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职斗]重生女主播-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小彭就此呆在现在这个岗位上,一个好好的人材就埋没了。”吴子鸣很痛惜的样子。
    吴瑞文虽然奇怪老爸为什么对彭佳这么了解,但一想也不奇怪,今天他不是在现场大表扬特表扬了一通彭佳嘛,肯定会那些人往他耳朵眼里吹进一些相关情况,这也很正常。
    “嗯,不过今晚上要进行民主投票,重选新闻部主任。那个新闻部主任应该当不长久了,彭佳马上会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吴瑞文道。
    “天真就算新的主任上马,也难保就把彭佳调上来用。”吴子鸣驳斥了儿子的观点。“新人上任,首先是要做好稳定人心的工作。如果马上就调整小彭的工作,你有没有想过,要叫谁来接手她的工作?”
    吴瑞文一想,这事还真是难办,换成是自已,也不知道调谁好。
    “或者,可以叫原来做这项工作的小吕回去做。”吴瑞文道。
    “她想要离开,就不会再回去。”吴子鸣一针见血,“并且,她的离开也不是你们新闻部主任一个人可以左右的。当初换岗时,应该就有上面的领导在支持,只要这个支持她的人还在,这个小吕就不会回去。”
    “说得也是。那,就没有办法再让彭佳回到新闻部了吗?”吴瑞文一想到明明是天生做记者的料,却要被安排去接听一个初中生就能掌控的新闻热线的彭佳,就觉得替她委屈。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啊,如果这个彭佳是你妹妹,此时受了这样的委屈,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你打算怎么帮助她?”吴子鸣并不直接回答吴瑞文,而是提出假设,让吴瑞文思考。
    他心里暗暗叹道,自已这个儿子,从小被他**宠坏了,只知道凭兴趣去做事,却不知道人生险恶,尤其作为一个男人,应该要有怎么样的担当。
    吴瑞文努力想着解决的办法,却发现自已陷入死局。
    “没办法,目前好象只能让她维持原地不动。”
    就象小时候和父亲下棋被老爸将了一军一样,吴瑞文心有不甘,却不得不认输。
    “那你说,她这个妹妹会不会怪你?”吴子鸣道。
    “如果她喜欢那项工作就不会,但现在明显是受了委屈,我想会吧。”
    吴瑞文推子认输,并且自觉输得一败涂地,十分窝囊。
    “求解……”吴瑞文象小时候玩象棋,神不知鬼不觉被父亲将了一军一样,眼巴巴地看着父亲,等待父亲来解开这个答案。
    “假设,你是欧阳局长呢?”吴子鸣这句话,如玄幻小说里的劫雷一样,落下立即劈中了吴瑞文的郁闷,并将这团郁闷劈得无影无踪,露出了事情的本来真面目。
    “假设,我是欧阳局长,那么我就可以立即让彭佳复位。”吴瑞文就好象和父亲在对盲棋,两个人见招拆招,空气中充满了大战爆发的硝烟味。
    “对,这是一招绝招,一招致胜,一招治敌,是吧,儿子”吴子鸣道。
    “爸,你的意思是说强者为王吧”吴瑞文玩味着父亲的话,想要反驳,却发现如果落实到彭佳的例子上,父亲的话却是绝对的真理。
    “听说你们新闻部的民主投票还卡了硬件,挑了几个候选人,小彭是其中一位。”吴子鸣道,“看来小彭的业务素质的确不错,就是缺少背景,我怀疑她就算是候选人,也是陪选的。”
    在儿子面前,吴子鸣当然不会摆出市委书记的派头,而是象一位淳淳善诱的老师一样,摆事实,讲道理。对于吴子鸣来说,剩下的岁月,儿子是最好的学生,他也乐于做无私奉献的导师,而现在,这是把儿子扳回正路上的最好机会。
    “在我不是欧阳局长的情况下,彭佳能够回到新闻部的惟一机会,就是这次民主投票了吧?”吴瑞文也不傻。
    “很好,你终于明白了。”吴子鸣满意地笑道。
    “儿子,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如果你去挂职,那么新闻部主任的位置我给小彭留着,怎么样?”
