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翻身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父也坐在闺女身边,不过他到底是男人,絮絮叨叨干不出来,只满面笑容看着媳妇和闺女说话。
  只不过,作为一个父亲,他高兴之余,考虑实际问题却比姜母快得多,趁着母女说话的间隙,他看向让到另一边坐着的女婿。
  “东子,宁宁既然怀孕了,怕是不好回老家。”
  绿皮火车条件非常恶劣,而起下了火车后,还得在小破客车上颠簸两个小时才到林县,这对一个怀孕不满三月的孕妇来说,可不仅仅是吃力那么简单。
  赵向东当然不会让媳妇和未出生的孩子冒险,打知道喜讯那一刻起,他就打消了和媳妇回老家的念头。
  回老家未来还有很多机会,也不急这一时半会。
  “爸妈,我打算我先一个人回去,宁宁就留在这,得爸妈费心照顾了。”
  赵向东的身份不仅仅丈夫和父亲,他还是儿子,如无意外他未来两年都没啥假期,这次当然得回去一趟看看爸妈。
  媳妇怀孕不能去,那他就只能自己回了。
  赵向东的决定几乎是意料之中的事,从医院出来已经和姜宁商量过,现在姜父姜母听了也点头。
  “行,你回去后,替我和建设他妈给亲家带个好。”
  老两口的亲闺女亲外孙,费心是应该的,不过姜父也没多废话,点了点头就应下这事,“那你啥时候回去?”
  赵向东想了想,“后天吧。”
  休探亲假的前一天,他已经打过电话回老家村委,告诉父亲他过两三日就回来,因为两个舅哥迟迟未归,已经延期一次了,再拖着不大好。
  不过媳妇怀孕他惦记着,想着明天腾出一天先安置好她,后天再回去。
  他计划回老家待一周,回来后再陪媳妇儿五六天,然后就去军校报到。
  姜父听了点点头,这安排挺不错,“好。


第81章 
  姜宁本就是老姜家的宝贝疙瘩; 一怀孕档次还上升了一级,直接把姜明杰小朋友也比下去了,一家人嘘寒问暖; 生怕她磕着碰着或哪不舒服。
  其实要她说; 自己这怀孕并无任何不适的感觉,能吃能喝能睡; 和平时一样; 以至于怀了快两个月也没发现。
  姜母笑得合不拢嘴,说这是福气; 她见过反应大的,怀孕就像是生大病,老遭罪了。
  再一次拒绝添饭,坐了一会消了食,姜宁就被催促回房洗澡睡觉去了。
  她瞥一眼墙角的大座钟,差五分钟晚上八点,好吧,孕妇确实充足的睡眠; 她从善如流; 乖乖往后院去了。
  赵向东按亮了抄手游廊上电灯; 灯泡外面还罩着大红灯笼; 悬挂廊道顶部中央,亮堂堂的十分有古蕴。
  他牵着姜宁的手,两口子默契对视一眼,笑容暖意融融; 沿着廊道回到房间。
  瓦盖顶就是这点好处,清凉,洗了澡以后,姜宁浑身舒畅,她坐在架子床床沿,搂着丈夫大头,手摩挲着他硬硬的发茬。
  赵向东虽表面沉稳依旧,但这一天他都是非常激动的,洗了战斗澡以后,就附在媳妇儿腹部,侧耳倾听孩子的动静。
  姜宁也不会说孩子还只是个胚芽的话,柔柔搂着他,让他感受着孩子的存在。
  良久,赵向东终于心满意足了,他起身低头,轻轻亲了媳妇额头一下,这个吻,不带半点多余意味,虔诚而真挚。
  “宁宁,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一个温暖的小家。
  他有千言万语,最终只汇成了一句话。
  姜宁抿唇一笑,伸手搂住他腰腹,这怀抱温热暖融,是她此生归宿。
  很快很快,他们就要添上一个可爱的宝宝。
  *
  赵向东行动力很强,隔日就将姜宁起居惯用的东西都搬了过来,并一一整理好,给放在顺手的位置上。
  他还买了明天的火车票,打算一早就出发回老家,好消息就回去再告诉爸妈吧,毕竟在外头找电话不方便。
  两口子依依不舍,不过该暂别时还是得暂别的。
  第二天一大早,她早早起来给丈夫检查一下行礼,又嘱咐他不要忘了给老家人带的礼物,到了八点半,就该出门了。
  火车票是十点,不过要出远门,时间肯定得准备得充裕点。
  姜建设开车送赵向东,姜宁也跟着去了,不过两男人都没让她下车进火车站。
