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旧石器时代(绝响)-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决了残留秸秆的问题。

而且还挖出了一条沟壑,可以直接下种子,来年的小麦也会长得更好。

省时,省力,一切轻松。

“原来是这样。”众人恍然,又纷纷的赞叹着王扬。

王扬没心思和他们扯淡,挥挥手,离开了这里。

到了这里,一系列的工具改革,以及农业改革圆满结束,正式从最基础的农业时代,一举迈向了刀耕火种的新农业时代。

时至今日,他终于可以骄傲的说上一句,现代有的,咱基本也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理想,也就此完成。

想要再进一步,就得到重金属时代了,电能,机械等等等等。

那是一个遥远的未来,暂时可以不用考虑。

王扬终于有闲心停下来休息,而在此时,又一个好消息传了过来。

部落里的孕妇生产了,一个接一个的婴儿呱呱坠地,部落的人口数量在短短的时间内,激增到七百多人!

让人无比的唏嘘感叹,曾几何时,哪儿想过部落能发展到这一步?

整个部落里回荡着的,永远是哭哭啼啼的婴儿叫。白天叫,晚上叫,一天到晚都在叫。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似乎情绪会传染。一个婴儿哭,立刻就有几个婴儿跟着哭,最后所有的婴儿一起哭。

有时候哭得凶了,绵延百万里,一片大恸,伤心之气氛,席卷四周,闻者伤心,见者落泪,把羊驼们都感动得哭了。

本来新生儿降生。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在部落中是一件值得众人庆贺的日子。

有点像后世的春节,那段时间什么都可以放下,照顾新生儿。

虽然一开始是王扬强制这样做,但在后来的日子里。都是众人主动帮着孕妇。

这与众人的丰衣足食,以及智力开发息息相关,很显然,他们的情感变得丰富许多。

不过这一次降生的婴儿实在是太多了,面对婴儿们一天到晚的哭天喊地,所有人都深感挫败,根本吃不消。

别说照顾他们。自己都睡不好。

于是众人一致同意,在远处独自建立一座新的大房子,躲进去住。

众人动力十足,仿佛火烧屁股般的加紧搭建,奇迹般的在三天内将一切都搭建好,也不管牢固不牢固。直接住了进去。

恩,王扬也在其中。

本来还打算休息一段时间,补充一下脑细胞的王扬,也被吵得不得安宁。

他是真怕了这群小祖宗,自己上辈子应该没欠他们什么。怎么这辈子这样报应自己?

这一天,对面的连锁大房子中,又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

众人眼巴巴的看着对面鸡飞狗跳的大房子,互相望了望,商量着谁去拿食物过来。

“你去吧,你不是巡逻队的吗?最健壮的就是你了!”骨学家指向了一人

那名巡逻队员一听,立刻饭都不吃,上了羊驼就骑去了远处,美其名曰,巡逻……

“要不,你去吧?你这么厉害,一定可以让那群婴儿不哭的。”骨学家指向了驱赶者。

驱赶者拿上草料,跑去耕地。

“要不,你去吧?你天天锯木头,声音比孩子叫还吵,你去没事的。”骨学家指向张三。

张三瞪了他一眼:“没见我在加工工具吗?!”

“大家都不去,难不成还饿着?”骨学家哭丧着脸道。

众人也是心有余悸的望着对面的屋子。

如果仅仅是对面的婴儿哭闹,还无法给他们那么大的杀伤力。

要命的是那些婴儿相当难伺候,听说昨天晚上集体大小便失禁,喷得满屋都是,女人们无一幸免。

这种难题,实在是太磨人了,终于,有人提议,最难的事情就要交给最厉害的人去做。

一旁在琢磨着制造牙刷的王扬,顿时感觉几万双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如一根根寒针扎在背上,刺得他打了个寒颤。

转过头,便见到众人纷纷让开了一条路,直通“罗马”。

“好啊你们!啥事儿都要我来!不过是去拿点食物,至于一个个跟见到毒蛇一样害怕吗?”