    “这和我去挂职有什么关系?”吴瑞文涨红了脖子。
    “一个男人,只有能保护自已的女人,在有任何风吹草动时,能挺身而出,站在她的面前,为她遮风挡雨,才是有担当的男人。”吴子鸣语重心长。
    “就算她是你的妹妹,你也希望能让她不受委屈吧?”
    吴瑞文没想到父亲竟提出这样一个条件,就为了让他下乡挂职。
    “你让我考虑一下吧。”吴瑞文对父亲道。毕竟,离开广电,走到父亲为他指定的路上,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大事,不可能这么快做出决断。
    “今天晚上,你们的新闻部主任选举就要进行了。你啊,得快点得出答案,我好做安排。”吴子鸣说完,也不再理会吴瑞文,自顾自地进卧室午休去了。
    都是聪明人,点到为止,自已想出结果更好。
    吴瑞文吐了一口烟,把思绪拉回了现在。
    今天下午,看着彭佳在做新闻时投入的样子,吴瑞文的心里忽然找到了答案。
    “吴瑞文,我准备好了,你呢?”彭佳从庵里走出来,看到吴瑞文在抽烟,不由得楞了一下。“咦,我记得你不抽烟的呀?”
    “呵呵,偶尔为之,不会再抽了。”吴瑞文把还有一半的烟头扔到地上,用力踩灭了烟头上残余的火星。
    “彭佳,采访地点就放在这里吧,这个背景不错。”吴瑞文对彭佳说道,指了指草庵大门外。
    看到吴瑞文架设好的机位,彭佳觉得确实不错,便对吴瑞文道:“好,我叫她们出来。”
    面对着黑洞洞的镜头,静心和妙心师太不由得一阵紧张。见到她们不安的样子,彭佳笑着安慰道:“别想太多,就象你们刚才和我聊天那样,我问什么,你们尽管说就行了。”
    “施主,我现在忽然觉得头脑一阵空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妙心师太对彭佳说道。
    “这很正常,好多人第一次接受电视采访都会有这种反应。以后呀,多采访你们几次就习惯了。”彭佳建议道,“不如这样,我先提几个问题,咱们先试试看,不录相,行不?”
    “好吧,那就先试试。”妙心师太一听说先不拍,当下就比较放松了。
    彭佳开始提问:“草庵第一次收养孩子是什么情况?”
    “那一年,我早上起来……”妙心师太和静心师太你一句,我一句地补充着,叙说着那段尘封的往事。说到最后,两人已经全然忘记这是在试采访,就象和彭佳在拉家常了。
    她们的状态越正常,彭佳和吴瑞文心里就却欢喜。不知不觉,她们终于把整个故事都叙说完了,并且就连她们现在的困难也大胆地说了,如孩子的户口问题、上学教育问题,还有就是那些带着天生生理缺陷的孩子的手术治疗问题……
    吴瑞文向彭佳比了一个“OK”的手势,彭佳知道吴瑞文已经配合自已,完成了偷偷录拍的工作,于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两位师太说:“静心师太,妙心师太,可以了,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
    “啊?不是试采访吗?这样就录好了?”两位师太丝毫没有感觉到吴瑞文在录像,其实也是她们讲得太投入了,以至于都忘了摄像机的存在。这样自然的状态,作为职业摄影师,吴瑞文自然懂得捕捉。
    “师太,那我和小吴先下山了,新闻什么时候播出,我会打告诉你们的。”
    “两位施主,让你们辛苦了大半天,实在不好意思,要不嫌粗陋的话,晚上留下来吃个晚饭吧?”
