个特殊的意志故意设置的吧……只不过,我们想到的解决的方式是这样而已。不知道其他突破了弱壁垒的文明,到底是怎么样的。”
  “全民硅基化改造,到底会不会让我们失去一系列的欲望,全都不好说……到时候,新人类到底还是不是人,也不好说。”
  “我觉得,并不需要这么悲观。人的定义也需要更加广泛,需要重新第一。”
  “但我认为,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每一次的进步,都代表着哲学尺度的更加开放,意味着我们的心灵,将更加宽广、浩瀚……作为一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难以俯瞰整个宇宙的高度。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改造自己,来适应整个宇宙,不是吗?”
  说完这一句,院子里沉默了起来,原先在草丛中鸣笛的虫子,也突然间不再发出声音了。
  是啊,作为一个人,还是太渺小了……
  我们必须要抛弃掉一些身上的包袱,才能够理解更多,得到更多……
  但与此同时,也会丢掉许多。
  “那么,你愿意接受这样的改造吗?”于易峰忽然问道。
  “愿意啊。”她的脸色露出一丝笑意,转向头去看向于易峰:“一个更聪明的自己,难道你不想体验一下吗?智商几百万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真想见识一下啊……”
  “这种好奇心,才是我们如今最大的推动力吧。如果连好奇都失去了,我们岂不是变成了……沉沦者文明?”
  “而且,我认为,高智商是可以理解低智商逻辑的。播种者文明这么厉害,还不是照样和我们对话?我们也能快乐地观看一群蚂蚁。”
  “只要不是超凡,应该还属于我们可理解的范畴……不应该这么惧怕。”
  她一边微笑,一边回忆起与播种者对话的那一副场景:“……他们或许认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非常无聊、非常幼稚。但每个文明,总归有这么一段历史存在着,我们幼稚而又弱小,在一个个分岔路口处,犹豫不绝……”
  “更聪明的我们,真的会将这些曾经抛弃吗?不会吧,这些毕竟都是历史,是一步步向上的美好过程。”
  “说的也是……”于易峰笑着说道:“你倒是挺想地开。”
  ……
  灿烂的星空,美丽的月亮,在不经意间,最后一个宁静的日子,就这样慢慢过去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民间反应
  就如此,在政府高层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辅助大脑的风声,也渐渐放到了民间。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再也不可能瞒着噎着了,该报道的报道,该说清楚的也得说清楚。
  这个消息,就好像一颗重磅炸弹被丢进了平静的湖水里,几乎是“轰”地一下爆开。所有的普通民众都是以一种狂热的态度议论着,惊喜的有之,质疑的亦有之,反正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
  大街小巷、电梯间、商场、食堂等地方,到处都能听到络绎不绝的议论声。各种新闻报道几乎24小时轮番轰炸,详细地介绍着整个科技。
  “我的天!这项黑科技真的……”
  外星人“黑”目瞪口呆地盯着电视机,陷入了一种呆滞状态。
  一开始他也听说了一些风声,不过并没有太过在乎。他原先的种族,有着天生极高的种族值,有着更高的天赋,都没有破解大脑的奥秘,更何况其他的文明了。即使新人类群体,被完美素改造过……他也不认为可行。
  但现在,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这么大的阵势,不可能是假的了。电视上美丽的女主持人正在不停地报道、解说,让他脑袋里产生了一阵阵的恍惚。
  “成功了?”
  “真的成功了!”突然间,他回过神,从心底里泛起一股狂喜,浑身的每个细胞都颤抖起来!作为一个老牌的星际公民,他真正知道其中意味着什么!
  “这有什么好考虑的,赶紧所有人都用上啊!”黑大声尖叫起来,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激动。
  他的思想是非常开放的,什么改造了之后,还是不是“我”,这种问题还需要考虑吗?“连记忆都是连贯的,我当然是我……”反正他就是这么想的。
  “用上!一定要用上!”