“对面不过是一群婴儿,能把你们吃了还是怎的?还是不是男人!还是不是带把儿的了!”

众人望了望自己的小兄弟,略微想了一下带把儿和去拿食物有啥联系。

然后纷纷将小兄弟捂住,极为认真的摇头:“我们不带把儿。”

“噗!”王扬喷出一口老血,真心无言,人不要脸太无敌了。

虎躯一震,大手一甩,极为霸气的表示:“看我怎么拿食物回来的!”大步走向了对面。

粮仓的门一被打开,听到声音的女人们立刻从其他房子里跑了出来。

只见她们一身屎尿,抱着大哭的婴儿,向自己焦急的冲来。

“我……我去。”王扬登时脸绿,翻手就将粮仓的门关上,任女人们如何敲门大叫,就是不开。

刃齿虎仿佛受了什么刺激一样,用力后退,恐惧的望着外面的女人们。

对于鼻子灵敏的野兽来说,那屎尿的臭味本来就放大了无数倍,又是一大窝的,更是臭上加臭,它都快被熏晕了。

过了好一阵,见没有了动静,王扬这才灰溜溜的带着几袋食物回到对面的大房子。

高昂着头,对一群“没把儿”的家伙表示:“看见没,这才是纯爷们的表现!”

众人崇拜无比。

可惜在下午的时候,众人还是在王扬的强迫之下,踏进了满是屎尿的房子中,原因无它,做大扫除。

王扬深知保持卫生的重要性,也顾不上臭不臭了,将大房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众人擦了把汗,满是松口气的表示,终于清爽了。

于是乎,第二天他们又大扫除了一遍。

第三天,他们又大扫除了一遍。

一个月下来,众人啥都没干成,天天都在大扫除,尽忙着帮那群小破孩儿擦屁股,无语凝噎。

好容易挨过最难受的两个月,众人都闲了下来,这会儿果园那边又开始了丰收,王扬便让人过去帮忙。

整整两个月,基本上啥都没有干,很让人觉得浪费。

其实王扬想过要不要割块兽皮,当婴儿们的纸尿布,后来一想到这么多婴儿,一天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张兽皮,哪里消耗得起,便打消了这个打算。

而这一天,他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把牙刷!

真的是牙刷,柄是木柄,刷子头是用纤维制作而成,很软,没有后世的塑料硬,刷起来口感极佳。

但也由于太软,效果不会有后世的那么好。

这没关系,五分钟不够后世的效果,咱就刷十分钟!啥都缺,就是不缺时间!

说起这点,他还是受到了古人的启发。

中国早在晚唐时期,就有洁牙工具,那时候是把杨柳条泡在水里,等需要使用的时候拿出来咬开,里面的纤维便会展开。

古语“晨嚼齿木”便是这么来的。

后来到了南宋,还有专门制造牙齿的店铺,用骨、竹、木、角等东西制造,和现代的牙刷相差不多。

王扬琢磨着骨竹木角这些东西,算不上希罕物,但做起来太费劲,直接改用了纤维,效果不错。

“我洗唰唰洗唰唰,洗唰唰,吃蔗糖……”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将张三留下的一队木工成员拉来,用细纤维加工成粗一些的纤维,然后制作成牙刷。

这是个细活儿,所以快不起来,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让人手一把,并且推广使用,谁要是早上起来不刷牙,不让吃饭。

晚上不刷牙,带婴儿去!

好不容易让众人养成了刷牙的习惯。

这一天,他刷了十分钟的牙,咧嘴露出一个笑容:“越来越白了,这形象越来越高大上了。终于,可以放心的吃糖了……”

没错,他发明了牙刷不是他多注意口腔卫生,也不是为了让牙齿变白,而是为了吃糖!

废了那么大功夫造牙刷,让众人刷牙,就是为了吃糖!

要不是牙膏他造不出来,不然他肯定再花大把的时间,然后……吃糖!

