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职斗]重生女主播-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大家看清楚了没有?”欧阳建南扫了一眼会议室,见没有人有异议,便道,“下面,投票开始。请在五分钟内填好选票,填好的同志请直接投到主席台前的投票箱里。”
第七十九章: 投票
随着欧阳建南一声令下,底下并没有出现更多的过激场面。一些在单位工作十几年的老同志更是淡定从容。因为这样的票选,最终的结果由不由票决定,还是由其它的因素决定,他们已经看得太多,吃得很透,理解十分深刻。
欧阳建南看了下手表,五分钟的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他清了清嗓子:
“好,五分钟时间到了,请新闻部同志们从第一排开始,依次上台投票。”
虽然是全局大会,但仍厘清出来,只有新闻部的人参加投票。但新闻部的人也为数不少,占据了全局的三分之二的人口。而张姐和郑姐等新闻部外的人是不能投票。但是眼观她们,却是一副气定神闲,稳坐钓鱼台的模样,对她们来说,这样的场面已经屡见不鲜了。
会议室主席台前已经摆了一个大大的投票箱。箱子是用木头做的,漆成大红色,正面用黄色的油漆写成醒目的“投票箱”三个大字。投票箱上面有一个开口,可以投入选票,正面的箱肚设计成一个加了锁的小门。
邱忠拿起钥匙,打开箱肚,举起投票箱给大家看了看,表明里面是空的,然后合上门,加了锁。
接着,新闻部的人依次上台投票。
小小的投票箱,承载了多少体制内人的梦想。许多人盼望着这上了锁的箱子是公正无私的,能成为他们事业扬帆起航的助推器……又有许多人抱着充分蔑视的心理,知道那仅仅是个不能言语的木头票箱而已……
随着一张张选票的投入,票箱吃饱了选票,似乎变得有点拥挤起来,后面上来投票的人,都得用力挤挤,才能塞进去。见到这一幕,欧阳建南才惊觉,广电这几年,人马不断壮大,这个原来一直沿用的票箱,竟已经开始不负重荷了。会后该叫邱忠再去做一个更大的新票箱了。欧阳建南边想着,边看到最后一名新闻部的工作人员把选票投入票箱,他的心里一下子就轻松了起来。
虽然中间有郑杰超退出会场的不和谐的小小插曲,但总体而言,现在事态仍在可控之中。『课外书首@发』不管怎么样,明面上的程序走完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欧阳建南出神之时,台下忽然响起了一阵轰笑声,出了什么事?欧阳建南心一提,赶紧回过神来。
原来,现在上来投票的是彭佳和吴瑞文,他们两个人,身上穿着沾满泥巴和土粉的衣服,脚上各趿拉了一双拖鞋,吴瑞文的一边脸上还有一道黑乎乎的焦油印来不及擦掉。
“丐帮帮主啊,二位。”台下的记者们不知道谁轻声发出调侃,让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其实记者们的调笑都是善意的,大家知道他们肯定是出新闻现场刚赶回来的。
联系刚才邱忠的批评,记者们其实心里也很不满:认真干活的人,还要被办公室以考勤这样乌七八糟的理由来刁难,那些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东走西窜、泡茶聊天的人还反倒能独善其身。
这样的事,不光会被彭佳轮到,也许哪一天也轮到新闻部记者每个人的头上。所以,当彭佳和吴瑞文上台时,就有记者以这样的方式起哄,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为他们助威。
彭佳和吴瑞文很无辜地暂时成为全场的焦点,不过,他们知道大家是善意的起哄,倒也无所谓,只是面向着台下笑了笑。
欧阳建南也注意到他们二人的着装,不由地不满地皱起了眉头,开这么严肃的大会,居然着装不整……
“好,现在票都投完了。这个票箱里装满的选票,充分体现了新闻部全体记者的共同心声。我们会召开局支委会,认真研究同志们的意见。这个大会开得很成功,这是一个胜利的大会,圆满的大会。”
欧阳建南拍完自已的马屁,然后面带笑容地道:“散会。”
“没有当场公布选票得数吗?”
“不是看票数的多少来决定人选吗?”
