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旧石器时代(绝响)-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扬点点头:“不错,就是这个计划,他们已经出去一年多快要两年了,能找到的人,基本也就是这些了,再找下去虽然会有收获,但困难想必很大。”

“所以,是时候把他们收回来,分派下去,组建完整的城镇。”

百官没有什么意见,本来这次出去,就是抱着两个目的,要么找到人,要么找到资源。

如今发现各种资源的地点多达几十处,一百支队伍也变成了几百支。

这时候再讲究十人一组的发展,就太慢了。

“我们有的几十处资源,我看过了,有不少资源是重复的,重复的资源就没必要分两支队伍开采,合起来一起,就地开采,就地囤积制造。

百官听了微微点头,全都表示赞同,既然是相同的资源,开采一处就好。

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缩减,一共可以缩减为二十几座城镇,那么每个城镇上,都可以有至少两百的人手,劳动力可以充沛一些。

不过王扬显然没有就此罢手的念头:“我们还要继续释放劳动力,守仓,布匹的储量还有多少?”

守仓上前表示:“前两年的制度一下,国家拥有的总布匹立刻激增,如今足够使用八年,包括那些在未来会降生的婴儿。”

王扬点点头:“不错,够用一阵子了,再生产那么多放着都发霉了,李四,你和守仓两人就物资的储备状况,和工作人数的多少讨论出来,然后将那些需求不大,不重要的人手,分派到其他城镇中去,尽快拿出一个章程。”

李四皱起眉头,有点担忧:“计算出调派人手什么的,我们可以做,但大家不一定去,我看他们的样子,不想去到偏僻的地方。”

王扬也知道这个道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群居,这一点无法改变,而且越多人越好。

一个更多人的地方和一个更少人的地方,不少人都会选择去更多人的地方。

就像后世的农村人口,就爱往大都市跑,一来是因为社会性的原因,二来,大都市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前景。

应该很少听说去小地方生活的,这里也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大都市的生存压力很大,二来是小地方开始迅速发展了,由创业人员和老板们带资金过去,吸引了许多人。

对于王扬来说,这是个问题,但不是个大问题。

他会倒推,学历史的人也往往必须倒推,初中就能学会的思考问题手段。

“你们不用担心,一方面,我们要限制,甚至是撤消一部分工作名额,这是消极手段。”

“另一方面,我们就对众人说那里的工资更高,这就能打动一部分在原本工作岗位上不突出的人。”

“还有一部分,靠那些商人推动,告诉他们,其他城镇要发展了,是不是也要食品店,服装店?”

“他们便会招募人手,带动人员过去。这是积极手段。”

“两个手段并用,那些人迟早会奔赴其他城镇的。”

这么一说,百官明白了,两种手段是互补,不管怎么说,撤消一部分人的工作名额,肯定会激起不满。

但又搭上利诱,他们就不会为丢掉工作生闷气,而是积极面对未来。

反过来也一样,用利诱让某些人心动,但心动不一定就会付诸行动,裁掉一部分名额,等于帮他们下了决心。

百官们没意见,王扬的办法十分巧妙,没有不实施的理由。

“具体细节,由你们自己处理吧。”王扬摆了摆手,便回到了二楼。

……

现在的他,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小家伙的影响,也不想动了,虽然还经常运动,总感觉没什么热情,连逗刃齿虎的心情都没了。

躺在摇椅上,王盈盈游泳回来,一边帮他按摩着,一边用手对他比划着:“太好了,水位又涨了。”

“又涨了?可以游泳了是吧?少游点,太危险。”

那条河,从前两年开始,水位就开始狂涨,到了今年已经超过了当年的水位,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据北边儿传来的消息,说是大雪还是一直下,下雪的面积很大,可是似乎结不了很久的冰,就会融化。

王扬掐指一算:“不对啊,冰期不过刚开始十几二十年,这时候就算要退去了,不下雪了,可是由于冰的反光作用,还会让地球低温好几年啊,何况现在雪还下着,没理由融化啊。”

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王扬都快弄不明白了,自然之神秘,后世人类都没研究透,他也懂得不太多,想不通哪里出问题。

不过王扬不需要想明白,河里有水也好,滋养万物,也算是相当不错,至少不会让那片小麦干渴。

……

“你不要天天唠叨个不停,哪里来的危险!”王盈盈很不服气。

“我不保证河里面一定没有鳄鱼,真遇到那么一只,你就没机会向我服气了。”

“哼!”王盈盈如今是不管事儿了,每天只顾玩自己的,吃自己的,除了老爱下河游泳,很乖。

最近她对吃很感兴趣:“对了,我听说发现了竹子,还有水果什么的,还有水稻?是这么叫吧?这些好吃的东西,啥时候运来?”

