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兵-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他和大司马去承担好了。听着老友的话,大司马也笑了起来,他很满意总长的提议。
“臣一定不负陛下和两位大人。”李昂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知道自己那个冒险的战略计划想要通过军堂的最终审议并不是件容易事,已经致仕的大司马和总长为了不让曹安民以皇帝身份强压军堂通过这份计划,将会动用他们的力量,如果这一战他胜了的话,自然什么事也没有,可是一旦输了的话,所有的罪责就会归于大司马和总长身上,两位老人等于是用他们的身家为他和皇帝做担保。
“我也看好你,不要让我们失望。”离开大殿的时候,看着李昂,大司马和总长这样说道,他们的信任让李昂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自己有生以来最难打的一仗来了,而且他输不得。
书房内,李昂看着李存孝道,“派人去西北,让慕容带着他的人先去宛州等我,至于赫连他们,让他们回大漠练兵,随时做好行军去河中的准备。”李昂答应曹安民接手河中西线战局,准备用自己手上的人马去应付这场战役,一来他是为了让长安的新军尽可能多得调去北线对付匈奴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磨练自己的军队。
李存孝很快便领命而去,开门的时候,风四娘和林风霜走了进来,她们已经知道李昂又要出征了,只是这一回,她们不打算再呆在长安,每天提心吊胆地等着李昂回来,她们决定和李昂一起去河中,对付波斯人。
“不行,你们去了河中的话,谁来照顾麒儿他们。”听到风四娘和林风霜要随自己一起出征,饶是沉静如李昂,也跳了起来,他一直都那么拼命,就是不想她们在踏足险地。
“不管,这次我们非去不可。”风四娘不管李昂的脸色铁青,瞪着他道,口气没有半点松动。而一旁的林风霜则站在了她这一边,“有干娘(孙大娘)在,麒儿他们会过得很好。”
“你们?”李昂头一次感到了恼火,可是对着风四娘和林风霜,他却发不出任何火来,最后他颓然地坐在了椅子里,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两个妻子有多执着,除非他把她们两个关起来,否则的话,她们绝对会跟着自己去河中。
看着李昂跌坐在椅子里,风四娘和林风霜互相看了一眼,却是呆住了,她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丈夫这个样子,两人差点就一心软说‘我们不去了!’最后,风四娘和林风霜只是安静地站着,不敢去看李昂,一时间书房里死寂一片。过了良久,李昂才抬起头,看着好像做错事但是却一脸坚持的风四娘和林风霜,沉沉叹了口气,“好吧,我答应你们,但是去了河中以后,你们要听我的话!”
“谢谢夫君。”听到李昂答应让自己跟他去河中,风四娘和林风霜跑到了李昂身边,开心地道,却是让李昂苦笑不已,说起来尽管看上去他在家里威严最大,可是一遇到风四娘和林风霜打定主意,他就没辙了。
看着风四娘和林风霜离开,李昂想到日后上了河中战场,一定要让破军亲卫看紧她们。“主上。”进来的李严宗和崔浩看着有些发呆的李昂,轻声唤醒了他,他们来得时候,正遇上李存孝,早已知道李昂这次又要重回战场,心里不免有些兴奋,尤其是崔浩,他以前一直帮李昂打理一些琐事,自从王猛来了以后,他就有种危机感,尽管王猛所长和他并不一样,不过他就是不想被比下去。
“伯渊,这次去河中和波斯人打仗,情报最为重要,你和严宗身上的担子很重。”对李昂来讲,打波斯两国不比对付那些没什么文明的蛮族,波斯人的历史几乎可以和中国人相比,他们的文明其实并不差,只不过大秦一百五十年前强势崛起以后,才被打压了下去。
“主上放心。”崔浩沉声答道,他并非信口开河,自从被李昂确立为家族主管情报的一把手以后,他从锦衣卫的档案库里几乎搬空了西征路上列国的情报,要不是时间不够,他早就在波斯建立谍报网了。文人小说下载
“黑手训练得怎么样,有多少人适合去波斯执行刺杀任务。”李昂看向了李严宗,黑手是他让李严宗专门为崔浩的密探系统训练的一支刺杀部队,里面的成员全部从收养的孤儿中挑选,其中汉人占极小部分,大部分都是来长安的外国人留下的孤儿,李昂希望自己手上有那么一支可以在任何国家执行刺杀任务的秘密部队,虽说阴谋或是刺杀不能推动历史,但是却足以改变历史。
“可以去波斯执行任务的一共有七人,五男二女,每个都是精锐死士。”被询问的李严宗一脸的自信,黑手部队,从一开始他就把所有的孤儿当成死士培养,他们的忠诚便是最狂热的忍者也比不上。