“谁知道啊,也许在局支委会上才计算票数。”
“那还叫咱们投票干嘛?这不是耍人吗?到了支委会上,谁得多少票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会议室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一边议论纷纷,一边往门外走。整个会议室顿时响起会议散场时特有的轰鸣喧嚣声。
这时,欧阳建南把邱忠叫来,对他低语了下,邱忠面露得色,上前在往外走的人群中拦住彭佳和吴瑞文。
“局长找你们。”
彭佳和吴瑞文对看一眼,不晓得局长找他们什么事,但仍跟在邱忠后面,来到欧阳建南面前。
欧阳建南仍坐在主席台的原位上,沉着脸。会议结束后,他终于可以点上一支烟轻松一下,此时,他吐了一口烟,烟雾随即在空旷的会议室内飘荡开来。
居高临下看着那两位记者,欧阳建南感觉自已就象掌控他们命运的主宰。
“小吴,小彭,开这样的大会,你们要多注意形象啊!怎么这样……”
欧阳建南话没说完,但吴瑞文和彭佳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刚才开会前,由于两个人的鞋子在溪谷里都浸了水,鞋子袜子都湿了,湿漉漉地很不舒服。在办公室,记者们由于出现场时都会时不时遇到这种情况,因此大家都会在办公室里另外备一双拖鞋。趿着拖鞋在办公室里办公在记者眼里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欧阳建南作为局长,虽然平时时刻把“记者们辛苦了”挂在嘴上,但只是单位在市里有奖时才出出席,应应景,领领“人民满意记者奖”之类的,并不分管具体的新闻工作,不太清楚这其中的细节,所以才有此一问。不过,就算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今天晚上,他也想借机挑挑这两个年轻人。
局长的权威不容易挑衅,就算你明天要离开广电局也不行。作为前县长,欧阳建南有他治下的原则。他努力让自已散发出强大具有压迫性的气场。而主席台居高的位置,让他自觉能对这两名年轻人造成压迫感,在两位年轻人面前,充分领略一把他人如蝼蚁的快感。
“局长,因为今天去拍一条突发新闻,很迟才回来,所以来不及更换衣服。请见谅。”吴瑞文虽然说得不卑不亢,表面平静,但心里实则充满了愤怒。辛苦工作了一整天,眼看着散会就可以回家休息了,但身为领导,欧阳建南不体恤下属也罢了,却为了一个这么无聊的理由把他们留下来训话。
彭佳和他靠得很近,她发现吴瑞文的手略微有些颤抖,知道年轻气盛的他肯定为此愤怒了。她轻轻地碰了一下他的手,这个动作十分细微,欧阳建南和邱忠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但吴瑞文的手背却感觉到了彭佳手指的清凉,这道凉意象一股清泉,流进他火苗欲燃的心田,立即让他的心安静下来。
吴瑞文被彭佳一拉,心里头顿时一阵清明,冷静了下来。
他心想,反正自已明天就要走了,和欧阳建南争执的话,反而被他小看了。再说,彭佳还要在这里继续工作发展下去,如果一时冲动,自已走了欧阳建南管不着,却会害了彭佳。
这么想着,吴瑞文不光面色上保持着平静,就连心里也真正地平静下来。
欧阳建南干笑一声,道:“小吴,明天就要去挂职了,我要恭喜你啊。作为广电培养出来的人材,记得出去要保护广电的形象。我们广电可是吴书记指定的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单位的惟一候选单位。我是不希望咱们的同志因为一些小事,给广电的形象抹黑。”
欧阳建南做出一番询询善诱的导师模样,实则一说到优秀年轻干部去挂职的事,心里就一阵泛酸,怎么不是自已的儿子呢?这个年轻人完全是祖坟冒青烟,走了大运了。谁知道市委组织部的硬件卡得那么死,全广电只有他一个人达标了。
