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市扎纸铺-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一下,就开始吧。”

  :;;!!


第214章 遗愿

  阿光一身黑装,很恭敬的递上三炷香,此时先到一步的鼓乐队和诵经队已经等了半天了,有人端上香炉,七叔拿着香小声叨咕了半天,把香插到了香炉中,然后转头离去,此时阿光一摆手,鼓乐齐鸣,和尚开始唱经。^^^百度&;搜索@就爱中文+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石三也傻了,不知道这七叔到底咋想的,这次来毕竟是挖坟,又不是过忌日,这兴师动众的是干什么啊?

  “七叔,等会我们会帮您祖上超度的,这么多人看着,阳气太重,不利于招魂啊。”

  “哦。”七叔也恍然大悟,到阿光耳根子底下说了几句,阿光点头离去,不一会儿,鼓乐队和诵经队被请走了,只剩下十多名工人。

  要说有钱就是不一样,就连挖坟,用的都是现代化的装备,挖土机干活,本来石三还想,如此一座巨大的石冢,怎么说没一天也挖不开,结果没想到,叮叮当当的机器作业,没过两个小时,就挖到棺材了。

  工人们从坟里抬出棺材,已近百年了,但由于风水绝佳而且用料考究,这口棺材基本上还算完好。用撬棍敲开棺材,一具并未完全腐烂的尸体呈现在众人眼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具尸体虽说腐烂严重,但却并不臭,甚至说,一点臭味都没有,只是呛鼻的腥,从死者身上的衣着看,下葬的时候应该是清末,尸骨虽蓄短发,但穿的却是传统的清朝服饰。

  把尸骨打量了一番,石三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到了尸骨的面部表情上,只见还残留着些许皮肉的脑袋侧到了一边,嘴夸张的张开,脸上表情痛苦扭曲。

  “没错,就是囚降。”石三猫腰仔细观察了一下尸骨的面部,进一步肯定道。

  按理说人死了之后,会有专门的人给死者换上寿衣并整理遗容,尤其是七叔爷爷这样的富贵人家,决不可能让死者保持着这副表情下葬,而且还把头侧到一边。

  “太狠了,看来传言确是真的。”不懂的人倒没什么感觉,而像孟老鬼这样的内行,却真切的从中感觉到这种恶降的恐怖。

  “他死了以后,是有知觉的。。。”

  “您的话,系什么意系?”阿光此刻也是好奇心十足,人死了后,还有知觉,这岂不是前后矛盾?

  “人的魂魄离开身体后,是没有时间概念的。而且人死后魂魄离体,不论尸身遭到什么样的破坏,都跟魂魄没有关系了。但魂魄不离体的话,就有时间观念!七叔的祖上下葬已经快一百年了,也就是说,相当于把一个活人放到棺材里,让他在这种环境中活着过上一百年!”石三直起身子,也是感觉脖颈子直冒寒气。

  “不仅如此,在这一百年中,他还要承受身体慢慢腐烂的痛苦!”

  “您系说,他的灵魂就像咱们一样,对身体的破坏,系有感觉的?难道现在也系如此么?”阿光将信将疑。

  此刻孟老鬼蹲下,仔细看了看。

  “这头就是咱们开棺的时候侧过来的。”

  “您说什么?”阿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即猫腰仔细观察。

  倘若是刚死的尸身,诈尸还算有可能,而此刻棺材中已经是一副枯骨了,怎么可能自己动?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也把阿光看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只见尸骨后脑勺部分的颜色俨然和脸侧面不一样,显然是刚翻过来的,不知道是开棺时震荡所致,还是真像孟老鬼说的那样。

  “我去,还真是的,三爷,还真有那么回事?”王胖子起先以为只是随口说说,但自己一看却发现,还真如孟老鬼所说。

  石三点了点头。

  “得了,傻大个,我们到一旁待着吧。”王胖子拉着大力走到了一旁,看着。

  “阿光,你也回避一下。”孟老鬼开始从布兜子里一件一件的往外掏家伙。

  “等会招到你们太老爷的魂魄,三儿会去通知你们。”

