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行实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庸在我旁边小声说话:“徐哥,这法医长得还行啊!”
我说:“你能关注点儿年龄和你差不多的吗?这可是你姐的朋友。”
周庸:“怎么着吧,我就喜欢姐姐!”
“长得还行的”女法医彦彤,让我们换了衣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带我们往冷藏室走。
周庸一直盯着人家手看,我让他注意点。周庸说:“不是,徐哥,她手上有文身。按理说法医也属于公检法机关,在这种地方上班的人一般都不会文身。”
解释完没等我回答,周庸直接就问:“彦彤姐,你为啥文身啊?”
女法医回答得很干脆:“无法辨认的尸体我见得太多了。有文身出了事儿好辨认点。”
我觉得这只是她为文身找的借口。
女法医把我们带进冷藏室:“这尸体送来时,面部已经看不清了,身体去掉水泥之后,皮也几乎被撕烂了,只能通过第一性征判断出是具女尸。”
周庸瞄了眼差点吐出来:“徐哥,你先自己看吧,我缓缓。”
女法医给我们介绍完女尸的情况后,就按照鞠优告诉她的,一直在旁边盯着我,搞得我有点发毛。我假装关心不敢看尸体的周庸,小声让他去搞定女法医,我要仔细检查尸体,她在旁边有点碍手碍脚。
周庸点头示意懂了。过了一会儿,他凑到女法医旁边:“彦彤姐,你跟我表姐是好朋友啊?当法医的女生多吗?哦,不多就对了。”
女法医彦彤碍于周庸表姐的面子,不好意思不理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着周庸的问题。
趁周庸缠住她,我快速仔细地检查这具尸体。
我强忍着恶心,从面部一点一点向下检查。尸体表面的皮肤基本都没了,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骨头。检查到胸部的时候,我发现有个小缺口,里面露出白色微透明的物体。我拿镊子拨开了缺口,发现是硅胶——死者曾经做过隆胸。
老金曾教过我,大部分正规的硅胶都有固定编号,根据这个,说不定能查出死者的身份。我把开口拨大一点,小心检查硅胶,果然发现了一个细小的编号,IMGXT…XX…L…554。因为进来前,手机手表什么的都上交了,我只好从裤子里掏出中性笔,把编号记在了胳膊上。
又检查了一下尸体,没有其他发现,我示意周庸可以了。周庸嬉皮笑脸地留下了女法医的电话,和我一起出了门。
硅胶上的编号是产品批号。我们根据批号,查到死者隆胸的硅胶来自南方的一家硅胶品牌。
第二天早上,我们联系了这家硅胶的总经销商。对方说这批硅胶是去年10月16号从德国进的货,一共三十六个,都发往了全国的整形医院。有二十一个女性使用了这批号的硅胶,其中十一个是在燕市的美好整形医院做的。
我和周庸下午就开车去了美好整形医院。这家医院地处城西,非常偏僻,一般人都是开车来的,因为这里基本打不到出租车。周庸用打车软件看了一眼,即使是最近的专车,也得在五公里开外。
在排查这十一个人时,我和周庸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没法直接拿到这些隆胸者的资料,医院不给,说涉及隐私。
我和周庸没办法,只好挂了看隆胸的号,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见到了这家医院隆胸的主刀医生。见我和周庸进门,医生有点发蒙:“你们俩进错屋了吧?来找我的一般都是隆胸的!”
周庸:“没有,就是找您,我旁边这哥想要做隆胸!”
我让他闭嘴,然后和主刀医生说,有个在他这儿隆过胸的女孩可能遇害了,问他能不能逐一回访一下这些隆胸的姑娘,看有没有人联系不上。
主刀医生以为我们疯了,我们把事情讲了一遍。他听完答应了,然后花了半个小时,与我和周庸一起做了一次电话回访。回访结束后,只剩下一个叫陈怡的女孩,电话一直关机,怎么也联系不上。
我和主刀医生商量:“哥,您看,这姑娘现在联系不上,也不知道是不是死者。报警的话,您很麻烦,还得解释一堆事。可要不报警,这姑娘可能就死不瞑目了。”
周庸:“对,您就把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去处理就好,有结果了我们及时通知您。”
主刀医生想了一会儿,答应了我和周庸的请求,让我们拍下了陈怡登记的电话号码和地址等信息。
出了整形医院,周庸问我:“徐哥,你说这医生就没嫌疑吗?”