吴瑞文到广电上班时,是通过招考的正规渠道进入的,所以,在家庭履历一栏,他并没有填写双亲的名字和单位,而是写了自已的爷爷奶奶的名字。这种程序表,一般人都不会去注意的,至多看履历的人认为他是个孤儿,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所以偌大的广电,竟没有人知道他的父亲就是市委书记吴子鸣。
而吴子鸣虽然在大华市一言九鼎,但吴子鸣的爹妈,除了亲近的人,根本就没人认识。所以,谁也不会想到,吴瑞文和吴子鸣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吴子鸣也乐见这种局面的出现,毕竟,如果大家都知道吴瑞文是自已的儿子,那么,他想要助力还得考虑一下社会舆论,还有政敌的冷枪暗箭。
“谢谢局长教诲,我们以后会注意的。”吴瑞文道。彭佳的脸埋在主席台前拉的大红横幅披散出来的阴影之下,欧阳建南看不清楚她的表情。见她不说话,欧阳建南也不好再说什么,这样的小事,现在如此大张旗鼓的教训就已经足够了。再说下去,就十分刻意和刻薄了。
第八十一章:领导的贴心人
偌大的会议室,大家都散场之后,显得格外的空旷和冷清。欧阳建南失去了在小辈面前撑起气场的必要性,顿觉内心一阵疲软。他忽然觉得,这时候的会议室,就好象自已的工作之路,走到了目前这个局面上……
“邱主任,把票收集一下,封存起来。明天把候选人的名单再打印两份给我,我要报送到市委宣传部和上级领导那,交由他们定夺。”
邱忠一听欧阳建南这么一说,心里一阵狂挫,听到这句话之时,他才醒悟过来,今天投票和那天的支委会决议一样,也无非是走个程序。最终决定这个新闻部主任谁来当的,还是欧阳建南口中所说的上级领导。
真是当局者迷,亏自已还在新闻部里大力拉票,光请客吃饭就花了一大笔钱。不过,这笔钱倒也不亏,全挂在了广电的账上。想到这点,邱忠还是比较安慰,至少没有亏了血本,除了送给欧阳建南的那份大礼是花自已的钱,其它倒都是挂在公账上,不过今后要怎么处理这些账,他还得巧立名目,多想几个名堂。
“好的,局长,你是明天上午要吗?如果是明天上午要,我今晚就加班做出来。”和领导在一起,要时刻表现自已工作的勤勉,最好为常人所不为,比如今晚的连夜加夜班,贴心窝心到极点,这样,反而能让领导记住你,看到你的好,领会你的情。
“好,那就辛苦你啦”欧阳建南听邱忠这么一说,心里果然有些感动,“老邱啊,象你么勤勉工作的同志不多啦。真该号召咱们局里那些年轻人好好向你学习。”
“瞧局长这说的,我这不是本职工作嘛。”邱忠满嘴谦虚,但被欧阳建南这么一说,虽然知道当官的说话比放屁还臭,不能当真,但心里还是情不自禁地有点甜丝丝的,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奴性吧“别熬太晚啦,一会干完活,自已去外面吃点点心吧。”欧阳建南交待道,对忠实的走狗,偶尔还是要给点肉骨头啃啃的。
“好的,刘记那家的牛杂不错,我每次加夜班,都会到那里吃碗牛杂面。”邱忠道。
欧阳建南听了,心里更是一阵感动。他说的“吃点心”的权限范围可大可小,小呢,就小到邱忠说的刘记牛杂面这样的,一碗不过三元钱;大呢,大到趁机呼朋引伴,去海鲜楼吃一顿略低于接待普通官员标准的夜宵。他已经扔出了肉骨头让邱忠啃,邱忠人家还真的是啃骨头,欧阳建南不由地掠过一丝丝内疚之情。
人家为了完成他布置的工作,主动放弃良辰良宵,主动加夜班,临了只是去吃一碗三元钱普普通通的牛杂面,这位办公室主任,虽然手里的灵活权限很大,但多次考验证明,这位同志还是靠谱的。
欧阳建南哪里知道,早上让他签的三万元里头,邱忠一人的提成就有十个点,这是KTV里的经理为了拉客采用的非常规办法。还有那些时不时递给他签的报销单里,就有各种伏笔和水份在里面……欧阳建南毕竟不是市物价局长,哪里能清楚知道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呢?
