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游戏在异界(炎黄)-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然后秦岚这才猛然的想到一件事。

董卓迁都长安是必然的,但是这件事分明是在诸侯联盟逼得他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被迫西迁的……可是现在诸侯联盟还没有建立,董卓竟然就已经西迁了,这件事里透着诡异啊。

秦岚还是去上任了,就带着一个貂蝉,因为布兰妮和神乐的外貌都不适合露面,所以她们都被留在了郿坞……至于董雯,更不要说了,秦岚走的时候,她耍赖的抱着秦岚的脖子不肯放开,非要秦岚答应她每个礼拜都要回来一次才肯放开。

在走之前,秦岚又和马腾谈了一次,告诉他一些事情已经改变,不过开年之后,会有很多人群起反对董卓,这个世界也会大乱,为了尽快的掌握一切,秦岚他们需要接管董卓手下的所有势力,所以马腾也需要准备随时参战。

马腾苦思了好半天才开口,“秦师傅,我只想问一句,当你大权在握之时,会效仿太师这般独霸朝廷吗?”

“如果要这般去做,我安心做董卓的孙女婿就好,自然一切都能接手。”秦岚笑了笑,“少帝虽然被害,但是献帝仍在,汉室之气尚未断绝,将军大可不必灰心,如今作乱的宦官尽除,只要我们努力,未必不能保全汉室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太平。”

“如此,马腾愿听……大人调遣……”

抵达长安之后,秦岚自然就住在董卓的太师府之中,董卓很多事情也从来不瞒秦岚……然后秦岚见到了董卓这一切动作的幕后策划者,贾诩。

在三国谋士群中,贾诩是颇为特殊的一个,他没有诸葛亮那样开济两朝的功业、死而后已的忠诚;也无荀彧那样明识善筹、襄助霸业的“表现”。但若论复杂时局下的权谋机变、趋利避祸,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当时就赢得了天下“智计之首”的名声。直到今天,他也是诸谋士中备受争议的一位。有人说,贾诩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算准了各路人心,前后四次改投主人,竟然次次受到重用;也有人说,一场乱世,他是最没气节的人,为求保身,一条毒计就让百万生灵涂炭。

然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生性多疑的曹操身边,郭嘉早夭、杨修赐死、荀彧忧愤而终、徐庶一言不发,唯有贾诩善终。当他以77岁高龄、位列三公的显赫地位安然去世时,他一手扶上帝位的魏文帝曹丕,还封荫了他的子孙,保全了他家的三代富贵。

所以,找到贾诩吧,把他控制在你的手下,这会是你的天下的第一步。

这是楚萱的原话,在知道秦岚现在的境况之后,楚萱对秦岚试图收服吕布的提议并不以为然,反而说起了贾诩,让秦岚无论如何要把他拉到手下。

在秦岚之前的想法之中,贾诩或者算是一个不错的谋士,但是比起郭嘉,诸葛亮之流应该差了很多,而且他的名声一向不好,虽然是夹缝中求存不得已而左右逢源,但是助军阀为虐,从而流毒天下的也是他,尤其是在董卓死后,他献计让李傕和郭汜聚众围攻长安,此举的代价是极为沉重的——国家为之破碎,黎民为之遭殃,延续了近400年的汉朝江山完全毁于一旦。所以秦岚一直以来都没有考虑过贾诩,只是楚萱却用一句话把秦岚给打死。

你现在属于西凉军势力,除了贾诩,这天下现在谁会跟你?

