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翻身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得联系人找房子,并替姜宁留意店铺。
这些都得在下次发车前必须办好的,休整期并不长,所以时间尤其紧凑。
分。身乏术,不过两人都是疼妹子的,见店里忙碌起来,还商量着留一个人下来帮忙。
姜宁没同意,“一直都是我自个儿看店的,忙活得过来,你们别担心了。
好说歹说兄弟俩离开了,等四点的时候,姜建设重新折返,他开着货车来的,打算送小妹回家,兄弟俩拿来那些大包小包,姜宁一个人是绝对拎不走的。
“二哥呢?”
姜宁拎着两个小包跟在姜建设身后,交给他一起扔上车,她以为像上次一样,大哥二哥都去她家落脚的。
“你二哥正找人,明天就装修新店。”
出租铺面少,选择余地不多,兄弟俩办事干脆利落,一看中就拍板了,“新店就在西河坊后面再绕两个街口,叫新华路。”
新华路,姜宁知道,是条很宽敞的街道,距离西河坊不足两公里,华侨商店就开在那,里头还有杨市唯二西餐厅的其中一家,是个档次挺高的地方,人流也多。
姜宁一喜,“那地方很好呀。”
姜建设一边发动货车,一边笑道:“其实那店虽说在新华路,但也只是在街尾而已。”差一点,就出了新华路范围了。
想刚好拿新华路里头的铺面,哪有那么容易?不过好在那位置人流也行,两个店面相邻,够宽阔平正,也算可遇不可求了。
“我和你二哥这回就不住你家了,省些时间多办点事。”
姜建设看小妹坐稳了,利落一打方向盘,货车往北边驰去。他忙里抽闲,除了为送小妹回家以外,还打算在小妹家吃个饭,与妹夫碰个面的。
姜红兵上次就住姜宁家,这次忙碌不来没啥,姜建设头次在杨市落脚,不走一趟不合适。
“嗯,那你们注意休息,不许太累了哈。”
事业起步阶段分。身乏术,这个姜宁懂,杨市家属区一来一往就得两小时,省下来确实够办不少事了,亲兄妹也不需要一再挽留来表示亲热,她只嘱咐哥哥们注意休息。
“行,我今晚给你做好吃的,你再给二哥带点。”
姜宁指挥大哥往自由市场开去,就停在平时后勤车停靠的空地行了,她买了不少好料,兄妹俩才说说笑笑上车,继续向北。
“我得把那个干贝蚝豉干虾也做上,让你和二哥尝尝。”
姜宁已经将菜式琢磨一遍了,可惜鱼肚鱿鱼之类的浸泡久一点,这回不能做了。
“好,我就等着吃哈。”姜建设乐呵呵的,也不提在海边小城吃了不少,他妹子做得肯定比外面好吃。
兄妹说得兴高采烈,不过两人都没料到的是,这顿饭临时出点岔子,没能吃上。
第54章
姜建设车开得不快不慢; 稳稳的; 通往军区的大路很平整; 他也不怕颠得小妹难受。
姜宁还不知道自己晕火车的伟大事迹; 已经通过亲妈的嘴传到大哥耳朵里了; 她正左顾右盼; 同样的风景,坐客车和坐货车效果完全不同。
要知道客车一般拥挤; 就算不挤也有挥之不去汽油味; 坐着就没多大心思欣赏沿途景色。
“咦?”
越往北,路上行人自行车越少,到了快到军区大门的那段,已经少有人烟了; 一拐过弯,姜宁远远见前面路肩上多了三个人影; 不禁多看了几眼。
之所以多瞟了两眼; 是因为这三人姿势挺特别的。三个衣裳褴褛的高大男人紧紧并肩而行; 两个架着一个; 中间那个似乎腿脚不大行,左脚跛得厉害,要是没同伴架着他肯定走不动道。
货车匀速前进,两眼功夫就接近了许多,姜宁眨眨眼睛,她咋觉得这三个人背影有那么一点儿熟悉呢?