“吃吃吃,就知道吃,竹子也能吃么?你当你是熊猫啊?说过多少遍了,笋才能吃。”

“不都是一回事儿吗?”王盈盈吐了吐舌头。

“是啊,很久没吃到那些东西了,怪想吃的。”其实众人不止发现了水稻。

或者说,不应该叫水稻,就比如这年代的小麦,只是和现代的小麦有关系,是它们的祖先。

那一类叫做水稻的东西,也只是近水稻,没有后世那么完美。

吃还是可以吃的,味道也不会差哪儿去,姑且就叫它水稻。

众人还发现了其他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呀,高粱啊,等等的禾本科植物。

现在王扬要琢磨的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种这些粮食?(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七章空城

为什么这么说?得先提两句这些禾本科植物。

在六百万年前,禾本科就出现了小麦水稻这类的农作物。

包括玉米竹子甘蔗在内的东西,都属于禾本科,这个科,就像省市县镇乡,比如说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越往下分,越细,而这个禾本科中的粮食作物呢,比较没有节操,早早就开始了自然杂交,不像动物一样杂交没有好下场。

它们的下场不错,现代吃的粮食作物,全都是或天然或人工的杂交产品,就当吃骡子肉了。

禾本科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有颖果,就是小麦的小麦粒,玉米的玉米粒。

所以这类植物呢,成了人类可以使用的主要粮食。

当然,王扬不是因为它是粮食,就打算种它,而是琢磨着,是不是让某些地方多种一点粮食。

如今不比以前,以前是按部就班的发展人口数量,现在可不是了,寻找到了五千多人,一共一万多人的时代,几年就能让人口井喷,要是王扬再鼓励一下生育,人口就多得不得了了。

这时候,不种点儿粮食实在说不过去。

如今国家的主要食物是三个方面,农作物粮食,牲口,水果。

以前可以盛行,一来是人口不多,二来也是人口集中,果树就在一旁,你想吃水果吃饱没有问题。

现在不行了,人口分散出去以后,众人开始打猎为生。毕竟那时候照顾不到那么多,没办法。

现在既然是要建立城邦。那就肯定不能再向过去那样,还让一群年富力强的人去打猎。太浪费劳动力。

这时候就应该全部投入到生产发展当中,种粮食?不用这些人种。

饲养动物?维持一个几百人,很快就要增长到上千人的那么多个城镇,一年需要饲养多少动物?需要消耗多少动物?

消耗不起!

这时候呢,就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加大麦地的种植情况,建立一个庞大的基础粮食仓库。

第二个,抽出一部分人手。在各地种粮,自给自足。

第一个加大麦地种植面积,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集中人手,人手一集中,效率就高,从而节省劳动力,而且麦地没有障碍,四面空旷。野兽侵袭的几率小。

但也有一个很不好的坏处,万一麦地遭了灾,出现什么意外,其他城镇就面临食物短缺的情况。不得不重操旧业,大家一起打猎。

第二个,各地种植。自给自足,好处就是某一地遭灾。还有其他地救援。

坏处便是实在太过零散,要开辟一块农田。首先就得调出人手开田,然后还要有一批人种田,每地出一点人,那就是很多人。

王扬真是感觉人手不够用,到底选择哪一个?

临时,王扬把户部尚书守仓找来。

“听说,仓库里还有很多粮食?”

“包括不包括水果?”守仓不明白具体范围。

“不包括,就单单说其他的。”

“小麦倒是堆积了不少,地瓜也晒成了地瓜干,然后贮存,吃个四五年不是问题。”守仓回答。

“恩。”王扬相信,如果包括水果,吃个六年不是问题,可惜水果自身含有大量水分,不易保存,用盐糖腌制,或者密封等手段,两年就很了不起。

如果是在稍冷一点的区域,还能放得更久一些,可惜这里是赤道附近的热带。

“那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是把外地的粮食资源,引进到各地种植,还是全部放弃,加大小麦的种植面积?”王扬皱眉问道。