贾诩是甘肃武威人,武威和张掖、酒泉、敦煌并称“河西四郡”,由于地处边界,在东汉时期,这四郡成为汉族和羌族、氐族、杂胡的混居之地,被统称为凉州,虽然历史上的贾诩在前后四次改换门庭,但是在最后跟曹操之前的十多年,他一直都是属于西凉势力,等到曹操统一中原大势已成,为了保命不得不劝张绣投了曹操。

但是现在,曹操只是一个仓皇逃出洛阳的无名之辈而已……

只是此时的贾诩也不应该跟在董卓的身边才对,他虽然是董卓的属官,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名声未显,只是跟在董卓的女婿牛辅身边做事……可是现在秦岚竟然在董卓的身边看到了贾诩,然后也知道了,董卓西迁其实是出自贾诩的主意。

原来洛阳身为汉朝旧都,不但各大势力盘缠勾结,而且董卓身为一个外来者又不自觉,不但不结交他们还纵容属下抢掠洛阳富豪,已经惹起众怒,加上董卓后来一系列的措施,让贾诩认识到,董卓必然会引起天下公愤,一旦各大势力联合起来群起而攻之,董卓虽然有强盛兵力在手,但是未必能抵挡,到时候,他贾诩也必定遭殃,所以贾诩就在牛辅的引荐下见到了董卓,然后说服了他。

与洛阳受河内钳制不一样,长安不但也是城墙高耸,而且只要守住潼关,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威胁到长安……贾诩打的好主意,董卓也深以为然,于是董卓火烧洛阳,然后迁都长安。

秦岚见到的贾诩已经四十多岁,一瞥小胡子和那个阴险的三角眼一看就不是很招人喜欢,但是他的智谋又确实无双,日后在曹操那里一直没有太大的发挥是因为曹操手下能人众多,而且贾诩别的本事没有,说保命绝对是第一,他自认不是曹操的嫡系,所以一直少言慎言,所以虽然有过恶行,但是却安稳老死……但是现在,秦岚却可以将之才能用上并且大放光明,因为现在,贾诩是董卓的嫡系。

至少秦岚可以看得到,贾诩对他弯腰的时候,那一声少将军绝对喊的真心实意。

所以秦岚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和,你做的很好,想来对接下来的大战,你也已经准备好了对策。”

“咦?”贾诩惊讶的看了秦岚一眼,此时只有他,董卓,秦岚三人在场,所以他倒也不甚做作,愕然看向董卓,“少将军也知道接下来必然有场恶战?”

“别看我,我可没有告诉他这个……”董卓不在意的摸了摸肚皮,恩,谁要是以为董卓真的是肥肠满肚那就是你被历史骗了,真正的董卓,现在不过是精瘦的汉子,孔武有力,他的一身武勇绝对不下于华雄。“孙婿,这事你又是如何得知?”

“这个并不难猜。”秦岚笑了笑,也不多做解释,只是看着贾诩点了点头,“所以我本以为太爷在明年才会让都城西迁来长安……原来是有你在背后谋划,如此一来也好,我们的元气还在,明年对抗联盟也会多出几分胜算。”

“……”

不愧是贾诩,只是凭借几句话就明白了秦岚在说什么,倒是董卓再次摸了摸肚皮,“早听说我孙婿韬略跟武功一样强大,今日一见果然了得,只是孙婿,你为什么说我会在明年才来长安?”

“明年开年之后,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您。”秦岚伸手指了指董卓书房的地图,“冀州刺史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还有四世三公家的袁绍以及袁术两兄弟,接下来还有长沙太守孙坚,河内太守王匡也会出兵,再然后……”

“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些?”这下不止是董卓,甚至连贾诩也露出了讶容。

“我还知道很多很多。”秦岚淡然的笑了笑,“所谓天下大势,观其形而知其气……”

“观星术?你竟然懂观星术?”贾诩惊呼出声。

秦岚耸了耸肩,然后看向董卓,“太爷,你现在虽然已经权倾天下,但是这个天下却还不是你的。”

“……”绕是董卓对秦岚再好,也被他的这句话给惹毛了,什么叫天下还不是我的?那是谁的?

“太爷你可先别生气。”秦岚笑了笑,“要是在之前我可懒得说这些……不过我现在也是董家的一份子,我也不想还没吃到雯雯就被人抄家灭族了,是不是?”