    静心师太出言相邀。
    “不用了,天还早呢,我赶回去赶紧把稿子写出来,看能不能争取明天晚上播出。”彭佳知道这种没有时效性的稿子,如果不尽快交稿,被主任一拖,还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才能播出呢。
    两位师太急,她比两位师太还急。
    见留不住彭佳和吴瑞文,两位师太只好和孩子们目送他们离开。
    “彭佳,你真是天生的记者,我发现,你一进入采访状态,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吴瑞文说的是自已的真实感受。
    “这份工作的确蛮有成就感的,能走进那么多人的内心,倾听她们的故事,在自已的工作里,阅尽人生风景,这的确带给我很大的享受。”
    彭佳也不讳言自已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呵呵,所以说你是天生的记者。”吴瑞文心道:接新闻热线,你的确是太委屈了
    第七十五章:强大的战意

    “不委屈,接新闻热线也是一件与新闻有关的工作,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彭佳边挥手向离他们越来越远的两位师太和孩子们道别,边对吴瑞文说。
    “其实稍调整下工作也有好处。”彭佳若有所思地道。
    “什么好处?”
    “可以看出人心啊”彭佳不经意地道,可能如果面对别人,彭佳不会说得这么直白,但在吴瑞文面前,她觉得自已说话没有压力,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再说,这辈子,她也正在尝试敞开从前封闭得紧紧的心扉。并且,她也尝到了个中的甜头:有朋友的感觉真地很不错。
    彭佳不禁想起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如果深刻检讨自已的前世,还真是那么回事。
    南方的山中,秋天依然是大片地浓绿,但也不是会有泛黄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慢慢覆盖了整条山道。眼前的一切安静、纯美,萧杀的冬天,如果换一种眼光来看,亦有它的动人之处。
    就象此刻,圆满完成工作之后放松的愉悦。
    彭佳拉上安全带,这一次,很顺畅。吴瑞文看了一眼彭佳的动作,见她把自已的话放在心,嘴角的唇线不禁上挑了起来。
    手里操控着方向盘,空谷寂静无人,越野车的车轮在沙石山路上发出了悦耳的“沙沙”声。这种自已掌控方向的感觉实在令人迷恋,吴瑞文忽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男人都喜欢车,因为在车上,他们能真正地执掌自已前进的方向,向左亦或向右,爬坡亦或飙车,一切都顺心随意。
    父亲的话在他耳边回响:做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他扪心自问,如果一辈子呆在广电局,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像记者,能做到担当吗?
    自小到大,吴瑞文从来没有经历过过不去的坎,一切都顺心如意,在普通人眼里烦恼的大事,什么名牌学校、待遇优厚的工作、承担家庭开销的顶梁柱等等等等,在他身上都都不存在。很少能有一个让他为难并且触动灵魂的事件让他猛醒。
    现在,吴瑞文不得不承认,他所能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父亲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的缘故。没有父亲,就没有此前20多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那样的生活,是一个男人应该为自已的家庭孩子做的。父亲做到了。而自已也早已不是男孩,接下来,自已就该成为有担当的男人,为自已未来的家庭撑起羽翼和支柱“彭佳,今天,特别谢谢你。”吴瑞文忽然开口道。
    “谢我?为什么?”彭佳当然不晓得吴瑞文心里惊雷般翻天覆地的想法,但却有一种特别的直觉,能从他身上感觉到一股之前他所未有的气息。