我说:“你电影看多了吧,哪可能是个人都有嫌疑。”
陈怡住在城东的宏福苑小区,我和周庸马不停蹄地赶向了那里。晚上7点多,我们到了小区门口。三四个青年在门口围在一起聊着天,见我和周庸走过,凑上来问:“租房吗?”周庸说不租,他们就没再搭理我们。
找到陈怡住的地方,周庸敲了敲门。里面一个姑娘问是谁,很谨慎,我说找陈怡。她说陈怡搬走了,问我是干吗的。我掏出驾照和身份证通过猫眼给她看,告诉她我们是记者,陈怡出事了,问她能不能问点陈怡的事。
一个穿红T恤的姑娘开了门,让我和周庸进门。周庸先进的门,吓了一跳:“你拎把菜刀干吗?”
“红T”把菜刀往身后藏了藏:“我以为你们俩是黑社会的。”
周庸笑了:“燕市哪儿来那么多黑社会?”
“红T”没说话。
我问她陈怡什么时候搬走的。“红T”敲了敲一间卧室的门,一个穿着睡衣的姑娘开了门,“红T”指了指她:“陈怡之前住这间屋,大概一个月前吧。我看见她搬进来,才知道陈怡搬走了,走也没打声招呼。”
我点点头,燕市的合租房就这样,很多人基本不交流,仅在碰面时打个招呼。
周庸问穿着睡衣的姑娘:“这位妹妹,你跟哪家中介租的房?”
“睡衣姑娘”说是在小区门口的中介那儿租来的。
我说:“行,那我们就去找中介问问,不打扰了。”
“红T”拦住我和周庸:“你们俩真是记者?”
周庸:“真真儿的,自由记者!”
“红T”:“没有证的?”
周庸不高兴了:“嘿,姑娘怎么说话呢?有没有证什么区别啊!”
“红T”姑娘说:“我想举报租我房的这家中介公司,他们是黑中介。你能帮我曝光他们吗?”
我问怎么了。“红T”姑娘开始倒苦水,“睡衣”姑娘也感同身受地加入了进来。两人说了半天,我和周庸理清了大概是怎么一回事儿。
她们碰上黑中介了。找房时说是免中介费,等到合同签了,钱也交了,中介却不给钥匙和合同,耍赖说免中介费是房东给免的,但给中介的那份不能免。她们只好给了中介费。这还没完,租期还没到一半中介就开始找茬,找些看起来像黑社会的人堵钥匙眼,言语辱骂恐吓,想把她们提前赶出去。“红T”姑娘说,陈怡在时也和中介发生过口角,经常争吵。
周庸:“为啥不报警啊?”
“睡衣”姑娘无奈:“怎么没报?民警来了跟我说,这是合同纠纷,他们没有管辖权,只能调解。”
我点头:“这事还是去法院告比较好。”
“红T”姑娘苦笑:“我们都是外地人,哪有那个钱和精力啊。”
燕市的中介之黑,多年以来让外来人苦不堪言——他们针对警察、工商和法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1。公安机关不能直接介入合同纠纷,只能进行一般性调解,因此黑中介对报警肆无忌惮。要是去法院起诉,民事诉讼需要一定的程序,黑中介早就更换公司,或者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2。黑中介经营一段时间后,会在网上被大量投诉,为了继续诱骗租户,他们会不断更换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来掩盖信息。实际上,还是那伙人。
3。黑中介诱骗租户,通常都是看中那些没多少钱、外来人、想找好房子又要省钱的人,这怎么可能?他们打着低廉的租金、房东直租、中介费打折,甚至免中介费的幌子,在互联网上推广手中的房源。等签约后,再加收卫生费、管理费等额外的费用。
4。房子租到了一半,黑中介就以各种借口清走租户,但仅退还部分租金。如果不撤离,黑中介就会采取更换门锁、拆除隔断、扔出物品、言语威胁等野蛮方式。
周庸看我:“徐哥,这烂事就没人管管吗?”
我摇头:“这事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租房时选个大点的中介公司。大公司最多在押金上占些小便宜,不会搞什么大幺蛾子。”
穿睡衣的姑娘越说越伤心:“他们经常晚上来恐吓,我还担心被强奸呢。”周庸心软:“徐哥,找静姐帮她们曝光下黑中介吧。”
我点头:“这事儿我可以帮你们曝光,但需要你们帮我个忙。”
我让她们带我去了物业管理处,假装房间失窃了要求调看监控。一个穿中山装的大爷不耐烦地打开电脑,问她们什么时候丢的东西。我说一个月前,不知道具体哪天,那几天没人在家。
大爷调出一个月前的监控视频,我们倒着看了几天,一直没发现陈怡搬家的监控,忽然“红T”姑娘“啊”了一声:“暂停下!”