“谁?有谁敢抄我家灭我族?”董卓终于暴怒了。

“事实上……”秦岚却是轻描淡写的看了董卓一眼,“太爷你现在一头黑线,如果不就此改变一下,恐怕最多还只有两年寿命……”

第四十五章 潼关秦岚初发令

其实董卓也不是生性暴虐,只是在那个环境之中,因为惧怕而下意识的做出的行为。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伪装坚强。

董卓一直都很怕,因为他不是傻子,以他这样的手段登上权利巅峰的人历史上不是没有,只是大多下场都很惨,所以他选择了一条更加没有回头的路,那就是……杀。

不服气的,杀。

不满意的,杀。

但是只要是自己人,董卓一般来说都是尽力的拉拢,所以他放纵手下抢掠洛阳,放纵手下们为所欲为,因为只有这样,这些陪他打生打死的兵才会继续跟着他……事实上,在他进京之前,他带兵也是很严格的,绝对是汉末一代名将,当年出征西域,名将皇甫嵩以及其余的五支部队全都覆没,只有董卓一支完身而退,后来更是领兵打败了马腾以及韩遂等十多人联合组成的王国,赫赫战绩如果不是因为进京夺权,相比也不会比卢植等人逊色。

所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最怕死,秦岚面前站着的董卓绝对算一个,他或许不怕自己死,他怕的是自己死后,整个家族都被诛灭,而且不管怎么说,董卓绝对不想自己老母还没有颐养天年就白发人送黑发人……

所以,贾诩一提出建议之后,董卓就果断的火烧洛阳然后西迁。

所以,秦岚现在说他最多只有两年寿命之后,董卓不但没有继续火冒三丈,反而是突然冷静了下来。

“孙婿,你的意思是,我会被联军打败,然后抄家灭族鞭尸曝众?”

“事实上,因为太爷您的一系列动作,加上还有吕布等人的存在,联军很难打败您……”秦岚笑了笑,“很抱歉,我不能说太多,就是那句话,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我现在已经娶了雯雯自然就站在您这边,这一点您可以放心,我会想办法帮您……以及董家,但是我希望太爷您要绝对信任我才行。”

“哼,你是我的孙婿,我董家四代,现在就你能接我的手,我不信任你还信谁?”董卓站起身直直的看着秦岚,“我之前说过,我的就是你的,不管我现在挣的再多,最后也是要传给你的,所以你看着办吧,我年纪大了,也确实有一点力不从心,而你的能力,现在我也相信了,所以,文和”

“在,太师”贾诩躬腰下去。

“从今天起,你就跟着少将军吧,尽力帮他做事……我的事情也会逐渐交给他来接手,两年之后郿坞应该也修好了,我会卸下一切回去享福。”

“是……太师。”

……

董卓能做出这个决定殊为不易,不过他之前一直自己顶着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手下无人可以替代他,他的弟弟其实就是一个碌碌之辈,享福可以,打仗就完全一点不通。手下优秀的人才也不是没有,但是总有这个或者那个的缺点,最关键的是,除了他没有人可以镇压的住吕布,李傕,郭汜等人,他的几个女婿虽然也不错,但是牛辅,李儒几个胆子是有,实力还是差了许多。

但是现在秦岚出现了,连勇猛无双的吕布都败在了秦岚的手下,李傕和郭汜自是不用说,加上秦岚是他董卓的亲孙婿,接他的手也没有人敢说什么,加上还有马腾在一边辅助,相信经过两年的培养,以秦岚的能力自然能把这群桀骜不驯的家伙治的服服帖帖……

董卓既然打定了好主意,秦岚自然是乐见其成。

既然说服了董卓,那么改变就从现在开始……小皇帝当然是要死死的控制在手里,这一点不管是董卓又或者秦岚从来都没有疑问,不过秦岚的意思是让小皇帝有一点皇帝的样子和威严,至少在外人面前还是要做戏,最起码要给足他面子,这不是给小皇帝看的,而是给天下人看的。

董卓于是采取了秦岚的建议,主动放弃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而是在朝廷上恭恭敬敬的给小皇帝下跪表忠心……反正现在朝廷上下都是他的人,什么还不是他说了算?