  “实在不行,就让我来当试验者!让我来!”黑声嘶力竭地呐喊起来。
  过了几分钟,他喊得有些累了,才大大地喝了一口啤酒,差点把自己给呛到。
  “老哥,你这话也太粗糙了。有没有风险都还不知道呢!”酒吧内部,另外一位大汉皱着眉头,瓮声瓮气道:“高层现在有顾虑,必然有它的道理……你先听我说……”
  看样子,他是一位思想比较保守的公民。
  “什么?风险?你开玩笑吧?”
  有这样的科技,还顾前顾后的,让黑本人非常地不爽,两个人开始面红耳赤的辩论起来……
  不仅仅是他们,在这个小型酒吧内,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辅助大脑技术是不是会带来划时代的质变,以及其中伦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有人甚至觉得,还应该对做出了贡献的葛英撒人做出补偿;也有人觉得根本不需要补偿,提高智商已经是最好的补偿了……
  ……
  两个月后,第一名试验者张瑞恩,已经彻底适应了现在的这个状态。
  他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一天到晚,可以说精神十足,充沛到不能再充沛,一天睡眠一两个小时也就够了。而且,无论是学习速度还是工作速度,远远超越正常人。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他最高每一分钟读取文字的速度,大概是……十二万个汉字!
  差不多屏幕一闪,电子眼就能够完全读入,大脑也能正常处理这些信息。
  而普通的新人类,一分钟读取一两千个汉字,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果阅读有难度的文献,一分钟顶多几百个字。
  这确实是极大的改变。
  再加上超强的记忆能力,几百ZB的辅助存储装置,更是改善了大脑容量。一些不重要的记忆完全能够储备在芯片里边,也能够随心所欲地读取。这些都是普通人没有办法做到的……
  辅助大脑恐怖的人机交互能力,完全超出了大脑芯片几个数量级!
  “完美!”
  张瑞恩在自己的报告中,重重地写上了这两个字。
  是的,他每天都要花费一点点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撰写辅助大脑有关的报告。毕竟真正的感觉,只有他这个当事人清楚……
  生活上的改变,暂时还不算太大,辅助大脑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科研能力的大幅提升……
  新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科学研究已经非常非常困难了,就连一些基础方面的东西,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也根本出不了成果。一项科研成果,上千页的论文,根本就不稀奇。因为几乎所有简单的,容易的,全部都被挖掘完毕了,要么就是附属文明在处理。
  结果,这个张瑞恩,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在自己的领域,接连完成了4项重要科研成果!
  几乎是2个星期,就能出一篇上千页的论文!
  具体地说,是六千页!洋洋洒洒两百万字!
  这个科研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一条条新的定理以及数学公式,好像根本不值钱,哦,根本不需要脑子一样……
  甚至连审核论文的专家们,都有些看不过来。往往这一篇论文还没有彻底搞懂,下一个长篇大论又出现了。
  这可是新的知识啊,竟然这么容易就被创造出来了!但张瑞恩在自己的报告中,认为是非常基础的东西,并不算什么高复杂度的论文……
  为了应对这一突发状况,政府部门甚至专门设立了额外的专家团队,来专门审核他的论文。比起被硅基化改造过的张瑞恩,其他人似乎变成了彻头彻脑的蠢材,理解的速度竟然比不上人家创造的速度。
  与此同时,更多的教授,包括中田村、罗曼等权威人士,不得不对辅助大脑的功能进行再次评估。因为这种智力增长程度,大幅超出了预期……
  三天后,结论出来了,有点儿让人哭笑不得:这是正常的。从客观上,新人类的成员,原先就比葛英撒人更加聪明,使用的辅助大脑技术也更加先进。
  主观上,张瑞恩本人作为一名科学家,从个人品质方面,也比其他葛英撒人更加勤奋。


第一百八十六章 3000名改造者
