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彼得原理-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的进步是不断向前迈进,而非往上攀升至iJ无法胜任的职位。《彼德处方》要告
诉你,通向成就的正确途径,就是不断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非向上攀缘,终至过着一
种自己全然无法控制的生活。《彼德处方》将漫不经心的向上升迁方式予以淘汰,取而代之
的是注重生活品质的积极态度。
只要向前走,我那里都去。
——利文斯顿(D。Livingstone)
我将《彼德处方》分为三部分加以铺陈:第一篇不适任的单调工作包括第1一4章
本篇将让你对“彼德原理”的了解更为精进,并超越某些弊病,此外,你也能进一步认
清为何大部分的传统解决方式,不但无法排难解纷,反而徒增困扰。第二篇保持实力包括第
5一8章
研习本篇,能传授使你如何活出创造力、自信心与能力的秘诀。本篇将为你阐明,如何
避免成为盲目升迁的牺牲品,并且提纲犁领地罗列追求快乐生活、让事业获致成就感的不二
法门。第三篇追求实力包括第9一12章
本篇将告诉你,如何成功地与人交往,以及身为经理级主管的你,该如何使工作效率及
能力更上一层楼。
我们把周围环境改变得如此剧烈,现在,我们必须调整自己,才能在此剧变后的新环境
中生存。
——维纳(N。Wiener)
注释
①这两段引言有助于结合新旧点子。
一位作家最伟大的贡献,是使新鲜事物看来熟悉,使熟悉的事物看来新鲜。
——莎士比亚(W。Shakespeare)
一个人历经挫败后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想做更大的投资——投入更多的金钱、延揽更
多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可恶的雄心壮志,我为你耗费了多少心血。
——德赖登(J.Dryden)
莫·格尔浓汤屋
莫·格尔(Moe Gull)①是位技高一筹、味蕾敏锐的名厨,他精心钻研出几道独家的鲜
鱼浓汤,并在购物中心与商业区附近物色到一幢风格特殊的古老建筑,开始经营他的小饭馆
生意。从“莫·格尔浓汤屋”开幕那天的营业状况来看,莫在当地登载的平实广告效果颇
佳,不但生意兴隆,而且佳评如潮。开业半年以来,莫对他的个人事业可以说事必躬亲,乐
在其中。早晨他亲自开门营业,晚上又亲自关门休息。他向信任的鱼贩购买新鲜的哈蜊和
鱼。他深信,他开出的菜单或许菜色不多,却都具有精致绝伦的品质。他对餐馆宜人的外观
和舒适的气氛骄傲不已。餐馆里的客人,者时巴他当朋友看待。有一天,老主顾蒙蒂·卡洛
(Monty Carlo)到了打烊时间才抵达,他从城的另一边辛苦赶来,为的就是要品尝莫质纯
味美的浓汤,没料到交通阻塞,耽搁了时间。“真可惜!”蒙蒂叹了口气,“我想只得改天
再来了。”
莫听了连忙说:“蒙蒂,别这样就走,进来吧!如果你不嫌弃一边用餐,一边看我们打
扫的话,我马上就为你准备晚餐。”得以大块朵颐的蒙蒂,自然对莫感激不尽。
一切业务都在莫伊的掌握之中,碰到任何状况,他都按照自己的意见做定夺。他常常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满足感与时俱增。
上述事件发生两周之后,蒙蒂·卡洛告诉莫,有个大好机会从天而降。城那头有一家餐
