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翻身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可能年初三四才会出来,常大姐东西慢点搬不迟。”
  姜宁仔细看了一遍合同,再连同自家户口本等证件一起放好,事情顺利她心情不错,笑吟吟的。
  过年头几天肯定没空的,因此做个顺水人情不错,刚才她已经跟对方说过了,希望能安排好两栋房子的老物件,不然她需要用地方时可能会清掉。
  这点是自然的,房子都租给人家了,没有继续占地方的道理,常金兰点了点头,“嗯,大概年前我就能整理好。”
  过年她也得走亲戚,看来得年前陆续搬好,实在不行,只能少做两天买卖。
  这合同双方都签得满意,笑容满面说了几句客套话,又谢了见证人,才散了。
  现在门面有了,小加工场也有了位置,下一步就是原料及缝纫机,还有设计图。
  设计图姜宁打算自己上,上辈子她是个画手,绘画底子有,又是从资讯爆炸年代走过来的,各种潮流元素开阔了眼界,她自信能游刃有余。
  年后的事业起步阶段,她也能自己上,姜宁从前虽不是从事服装设计行业,但她闺蜜是,闺蜜还开了家开高级定制工作室,起步时她过去帮了不少忙,不但流程知道,协助也是常有的事。
  至于缝纫机,她打算购置六到七台,钱有,票在林县时就托二哥淘换好了。
  比较麻烦一点的就是原料,现在想批布料,没批条就得有关系,姜红兵将一个纺织总厂老友的地址给了她,说是专门管这块的。
  姜宁打算年后再去拜访,赶上拜年顺理成章,现在年根下,大家都忙碌时机不对。
  现在已经四点,后勤车早赶不上了,好在还有留县的返程客车,她上车等了十来分钟,客车才缓缓开动向北。
  姜宁心情不错,却不知道家属区已炸开了锅。
  嗯,或许说炸锅的是刘文娟吧。
  早上她一脸感激送走了郑翠娥,掩上门,黯然的神色收起,唇角终于露出一抹笑,看来是成了。
  谁知她没能高兴多久,傍晚去收拾菜地时,就得了一个消息。
  姜宁无意罐头厂工作岗位,将自己的竞争资格让给家庭困难的陈桂花。
  说是如遭雷击也不为过,陈桂花她知道,家里比她家还要难,老家负担重,小家人口多,连分下来的那拢菜地都得算计着种,花俏好吃的菜从来不种,只种量大好活生长期短的。
  “咋能这样?咋能说换就换呢?”
  刘文娟喃喃自语,摇了摇头拒绝相信,陈桂花安家很久了,困难大家都知道,要是换上她来竞争,自己所有优势消失,分配原则倾斜的也是对方。
  她获得这份工作的机会就渺茫了。
  郑翠娥刚好也在,叹了口气,“这当然能的,规定不是说,若都不能胜任,或者有人主动礼让,工作也是能安排老人上岗吗?”
  规定一直都在,只不过不适合岗位不可能,主动礼让也从未发生过而已。
  有些算计不揭破不引人注目,一旦揭破就不难看出来了,郑翠娥心肠软点但人不笨,知道姜宁举措后,渐渐有些回过味来,这说实话换了她,她也膈应。
  刘文娟不想评价,但她家两个小孩郑翠娥是怜惜的,不过她也同样心疼陈桂花家的五个孩子。
  那五个孩子她看着长大,有礼貌又懂事,缺少油水瘦得跟麻杆似的,看得人心头闷闷的。
  郑翠娥摇了摇头,算了,不管陈桂花或者刘文娟,谁上岗都是好的。
  这是郑翠娥的想法,也是家属区不少人的看法,只不过,刘文娟无法接受。
  她把锄头扔了,直奔营区找了负责这事的吴部长。
  吴部长十分肯定告诉她,确有其事,“姜宁同志是一个好同志,她团结友爱,无私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志,她的精神与行为值得褒奖及宣扬。”
  刘文娟只听懂了姜宁将竞争资格让给了陈桂花,其余的轰隆轰隆的,只见吴部长的嘴一张一翕,她天旋地转。
  她不敢在领导面前露出异色,浑浑噩噩点头表示明白,她不知怎么出的门,怎么回的家属区,怎么上楼回的家,在见到正掏出钥匙要开门的姜宁那一刻,才“霍”地清醒过来。
  “你怎么敢?!”