“你们和黑手先去河中,让刺杀队伍先混入波斯,取得身份,等我到了以后再决定目标。”李昂敲定了崔浩和李严宗的任务,这一次对付波斯人,战场只是次要,政治才是最锋利的武器。
崔浩和李严宗领命而去,最后进入书房的是崔斯特,这个算是李昂帐下老臣的罗马人,不过很久以前他就把自己当成了汉人,一直都在兢兢业业地为李昂打理家业。
“这次我走了以后,老崔你记得把我们在长安的产业全部变卖,转移去宛州,开尽量多的镖局,那些孤儿一训练完成,就让他们去走镖,宛州事情定下以后,你把镖局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办,继续回长安招募西城的贫民,同时和安长胜王子保持好关系。”对于沉稳的崔斯特,李昂把留守的重任交给了他。
“老爷,那位希腊豪商想见您一面?”见李昂吩咐完,崔斯特说起了另一件事,他口里的希腊豪商,正是李昂声名还未显时,铲除上波斯摩尼教的据点时有过一面之缘的孔特里亚诺,在那次事件以后,李昂曾让崔斯特和这个希腊豪商打过交道,而孔特里亚诺也一直和崔斯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自从知道李昂就是大秦的第一名将以后,这个希腊豪商就谋求着与李昂的会面,只不过崔斯特一直都拒绝了,他不认为这个希腊豪商能给李昂带去什么好处,只不过这一次当孔特里亚诺向他透露出他的野心时,崔斯特觉得这个希腊人或许对李昂有些用处。
第三百一十二章 孔特里亚诺
由于河中的局势骤然紧张,原本对北庭都护府和蓟京夏侯家的处置不得不暂缓,只是发了一道不痛不痒的敕令,不过对于夏侯茂来讲,镇国公的爵位迟早会重回长安,蓟京的分家会被打回原形,因此对于提供了这个契机的李昂,他心存感怀,更是把李昂当成了自己人,所以在知道李昂要去镇守河中西线,与波斯人作战,他和侄子提供了大笔的金铢,同时更是派出了夏侯家的子弟到李昂帐下听用。
“既然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见夏侯茂说得诚恳,并且保证那些夏侯家的子弟会绝对服从他的命令,这让李昂多少有些明白这位老人的心思,世家同盟已经决定让镇国公的爵位重回长安,犯了大忌的蓟京夏侯分家不足为虑,可是作为夏侯家的宗祠大长老,夏侯茂不得不想得更多,若是本家没有足够的实力压服分家,只会惹天下人耻笑,现在他让家里的子弟跟他去河中西线与波斯人对阵,便是为了磨炼这些子弟,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正事谈罢,李昂和夏侯茂谈起了家常,而说得最多的就是风四娘的事情,夏侯茂对于不能认祖归宗的风四娘,心里多少有些抱憾。“夫君,我带麒儿过来了。”书房外,忽地响起了风四娘的声音。
“来,叫公公!”从风四娘怀里接过大儿子,李昂抱给了夏侯茂。“公公!”被夏侯茂接到怀里的景麒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面前的老人,顺着父亲的意思,乖巧地喊了一声。
“乖,乖!”看着怀里的景麒,夏侯茂看向了风四娘,声音有些颤抖,将景麒还给李昂,从身上摘下了一枚玉佩放在了襁褓里,接着又逗着景麒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
“夫君,我怎么觉得这老人家看咱家景麒时,有些不对劲啊!”等到夏侯茂走后,风四娘看着替儿子挂上玉佩的李昂,有些不解地问道,她能感觉到夏侯茂看着景麒时的那种慈爱,就好像景麒是他的孙子一样。
“四娘,有些事我想我不该一直瞒着你。”抱着儿子,李昂决定把真相告诉风四娘,过去他害怕风四娘会卷进夏侯家内部的争斗,所以他要守住这个秘密,可是现在,夏侯家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在世家同盟和皇室的主持下,镇国公的爵位一定会回到长安,而夏侯茂迟早会让风四娘知道她的身世,他不希望到时候风四娘会因此而她有所误会。
听着丈夫口里说的话,风四娘的神情始终没有变化,直到李昂讲完,她才看向他,忽地抱住了他,“我知道,你瞒着我只是想保护我罢了。”说完却是丝毫不以为意,反倒是眨着眼睛逗起了儿子,“儿子,你可又多了一座靠山,以后在长安城里横着走也行了。”
见风四娘并不在意,李昂松了口气,而且风四娘也说得不错,夏侯家日后势必要中心,自己儿子的确是又多了一座靠山,皇帝是干爹,致仕的大司马和总长是干爷爷,在加上夏侯茂这个公公,只要不是造反,还真能在长安城里横着走。想到这里李昂笑了起来,未来总是这样,美好而让人期盼啊!