馆的老板想要歇业退休,而那家餐馆的地点也不错。蒙蒂向莫拍胸保证,他一定可以用一笔
合理的价钱,顶下餐馆的设备与装演,他坚持要莫亲自走访一趟。
过了不久,莫的“浓汤屋二号”开张了。为了亲自督导两店的生意,他早上坐镇“一号
屋”,下午坐镇“二号屋”。
在莫没有亲临坐镇的时段,两店如何营运呢?莫是否授权厨师与女侍者,照他们认为最
恰当的方式处理各种状况;莫没有这么做!他的方法是:立下种种规定!他订定了采买规
则,但后来却发现,若遇上紧急状况,碍于采买规则,买办竟无法从货源最充足的商店买进
食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莫于是制定更多的规则,做为应急之用。除此之外,他对上菜速
度、打烊时间,也都有明文规定。这次,当蒙蒂·卡罗又在打烊时间来到“浓汤屋”时,工
作人员竟拒绝服务。蒙蒂自认对“浓汤屋”的扩大营业有份功劳,因此,对遭受如此待遇大
加抗议。莫对他解释,这是店规,而且他唯有严格执行店规,才能有效的管理店务。蒙蒂听
了之后反而显得无所谓了,他说,反正“莫·格尔浓汤屋”已经失去体贴每位客人的耐心
了;不仅如此,连服务品质也大幅低落,招牌浓汤亦不再鲜美如昔。
等莫。格尔又开了两家分店之后,他开始有分身乏术、无法亲临坐镇之苦。他亲赴各店
指挥的时间越来越少,各店的问题却越来越多。为了改善这个现象,他又订立了更多的规定
以为应变。
当分店越开越多,莫·格尔根本就不再亲自出马了,每家分店都由店规管理。各餐馆所
需,皆由中心办公室统筹购买,营业流程也步入规格化。“浓汤屋一号”变成整个企业体系
中最小的店。
莫·格尔手下四分之三的员工,其实都不算真正在从事餐饮业。他们只不过是执行或遵
守店规。对整个官僚化的组织而言,执行或遵守规则,还不算最严重的弊病。在繁文褥节与
日俱憎、流程规格化的背后,莫·格尔也同时无法掌握他的事业王国。他立下的管理规则,
已经完全负起管理大权了。
“莫·格尔企业”日趋壮大,“浓汤屋”也沦为另一个外观好认易找、内容干篇一律的
连锁餐馆。屋顶上旋转发光的塑胶浓汤碗,让人一望即知那是“莫·格尔浓汤屋”的招牌。
顾客可以信赖店中的标准菜单,和一成不变的菜色。对莫·格尔的顾客而言,“浓汤屋”不
再有一丝惊奇,因为店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经过标准化了。现在,身为个人企业龙头老大
的莫,出任自己餐饮王国的总裁。
奴隶只有一个主人,但对野心勃勃的人而言,每一个可能为他增产致富的人,都是他的
主人。
——布吕耶尔(J。De La Bruvere)
组织膨胀后遗症
任何机构都无法承受过度膨胀带来的后遗症。人体内的单一器官可能会因为过度消耗维
持生命的养分精华,而导致消化不良或过度肥胖,并进而健康恶化、危害生命。过度使用内
燃机会造成空气污染。过量施肥虽能提高产量,却会带来危害。提高产量与农药用量,使得
环境遭到毒害,这不仅会杀死益虫、鱼类、鸟类,以及各种动物,也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
衡。日渐增多的人类及工仆废水,让一度品莹透澈的河川湖泊,变成露天污水池。一切“过
度”的结果,会使原本人潮涌入的社会,变成人口外流的社会。
“污染”可能是危害组织的毒物过多所致。但即使是适量使用好处多多的物质,如果漫
不经心地滥用,也同样会造成污染。享用过量美食,也会令人反胃。
——莎士比亚
●官僚充斥
官僚体系过度膨胀所导致的污染,尚未引起社会生态学家的严重关切。正如空气与水污
