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祭坛-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两人的针锋相对终于告一段落,阿苏德插话道:“在我看来,这幅《云端上的圣母》似乎拥有神圣之力,未来的价值无可限量,一定会成为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失去了这次收藏的机会,也许会抱憾终生。不过,天雨毕竟还很年轻,在未来肯定还会创作出同样伟大甚至更加伟大的作品,等他有了新的作品之后,如果卢浮宫和大都会愿意收藏,我相信以后还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作为蓝天雨的朋友,阿苏德自然要站在蓝天雨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云端上的圣母》太出色了,对于这幅画的竞争,现在就可以预见,拍卖开始之后,一定会非常激烈。但是最终赢得胜利的只能是某个私人,或者某个机构,也有可能是某个大型博物馆。
  对于蓝天雨来说,这幅画被著名博物馆收藏是最为有利的,这代表着蓝天雨被顶层艺术界的认可,是一种巨大的荣誉。而且在博物馆公开展出,能够让更多的民众欣赏到他的作品,更利于传播他的知名度。
  阿苏德不知道蓝天雨以后还会不会再次创作出可以和《云端上的圣母》媲美的作品,如果还有同等级的作品出现,那当然更好;如果不能,《松鹰图》、《大漠行旅图》这样的作品,也足以让卢浮宫、大都会这样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竞相收藏。
  等《云端上的圣母》拍卖之后,阿苏德相信,蓝天雨一定会名满全球,如果借此机会,同卢浮宫、大都会这样的著名博物馆建立良好的关系,那对蓝天雨名气的提升,会更加的有利。
  ……


第198章 采访
  眼见一直不能说服蓝天雨,而且旁边还有冤家对头马乔里拆台,有了阿苏德的却说,普尔曼只得顺坡下驴道:“我是真的非常钦佩蓝天雨大师的艺术水准,不能马上把这幅画作带到卢浮宫,我感到非常遗憾。不过,我尊重蓝天雨大师的决定,我们卢浮宫会在拍卖会上正大光明的拍下这幅作品。如果蓝天雨大师今后还有其它的作品,我们卢浮宫非常愿意和你合作,能够收藏你的作品,是我们的荣幸,还请蓝先生给我们下次合作的机会。”
  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卢浮宫这样的世界著名博物馆青睐和收藏,蓝天雨当然很高兴,也很乐意。他之所以没有马上答应,是因为他现在还是籍籍无名,就算他的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现在也达不到他想象中的轰动效应。
  等到这次拍卖会结束之后,不管他的两幅作品能够拍出什么样的价格,他的名气都会大幅提升,绝对比现在籍籍无名的状态强出很多,到时候再和卢浮宫这样的博物馆洽谈作品的收藏,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了。
  想明白这点之后,蓝天雨说道:“能够有机会和卢浮宫以及大都会这样的世界著名博物馆合作,是我的荣幸。等这次拍卖会结束之后,有了其它的作品,我一定及时通知两位。如果到时候,卢浮宫和大都会仍然对我的作品感兴趣,我非常期待能够和两位再次见面。”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等蓝先生创作出新的作品,一定要及时通知我。”马乔里抢先说道。
  “我非常期待蓝先生的新作面世,我始终坚信,我们卢浮宫一定是蓝先生的最佳合作对象。”普尔曼也不甘示弱。
  有些剑拔弩张的场面,终于缓和下来。
  这时,一位金发碧眼、身材火辣的美女走过来,笑容甜美地说道:“大家好,打扰一下,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艾丽莎。我能够对四位先生进行一次简短的采访吗?”
  作为主人,蓝天雨答话道:“当然可以。我是古韵拍卖的董事长蓝天雨,欢迎艾丽莎小姐来参观我们的预展。”
  “我已经在香江呆了三天时间了,本来打算参观完你们古韵的预展就回国了。没想到,我在这里竟然发现了《大漠行旅图》、《松鹰图》和《云端上的圣母》,这三幅震撼人心的东方画作。从这三幅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东方艺术的神秘和伟大,对于这三幅画作的作者,我非常崇拜。”
  艾丽莎看向蓝天雨的目光闪闪发亮,眼神中饱含着崇拜,她继续说道:“我认识阿苏德王子和马乔里大师,所以我一直都在关注你们的谈话,这一点还要请你们原谅。我现在已经知道这三幅画作的作者就是蓝天雨大师,我想问一下蓝先生,这三幅作品为什么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魔力?其中有什么秘诀吗?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字,你是哪所艺术学院毕业的?”