他兴奋的和众人摆手告别,郑重承诺道:“下次回来,一定让馒头变得更加好吃!”

众人感动得默默流着泪,依依惜别:“能别提馒头么?”

闲话少说,王扬浩浩荡荡的带着一队人马奔赴森林,路过猴面包树之时,又一次破口大骂。

“你们自己想想,养了你们多少年?这生长效率对得起我么?对得起广大人民群众么?对得起祖国和大自然么?!”

众猴面包树默然无语。

第三百九十三章甘蔗林

来到森林,王扬一眼便看到连绵成一片的建筑群,共有十间大房子。

其中六间,堆满了食物水果木炭黏土等杂物,还有五间,三间住人,两间闲置,准备充足。

众人依然没有分开而住的想法,如果不是所有人住不下一间,他们甚至打算全住在一起。

这种情况王扬喜闻乐见,不分开住,所有人都能认识彼此,感情亲近,外来人口融入得也快,交流得更多。

不像后世,区区三尺土地,就让两家斗得你死我活。

对于部落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容易发展的时代,因为这里不存在权利斗争,也不存在分工不满。

连王扬都得各种劳动,说得好听一点,皇帝都这么拼命,其他人能不拼命吗?

绝对的大同社会!

王扬微微一笑,颇有些自豪欣慰,情绪还算复杂,好在文青病一直没犯。

这一天,他没有立刻开采甘蔗,因为这需要人手,贸然召集众人,反而打乱他们的生活规律。

甚至张三都不知道王扬已经回来了,还在深山老林里寻思着将哪棵大树干掉。

部落里有一条康庄大道,直通最远处的边界,而且还分别开辟了几条小道,通往各处之间。

往来尽是运送的板车,这是张三回来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板车的便利,便在于可以一次性运送大量货物,着实让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同时也有时间分离出人手,参加其他的工作,当然,他的木匠队又多了几人……

而一应的金属工具并同牙刷都送到了这里,铜锤和凿子之类的工具。用在开采燧石和黏土。

开辟果园和道路这方面,用的是铲子,捕猎队用的东西很少,但作用不少。石锥和骨刺还有石刀等器具彻底被匕首取代。减轻了身上的负担,活动起来更加敏捷灵活。

看着那往来不绝的板车。王扬不断的微笑,同时也在进一步了解目前森林的情况。

应该说是老样子,没有太大的改变,果园还在扩大。但用在这方面的人手不会多,因为他们也发现食物太多吃不完,总是浪费。

于是他们便把一些水果拿来加工,或者贮存,或者腌制,或者风干,变着法儿做实验。

还好张三不像骨学家。有了土豪的气息,让手下人放心实验,不要怕浪费。

真别说,让他们找到了几种贮存的办法。虽然用这些方法保存以后,口感差上不少,但聊胜于无,总比烂光的好。

带着货物回来的人也看到了王扬,许多人第一眼都没有认出来,因为王扬不再是以前那个满身长毛的野人。

而是晒出了一身小麦色,全身散发着健康强壮的男人。

刀削的脸上自然而然透露出一股威严,一头短发无比精神,颇有些风采。

可惜啊,他的目光依然平和,甚至带着微微的笑意,把那份威严冲淡了些,也不再那么引人瞩目。

而且这男人为啥叼根稻草?还带着王扬才带的鸭舌帽?最重要的是,这家伙为啥穿了张剑齿虎的毛皮,而不是大老虎的毛皮?

想冒充王扬还是咋的?

有些人本想上去理论,说不得要教育一顿,等走近了,看见那张熟悉的脸庞,尤其是那人嘴里不停嘟囔着碎碎念。

表情痛苦,似乎艰难的说着什么时,众人这才确定,这是王扬!

没错,只有王扬才会一天到晚碎碎念!只有王扬的肩膀才会站着一只大老鼠!