    吴瑞文微笑着,并不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但彭佳却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从容、自信和憧憬……
    “这估计是我在大华电视台做的最后一条新闻了。”吴瑞文觉得还是要把离开的事提前告诉彭佳为宜。
    “为什么?以后你不做新闻了?你不是做得好好的吗?”彭佳疑惑地问道。
    “明天,我就要下乡去挂职了。那个地方你也很熟,南阳县。”吴瑞文道,虽然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把他安排到那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但却知道父亲肯定另有深意。
    “真的?那太好了。”彭佳乍一听吴瑞文要离开,不由得感到一阵深深的失落。吴瑞文是她重生之后,在大华电视台惟一交集最多的人,在工作生活中的数次相遇,她慢慢了解了这个人,已经把他列入了朋友的行列,没想到,这个朋友就要离开了。
    “呵呵,你好象巴不得我赶紧走呀?”吴瑞文开玩笑地说,“我以后还会经常回来的。你呀,时不时还能看到我在你们眼前晃动。”
    吴瑞文这么说,是不想自已以后找借口约她会尴尬,所以,预先提前打了个伏笔。
    “那就好,我以为你这一发配,就永不回头了。”彭佳听见吴瑞文这么一说,心下顿时释然了几分,又不是永不相见,同在一个市里,总还是能见面的。
    “不会的,我之后的工作也需要咱们媒体的支持,经常还会见面的。”吴瑞文道。
    “去南阳挂哪方面的职位?”彭佳问。
    “团县委书记。现在我在广电挂的是团支部书记,也算和本行有点沾边了。”吴瑞文道,“之前在局里,也就五四青年节什么的开展下活动,我准备下去摸摸底,争取把工作做好一些。”
    彭佳知道,吴瑞文这相当于升官了,在广电的团支部书记相当于副科级,而团县委书记则是正科级。别看这小小的一副一正之差,但在县一级,多少人走到了退休也走不完去副从正之路。
    “好啊,恭喜你,这是升官了嘛。”彭佳是真心地欢喜,身边的朋友进步了,总是好事。“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有担当的官员,多多做一些为人民服务的好事。”
    彭佳的话虽然不重,但在吴瑞文心里却象一个警示的标准。
    “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我都会尽力的,你放心吧”吴瑞文一转方向盘,越野车从山路上了进城的省道,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对了,以后可以叫你佳佳吗?”吴瑞文笑着问,“以前咱们是同事,从明天起就是前同事了,叫你彭佳总觉得特别严肃。”
    彭佳的心里,已经把吴瑞文列为朋友了,她的朋友一向都叫她佳佳,因此,吴瑞文这么一说,彭佳觉得也无不可,于是点了点头。
    “对啦,吴瑞文,咱们去南阳做的新闻,你还支持播出吗?”彭佳想吴瑞文马上要去南阳做官了,那么还播出这条关于南阳的负面新闻,不知道他怎么想。
    “没关系,播吧。这是事实存在的。我去了之后,一定会找机会,尽我的努力,推动这方面保障措施的落实。”
    吴瑞文的身上,已经完全升腾起了一股不同于摄影记者的味道,彭佳忽然感觉到,那是一种:战意强大的战意聚龙阁里,郑杰超一脸沮丧地坐在包厢雅座里的沙发上,忧心忡忡地等着张秘的到来。
    他盘点了一番,发现目前能挽救自已的最强大的靠山,也就是老同学张秘比较靠谱了。
    其它认识的一些你来我往过的官员,那些稀薄的人情,还不足于让他们愿意放下身段,为了他去扭转欧阳建南一个正处局长的决断。
    要知道,欧阳建南既然在他背后策划了一个那么大的举动,那就是已经下了决心,必将置他于死地。如果这时候份量不够的人去阻止欧阳建南,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唉,没有背景的穷孩子伤不起啊。”郑杰超的父亲是个个体户,但并不是大家想像中那种能日进斗金的生意人。他父亲就是个卖煤球的。
    买来散煤之后,印制成一个个煤球,晒干了之后,为客户提供送煤球上门服务,做死做活,勉强能够温饱。
    郑杰超小时候的外号叫“黑蛋”,因为他没少帮父亲运煤球,因此脸上、手上、衣服上总是不经意就抹了几道黑乎乎的煤灰,同学们因此给他起了这个“黑蛋”的外号。
