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之出逃[穿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展明暄和展明雯围在展明煦腿边,这俩小的早就闻到汤圆里那红糖姜水香甜的味道,知道里面肯定是好吃的,展明煦一进屋他俩就围着他转悠。
  展明煦指使他们去拿勺子,然后一人一碗开吃,三人吃到一半,徐梅芬才慢悠悠从房间里出来。
  看到三个孩子在吃东西,不悦地问:“我的那份呢?”
  听到她的话,两个小的身子一顿,吃汤圆的速度都加快不少。
  展明煦看了她一眼,说:“想吃自己煮。”
  徐梅芬被他的话噎了一下,恼怒地想,他煮都煮了,就不知道给长辈煮一份?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敢当着展明煦的面说出来的,只能自己在心里生气。
  “小暄、小雯,你们两个小孩子晚上不能吃这些不好消化的东西。”
  两个小的抬起头,碗里只剩下糖水了:“妈,我们多吃,一人只有四个。”
  “行了,吃完就睡觉去,小孩子晚上吃太多糖不好,糖水不要吃了,赶进去睡觉,妈帮你们收拾。”
  “哦……”两个小的,不情不愿地起身一步三回头回房睡觉,很舍不得自己那碗甜滋滋的红糖水,刚才吃汤圆吃得急,他们都没来得及喝几口呢。
  看两个小的走进房间,徐梅芬伸手就拿起他们两个的碗,把两碗糖水倒在一个碗里,三两口喝掉,抹抹嘴,随手把空碗往桌上一放,也不洗碗,打着哈欠就走了。
  展明煦瞥了她一眼,懒得理,早就知道她什么德行了。吃完自己的那一份,洗好碗再用热水烫过一次,才放进篮子里,明天再还给叶清舒。


第18章 
  1980年的春天,年味儿很浓,出门随处可以看到小孩子组着队去拜年或者捡没燃爆的鞭炮点着玩。
  每家每户门前都铺着一层红色的鞭炮碎屑‘地毯’。
  鼻尖呼吸到的冰冷空气中,除了祭祖点燃的香的味道,还有淡淡的鞭炮味儿。
  叶清舒没有亲戚需要走,出门转一圈,感受感受新年气氛后,发现外面实在太冷,她赶紧就缩回家里点炉子,一边烤火一边烤红薯。
  顺便在心里思量开年后在中福市找个高中复读,其实这时候不去学校复读也可以,只是自己在家看书的话,高考需要办的一些手续要填的一些表格就需要自己去弄,不难,却很繁琐、很麻烦。
  还不如找个学校安心念半年书,也就这半年而已,叶清舒没想过自己会考不上大学,上辈子她的学校是全国排行前十的大学。
  如果不遇到一些人为的冒名顶替这种小概率、倒霉到家的事情,她认真学习,至少能考到一个本科,再不济,大专的含金量也不小。
  这些等她找到学校,老师会帮她评估她的水平,比起她对这个时代高考的了解,现在的老师明显比她更专业。
  愉快的新年很快过去,转眼就是初六了。
  叶清舒打算先找个人问问情况,邻居还在上学的小哥哥展明煦无疑是最佳咨询人选,但他跟他妈妈回娘家了,至今未归,只能暂时放一边。
  思来想去,除了展明煦,叶清舒发现自己貌似都不知道该去问谁,王军鹏是展明煦的朋友,越过展明煦去问他似乎不太好,而且她跟王军鹏只是认识,并不太熟。
  最后认识的就是赵大姐姐妹俩,可人家跟她也只是见面大声招呼说几句客气话的交情。
  叶清舒忽然发觉,一直以来,她都在接受展明煦的帮助,在中福市的人脉好像太少了。
  人脉这东西,叶清舒本来想着等自己去学校念书后,可以慢慢跟同学之间发展,但现在叶清舒感觉光有学校里的人脉似乎太少。
  她到不是想让自己弄成朋友满天下的样子,只是在这里居住生活,就得融入这里,至少跟邻居打交道,懂得一些本地的人和风俗习惯,就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这个邻居指的并不止是隔壁展明煦家,而是这条街上的邻居,住在这条街上的其他人家,肯定多多少少能跟街上的人说得上话,哪怕只是跟赵大姐一样见面打个招呼呢,她至少也得跟街上的人有点儿面子情吧?