我问她怎么了,她指着监控里几个抱着东西的男人:“这几个人就是黑中介找来威胁我们的,他们手上抱着的那个蓝箱子,还有那个蒙奇奇,都是陈怡的!”
怪不得监控里没有陈怡——陈怡根本就没搬过家,是黑中介搬的!两个事件合为了一个事件。
周庸:“徐哥,这几个人怎么这么眼熟啊?”
我说:“不就是小区门口,问咱租不租房的那几个人吗。”
周庸问我:“不会真是黑社会杀人事件吧?”
我说:“应该不至于,为了点租金就杀人,代价也太大了。”
我和周庸出了小区,打算跟踪一下那几个中介,但他们已经不在了。第二天,我和周庸一早就去了小区蹲守,暗中观察那几个黑中介。他们一整天就在附近闲逛,见人就问租不租房,顺便贴一些“房东直租”“免中介费”之类的小卡片。晚上8点多,他们收工了。我和周庸一路跟着,走到了一片平房区。
电线杆上的租房广告不要轻易相信
这一片有很多小平房,房屋分布零散,我跟着他们走到一间稍大的平房,只见门口写着:“老四合院,十万元出售。”他们生活得很不错,搬了烤架在院里烧烤,还拿手机放着音乐。
我和周庸就躲在旁边的房子后面看着。
过了一会儿,他们吃饱喝足了。一个年纪较大,看起来像是“带头大哥”的人出来把门关了。我和周庸走过去,扒着大门的门缝偷看,他们从一个小铁盒里,拿出烟丝卷着抽。烟味很浓,我和周庸隔着大门也能清晰地闻到。
我看着周庸,小声告诉他拿手机录下来:“他们抽的是大麻!”
我和周庸第二天又赶早过来蹲点。10点多时,“带头大哥”开门出来,走向一辆私家车。我在背后叫住了他,给他看了昨天我和周庸透过门缝录下的抽大麻视频。
“带头大哥”笑了:“这也算证据?能看清个屁啊!”
我说是不太能看得清,但不还有尿检呢吗?我只要报警,屋里面估计没人能过尿检。
“带头大哥”皱了皱眉:“你们到底想干吗?”我说我想知道陈怡的事。
“带头大哥”一脸疑惑:“谁?”
我感觉他是真不知道,就把陈怡住的房间和东西被他们搬走的事情告诉了他。“带头大哥”叫出了一个小弟,问了几句,转头和我说:“他什么都知道,你问他吧。”
小弟告诉我,他们一个月前恐吓陈怡搬出去,但后来好几天都联系不到她,去看了房间也没人。他们就把房屋给清空了,重新租给了别人。
我问他陈怡的东西还在不在,我想带走。
小弟看着“带头大哥”,“带头大哥”点了点头:“让他们拿走吧。”
我和周庸带着陈怡的“遗物”回到了家。我们开始在一堆衣服玩具和杂物中,找有用的东西。周庸找到了一个劳务合同,日期是2015年1月4日。这是一份演员合同,上面写着陈怡将出演一部名为《囚禁之罪》的网络电影,拍摄周期是一个月,片酬是五万元。剧组的联系地址是CBD附近的一家酒店。
我和周庸前往该酒店,寻找这个剧组。敲了门却发现,里面并不是《囚禁之罪》剧组,而是一个叫《爸爸你在哪儿》的剧组,也是拍网络电影的。我和周庸下了楼,向酒店的前台小妹打听消息。她摇摇头,说:“不记得你说的那个剧组,我们这儿每天都有十几个组进来,太多了实在记不住。”周庸不死心:“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前台小妹看他一眼:“这么跟您说吧,现在我们酒店要是炸了,明年各个视频平台,至少得少一百多部网络电影和十多部网剧。”
周庸:“这事儿靠谱,为国家做贡献啊!”