  姜宁也没打算去,到底是一省省会,这火车站人头涌涌,拥挤程度和老家不是一个档次,她记得去年年末还没这么厉害的,进一步改革带来的效果,无疑是巨大的。
  不少扛着老大一个包的人正闷头往里挤,三五一群的,被他们撞到可不是开玩笑的,她当然不敢往里面去。
  姜建设要进去送妹夫,赵向东拒绝了,让大舅哥照顾媳妇,他自己进去就行。
  姜建设想想同意了,于是兄妹两个,只能在火车站对面和他挥手道别。
  夫妻两半年里一直在一起的,感情融洽,突然分隔两地,姜宁情绪低落了半天,好在她也不是爱为难自己的人,不用其他人费心劝解,她就调整过来了。
  生活和工作依旧照旧,现在不管西河坊店里,还是厂子批发店,都已经重新上了轨道,她虽有点儿忙,但不累人,多注意点就成了。
  先巡视一遍厂子和批发店,由于两个多月来接连扩大规模,这两者的利润现已反超“锦衣”,而且不是一星半点。
  批发市场越来越旺,货源充足,质量稳定的店备受青睐,也是意料之中事。
  田斌还表示,新老顾客越来越多,恐怕不用多久,货源又该供不应求了。
  他请示,是否应该再次扩大生产。
  现在厂子一楼的空间已经被充分利用完毕,继续扩张的话,就得上二楼了。
  姜宁思索了半响,摇了摇头,“先缓一缓吧,咱们这两个多月已经扩张三次了,得过一两个月再说。”
  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新工人们,有个适应时间会更好,再者也能趁这个空档观察一下,为下次扩大规模物色合适的中低层管理者。
  规模变大了,光是孙弘毅几个人是不行的,下面也得提一些人起来,这既考验姜宁等人眼光的工作,也是女工们的际遇。
  譬如,姜宁踢掉常金兰后招聘的那个孙玉妹,她凭借着以前在服装当过小组长的经验,人也勤劳肯干,已经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了,成功晋升为厂子中层管理者,超越最老的员工石小兰等人。
  看能力不看关系,况且说实话,她和石小兰等人也没啥关系。
  巡视了一遍厂子和批发店,结果很满意,姜宁就回到了西河坊。
  老实说,“锦衣”在利润方面之所以被批发店超越,完全不是因为生意问题,相反它蒸蒸日上,口碑传出去后,比年后火爆了不少。
  它只是局限于规模。
  姜宁认为,自己现在已经腾出时间,该为“锦衣”扩大规模做准备了,毕竟打造品牌才是她最终目的。
  “宁宁,咱们从后面绕过去。”
  店里熙熙攘攘,挤都难挤进去,姜母迎出来牵着闺女的手,绕到小侧门进了院子,从小后门进店。
  现在收银柜加宽了,已经完全将后面这小许空间隔绝开来,除了替一下姜母收款的胡国川,里面没有第四个人,也不怕挤着怀孕的姜宁。
  胡国川一见二人回来,打了声招呼就翻起翻板出去了,现在小毛贼多得很,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防不胜防,不盯紧些不行。
  姜母一边收款,一边和闺女嘀咕,小偷太多,店里太挤,就算胡国川等人打醒十二万精神,失窃还是有些。
  姜宁也帮忙一起收款,“没办法的,店小人多,夏天。衣服团起来又不占地方,往包里一塞,胡哥就算有怀疑,也不能翻人家的包呀。”不是公安没这个权力。
  自从她店里开始卖女士包包以后,从西河坊往外,很快刮起拎包热,有钱的买,窘迫点的自己裁布缝,女性特别年轻的,基本人手一个。
  大点的包包要放件夏装太容易了,可是除非亲眼看着小偷塞进去,不然没办法,胡国川再厉害,也只有一双眼睛,其他店员忙得根本没空盯。
  “妈,今天咱们早点关门吧,让人都歇一歇。完事店里的货物也盘点一下,把账给算了。”
  店员们每周放假一天,但鉴于人手不充裕,店员不放假照常上班可以补工资,结果就没人愿意放假了。
  个人选择姜宁支持,但弦绷就了就得松松。
  姜母同意,“那今晚六点关门好了,正好回家吃饭,让川子也去。”
  这事是就定下了。
  姜母随后又问:“宁宁,那你现在怀孕了,还要继续高考上大学吗?”