    在同学们的白眼和嘲笑声中长大,“黑蛋”郑杰超发誓要走一条与父亲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刻苦读书,终于考上了大学。
    毕业时,按照他所学的专业本来可以分配到市一中做老师,但老师的职业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于是机缘巧合,他来到了更为风光的电视台。
    自从他做上新闻部主任之后,老同学看他的眼光就有了变化,虽然这个官不入品,但在外界看来,管无冕之王的主任还是很有实力的。去年的同学会上,他还被推选做了副会长,当时他叫来市里的最红的女主播之一任倩来为同学会做主持,着实震了同学们一把。
    在郑杰超看来,从那一役之后,“黑蛋”郑杰超就被彻底洗白了。
    现在,要让他失去这个位置,不是等于让他放弃前面的所有努力吗?如果真地失去这个位置,郑杰超怀疑自已恐怕连同学会都不敢参加了。
    思绪纷杂间,郑杰超拿起一杯茶,直往嘴里灌去,却被已经变得冰冷的茶水呛了一口,不由剧烈地咳嗽起来。
    “哟,老同学,啥事这么激动呀?”张秘一推开包厢的门,一眼就看到被呛得满脸通红的郑杰超,不由打趣道。
    “哈,你来啦,不就是等你才这么激动嘛。”郑杰超边咳着,边招呼张秘坐到首位上。
    “今天什么大喜事啊,要请我吃饭。”张秘在同学面前也比较放松,市委办里的工作气氛可不能这么随意轻松,憋都会把人憋死,能出来透透气也是很好的事情。
    “不是喜事,是一件烦心事。”郑杰超吩咐服务员把点好的菜尽快上桌,为张秘倒了一杯白酒。
    “酒就不喝了,下午还要开常委会,老板在呢,等下被他闻到酒味就不好了。”张秘赶紧制止郑杰超。
    这话说得郑杰超一阵肉疼,不喝酒就早说呗,害他还拿了这两百多元的高度五粮液,现在都开封了,肯定也不能退了。
    “好吧,那就来点饮料吧。”郑杰超虽然肉疼,但也不敢表现出来,只好叫服务上了汽水。
    “什么烦心事啊,能把你愁得神不守舍的。”张秘老神在在,正想和郑杰超说他早上已经对欧阳建南交待了一把的事。

    第七十六章:最后的纠结

    “唉,我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欧阳局长,今天晚上,他居然要什么民主投票,对新闻部主任进行重新选举。尼玛的,怎么不民主选举他的局长啊。”
    郑杰超说到这里,不由一阵火大,反正张秘也是老同学,谁没见过对方擦鼻涕的时候啊,也就把骂人的话脱口而出了。
    “怎么会这样?我早上随吴书记去广电调研时,才和他交待要好好照应你呢。”张秘一听郑杰超此言,脸色一沉。
    如果之前他没有交待欧阳建南关照郑杰超,那么欧阳建南想换主任那是广电局内部人事调整的问题,轮不到他操心。但就在刚才,才刚刚对欧阳建南说了要关照郑杰超,欧阳建南也点头称是,这么快就要对新闻部主任进行调整。
    张秘不由一阵气结,这不明摆着欧阳建南看不起他吗?
    太可恶了。
    自从担任市委书记秘书以来,还没有当个科局的领导敢这么轻视他。
    在张秘看来,现在欧阳建南搞这一手,已经不光光是郑杰超的事了,还关系到了自已的面子问题。如果自已堂堂一个市委书记的秘书说话都没人听,那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啊?
    想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张秘有点后悔早上那么快就和欧阳建南提到郑杰超的事,如果晚一点提,知道欧阳建南要撤郑杰超,自已没说也就不关自已的事。现在既然当面和他说了,但他仍是一点都不照顾自已的面子,要撤换郑杰超,张秘就十分想不开了。
    “你的工作业绩人所共睹,怎么要对你动手呢?好好想想,有哪些地方不合他的意了?”张秘提醒郑杰超。
    郑杰超努力回想,其实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就努力回想,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发觉自已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欧阳建南。
    “这就奇怪了。”张秘拿起饮料,放在嘴边喝了一口,“那那些候选人里,有什么特别的人吗?”