  此时,石三从包里拿出凿子,开始在棺材壁上凿眼,这棺材虽说是好材料,但毕竟埋了近百年,凿起来并不费什么力气,也就十来分钟,九个酒瓶嘴粗细的洞凿好了。

  而孟老鬼则用香在棺材周围插了一圈,而故意留了个缺口,之后用礞石的粉末在尸骨上稀疏的撒了一层,而后再棺材周围摆了一圈柳树枝,最后石三后退了几步,只见孟老鬼用一根香插在了刚才那圈香的缺口上,此时只见一股风从棺材里往外吹,烟雾同时往四外飞散了一下,立即又恢复了正常。

  这是茅山术对付尸变的阵法,叫“净寐阵”,所谓净寐,并不是说让人睡觉,而是有“让死者入土为安”的含义,茅山术认为,死者诈尸,是因为身体三魂七魄没走干净,用这个阵法可以将体内残留的魂魄完全冲出身体,石三刻的九个洞,叫“阴闶”,传说诈尸,大多是由于死者死得不甘心从而心存怨气所致,而这“阴闶”,就是专门用来释放亡魂怨气的。而囚降是一次性的降术,对中降者之外的人并没有什么伤害,而中降之后,也非常好破,“净寐阵”便足矣。

  孟老鬼掏出罗盘一看。

  “成了,三儿你去叫七叔,我来招。”说罢,孟老鬼从包里拿出了一把小桃木剑,用礞石在地上撒了薄薄一层。

  不一会,七叔在阿光的搀扶下拄着拐棍一步一挪的过来了,只见孟老鬼正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鼻涕眼泪一大把,捶胸扑地甚是凄惨。

  七叔见状,也是将信将疑,一摆手示意阿光退后,自己走到孟老鬼跟前,用粤语问了一句,没想到,孟老鬼一答腔,竟然也是粤语,而且声音也变了。

  没说几句,两个人竟然抱在一块大哭起来。

  至此,石三一颗心放下,倘若挖开棺材,魂魄也没招来,那可真不晓得要怎么和七叔交待了。

  “七叔,您快点说正事,这个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石三掐着时间,约莫有一分钟了。

  七叔此时恍然大悟,扑通一声跪在了孟老鬼跟前,颤颤巍巍磕了个头,叽里呱啦又说了一通,孟老鬼一听,用衣服抹了一把眼泪,叽里呱啦一通比划,七叔听罢鼻涕眼泪一大把,又磕了好几个头。

  这时,忽然孟老鬼两眼一翻,立即变得横眉立目,叽里呱啦又是一通说,七叔连连点头,但这几句石三听着却差点笑出来,最后这几句虽然也是粤语,但声音却已经变回孟老鬼了。

  站在后面的王胖子更是捂着嘴,强憋着笑。

  大力傻乎乎的看着王胖子,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又过了两分钟,孟老鬼两眼一翻,躺倒在地,七叔赶忙命人扶起孟老鬼,阿光则一溜烟跑没影了,正在石三架着孟老鬼往车上走的时候,迎面正碰上几个人抬着一口大得超了标的大棺材走过来,后面跟的是刚才的鼓乐队和诵经僧侣。

  “有钱啊。”石三再次感叹,连挖坟都讲究如此兴师动众的一条龙作业,眼前这棺材,恐怕少说没个几十万也下不来,但此刻,石三还是低估七叔的实力了,眼前这口新棺材,几十万块钱也就买几块棺材板。

  在车上等了大概三四个钟头,法事做完了墓又重新封好了,七叔颤颤悠悠的被阿光扶上车,第一件事便是握住了石三的手。

  “石先生,不不不,石大恩人,你们想要什么?只要是我廖七出得起!”