邱忠从欧阳建南明显变得柔和的眼光里知道,刘记牛杂面,这对几任局长屡试不爽的一招,又发挥了它如琼瑶阿姨大片般的催泪功效,心里不禁暗自得意。
在领导身边的人,要想博得领导的好感和信任,就是要从这样一点一滴的人情世故的小事做起,如滴水穿石,不信不渗进他的骨髓里。
欧阳建南从电梯里走出来,见一楼大厅的沙发上,自已的司机小钟正在无聊地将一张报纸翻来覆去地看,这与他脖了上粗大的金链条和手腕上更加粗大的金手链相映成趣。
“小钟,回家。”欧阳建南吩咐道。
小钟听局长这么一说,心里乐开了花。今晚不用应酬,可以早点回家顾老婆了。
小钟长得肥头大耳,168公分左右的身高,体重足有150多斤。不过虽然外形看上去略显笨拙,但局长话音一落,他立即从沙发上站起来,屁颠屁颠地往停车场跑去,那速度,快赶上200米赛跑的架势了。
听话、利落、贴心,这是领导身边的下属必备的基本素质,邱忠如此,身为领导司机的小钟亦是如此。
不到两分钟,小钟就熟练把欧阳建南的的黑色雅阁专车停在了一楼大厅前,然后,打开驾驶室的门,绕到车的一侧,把后座的车门打开,让欧阳建南进去。
这一整套动作他一天都要做好几次,已经熟练无比。
就在这里,安静的一楼大厅里忽然传来电梯开门“叮”地响亮的声音,欧阳建南和小钟不约而同地向大厅里看了一眼。
只见电梯门开处,走出来一对年轻男女。欧阳建南见正是刚才被他“留堂”的那对年轻人——彭佳和吴瑞文,他的脸上不禁掠过一丝嫌恶之色。而这丝神色也被小钟机敏地捕捉在眼里:被局长嫌恶的人不会有好下场,他心内暗道。见彭佳和吴瑞文走到他的身旁左近,他装着没看到的样子,绕过车头,进了驾驶室,一拉手刹,高高在上的雅阁车“优雅”地开走了。
彭佳和吴瑞文由于去给派拉蒙西服的量体师傅量体,所以耽搁了点时间。吴瑞文由于要离开单位了,就没量,他是陪着彭佳去的。
此时他们边走边聊,并没有注意到雅阁车里二人的神情。
吴瑞文此刻心里似乎充满了别样离别的情绪,他走到广电的大门前,看看那块天天进出的熟悉的单位大门,颇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
“吴瑞文,别伤感啦,你又不是永远离开。”彭佳见吴瑞文难得表现出这样的情绪,也有所触动。
“毕竟在这里呆了两年嘛,还真有点舍不得,太突然了。”吴瑞文道,从政是他始料未及的,当初选择进入广电做记者,目的也是为了打破父亲刻意为他打造的从政之路。没想到,天算不如人算,最终自已还是妥协,进入了父亲为他精心营造的圈子。
不过,想想刚才欧阳建南的嘴脸,自已和彭佳明显处于弱势的那种不好的感觉,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不就是个广电局长嘛?老子有一天会凭着本事叫你服服贴贴的。
吴瑞文并不在意欧阳建南对他轻蔑的态度,他知道,只要亮出父亲的身份,欧阳建南不仅不敢再对他发态度,甚至会对他毕恭毕敬,如晤吴子鸣。但,那是父亲的力量。一个男人,不能永远在父亲的荫庇下生活一辈子。那样的男人,太没卵蛋了……
况且,这样的男人,吴瑞文知道,身边的这位可爱的姑娘,肯定会看不起的。这是吴瑞文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忌讳的。
彭佳并不知道吴瑞文思绪如此纷杂,并且中心都是围绕着她在发散思考。
“天太晚了,我送你回去吧”吴瑞文对彭佳道。
中秋过后,月亮又被时日消蚀,没有月华的辉映,虽然有寥落的路灯照路,但总显得凄清。彭佳紧了紧身上的衣服道:“好吧,有一段路是挺黑的。”
怕黑,是女人的天性。就算重生回到年轻时代,彭佳也无服克服女人怕黑的惯性。
听彭佳这么一说,吴瑞文不禁有点心疼,他道:“佳佳,要不你也去学开车,买辆车吧,你的朋友不是有车吗?你看,人家那样就方便安全多了。”
“你说的是柳絮呀,是呀,有车是方便多了。我叫她帮我去驾校报了名,可能过几天就会通知去交管所正式报名了。”
“好,太好了。如果以后想买车,可以叫上我做参考,别的不说,对车我还是有点研究的。”吴瑞文赶紧毛遂自荐。
“行,肯定叫上你。说实话,我对车还真是没什么研究。”彭佳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在她重生回来的那个年代,华夏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种各样的合资车、进口车,车型繁多,多如牛毛,每天都有车商在拼命地零首付、无息贷款地促销着各自的品牌车,但在这个年代,有车还是富裕一族的象征。并且,车子不管是外型、还是内饰,都让她这个从未来年代过来的人觉得土气、粗糙。
柳絮的白色富康车此时报价12。8万,而一般体制内人的工资才500多元,12万八已经可以买一套面积不小的房子了,所以车子在大众眼里还是奢侈的象征。
但在未来人彭佳眼里,由于未来观念的影响,她觉得车子只是代步的工具而已,只要能提高生活品质,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其实,适合你们女生的车还是很多的,精挑细选,总能选出好的。”吴瑞文说到这时,心中一动,想起前几天谢铁男和自已说的,要约几个朋友,再凑个股份,开一家家用轿车销售公司,初闻他还无所谓,但此时彭佳说要买车,他想起这一节,不由有些心动了。他想,至少佳佳买车时可以用成本价。
如果彭佳知道吴瑞文和谢铁男最后会拥有遍及全国的4S汽车连锁店,全是因为吴瑞文一时起意,要让她以成本价买到好车,肯定会哭笑不得。
第八十二章:这个女孩不错
市长黄珏回到家里,见家里空无一人,锅内灶清,没有丝毫人家的烟火气息,她暗暗叹了口气,知道丈夫、儿子都又去和一帮狐朋狗友日夜厮混,今晚肯定也是夜不归宿了。黄珏心里没来由地一阵凄惶,心想:自已在外面拼死拼活,为的就是回到家里,面对着一室的清冷吗?