  这是社会风气使然,如果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或者三十年后,大可以直接搬到商品房里,肯定就不用去刻意经营这个,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就行,谁管谁认不认识左邻右舍?但现在只能入乡随俗。
  初六早上,叶清舒出门,看到有一户人家在门口放了一串儿鞭炮,门口外面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一般在初六放鞭炮的都是一些个体商户,初六开张,叶清舒走过去看了一眼,看到这家主人端着一托盘的糖在外面发给看热闹的人,一脸的喜色。
  叶清舒手上也被塞了一颗糖,她随口问旁边的一位大姐:“这家今天有喜事儿?”
  “是喜事儿,听说他家拿到个体户营业执照了,国家批准做买卖呢,这可是咱们梧桐路第一家开张的个体户店铺。”大姐好像是这家个体户的亲戚,说起话来脸上都是与有荣焉的表情。
  叶清舒记得一张营业执照的颁发是在1985年,现在才1980年,怎么提前了五年?难道自己穿到的这个时代跟自己原本那个地方不一样?
  “营业执照?他家太幸运了吧,是卖什么的?”
  “卖酱油的,他家的酱油可香,当年买卖做得可大,酱油、白酒、醋都卖,后来嘛……”后面没说出来的话大家都知道。
  叶清舒也了然,她想起赵大姐跟自己说起梧桐路时说过的话,这梧桐路当年是中福市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里的房子大多临街,多数人家都是做买卖的,厅堂面积都不小,收拾收拾就能开门做生意。
  这家买酱油的人家是梧桐路第一家拿到营业执照的个体户,肯定不是最后一家,叶清舒问过赵大姐,赵大姐也说其实梧桐路早就有人暗地里在家做小买卖了。
  比如展明煦的朋友王军鹏,还有一个是赵大姐跟她说的一户卖羊奶和牛奶的人家。
  叶清舒感觉自己知晓的历史跟现实出现一些差异,她觉得自己急需一个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这个年代,想要获取信息,最方便、最便宜的方式就是报纸。
  邮局离梧桐路不太近,走路费点时间,坐公交只有三站的距离。
  好在初六公交车已经运营,叶清舒坐公交车去了邮局,买下当天的报纸,又交钱定下几份不同的报纸。
  梧桐路这家个体户的营业执照是梧桐路第一家,肯定不是全国第一家,国家颁发的第一张私营企业营业执照肯定会上报。
  当然想要看到这个报道只能找旧报纸了。
  叶清舒下意识想,不知道展明煦家有没有?很快就晃晃脑子把这个念头晃出去,她不能什么都找展明煦帮忙,他妈妈看起来就不好相处的样子,似乎不希望她太过接近展明煦。
  回去的路上,叶清舒没坐公交车,她打算走回去,正好认认路,就当逛逛中福市了。
  这个时候的城市还没有后世那种摩天大厦,最高的楼只有十层,放眼望去大多数房子都是平房,期间还有不少瓦房。
  路上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偶尔有一辆小汽车或者摩托车轰隆隆地开过来,都能引起路边孩子的围观追看。
  回去的路走到一半,叶清舒偶然间看到一个人骑着三轮车经过,视线瞬间就被那辆三轮车吸引了。
  到不是说那辆三轮车有多亮眼,主要吸引她的是三轮车上的东西,那是一堆纸壳报纸之类的破烂儿。
  看到这堆破烂儿叶清舒豁然开朗,她想看以前的旧报纸可以去废品收购站啊!