    郑杰超把他掌握的那份候选人名单想了一遍,其实这份名单现在也不是秘密了,早就贴在广电局一楼大厅的公示区进行了公示。默想着那几个人名,他忽然眼睛一亮:“其中有一个邱文彬,是办公室主任邱忠的儿子。办公室和我们新闻部一向不搭调, 莫非是他?”
    “嗯,现在这种情况,很难下判断。如果进行民主投票,你有几成把握?”张秘问。
    “不到两成。”郑杰超在心里默想了一下,发觉其实自已在新闻部也没有什么特别铁的手下,所以有点心虚地说。
    “你看看你,这么多年的主任是怎么当的呀?”此时已经和郑杰超绑到同一战车上的张秘不由一阵火大。
    “呃,谁知道一个小小新闻部主任的位置还有这么多人掂记着啊。”郑杰超自知理亏,但为了取得张秘的同情,只好无限降低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说得好象新闻部主任真是千有唾弃、万人嫌的位置似的。
    “先生,你们点的菜来了。”这时,包厢的门在轻敲之下被服务员打开了,上桌的是一道卤水拼盘,还有一盆热汽腾腾的马加鱼羹汤。
    “先吃吧,再愁饭也是要吃的是不是?”张秘看到菜上来了,肚子里一阵翻滚,奔波了一上午,他肚子也饿了。虽然听见这事他也生气,但毕竟这事最大影响的是郑杰超,他至多面子上下不去,还不至于影响了他的前程。
    现在,香气扑鼻的菜放在面前,他也就不怪气了,抄起筷子吃了起来。
    俗话说,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稍稍填饱肚子,张秘见郑杰超仍是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骂了一句:“没出息,男子汉大丈夫,要死也要吃个饱死啊”
    郑杰超没滋没味地夹了一块猪舌头放进嘴里,见张秘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他心里始终是七上八下,悬着。
    “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不做这个主任了。还能怎么样?”张秘说得很轻松,在郑杰超心里却犹如天打五雷劈,心想,早知道连这顿饭钱也可以省起来了。
    “象你这种事情其实最难操作。”张秘叹了口气,“比如你要想进阶,当个副局长什么的吧,咱们还可以往上层运作。但你就这么个小小的主任,如果要出动那些大家伙,也太浪费了。还搞得这么箭在弦上,今晚就要选举。你就算叫人运作也得给人一个时间和空间啊。”
    “这不正是欧阳建南的意图吗?他就是不想给我这个运作的时间和空间。”
    “总而言之,我尽力帮你想想办法吧。”张秘摞了这句话,总算给郑杰超吃了颗定心丸。说实在的,如果有时间和空间运作,他也就不用急吼吼地找老同学了。
    象他这样的小人物,也只有靠钻营和运作了。
    邱忠,你这样害我,老子记住你了。
    郑杰超把目标锁定了和他貌合心不合的办公室主任邱忠。没想到这个老家伙,为了自已儿子上位,居然能折腾出这么多东西来,自已还真是小看了他的能量。
    郑杰超这才发现,自已说到底也是广电的人,过去没有充分依靠欧阳建南这棵大树,真是大错特错。县官不如现管啊吃完饭一结账,加上五粮液这瓶价格昂贵的酒,一共是528元。郑杰超付了钱,找老板开了正式的发票,等走出门,郑杰超把发票塞给张秘。
    “这些发票反正我也报不了,你拿去报销吧。”
    张秘接过发票,随手放进自已的手包里,道:“想开一些,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尽力而为。”