“呀?!”
她惊呼一声,猛地坐直身体; 急急喊道:“大哥,大哥先停一停!”
“咋啦宁宁?!”
姜建设深踩一脚刹车,货车猛地停了下来,他侧头见小妹面露异色,忙连声追问。
“我没事。”
姜宁见大哥紧张,忙先安抚一句,她随后指着前方不远听到刹车声停了停的三个男人,“这三个,好像是东哥的老战友,我就见过一次也不知认没认错。”
没错,她看那三人恍惚是彭弘毅胡国川田斌,就是上次来过家属区一次,还当了一回许卫国方涵离婚导。火索的三人。
赵向东说过,彭弘毅脚是有旧伤的,复发不良于行也能对得上,就是仅仅见过一面,姜宁也不是十分肯定。
不过她马上就能肯定了,因为前头三人顿了顿后,其中一个回过头来看看情况。
对方一侧头,姜宁就认出来了,这人正是田斌,“对,对对!大哥,他们真是东哥战友呢!”
货车高,她一个人无法利索下车,又急着招呼田斌他们,只得先打开车门,探手出去喊道:“前头是田斌吧?还认得我吗?”
当然认得!田斌定睛一看,连忙挥手道:“嫂子,就是我!”
他又惊又喜,晃了晃身伴的彭弘毅胡国川,“看,看,后面车上的是嫂子。”
彭弘毅胡国川慢一拍回头,不过也看见了,面露喜色挥了挥手,喊两声打了招呼,连忙互相搀扶着往这边赶。
这样两个架一个走,确实走得有些慢,姜建设见状干脆把小妹拉回来关上车门,往前开了一段,在三人身边停下。
“快上车吧,咱们坐车过去。”
三男人往这方向走,显然是去家属区的,姜宁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但现在都得先安置上车再说。
货车高难上下,但她还是打开车门小心翼翼跳下去,给打开双排货车的后座车门。
姜建设也跳了下车,他一边叮嘱小妹小心,一边绕过来帮忙扶彭弘毅上车。
说实话,彭弘毅三人现在形象真相当狼狈,蓬头垢面,衣裳不但多了几处没摞上补丁的破口子,而且占满尘土,一点不复上次见到的虽陈旧但整洁的模样。
三人的脚下的布鞋也很破了,鞋底子几乎磨没,鞋面破损隐约见肉,田斌甚至左脚能看见三只外露的脚指头。
他们听介绍说这是姜宁的大哥,都很有些窘迫,觉得给赵向东在岳家人面前丢脸了。
姜建设却不见半点异色,热情帮忙扶人,安置妥当后扶小妹上车,自己绕回驾驶座,开车前不忘关心三人小心坐稳。
他这么坦诚自然加热情的态度,彭弘毅几个也不是过分敏感的人,于是很快就放松下来了。
“彭哥,胡哥,田哥,你们先喝口热水吧。”
近距离照面,彭弘毅三人更显困顿,高大的汉子们脸色青白,嘴唇微微发紫且干得起皮开裂,说话时下意识舔了舔嘴唇,显然既冷且渴得厉害。
姜宁一时也顾不上自己的小洁癖了,连忙拎起自己的军用水壶递给距离最近的田斌。这壶是赵向东给她带的,回家前在店里刚灌的热水。
田斌确实渴得厉害,道了声谢就接过壶,仰头大喝了两口,又递给身边的胡国川。
三人喝了热水解了渴,胸膛也有口暖气,一路行来的困顿疲惫才消了些,感觉终于活过来了。
“田哥,你们这是咋回事呢?”
三男人一看就知道是遭了祸,走投无路之下,暂时来投奔赵向东和许卫国两个老战友的,这话题说起来太没脸,姜宁和他们不熟悉,问着其实也有点儿尴尬。
但人都坐在跟前,一句不问更不合适,她只能略略斟酌,选了个合适的话题挑开,“之前,你们不是说去南边的岷县工作吗?”