染会恶化生活环境,组织造成的污染也会恶化社会环境。环境污染的受害者,通常对危害状
况浑然不觉,等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往往为时已晚。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污染是
经年累月逐渐加重的,+而且致命毒素也不易察觉。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官僚污染”上,
种种繁文褥节都是渐渐累积的,平时毫不自觉,等到整个组织被窒息得喘不过气来时,就已
经无力回天厂。有些原本提供便民服务的政府机关,如今却沦为处理它们本身所制造出的表
洛的工厂。从实际眼光来看,这个机关。已经死于繁文缛节了。
虽然章程、规定能够维护个人及社会的福祉,但是过度膨胀的官僚体制,却会腐化个
人,危害全体社会的健康。官僚系统的过度膨胀与过度干涉,是摧毁社会体系的元凶。
尽管官僚系统优,或不多,你还是得向国税局纳税。
——罗夫斯(J。L。Rogers)
今天,”宫僚充斥于各个阶层组织,政府军队、教育界及企业界,都是他们的势力范
围。不乍的是,独立存在的官僚,很难为人察觉。他可能一辈子尽忠职守,但却没有人能看
出沧的贡献伺在。地也可能对唬人的权位恋栈不已,并且对外宣称,他不过是公事公办。
侏儒妖精只经营一个巨型组织,那就是官僚体系。
——巴尔札克(H。De Balzac)
官僚污染可能会使你失去自由,因为层级组织会侵犯个人隐私,并对你的生活施加越来
越多的管束。军方组织如果过度膨胀,会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层级体系,消耗绝大部分国民
所得税,但是却无法为人民提供实质的保护。事实上,原先以维护自由为宗旨的军方组织,
在过度膨胀之后,反而侵犯了个人隐私、控制税金、破坏自由。
为了维护军备,各国往往严重忽略人民生活的其他层面,例如:教育、卫生、住房、公
共卫生,以及一切有益生命、体魄、知识。道德及精神之事物。
——迪金森(G。L。Dickinson)
过度发展的教育及福利组织,也许不能解决人民无知与贫穷的问题,但人民却必须负担
一切费用。
官僚污染会削弱政府的功能,但可怜的受害者却永远被蒙在鼓里。当一个系统自行控制
本身的运作时,也就是社会生态失衡之时。到了那个时候,官僚体系自动扩充、管理、统
治,其中种种惯例则是无药叮救的作茧自缚。
官僚体系越滚越大,其弹性却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形之下,体系中个人的发展大受限
制,甚至动弹不得。眼光远大的人士看出了官僚体系僵化的趋势,并试图唤醒众人的危机意
识,以期免于一场社会生态大灾难。不幸的是,有识之士发现,唯有在符合体制内既定规条
的前题下,政府官僚才愿意容忍人民有创造、有新意的建言。
官僚体系极力维护“现状”,
即使“现状”早已不合时宜了。
——彼德(L。Peter)
我们对自己命运的控制力,会与时递减,而维持现状只会使得另觅新机难上加难。我们
已被整个官僚体系缚手绑脚,即使形势所逼迫我们革新求变,我们也无力回应时势了。
数不清的个人悲剧显示:许多人投注了毕生心力,企图在层级组织中力争上游,到头来
却发现,大批财富无法制造快乐,敛财聚货徒增额外负担,而高官禄位也只会添加压力与纷
扰。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类还要住其继续膨胀呢?