此时的黄珏,放下了在全市人民面前女强人的架势,换上家居服之后,她疲惫地把身体窝进沙发里,打开了那台客厅中间醒目的背投50英寸的外资品牌彩电。
然后她用遥控器把节目调到了大华电视台所在的频道。大华电视台的八点半档的新闻节目正好在打广告。黄珏看了看表,指针指向八点二十九分,还赶得上看新闻。
虽然没有指示,但她大体知道记者会怎么样报道这样的事故现场新闻。这一套,市委宣传部都会对新记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会上会进行充分详细的说明。
黄珏之所以对这些内部程序和作法如此清楚,是因为,她本身也是记者出身。不过,确切地说,她应该叫报社的通讯员。年轻时候的她,在市委下属的市委报道组任报道员,主要负责将市委的一些工作和精神转化成宣传稿件,在各大小报上发表。
那时候的她,赶上了报道员的黄金年代,当时的全国上下,都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经常是一篇报道红了一个人、树了一个典型、立了一个标杆……一篇报道的力量是神奇而巨大的。
当然,负面报道的威力也不小,一篇负面报道同样的,能黑了一个人、扳倒一个典型、斩下一个标杆……
报道的,尤其是见诸重要报纸媒体的报道,能量如此巨大,那么写报道的报道员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也就重要无比。
通常,市委报道组要进一个人,都要经过市委书记的亲自批准,要有真才实学,笔尖子要钢钢的,否则,就算侥幸进了报道组,那种浓烈的写报道、发大文章的强烈氛围就会让滥竽充数者自动知难而退。
而报道员在辛辛苦苦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表现突出的,一般在有机会提拔升职时就会优先考虑。黄珏自已也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年代,升职比现在要单纯容易得多。
年轻人如果有事业心,啥也不用想,努力工作就行。对他们报道员来说,努力让领导的工作业绩见报就行,并且最好能多出一点能上省报、国家级报刊的大稿,那不光是树起别人的典型,还能让自已一炮而红,受到领导的青睐。
而报道员,因为工作的性质,也享有各大小报社发放的“特约记者证”,这张证件在当时的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型炸弹,在某些关键的场合亮出来,颇有威慑力黄珏也拥有数张这样的“特约记者证”,当然,最让她看重的是《田港日报》的特约记者证,这样省级机关部,是直接呈送到省委书记、省长的案头,每天必看的报纸。当时如果一年能在上面发一篇讲述本市政绩的豆腐块,就能让市长书记高兴大半天。
黄珏当时在报道组里不算是最优秀的,但贵在她是难得的女性,华夏国当年在选拔优秀干部时,曾发文,要提高女性领导人的占比,所以黄珏迈入副科的第一步,很幸运的承受了这种气运,轻轻松松就被提拔为市委报道组的副组长。
多年以后她才明白,华夏国此举是为了三年后在本国召开的世界妇女联合会大会做的应对准备。华夏国是个注重面子和世界各种排行的国家,如果世界妇女联合会大会不是要在华夏国召开,那么,华夏国也不会出台此文件,黄珏也不可能被如此顺畅地提拔,因为报道组里比她优秀的人多着呢时也,运也此后,黄珏仗着女性在官场里稀少的优势,一路凯歌,青云直上,直至冲刺至市长的宝座。
如果封建迷信一点,按照风水先生的话,就是气运加身啊黄珏也觉得自已的官运不错,有多少女人能坐到市长一职?虽然家里冷清了点,但这样的付出也许还算值得吧。
终于电视广告在那个边跳边唱“心情真好,今天是个好天气”妹子的卫生巾广告中结束,黄珏皱了下眉,觉得在新闻面前弄个卫生巾广告实在是太不庄重了,心想明天记得和宣传部长说一下这事。她可不想在卫生巾广告后面直接出现的是自已的新闻……
“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大华八点30分档的新闻,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市委书记吴子鸣到市广电调研,鼓励市广电要加强新闻敏感性,服务民生;我市火桥头路段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市长黄珏亲临一线指挥……”
内容提要惯例要把两位一把手的活动先点提出来。