国家政策方面,董卓开始提出一些实际的利民治国策略并且执行,譬如减赋,建学,兴修水利……

军队方面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整顿,董卓召集所有的手下大将,然后通知他们,以前的所作所为是在乱世谋利而趁势而为,但是现在,大家为国家正统将军,必须约束手下,不得再行抢掠**之事,如有发现,违者必究,另外,董卓不久又调任秦岚任后将军之职,持节,特赐他可以可以调动任何部队的权利。

事实证明,民众都是最善于忘记的一群人,董卓之前的暴虐,在他做出这一系列的举动之后,开始有了改观,尤其是在长安街头当众处置了一群不遵法纪的士兵之后,大多数人都相信,董卓之前的行为,只是乱世重典,为了重建国家。

当然,这跟秦岚在背后让人宣传分不开……

董卓正面演戏,背后有秦岚控制舆论吹风,加上蔡邕这个德高望重的人出头为董卓说话,长安的人心顿时为之一变……原本老百姓都传董卓是个魔头,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一把火烧了长安,烧了小皇帝自己做皇帝,但是现在所有人都再传,原来是因为之前宦官和外戚争权,董卓为了国家不得不下重手,把两边都消灭掉,所以才废少帝立献帝,所以才搜刮洛阳富豪,因为他们侵吞了全国的财富……

而蔡邕这个原本正直的人为什么要给董卓说话呢?毕竟蔡邕之前也非常不耻董卓的行为,甚至从来不参与董卓的任何活动,只在朝廷任官。

原因很简单,因为秦岚找了他,而且董卓也把聘礼送到了蔡邕家……是的,小文姬也要嫁给秦岚了。

秦岚是私下去找蔡邕的,在见到这个历史大大又名的文学家之后,秦岚却没有跟他谈文学,而是谈起了小文姬……为什么要谈起她?这个原因很复杂,因为不得不来朝廷投靠董卓,蔡邕认为自己恐怕不得善终,所以他希望早一点把女儿托付出去,尤其是在知道女儿心中有属之后,这件事就提上了议程,原本秦岚还算不错,但是现在秦岚却被董卓招为了女婿,所以已经不再蔡邕的考虑范围之内,很明显的,一旦董卓完蛋,不管秦岚怎么厉害,也一样会遭受株连。

蔡邕现在还没有确定到底是把女儿嫁给谁,不过他已经通过人找到了一些门当户对的世家……这一些动作瞒不住人,现在镇守长安的秦岚只要问几声就一清二楚,所以秦岚不得不来找蔡邕,不然很快他就要把小文姬给嫁出去了,小文姬悲惨的命运也就从此开始。

“你绝对不能让昭姬嫁给河东卫家。”秦岚见到蔡邕的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为什么?”蔡邕愕然,你怎么知道我正中意卫家?

“卫仲道虽然是个出色的学子,但却是个病秧子,两年之内必定会咯血而死,昭姬嫁给他,等于受辱。”秦岚看了一眼蔡邕,原因你自然明白,小文姬又是那样的才高气盛。

“……”蔡邕沉默,“你如何敢断定他人生死?”

“何止是他,前几天我还断定过董卓两年必死。”秦岚耸了耸肩,“你没发现太师现在变了一些吗?”

“确实正在奇怪……”蔡邕惊讶的看了秦岚一眼,“你在太师面前断言他必死?”

“哈……确实没错。”秦岚很淡然的点头,“蔡大人,你我都知道,董卓之前行为人神共愤,必然引起天谴,相必你也是因为如此才想把昭姬赶紧嫁出去吧,但是你这样等于是把昭姬送入了火坑,你固然是因为董卓而死受到牵连,但是昭姬这一辈子却因此而受尽了折磨,甚至人尽可夫,如此惨状你也愿意?”