  闺女要考大学,那是给老姜家争光,一家人既支持她,也甚觉与有荣焉。
  但问题是,姜宁现在怀孕了,还适合上学吗?会不会太累?
  姜母既心疼闺女,又心疼小外孙。
  这问题,她其实昨天就想问了,但赵向东在场,姜母怕女婿认为不上的好,而闺女则一定要上,两口子会爆发矛盾,所以硬是憋到今天才问。
  姜宁点了点头,“当然上呀,我名都报了。”她语气十分肯定。
  高考是77年冬季恢复的,由于前面闹革命的原因,积累了很一大批知青和往届高中毕业生,国家也急需人才,所以开始这几年,高考报名不限制年龄职业婚否。
  过了开头这几年,等知青和往届生都消化得差不多了,第一届高考大学生也出来了,国家人才紧缺现状得到缓解,就会给高考加限制了。
  姜宁恍惚记得,限制是有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她还年轻,不怕年龄超标,但婚姻状况这点却卡了。
  她不记得限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既然有心上大学,那就得赶早不赶晚,否则她今年放弃了,明年就下来限制,那她就得呕死了。
  亲妈的忧虑,姜宁不是不知道,她安慰道:“上大学怀孕的有,还有带孩子的呢,人家家里还不在杨市,条件还艰难,都克服下来了,我咋不行了。”
  这是实话,既然高考不限制年龄婚否,那么恰巧怀孕,或者不得己将孩子带在身边肯定不少,毕竟革命足足闹了十年,总不能让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吧。
  那时候的人,还不知道高考能恢复呢。
  姜母转念一想也是,再难能比种地难?以前乡下农忙时,足月抢收把孩子生在地头的也有。
  自家闺女虽娇养,打小不用干农活,但身体一向是好的。
  坐着学习也没啥难度。
  “嗯,你拿主意就成。”
  姜母点头,又嘱咐道:“你记得和东子好好说,有不同意见就好好商量,不兴吵的。”
  姜宁一笑,“我俩指定不吵,他肯定没意见的。”
  她语气轻松随意,显然自信心十足,姜母见了只有高兴的份,闺女和女婿感情好可见一斑,而且女婿是个尊重媳妇的。
  作为一个母亲,没什么能比这事更让她欢喜了,姜母乐呵呵地点头,“好,好。”


第82章 
  姜宁决定照常高考的事; 姜家人很快全知道了。
  姜父一向是宠闺女的,闺女想要的,他能够上就没有不答应的; 但这回; 他却迟疑了一下。
  “宁宁,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经历过三回媳妇怀孕; 他是很清楚妇人孕期反应的; 这又是怀孕又是上学又是打理生意的,咋吃得消?
  姜宁现在看着没啥反应; 但不代表后面也是呀。
  等孩子生下来,老两口能帮着带,可怀孕期间就只能靠她自己了。
  姜红兵也说:“我打听过了,这大学课业还挺忙的,宁宁要不缓一年?”