  “像李冉这样的土著人,就算给他开了挂,也只能获得这么一点成就,平白浪费了自己的智力。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
  一位教授正兴致勃勃地向于易峰解释具体的原因。辅助大脑技术实在是太重要了,事关每个人的脑子,有一点误差都是要命的。所以了,任何超出预期的东西都值得重视。
  这位教授继续说道:“……我们认为,李冉耗费在无关紧要事情上的时间,实在太多了。譬如说,寻找新的交配对象占用了30%以上的时间、追求无关紧要的金钱,又耗费了不少的精力,还得费尽心思和资本打交道等等。这些都是主观原因。”
  “而且他的个人品质,包括学习积极性、毅力等方面,称不上是真正的科学家,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智力的发挥。”
  “而客观上,低级文明的科研环境也相当简陋,没有像我们这样充沛的科研工具。李冉就算再聪明,不利用科研工具,也很难凭空创造知识。他依旧会被社会环境拖着走,依旧要屈服于资本。”
  “我举个例子吧。他曾经想要搞一个,耗资百亿甚至千亿资金的环状加速器。但这么大的加速器,放在低级文明,基本不可能……他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推动整个社会。”
  “而我们的科学家张瑞恩则不一样。他本身拥有海量的知识,又有更高的天赋。现在获得了这样强的能力,几乎是全方面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出了这样的成绩,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
  于易峰点了点头,心中稍稍放心。这件事情就算这么解决了。
  这些预料之外的好事,几乎将所有的科学家有点儿砸蒙!辅助大脑的效果竟然比预期中的更好一些……智力壁垒提出了这么多年,难倒了无数文明,谁不想跨越啊?谁不想变得更聪明啊?
  整个事情越闹越大,特别是张瑞恩的跟踪报道被播出后,更是有了一个明确的例子在激励大家。
  一些思想激进的大学狗,被超长而又困难的学业搞得苦不堪言。这些新闻一出来,他们几乎是全民狂欢的节奏。各种被越来越复杂的程序,搞得几乎崩溃的程序员,也是满心热情。
  渴望辅助大脑技术的人,太多了……
  这一天,在未来号的舰长室内部,于易峰正和几名智囊团的成员,商量相关的问题……
  “……我研究过张瑞恩的科研论文,虽然不是划时代的成就,也具有相当的价值,并不是虚假的。”
  “短期内大规模出现这样的成果,说明确实是智力、创造力等全方面的大幅提高,这种能力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的……”兰波博士心中微微有些振奋地建议道:“我觉得,一个普通科学家,譬如说我,做出这样的成就,至少要花费十年的时间。但是现在……”
  原先的张瑞恩,本身并非一流科学家,至少从论文的水准上,比兰波差得多。但现在摇身一变,科研能力远远超越了一流科学家!
  于易峰不动声色地问道:“预计推广这项技术后,能将整个文明的科研速度提升多少?”
  “难以预计……真的难以预计。”
  “一百倍?一千倍……怎么说呢,这种进步的速度确实没有办法用现在的数字来量化。所以,这门技术辛辛苦苦研发出来,却因为这样那样的担忧而搁置,简直就是一种糟蹋!”
  “我建议,晚不如早,越早开放,对我们的进步也就越大。”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的科学家都处于一种焦急等待的状态,他们心中的热切简直就是与日俱增。这并不是嫉妒,而是看到了一种更加光明的明天……
  兰波博士正是这一派系的领头人物。
  至于哲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的担忧,谁特么管得了这么多,甚至大量的普通人,也开始呼吁着政府部门放开实验,扩大试验者的规模。
  “唉……我再考虑考虑吧,也就是这么几天的事情了。”于易峰又说道:“也不可能全民直接用上,得一步一步来。”
  他在这段时间,也是忙的焦头烂额,不知道开了多少会议,讨论了多少东西,邮箱里永远塞满了各种各种密密麻麻的志愿报告。
  时代的进步,是于易峰没有办法阻挡的,况且,他也没有任何想去阻挡的意思。
  最终,在各方推动下,他还是在行政命令中,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第一阶段的新人类文明,硅基化改造工作,开始!”