别人想冒充都没办法,谁叫自己没只听话乖巧的大老鼠。

王扬回来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众人都很是激动,通过运送队不断传回来的消息,已经后来张三的证实。

众人都知道这些工具是王扬发明的,其实也不需要证实,除了王扬,他们根本不相信其他人能发明。

他们已经想要回去见见王扬了,无奈工作在身,王扬又经常吩咐,不能耽误工作,这才按捺住心中的激动。

同时,他们很想知道,王扬这次回来是干什么。

每一次王扬到某个地方,一定是要在那个地方发展什么。

一开始众人还感觉不到,事后都能发现,他在这段时间做了什么。

于是便有了一个不需言明的规律,他一定要干些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众人都在猜测,不时和身旁的人议论纷纷。

这是很有意思的讨论,众人都在猜测他又要发明什么好东西,要不是想像力和见识有限,估计他们能扯到天边去。

到了傍晚,众人终于匆忙的回到部落,连澡都没有洗,带着一身臭汗。

王扬捏着鼻子,催促众人滚去洗澡,众人悻悻然,只好坐着板车,来到溪流旁。

一大帮人洗澡,这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小小的溪流很快就被占得满满的,依然还有很多人旁边找不到位置。

匆匆洗漱,众人终于回到了部落,却发现饭菜已经做好,品种丰富,有烤得香香的大肉,有清新干冽的水果,还有炸得金黄的馒头饺子。

当真是花样繁多,琳琅满目。

在森林这边吃东西,就是比在麦地那边舒服,不说到处绿色看着就舒坦,食物水果都是新鲜的,想吃酸的就酸的,想吃甜的就甜的,极为过瘾。

而麦地那边就惨了,等水果运到那边,都已经不新鲜了,没了那股子清新的感觉。

众人也吃得格外开心,主要原因便是王扬到了这里。

王扬也不矫情,当仁不让的第一个选食物,吃第一口,其他人才敢下咽。

“咝~我怎么感觉,自己是帮皇帝试菜的宦官啊,万一中毒了怎么办?”宦官,就是太监。

想到这里,他自己都乐了,摇摇头,点起了鬼针草。

如今有了剪刀,众人自然都将烦人的毛发给剪了,不过暴露出的大片皮肤,却是给那些蚊子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时不时就上前亲你一口,亲的时候卿卿我我,百般眷恋,完事儿了就翻脸不认人,躲得越远越好。

为了不让这些花心蚊子得逞,鬼针草被大量的使用,甚至开辟出一块空地,专门种植鬼针草,其过程就不再说。

吃完晚饭,众人纷纷围着王扬,身份地位高的,能说得上话的,自然围在了王扬的身边,

其他人或挤着凑前,或爬到同伴的肩膀上,再不行,爬上屋顶,都想知道王扬这次来要干什么。

“哎,要是都会说话就好了,何必这样凑上前来。”望着众人这番举动,微微摇了摇头。

很快,他便进入了正题,在地上画了一幅画。

画中只有一个景物,甘蔗。

众人无语,来这里就是打算吃甘蔗?真想吃就交代一句,送到麦地就好了。

王扬摇了摇头,又画了几幅炼盐的图画,还适时的拿了一把盐出来。

指了指盐,又指了指甘蔗。

众人点点头:“您是要砍甘蔗出来提取盐?”

王扬强忍住吐血的冲动,摇了摇头,想了想,又画了张图,抓起一把泥土,画了个形容词,又指指自己的嘴巴,然后满脸的笑容。

之前说过,众人的形容词其实很多是相通的,也就是一种写法,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具体用在哪方面而已。

那个放射形的形容词,代表的意思很多,好看的,明亮的,好吃的,以及其他的意思,用在这里,自然就是好吃的。

有点像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用在不同的语句中,便是不同的意思。

他很容易理解这点,因为从小就是学习这类语法,而众人在不断的使用下,也渐渐理解了这一点。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众人的抽象能力已经思维都有很大的进步。

众人理解了,于是问道:“好吃的东西?什么味道?”