田斌几个倒不以为意,自己都落魄成这样了,旁人一眼就知,姜宁待他们热情尽心,她跟前没啥好隐瞒的。
他苦笑一声,“那工作没干了,后头的工资也没拿回来。”
身无分文,要不是没办法,他们真不想给老战友添麻烦,丢不丢脸倒没什么,关键是照应三个大男人太累赘了,大家也不容易不是。
姜宁大吃一惊,忙追问:“活不干就不干了,咋能不给发工资呢?!”
这事儿,得从年后三人跟着胡国川那远房表哥前往岷县说起。
岷县在杨市往南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县城,不大也不小,因为往西还有延绵山脉林木茂盛,所以山林资源丰富。
靠山吃山,各色山货和木材是主要物产,这里有着大大小小的林场。以前只有公家的,改革开放后出现私人承包,大小林场一起运转,每天都有大批大批木料往外运送。
彭弘毅三个去的,就是一个挂靠在岷县森林经营所底下的私人林场。
表哥说那活儿苦累,还真一点没夸大的,这是一个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
岷县环山,林木资源是丰富了,但还同时带来了道路上的不便利,好在这地方得天独厚,还有濒临一条大河融江。
融江环绕岷县小半圈,更有几条支流从县城穿过,为沉重的木材运出岷县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彭弘毅三人去的那个林场,就是位于其中一个支流边上,方便是方便了,就是河道中间深两边浅,运大木的船吃水很深,靠不到边上来。
林场采用的方法就是将大木扔进水里,由人在水里推着往大船靠去,再由大船放下末端结了个圈的绳索,将木头吊上去。
这个水中推木头套绳索的工作异常辛苦,非身强体健,臂力过人,又水性不错的壮年男人不可。
彭弘毅三人要干的就是这个。
初春的河水冰凉刺骨,活计沉重,山上运下来的木头还接连不断,除了固定休息时间,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彭弘毅的腿受过伤,长期泡水不行,于是只能申请每隔两天歇一天,工头不大乐意,但眼见他个人条件确实优秀,这才勉强答应了。
三个人就这么在林场干下来了,很苦很累,但工资待遇很不错,能解他们家里燃眉之急。
家里早捉襟见肘,第一次结算工资后,他们立即跑了趟邮局,把钱全部汇回去,才松了一口大气。
苦点累点没啥,家里老人孩子能吃上饱饭就行。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干了一个多月,林场出了一件大事,有工人意外死了。
死的不是彭弘毅他们水里那组的,而是从山上往下运木头的工人,板车上捆木材的绳索不知为何松脱,一根成年男人无法环抱的圆木滚下来,当场砸死了在前面拉板车的工人。
事故就发生在河道不远的地方,大伙儿看得真真的。
林场老板马上来封口了,一个人给了一百元,并以工作相要挟,要大家众口一词,说是那工人玩忽职守,导致木头松脱砸下。
这样的话,林场老板不但赔偿少很多,关键还避开了停产整顿的风波。
说实话能干这份活计的,都是家境相当艰难的人,丢了这份工作,家里立即又得陷入没米下锅的窘迫,于是绝大部分人都沉默了。
只除了彭弘毅三人。
瘦弱的寡妇抱着幼子,带着一个瞎眼老娘,前来收敛男人尸体,一听说是玩忽职守,当场就嚎哭起来了。
哭声凄苦,声声泣血,失去顶梁柱已极其凄惨,要是只能拿到少得可怜的赔偿款,恐怕一家人距离饿死也不远了。
彭弘毅三人无法保持沉默,曾经是一名优秀解放军的他们有着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无法为个人利益,而对此视若不见。
他们出主动上前,给前来调查的公安同志说清楚一切。