  就如此,政府部门开始精心挑选名额,放大试验者的规模。计划在半年里,将接受大脑硅基化改造的试验者,增加到三千人。
  这三千人中,有普通大学生,有军人、工程师、科学家等等,反正各行各业的职业都有,算是一种全方位的测试。人们将会对这些改造者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性格变化等方面的评估。如果所有的指标都通过了,才会更大规模地推广。
  两年匆匆过去……
  这两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两年。
  各种反对者与支持者的辩论简直层出不穷,将所有的话题翻来覆去说了遍。不过,当改造者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能力,甚至是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超高智力时,这些议论声也开始慢慢消失。除了一些老顽固派,渴望被改造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维多利亚,下面将带来一场,关于辅助大脑的全方位数据测试……”
  “下面我们友情辅助大脑的主要工程师上台……”
  在全民期盼中,辅助大脑所有的测试数据全都出来了。关于大家所关心的,性格是否有改变等等,也有了最终的结果。
  美丽的主持人站在电视台靠左的位置,而其对面的接受采访的,是一群辅助大脑的研究人员,还有一群测试中的改造人员。
  只见她开口道:“这门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利用医疗纳米虫将大脑的每一个细胞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特别是关于树突、轴突部分……同时会采用一系列的生化技术,内置大脑芯片,实现人机交互。相信大家对这些技术并不陌生,在安全性方面,也已经有了足够的保证……”
  “……在两年的时间里,没有出现任何一例的安全事故。”
  “首先,我们有请试验者李多多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接受了这门手术后,感觉到底如何?”
  “你觉得,现在的我,还是原来的我吗?”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全民硅基化改造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名20来岁的学生。在新人类社会,20岁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小的年纪,还处于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培养阶段。因为接触的东西较少,他们的人生体验也比较青涩,绝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学校里进行学习。
  按照新人类法律,在完成大学学业前,这些学生是不能到土著星球,去接受社会实习的。所以,他们通常也没有机会,受到更加深层次的人文教育。
  这位名叫李多多的学生,虽然安装了辅助大脑,但因为社交不多,脸庞上依旧带着一丝稚嫩。
  面对主持人的这个问题,他大概思考了这么一秒钟,便已经组织好了自己的语言:“……我,当然是我。”
  “在接受实验的时候,我感觉只是小小地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变得更加聪明了。”
  “这种感觉很明显,有点儿不习惯,就如同在脑袋中加了一台电脑,也像一些小说中的……安装了一个系统!”
  “但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够完全适应了。”
  “我感觉到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灵动,无时无刻不产生大量的灵感,思维的开阔性大幅增加。举个例子吧,看到一堆数字,我会感觉这些数字仿佛会跳动,自然而然就会组合在一起,形成美丽的数学定理。”
  “当然了,我本身是没有这种天赋的,肯定是辅助大脑帮我激发的天赋。”
  “我也曾经想过,我到底是不是原来的我……额,应该是吧,我依旧爱我的父母,原先的理想没有改变,原来的朋友关系也没有改变……我依旧喜欢打篮球、踢足球,也喜欢吃草莓蛋糕。”
  “这些习惯,并没有大幅改变。所以这一点,大家可以不用担心。”
  这位年轻人说到这里,心中还暗暗加了一句,甚至暗恋的人也没有改变……不过这句话他倒是没有好意思说出来。
  “至于性格,额……我原先有一点点内向,可能是因为成绩不怎么好的关系。现在……好像更加自信了点……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改变是错误的。”
  “因为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快速完成了未来还需要三五十年才能完成的全部学业,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博士。我发表了属于我自己的博士论文……这一系列的成就,在以往,是我根本就不敢奢望的。”
  “所以,我变得更加自信了……”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小声地感叹了起来。
  博士学位,在诺亚号中绝对是有含金量的,必须要卓越的天赋,普通人辛辛苦苦学到五十岁,也就是本科毕业而已。
  在李多多将自己的感想发言完毕后,屏幕上又播出了另外同学的心理感受。这些同学都表示非常羡慕……真的非常羡慕。
  只见一位女生,在屏幕中说道:“原先平平无奇的李多多,竟然突然间变成了绝世天才……不,已经算是妖孽等级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接受这种大脑改造实验……现在的数学实在是太难了,我简直不知道李多多是怎么做出来的……”
  紧接着,又有一位男生说道:“他依旧是我们的同学,平时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自学,啊……发表博士论文我也是现在才知道的……偶然间还一起打打篮球什么的,他的投篮技术变得更加准确,三分球的命中率大概有90%以上。”
  “……但是身体对抗依旧不行!这是因为肉体没有改造过嘛,吃了我不少盖帽……哈哈!他应该平时多加强锻炼!”