“……”

“帮我吧,一起来改变董卓……他不过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而已,我们可以来纠正他的错误,让一切都回归到正途上……现在还不晚,汉室的江山依然还可以延续下去,可是董卓一旦身死,长安一旦被毁,那么一切都完了,东汉四百多年就此要画上句点,之后百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不为国,家不成家,所以,来帮我。”

“……”

那天,秦岚和蔡邕谈了很多很多,到最后,蔡邕叹息了一声,“为什么你会成为董卓的孙婿?我之所以要把昭姬嫁出去,是因为她现在喜欢上了你啊……”

小文姬喜欢上我了?

秦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完全一愣,然后他站起身,“蔡大人如不嫌弃,就请将昭姬托付给我,我必照看好她,不让她此生受苦。”

其实,这一刻,秦岚是冲动了,说的这个话也是完全没有经过脑袋,一旦他最终寻找到所有的神器,就会离开这个三国世界,如何照顾小文姬一生?但是有时候,人总是会冲动的。

秦岚的女人很多很多,多到甚至他自己都记不得名字,但是她们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走到他的身边,有强迫抓来的,有先上船再补票,有通过其它手段而来,有政治婚姻,有……唯独没有一个女人是这样纯洁的先喜欢上秦岚。

连蔡邕的都知道了,小文姬的心思自然也就不用再怀疑。

蔡邕叹了口气,却没有当即回答秦岚,不过两天之后,蔡邕第一次主动的去找了董卓,然后他们谈了一些什么,之后,董卓就让人请了媒婆也送了聘礼去蔡邕家。没办法,秦岚现在入赘了董家,是董家的人,所以现在这些事就是董家来做了。

不过,小文姬终于正式的被蔡邕许给了秦岚,定在一年之后成婚,那个时候,小文姬刚好满十四岁。

秦岚是入赘董家的人,董卓竟然帮他再娶别的女子?这点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董卓之所以愿意,是因为蔡邕表示,如果董卓真的愿意改变,他也愿意全力助他。

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故事……

好处是,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0年中,果然如同秦岚预料的那样,冀州刺史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和袁绍等10余人都纷纷起兵反对董卓,但是蔡邕的学生曹操这一次没有混在以袁绍为主的联军当中。

曹操的危险性,不说大家都明白。

曹操并不是不想起兵,而是因为蔡邕的一封信,蔡大家洋洋洒洒的一大片文字,其实就告诉了曹操一件事,那就是,你不要来反对董卓……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毕竟是恩师,之前说过,在三国时代,师命等于是父亲的命令,曹操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得违逆,更何况此时他根本就是一个小人物。

虽然跟袁绍关系非常不错,但是曹操也只能婉拒了袁绍的邀请。

蔡邕之所以写这封信,自然是因为秦岚的授意,虽然曹操在讨伐董卓一战之中并不起眼,但是也因此而让他获得了发展的基础,如今没有了这个平台,就算之后能发展起来也要晚好多年……而中原地区,唯一让人头疼的,毫无疑问就是曹操。

但是现在,秦岚要头疼的人却是扬州袁术手下的孙坚。

这个家伙不愧是江东之虎,一路西进势不可当,很快就越过了虎牢关攻进了残破的洛阳……当然,这一次他是拿不到玉玺的,因为秦岚到长安之后,就派人去从井中取了回来,让董卓交还给了小皇帝汉献帝,也是此事让朝中大臣对董卓的敌意大减。

由于董卓已经西迁,占领洛阳其实没有多大的用,不过联合军依然大肆渲染了一番,然后孙坚领兵继续向西,直扑潼关而来,而北面,袁绍联军也联合了河内太守王匡,一起屯兵河阳津,准备西渡攻击潼关。

此时潼关本是华雄在镇守,不过在听闻联合军西进之后,秦岚从长安亲抵潼关,接掌统帅职务,并且还特意的调来了吕布,另外还招来了马超……董卓本来是打算调李傕前来,他认为秦岚还没有太多的指挥军队经验,也不认为他可以抵挡联合军,不过秦岚却坚持要主动前来,董卓犹豫再三之后还是点了头。