我拉着周庸走:“别闹了,这事交给静姐吧,她在广电有些朋友。”
我给田静打电话,让她找朋友帮忙查一下《囚禁之罪》的立项信息。没多久,田静给我回了电话:“我朋友说查不到。你说的这部电影根本就没立项,广电这边完全没有备案。”
我说:“知道了,帮我谢谢这位朋友。”
田静说:“好,你最好找网络电影圈内的人问问。他们那圈子不大,基本都互相认识,应该能知道点信儿。”
我说行,然后让周庸打给他的朋友陈二桶,让她帮忙打听一下《囚禁之罪》。
周庸点点头,开始给陈二桶打电话,没说两句,周庸转头看我:“徐哥,二桶说她知道这个片子。”
我说:“快问她从哪儿知道的。”
做网络电影的人,一般都会加几个网络电影圈的交流群,里面都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他们需要相关人才时,会在群里发布招聘消息。陈二桶就是在一个网络电影的群里,看见了《囚禁之罪》招女演员的消息。
周庸让她赶紧转发过来看看。
陈二桶给周庸转发的《囚禁之罪》的招人信息上,有对应聘女演员的要求和电影的大致介绍。剧情方面没讲,就说是根据一个日本的真实事件“绫濑杀人案”改编的。
我用手机检索了“绫濑杀人案”。
周庸看完傻了:“和陈怡的死法一模一样啊!”
这时候陈二桶又来电话了:“发招聘信息那个人,我认识!还记得我和你们说,和我一起发现油桶里有尸体的那个场务吗?就是他!”
周庸挂了电话问我:“徐哥,是不是有一个说法,犯罪嫌疑人会回到案发现场,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很爽。”
我点头。确实有这种情况,但不是因为觉得爽,而是因为他们想观察警方的反应,和有没有残留证据之类的,以做出应对。
周庸“哦”了一声。
我没理他。现在事情的线索甚至真相就在那个场务身上。但陈二桶除了知道他的微信号外,对这个人一无所知。
周庸问我怎么办,我说报警吧。警方根据我们提供的信息,找到了所有和场务有过接触的人。通过盘查得到的信息,两天后,警察找到了他在燕市的住址,并逮捕了他。
审讯结束后,鞠优给我打了个电话,我问她有结果了吗,她“嗯”了一声。
我问她能跟我透露一下吗,她思考了一会儿,问我:“你知道真人电影吗?”
我知道什么是真人电影。还在美国时,我曾经跟着Disvery探索纪录片组,采访过一个做地下影视的人。他说美国的地下影视圈有这样一种产业,有人专门拍摄指定的真人电影,卖给有特殊癖好的富豪。
这里的真人电影,不是我们常说的由真人参演的电影,因为怎么演都不可能达到最真实。他们所指的真人电影,就是对演员做出各种真实的事,拍摄出最真实的电影,这种“犯罪案件重演”就是真人电影中的一种。那个地下影视的从业人员,还给我看了一个真人电影的片段。一个男的骗女演员在床上亲热,快到高潮时,男的拿出刀子对不知情的女演员割喉。
尼古拉斯·凯奇拍过一部叫《八毫米》的电影,讲的就是追踪“真人电影”的事情,很真实,也很可怕。他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实际也是夜行者的一个分支,只不过不以调查新闻为主,而更多是受人委托,帮人解决问题罢了。简单来讲,他们那种夜行者更偏侦探一些,基本靠帮有钱人解决问题来赚钱,比我这种更赚钱。我和老金、周庸,主要靠贩卖真相生存,虽然不能说绝对干净,但基本的底线还是有的。
《八毫米》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讲述私家侦探汤姆·威勒调查案件、发现真相的冒险故事
我问鞠优警方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鞠优让我放心:“如果还有其他人,就全都找出来;如果有产业链,就连根拔掉。”
我说:“行,那我就不掺和了,之前查到的事情也会保密,不会影响警方调查。”去法医中心看尸体时,我就签了保密协议。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这种“卖真相”的夜行者还是有底线的,不会为了赚一点儿钱,影响到正确的事,所以——我们这次又要赔钱了。
挂了电话,周庸问我:“怎么样,有结果了没?”
我点点头:“就是个变态而已。”
周庸:“切,没劲,我还以为有什么地下组织、产业链之类的呢。没意思,我走了!”