  刘文娟瞬间红了眼,“蹬蹬蹬”冲上去,拽住姜宁的肩膀,一扯,“啊?!你说,你怎么敢?!”
  “你条件好,不在意这份工作,但你凭什么让给人??”
  “你知不知道这份工作多我有多重要?!你知不知道?!”

    
第36章 
  刘文娟向来以柔弱腼腆姿态示人,从来没有这么失态过; 此刻她满腔愤懑; 清秀的五官隐隐扭曲,瞪大的双目微红; 愤恨几要直扑而出
  “你疯了吧?!”
  姜宁正推开门,背对楼梯没看见刘文娟,才被对方拽了个正着。
  刘文娟手劲儿很大; 捏得她生疼,好在姜宁也非手无缚鸡之力; 掐住对方麻筋用力一按; “要发疯就回自家去。”
  刘文娟痛呼一声,手应声松开。
  姜宁揉了揉生疼的手腕,冷冷一笑; “我自己的竞争资格; 我爱让给谁让给谁,部队既然有这样的规定; 就允许这样的行为。”
  刘文娟猛地抬头,死死瞪着她; “你……”
  “你什么你?!”
  姜宁冷哼一声; 提高声音截住对方的话; “难道就允许你道德绑架我?!就不允许我按规定让出自己的竞争资格?!”
  “怎么不装了?你平时不是装得挺像的吗?”
  看样子是要撕破脸皮了; 姜宁目含讥诮; 冷嗤一声; “换房也就是帮个小忙; 好酒好菜请你吃上一顿,倒吃出算计来了,跟你做了对门邻居,真是倒了大霉。”
  “实话告诉你,这个工作岗位,我从来都没想着要,我昨天已经打算好了,要是这岗位真落到我头上,我就放弃。”
  既然放弃,那岗位自然就归唯一的另外竞争者,可惜刘文娟为了增加筹码算计了她一把,姜宁就不是个软柿子,白吃亏这活她不干。
  凭啥啊,也就是个关系不大好的邻居罢了,凭啥叫她站着挨打。
  笑话。
  换句话说,都是刘文娟自个折腾出来的,把本来十拿九稳工作硬生生推出去一大半。
  眼前的姜宁面有讥讽,却目光坦然清澈,显然说的是实话,但刘文娟怎肯接受这样的事实?
  “不,你撒谎!”
  刘文娟后悔一瞬,随即压过,邪火怨怼攒成一腔愤懑,眼见姜宁话罢,一边盯着她,一边横步要进门,她毫不犹豫就冲上前拉人,“你站住!”
  “你住手!!”
  这当口突然一声暴喝骤响,同时“蹬蹬”两下楼梯响,一个军绿色身影从缓步台冲上来,抬臂格开刘文娟的手,然后挡着姜宁面前。
  男声雄浑有力,身姿矫健灵活,来人正是赵向东,他两步就上了半层楼,魁伟的身形将媳妇儿遮挡严严实实。
  他护住姜宁就没再动作,不过脸色沉沉,“嫂子有事说事,甭动手动脚的。”声音很冷硬。
  刘文娟其实也没办法继续动手动脚了,因为她的手被人攥住,紧跟在赵向东身后上来的,还有王建国。
  二人回到楼下就听见争吵声,心中一紧,冲上来见刘文娟似乎想动手,赵向东一急加快了脚步。
  “娟子你告诉我,你在干啥?”