守仓一点就透,没有从享乐的方面推理下去,而是从哪个更合算来推理。

“放弃其他农作物,集中统一调度,扩大小麦面积,能省下至少一半的人手。”

“恩,此事就这么办,那些选守仓库的官员,叫他们多注意点,多多检查,保证完无一失。”

定下此事,王扬还是无法将眉头舒展开。或许是最近怪异的自然天气让他心中不安。

“报!在铁镇的更南方,有火山爆发,大量喷洒岩浆的情况,致使附近三天的浓烟不散。”

“我知道了。”

最近几年之事,地震频发,火山爆发的回报也看得很多,怪异的天气迹象让王扬很是紧张,差点神经兮兮的问问上天。

“行了行了,就这么办。”

……

过了不到半个月,许多人下岗了,成了下岗待业青年,他们没有表现得特别受刺激,因为“利诱”的部分,确实吸引到了他们的心神。

反正在老的工作岗位上,没有竞争力也没有天分,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去赚钱呢?

所有的动物都有最基本的权利,自由的迁徙权,比现代人类还自由啊,西伯利亚虎来到中国,就顺利移民成了东北虎。

本国人去国外,不一定是移民成功,有可能是旅游。

当然两者还是有共同点的,都有可能失联。

众人立刻前往动身,这一次从麦地还有森林这边,一共调集了四千多人,分别前往二十几个有资源的城镇。

由于人数众多,导致如今的麦地森林还有草原三地,只剩下二千多人。

这三千多人里,又主要集中在麦地和森林身上,森林最为严重,因为森林这边的工作有三个。

第一,种植果树。

第二,制作木炭。

第三,获取各类能够从木头上得到的资源,比如加工桌椅啦,提取纤维啦。

瞬间带走了大量的人口,只剩下寥寥的五百人,当真是人去楼空,最开始建造的一批房屋又空了下来。

麦地也好不到哪儿去,就剩五百多人,反正今年是不需要他们种植大量食物。

王扬召集其他小分队到麦地的命令也已发下,要不了多久,就会沿路返回,再次补充进来。

草原不受影响,毕竟是唯一的养殖基地,无数只动物需要保护和精心饲养,分不开身,还留着一千人。

望着一队队的人马从两地离开,热闹的街道再一次变得空旷,王扬兴致寥寥。

摇摇头:“真是越来越不热闹了。”

没了人,整个不大的建筑群,彻底成了王扬狂奔的乐园,没事儿就到处乱跑,和一鼠一虎上演着追逐好戏。

商店照常营业,可惜顾客少了太多,许多家商铺已不抱着盈利的态度,只想着能守着一天是一天,别亏咯。

许多官员也被王扬一脚踹了出去,没事儿别老聚在这里,都去地方上历练历练。

明明是准备变成国都的森林,反而不如几个重要的资源基地多人。

抹了把汗,王扬挺无言的,又过两个月,有一批人已经到了比较近的城镇,飞鸽传书回来报平安。

甚至还闹了许多笑话,说几支队伍合并在一起,当初许诺的官员太多,大家谁也不听谁的,正准备打架呢,“钦差”从天而降,把人吓傻。

这也是王扬派许多官员出去历练的原因之一,镇守一方,同时学会调节部下的矛盾。

在森林这里,有那么多的大老和王扬坐镇,没有官员敢闹,在别地方就不一样了,这时候就需要强力人手前去“镇压”。

王扬自己这里就显得太过安静,好似一座空城,走在街上,听不到吵闹的孩童追逐喊叫,看不到商店里眉飞色舞的推销。

闻不到万家灯火传出来的,或“糟糠”或佳肴的古怪香味,自然,也不会有人闹事儿。

剩下得最多的,便是一群高兴得不得了的学生,总想着哪天在街上帮王扬拦住小家伙一把,然后被王扬破格提拔。

守仓和骨学家回到了麦地,去看管国家的大仓库。

张三和驱赶者也都分派各地,张三去了铁镇,一旦有更好的铁炼制出来,他知道可以打造怎样的好工具。

驱赶者则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弄别的东西。

什么驱兽等等的核心干部,也一个接一个的派出去,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其中也包括乌龙。

乌龙他被派去了一个寻找到许多其他人类的地方,利用他是直立人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沟通,有点像外交官。

留下来的人里面,比较熟悉的就是李四和守八,李四自不必说,他没那心思到处乱跑,也不喜欢。

守八嘛,他的想法就更简单了,本来官儿就不大,位至七品,连个中层都没混进去。

现在更是天天跟着王扬,人很机灵,王扬倒是挺喜欢的。

“守八啊,你知道你这样经常向我第一个汇报各种大小事的家伙,另一个文明叫什么吗?”二楼上,王扬摇着摇椅,自在的喝着茶。

“什么?”守八瞪大了眼睛。

“你这种行为啊,叫做打小报告,一般是由叫做锦衣卫的组织干的,也是特务干的,你说我是叫你锦衣卫呢?还是叫特务好呢?”