  “我没有进入专门的艺术学院学习深造,我师从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万荣轩万老。我能有今天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万老的指导和教诲。艺术从来都没有什么秘不示人的诀窍,如果一定要总结一句话来表述,那我认为应该是刻苦和天赋吧。”面对艾丽莎的火辣目光,蓝天雨完全无视,侃侃而谈。
  又询问了蓝天雨几个问题之后,艾丽莎把采访目标对准了马乔里:“马乔里先生,作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首席鉴定专家,你来这里参观预展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蓝天雨先生的三幅作品,你有何评价?”
  “我来这里参观预展的目的,是为了鉴定一下《第一步》的真伪。但是,在预展的作品当中我发现了更大的惊喜,那就是来自蓝天雨大师的三副伟大作品。任何人在看到这三幅作品之后,都会为之震撼,尤其是《云端上的圣母》,甚至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这是一幅带有神圣力量的画作,其中的艺术感染力无与伦比,我认为这是世界绘画史当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马乔里毫不吝啬对于蓝天雨所创作的三幅作品的赞美。
  接下来,在艾丽莎的询问之下,马乔里对于蓝天雨的三幅画作,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点评。马乔里心中的震撼,直到现在还没有消退,自然不乏赞美之词。
  “普尔曼先生,你曾经说过,《云端上的圣母》如果收藏在卢浮宫,在未来,这将会是卢浮宫的又一件镇宫之宝。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有些夸大?”艾丽莎继续采访普尔曼。
  “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参观完蓝天雨大师的三副作品,我为之深深震撼。尤其是参观完《云端上的圣母》之后,我从中体会到了悲悯和的祥和,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安宁,毫不夸大地说,这绝对是一幅伟大的作品!”
  普尔曼语气有些激动地继续说道:“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人都会认同我对于这幅作品的看法。如果我们卢浮宫有幸收藏这幅作品,不需要太长时间,她一定会成为卢浮宫的又一件镇宫之宝。总有一天,我的话会成为事实,这并不夸大。”
  艾丽莎心中非常高兴,她没想到自己临走前心血来潮的一次参观,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她自己参观完蓝天雨的三幅画作之后,就已经被深深震撼。而所有参观预展的人,不管艺术鉴赏力是高是低,竟然都有着和她完全一样的感受。这一发现,让她非常震惊,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一个大新闻。
  随后,马乔里的到来,真是让她大喜过望。
  让她感到更加惊喜的是,卢浮宫的首席鉴定大师普尔曼竟然也在这里。而且,马乔里和普尔曼为了争夺《云端上的圣母》,竟然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马乔里和普尔曼分别是卢浮宫和大都会的首席鉴定师,有了他们两人的高度评价,以及互不相让的激烈竞争,艾丽莎的这篇新闻才真正有了看点和让人信服之处。
  她相信,等到自己的报道一出,来自东方艺术家的三幅画作,一定会引发西方艺术界的关注和争论。
  ……


第199章 广泛关注
  马乔里和普尔曼鉴定完《第一步》等六幅油画之后,已经到了闭馆时间。
  在蓝天雨的盛情约请下,两位鉴定师和阿苏德王子没有急于离去,蓝天雨找了一家极富特色的清真餐馆,招待三人。
  蓝天雨和两位鉴定师相谈甚欢,有很多共同语言。虽然马乔里和普尔曼总会互相拆台,但在蓝天雨和阿苏德王子面前,两人也不好表现的太过明显,气氛还算融洽。两位鉴定大师讲起艺术界的一些趣闻轶事,和一些鉴定秘诀,蓝天雨和阿苏德往往听得津津有味,能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说说笑笑,浅酌慢饮,这一顿饭足足用去了三个小时。
  一番畅谈下来,蓝天雨和两位鉴定师的关系,由生疏到亲密,再加上共同语言很多,相处起来,已经很是随意。自从和阿苏德王子互赠礼物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因为相处尚短,还算不上亲密的朋友,但也有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比起一般的普通朋友,多了几分知己之感。
  阿苏德在上车之前,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件事情没有交代,停下脚步说道:“我给你精心挑选的几辆车,明天就能运到了,希望能给你一个惊喜。要是有哪辆车不喜欢,我那里还有不少,你尽管开口,我再给你调换。”
  “我想这个惊喜一定不小,那我就不客气了。”既然是阿苏德王子的一片心意,蓝天雨便也不再推脱。
  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那天雨开始浏览手中的报纸。
  他首先关注的就是《纽约时报》。
  虽然不是头版,但是加黑加粗的标题仍然十分醒目:《云端上的圣母》——卢浮宫的下一件镇馆之宝!