  王建国一扯刘文娟的手,后者受惊猛地转头,他一见,眉心立即蹙起。
  刘文娟争吵太投入,男人们出现得太突然,她脸上扭曲的表情尚未来得及调整过来,清秀的脸仍有几分狰狞之意,这副与平时迥异的面孔,让王建国愣了愣。
  他忽然发现,他以为温柔文弱的媳妇,事实上似乎并非如此。
  两夫妻相顾无言半响,刘文娟喘了口气,勉强缓了缓表情,低声说:“建国,你回来了。”
  说完她就低下头,她心“砰砰”跳着,一时懊悔一时怨愤,懊悔自己大怒之下忘了时间,又怨恨姜宁惹出这事,让她在丈夫颠覆了形象。
  心乱如麻,一时连工作的事也放一边,只不停思忖该如何圆回来。
  “王营长。”
  男人们回来,刘文娟心慌意乱,立即偃旗息鼓,看样子很快就该各归各家了,姜宁从赵向东身后出来,叫住了王建国。
  刘文娟反应出乎意料激烈,这事儿闹得有点难看,她认为该当场说清楚比较好,若王建国不辨是非偏袒自己媳妇那就算了,如果他不是,姜宁不希望对方只听见片面之词。
  “弟妹,有啥事。”王建国点了点头,目光沉稳,不喜不怒,很是冷静。
  “我想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你。”
  姜宁看一眼丈夫,赵向东眸光温和,微微点头表示鼓励。
  “弟妹,你说。”
  王建国与赵向东都十分认真听着,旁边刘文娟面上闪过一丝惊慌之色,可惜丈夫在,她绞了绞手,最终没敢吭声。
  姜宁对王建国态度挺满意的,她无视了刘文娟愤恨的目光,一一将前事细细道来。
  从刘文娟第一次敲门求帮“小忙”,她拒绝两人生隙;再到医院折返当众道德绑架,她膈应得慌遂将资格让出;最后就是刘文娟暴怒追上来,争执纠缠到两男人回来。
  姜宁说得很客观,男人们不是傻子,这点小把戏瞒不过他们,王建国听到换房脸已经黑了,瞥一眼刘文娟,后者低着头不敢对视,后面越听他脸色越沉。
  “王营长,如果没有今天中午这桩事,我昨天已经打算好了,要是这岗位真落到我头上,我就放弃的。可惜……”
  姜宁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又道:“我上面说的,若是有人觉得哪句有假,可以提出来,当面对质。”
  刘文娟咬牙切齿,心脏乱跳,但她一时想不出任何狡辩的话,手绞得发白,大冷天后背被汗湿透,透心的凉。
  “弟妹,是娟子不对,给你带来很多麻烦。”
  王建国摘下帽子,低头郑重道了歉,“她是我媳妇,我没教好,我替她向你道歉。”
  “不是这样的,我……”刘文娟慌乱抬头,拽住丈夫的手,“我道歉,是我道歉才对,不关你的事。”
  丈夫是她的天,丈夫为了自己向外人折腰低头,比撕了她还难受,她说着泪水就下来了。
  她还要再说,王建国皱眉瞥了她一眼,目光很沉,她噎了噎立即哑了。
  “王营长,一人做事一人当。”
  姜宁避了开来,坦然说:“我给你说也不是要你道歉的,我就怕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大家相处而已。”其实,最主要是丈夫日常工作。
  王建国十分认真说:“我已经知道了,我不会误会。”
  “行了建国,咱住一起,哪有不磕碰的时候,就是桩小事,说开就好。”
  事情差不多了,赵向东拍了拍王建国肩膀,打了个圆场。如他所言,邻居吵架拌嘴是小事,但前提有一个,不能动手。
  王建国心情好不到哪去,不过还是扯了扯嘴角,回拍了赵向东肩膀一下,“嗯,东子说得对。”
  这事儿,就算揭过去了。
  各回各家。
  进了门,姜宁拉住赵向东方的手,仰头问:“东哥,我是不是冲动了些。”
  她不认为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对,只是她怕给丈夫添麻烦,毕竟王建国也是营长,若日常工作使些绊子,那也麻烦的。
  赵向东刮了刮她的翘鼻,笑道:“没有,你做得很对。”
  “可是,会不会给你添麻呢?”
  媳妇儿表情苦恼,没有掩饰自己的忧虑,赵向东好笑,“宁宁,你想多了,这点事值啥?”
  难道让他媳妇忍气吞声,被人欺负到头上也得委曲求全?
  不可能的,人就是得该硬就硬。
  赵向东从没背景的小兵到今天,除了军事素质过硬,心智决断行动力缺一不可,他本人就不是个软柿子,怎会让媳妇逆来顺受?