站在潼关之上,看着底下密密麻麻的联合军,秦岚却一点的感触都生不出来,这一路他见过了太多的战斗,这样的小场景,真的已经……是小儿科了。

贾诩站在秦岚的背后打量着秦岚,他的心里依然很疑惑……跟着秦岚这两个月以来,他见到了秦岚处理事情的高效和快捷,似乎什么难事到了秦岚手里都很简单一样,另外,秦岚也很放荡不羁,经常去太师府和董卓一群人胡搞乱玩……作为心腹,贾诩自然也在这一群人之中,只是走在外面的时候,秦岚却又正气无比,跟蔡邕这样的大文豪大学究都能来往的非常频繁,而且他明明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应该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阵仗,但是现在他统帅潼关数十万军马,又面对几倍于己方的敌军,却似乎一点惧意都无。

尤其是稍后一些等到联合军们扎营准备完毕,秦岚竟然派吕布下去叫阵……

贾诩原本打算阻止秦岚这样做,一旦开了挑战的头,就停不下来了,而己方的大将明显比联合军少的太多,一旦他们车轮战不停歇的叫阵,己方这边又无人迎战,对士气的损失是巨大的,不如就靠着潼关高墙,死死的挡住他们就算了。

但是他的话还没出口,秦岚却再次开口下令,“华雄,马超何在?”

“末将在”马超和华雄同时上前一步,单膝跪下。

十四岁的马超虽然依然年幼,不过秦岚已经觉得他可以上阵厮杀了,所以给他领了一个校尉的职,让他积累功勋。

“华雄,我要你领八千骑兵转自渭南过河,取道冯翔,必须在五日内突袭河东延津渡口,但是不准恋战,烧光延津渡口的粮草之后即可回转,马超作为你的副官同行,领两千骑负责接应。”

“末将领命……”

西凉骑兵在三国的历史上名声不显,甚至还没有曹操组建的虎豹骑名声大,但是事实上,传闻之中强盛的虎豹骑曾经不止一次的栽在西凉骑兵面前,这还是在曹操有大量步兵辅助,有无数猛将领军,有无数谋士下策的情况下。毕竟来说,西凉骑兵大多是边疆的少数民族组成,他们自小生活在马背之上,天生擅长于骑、射之术,单兵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耐得吃苦。

华雄率领的西凉骑兵尤其是精锐之师,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一次是行突袭之效,贾诩的眼睛只是一转顿时心下了然秦岚的打算,不由的差点拍手叫好。

以袁绍为首的联合军此时刚刚从延津渡口准备南下函谷关发动对潼关的战役,这些自冀州,青州而来的联合部队,他们的补给最终就会全都会合在了延津渡口,大军刚走粮草却还没有来得及调动,所以只要华雄赶的及时,然后一把火……

第四十六章 水火相生与文姬出嫁

受命之后华雄自冯翔城外绕道取向北下,一路急行军,也亏得西凉骑兵自幼在马背上颠簸,区区几天没有任何的问题,所以华雄骑兵其实只用了三天半多一点的时间就赶到了延津渡口,这个时候正好联合大军刚刚南渡离开,延津渡口的守军正是懈怠之时,虽有五万步兵,但是镇守在这里的刚好是韩馥手下大将潘凤。

据说历史上的潘凤是一个能文能武的角色,深得韩馥的信任,‘食则同器,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甚至据说他还打败过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颜良以及文丑。三国演义之中,上将潘凤被华雄所斩其实是不存在的,华雄也不是被关羽所杀,而是被孙坚……正是因为如此,秦岚才派遣华雄领骑兵偷袭延津,而不是留在潼关与孙坚等人对敌。