“吴子鸣到广电调研?”黄珏心想,广电的欧阳建南那个老色狼有什么值得让吴子鸣心动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好吧,不要以为一个市长就不会评论自已的下属,对于自已手下的兵,上位者其实就象高考的监考老师,你在底下做什么小动作,她都看得一清二楚。就是一时恍惚她的眼睛看不到,也会有人向她打小报告的。“高考”嘛,竞争太激烈了。
再说了,反正是在心里评价呢,当着大众的面,黄珏当然不会这么说欧阳建南。
不过,这个文字记者写到自已这条新闻的提要时还是比较到位的,她说两车相撞的事故,并没有给事故定性,如果她自已说成“重大事故”或者“重特大事故”那就越疽代疱了,甚至会给这起事故的处理定性埋下隐患。
由于事发突然,时间又紧,因此市委办一时还来不及弄通稿,只能任凭记者们各自发挥了,当天到场的除了大华电视台、还有《大华日报》等报社的记者。但由于彭佳那一组记者最早赶到现场,所以黄珏还对她有印象,其它的记者在随后蜂拥而来之后,她已经陷在事故的混乱处理中,根本就不记得谁和谁了。
而电视新闻也在这样的突发事故中,显示出了它的时效性。黄珏原本以为至少要到夜里十点半的晚间新闻才能播出这条动态新闻呢,没想到那两位年轻的记者手脚还真麻利电视屏幕上播出了吴子鸣在大华广电局调研的画面,当镜头转到吴子鸣在新闻热线和彭佳对话时,黄珏不由“咦”了一声,因为她在画面里看到,和吴子鸣对话的竟是那个年轻的女记者。画面虽然一闪而过,但今天“第二次遇见”彭佳的黄珏,脑子里却再度对彭佳有了更深的印象。
吴子鸣的调研新闻播了三分钟左右,也只有市一把手的新闻才能播出这么长的时间。他的新闻结束后,接下来便是黄珏到车祸现场处理车祸事故的新闻。
让黄珏意外的是,除了她到现场的例行“领导调研、亲临一线”这样的新闻外,随后还有一条新闻特写,讲述的是群众及到场救援的官兵、干部们无私奉献、抢救伤员的新闻。彭佳出镜的画面,让黄珏彻底记住了她——本台记者,彭佳……
原来这个女记者叫彭佳
看到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彭佳出现在画面上,黄珏不由得想起了自已从前做报道员的岁月。
看到车祸现场那感人的一幕幕,连黄珏都没有注意到的现场细节,她被深深地吸入新闻所传达的感情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大爱,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爱,小爱,一对情侣之间患难与共的真情……
看到那对小情侣躺在担架上,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看着正在抬担架的武警士兵突然被灌了一嘴血水……黄珏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如果从彭佳吴瑞文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这场车祸现场,黄珏觉得自已就象没有到过车祸现场一样,因为,这些当时都不是她关心的视角。她只在乎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要不要上报省安办?乃至要不要上报国家安监局。满脑子的操心和责任承担的分解办法,哪里顾得上这些细节。
这个叫彭佳的姑娘,真不错天生就是个记者的料这句话,对于黄珏来说,是对一个陌生工作人员的最高评价了。
随着这条新闻的播放结束,下面就是其它班子领导的活动新闻,黄珏并没有因为自已的新闻播完了就换台,因为收看本市新闻,也是了解自已辖内工作人员工作动态的一个直观窗口,同时,也能了解其它班子成员的活动状态。所以,收看大华新闻,是黄珏到点的一个必修课。
就在她逐渐放松,享受看新闻的乐趣时,她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她一看是市府办主任潘从公的,知道没事他不会在这个时间打她的电话,于是边看电视边接了起来:“黄市长,不好了,张奕出事了。”
“什么?张奕怎么了?”黄珏一听潘从公在电话里从未有过的惊慌,赶紧用遥控器关掉了电视,紧张地问道。
虽然黄珏是市长,但她也是母亲,儿子张奕虽然各种吊儿郎当,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