我问他干吗去。
周庸嘿嘿一笑:“今晚约了彦彤姐一起吃饭。”
10
独居姑娘回到家,屋里多出仨烟头
在燕市生活,除了调查和写稿,还有一项烦恼——租房。
2016年4月14日,我的房东找到我,赔付我违约金,让我在一个月内搬走——燕市房价今年翻了一倍,他把房子卖掉了,只等过户手续办完。
在燕市租房,是件麻烦事。
燕市市委、市政协社法委联合发布过一份《燕市青年人才住房状况调研报告》——在燕市,有43。8%的青年人遭遇过黑中介。
这些黑中介不止骗钱,有时也骗些其他的,比如色。
除黑中介外,邻居是租房另一个可能的麻烦。
因为燕市房价高,租金贵,90%的人都会选择与人合租——与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合租,肯定会有安全隐患。谁也不知道,一墙之隔的邻居是否品行端正。甚至,住了很久后,才发现隔壁的邻居是一具尸体。
我认识一姑娘,她通过App租了一间卧室,却从没见过同屋的邻居。二十多天后,风把邻居的门吹开,她发现了一具尸体。
即使是我,对在燕市租房这事也很头疼。
接到房东通知后,我琢磨着打电话约田静——我想让她陪我挑房子。
刚要拨号,她先给我打了过来。
我接起电话:“心有灵犀啊,静姐,正想给你打呢。”
田静说:“你别贫,有点事想找你帮忙。”
我说:“客气,我也有事想找你帮忙,你先说吧。”
田静的堂妹田蕊,是燕大法学院的大四学生,现在白云寺附近的律所实习。为了工作方便,她在玄寺嘉园租了间房。13号晚上,田蕊下班回家,洗了个澡,给床边窗台上的花浇水。浇水时,她发现花盆里有点东西,仔细看了看,是两个烟头——她吓坏了,自己从不抽烟,花也是亲手刚种的。她仔细观察,又发现了一些反常的事——房间里有泥土,牙刷被人用过……
最后她确定,自己不在家时,卧室进了人,并在床边抽了两根烟。
她很害怕,但不愿和父母说,怕他们担心。然后她想起了自己的堂姐,田静——她曾是个资深记者,于是她打电话给田静,寻求帮助。
我看了看表,还不到7点:“你妹妹现在在哪儿呢?”
田静:“在我家。”
我让田静把她妹在玄寺嘉园的住址发我,让她俩到那儿等我,然后我给周庸打了个电话,让他来汇合。
我和周庸在玄寺嘉园西南门进了小区,向田蕊住的十三号楼走,迎面过来一姑娘,短裙黑丝高跟鞋,穿得花枝招展的,周庸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周庸:“嘿,徐哥,质量不错啊,你说我是不是去要个微信?”
我说:“你去要吧,她肯定给你,因为这姑娘十有八九是一楼凤。”
周庸:“徐哥,你这揣测也太恶意了,看人小姑娘穿得前卫点,就猜测人家是失足妇女!”
我没和他争论:“你知道这什么小区吗?”
周庸:“玄寺嘉园啊,你让我来的。”
我说:“这小区还有个名字,叫玄寺区。”
周庸:“是我知道的那个玄寺区吗?”
我说应该是。
玄寺区,是燕市很传奇的一个小区。曾经是最知名的二奶村,以前许多有钱人包了情人后,都会在这里给她买套房。后来许多失足妇女觉得,这里有钱又有欲望的男人多,商机很大,就也纷纷跑到这边来租住,当起了楼凤。于是这里变成了失足妇女的聚集地。
周庸感慨:“我上高中时听朋友说过,每天大奶楼下骂二奶,冬天最冷时,这小区里仍然都是黑丝和大白腿。一直想来看看,今天可算来了。”
我说:“你别感慨了,咱先去帮你静姐解决问题。”
我和周庸上了楼,田静和田蕊已经在楼上等着了。田蕊和她姐一样,个儿高,长得很白净。
田静给我们互相介绍了一下,田蕊说:“我姐跟我说过你俩,你们写的东西我也看过。”
田蕊住的是套两室一厅,我问她整租还是合租。
田蕊:“本来是和同学合租的,前段时间她搬男朋友那儿去了,就变成我自己住了。”
我问她丢东西了吗,田蕊说没有,电脑和iPad就放在桌子上,都没丢。
我点点头:“先看看你的房间吧。”
田蕊的房间大概有二十平方米,收拾得很干净,屋里有一个衣柜和一个架子,床靠着窗边,床单和被褥都是素色的。
窗台上摆着那盆发现烟头的花,烟头还在花盆里。周庸戴上手套,伸手把烟头拿出来,摆在窗台上,转过头:“徐哥。”
我问怎么了。
周庸:“这俩烟头不是一个牌子的,一个是黄金叶,一个是南京。”
我过去检查了一下,一个烟头是二十六元一包的南京十二钗,另一个是二十元一包的黄金叶大金圆。
周庸:“可能进来的不是一个人,是两个,然后抽的都是自己的烟。”
我点点头,确实有这种可能。
我问田蕊,是第一次发现有人进她屋吗?她说是。
“我是个处女座,对屋里东西的摆放特敏感,不只是烟头,纸巾盒的位置也变了。地上有土,我的电动牙刷早上走之前换的头,不知道为什么是湿的。厨房电热壶里的水是温的——可我今天根本就没烧水!”