解决了这桩事以后,李昂索性和夏侯茂开口,让景麒兄妹也住到夏侯家去,请他和大司马,总长他们一起代为照顾,而夏侯茂自是一口答应,现在他就等着李昂和风四娘从河中回来以后,让风四娘风风光光的认祖归宗。
定下出发的日子以后,李昂选了不大忙的一天来接见崔斯特口中的那位希腊豪商孔特里亚诺,为了掌握主动,他特意让李莫文和锦衣卫查了一下这位希腊豪商的底细,结果大吃一惊,这位名为孔特里亚诺的希腊人是不折不扣的豪门之后,他的家族在希腊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的父亲是希腊海军的元帅,在希腊国内权势极大。在了解了孔特里亚诺的出身以后,李昂开始对这位在长安待了六年,并娶了汉人做妻子的希腊人有了浓厚的兴趣,他想知道这位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位忠实的中国文明皈依者的希腊人究竟有什么企图。
李昂的庄园外,孔特里亚诺坐在马车里,平复着激动的心情,他在长安住了六年,现在终于可以接触到大秦权力中枢的大人物,和李昂不同的是,孔特里亚诺一直都在注意着李昂的情形,从他所知道的看,他要见到的这位大秦将军是三十年以来大秦的第一名将,他在战场上战无不胜,草原上的蛮族听到他的名字无不心惊胆颤,他的声名甚至传到了波斯甚至更远,而最重要的是,他和大秦皇帝的私人友谊非常好,在大秦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对于他的志向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必须赢得这位将军的友谊。
马车停下了,孔特里亚诺带着他的妻子,一位有着纯正血统的汉女下了车,大秦的强大表现在很多方面,好比在长安城里的各国富商,他们很难雇佣到汉人为他们工作,因为对于汉人来讲,这涉及到了面子问题,给外国人做工的话,他们会被四周的人所看不起,所以孔特里亚诺只有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娶一名汉族女子做正妻,这样的话,他可以借用他妻子的名义,雇佣一些汉人为他工作,不然的话随意雇佣汉人,被人检举的话,长安的京兆尹会很不客气地封了他的店铺,甚至以藐视大秦的罪名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看着指挥着下人们从车上拿下礼物的妻子,孔特里亚诺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很爱他的妻子,和希腊,波斯还有罗马的女人比起来,大秦的女子要贤惠得多,她们不会对男人的事情说三道四,而是谨守着她们身为妻子的本分,尽管她们所受到的教育要比希腊还有罗马的女人要良好的多,但是她们从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她们最在乎的只是家庭。这让孔特里亚诺感到非常的幸运,想到在希腊他那两位兄长的妻子,他就为他们感到默哀。
虽然没有受到什么隆重的欢迎,不过孔特里亚诺并不在意,至少他觉得那位李将军让他的管家亲自来接待他,而不是像过去,他拜访几名官员时仅仅是由几名小厮引路要厚道得多。
一路上,孔特里亚诺仔细观察着庄园里的情形,和他过去去过的几名儒家官员的府邸相比,李昂的庄园显得过于简朴,若不是亲眼看到,孔特里亚诺很难相信这就是大秦第一名将的住所,不过最让他在意的是,庄园里那些行走的人群中,很明显有不少外国血统的大秦人,这让他对接下来的见面多了些憧憬,从他以往的经验来说,儒家官员对他们这些外国人通常保持着一种优越感,认为他们有义务让他们去信仰他们的孔圣人,而法家的官员则会显得很冷漠,他们只会和别人谈论实际问题,如果外国人用从那些文士身上学到的处世方法和他们打交道,那么你将会被他们所鄙视,而大秦的军人,对于外国人则保持着一种天然的敌意和蔑视,不过从眼下的情形看,孔特里亚诺觉得自己将要见到的李昂会和以往见到的大秦军人截然不同。
孔特里亚诺在正厅见到了李昂和风四娘她们,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在正厅接受主人一家的召见,说明他没有受到轻视。对于孔特里亚诺,这个希腊海军元帅的第三个儿子,李昂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精力充沛,而且非常有城府的人。在寒暄了一下以后,孔特里亚诺直接了当地表示了想要和李昂谈一些事情的意愿,他看得出面前的李昂有着类似法家官员的气质,他们讨厌浪费时间来说些无意义的事情。