  这些生活化的评论,又是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议论。李多多本人甚至还有一点害羞。
  ……
  紧接着,这一系列环节结束后,又有一位接受了改造的数学家开始发言:“接受了实验后,我现在想通了原先非常困难的问题……”
  他比划着双手,侃侃而谈:“现在的数学发展,越来越慢,也越来越抽象。一个新的定理,翻来覆去的推论,总共需要写上几千个步骤,甚至上百万字……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个环节没有想到,定理也就没有办法推出来……”
  “为了应付这种无与伦比的复杂,我们渐渐采用一种数学机械化的办法,每前进一步之后,都有一个确定的、必须选择的下一步。这样沿着一条有规律的、刻板的道路,一直达到结论。”
  “数学机械化克服了一定的困难,做出了一系列成绩,特别是关于几何方面,但它依旧有局限性……”
  “因为电脑是很死板的,如果某一步,得出了看上去比较不错的结果,却不是最终结果,它并不会显示出来。在这种有上千万甚至上亿步骤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人,不可能一个个校对过去,也就把这些比较不错的结果给错过了。”
  “但接受大脑硅基化改造后,我能够使用自己的脑袋,进行全方位机械化的运算,甚至在执行到某一步后,突然来了灵感,然后跳出程序。”
  “我可以从这一步的结论,改变继续往下推论……”这个教授说的比较多,但是意思还是很好懂的,安装了辅助大脑,人们可以理解推导更加更加复杂的东西。
  “人机结合,相当于把人直接改造成了强人工智能。”
  在他最新的论文中,其中的一个机械化运算,执行了……2400万个步骤!然后突然跳出循环,换了一种方式进行推导,然后才得到了最终的定律。
  这种方法,对于普通新人类而言是不可能做到的。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知道,最终的结论,恰好隐藏在2400万个机械运算之中?
  ……
  再接下来,这位数学家下台后,一位又一位的试验者,上台发言……
  这一系列的试验者,几乎涵盖了各个职业。台下的观众,也一浪又一浪地开始讨论,羡慕的有之,惊讶的亦有之……新人类经过完美素的全局改造后,比起普通的地球人,已经够聪明了,但现在,全都变成了一群呆瓜。
  到了最后,主持人维多利亚才在屏幕上给出了最终的一系列调查数据。
  确辅助大脑对人的帮助,实在太强!每个人完成实验后,在能力方面,都有了一个天差地别的变化。
  这种差距,比于小学生与大学教授的差别更大。是的,相对而言,新人类最最顶尖的科学家,只不过是一群小学生。
  最聪明的“小学生”,能够理解一点微积分,称得上是神童。但在大学教授的眼中,这些成就只不过是一点皮毛而已,都是非常简单的。
  也就是说,辅助大脑将人的能力,硬生生地拔高了一个……不,好几个档次!
  这种巨大的提升,甚至让人对边边角角的安全问题都减少了许多。让一些顽固派缄口不语。因为……只要变得更聪明,这些问题全都不是问题。智力大幅提升后,普通人能考虑到的,他们全都能考虑到;普通人考虑不到的,他们也能考虑到,这样的能力鸿沟,实在是有点大的过分了。
  许多安装了辅助大脑的生物学家,已经在着手研究BUG修正版本了。在辅脑的帮助下,他们找出了以往死都想不到的小漏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