死者家属获得应有的赔偿,林场也勒令停产整顿,彭弘毅三人却被捏造了一个错误,当晚就被解雇了,余下那半月没领的工资就直接赔偿了“错误”造成的损失。
林场包吃包住,他们身上所有钱都寄回老家解困了,身无分文,工友也穷,好些人偷偷凑了凑,也就几块钱,别说回家的路费了,就算吃住多几天也不够。
屋漏又逢连夜雨,彭弘毅腿伤复发了,疼得厉害还没处看病,不得已,他们只能往杨市来了。
第55章
田斌几个身上的钱凑凑刚好够买岷县到杨市的客车票; 他们一天没吃东西; 下了客车后还是走过来的。
虽然三人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但如此困顿的境地来投靠战友; 明摆着要麻烦人; 依旧让人窘迫。
田斌是避重就轻简单说的; 但三个大男人到了最后,也不禁低下了头。
“嫂子; 要麻烦你和东子了。”
这又是吃又是住的; 恐怕还得倒贴路费药费,三人臊红了脸。不过实在内外交困,彭弘毅的腿也让人忧心,不得不厚着脸皮来了。
“没事; 咱老战友不是就得守望相助吗?”姜宁连忙出言安抚。
说实话,面对三个艰难处境下依旧不改初心的退役军人; 她是肃然起敬的; 听话语简短扼要; 但其中艰难一辨就知。
听着轻巧; 但有几个人在涉及自身关键时,还能毫不动摇呢?
很少的吧。
姜宁温声劝慰,“今天我帮帮你,明天你帮帮我,战场上能互相依靠,没有下来后反而不行的道理。”
她又笑笑打趣道:“难道换了咱们有困难,你们会不帮么?”
“当然不会!”
三人下意识脱口而出; 异口同声。
“那不结了。”
这么一个易地而处的假设,效果不错,田斌几个不是爱纠结的人,心松了松,脸色也自然不少。
姜宁估摸着他们大概没吃饭,但她手上也没啥现成能吃的,而且现在最重要的也不是吃饭。
彭弘毅泡水太多了,这次腿伤复发很严重,他虽然努力调整表情不让身边人多担心,但显然作用也不大。
姜宁担忧地看着他青白的脸色一眼,“咱们恐怕得先去趟医院。”
军区医院她就知道个大概方向,没去过不清楚大门朝哪开,也没导航啥的,让姜建设掉头直接去不合适,还是先回家属区吧。
他们交谈的这小段时间里,货车已经接近军区门口,姜宁眺望一眼几百米外的军区大门,先进去通知赵向东,让丈夫领人去。
货车停在军区大门对面的小树林旁边,这车要进去太麻烦了,还是走一段快些。
田斌直接背起彭弘毅,姜建设和姜宁提上大小包裹,胡国川也接过两个拿着,五人下了车匆匆穿过马路。
“小陶同志,麻烦你给我家向东挂个电话,说他的老战友们过来了,就是彭弘毅的腿旧伤复发,需要尽快去医院瞧瞧。”
一挨近大门,姜宁赶紧扬声拜托。
陶强他们还认得田斌几个,一见三人这副模样,登时大吃一惊,他连忙应了,一边让伙伴帮忙登记,一边赶紧跑去打电话。
登记完毕,姜宁领着几人赶回家属区,亲大哥不用咋招呼,她让彭弘毅几个坐下,再翻出了家里的饼干糖果之类的,先让他们垫垫肚子。
他们大概很饿,这椰蓉饼干好吃但不顶肚子,赵向东很快就会赶回来了,也来不及做啥菜,姜宁直接点燃煤油炉,烧了点水下了挂面。
四大碗挂面,很快好了,上面搁了干贝紫菜,还打了几个鸡蛋,彭弘毅三个一人一碗,还有一碗是姜建设的。
她看向大哥目带歉意,今晚的饭肯定吃不成了,只能先吃碗面垫垫。
姜建设完美接收,并回了一个眼神,事出突然谁能预料?亲兄妹有啥的,改天再吃也一样。
四个大男人唏哩呼噜,面条很快见底,彭弘毅几个连汤也喝个底儿朝天。
没等姜宁询问还要再下一碗吗,就听见楼梯有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响起,由下而上,有些纷乱显然不止一个人。
她赶紧上前开了门,赵向东许卫国刚好停下脚步,沁凉的春季二人出了一头大汗,这一路是跑回来的。
许卫国摘下帽子抹了把汗,说:“我借了车,猴子绕道去开过来,咱们下去就行。”
两人边说边进门,见了站起的姜建设,赵向东惊讶,“大哥回来了。”
他脚步一顿面上露出欣喜,“宁宁念叨很久了,二哥呢?”