  “不用不用,我们已经收过您的钱了,这是早答应过您的事。”石三也挺不好意思,七老八十的老大爷跟自己点头哈腰的,始终觉得不自在。

  回到了廖家祖宅,按七叔的指点,在一间地下室的地下三尺,石三带着人挖到了一个密封的铜箱子,锯开后,只见里面厚厚一打字纸,中文的、英文的、还有日文的,七叔可乐了,一张张的翻阅着这一打子地契,东京、吉隆坡、马尼拉、九龙、大阪。。。

  “现在廖氏集团的全部产业,也不过如此!我爷爷有一个遗愿,希望你们二位能帮我完成。”七叔兴奋的说道。

  “请,请说。。。”石三一愣,莫非那个死鬼还想得寸进尺?

  “希望二位能够再收下我五千万。这是我爷爷的遗愿,请二位务必答应我!”七叔此刻虽然一脸严肃,但仍旧掩盖不住皮肤深处透露出的兴奋。

  这话一出,石三差点笑出来,身后的王胖子正在喝着茶,一听这话更是喷了一地水。

  这话哪是什么他爷爷的遗愿,刚才在廖家祖坟,他爷爷在孟老鬼身上刚说完地契的下落,就让孟老鬼请走了,后面的所谓的遗愿,全是孟老鬼自己说的,虽说这孟老鬼凑合着也能拽几句粤语,但声音却变回来了,只不过当时七叔过于进入状态了,没听出来而已。

  “我会立即给银行打电话!这笔钱,二位务必收下!我爷爷才好瞑目。”七叔很严肃。

  钱,当然是好东西,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石三也没想到这次来香港,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原打算再挣个百八十万,没想到这一来一回几千万快上亿的资产就到手了,回去自己那扎纸铺都好扩张扩张了。

  休整了几天后,阿光帮石三将那些支票全都存进了石三的账户,并且订好了飞北京的飞机票。

  机场上,七叔不惜亲自给二人送行,临走还不忘说道:“两位是我廖家的恩人,以后有什么需要就来找我廖七,只要我廖七能办到。”

 


第215章 深夜怪声(上)

  北京。^^%搜索@就爱中文+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请问,宋先生在吗?”石三几人被黑出租东绕西绕讹走六十多块钱后,终于找到了这个所谓的“东四十条库司胡同二十九号”。

  为此王胖子还差点跟司机打了起来。虽说有钱了,但这花的冤枉钱,王胖子还是过不去。

  “谁呀?”开门的是一个小伙子,看长相最多高中没毕业。

  “我爸出门了,你们找他什么事?”

  小伙子把石三几人领进院里,这时一个中年妇女从屋里走了出来,上下打量几个人。

  “你们是不是有位叫石三的先生?”看来这个宋宽临走时肯定跟家里交代过。

  “正是,不知道宋先生和秦先生?”两人跟着妇女走进屋里,发现这宋宽好像也不是省油的灯,乱七八糟的宝贝比孟老鬼家里的物件不差。

  “他和秦教授去王老那了,这两天,天天出去,也不知道是去哪,但晚上肯定会回来的,二位先坐坐吧。”石三得知,这位宋宽先生是中科院测绘局的专家,宋宽的祖上便是鼎鼎大名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且家中有族谱可寻,刚才的小伙子名叫宋磊,是宋宽的儿子,此外宋宽还有一个女儿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念书。

  “中科院测绘局?”孟老鬼倒是头一次听说这么个机构。

  “对,那是我先生的工作单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是他们测的。”女士搭腔道,“这次秦先生拿来一张古代地图的照片,我先生也拿不准,所以这两天除了跑郊区之外,就是去王老家。”

  “王老,是谁?”石三对秦戈这复杂的关系网可是一无所知。

  “哦,他是我先生的启蒙老师,是中国地理学会的专家,现在退休了。”女士看样子也是名门出身,举止谈吐有大家闺秀的气质,“磊磊,快给客人倒茶啊。”

  晚上,秦戈和一个中年男子开门进屋,正好赶上石三在院里散步。

  “哦,这位想必就是传闻中的三爷吧!”中年男子上下打量着石三。

  “三爷,久仰久仰!你的事迹,秦教授已经跟我说过了。这位就是孟前辈吧?如雷贯耳啊!”