  不该低头时低头,带来的绝不会是平静,只会让人认为你好欺负,以后麻烦多多。
  赵向东对媳妇儿的做法表示了高度肯定,并夸赞一番她反应敏捷,末了捏了捏她的小脸,附耳低声补充道:“要是他真想给我使绊子,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
  军营其实就是个小型社会,虽然热血凛然,但也不缺明争暗斗,王建国跟他职位相同,上面一旦有缺,两人就是竞争对手。
  跟邵刚许卫国几个不同,赵向东和王建国关系只算还行,彼此了解不够深,一旦到了那种关键时刻,谁也说不好大家的反应。
  只能说适当防人之心是必须的,赵向东欢迎良性竞争,但也不惧阴谋诡计。
  当然说这些扯得有点儿远了,赵向东安慰完媳妇儿,俯身亲亲她的小脸,笑道:“我去做饭,好不好?”
  男人又疼又宠的目光,熨得人心暖热,姜宁甜甜一笑,露出两个小梨涡,故作沉思片刻,“不好!”
  “我们一起做!”
  “嗯,听我们宁宁的。”
  赵向东也一脸严肃点点头,只是唇角翘了翘,他牵着媳妇儿小手走向厨房,听她欢快地说:“我熬了牛骨汤呢,可香啦,咱们今晚做大骨汤面吧。”
  他笑意加深,“好。”

    
第37章 
  等赵向东姜宁两口子进了门; 王建国也掏出钥匙开了自家的门。
  他先去了次卧; 仔细看了看还在熟睡的两孩子,见儿子闺女脸色自然; 打着小呼噜睡得正香,松了口气,他退出房间; 轻轻掩上房门。
  “建国,我……”
  刘文娟一直跟在后面; 丈夫一脸平静,让暴怒更让她心慌; 手指头绞得发白; 她忐忑唤了一声。
  王建国刚才确实很愤怒的,但怒意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他意外平静了下来; 在客厅的长椅坐下以后,他抬头看着七八步外的妻子。
  她微微低着头,不安地瞅着自己,脸上除了增添忐忑以外; 一如既往的柔弱中带点怯懦。
  王建国突然觉得很无力; 相亲结婚,不管是老家还是军营; 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没有深入了解过; 有的娶了泼妇搅家精; 一家子不得安宁。
  他曾经很庆幸,自己媳妇勤劳肯干,照顾老人操持家务生育孩子,又柔顺安分,夫妻俩就没红过脸。
  很可惜,结婚近五年,他时至今日才发现,所谓安分腼腆,其实都是假象。
  “娟子,你为啥要去换房子呢?那房子不是你说风大对孩子不好,才给换的吗?”咋就突然要往回换呢?
  “我那不是不知道隔壁吵吗?”刘文娟急急辩解,小声道:“很吵的,听说203住一天就住不下去了,我怕吵着孩子睡不好。”
  “那不是可以申请其他房子吗?301已经批给东子家了,人家住得好好的,你为啥还盯着呢?这家属区房子还多的是啊!”
  其他房子不是一楼就是四楼,不是潮就是热,好不容易住上楼房,刘文娟当然要住中间两层,面对丈夫的问题,她嗫嚅半响,低下头没有吭声,
  王建国等了半响没等到答案,他揉了揉脸,觉得很疲倦,“那早上呢?我不是说了,岗位要部队评估上岗吗?你又折腾啥啊?”
  “我想要这份工作,我只是想要这份工作!”
  说到这个话题,刘文娟激动起来了,她猛抬起头,“我也没说假话,我说的统统都是真话,她凭啥,她……”凭啥将竞争资格让给陈桂花?!剥夺她的优势!
  “凭啥?!”
  这话仿佛是一个引子,终于引爆了王建国方才压抑下的愤懑,他一拍桌子,怒声打断,“凭的就是部队的规定!”
  “部队一向允许礼让岗位和资格,也鼓励条件好的家属,适当帮助条件差的,这是被允许,被提倡的!”
  王建国看着一脸愤怒的媳妇,觉得不可思议,“凭啥就允许你想方设法竞争,就不允许人家按规定让出资格呢?”