  “不了。”
  姜宁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担心告诉家人,“现在高考都考了好几次了,知青和往届生都消化得差不多了; 我怕很快会有报考限制。”
  姜家人默; 他们知道姜宁提前准备了好久; 对高考抱有很大希望的; 考不过就算了,要是不能考确实挺气人的。
  姜宁知道家人关心自己,忙安慰道:“我先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就去报到; 先上一阵子学,要是真很吃力,那我办个休学不就得了。”
  她其实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要是实在不行就休学一年吧,反正是保留学籍的,这样就不怕后面高考加限制条款了。
  两全其美,就是多耗一年功夫而已,保证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对,对对!”
  姜家人恍然大悟,对呀还能休学呀!也是他们没想起来了。
  “好,好好,不行到时候就办个休学,等孩子生下来再上,反正我和你妈都能给你带着。”
  最大的隐忧有了有效解决方案,心头大石放下,姜父笑得合不拢嘴。
  “上学好呀,宁宁好好考,让咱家也出个大学生。”
  大嫂刘慧芳端着果盘进屋,上面是洗干净的杏子和葡萄,她捡起葡萄给姜宁,“宁宁吃这个。”
  怀孕杏子最好不吃的,姜宁也知道,笑着接过来,“谢谢大嫂。”
  她顺手捡起几个黄橙橙的杏子,递给就坐在旁边的姜母和姜红兵。
  这杏子是前院两株老杏树结的,很甜水分充足,家里人都挺爱吃的,包括姜宁,不过她眼下只能忍忍了,想吃明年再说吧。
  好在葡萄也不错,本地土产,清甜爽口,是附近乡民挑出来卖的。
  姜宁一边剥着葡萄,一边问姜红兵,“二哥,你有认识医院上班的人吗?最好是医生。”
  “没有,不过托人找找应该能搭上关系。”
  姜红兵咬了一口橙色的杏肉,好奇问:“宁宁,你找医生想干啥呢?”
  一大家子都好奇,一边剥这杏子皮,一边看过来。
  姜宁笑道:“我这不是想着能不休学就不休学吗?”
  服装设计有部分课程和她上辈子重叠,如果时间充裕再学一遍也没啥,但问题是她时间紧凑得很。
  姜宁上辈子学习不错的,捡捡肯定能捡起来,这么一来,她就想把这部分时间节省出来了,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肯定能轻松不少。
  那就不需要走到休学这一步了。
  当然,她面对家人时就说,自己自学能力挺好的,想试试能不能调节过来,不行再考虑休学。
  “成,那我找找关系,到时给你开个证明。”只要不影响身体,小妹的要求,姜红兵没有不答应了。
  说定了这件事,一小串葡萄也吃完了,姜宁又被催促着回房睡觉。
  她看看大座钟,刚好八点十分,其实也挺无奈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天都早睡,姜宁却一点不见失觉,酣甜入梦,睡眠质量十分之好,显然怀了孕,依旧对她有些影响的。
  在宽大的紫檀木架子床上打了个滚,翻到外侧,枕在赵向东的枕头上,她叹了口气。
  赵向东离开的第一天,想念他了怎么办?
  白天工作,或者家人陪伴时还好,到了晚上枕畔空荡荡的,姜宁发现自己有些不适应。
  半年时间同衾共枕,已经养成一种习惯。
  还能怎么办?习惯习惯呗!
  赵向东军校两年,夫妻聚少离多是肯定的。
  姜宁滚回自己的位置上,把隔壁的枕头抱在怀里,呼吸间多了熟悉的醇厚气息。
  也不知他在干啥呢?
  村里睡得早,这点数也差不多该睡了吧?想她了没?
  *
  事实上,赵向东远没有媳妇想得闲适。
  赵家正乱成一锅粥,连他上军校,姜宁怀孕,这两个大喜讯都被压下一头了。
  “你,你还有脸吗?!”
  赵母又惊又怒,指着站在角落的闺女赵玉燕,“老娘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你……”
  她脸憋得紫涨,急急喘了口气,才压低声音,咬牙切齿道:“你居然和个男的鬼混上了!还混出了个肚子!!”