王扬指了指一个甜得过分的水果,众人终于恍然,王扬要炼制和泥土一般,但却是甜的……泥土?

这方面王扬没有再进行解释,他知道解释不清楚,反正将自己要收割甘蔗的消息传了下去。

张三表示,最近有一批孩子成年了,可以让他们参加这些工作。

王扬点点头,表示可以。

之后便是激烈的比赛,等众人翻云覆雨完了,便回到了大房子中睡觉。

一进大房子,王扬的眼前便是一亮,他们按照自己的交代,做了木板床,一张床就能睡几十个人,很大。

睡前再点上鬼针草,便可以解决麻烦,而且还不用担心后半夜的事情,巡逻队会每隔一段时间进来,帮众人再次续上鬼针草。

第二天,众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甘蔗林,望着那满眼黑紫的“细竹子”,王扬笑开了花。

甘蔗林经过王扬以前的吩咐,开辟出了很大的一片,满满当当尽是甘蔗,胆敢阻碍甘蔗林发展的大树,全都当成邪教徒烧掉!

眼下,便不再需要王扬多说什么,众人纷纷的上前,拿起柴刀就是一通狂砍!

其他人则帮忙装到板车上运送。

不过没过一会儿,就有人皱着眉头,发出难受的闷哼。

王扬惊讶上前,关切询问,怎么回事?

第三百九十四章石碾与红糖出现

这群刚刚长到大人们肩头高的孩子们便展开了自己的双手。

只见那一双双娇嫩的手上,满是甘蔗的虚刺。

“啊哈……”王扬看得想笑出声来,忽然觉得不妥,干咳两声,带着他们回到了部落,拿出兽皮手套,戴上继续砍甘蔗。

看着他们终于轻松了不少,王扬也舒了一口气。

“哎,没想到啊,对于自己来说不算什么的虚刺,对于他们却是吃不消。”

看了看满是老茧的手,手上粗糙的硬皮,他很是可惜的叹了口气:“手虽然糙了点,但却不怕小磨难,那些孩子的手好看,却是吃不了苦头,果然有得必有失。”

不知不觉间,部落的孩子们在他的保护下,变得娇弱了许多,虽然他们长得很壮实。

曾几何时,部落里的孩子也是满手老茧,王扬记得,还在峡谷时,那时候和他一起的小伙伴,可都没这双嫩手。

“恩,这会儿手漂亮了,嫩了,没准儿过几年脸蛋也漂亮了,嫩了。”他无不意淫的想道。

“都把自己照顾好了,别伤着自己,我先走了。”王扬喊了一句,众少年高兴的点头。

张三留给他的一拨人一共有二十个,这是近期成年的孩子,每过一个月,都会有一群孩子达到身高的要求,便算是成年。

有时候数量很多,有时候数量很少,他们面容青稚,很是新奇的接受着新世界,和以前的孩子有着极大的不同。

他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妙的。接触到大人世界是相当开心的,对于野兽……是没有恐惧的。

哪像王扬当年那般诚惶诚恐,满脑子高唱着:“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二十个少年。只有十五个在收割甘蔗。

另外五个,则和王扬一道。来到了采集黏土和燧石的山崖前。

在这里开采燧石和黏土的都是大人,一个个或挥舞着铜锤,敲得山体咚咚作响。

或拿着小凿子,哗哗的迅速凿着。

他们的身后。装着三桶水,供应一个上午的消耗,往往这些还是不够。

他们有打算在这附近建造一个池子,张三却表示太多的水源会引来各类昆虫的降临,还容易惹来蚊子。

他依然没搞懂,其实蚊子,是水生的。

王扬也不支持这个计划。流动的水才干净,若真建立一潭死水,那水还能喝么?