  叶清舒疾步跟上那辆三轮车,好在三轮车很快就在一处平房停下来了。
  平房门口的正上方写着几个大字——废品回收。
  看到那几个字,叶清舒心想这下不仅能找到旧报纸,家里的桌子板凳也有着落了,现在她还用着当初卖糖果点心用的那张小小的桌子呢,椅子也是破破烂烂的,估计废品回收站的都不如。
  等卖完废品的人离开,叶清舒才上前跟看废品收购站的大爷打招呼:“大爷您好。”
  大爷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姑娘有事儿?”
  “我想买点旧的报纸书籍和一些桌椅板凳之类的,您这儿有吗?”
  大爷了然地点头:“跟我进来吧。”显然他习惯有人来这里买这些东西了。
  现在很多人重新收拾房子不抹水泥什么的,就爱把旧报纸往墙上贴,桌椅板凳在废品站买,旧是旧了点,但有些擦洗修理之后就能用,比买新的便宜多了。
  叶清舒跟着大爷走进院子里,这个院子跟中福市传统的院子不太一样,它是北方四合院样式的。
  大爷指了指其中两间房:“这间里面装报纸和书,另一间里面是桌椅板凳什么的,你自己看吧,选好叫我就行。”
  叶清舒点头:“谢谢大爷。”
  大爷说完就出去了,叶清舒走进装报纸书籍的房子,里面挺乱,不过叶清舒还是很快就找到了去年的报纸。
  果然有一期报纸用了一个大篇幅报道了国家给绿连市某个体户颁发第一张私营企业执照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百万大裁军,也是去年的事情,两件事情都提前了五年,有些事情跟叶清舒前世看到的历史书一样,有些事情却提前了。
  这个世界果然不是自己那个世界,看到这些叶清舒心中暗喜,这里也许是个平行时空。
  不是自己上辈子的那个世界,至少能间接性表示,几十年后,有可能不会遭遇末世!自己没准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甚至活到寿终正寝!


第19章 
  叶清舒怀揣着愉悦的心情离开废品回收站,手里抱着一堆纸和一叠高中参考书坐上雇来拉桌子椅子的三轮车。
  她幸运地在回收站找到一套颇为完整的餐桌椅,实际上它并不是一套,只是颜色花纹类似,雕花颇为精致,搭配在一起跟一套没太大差别。
  叶清舒一向对这些桌子板凳之类的东西没有太高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不缺胳膊少腿、实用。
  这套拼搭的桌椅正好符合她的要求,带回家后,只需要擦洗干净就能直接使用了。
  在回收站买价格也不贵,一套只花了叶清舒三十块钱,报纸和书籍就当做添头,不要钱。
  叶清舒知道有不少人喜欢来废品回收站淘货,不乏有人逃到一些宝贝,在以后卖出好价钱。
  但是叶清舒觉得,自己这时候还能买到这套桌椅板凳已经很幸运了,古董宝贝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
  搬运的三轮车是在外面临时雇来的,到家卸货。
  桌子椅子一部分搬到厨房、几张椅子留在厅堂,叶清舒家的厅堂空空荡荡,不像北方的屋子里还有炕。
  厅堂里的东西只能慢慢添置。
  叶清舒对于厅堂的布置也有些想法,现在并不着急在这个时候往里堆家具。
  这几张从回收站买来的板凳就临时放在这里,有占地不多,有人来正好有个东西坐,不过,暂时没人会来她家串门。
  放下东西,叶清舒坐在炉子旁边翻看报纸,今天的新报纸她看完了,现在看的是就报纸,在看报纸的时候顺便将一些信息摘抄到笔记本上。
  这有助于她增加对这个与上辈子类似又不全然相同的世界的认知。
  看完所有报纸,时间也到中午了。
  叶清舒起身去厨房,打算给自己简单做点东西吃,汤圆粉还有一点,干脆搓几个没馅儿的汤圆吃。
  有馅儿的汤圆和没馅儿的汤圆吃起来有不同风味,在叶清舒看来,两种都很好吃。
  吃完汤圆,她顺手用炉子上一直热着的热水兑了一盆温水,将一把香菇和几朵干木耳泡进水里,有点想吃香菇木耳猪肉饺子了。
  叶清舒打算多包一些,这个天气就算不下雪饺子也不容易坏,包一次可以留几天吃。
  面团揉好之后需要醒发,醒发面团的这段时间,叶清舒出门了。
  锁门的时候,恰好看到展明煦一手抱着一个小孩站在家门口,看样子是刚走亲戚回来,正打算开门。
  叶清舒跟他们打了个招呼:“刚走亲戚回来?”