  “如雷贯耳?”孟老鬼也对宋宽的话很是意外。

  “春山行旅图,是您的收藏吧?”宋宽好像是个内行,“我师傅经常提到您,听说您过两天会来我家,还希望我能介绍您二老认识!”

  “你好,你是宋专家?”石三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位中科院的神仙。

  “什么专家不专家的,一介草民而已。”宋宽倒是挺谦虚,“二位来得正好,今天我们有了重大突破!”几人进到屋里,宋宽从一个大号专用背包里取出一幅巨大的地图摊开在桌子上。

  “二位请看,这是根据燕山山脉的卫星照片绘制的山脉走向图。”宋宽道,“整个燕山山脉,包括北京范围内的西山、八达岭、香山,都在这里,但我们没发现有与古图吻合的地方,仅有两个相似的地方,已经被我和秦教授排除了。”

  看着这张让人眼花缭乱的地图,石三真是长了见识了,看来真正科学的东西,确实是不服不行。

  “这些日子,王老核对了整个燕山山脉的卫星地图,提出了一个假设。”秦戈说道,“王老认为,赵昆成这张图上标的地方,应该在雾灵山。”

  “雾灵山?”孟老鬼看着宋宽,“这种手绘的地图和这种卫星照片有天壤之别,你师傅真的能确定么?”

  “其实,这也只是一种假设,但王老师确实从中找到了吻合的特征,孟前辈,您看,这里,还有这里。”宋宽拿出古图照片的照排放大版,逐一指给孟老鬼,“这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不是雾灵山,那么在这里,还有这里,也有吻合,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这里。”

  众人合计,由宋宽负责筹集装备,定于两天后赶往雾灵山。

  两天后,几人包了一辆金杯车赶往河北省兴隆县,这车宽敞,坐起来也还挺舒服。

  司机姓吴,大兴人,挺实在,谈好包一礼拜的车才要四百块钱,比前两天石三几人坐的那辆黑出租强多了。

  河北,兴隆县。

  找了一家旅社住下后,几个人经旅社老板娘介绍,找了个向导,叫李瑞雪,是个车老板,现在靠卖山货为生,个子不高,但挺壮实,人也比较实在,听说带几个人进一趟山就有二百块钱赚,干脆连山货也不卖了,直接把大车赶到了旅社院里,催石三一行人赶紧出发。

  雾灵山脚下。

  雾灵山是燕山主峰,海拔二千一百一十八米,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是大部分野山尚未开发,除了有一些山民踩出来的小山路之外,基本上没什么正经的路。上到半山腰,石三手搭凉棚往四周看了一眼,“宋先生,这里怎么可能有庙呢?”

  “是啊,俺在这山里长起来的,也没听说过山上有庙。”李瑞雪也跟着搭茬。

  “石先生,你先别着急,现在距离咱们的目的地还有一天的山路,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宋宽对于自己师傅的猜测倒是蛮有信心的。

  大概又走了两个钟头,几个人来到一片稍微平整点的石崖子上,此时天色已晚,几人准备在此就地扎营。

  “再往前就是龙潭,俺们山里人一般也很少进去。”李瑞雪道,“你们要找的那个地方,就在龙潭里边,具体哪俺也不太清楚,咱得一块找。”

  “李师傅,你确定从来没在山里见过有庙?”石三疑惑道。

  “没有,这是野山,有庙,也得有和尚不是?俺们几个身子骨都不错,爬这一天山都累得紧,你说这和尚要是住山里,咋出来?吃啥?”李瑞雪一个劲的分析,“还有,那个图上的地方,依俺看,不是山,是水。”

  “水?庙怎么可能建在水里?”秦戈也坐过来了。

  “俺不是说了没庙吗?”李瑞雪盘腿坐下,把地图放在脚底下,从包里拿出烧饼和咸菜,大口开吃,“图上这个地方,俺要没认错的话,应该是勺子岭,就在前面,明天晌午就能到,你看这两个道,从勺子岭这道上去,这不是路,是水,底下是白龙潭,这两条道叫白龙沟,都是水,谁见过哪家和尚把庙修在水里的?”