和众人打了招呼,王扬便找到了刘三。刘三如今的地位水涨船高。

不是因为他比赛经常拿第一,那没什么用,而是他很聪明,在铜锤凿子等工具送到这里的时候,就钻研如何使用,教授众人。

有本事教别人的人,自然会受到尊敬,寻找起配偶来也方便多了,不过他还是乐衷于参加比赛,欺负其他人。

见到王扬前来,他便上前询问。

王扬指了指身后的五个没干过体力活的少年,要刘三带着他们五个加入到工程里面,开采几块圆盘型的大石头。

没错,他要做石碾磨盘。

这个想法早就深深的映在王扬的脑海中,对于石碾,真心说不上多大的用处,大部分的人只知道加工豆子。

王扬也是那大部分人的其中之一,所以他也认为,石碾的作用非常单一,造太多了很浪费人力物力。

刘三很聪明,他又问了一句:“是要全部燧石的,还是普通的石头。”

燧石要是做成石碾,等着看烟花吧,由此可以看出刘三的细心。

王扬也是愣了一愣,赞许的拍拍刘三肩膀,示意普通的石头就好。

很快,刘三便带着王扬等人,找到了几块巨石,问他这些石头怎么样。

王扬满心欢喜,连竖大拇指,把刘三喜的,都快飞上天了。

接下来,王扬和几个少年开始加工,用着金属工具疯狂的打砸,这在以前,可是一个无比艰巨的大工程。

众人见王扬都这么卖力的干活,更是精神百倍,开采黏土和燧石的速度快了几倍。

所谓三军用命,不过如此。

一天下来,王扬等人不过加工出了轮廓,便让人放上板车,运送回去。

即便有了工具,加工坚硬的大石头,依然是个体力和技术兼备的苦力活,几个少年已经感觉吃不消了,全身酸软无力,手上起了水泡。

不过他们却是一言不发,在王扬面前哼都不哼一声,让王扬很是开心,

“到底还有些硬气,没有一代就衰败。”

甘蔗被砍了许多,没有连根拔起,而是砍掉一大截,这样还会继续生长,不需要再次种植。

那些砍好的甘蔗,也被王扬放在一旁,没有立刻动作。

他做每件事,都会做出一套规范的流水线,不止为了规范,最重要的是有了明确的分工和效率。

第二天,王扬没有继续让起了水泡的少年人做重活,他只是想磨练磨练他们,不是折磨他们。

他让这五人去砍甘蔗,换了五人过来加工。

之后的几天依然如此轮换,吃苦耐劳的品德,还是从小培养的好,也算是一种磨砺,对他们日后自然有好处。

而几天下来,石碾磨盘便加工好了一座,和后世的一样,是一个圆形,上下两层,下边是不动的磨盘,上边是可动的转盘。

转盘上用一根木头牵出,可推着转动,当然,王扬又找来了野牛,当驴来用。

他发现,这些牛转着圈似乎很安静,莫非它们喜欢转弯走?

甘蔗被加工了出来,用刨子将最外面一层皮削掉,露出里面白里透黄的嫩肉,然后把这些嫩肉打砸成细渣。

最后放进磨盘里磨,可悲的野牛便望着眼前的一挫草走动,依然很安静,等到不耐烦了,便会叫一声,然后终于吃到了草。

那些甘蔗渣被打过一道以后,其实以后留下了很多的甘蔗汁,剩下的渣其实剩不下多少糖份。

王扬一点都不浪费,将这些嫩渣放水里吸点水,再次碾压一道,将所有的糖份全部压榨出来。

那些糖水经过碾压,纷纷从石碾中流出,顺着圆道流进在下方等着的木桶中。

一桶装满,便倒进另一个桶中过滤,就像当初滤盐水一样,没有半分奇特。

这一道经常会过滤出非常多的甘蔗渣,连同那些甘蔗皮被堆放在一边晒干。

甘蔗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纤维,王扬便琢磨着能不能利用,想来想去,还是算了,全部晒干当成干草引火。