  “难怪呀,难怪!难怪书没少买,偏就咋学也学不好!!”
  赵玉燕是赵母连续夭折几个孩子后,头一个站住的,又是唯一的闺女,加倍疼爱的少不了。
  乡下地头,基本没哪个孩子是不挨过爸妈打的,偏赵玉燕就没。她打小身体就不强壮,一有风吹草动,赵母就唯恐她也养不住,舍不得打也不敢打。
  可是爱之深责之切。
  中考在即,赵玉燕这成绩估计考不上高中,赵母已经为闺女思考后路,她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让复读一年吧,不行明年才十八,找婆家也不耽误。
  她打算得好好的,可是闺女一点不配合,难怪成绩差,原来上学光顾着搞对象去了,这小小年纪没媒没聘的,居然连肚子都被人弄大了!
  要不是二儿子今天恰好撞破,一家人还不知道呢!
  赵母怒不可遏,抄起门边的扫帚,劈头盖脸就往赵玉燕身上打去,一边打一边压低声音骂:“你咋那么贱?啊!?”
  “上学不好好上就算了,回家老实找个婆家也成。咋自己就搞起对象来了?裤腰带那么松,被个男的哄哄就下来了!”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人家养闺女,我养闺女,我闺女还揣上个野种回家了!”赵母骂着骂着,眼泪下来了,“你知道你干了啥吗?你以后还想嫁人吗?”
  一般的乡下妇女,也没受过啥文化教育,骂出来的话又糙又难听,一直缩在墙角,捂着头脸无声掉泪的的赵玉燕忍不住大哭出声。
  “你还有脸哭!哭啥啊你?!”
  ……
  哭泣声,尖叫声,摔打声,各种嘈杂,整个正房乱乱哄哄的,赵向东眉心深锁,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他叹了口气。
  今天赵向东回家,下了火车转乘客车,一路颠簸回到林县,已经傍晚五点多。
  他拿出赵母说的小店地址,打算先去接了妈和弟妹,然后再一起回村里。
  赵家现在分开两块地方住,赵老头常驻村里守着土地,赵母则领着大儿媳孙秀花在县里开店,活儿多人少,一天到晚不得空闲,不过钱倒是赚得比种地多太多了,苦但快活着。
  大儿子赵向前两头赶,住在村里更方便收购鸡鸭,另外农忙他也是壮劳力,很累,但了奔头,人精神奕奕的。
  至于赵玉燕和赵向阳两个小的,则搬进县城住了,这里距离镇上近多了,上学省时省力,不用太起早贪黑。
  另外,赵母还想试试找个关系,看能不能将孩子转到县城读书,闺女可能晚了点来不及,但小儿子才上初一,学习也好,很值得争取一把的。
  租的那个店面不大,二十平米两层,好在上面还有个阁楼,挤一挤还是能住下的。
  赵向阳平时放学,总是帮着妈和大嫂干活的,苦活累活他都干,等晚一点闲了才做作业。
  至于赵玉燕就刚好相反,回来除了吃饭,是不会下楼的,赵母也体恤她,这不是初三很快中考了吗?
  还不使使劲等啥时候呢?
  孙秀花没敢吭声,一来是上次那事她还怯着,二是现在店里赚钱了,她更顾忌婆婆,唯恐大房将来吃亏。
  反正以前那个泼皮无赖样,看着好了不少。
  偏偏出大事的就是赵玉燕!
  客车停车点在县城北,家里小店在县城南,赵向东顺着地址找过去。
  因为现在县城也有不少变化,和记忆中不同,他倒是绕了些冤枉路。
  这么绕着绕着,倒绕出一个大问题了。
  “……都是你!你说现在该咋办?”