书房里,请孔特里亚诺坐下以后,李昂将锦衣卫调查的关于孔特里亚诺的档案递给了这名希腊人面前,当看完里面的东西以后,孔特里亚诺不由觉得有些背心发凉,他没想到自己过去六年曾经拜访过的人都被查了出来,尽管心里震惊莫名,可他还是保持住了镇静,将档案还给了李昂,恭维了一句,“将军阁下,果然手腕通天。”
“陈先生,不介意我这样称呼您吧?”李昂看着孔特里亚诺这样说道,这个希腊人的妻子姓陈,而他就将他的汉姓定为了陈。
“当然不介意,将军请讲?”见李昂有话要说,孔特里亚诺不由打起了精神,他想这位大秦将军已经看出了他的真正意图,而接下来就是判定他命运的时刻。
“从这上面,不难看出,陈先生胸怀大志。”李昂敲击着桌上的档案,看着面前的希腊人道,这六年里,他想尽办法接触大秦的官员,甚至军方,绝对是有着极大的图谋。
“所以我希望陈先生不要对我有所隐瞒,我想听真话。”李昂看着孔特里亚诺道,神情变得冰冷,让孔特里亚诺感觉到了一种危险的感觉,如果不说真话的话,自己会死在这里,这是他脑子里全部的念头。
第三百一十三章 希腊人的志向
希腊,无疑是一个有着古老传统和文明的国家,不过自从被罗马征服以后,希腊的光荣就似乎一去不复返,尽管罗马人自认为继承了希腊的文明并发扬光大,但是实际上罗马人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贡献,如果不是一百五十年前大秦帝国的宏伟西征,让这个骄傲的国家吃了败仗,并且失去了希腊,小亚细亚,北非这些重要的地方,恐怕他们会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效率低下的奴隶经济,然后直到被欧亚草原迁徙过来的游牧民族彻底摧毁。
在那场西征中,大秦展现了高超的手腕和战略,他们成功地使希腊,北非的埃及脱离罗马的统治,并帮助希腊人和埃及人重建国家,作为大秦的诸侯以遏制罗马人,不过这两个国家的处境略有不同,埃及人恢复了帝制,不过他们的帝制接受了大秦儒家学派的指导,而希腊则恢复了古典时期的民主制度,这听上去似乎显得很可笑,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制国家居然帮助自己的诸侯国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说到这段历史时,孔特里亚诺显得有些感慨,在他的认知里,大秦尊重了希腊人的传统,可是却好心办了坏事,那个打着民主旗号实际上却干着嫉贤妒能,中饱私囊勾当的公民大会让孔特里亚诺非常憎恨,在他看来希腊的民主制度愚不可及,古典时代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他的弟子柏拉图就曾经批判过这该死的民主制度,如果希腊继续处于民主之下,那么迟早有一天,希腊会灭亡。
“我想让希腊成为帝制国家,就像大秦一样。”孔特里亚诺说出了自己的野心,他要做希腊的皇帝,而不是一个海军元帅的儿子,然后看着公民大会那些愚蠢的民主政治家糟蹋希腊的未来。
“陈先生,你的志向远大,我想你来长安,就是为了寻求帮助的。”看着面前没有掩饰自己野心的希腊人,李昂冰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让一直有些提心吊胆的孔特里亚诺松了口气。
“我很高兴陈先生找到我,不过就我所知,陈先生还有两名兄长,另外陈先生离开希腊已经很久了。”尽管李昂认为孔特里亚诺是个值得结盟的人,但是孔特里亚诺所谋求的是整个希腊,这不得不让他更加谨慎一些。
听到李昂的询问,孔特里亚诺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坐直了身体,让自己看上去显得更加诚恳,然后才回答起李昂的问题来,“将军,我得承认我的两位兄长都是非常不错的人,他们很有才华,可是他们并不适合成为一个家族的领袖,这一点我的父亲他非常清楚。”说到这里,孔特里亚诺的表情变得有些骄傲,从小到大,他都是父亲的宠儿,他的两位哥哥也很疼爱他,若不是那两个该死的女人,他早就作为家族的继承人而确立地位了。
“希腊海军,有些意思了?”李昂心里盘算了起来,在大秦掌握霸权,遏制罗马的亚细亚地区,希腊海军和大秦内海舰队的联合舰队无疑是遏制罗马海军的主力,如果这个孔特里亚诺能够成为希腊皇帝的话,他所能得到的好处绝不会少,想到这里,李昂做出了决断,他看向了孔特里亚诺,“我想知道陈先生的胜算,在我加入以后?”