哼!可恨的雄心!你的蛊惑
是凡夫俗子万恶的渊数。
——瑟克尔(A。Thirkell)
注释
①本书沿袭《彼德原理》的优良传统,除非特别说明,一切人名均为虚构,以保护违反
原则一方的隐私权。当然,本书中的“劳伦斯·彼德博士”系一真实人物。
“亲爱的,这是过渡时期,”亚当领夏娃走出天堂时如是说。
——恩格(w。Inge)
《彼德原理》说明了生活在层级体系中的男男女女,如何顺着成功之梯攀缘而上,最后
终于升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至于不在层级体系中生活的人们,则很快就会开始构筑层级
体系,并展开他的攀梯之旅。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与性行为中,最为明显。
绝大多数的层级体系,都是男人建立的。男人早在女人争取到社会参与权之前,就打造
好了教会、商业、教育与军队等男性层级体系。
女人一旦进入体系,并企图力争上游,她们也会和男人一样,成为层级制度的受害人。
举例来说,打字机的问世,为女性在商业界开辟了一种新兴行业。不久之后,这群打字小姐
摇身一变成了秘书和经理。构筑层级体系的男人,也同时构筑了一套神话:女人天生无法胜
任高级职务。这个男人发明的偏见,阻挡了女人的升迁之路,使她们永远不会晋升到无法胜
任的职务,也使男人拥有因压力而罹患神经衰弱症、冠状动脉疾病、酗酒、与胃溃疡等疾病
的专利权。在女性争取刮较多平等机会的今天,她们成为类似压力疾病之受害者的人数,有
日渐升高之
女人必须比男人强两倍,才能获得男人一半的机会。
赫斯特(F。Hurst)
虽然性革命、妇女解放运动,以及深夜成人电视,已经改写了两性关系中的刻板角色印
象,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似乎仍然会走上婚姻之路。
结婚对象通常是在你最脆弱时这时出现的人。
——贝维克(K。Berwish)
“彼德原理”婚姻方程式
你可曾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夫妻认为彼此不相配吗?有时候,你会不会发现自己
正怀疑配偶不贞?当你先生经常加班晚归,但事实上他却非常厌恶他的工作时,你会不会心
生疑窦?你会不会因为社会地位不及隔壁夫妇,而心烦意乱?
在成千上万的家庭中,这些可都是每日大事。当这些症兆浮现时,就表示婚姻生活开始
走下坡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只有透过“彼德原理”,才能以理性的角度分析个中症结。
以“波德原理”推演出的婚姻方程式是:“在婚姻关系中,配偶双方通常各自发明一套
层级体系,并不断提高他们对社会及对性欲的期待,然而由于期望过高,最后往往两头皆
空。”
“爱”最令人气恼的一点是,“爱”是一桩需要共犯的罪行。
——波德莱尔(C。Baudelaire)
你是否曾经怀疑,灰姑娘和英俊潇洒的王子,真的像童话故事所写的那样,“从此以后
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比较接近真实生活的故事结局应该是,他们过着愁云惨雾的婚姻生
活。换句话说,帮助灰姑娘的仙女,并非是从天而降的守护天使,而是坏蛋一个。
帮助灰姑娘从穷家女变成美丽公主,并赢得王子爱情的仙女,把灰姑娘捧到超乎她社会
能力之上的阶级。年轻的王子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当他花花公子的欲望得
到满足之后,就开始嫌弃灰姑娘的村姑乡气了。不幸的是,灰姑娘虽然嫁入皇室,但是与王
公贵族周旋必备的宫廷礼仪,却没有伴随着她的“麻雀变凤凰”而生,因此她便没有足够的
社会能力在皇室生活。不久之后,灰姑娘便在皇亲国戚间夫宠了。针对灰姑娘朴拙乡气的冷