另一边,一口大铜锅支了起来,下面放着干柴,木炭虽然好用,毕竟还要加工,太麻烦,为了不浪费资源和人力,直接用木柴便好。

而且熬糖和熬盐一样,温度不能太高,高了就糊了。

从麦地中找来的炼盐好手早就蓄势待发,他们学着炼盐的做法,生了堆小火,不停的熬着甘蔗汁。

甘蔗汁是淡黄色的,相当好看,但烧了一阵后,就变得非常浓绸,颜色也变成深黄。

王扬一直在一旁守着,想着上辈子做的炼糖试验,考虑着步骤。

糖份越来越浓,越来越稠密,淡黄的糖水变成了金黄,与上辈子所做的试验半点不差,说明步骤和火候没有出错。

众人在王扬的吩咐下,搅动的速度稍微快了一些,避免过早烧焦。

也不知烧了多久,那些金黄色的糖水颜色再次变深了一些,并且冒起了泡。

这是与炼盐不同的情况,几个炼盐好手都有些茫然,以为出错,王扬淡淡的点头给了他们信心,继续炼制下去。

又过了一会儿,糖的香味很是浓郁了,飘荡四野,吸引了许多昆虫前来,吓了王扬一跳,赶紧暂停炼制,搬进大房子中继续。

香味充斥着整间屋子,其他的味道再也闻不到了,王扬都感觉自己的鼻子有点腻,不时和几人出去透几口气,打开门通风,然后继续。

不知何时,糖汁变得越来越稠,越来越浓,浓得快要搅不动,众人憋了满脸的通红,艰难的搅动着。

“快要结晶了。”王扬赶紧将火撤走,让人继续搅动,凭借着糖内的温度,这最后一番动作下去,王扬挥挥手,示意不需要再搅动。

过了一会儿,糖内彻底结成了一整块的糖,那糖呈现咖啡色,有点黑,有点黄。

这,便是非常常见的红糖。

而想要加工出白沙糖,则还有提色的工序,当然,那并不会影响糖的口感。

对于王扬来说,不管黑糖白糖,只要是甜的,就是好糖。

他迫不及待的扣出了一块,放进嘴巴里,顿时,那股久违的糖味,在他的味蕾上迅速扩散,占据了每一处角落。

他挤眉弄眼的对着身旁几人指了指,要他们也试试。

几人早就想吃了,学着王扬的样子扣了一块放进嘴里,却不知道王扬已经偷偷跑到外面漱口。

过了十几秒,他们也跑去漱口……

晚上,他们几个满脸坏笑的将那锅糖分了出去,每一块都有2立方厘米。

于是乎,众人全在漱口。

王扬几人哈哈大笑,众人好一阵委屈。

最精髓的部分,还是被王扬吃掉了,那是一层结在锅底的糖锅巴,又香又脆又甜,但绝对不会发腻,个中滋味,没吃过的人根本不知道。

第三百九十五章这玩意儿咋用?

从这天开始,王扬就一直疯狂的炼制红糖,第二次红糖出炉,他没有和众人开玩笑,老老实实的让众人拿一小块吃。

也不知道是不是红糖中蕴涵的能量太多,众人吃了以后一个劲的傻笑,又想来拿。

王扬也让他们随便吃。

当然,只是吃糖,显然不能满足王扬的吃货心理,他开始在菜中放糖,然后蒸了一笼甜馒头。

白色的馒头被红糖一染,就成了后世的黄色馒头,只可惜没有发酵,依然很硬。

他拿了一个热呼呼的黄色馒头,手里直发烫,左一下右一下的丢来丢去,最后冷了一点。

便迫不及待的一口咬下,刚蒸起来的馒头尽管没发酵过的松软,但也很是柔软。

感受那柔软的馒头在口中传出丝丝甜味,犹如吃了蜜糖一样开心。

众人也切实体会到了糖的好处,几乎顿顿都要放糖。王扬眯着眼睛,目光里闪闪烁烁,就是没阻止。

不仅如此,他还制造了后世的著名吃食,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