  “嗯。”展明煦点头:“你要出门?”
  “我去同街卖牛奶那家看看,想跟他家订点牛奶。”叶清舒挥挥手离开了。
  徐梅芬盯着她的背影撇嘴,进屋后先把自己背上背着的袋子扛到房间里锁起来,出来就跟展明煦絮叨:“你别跟那种丫头走得太近,还不知道是哪个穷沟沟里出来的,可别让她扒上你,对了,这次去你姥姥家,不是让你相看你二舅妈娘家侄女么?咋样?”
  展明煦背对着她,连头都没回,只说了一个字:“丑。”
  徐梅芬一听到他这话心里就不得劲儿:“你就是太年轻,看人不能光看长相,你二舅妈娘家弟弟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那是妥妥儿的铁饭碗,比工厂工人手里的饭碗还铁!他家可就这么一个闺女,现在上头说要执行什么计划生育,从今年起一家只能生一个,他家以后就她这么一个了!你娶了她,以后她娘家的不就全都是你的!”
  “爱娶你自己娶,我要继续读书。”展明煦撂下这话,转头就出去了。
  徐梅芬没敢追着他出去,只好在屋里骂骂咧咧,说一些不敢在展明煦面前说的话:“呸!老娘还不是为了你好,瞧瞧你那要死不活的鬼样子,跟你那死鬼爹一个德行!不看看自己家什么样儿,别人家什么样儿!要不是长得一张好脸,人家姑娘能看上你?脾气差又没脸色,一路上光知道走,让老娘一个人背那么多东西,可累死我了……看什么!”她怒瞪着家里两个年纪小的双胞胎,指着展明雯骂道:“个没眼色的赔钱货,没看到老娘又累嘴巴又干吗?不知道给老娘倒碗水?”
  展明雯跟小哥哥对视一眼,默默跑掉了,他们知道,妈妈就是在迁怒他们呢,刚刚回家的路上明明是她自己不想抱他们俩,又怕大哥要那些她从娘家拿到的腊肉,才不让大哥帮忙拿那些东西的,真是专爱颠倒是非。
  展明煦出门的时候,恰好看到叶清舒在结尾往回走,依旧是一身丑丑的大棉袄,下身一条黑色棉裤,远看像一坨球,但偏偏又很顺眼。
  叶清舒提溜着一小桶牛奶往回走,这小桶是在卖牛奶那家买的,要说这梧桐路上的人家,不愧是早年就世代在这里做生意的人,一些做生意的营销手段和小窍门那是玩儿的贼溜。
  他们家特地找人打造这种专门用来装牛奶的小桶,小桶看起来不大,那木盖子盖得特别严实,严丝合缝的,轻易不会让里面的东西漏出来。
  订半年牛奶就免费得一个小桶,以后去取牛奶就用这个小桶。
  牛奶也可以送上门,只是送上门肯定要多花点儿钱,现在每家每户孩子都不少,随便派一个去取就行,所以很少有让送上门的。
  如果订的牛奶不够半年,这个小桶就要花钱买或者自己用家里的搪瓷碗去装,其实也不贵。
  叶清舒过不久就要去学校念书,她没订半年,其实订了之后换地址也可以,到时候在学校住宿就让卖牛奶的人送学校去,不过她很想要一个这样的小桶。
  等开学叶清舒就再重新订一次,这样今天买的小桶就可以洗干净用来放点零碎的东西,或者做木桶饭也很好啊。
  叶清舒在路上遇到展明煦,这回展明煦主动说话:“你买了牛奶?”