孔特里亚诺几乎无法控制心中的狂喜,但他最后还是没有在李昂面前失态,“只要将军能为我请到皇帝陛下的王爵诏书,胜算将有七成。”孔特里亚诺说出来他来长安六年,花费无数金钱和官员打交道的目的,他需要一道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希腊皇帝的诏书,只要在政治上获得大秦的支持,那么希腊国内除了斯巴达的人拥有一定的抵抗力量以外,其他人根本不足为惧。
“王爵诏书并不是难事。”想到连高丽和扶桑这样的国家都能拥有王爵,李昂不由朝孔特里亚诺这样说道,不过他并未让这个希腊人太早的高兴起来,“但是陈先生必须要有打动我朝的东西,否则的话,皇帝陛下是不会同意的。”
“只要我成为希腊之主,我将取消对大秦商人的税收,同时允许大秦军团进驻希腊与罗马的边界,一切军费由希腊出。”孔特里亚诺说出了令人无法拒绝的条件,尤其是那条希腊人出钱请大秦军团驻防罗马那一条,要知道大秦以前不是没有动过派兵到希腊驻防罗马的念头,只不过怕会因此而让希腊与大秦产生离心,再加上数目不菲的军费才作罢的。对李昂和大秦来讲,这都是难以拒绝的条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李昂答应了下来,“我会向皇帝禀告这件事情,今天晚上,陈先生就在我这里过夜吧?”由于时间不多,李昂在挽留了孔特里亚诺之后,便直接备马去了皇城找曹安民,这也让孔特里亚诺大感幸运,他觉得自己的志向不再只是镜花水月,他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御书房内,看着应该在忙着出征事宜的李昂匆忙地来找自己,曹安民只是愣了愣,便挥手斥退了身旁的内侍,他现在正在被法家那一揽子的重新制定商税的事情而头疼,现在李昂来找他倒也算得上是让他忙里得闲,不过在听力李昂的事情以后,曹安民倒也是觉得有些棘手,因为他不太清楚亚细亚地区的具体情形,按照大秦过去的传统,太子十四岁以后就要去龙城(耶路撒冷)守陵,这其中除了是让太子继承先祖的武魄,同时也是让太子能更清楚地了解亚细亚地区周边诸国以及罗马这个大秦唯一的敌人,以便在登基以后,能更好地守护大秦的霸权。
沉吟了良久,曹安民才做出了决断,“王爵并不是问题,希腊变成帝制国家也不错,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曹安民再一次选择了相信李昂,孔特里亚诺所开出的条件,不仅有利于大秦,同时也有利于李昂日后的西征计划,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对了,帮朕看看这份奏章。”曹安民将桌上法家内阁呈上的奏章扔给了李昂,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意见。
李昂没有推辞,毕竟现在他顶着一个龙渊阁大学士的名号,帮皇帝出谋划策是份内之事,不过当李昂目光落在那份奏章上以后,他不由一怔,心里暗道,‘法家不愧是铁血派的,朝堂才刚刚稳下来,就筹划着对大商人开刀了!’原来奏章上是法家在派出精干的官吏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以后提出的一项增税计划,他们认为过去的税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形,而儒家在过去三十年里加在农人身上的几个税种毫无疑问要被废除。
对于大秦的经济状况,李昂所知道的就是在这个帝国,商人才是负担国家税赋的主力,而农人则是职业军队的主要来源,在未进入工业革命之前,大秦帝国能够一直延续这种局面,靠得就是战争,战争让大秦把持了东西方贸易的要道,每年丝绸之路和海上的黄金航道都为大秦帝国带来巨大的财富,战争更让大秦帝国拥有了整个南洋和无数奴隶,正是因为如此,大秦才永远不需要为赋税和粮食担心,大秦只需要保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去屠杀反抗者就够了,或许这听上去非常地血腥和残忍,可是正因为如此,大秦才一直保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过去三十年,上台的儒家为了清洗掉这种他们眼中的野蛮行径,做了不少蠢事,比如他们增加了农民的赋税,并且试图削减商人的数目,可惜到了最后,一些小商人固然被儒家的政策所打击而破产,可是那些有着世家背景的大商人和商会却更加强大,所谓的承平三十年,其实只是下台的儒家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废除农人头上的赋税,这一点臣深为赞同。”看完奏章,李昂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在他眼中法家所提到的问题现实而尖锐,他们想出的解决方法也很正确,只是有些操之过急,“只是这对于大商人重新厘定征税之法,臣以为应当缓行。”