  “你不是说,不太清楚么?你咋就那么肯定?”王胖子立马又问道。

  “俺再不清楚,也比你们没去过强吧?”李瑞雪一听这话不乐意了。

  “俺现在是不怎么进山了,但俺从小在山里长起来的!这点玩意俺可还记着呐!不过。。。”李瑞雪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事。

  “不过什么?”王胖子追问。

  “这山里传说闹鬼啊,俺一表兄,小时候跟俺叔上山挖药材,说看见三个老和尚在龙潭里站着,吓得够呛,跟俺叔说,俺叔啥也没看见,但俺那个表兄就是看着那仨和尚冲着他笑,后来俺叔也觉得邪,药都没挖就回来了,不知道跟你们说那个庙,有啥联系。”

  “和尚?在潭里?”石三若有所思。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李瑞雪对秦戈这个睡袋可是太感兴趣了,“这玩意忒好了,秦大哥,哪买的,方便给俺捎一个不?”

  “找到地方,这个就送你。”秦戈也痛快,反正这东西要带回去也挺麻烦的。

  “中!冲秦大哥你这句话,明儿俺不吃饭也得帮着你们找!”李瑞雪美得够呛,恨不得现在就把秦戈请出来自己躺进去。

  众人刚入睡,忽然又被龙潭里边一声刺耳的尖鸣弄醒了,李瑞雪和宋宽倒没啥感觉,石三几人和秦戈三人可是出了一头的冷汗,这一声不是别的,正是在巴山藏宝洞里听见过的“殁瞋”,就是说以前有没做干净的法事,邪物死灰复燃所发出的声音。

  “石先生!”秦戈急匆匆从睡袋里爬出来,一把抻出军用匕首,“这个声音,好像是。。。”

  此时宋宽见状也随手拣起了一块石头,四下张望,只见四周一团漆黑,什么都没有。

  刀子在声音传来的时候就早已出了睡袋。

  “子时。”石三看了看天空,把匕首抽了出来。再看看睡袋另一边,王胖子和大力还在打呼噜。

  “怎么咱们一来就有事了?李师傅,山里以前有过这种声音吗?”

  此时李瑞雪已经吓成一瘫泥了,“有,有,以前也有,听老人说,这是阎王爷吹喇叭,这声一出,就是阎王爷要收人,山,山里准得死人,咱快,快,跑吧。。。”

  “老人说?”石三一边看着四周,一边凑合到李瑞雪旁边。

  “有老人听见过?”

  “不,不光老人,上次俺村里几个人来山里采药,就听见这声。”李瑞雪不停的大口喝酒壮胆。

  “四个人,就,就跑回来一个,没过三天浑身烂死了。”

  石三掏出手电,仔细看了看地图,发现自己离怪线还有相当的距离。

  “这个可能不是赵明川布的,有可能是赵昆成,大家不用怕,那家伙没多大油水!”其实石三这么说,也只是给大伙壮胆,毕竟赵昆成已经被自己和孟老鬼扳倒了。

  “那是什么!?”宋宽好像看见了什么东西,不由得后退了好几步,一下撞在了孟老鬼的身上。

  顺着宋宽的手,几束手电光往龙潭方向照去,只见大概三四十米外的树下有一点白影,手电光一照,嗖的一下又没了。

  “那里好像有东西。师傅,刀子,你们在这保护大伙,我去看看。”石三背起包,朝着不远处的大树走去。

  :;;!!