  标题很夸张,很有震撼力。细细阅读里面的内容,艾丽莎首先描述了自己参观古韵预展的经过,尤其是对于蓝天雨所创作的三幅作品的描述,极为详尽。
  接下来,是她采访蓝天雨、马乔里以及普尔曼的经过。作为美国的富豪名人,其中也有阿苏德王子的简略访谈内容。
  在这些内容当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卢浮宫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激烈争夺一幅东方工笔画——《云端上的圣母》的详细经过。
  艾丽莎的描述虽然略显夸张,但基本符合事实经过。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报纸之一,这篇报道虽然不是刊载在头版之上,但是能够给古韵预展带来的关注,必然是轰动性的。可以预见,接下来几天,紧随而至的各大媒体,定然不在少数。
  其它十几份报纸快速浏览完毕,蓝天雨惊讶地发现,报道《云端上的圣母》等三幅作品的报纸,除了《纽约时报》之外,竟然还有三份。
  其中两份是香江本地的报纸《明报》和《东方日报》,另一份竟然是英国的《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的题目是:来自东方的伟大艺术家——蓝天雨大师。
  标题下面,重点讲述了记者本人在参观完《大漠行旅图》、《松鹰图》、《云端上的圣母》之后,心中的震撼和体会。
  在蓝天雨看来,这篇报道的深度比不上《纽约时报》艾丽莎的采访,但是里面的内容更加注重描述东方艺术的神秘。这篇报道中,对于三幅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稍显夸张了一些,其中夹杂了一些对于东方写意画和工笔画的见解,看来这位主笔的记者,对于华国独特的绘画艺术倒也有些了解。
  蓝天雨的三幅画作,仅仅展出了一天,就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这让蓝天雨有些意外。
  有了《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的报道,蓝天雨的三幅作品,必然会引起其它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蓝天雨现在就可以预见,从今天开始,古韵的预展大厅,一定会迎来更多的参观者。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比蓝天雨的预测,还要更加火爆一些。
  《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都是世界级的大媒体,影响力极为广泛。有了国外两大世界级媒体的报导,其中的内容又是介绍东方艺术和东方艺术家的正面报道,自然引起了国内媒体和香江本地媒体的极大关注。
  此前没有关注到这一点的香江本地媒体,自然一片哗然,纷纷派出精英骨干,前往古韵的预展大厅进行深入采访。国内的各大媒体,也紧急安排人员前来香江采访。
  一上午时间,蓝天雨就接到了七八个询问电话。
  中午时分,就连万荣轩万老也打来电话询问:“真没想到,你在香江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能够让卢浮宫和大都会的首席鉴定师为之震撼惊叹,想必你的画技定然是有了极大的进步。看到相关报道之后,我很欣慰,看来你一直都在努力,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我已经订好了前往香江的机票,天黑之前就能抵达香江,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你的三幅新作。”
  “您的年纪大了,可千万不能一个人来,最少也要有一人陪同,这次是谁和您一起过来?”万老的突然袭击,让蓝天雨很担心,他最忧虑的就是万老的身体状况。
  “我的身体很好,你不用担心,况且和我同行的还有庆丰和故宫博物院的梁院长,有他们二人照顾,不会出任何问题,你尽管放心。”
  万老已经年逾八旬,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这么远的路途,对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蓝天雨非常担心,劝说道:“您要是想知道我有没有进步,回去之后,我随时可以上门接受您的考核。让范师兄和梁院长作为代表,过来看一看也就是了,您真没有必要亲自过来。”
  “除了要看一看你的新作之外,岳飞真迹和九龙玉杯,我也要亲自鉴赏。我听说这次预展中,还有许多其它的国宝级古董艺术品,我都不想错过,否则就要抱憾终生了。”