看着有些保守的李昂,曹安民有些惊讶,这份奏章他给龙牙会的智囊团看过,几乎所有的少壮派都表示赞同,只有极少几个人表达了和李昂类似的意见,他原本还以为李昂也会大力支持,却没想到李昂选择了保守。
“臣以为,这件事还是要和各大世家商量之后再做出具体的步骤比较好。”李昂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委婉,他知道曹安民的志向有多么远大,作为君主,曹安民的气度恢弘,眼光也很独到,也许唯一的欠缺之处就是他对于事情太过急切,他看得出曹安民虽然头疼这道奏章,可是实际却非常赞同,他征询自己的意见无非是想从自己这里得到鼓舞和支持,但是李昂不是那种会故意逢迎的人,秉公直言才是他的尽忠之道。
“你说得对,朕或许太过急切了。”见李昂说到世家,曹安民冷静了下来,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身旁的人都是大声的赞同而让他忽视了这个事实,大秦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国家,他不得不考虑和皇室和世家的反应,看起来他差点犯了一个错误。
第三百一十四章 可战之兵
在李昂的劝谏下,曹安民放缓了法家内阁关于重新制定商税的法案,不过关于取消农人头上的赋税倒是极快地执行了下去,但是尽管如此,李昂还是被法家派的人给惦记上了,在他们眼中这位征西将军无疑被归入了阻挠他们改革的保守派,是和那些大世家一路的货色,对此李昂本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大秦朝堂上向来有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区分,当然过去三十年儒家掌权时期不算,现在被重新启用的法家官员都是少壮派,法家曾经经验老辣的元老们所剩无几,因此这些法家少壮派难免有些激进,他们迫切地想要把在儒家手里走上歧途的国家扭转到过去的轨道上去,让大秦重新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至于儒家所讲的修德以使远人来服,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些首鼠两端的列国才不会乖乖地臣服于大秦脚下,如果儒家的人喜欢用嘴皮子,那么他们法家就是喜欢动手了。
对于法家少壮派那种急切的心情,李昂虽然理解但却绝不赞同,儒家三十年的影响力虽不至于改变整个国家百余年的传统,但是影响力仍在,民间有不少人受了蛊惑,认为大秦应该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而不是攫取霸权欺压他们。法家如果这个时候在政策上冒进,得罪世家和大商人的话,绝对会陷入困境,李昂甚至想象得到为了遏制法家在朝堂上反对自己的权益,那些大世家或许会扶植儒家,到时候所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朝堂将变为两家学说的战场,其中再夹杂着世家和商人的利益纠葛,李昂几乎敢肯定,大秦会陷入内耗,而这一点正是他最不愿看到的,所以他选择了站到了法家的对立面,帮助那些既得利益的世家劝阻了曹安民。
虽然被法家视为了敌人,但是李昂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他的风评在长安的世家圈子里好了不少,一些高门甚至考虑,让李昂这个对皇帝有着莫大影响力的征西将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他们不喜欢过去三十年掌权的儒家在对外政策上所表现出来的软和迂,可是至少儒家不会去动他们的权利,相比之下,法家派的人就显得不识时务得多。
不管长安城里暗流如何涌动,至少在今后一段不短的时间里,李昂不需要掺和进去,这恐怕是他对自己出战河中最满意的一点。骑在马上,回头看了眼宏伟的长安城,李昂策动了战马,宽阔的官道上是长龙般蜿蜒而去的队伍,二十万大秦士兵将通过急行军,在两个月之内赶到河中,而这二十万人中,李昂能带去西线的增援部队只有四万人,而且其中三万人在抵达以后,稍作休整就将沿着上下波斯两国间的丝路进入亚细亚,去龙城(耶路撒冷),这不但是为了增援守护龙城秦陵的护陵军团,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试探,看看波斯人是否有胆子主动向大秦进攻。因此李昂从长安带去河中西线的大秦军堂只有区区的万人而已,即使汇合了西线原本的六万驻军,也不过七万人,想要对抗上下波斯两国加起来合计超过百万的军队,就只能依靠慕容恪和赫连勃勃为他带来足够多的兵员。
穿着黑色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