  “对呀,”叶清舒这会儿心情很好:“买了满满一桶,牛奶营养丰富,价格实惠,每天喝新鲜的牛奶,比喝麦乳精什么的好多了,哦对,我今天要做一种好吃的甜品,你知不知道哪里有木薯粉卖?”
  “不要票的那种?”
  叶清舒不好意思地笑:“能有不要票的那种是最好了。”
  忽然又被人需要,展明煦心里的燥郁消减不少:“晚点带来给你。”
  看到叶清舒微微皱眉,他多解释了一句:“不是在我家拿。”
  听到他这么说,叶清舒果然眉头一松:“到时候再给你算钱。”展明煦性格好,但他的妈妈可不好相处,让他帮忙可以,要是在他家拿,叶清舒宁愿多费点功夫,用钱换票去供销社用票买。
  “不用,做好甜品给我送三碗就行。”
  回到家,叶清舒想起展明煦说的话,猛然回过神,三碗!看来展明煦知道她那点小小的不满啊?看样子他应该没有怪她。
  估计展明煦也觉得,他妈妈之前无缘无故对她甩脸子这种行为很不礼貌。


第20章 
  叶清舒打算做的甜品是牛奶芋圆,当然它叫芋圆,材料并不一定非要芋头。
  一般红薯、紫薯、芋头都可以做。
  在叶清舒前世那个世界,紫薯在2002年才引入国内,现在这里跟她那个世界不一样,这三样东西都能买到,其中红薯和芋头在南方卖得特别便宜,紫薯稍稍贵一点点。
  叶清舒在年前买过一些,至今没动,没办法,乍然能够吃米面吃到饱,就像一个穷鬼在地上看到一小堆金子和一小堆银子,穷鬼只有一个口袋,当然得先捡金子装。
  所以红薯这类粗粮她就不太愿意碰了,不过做成甜品就不一样,银子华丽转身变成钻石。
  当初买的时候叶清舒就是看到这些东西新鲜,顺手买的,现在正好能用上。
  她打算先做一点尝尝味道,也试试看东西能不能凑得齐,凑齐之后如果要卖,成本在不在可接受范围内。
  红薯、紫薯、芋头分别去皮切片上锅蒸,为了不让它们互相污染,蒸的时候得用东西割开。
  趁蒸芋头的功夫,她正好能处理一下牛奶,鲜牛奶需要隔水加热,高温灭菌。
  小火煮沸或者大火煮制虽然也能起到灭菌的作用,但这样做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
  牛奶加点异能水,放入锅中加热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就放在旁边隔水热着。
  这么多日子过去,叶清舒对自己异能的作用已经一些大概的了解,它不能活死人肉白骨。
  如果一个人濒临死亡却不到死亡的寿命,它或许可以把一个人从鬼门关拉回来,也就是说给那个人留一口气,争取延长他等到救援的时间。
  如果不是濒临死亡的人,这个异能水,就只能起到一个保健的作用,缓解身体上的一些小病小痛,长期饮用应该可以强身健体,当然作为它的拥有者,叶清舒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寿命已尽的人,就像叶奶奶,或许只能暂时帮她调一口气,在短时间内恢复她的神志了。
  不过毕竟是个新的异能,叶清舒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它的用途。
  而现在她做的芋圆万事几乎具备,就欠展明煦的‘东风’了。
  好在‘东风’来得很快,叶清舒走到天井处打水的时候,看到自己和展家围墙之间又长出一个脑袋。
  叶清舒看到他忍不住笑出声,展明煦歪了歪头,不知道她在笑什么,难道看到我就那么开心?
  他举起手里的木薯粉递过去:“大概五斤。”
  叶清舒踮着脚取下来说:“你等会儿,我……”
  “不要钱。”
  “我可不能白要你的东西。”叶清舒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人,人家展明煦性格好,为人热情乐于助人,但她不能不知好歹,把别人的好心当做理所当然:“要是你不要钱,我以后可不敢请你帮忙了。”
  这些东西在展明煦看来确实不值钱:“放在你那里,用它做了好吃的,给三碗就行,”
  叶清舒笑:“就要三碗?”