    郑杰超点点头,知道张秘能把话说到这份上,完全是看在过去两个的的陈年旧情上,虽然他不知道张秘心里其实最感激的是他提供的丰富激情大片资源,但总而言之,建立在过去微时岁月里的情谊,显然比现在工作中廉价的利用之情来得牢固可靠。
    看着在微凉的冬风中缩着脖子前往公交车站的郑杰超,张秘心里除了掠过一阵同情,不知不觉,还浮起了一丝庆幸。庆幸自已眼力够准,找了个有靠山的好老婆。
    否则,也许自已哪步踩错了,就是和郑杰超一样的下场。
    想到这些,张秘眼前浮现的老婆那干瘪的身材,竟然也有了几分魅力。
    瘦田努力地耕,总是会肥的。想到这里,张秘按捺下一份来自下面的冲动,斗志昂扬地上班去了。
    吕麦刚刚到局里,就看到一辆很帅气的越野车停在广电大楼右翼的停车场上,接着,吴瑞文从车里出来了。
    见到吴瑞文,吕麦眼前一亮,正要上前搭话,却发现车里又钻出个人,竟是和自已互换工作的彭佳。
    两个人一起从越野车行李厢里,搬下摄像机和三角器等拍摄器材,彭佳手里还拿着话筒,看情况,两个人竟是一起去干活了。
    吕麦顿觉心底一阵泛酸。她早就把吴瑞文锁定为自已下一步的攻坚目标了。之前,她死乞白赖地跟着吴瑞文去干活,还放话要他有什么新闻线索随时叫她,她保证随叫随到。谁知道,吴瑞文竟和彭佳一起去了。这也太不把她放在心上了吧?
    吕麦对着一楼电梯前的观衣镜照了照自已,染成麦色的小烫卷短发,两只杏仁眼上眼线不动声色,却把眼睛明显放大,嘴唇的唇膏自然得体,身上穿着的剪裁得体的黑色时尚小西装。整个一个都市白领丽人的打扮,任谁也看不出她是来自小山村里的姑娘。
    我这样子还配不起你吗?
    吕麦心里为自已打气,为自已提振了几分信心,然后,一脚跨进了电梯里……电梯里没人,吕麦稍稍犹豫了一下,把手按到了八楼的键上……新闻部在七楼,办公室在八楼……
    帮着吴瑞文把摄像器材移交入库,又和他到五楼编辑室看了看刚才拍摄的带子,叫吴瑞文去靠在墙角的沙发上躺着休息,彭佳就开始读片。
    由于记者们经常要加班加点,有时中午或晚上加班太迟了,或是编片子太累了,就会在沙发上咪一会,以恢复精力。到编辑室最大的风景恐怕不是记者编辑们奋战的工作身影,反而是躺在墙角沙发上酣睡如雷的那副疲惫至极的记者形象。
    彭佳发现,吴瑞文的画面拍得十分有质感,从开始下车她现场和孩子们的应答声,到最后的采访,选取的角度,都充分体现了一种淡淡的温情。
    这条新闻,应该做成温情从容的生活小品,而不是流着泪水请求帮助的苦情片。
    两位师大慈爱的胸怀,孩子们天真无忧的眼神才是这条新闻的亮点,而最大的震撼,莫过于她们对生活简单的诉求。
    能上学、能治好身体的残疾、说清楚话。而两位师太朴实的表情、慈祥宛若亲娘的语气,也深深打动了彭佳。
    “呼,呼,呼……”彭佳忽然听到编辑机房里传来一阵异样的声音。

    第七十七章:突发新闻

    彭佳回头一看,发现吴瑞文竟已经深深陷入梦乡,这“呼呼”声竟是他发出来的打鼾声。
    看来真是把他累惨了。
    都说记者是一个朝阳行业,很多人以为是指有前途的行业。其实,这个朝阳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记者是个适合年轻人做的职业。上了年纪的人,一般要嘛抓住机会转行了,要嘛就内部消化,变成编辑或其它内务工作人员。真正能把一线记者从年轻做到年老的,在全国电视台恐怕都没有几个,估计扳着指头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