事实证明,潘凤没有传说的那样强。

甚至华雄的骑兵都已经冲破了延津的简陋城墙,潘凤这才提着裤子从营帐之中奔出来……步兵本来就不会是骑兵的对手,何况是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当火势渐起的时候,很多士兵都在躲避骑兵的冲击而仓皇逃命,潘凤这个时候出来也挽救不会大势了,虽然手持大斧斩杀了数名西凉骑兵,但是很快华雄就发现了他,面对华雄手里的大刀,潘凤交手两三回合之后顿时不敌,于是狼狈逃窜……

华雄听从秦岚的命令,也不追赶,驱赶走了延津的士兵之后就只管放火焚烧粮仓,不过,联合军准备的二十万人的粮草实在太多,为了不给联合军留下一丝一毫,华雄每一处都不放过,直到看到所有的粮仓都点着了火这才呼哨一声,带人撤离。

但是这个时候潘凤竟然在外面收拢残部摆出了阵型包围了过来。

原来,潘凤知道华雄带的骑兵人数并不多,而且自己犯下这样一个大错的结果是可能被斩首,于是打算将功补过,如果杀死前来偷袭的这支部队至少可以洗脱罪名,实在不行也能拖延到大军回返救援。

面对两三万摆好了阵型的步兵,华雄这边手下却只剩下不到六千的骑兵,突杀一番之后,依然很难冲出重围,眼看就要陷入困境,那边突然一阵马蹄声,马超带着两千骑兵突然杀出,甚至一路冲到了潘凤的主阵跟前,潘凤之前跟华雄交了手自觉不敌,所以一直龟缩在后面让士兵上去厮杀,但是这时他一看马超还是一个小孩子,顿时狞笑一声,拎起大斧披挂上马冲了出去。

如果他冷静一点,马超最多冲杀一阵然后趁势救了华雄撤离,但是这一万骑兵可能就要顺势殆尽,能带回去两千之数都是万幸,可是潘凤因为马超的年幼而小瞧他,又因为身上有过而急于攫取功勋来为自己开罪,所以他的结局和命运就很悲惨了,马超只用了三枪就给他的胸腹开了个透气窗,然后身体飞跃而起,用腰上别着的小刀一把收了他的人头……

可怜的潘凤,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死在谁的手里,潘凤一死,那些士兵自然是一哄而散,结果,华雄和马超两只骑兵会和,最终居然还带了超过六千人的队伍回来。

袁绍确实没有想到后方会被人捅一刀。

毕竟隔了一个黄河,来往多有不便……从长安北上河东不是不行,只是绕路太远,一般人绝对不会这样想也绝对想不到,毕竟兵贵神速,沿途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别人就可以轻易的知晓,奇袭之策很难成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接到延津渡口告急的求救信之后,袁绍虽然反应迅速,但是大军最终也只能望河而叹,延津渡口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完全成了一片废墟,留守延津的五万步兵是冀州牧韩馥的家底,也随着这一把火而彻底的完蛋,潘凤死后又被华雄和马超的骑兵一阵冲杀,最终他们丢下了数万的尸体之后四下逃散,要找回来这群人可不是那样容易,而且因为经历了这样大败仗,他们对战争也不会抱有什么信心。

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一把火烧掉了联合军进攻潼关的希望。延津的大火烧了两天两夜,函谷关这边所有军士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于是所有人都知道,大军现在没有粮草了……虽然袁绍紧急下令要控制流言但是军心已经不稳,哪怕是袁绍紧急写信给荆州刺史刘表希望他能赞助一些,不过刘表是皇家国戚,又收到了小皇帝汉献帝下的诏旨,让他不得赞助乱军。虽然汉室式微,不过对刘表刘璋这群人来说,汉室依然是他们的天,于是刘表只能当没有看到袁绍的信,更甚者,他派黄祖东进西陵,隐隐威逼扬州寿春袁术所在之地,袁术顿时惶然,于是火速招孙坚回返。

正好孙坚在潼关下因为吕布叫阵而出,结果却败在了吕布的手下,自觉无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