  他自家条件不好,所以媳妇才会这么在意这份工作,她都是为了这个家,他作为丈夫没有资格责怪她。
  但既然你开始动作了,不是默认各凭本事吗?那为啥人家反击了,你又无法接受,追着找人麻烦了?
  “娟子,我跟你说过好多遍,家属区里都是我战友安的家,这里的邻居关系不同村里,你们作为军人配偶,平时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
  怒喝过后,王建国深吸了口气压住火气,靠在椅背上,他闭目揉了揉太阳穴,才睁开,“娟子,我发现你做不到。”
  这才来几天?
  一出紧接着一出的,不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甚至能保持和平也办不到。长此以往,不但在家属区惹人生厌,恐怕连他的工作也会有所影响。
  他最后一句话是陈述句,一番总结做得很平静,听得刘文娟一阵心慌,“不是的,建国我……”
  王建国抬抬手,看着刘文娟,“娟子,你适应不了家属区的生活,要不,我送你会老家好吗?”
  他是很认真地提出这个建议的,刘文娟听了却一下瘫软在地,她愣愣看了丈夫半响,陡然爆发出哭声,“不!我不回去!!”
  “我适应得了的,”她惶恐不安,连爬带滚搂住丈夫的大腿,“我错了,我真错了,我以后不敢了!”
  这一刻,她真心后悔,若能重来,她死活不会重蹈覆辙,“建国,你原谅我吧,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了。”
  “建国,建国!”
  王建国办事很有效率,已经在凝眉权衡这个建议的利弊,刘文娟这回真害怕了,她和孩子好不容易才从山沟里走出来,咋能再回去了呢?她死也不回去的!
  对了,孩子,还有孩子!
  “家里那山沟沟的,孩子以后上学都得跑二三十里山路,午饭只能吃冷的,老师还少,学不到本领这辈子就完啦!”
  刘文娟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死命摇晃丈夫,“你想想孩子,那是你的骨肉呀!我会改的,我保证以后不惹麻烦,建国求求你了!”
  王建国表情终于松动了,他觉得媳妇不甚安分,更重要还有了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感,所以才起了将人送回老家的念头,
  但刘文娟说得对,孩子过几年就要读书的,老家那山沟的教育资源,哪里比得上军区?
  而且他好不容易才跟儿子闺女熟稔起来,分开他也舍不得。
  “你真会改?”王建国盯着涕泪满面的刘文娟,“以后真不会再犯吗?”
  刘文娟点头如捣蒜,“我真会,我一定会改!”就差发誓赌咒了。
  王建国足足盯了她有一分钟,最后点了点头,“好吧,我信你一次,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他继续说:“明天你跟我去赵家道歉,完事要是工作分配下来是给你,你就上班,不然就安分待在家里照顾孩子,你能做到吗?。”
  “能,我做到我道歉,我都听你的。”刘文娟吓破胆了,还有什么不答应了,一叠声应下。
  王建国仔细打量她神情,看她印象确是很深刻了,估计能安分了,才稍稍放下心,“行,你要是心里有孩子们,以后就安安分分的吧。”
  刘文娟打那以后,确实安分下来了,哪怕过几天罐头厂工作分配下来,确定陈桂花年后上岗,她都没吭一声。
  她给姜宁道了歉,不管心里咋想,表面都挺诚恳,看来真吓破胆了。
  姜宁虽心里淡淡,不过面上还是原谅了对方,把面子圆了起来。
  大家以后就当关系十分普通的邻居就行了。
  这也是家属区很大一部分军嫂的打算。
  那天姜宁二人的争吵声很大,虽没亲眼目睹,但刘文娟竭嘶底里的怒吼不少人都听见了,反差让人目瞪口呆,她的伪装彻底挂不住了,大家一致认为此人心机太深,不宜深交。
  刘文娟偷鸡不成蚀把米,心中作何感想,姜宁不知道,她也没空关心,反正家属区彻底恢复安静,她小日子过得挺舒心的。
  白天偶尔去趟杨市,办年货或者给家里添置东西,把小家摆弄得十分温馨。
  傍晚就琢磨好吃的,等丈夫回家一起甜蜜蜜吃了饭,再腻歪好一阵子才睡觉。
  其他时间都很空闲,她就专心在家里画年后用的设计图,效果很好,信心满满。
  这滋润的小日子,若硬要挑点不满意的地方,那肯定是丈夫精力十足,床事继续动魄惊心,且他看她渐渐适应下来后,这两天还有延长战斗时间的趋势。
  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姜宁手里一边飞快地包着饺子,一边瞪了身畔的丈夫一眼,哼!