  穿过一个偏僻的小巷,忽然听到巷口传来少女的声音,很焦虑,夹杂着恐惧。
  赵向东本不是八卦的人,按照他一贯作风,他应该眼风都不给半点,直接穿过巷口离开的。
  可是他今天却浓眉猛一蹙,倏地站住脚。
  原因无他,只为他认出了这个声音,正是他亲妹妹赵玉燕的。
  虽然少年离家,弟妹接触不多,但声音他绝不会认错。
  赵向东顿了顿,无声举步行至巷口,借着墙壁和巷口老槐树的遮挡,往外面看出去。
  巷子侧前方七八步外,两个少年男女正面对面说话,二人靠得很近,神态举止都十分亲密,明显是正在搞对象的关系。
  少女浅蓝色碎花衬衫,黑色长裤,相貌清秀,扎着两条麻花辫,不是赵玉燕还是谁?
  赵向东的脸登时就黑了下来。
  只是不等他有所动作,赵玉燕就抛下另一个大雷。
  “我真怀上了,查过是两个月,你快说说该咋办啊?!”
  赵玉燕和卢修文搞对象快两年了,后者模样俊俏,家庭条件好,且由于晚入学,他还比同学普遍大一两岁,在一矮挫穷的男同学中鹤立鸡群。
  她一上初中就喜欢上他了,可惜其时卢修文另有女朋友,她只能羡慕妒忌恨。
  不过她到底是幸运的,卢修文和前女友掰了,后来女友换了几茬都处不长,再后面还追求了她。
  渴望已久的男神追求,赵玉燕随意摆摆架子,就答应了。
  两人这个年纪,正是身体各方面发育都日渐成熟的时候,而且还对某事有着好奇,卢修文就不是吃素的,哄了半年,赵玉燕就半推半就让他得手了。
  有一就有二,开始还顾忌着不敢多碰,慢慢地习惯后,那事儿就频繁了起来,然后,赵玉燕发现不对了。
  她月事没来。
  在乡下地头长大,总有些粗鄙妇女会热衷提起这些话题的,不管是骂人,还是私底下八卦。
  久而久之,赵玉燕知道被男人弄了会有娃,怀上了最大特征就是不来事儿。
  她吓坏了,赶紧让卢修文想个办法,她得悄悄上医院检查一下。
  这时候的赵玉燕,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的。
  卢修文家庭好,有些门路,于是应了去找关系。
  可惜结果完全击碎了赵玉燕的侥幸,她真怀了,足足两个月。
  她吓破了胆,请了病假也不敢往学校凑,只焦急等在老地方,等卢修文放学以后赶来,赶紧拉着他想办法。
  可卢修文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他愣了半响,“燕子,那,那……”
  他那了几次没说出个办法来,“要不,要不我回家和我爸妈说说,他们肯定有法子的。”
  卢修文灵光一闪,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过他话罢等来的不是赵玉燕回答,而是一记男声爆喝,“好你个小兔崽子,敢骗我妹妹!!”
  卢修文赵玉燕大吃一惊,循声望去,只见一身橄榄绿的赵向东面沉如水,两个大步上来就是一拳,狠狠打在卢修文的左脸上。


第83章 
  卢修文被打掉了一颗牙; 满口鲜血。
  赵向东是上过战场,杀敌无数的人,暴怒之下; 卢修文吓得魂飞魄散; 他半点不敢停留,捂住脸就跑。
  他本来跑不掉的; 只是心惊胆战的赵玉燕害怕男友被逮住; 会让事情雪上加霜,下意识就紧紧拽住她二哥的胳膊。
  她到底怀着孕; 赵向东心有顾忌,怕强硬拉开她会摔倒,动作稍稍一缓,让卢修文借着倒退之势,捂着脸溜进对面巷子,撒丫子就跑掉了。
  于是,他就黑着脸,领着满脸惊惶的赵玉燕往小店方向赶。
  赵向东上军校; 姜宁怀孕这两个大喜讯出来; 本应该好好庆贺一番的; 可惜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家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一大家子人,晚饭都没吃,谁也没这个心情。
  压低声音审问了赵玉燕,弄清楚来龙去脉; 赵母又急又怒,挥起扫帚,就打了这个往日舍不得动一根指头的闺女。
  扫帚是竹子编的,打在人身上火辣辣地疼,红痕一道又一道的,赵玉燕不敢躲,只护着头脸大声哭着,竭嘶底里。
  干坏事时爽得很,胆子还越来越大,偏事情闹大发了,兜不住了,才知道害怕恐惧。
  “以后谁要你呀?啊!谁也不要你?!”