守八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想着打小报告应该不算贬义吧?于是欢欣鼓舞的说道:“特务吧,这个听着新鲜,那什么锦衣卫,我听着就像穿着漂亮衣服的队伍,不好听。”

“哈哈!你呀你!还是算了,特务也是说说玩的。”

王扬心情大好,可他下一刻就笑不出来了,一件大事正在发生。(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八章“中彩票”

这件事到底有多大,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没经历过的人,也差不多知道。

因为这时候王盈盈又一次游泳回来,一回来就舒服得伸了伸懒腰:“好开心呐!”

王扬回头一望,便见到王盈盈没穿衣服,竟然是光着身子,可惜啊,这身材太爷们了一点儿。

“快把衣服穿上,不知廉耻,出去别和人说你是我妹妹。”王扬奋力丢给她一块布。

王盈盈白痴般的看着王扬:“精神病,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说你不穿衣服啊!快把衣服穿了!”

“哼!”虽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王盈盈还是乖乖把衣服穿了。

那边,守八也是满脸疑惑,不明白为什么不穿衣服就是不知廉耻,廉耻是什么东西?

“看什么看,没看见过我的漂亮妹妹啊,再看把你眼珠挖了!”

这句话,守八听懂了,连忙用两只手捂在脸上。

“还有你,王盈盈,说了多少次,少去游点儿泳,等啥时候发明出游泳圈你再去,真是越来越不像话!”王扬瞪着她。

笑笑眼珠一转就溜出来了,她也是全身湿透,不过还知道穿衣服。

“咦?你也去游泳了?”王扬笑嘻嘻的看着她。

“没有,我拿着竹竿,准备随时打捞王盈盈,结果一不留神,掉河里去了。”笑笑写完便眯着眼睛,嘿嘿笑着。

“王扬,她乱说呢!她也下河游泳了!”王盈盈指着笑笑。不停的跳脚。

“去去去,小孩子家家懂得什么。她是去打捞……晤,随时准备救你。结果不小心跳河里,既然下都下去了,就顺便运动运动。”

“王扬!”王盈盈双目冒火,哗哗的就在纸上写下六个大字:“我要和你打架!”

王扬断然拒绝:“我不!”

“我就要!”

“我偏不!”

最后,在王盈盈快要爆发之际,小红出来了,她啃着水果,拍手助威:“快打快打!”

好嘛,敢情不是来劝驾的。

最后还是被那只二货傻鸟出来解围:“混帐东西!敢惹老子?你还想不想混了?!”

“哼!这只怪鸟真没用。都不会认家,笨得要死,天天说着什么鸟语,阴阳怪气的。”王盈盈瞪了那鸟一眼。

王扬严肃表示:“鸟,说的就是鸟语!”

王盈盈火了:“王扬!你存心跟我作对是不是?!”

王扬一拍桌子:“我是你哥!来,给哥笑个!”

“混蛋!你天天说我不要游泳,你敢和我比游泳吗?”

“别忘了,当初是我教你游的。”王扬也很直接。

“走啊!”

“去就去!不过我要是赢了你,你以后没我的允许。不许私自下河。”王扬的态度非常强硬。

“就怕你赢不了我!”王盈盈自信满满。

“等着瞧!”王扬转过头:“你们帮我做裁判,不能让她甩赖。”

“好好好!我会为你俩加油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先打一架?我从小到大。还不知道你俩谁厉害。”小红对此很感兴趣。

没错,小红被无视了。

一行人来到河边,王扬已经脱了上衣。露出强壮的肌肉流水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健康。

小红跑向远处,跳着挥挥手。表示此处是终点。

王盈盈还想脱衣服,王扬把手一抬:“慢,你不能脱衣服!”