“红兵分不开身,就我和宁宁过来的。”
姜建设拍了拍妹夫肩膀,见赵向东欣喜过后露出为难和歉意的神色,他笑道:“没事,你先安置好你的战友。”
“我也就打算进来吃顿饭,凑不上就改天,一家人有啥?”
郎舅二人说了几句,已经听到楼下有吉普车的引擎响声接近,姜建设笑着点点头,“行,你赶紧送你战友去医院瞧瞧,我看他这腿伤挺厉害的,怕是不能再耽搁。”
赵向东目露感激,他一向对媳妇娘家人很亲近,除了爱屋及乌以外,少不了这份明理开通,“大哥,那我先下去了,你在家里先歇着。”
“杨市还忙着呢。”
姜建设让开位置,方便许卫国上前背人,他笑道:“我不在你家住了,得省点时间忙活,我下次闲了再过来。”
赵向东只能说:“那我下次再好好招待大哥。”
匆匆说定这事,他转头看向姜宁,低声嘱咐:“宁宁,我不知啥时候回家,你和大哥先吃饭不许等着,时间到了就睡觉。”
他语速很快,但声音很温和,姜宁握住丈夫的手,“行,我记住了,你下去吧。”
她刚才抓紧时间回房一趟,取了钱,一把塞进丈夫手里。军区医院能晚点付钱,但能不赊账还是免了吧。
赵向东攥紧手心,媳妇儿的体贴常让他感到窝心,熨帖得很,不过现在显然不是倾诉衷肠的好时候,他深深看了她一眼,才匆匆出门追上许卫国一行了。
军用吉普很快就出发往军区医院去了,姜建设也没坐多久,仔细看了看小妹家的环境,觉得还不错,满意之后,他叮嘱几句就折返杨市了。
一大摊子事等着呢。
刚才还很拥挤的家里,这会儿就剩姜宁一个人,她干脆也下了碗挂面当晚饭得了。
把账本翻出来算好以后,她看了看时间又进了厨房,丈夫今晚肯定回家,毕竟就算住院也不可能一大群人陪着,他明天还得工作。
赵向东晚饭还没吃,还有许卫国,田斌胡国川肯定没饱,还有彭弘毅如果不住院也会回来。
她干脆发面做了冬菇肉馅包子,整整三屉,温在灶上;再用傍晚买的猪大骨小母鸡熬了汤,再加上蚝豉干贝响螺片,有汤又有菜。
这汤又鲜又浓,喷香扑鼻,姜宁一向临睡前少喝水的,也不禁喝了满满一碗。
她满足吁了口气,一个字,鲜!
她看看表,已经十点了,丈夫还没回家,于是只好洗漱睡下。
姜宁睡眠质量好,虽然心有牵挂,但还是沾枕没多久就陷入黑甜乡。
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中她忽听见外面客厅有些响动,不过很轻,她睁不开眼,于是就蒙着脑袋继续睡。
又咪了一阵,她渐渐清醒些,这时候房门轻轻“咔哒”一声响,锁上了,片刻后棉被小幅度掀起,一具温热而宽阔的胸膛贴上来。
男性气息醇厚而熟悉,是赵向东。
他给怀里媳妇儿掖了掖被角,动作小心翼翼怕惊醒了她,姜宁唇角翘了翘,翻了个身偎依进他怀里。
“东哥,几点了。”
“十二点多了,快睡吧。”赵向东低头亲了亲她,轻轻拍着她的背。
姜宁蹭了蹭,“嗯”了一声,不过倒没接着睡,这么说了几句,她反而更清醒了。
她睁开眼,问:“彭哥大夫咋说,留院没?”