  赵母痛心愤怒,咬牙切齿低骂。
  赵玉燕嘴皮子动了两下,想说卢修文要她,他以前答应过的,要是真弄大肚子就结婚,不怕。
  嚅嗫的半晌,她没敢说话,怕火上浇油,只抱住头脸不停哭。
  “好了,前进妈。”
  这混乱最终被赵老头叫停,他看了一眼缩在墙角的闺女,长长叹了一口气,沟壑纵横的老脸,皱纹似乎又深了几分,身形更显佝偻。
  “老大媳妇。”
  他看了眼倚在门边的孙秀花,吩咐道:“你领燕子去洗洗脸。”
  事情既然已经出了,打死赵玉燕也没用,现在得赶紧商量个章程出来,两个月的肚子,再耽搁啥都晚了。
  先把祸头子支出去吧。
  家里现在就两个女人,赵母气得要死,一屁股坐下来喘着粗气,只有孙秀花能上。
  孙秀花当然知道,上前拉着赵玉燕,往灶房去了。
  白吃米饭的贱皮子,不知廉耻!
  瞥一眼低着头的小姑子,她暗地里撇撇嘴。
  孙秀花是真心实意鄙夷赵玉燕,就算无赖泼皮如她,也从来没有婚前与男人越矩的念头,一星半点也无。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不过经历过大挫折的孙秀花,到底是长进了,没有嘴贱地讽刺几句。
  两人出去了,赵老头凝神想了半响,摇了摇头,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他问二儿子:“东子,你看这事儿该咋办?”
  面对不争气的闺女,他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合适,最能干的儿子刚好在家,肯定得询问一下的。
  “那男的不能嫁,把孩子打了吧。”
  这对一个未成形的胎儿很残忍,赵向东是眉心紧蹙说这话的,但没办法,不对他狠心,那就是对赵玉燕狠心了。
  一个小小年纪就勾搭女同学,搞大肚子还跑路的男的,在赵向东眼里就是个渣滓,真为了孩子嫁过去,那一生就毁了。
  一时糊涂还能补救,搭上一生才是真完了。
  赵向东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补充道:“完事养养身体,让妈给找个人口简单,好相处的人家嫁过去。”
  “卢家,不能让燕子嫁过去吗?”
  听到这里,赵母忍不住开口了,“坠胎很伤身体的,而且……”她顿了顿,“燕子怕是难说好亲。”
  这年头,大部分人思想还是很保守的,农村比城里更甚,一个没结婚就破了身的大闺女,谁想要?
  当然可以隐瞒着说亲,但结婚后两口子睡一块就瞒不过了,这种哑巴亏谁能吃?要脸的怕也离婚收场,气性大的恐怕马上拉着人回娘家退货。
  毕竟这不是寡妇或者离婚后再嫁,两者不可以相提并论。
  后者一嚷嚷,老赵家脸丢尽了,赵玉燕不但甭想嫁人,恐怕连门也难出。
  要想人家把哑巴亏咽了,只能降低要求,找个鳏夫或者穷汉。
  前者自己二婚头,咬咬牙忍了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不过估计日后三天一打两天一骂少不了。
  后者的话,对方讨不上更好的婆娘了,而且赵家条件好,肥肉吐出来也舍不得。只是这么一来,老赵家就有把柄落人手上,腰杆挺不直麻烦多多。
  赵玉燕再不争气,也是赵母身上掉下来的肉,疼了十几年,事关她终身大事,赵母还是想她好的。
  那男的刚才问清楚了,家里条件非常好,父亲是镇上当官的,下面就一个妹妹,他是唯一的儿子。
  家里啥都是他的,不愁吃穿,有老子在前途也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