  展明煦也笑,说话的神情却很认真:“你可以下次再给三碗。”
  “好吧,”看他的样子不像在开玩笑,好在只是无尽木薯粉,叶清舒觉得自己还得起,干脆接受:“看来我这儿成银行了,你存的是活期呢,以后慢慢取,甜品等会儿就好,待会儿从后门递给你,这墙太高,我够不着。”
  拿到木薯粉,再等红薯、紫薯和芋头蒸好就能开始做芋圆啦。
  蒸好的三样东西用大汤勺碾成泥状,按照1比1的比例,加入木薯粉,然后再加入水和糖,水需要慢慢分批加,揉成团,最后切一小块揉成圆条状,切成大小均匀的小粒。
  在做芋圆的同时另起一锅烧水,水烧开后才能把做好芋圆下锅煮,煮到浮起就能获得紫、黄、白三种颜色的芋圆。
  做好后,叶清舒先盛好三碗走到后院,从地上捡起一小块土坷垃,远远扔过去,敲在展家后门,心想着要是出来的是展明煦他妈,她就当做无事发生。
  还好,出来的是展明煦,他妈似乎不在,篮子依旧是那个篮子,碗依旧是除夕那天装汤圆的碗,不过碗里东西的量比除夕那天多。
  叶清舒把篮子递给他:“小孩子应该喜欢吃这个。”
  “他俩除了药就没有不喜欢吃的东西。”
  “可惜没有茶,不然我还能做点奶茶给你尝尝,小孩子光喝奶还行,大人就容易觉得腻味,吃完记得给我反馈一下感觉怎么样,我打算在开学前去自由市场卖这个赚点钱。”
  展明煦掀开盖子看了一眼,这甜品卖相很好,不说别的,光这三色的圆子就是一个好卖点,小孩子看到估计都走不动道儿:“我觉得可以,缺木薯粉或者其他东西可以跟我说。”
  “好,不过下次我要的量大,你可不能不收钱了。”
  “我明白。”
  “哦,对了,”说到开学,叶清舒想起学校的事情:“你现在还在念高三吧?我想问问你们学校接不接收复读生?”
  展明煦对她一个乡下丫头能读到高中这件事情并不意外,这姑娘虽然不看脸,光看衣服会让人感觉土土的,但她有个挺有趣的灵魂,她好像也从来不在意自己的穿着。
  展明煦不介意再帮她这个忙,能跟她念同一个学校甚至同一个班,感觉貌似很不错的样子:“我帮你问问。”
  “那太谢谢你了!”
  两人说了几句话,叶清舒就回到自己家里,搬来小板凳,坐在火盆旁边慢慢享用。
  她前几天都烧的炉子取暖,但炉子的设计是为了能更好地给锅加热,它的热量往外扩散就比较少,而且比较高。
  火盆就不一样了,南方很多地方冬天都是用一个破铁锅或者破盆底下垫一块东西,往里放点草木灰,再在里面烧柴或者烧炭取暖。
  即使在现代,一些农村地区依旧会使用这种取暖方式,叶清舒也是看到别人家这么做才想起来还可以这样。
  把炉子换成火盆后,坐在旁边就算不把手伸到火盆上方取暖,只坐在旁边都特别暖和,就是要注意,火盆要放在背风处,不然在风口烤火的话,面向火盆的一面暖融融,背后还是冷飕飕的。
  展家兄妹三人这会儿也坐在火盆边上吃牛奶芋圆,而徐梅芬不见踪影。
  两个小的吃得呼噜呼噜的,连头都舍不得抬。
  等他们吃饱,碗里还剩下一些,展明暄有些苦恼:“我怎么吃不完呢?”
  展明雯:“哥,我也吃不完,怎么办?”