赵向东调整姿势,让媳妇靠得更舒服,“没,医生说好在送来不算太晚,情况不算严重,开了药让回家养七八天就好了。”
说起彭弘毅的腿,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老彭当初膝盖的伤就挺严重的,大夫说以后不能再这样泡水了。”
其实医生的原话是,要是再保养不好,恐怕以后走路会跛。
赵向东眉心紧蹙,“老彭不适宜干下水的活。”
提到这个,不免想起老战友的前工作,他忍不住咬牙切齿。
你说工作苦累必须下水那能理解,反正想干才干;你说你看不顺眼彭弘毅几个实话实说,让他们拎包走人,也不是不行,毕竟私人雇主,有辞退员工的权利。
但千不该万不该,随意安个错误,就把人半月血汗钱都扣了个干净!
早春的水冰寒入骨,只有泡着的人才知道滋味,在这水里推着沉重的木头,一天到晚卖苦力干活,掰开每分钱有血有汗,咋能轻易克扣。
扣了血汗钱,还将人连夜扫地出门了!
若不是几个好心工友偷偷凑了点,恐怕田斌几个只能直接走来杨市,彭弘毅那腿就真耽搁坏了。
“卫国说,他爸以前有个老部下在岷县公安部门干,他明天打电话过去,托他把工资要回来。”
许将军那个老部下是岷县人,退役后分配到岷县武装部,奋斗几年成了一把手,后来武装部改为公安局,他就是局长。
彭弘毅治疗期间,赵向东二人向胡国川田斌了解清楚事情始末,当即满腔怒火,咬牙切齿。
许卫国随即想起了这个曾经来家里拜过年的父亲老部下。
那雇主有靠山,不然也无法将林场挂靠在森林经营所名下,但这靠山实力肯定最多也就中等,不然停产整顿期应该很短才对。
公安局局长是实权人物,雇主靠山肯定不肯触霉头,许卫国原本打算好好找找这个雇主的把柄,让他尽可能延长停产整顿期。
打蛇打在七寸上,好为战友出一口恶气。
但反倒是彭弘毅三人知悉后阻止了,曾经的工友家境都难,如果停工久了,恐怕家里该揭不开锅了。
私人林场的活确实很苦很累,但它却是很多人维持一家生计的唯一手段,打老鼠唯恐伤了玉瓶儿。
许卫国问清楚这事后,他沉默了,虽然憋屈,但最终也打算索回工资,再敲打敲打对方就算了。
“嗯,那只能这样的。”
姜宁抬手,抚了抚丈夫蹙起的眉心,这世界上的事情很少非黑即白的,每每总会拖泥带水,顾忌颇多,任你本事了得,也能在其中取个平衡。
也是没办法的事。
叹了口气,安慰丈夫几句,姜宁仰脸问:“彭哥他们还没找到工作吧,要不,来帮我得了。”
第56章
彭弘毅几个急需一份工作; 而姜宁手底下; 却紧缺精明能干且可信任的男性。
就三个人她用着有些富余; 这不是正好她的哥哥们也需要身强体壮能打的汉子吗?