嘲热讽越多,工子就更对她百般刁难,他们的婚姻注定要失败。
灰姑娘上了仙女的当。她在一夜之间由村姑登上公主宝座,社会能力膨胀过剧,使她在
转瞬之间必须扮演一个无法胜任的角色。如果她嫁给一个和自己门当户对、年轻的水匠,则
可能因为留在她应付裕如的社会环境里,而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婚姻也更幸福快乐。
我们的结论是:在王朝帝制、骑士时代,僭越社会阶级(无论有意或无心),必会得到
报应。
新娘:一个前途无“亮”的女人,
——比尔斯(A。Bierce)
比佛利山庄情结
凯西·克代(Kathy Coed)是位金发美女,拥有闻名遐尔的“州立地位学院”的现代舞
奖学金。她虽然出身低微,但却凭着美貌脐身上流社会,甚至当选因乱搞男女关系而艳名远
播的姊妹会主席。原来她常和足球校队队员打情骂俏,但是按照她从姊妹会众富家千金处学
来的高品味来看,这些毛头小伙子根本不够格。因此,当她与兄弟会会长,同时也隶属辩论
校队一员的乔拉(S。Cholar)邂逅时,她立刻坠入情网。
但是当凯西终于如愿当上乔拉太太时,却发现她的美貌并不能满足乔拉高尚优雅的品
昧。她幼稚的傻笑,整日采购新装的行径,都令乔拉极为不满。由于无法适应手头不甚宽裕
的学者生活,凯西竟然开始对水管工人卖弄风情。乔拉夫妇的婚姻很快就如江河日下。
如果野心没有伤害到你,表示你还没有野心。
——诺里斯(K。Norris)
艾丽丝·诺布(Alice Nobb)阔绰的父母让她就读“州立地位学院”,并一心希望女儿
找个家世显赫的同学做乘龙快婿。
赫夫蒂(Hefty)是一名吨位二百五十磅的足球队员,地正在修习企管学分。以保住他
的运动员奖学金。艾丽丝本来只打算吸引赫夫蒂的注意力,但是经过一番盘算,她发现自己
可以做的不只如此。她心想,如果赫夫蒂升为职业球员,就可以为她带来富裕的生活和显赫
的地位;退休之后,他则转而经商。如意算盘既定,他俩还没有毕业就结了婚。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赫夫蒂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出赛时受了伤。没有一个职业球队要聘用
他,当初争先恐后想延揽这位校园英雄的企业,如今纷纷以赫夫蒂成绩欠佳为由而表示兴趣
缺缺。
艾丽丝与父母共同构筑的锦绣前程,显然无法好梦成真。艾丽丝现在是二百五十磅的二
手车销售员的夫人,她开始把毫无社交生活的责任,一股脑部惟到赫夫蒂身上。
男人的家就是他的争端之源。
——彼德夫人(Mrs。L。Peter)
欧尔夫们(Mr.and Mrs。Oyl)在一幢老式公寓里,过了十年朴实快乐的日子。有一
天,欧尔太太从她住在法国的姑妈那儿,继承了几幅价值不菲的名画。为了让左邻右舍开开
眼界,她就挂起名画、装演公寓。过了不久,她发现这几幅画和自己寒酸的家格格不入,于
是她买了一条东方地毯与画搭配。但是她仍然不满意,最后竟将不甚丰盈的家庭存款倾囊而
出,购买了一套欧洲家俱,以突显地毯与画的风味。
一度相处友好的邻居,前来造访欧尔夫妇高雅的公寓时,开始感到极不自在。他们开始
厌恶欧尔太太的炫耀作风,于是不再接受她的邀请。同样的,欧尔太太也开始厌恶她的朋
友,认为他们不懂得欣赏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她对欧尔先生说,对他们这样的文化人而言,
该区环境过份低俗,于是他们搬到住宅区一幢阁楼式的公寓里。乔迁之后,欧尔先生必须经
常加班,才住得起阁楼公寓。他下班回家之后,早已精疲力竭。脾气自然也变得暴躁易怒。
欧尔太太开始把先生视为一个没有文化的俗人,根本不属于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新环境;于