  既然劝说不下万老,蓝天雨只能做好万全的准备,好在他现在的医术不凡,要是万老抵达之后身体不适,他还可以及时医治。
  ……


第200章 五辆豪车
  刚刚吃过午饭,阿苏德王子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五辆车的手续都已经办好,现在已经送往你的别墅,希望你看到后,能够喜欢。”
  “晚上有客人过来,这几辆车正好能够派上用场,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改天请你吃饭。”
  挂掉电话之后,蓝天也匆忙赶回山顶区的别墅。
  没想到阿苏德竟然一口气送了他五辆车,以阿苏德王子的身份,想必送给他的这几辆车,一定都是顶级豪车,蓝天雨对此十分期待。
  豪车就是男人心目中的昂贵玩具,数量越多越好。此前,蓝天雨手中能够动用的资金有限,最好的一辆车也只是宾利雅致。现在他手中资金宽裕,足够他买下世界上任何一辆他所中意的汽车,但是那些没有现货的顶级名车,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拿到手中。
  阿苏德赠送的这几辆汽车,价格还在其次,让蓝天雨免去了等待的时间,才是蓝天雨最看重的。
  回到别墅,蓝天雨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好停在前院当中的五辆崭新豪车。
  不出蓝天雨所料,阿苏德赠送的五辆车,果真都是各大品牌的最新款豪车。
  下车后,看到停放整齐的一拉溜新车,就连少言寡语的姜兵,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快步走上前去,逐一查看。
  五辆车五种颜色,银色的劳斯莱斯、海蓝色的布加迪、黑色的骑士十五世、白色的奔驰、火红色的柯尼赛格,每一款车都气势不凡,眩人耳目。
  “竟然都是防弹定制版!这五辆车的价钱,最低也要两千万美金,这个阿苏德王子真是够土豪的。”董震查看之后,十分惊叹。
  蓝天雨也没有想到,阿苏德王子出手竟然如此大方,看来在以后的合作中,要多给他一些补偿才行。
  平时不言不语的姜兵,竟然是一个狂热的汽车爱好者,把蓝天雨的安全托付给董震之后,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实验一下这五辆车的性能,首先发动霸气的骑士十五世,呼啸而去。
  姜兵责任在身,不敢耽搁太长时间,半个小时就返回了别墅。
  蓝天雨看到他似乎有些意犹未尽,便说道:“正好今天下午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干脆咱们开上新车出去兜兜风。我和董震开一辆车,姜兵自己开一辆车。”
  对于蓝天雨的提议,两人都很支持。虽然董震和姜兵一直都是雷院长的亲卫,但也很少有机会驾驶这样的豪车出行,今天有机会好好过把手瘾,两人都有些兴奋。
  下午五点,蓝天雨拉上赵文海,发动劳斯莱斯和奔驰,前往机场接机。
  有赵文海的关系在,两辆车直接开进了机场。
  等候了将近一个小时,万老乘坐的航班终于落地。
  万老在范庆丰的搀扶下走下舷梯,看起来倒是精神奕奕,没有显露出疲惫之态。
  蓝天雨连忙快步迎上前去,搀扶着万老的左臂说道:“看到老师您平安抵达,我终于放心了。”然后才扭头对梁院长和范庆丰说道:“梁院长、范师兄,路上辛苦了。”
  “我身体好着呢!别说来香江了,就是去美国都没有问题,你这完全是瞎操心。”万老说话的声音中气十足。
  “我现在急于想看到你的三幅大作,别说这次是轻轻松松坐飞机过来,你就是让我跑步过来,我也不会感到辛苦。”梁院长上下打量着蓝天雨,似乎想要从他身上看出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师弟真是好样的!作为你的师兄,我为你感到自豪!真没想到一段时间未见,你的进步会这么大,看到《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关于你的报道之后,我都有些不敢相信,直到现在,我还有些高兴的合不拢嘴。”范庆丰说话的语速很快,脸上的笑容灿烂,看起来确实有些激动。
  接下来,蓝天雨把赵文海和董震、姜兵,给三人做了简单的介绍。
  汽车发动后,蓝天雨道:“咱们先去填饱肚子,好好休息一个晚上,养足精神之后,明天上午咱们就去参观预展。”
  “我们急急忙忙赶过来,可不是为了吃饭和睡觉。要是看不到你的三幅新作,恐怕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着。反正是你们古韵自己的预展,随时都能进去参观。我看还是先去展厅参观,等参观完了,再吃饭休息也不晚。”梁院长急迫地说道。
  “梁院长说的对,我现在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饭睡觉,去展厅参观才是最重要的。”范庆丰也附和道。