  两人齐齐看向大哥。
  “吃不完留着等下再吃。”这次叶清舒给的三分分量都很多,也不知道他给的那五斤木薯粉够不够用,这又是糖又是奶的一整碗,总感觉自己占她便宜了。
  “万一她回来看到怎么办?”展明雯就怕被抢吃的,她在外面从来不怕别人抢,因为外面的小孩都怕她大哥,从来不敢抢她东西。
  反而是在家,她总是被她妈抢吃的,她看别人的妈妈就不这样,王军华的妈妈就总会跟他和军鹏哥一起分享,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分给他们哥俩吃。
  有些大人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却不想想孩子又不是傻子,他们也会比较谁的父母最好。
  展明雯和展明暄就不敢奢求自己妈妈会把她的分给自己,只求她不要抢自己的东西吃。
  都是当妈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两个孩子一想到东西要被抢走就犯愁。
  展明煦好笑地一人敲一下脑袋:“放我房间去。”
  俩小孩儿瞬间抬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大哥:“谢谢大哥!”放大哥房间是最安全的!妈妈不敢进去。
  他们赶紧小心翼翼地端着碗去展明煦房间放好。
  以前展明煦不管这些,不是不想管,是没办法,他放假的时候还好,弟弟妹妹能吃到一点他在外面带回来的东西,一旦他回学校住宿,两个小的可能更可怜,特别是他高三之后,一个月可能只可以回家一两次。
  但今天这两碗甜品……听叶清舒说喝牛奶很有营养,在看看弟弟妹妹头发发黄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爹妈不靠谱,他当哥哥的还是多管一管吧。
  放好东西,给大哥关好房门,两个小的一溜烟又跑回来坐在火盆边上写作业,他们这个岁数还不到上学的时候,这些作业是展明煦给布置下去的。
  展明煦是觉得父母靠不上就只能靠自己,可这两个还小,就要慢慢教,当初自己有爷爷手把手教导,弟弟妹妹却没办法,只能由他自己来教了。
  写完作业,两个小的就又馋了,徐梅芬还没回家,他俩赶紧飞快跑去大哥房间把剩下的牛奶芋圆吃掉。
  洗好碗,小兄妹俩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展明暄:“你说,隔壁姐姐是不是田螺姑娘?”
  展明雯:“为什么是田螺姑娘?我觉得她是仙女,这么好吃的东西,只有仙女才能做得出来。”
  展明暄:“不对,她是田螺姑娘,听说田螺姑娘最会做好吃的了。”
  展明雯:“你才不对,她就是仙女!那些好吃的都是她变出来的!”她在柴堆里捡起一根小木棍,挥了挥:“就像这样,仙女棒往石头上一点就能变出一顿好吃的。”
  “你更不对,她是田螺姑娘!石头肯定不能变出好吃的来,好吃的东西都得做出来!”
  “你最不对,她就是仙女!”
  “你超级不对,她就是田螺姑娘!”
  “你超级超级不对,她……”
  展明煦无语地听着,脑中浮现出叶清舒穿着土了吧唧的大棉袄团成一坨球的样子……


第21章 
  两个孩子关于仙女和田螺姑娘的争论,仙女本人此时一无所知。
  叶清舒吃完芋圆就拿出纸笔,计划着在这个正月仅剩的时间里赚钱。
  学校大概会在正月十五以后开学,叶清舒掐指一算,今天是正月初六,留给她赚钱的日子只剩下九天。
  算了,聊胜于无吧,九天时间也能做很多事情,能赚一点是一点,至少比坐吃山空要好得多。
  趁着天还没黑,叶清舒出门去了一趟供销社和自由市场,把糖备好,红糖和白糖都要买不少,她打算用红糖做珍珠奶茶里的珍珠。
  需要的糖数量比较大,这一下午就耗费在寻摸白糖和红糖上面了,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明天再买。
  牛奶她买完糖顺道去跟卖牛奶的那家订就行,订的量多,他们明早会送到家,如果准备工作顺利,叶清舒觉得自己明天中午或者下午就可以去自由市场卖甜品。
  而她需要的木薯粉,这个需要拜托展明煦,不知道他能不能弄来,如果不能叶清舒也只能去供销社买,在自由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