是,她离婚,嫁给一个她认为配得上自己的人。
她所嫁的对象+是深具文化素养的阿特·艾培思(Art E…Apex),他不消多时便看穿了
她附庸风雅的企图。他开始虐待她,就像当初她虐待前夫一样。艾培思太太真是苦不堪言,
她亲手建立了一个层级体系,但自己却由乐转悲。
爱情是理想的,婚姻是实际的;分不清理想与实际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
——歌德(J.Goethe)
以上这些个案的共同点何在?这些夫妇又错在哪里?他们都想透过层级晋升去追求快
乐。如果他们考虑本身实际状况,而待在经济、社会、与性各方面他们都胜任愉快的层级,
就不必跨越他们力所未逮的层级,并能借着强化夫妇间的性关系与人际关系,获得成就感与
满足感。
在“彼德原理”发明之前,扩张或攀升都被视为有利可图。聚扰财富、争权夺利、累积
社会名望,也被公认为美德。脐身上流社会,是一项令人景仰的人生目标。获得一名素负盛
名的性伴侣或配偶,也是一项令人钦羡的成就。
今日的离婚法庭,充斥着过他们力有未逮之婚姻生活的夫妇,但是和英王享利八世的失
败婚姻相比,这些部不算什么——享利八世历任夫人中的两位,为了越级嫁给英王,全付出
了惨痛的代价。
现在婚姻很少会出现如此悲惨的结局。以喜剧开场、悲剧收场的婚姻,通常都是肇因于
“比佛利山庄情结”(Beverly Hilbil…lies plex):普天下男女极力超越本身背影与
社会层级,而亟望跃登龙门的共同心愿。
幸好,你有方法使婚姻不致于变成无法承受的负担。在婚姻生活中,爱与分享可以带来
美满幸福;野心与奢望则是陷井。
野心是永远无法履足的欲望,如果你乐此不疲,它更会燃烧成熊熊烈火。
——奥特韦(T。Otway)
发现根源
奥托·沃克曼(Otto Workman)是莱姆修车公司的杰出技师,他对目前的职位相当满
意,因为不需要做太多文书工作。因此,当公司有意调升他做行政工作时,他很想予以回
绝。奥托的太太温妮,是当地妇女社会协进会的活跃会员,她鼓励先生接受升迁机会。如果
奥托升官,全家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也会各晋一级,如此一来,她就可以出马竞选妇女协
进会的主席,也有能力换部新车、添购新装,还可以为儿子买辆迷你摩托车了。
奥托百般不愿以目前的工作,去换办公室里枯燥乏昧的例行公事,但在温妮的劝服与叨
念之下,他终于屈服了。升任六个月之后,他得了胃溃疡,医生告诫他必须滴酒不沾。温妮
指控奥托和新来的秘书有染,并且把失去主席头衔的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奥托的工作时间
冗长不堪,但却毫无成就感,因此下班回家后就变得脾气暴躁。沃克曼夫妇的婚姻已经彻底
失败了。
庸人自扰者,任他自食其果。
——艾伦(F。Allen)
特鲁哈特(A。Trueheart)是沃克曼的同事,他也是莱姆修车公司的优秀技师,而且老板
也打算晋升他。特鲁哈特的太太莎莉非常了解,先生很喜欢目前的工作,他一定不愿意花更
多的时间坐办公室,负更多责任。莎莉没有强迫先生去做一个他不喜欢的工作,因此,他继
续当一名技师,将胃溃疡留给沃克曼独享。
特鲁哈特一直保持开朗的个性,在社区里是个广受欢迎的人物,工作之余,他还担任社
区里青年团体的领袖。邻居的车如果需要修理,一定都送到莱姆公司,以回应特鲁哈特的热
心公益。特鲁哈特的老板了解到,他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所以为他提供了优厚的红
利、稳定的工作和一切制度内允许的薪水加级。于是,特鲁哈特买了一辆家庭号新车,为莎
莉添购新装,也为儿子买了一辆自行车和棒球手套。特鲁哈特一家过着舒适美满的家庭生
活,他们夫妇幸福的婚姻也令亲朋好友只羡鸳鸯不羡仙。他们在邻里间享有的美誉,正是沃