  “那可不行,师傅这么大年龄,现在肯定已经很疲惫了。还是等吃完饭,睡上一觉,养足精神之后,再去展厅参观,我才能放心。”蓝天雨不放心万老的身体状况,坚决反对。
  “我的想法和他们两人一样,心里有牵挂,肯定是吃不下、睡不香。还是先去展厅参观吧,我的身体很好,你不用担心。”万老发话道。
  万老执意如此,蓝天雨只能妥协道:“那咱们先去吃饭,等吃完晚饭之后,再去参观也不迟。展厅里的国宝级古董艺术品很多,看到这些东西之后,要是不能好好鉴赏一遍,你们肯定没心思吃饭。梁院长和范师兄倒是能够坚持下来,但是老师毕竟年龄大了,绝对不能这么做。展厅里的东西又跑不掉,来日方长,咱们随时都能慢慢鉴赏,不必急于一时。”
  蓝天雨的担心确实有道理,梁院长和范庆丰不再反对,万老也只得答应下来。
  虽然晚上的大餐很丰盛,但是万老三人心有牵挂,食不知味,匆忙吃完之后,催促着蓝天雨尽快赶往展厅。
  走进展厅之后,三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珍贵的古董艺术品。
  范庆丰一眼看到了悬挂在墙上的《松鹰图》,惊喜地说道:“你们慢慢鉴赏,我还是先去欣赏一下小师弟的《松鹰图》。”
  “类似的古董艺术品,我已经见过很多了,我现在最想看到的就是天雨的三幅新作。我想知道,让西方人感到震惊的国画,到底有什么样的惊人魅力?”梁院长一边说着,一边也向《松鹰图》走去。
  ……


第201章 国内反响
  “我看到《大漠行旅图了》,好像天雨的进步确实很大,我要过去好好看一看。”万老眼前一亮,快步向前方走去。
  蓝天雨虚扶着万老,跟随他一起向前走,在《大漠行旅图》前站定。
  “进步真的很大,画风、画技已经自成一派,有了一些宗师气象。当今画坛,能够在这方面胜过你的,已经不足一掌之数了。最难得的,还是其中的意境,直指人心,深厚浓烈,就连我看过之后,都感觉很震撼。在你以前的画作当中,这个特点就很明显,只是受到你的画技所限,感觉没有现在这么强烈。”
  在这幅作品中,蓝天雨的进步,已经极为明显,万老非常欣慰,继续说道:“难怪你的作品能够让西方人都感到震撼,你的这幅画已经超出了画技的樊笼,艺术感染力直至人心,不需要了解我们华国画的绘画技巧,也能够感悟到画作的意境。这应该是独属于你个人的天赋和最大特点,你现在已经把这一点运用的很好,我很欣慰。”
  接下来,蓝天雨陪着万老又分别鉴赏了《松鹰图》和《云端上的圣母》。这两幅作品,意境更加深邃和浓烈,万老看了,更是赞叹连连。
  万老、梁院长、范庆丰,汇聚在《云端上的圣母》前面,感受着画作当中仿佛能够净化人心的神奇力量,心中都感慨万分。
  梁院长说道:“我们东方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当代,因为国力上的差距,影响力一直远远不如西方文化,尤其是在绘画上,西方油画一直都是世界画坛的主流。本来应该是并驾齐驱的两种绘画形式,却因为我们在经济上的弱势,致使我们的国画一直都被西方油画强压了一头。”
  “体现在作品的价值上,两者之间更是差距巨大。在国际市场上,一幅顶级的近现代西方油画,可以拍卖出亿元以上的美金,而一幅顶级的国画,哪怕是在国力已经大幅提升的现在,除去古画和油画之外,最多也只能拍卖出三千万左右的华币。要想让我们东方文化被全世界理解和接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没想到你的作品,却打破了这个限制。这种直指人心的艺术表现力,比西方油画还要直观和震撼。《泰晤士报》称你是伟大的东方艺术家,确实没有夸大。”
  梁院长最初接触蓝天雨,还是因为蓝天雨去故宫博物院鉴赏馆藏的珍贵文物,当时梁院长并没有对他太过关注。此时鉴赏过蓝天雨的三幅新作之后,蓝天雨卓绝的绘画天赋,已经完全征服了他。
  “我本来还一直担心《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吹捧太过,现在亲眼看到你的三幅作品之后,这才知道小师弟的画技竟然已经开一派之新风,不要说放在当代画坛,就是纵观历史,小师弟的画技也已经是顶级大家了。尤其是画作的神韵,浓烈深邃,让人观之心神摇曳,难怪能让那些目高于顶,对我们华国文化所知聊聊的西方鉴定师也为之惊叹、震撼。看了你的三幅新作,师兄我是心服口服,能够有你这样的师弟,我是与有荣焉。”范庆丰看向蓝天雨的眸子中,溢满了浓浓的自豪之光。