第216章 深夜怪声(下)

  

  这棵大树距离露营的地点并不是很远,但路非常难走,石三拿着手电高一脚低一脚的走到大树底下,刚举起手电想查找树干,忽然感觉背后一阵阴风,仿佛有什么东西飘过去了。

  “谁!?”石三抽出匕首猛然回头,却发现什么人,而不远处的几束手电光还是跟刚才一样照着自己。

  记得当年师傅跟自己交待过,所谓“荒山无灯火,行人自掌灯。灯燃无忌处,灯熄莫再行。”意思就是,荒山野岭并不像城镇一样灯火通明,而荒山中的行人本身就是一盏灯火,所谓人身三盏灯,左右肩头各一盏,头顶一盏,人猛然回头的话,不论从哪边回头,左右肩头的灯都会相应灭一盏,便会导致人体阳气减弱,尤其是在子时后,此时天地间阴气正重,如果冒然回头,便会吹灭左肩或右肩的灯,灯灭后即便是童子,也更容易着道,当灯亮着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赶路,而在灯熄灭之后,就不要再走了。

  想到这里,石三心里猜测了一个大概,这似有似无的恶鬼,似乎是当年老赵家布下的障眼法,其真正目的,显然是想先让人们自己灭掉身上的一盏灯,着道是小,再往深处更容易中降才是真。

  登上树根,石三发现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树洞,用手电一照,黑漆漆什么也看不见。

  “莫非。。。”石三伸手进树洞一摸,感觉硬梆梆一个球状的东西,再往下摸,心里忽然一紧,圆弧下面,是两个洞,再往下是一排的锯齿,明明是一个人的头骨。

  石三用两个指头抠住两个洞,用力往外一拽,只听树洞中啪嚓一声,一个头骨被拽了出来,卡在了树洞口。

  打起手电,石三掏出罗盘,发现罗盘指针不时轻微抖动,好像不是什么厉害东西。顺着罗盘所指的方向,石三又走到差不多一百米外的另一棵树下,仅仅两三匕首,便又在树下挖到了一具人骨,埋得相当浅,也就盖了一层浮土。

  “莫非是十八冥丁?”石三用匕首在地上大概描绘了一下附近的地势,发现这龙潭外边空间相对狭窄,再往深处走,再往两边的山壁越来越开阔,应该是一个漏斗形的地势,“漏斗口”则正对着自己露营的石崖子,按茅山术的说法,石崖子所处的地方是“虎口”,就是白天阳气与夜间阴气的集中区。

  “师傅,诸位,明天暂时不要进龙潭!”石三回到露营地,边说话,边用礞石的粉末在露营地前面摆起了一个巨大的尖头。

  这个尖头叫“分阴戟”,如果在煞气或阴气集中的地方呆久了,人容易受其影响,轻则产生幻觉,重则丧失理智,而“分阴戟”的作用便是分流这些阴气或煞气,最大限度避免阴气或煞气对人体产生影响。

  “咱们就在这里不要动,也不要睡觉!”

  “为什么?”秦戈不解,“莫非那老赵家在这弄了什么机关?”

  “里面有古怪。我怀疑是布了十八冥丁,现在我和宋专家的灯都破了,进龙潭的话,一旦咱们触发某种机关,很容易中降!”石三说道。

  “十八冥丁,是什么?”宋宽惊魂未定,当年随中日尼联合登山队去登珠峰的时候,也曾碰到过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所谓超自然现象,一些队友顷刻间丧失理智或死于非命的景象仍历历在目,没想到现在在内地,也有这些东西。

  “十八冥丁,是从众阁的十八脉演化而来的。”孟老鬼开始为大伙解释所谓的十八冥丁。

  在古代众阁教的葬地阵法中,有一种未成文的山葬阵法,叫“十八脉,是一种以猴子、猩猩等灵兽为祀物的灵阵,在盛行开山为墓的唐代颇为流行,其原理是以异术为主、机关为辅,异术侵闯陵者之身,机关护陵椁之固,和“錾龙阵”一样,整个十八脉,也要分成十八个脉眼,同护墓主安宁,但这种以动物为主的葬地阵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有效期短,多则百年,少则十数年,即告失效。然而在当时,布“錾龙阵”所需的巨大花费,并非每位官贵都能承受得起,所以这种成本低廉的“十八脉”在中低级官员与实力一般的地方贵族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即便其有效期很短。