克曼太太梦寐以求的理想。
寻找你的根源何在,无须多做分外之想。”
——梭罗(H。Toreau)
男性的魁力
自从自动化与电子化革命展开之后,男人的工作时数锐减,而且也开始从事更多不需要
花费太多体力与精力的活动。现在的男人,是有史以来工时最短、费力最少、所得却最高的
男性。这个现象为他们带来了焦虑和挫折感。他们极度不安又充满了罪恶感,因为这和他们
一向秉持的信念不符。他们从小就被灌输:只有刻苦勤奋地工作,才能建立自我价值。自动
化革命恰巧和请教徒道德发生正面冲突,也使男人失去了自尊。
力争上游,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月性自尊不仅因电子化革命而遭受严重的考验,传播革命和亡权运动也对它迎头痛击。
广告与电视经常讽刺男人是无能的笨蛋。他们一贯的公式是:女人比男人聪明,小孩比女人
聪明,动物比小孩聪明。自尊丧尽的男人发现,不仅传播媒体对他们极尽嘲讽之能事,女人
也开始对一向由男人专檀胜场的领域攻城掠地。虽想展开防御措施,男人还是尽量保持风
度。无奈,他的温柔体贴,一概被严厉峻拒,还招来“男性沙文主义的猪”(a male
chauvinise pig)的臭名。他试着维护男人至上的口号,但是他的浪漫冲动,却为自己博得
“玩弄女性、男性至上主义的狗”的恶名。
在一个以婚姻为基础的社会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单身汉呢?如果要找出圆满的答案,
我们必须参酌上述理由,并认清女性较男性早熟的事实。如此一来,似乎就使寻觅梦中情人
的工程难上加难了。男人年轻的时候,要找个女孩谈恋爱并不困难。他血气方刚、精力旺
盛,而且还不具备抒偶的眼光。
容易追求的女子,也许很难忍受。
——怀斯利(F。Wisely)
有些男人从不恋爱,有些男人则恋爱不断,却绝不结婚。在男人成熟的过程中,迟早要
到达慎思明辨的年纪。他的血液不再沸腾,理性控制全局。他不会莽撞结婚,而会谨慎考虑
婚姻的正、负面影响。当男人到了某个年龄之后,婚姻的价值与时俱减,性欲冲动亦越来越
小。他现在很擅长在缺乏婚姻牛活优点的状况下,满足自己的需求。他虽然还是有性需求,
但是他已不愿为性付出庞大代价。
单身汉不会因为年岁增大渐形独单,因为他已学会了独自牛活。他知道该如何满足自己
特定的社会需求。,他的交游圈中也许都是同性朋友,或红粉知己,也可能男女都有。他当
然也期待令他倾倒的绝色佳人会翩然出现,他甚至愿意为她牺牲一切;但是,他的择偶标准
越来越高,供他选择的人选素质却越来越差,有希望雀屏中选的人数也日渐降低。因此,他
的理想思考能力,正好和中意人选的数目成反比。
为了评估成功机率,他就拿已婚朋友当观察对象。大部分已婚男子不是在办公室里和女
同事眉来眼去,就是和别人的太太溜班偷情。他的结论是:如果结了婚的男人要金屋藏娇,
或在婚姻之外找寻爱情、满足性欲,那么婚姻肯定不能让他更幸福。单身汉,就是三思而后
行的人,最后,他就干脆不“行”了。
单身汉比已婚男人了解女人,若非如此,他们也会结婚。
——门肯
女性的谬误
男人自我膨胀,汲汲营营地朝向他无力承担的地位钻营,并且建构军队、工业、社会阶
级等,足以妨碍文明进步,甚至毁灭人类的阶级体制。为害无数的阶级体制,大多是男人一
手建立起来的,而阶级体制中的层峰人士,也大多由男人担任。虽然高级职务部由男人把
持,但如果没有帮手从旁辅佐,恐怕也不会造成这种局面。以美国女人为例,全国百分之五
十的钱财,都掌握在她们手中;百分之六十五的存款归属她们名下;百分之五十六的有价证
券也归她们操纵。她们拥有百分之七十四的市郊住宅,而且掌握了百分之八十六点五的购买
权。
“彼德原理”分析了男人阶级膨胀和无力胜任之间的因果关系。男人不是不能拥有无能
的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