  西方油画与中国画是两种不同的审美理念,它们不同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哲学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用油画的表现形式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的准确把握,作品中蕴涵了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科学理性认识;华国人通过传统绘画语言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和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要想理解和欣赏华国画,需要具备高深的华国文化功底,审美理念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文化的隔阂。
  现在蓝天雨的三幅作品竟然打破了这个桎梏,万老三人,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欣慰。
  展厅中的其它国宝级文物,同样对三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蓝天雨的催促之下,三人没有时间细细把玩,只能走马观花的粗略鉴赏。
  就算如此,因为物品太多,等他们鉴赏完展厅中的全部古董艺术品,已是深夜时分。
  拉上三人,一行两辆车直接返回了山顶别墅。
  第二天一早,在万老三人的催促之下,匆匆吃过早饭后,蓝天雨又把三人送到了展馆参观。
  今天前来展馆参观的人流,又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香江本地和国内的媒体,近水楼台先得月,前来采访的记者最多。有了《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的抢先报道,西方的各大媒体,不甘落后,同样拍出了精兵强将前来采访。
  一些西方画坛的艺术家,也有一部分人来到了香江,想要看一看蓝天雨的三幅作品,到底是不是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古韵预展的关注度,再次大幅提升,蓝天雨清闲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总会有人找到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他,要求采访或者探讨艺术,这让蓝天雨非常不适应,有些心烦气躁、疲于应付。
  有了更多媒体的参与,对于东西方艺术的探讨,越发甚嚣尘上。凡是亲眼参观过蓝天雨三幅作品的人,无不由衷赞叹,这让蓝天雨在西方画坛的知名度更加响亮。
  因为时间尚短,蓝天雨在西方国家的知名度还只是小有影响,只能算是刚刚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在国内,他的知名度则是炙手可热,火爆无比。
  各大报纸、电台,甚至一些电视台,都报道了古韵拍卖在香江规模空前的盛大预展。对于蓝天雨的三幅新作,讨论话题更是火爆异常,东方艺术大师蓝天雨的名字也被反复提及,俨然之间,蓝天雨已经成了国内在国际上最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画家。
  就在现实世界纷繁嘈杂的时候,民国位面的江毅翰和末世位面的陈骏都准备好了第一批物资,开始联络蓝天雨,准备献上供奉物资。
  ……


第202章 供奉物资
  蓝天雨花费了一百献祭点之后,首先选择和江毅翰联络。
  联通之后,江毅翰的信息传了过来:“财神爷,薛将军已经筹集到了一部分物资,我现在就把供奉清单报给您。不足的部分,薛将军会尽快筹集完毕。”
  一串供奉物资的清单名录,很快出现在光屏之上。
  这一次的供奉,古董和现代书画都不多,最多的是各种翡翠玉石。除了部分成品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尚未雕刻加工的翡翠和玉石原料。其中和田玉原料大约有一百多公斤,各种品质的翡翠原料还要更多一些,大约有两百公斤。
  而且其中不乏精品,和田玉原料主要以籽料为主,大约占了总量的一半,非常难得。翡翠原料中,大部分都是中档原料,冰种翡翠大约有五十公斤,最为顶级的玻璃种也足有二十公斤。
  这一次的供奉物资,数量繁多,总价高昂,蓝天雨很满意。
  供奉清单全部报上来之后,江毅翰继续说道:“薛将军对外交易了一批药品,因为翡翠玉石便于运输,就暂时选择了主要以翡翠玉石作为交易物,如果财神爷还有其它需求,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办理。”
  “只要是物资清单上的物品,你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哪一种交易都可以,我不会干涉。”
  有了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