  然而,此种阵法像“錾龙阵”一样,并无定数,小到鼠犬,大到虎豹,甚至是活人,都可为之脉眼。所以到了唐朝后期,有一些见利忘义的能人干脆开始尝试用童子来代替灵兽,以此加强阵法的威力,并延长有效期限,用童子布的“十八脉”,便是所谓的“十八冥丁”,由于此种做法有违天道,所以自“十八冥丁”诞生之日起,便被众阁历代掌教所明令禁止使用,甚至连“十八脉”也一起被禁止了,这也是此种阵法在中未有正式记载的原因,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仍然有一些叛教者在民间以此阵法造墓营冢,并私下将这种缺德阵法记录成册且代代相传,直至唐末。

  “孟前辈果然博学。”宋宽对这些闻所未闻的东西显然很感兴趣。

  “那,石先生所说的灯灭了,又是什么意思?”当石三把“灭灯”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后,宋宽脸上的汗也下来了。

  “照你的话说,如果中了法术,会有什么后果?”

  “就像刚才李师傅所说的,来四个回去一个,三天后全身烂死。”石三此刻已经摆完了“分阴戟”,想找李瑞雪进一步问问那个烂死的人当时是什么状况,好估计一下用的什么降,研究作战对策,可当自己回到露营地后,忽然发现不对劲。

  “李师傅!?李师傅人呢?”石三发现李瑞雪此刻并不在营地,在座几人也感觉到了不对劲,纷纷拿起手电四处乱找,只见到处是乱七八糟的石头和植被,顺着几个人上来时的小路照下去,在手电光的范围内也是不见人影。

  “怪了,刚才还在这!李瑞雪!!李师傅!”几个人扯着脖子喊了好几声,周围一点动静都没有。

  “会不会是这小子害怕,自己跑了?”孟老鬼用手电照着山沟子里说道。

  “不可能,呆在这人多,再害怕也比自己一个人跑踏实。我在周围找找,大家呆在这不要动!”说罢石三便想顺着上来时的小道往下找。

  刚下了十几米,只听龙潭深处又是一声刺耳的“殁瞋”,紧接着便是孟老鬼的半声喊,“三儿。。。”

  就一声,便又没动静了,等石三回头,发现连营地的手电光也没了。

  “谁!?”石三赶忙往回爬,就在这个时候,忽然觉得自己脚脖子被一双手嘭的一下拽住了。

  “啊!”这一下就连石三也吓得喊了出来,右手一把抓出匕首,回身一看,原来是李瑞雪。

  “嘘,小点声!”李瑞雪的声音像耗子一样,趴在草坑子里一个劲的示意石三躺下。

  “李师傅?你怎么在这?”石三看了看李瑞雪的眼睛,不像是着了道的。

  “石大哥,别过去!阎王爷在上边呢,咱们快逃跑吧。”李瑞雪都快哭了。

  “阎王爷吹喇叭来收人了,不跑,就是个死啊,刚才我看见阎王爷的车马队了,吓死我了,快跑吧。”李瑞雪又低声说着。

  “李师傅,你。。。”石三关掉手电,慢慢趴到李瑞雪旁边。

  “什么车马队?你看见什么了?”

  “你们在那说,说话的时候,我就找了个旮旯想方便方便,结果,就在旁边那块大石头后面,一大排的吊死鬼,吓得我一,一,一跟头就栽下来了。”李瑞雪吓得磕磕巴巴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了。

  “当时我嘴里说不出话来,本来还以为自己死了呢,现在,还,还没死,哎哟吓,吓死我了。”

  “你在这呆着别动,拿上这个。”石三把一张活符递给李瑞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