我说:“你能判断烟头是哪天出现的吗?”
田蕊点点头:“我花盆里养的是雨林植物,特缺水,燕市天干,我每天都给它浇一次水,烟头是昨天才出现的,之前一直没有。”
我说:“你平时锁卧室门吗?”她摇摇头:“这房子就我和我同学住,锁卧室门干吗?”
周庸:“有没有可能是你同学回来了,这些都是她做的。”
田蕊说:“不可能,我同学不抽烟,而且我问她了,她没回来。”
有很大的可能,昨天以前,田蕊的房间并没进过人。而昨天她发现家里进过人后,直接就去了田静的家里。那个进了她屋却没偷东西的人,即便想对她做什么,也无从下手。
田静把我拉到一边:“徐浪,现在怎么办?”
我说:“可能需要你表妹在这儿住一晚。”
田静皱了下眉:“那她有危险怎么办?”
我说:“没事儿,我就在楼下蹲点,你也可以在这儿陪她,但得和周庸在她同学那屋待着,不能开灯出声,免得被发现屋里还有其他人。”
田静点点头:“行。”
我回到楼下,假装在小区溜达,一直注视着楼上的动静——田蕊按我的指示开灯在窗口站了会儿,提示可能有犯罪意图的人今晚她在家。
直到田蕊第二天早上睡醒,什么事都没发生。
我上楼和他们汇合:“咱出去吃饭吧。”
周庸:“徐哥,这屋蚊子可多了,我都要被咬死了。”
田静点头:“我也被咬了。”
这时田蕊穿着无袖睡衣出来了,胳膊上也是红肿一片。
我看着有点不对:“给我看看你们身上被咬的地方。”
田静、田蕊、周庸身上被咬的地方,都是一个一个硬硬的小红点。
我说:“这不是蚊子叮的,这是跳蚤咬的。”
周庸:“田蕊,你们是不是养过宠物啊?怎么还有跳蚤?”
田蕊说:“没有啊,之前从没有过跳蚤,徐哥你是不是认错了?”
我说:“就是跳蚤,这玩意儿挺难杀死的,何况屋里还进人了,这房子别住了,提前解约吧,咱吃点亏,赔点违约金得了。”
田蕊郁闷地点头:“好吧。”
下午时,田蕊又打来电话,她和同学去找中介提前解约,出了麻烦——中介不同意提前解约和退钱。
我让她等一会儿:“我现在过去。”
我开车到了白云嘉园南门的房产公司,田蕊正站在门口等我:“徐哥。”
我说:“咱进去说。”
我们进了房产公司,和中介协商解约,我说:“我妹妹不愿住这边了,我们现在愿意赔违约金,能不能提前解约?”
中介开始打太极:“我们负责违约的同事出差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这样吧,等他回来我通知你们。”
我说:“你把他电话给我,我给他打。”
中介给了我一个电话,我打过去,关机。
我故意和田蕊说:“行了,咱不退了,回去收拾收拾,转租给别人。”
中介马上说:“先生,我们签的合同里是不允许转租的,否则我们有权利收回房屋。”
敷衍、不退钱、不负责、不让转租——这是碰上黑中介了。
我没和他纠缠,带着田蕊出了门,中介的门上贴着一张招聘启事,我拿起电话打给周庸:“干吗呢?”
周庸:“我去医院看一下被跳蚤咬的包。”
我说:“你可真娇气,别看了,赶紧再来玄寺区一趟。”
周庸:“干吗啊,徐哥,这么着急?”
“应聘。”
4月15日下午,周庸应聘到了房产公司,成为一名房产中介。
之所以让周庸卧底到中介公司,是因为我怀疑,进田蕊房间的就是中介公司的某个人——房子是从他们手里租到的,他们有钥匙,能轻易进入田蕊的房间。
周庸卧底到了18号下午,给我打电话:“徐哥,门儿清了。”
周庸有钱、大方、会说话,花了两天时间就和房产公司的人都成了“朋友”。加上周庸以行业新人的姿态,连续两晚请前辈们吃饭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