“为什么?衣服会阻碍我的速度和灵活度!你又想耍赖皮!”王盈盈感觉受到了各种不公平待遇。

“不是!因为我不和你比了!”

“你!呀!你太混蛋了!说好了比,怎么又不比了!”王盈盈气得牙龈直咬咬。

然而这次的王扬,真的不是想耍赖皮,而是他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现象。

这条不算宽的河水,水位又高了。

水很蓝,在这个炎热的地段显得清清凉凉,把手伸进水中十分舒服,恨不得一头栽进水中,体会一下当鱼的快乐。

不过很可惜,水中的鱼不多。

这条河本就来就很少洄游的鱼,平时只有从上游下来不多数量的鱼,而后来被冰期一影响,更没有几条鱼了。

如今便是最好的证明,水很深,水位超出的部分,恐怕有四十厘米,只剩不到三十厘米,便要漫溢而出。

如此深的水,应该有很多鱼才是。

但事实却是,河水之中并没有多少鱼,有两个原因可以分析。

其一,这条河还没有恢复元气。

其二,上游还是冰封状态。

如此多水的情况下,貌似可以排除第二条情况,如果上游还是冰封的,那就很难有这么多水流至下游。

那有没有另外一种情况呢?有,最上游还是被冰封住,但中游地段却是连降大暴雨,导致水位暴涨。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上游是冰封住的,说明还是冰河时期。

冰河时期全球的特点很清楚,干冷,干燥而寒冷。

因为冰雪化不开,所以冰期早期下的雨水,越来越少,缺少了水汽上升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越往后,雨水越少,哪怕是在影响不大的热带,这个影响不大,仅仅局限在气温上,而不代表降水量。

降水量受到的影响,非常大,想看到一场所谓的暴雨都很难得,雨季也被大大的缩短。

如今不是雨季,更难得下雨了,何况还是长久的大雨?

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是很有特点的,绝不会下个没完,要下,就是痛快的两小时大暴雨,雨后立刻放晴,涌现彩虹。

现在一不是雨季,二处于冰期,那就要问上那么一句。

这水,哪里来?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相当麻烦了,王扬不认识气象局的同学啊,也不能把他们拉来穿越。

虽然地理学得不错,可地理书上也不交代那么多天文现象啊,他怎么可能弄得明白这种情况。

按照常理推断,在这种时期,这种季节,猛然间雨水激增,就跟中彩票的几率一样,不科学啊。

“你们以后不要下河了,王盈盈,你和我说说这河水最近涨的情况,这几天突然涨上来的?”王扬神色无比凝重。

“不是,慢慢涨上来的,我估计每天涨个四五厘米。”王盈盈回答。(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九章假的间冰期

“这么平均?不是一下子上涨多少多少?”一次涨四五厘米,说起来也不低了,但绝对不算高,和爆涨啊什么的,扯不上关系。

现在看起来,不像吃暴雨,就算是在多雨的地方,也没听过连下十几天暴雨的,十几天绵绵细雨才对。

“派人给我盯着,我要随时知道水位情况,顺便派人问问下游的情况,速度要快!”王扬神情十分凝重。

立刻,便有一队人疾驰而去,也没空用飞鸽传书了,指不定鸽子会不会出差错呢,万一被不明飞行物干掉怎么办?

“这次我是说真的,这段时间你们别下河了,要洗澡打水运回来洗,谁再乱下河,全部禁足。”

王扬着重点了点王盈盈的脑袋,其他人只感觉到王扬的情绪变化,依然不明白发生什么事。

“到底怎么回事啊?”他们不理解的地方,不是水位上升,水位上不上升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问的是,王扬这么激动干什么。

“废话,再涨下去就要发大水了!”王扬一甩手,回到议事殿中,立刻把那帮科学家们叫来。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王扬问他们,虽然那些知识都是王扬传播出去的,但不同的地方在于,王扬可能一时想不到某些方面。

“也不知道是不是冰期消退,按照您给的例子来看,也有很短暂很短暂的小冰期。”

短暂的小冰期也有不少,特别是在一个大冰期之中,比如明朝末年。就遭遇了短暂的小冰期,结果灾荒四起。地震不断,旱灾连绵。颗粒无收。

于是人民为了生存,四处起义,兵变丛生,击跨了明朝的最后一点精力,加速整个明朝的灭亡,这就算是天灾引起的地灾,最后激起**,典型的天公不作美,反面教材。

而这个冰期影响的时间有多少?前后不到二十年。最严重的只有三年。

众位科学家的意见很明确,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之前冰期来临时,因为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气体飞到高空,挡住了第一波紫外线,就让大地损失了一部分阳光和热量。”