“卫国大概想着给他们安排份工作的; 但我想着; 可能没我这边合适。”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 姜宁发现许卫国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
华国是人情社会,哪怕严谨如部队; 也是不能免俗的; 许卫国有一个将军父亲,其实下面的人会很大程度在规矩之内,给予方便的。
但许卫国极少主动享受这些方便,譬如部队的吉普车; 他一周至少回家一趟看父母孩子,却基本没咋借用过部队的车。
有需要打报告借车; 这是部队允许的; 没有违规; 他一开口吉普车肯定能腾出来; 但许卫国极少借,他通常是坐客车后勤车的。
由孩子行为,能看见一个家庭作风,许家家教严谨可见一斑。
这么一家子人,是肯定不会轻易给人开后门的。
但这回战友们真的遇上大困难了,差不多走投无路,许卫国有原则; 却不是死心眼,他会灵活变通,不用说,他都想着给战友们安排个合适工作。
他母亲陈瑛是省领导班子,安排个工作没问题。
只是彭弘毅三人文化程度不高,有技术却只适用于部队,空降个闲职白领高薪,或许直接安成小领导,许家能办到却不会这么干,彭弘毅几个大概也是不愿意领这个钱的。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些安保部门普通岗位,或许车间工人之类的工作。
类似国营厂子的普通工人,或者底层小保安的工作,眼下看着还行,但长远来说真不咋地。
姜宁真心认为,那不如来帮她和哥哥们吧,兄妹需要能信任的人,也不会亏待丈夫的老战友。
“东哥,你说这行不?”
“当然行!”
岂止是行,赵向东简直是惊喜,他本来就琢磨着战友以后的生计,毕竟救急不救贫,他能暂时安置战友提供衣食,能贴补一下,也能提供三人回家路费,但长期养着就不合适了。
老彭几个也不会乐意,能这么死皮赖脸,他们的关系也处不到今天这地步了。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彭弘毅几个身后还有一家老小等着吃饭,这才是正道。
赵向东喜悦过后,忙追问道:“宁宁,你店里真缺人吗?”
他生怕姜宁为了帮他排忧解难,闲置着人手在底下,赵向东固然很想帮助战友们,但这不等于他愿意委屈媳妇。
他忽想起一事,“不是说局势不明朗,雇工最好不超过七人吗?”
姜宁的加工场已经雇了七名女工,为此她只得一个人看着店,白天忙得脚不沾地,这点赵向东是知道且心疼着的,现在凭空多了三个人,不是明摆着超标了吗?
他不等媳妇接话,就坚决摇头道:“我再和卫国商量商量吧,这不合适。”
委屈媳妇赵向东都不乐意,更甭提冒险。
丈夫惦记着自己,事事以自己为先,姜宁当然高兴,她搂着他的脖子笑道:“我店里真缺人,还得是能镇住场子的男人,如果彭哥他们没来,我和我哥都打算让我爸过来了呢。”
她将今天中午两个哥哥敲打女工们,和商量过的事情说了一遍。
“至于雇工人数这个,我回头和大哥二哥商量一下,他们也打算开两个店呢,可以将人先记在新店那边。”
去年年末,工商局成立了,国家正式允许个人经商,可以办理营业执照。
什么时候合法都是最重要的,姜宁房子一租下来就递交了申请,现在营业执照没下来,但店铺详情却已在工商局记录在案。
关于雇工这块,不是工商局记录重点,但姜宁也隐晦地提了一句,免除后患。
直接在店里添人不合适,好在姜家兄弟的两家店也开起来了,营业执照肯定要办的,他们雇工人数没到上限,腾出三个名额给先挂着就行。
姜宁听完彭弘毅几个的遭遇,心下一动就有了聘用的念头,她今晚琢磨一下,想到这个可行法子。
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加工场找个国营单位挂靠后,就没这个烦恼了,现在只能先这样。
“彭哥三个都是很优秀的同志,他们只是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我看他们很好。”
姜宁这话一出口,赵向东目中闪过激动之色,其实在退役军人当中,彭弘毅三人并不算特例,文化程度不高,与社会脱节久了,军职高点的还好些,要是军职低的,很多都是安排不上好岗位的。
在部队流血流汗,回归社会却举步维艰,家里还有老的小的那么多张嘴等吃饭,铁骨铮铮的战士被沉重的生活压弯了脊梁。
赵向东从来不认为自己和战友逊色一筹的,可惜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
眼下姜宁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他很激动,闭了闭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