“然后又因此,加速水面,河面,海面结冰。又一次挡住了第二波紫外线,并且都反射到外太空,这样两重反射光线,更加让冰期猖獗。书上的冷却效应说得很清楚,我们可能就遭遇了这种情况。”

“有可能,我们遇到的冰期还要更短。几年前就已经结束,结果积病太厚。导致这两年才回暖,结果冰雪突然融化。导致水量增多。”

众位科学家根据学到的知识,立刻有了一番判断,并且做出了假设。

王扬微微沉吟,思索了一下,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能说很有道理,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

“冰雪融化肯定会有,但是不会直接进河里,而是进入大地,难道水还能不渗入大地?除非大地还是冰冻状态。”

王扬提出了这个观点,这些究极知识分子顿时无言了,他们也知道应该是先渗进大地,而不会直接流进河里。

想要直接进河,除非是瓢泼大雨,那时候就会因为渗入不够快,积水成溪,流进河。

可既然是冰期消退,应该是慢慢消退,不存在那么迅速的情况。

既然如此,是不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呢?知道是什么原因诱发,或许能带来决策的帮助。

“隆隆隆……”天地又开始震荡了,当真是日月无光,黄沙漫天,黄雾,尘嚣而上!

“轰!”一声巨大雷响,从天空中炸开,王扬摇摇晃晃,只听得他嘴中怒骂:“又是谁突破大境界引动天雷!赶紧拔电源去……”

如此惊耸的灭世景象,这几年王扬见得多了,也有了调侃的心情,毕竟再怎么地震,再怎么晴天霹雳,也没有对他们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又是一场有惊无险的余震,王扬站起身子,拍拍灰尘,抚摸一下小家伙,安抚情绪,便没有感觉了。

到了晚边,忽然从北方飘来一大朵厚厚的黑云,让王扬忍不住道了句:“无量天尊。”

第二天,王扬再去河边,发现河水继续上涨,根本没有停歇的势头。

而且水也变得浑浊,飘下来许多不明物体,竟然还有腐烂的尸体,恶臭难闻。

到了第三天,又上涨了,水也变得更加不清澈。

“传令下去,收集清水资源,不得生吃冷水!”王扬眉头皱起,问题变得严重。

水变浊有几种可能,一种就像黄河,暗流涌动,河底泥沙不得沉下。

另一种,则是有肮脏的浊流,涌进河中,不管哪种,都不是好兆头。

首先水不会无缘无故的湍急,其次其他物体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跑进河中。

而后一种情况也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大量的雪水融化,将污秽流进河中。

另一种是上面某处河道过窄,过险,过小,决口了……

不是好情况,就要想应对策略了。

万一,万一发洪水了怎么办?又不能去找阎王把大禹弄上来。

建坝也不现实,一没材料二没人手的,而且历史的无数教训告诉我们,水不能堵,只能疏。

“快,往东边走,那里有条河,看看那里的情况怎么样?”王扬的心思活了。

如果那条河水不像这处,倒是可以挖条河道通向那边,分担压力。

一人去而复返,报告给王扬:“那边的水位也很高了,快要溢出来。”

王扬眉头一沉,赶紧召集百官,商讨对策。

百官只是觉得新鲜,倒还不觉得有多大危害,不就是河里的水要满起来吗?满起来就满起来,我们去山上住。

“传令到麦地,叫他们不要下种了,把粮食打包好,集中造车,随时准备离开。”

王扬一回来又是一道命令传下去,在这等时刻,实在没时间磨蹭。

“你们不要一脸无所谓,之前我颁布过什么命令?把在外的人手召集回麦地种粮,其他城不用种粮,要是水一满溢,我们这长长的平原千里,都得被淹咯!”

“何况麦地一被淹,还能好好种粮食吗?”

咦?百官一听,确实是这么回事,顿时收起了不在意的心思,如果被淹了,确实,他们可以到处躲避。

可是小麦呢?那么多的物资往哪儿躲?不提前准备,全部都得泡烂,到时候物资全部毁之一旦,多少年的成果全部毁灭。

没有经历过洪水的众人,迅速推理出了严重的结果。

“我们要怎么办?在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