  “咋啦,宁宁。”他擀着面皮,含笑瞅着她,明知故问。
  今天是年廿八,赵向东获批了一天假期。过年值班且已安家军属区的军官,年前都轮流放一天假,今天刚好轮到他。
  难得他待在家里,姜宁干脆提议做提前做团圆饭,夫妻俩在结婚后的第一个新年团团圆圆的。
  部队是个大家庭,除夕新年都有联欢活动的,连姜宁也会参加,既然这样,小家的团圆只能提前了。
  赵向东欣然同意。
  两口子一大早坐后勤车去了杨市,逛了街还才采购了食材,中午坐客车回家。
  吃了饭该焖该炖的都弄好,姜宁手脚麻利还有时间睡了个午觉,嗯,其实午觉也没睡成,赵向东搂着抱着就折腾成其他事儿去了。
  好在他有分寸,姜宁还能爬起来包饺子,没让团圆饭泡汤。
  “哼!”姜宁腰腿还软软地,看他一脸餍足,愤愤不平,给了他一记无影脚。
  她气哼哼,“饺子不给你吃了。”
  “好。”他含笑,媳妇说啥都是对的。
  姜宁话是这么说,等饺子做熟以后,她还是给自己男人添上满满一碗。
  一碗都是冬菇大肉馅儿,半肥瘦的农家猪肉喷香,赵向东最爱吃的味儿,他咬了一口,往日冷硬的眉目一片柔和,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喂了她一口,她也给他夹起一个,温馨甜蜜气氛萦绕,却突然被楼下一声尖叫打破,“许卫国,你敢!”
  这是方涵的声音,随即许卫国压抑的怒吼响起,“你看看你!……”
  赵向东姜宁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叹了口气,又来了。
  自从对门王建国摆了暖房席以后,许卫国两口子的争吵就没停过。
  王家条件一般,暖房席菜式非常寻常,或许说还有那么一点寒酸吧,肉菜就三个,还有两个不是全肉的,青菜放的油水不够,瞧着还有点儿发黄。
  其他人倒是很高兴的,毕竟战友(邻居)家境有好有差,暖房就是聚在一起图个高兴而已。
  就连与刘文娟曾交恶的姜宁,都挺理解的,一脸自然。
  可惜方涵没有,她跟许卫国结婚两年,之前怀孕生子怕照顾不好住在杨市,后来孩子几个月大留给家人照顾,她才搬进来的。
  也就比姜宁早两三个月而已。
  头一次吃到这么糟糕的暖房席,骄矜的方涵勉强动了几下筷子,就搁下了。
  许卫国来之前肯定一再警告过她,可惜她面上仍旧露了些出来,刘文娟相当尴尬,大伙儿拼命打圆场并忽略方涵,才算缓和了下来。
  王家暖房规模小,就弄了四桌,也不用借姜宁家的地方就够了,女席的异样,耳聪目明的男人们当然有所察觉,许卫国苦苦忍到回家,才爆发。
  方涵不服输,本来还压着声音的许卫国被一再挑衅,这场架吵得整个家属区都知道。
  许卫国夫妻观念不同,大小矛盾埋伏日深,这件事其实是个引火线,彻底引爆以后,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摔门扔碗是家常便饭。
  赵向东姜宁下去劝过几回,但这种从根子出来的矛盾是劝不好的,几次过后,两口子干脆不下去凑热闹了,以免许卫国难堪。
  这次也是,夫妻俩对视一眼,只能继续吃饭,这次楼下没吵多久,摔门声就响了起来。
  随即有小汽车发动引擎的声音响起,方涵看来又负气回娘家了。她公婆爸妈都有配车,吵架爆发后,她把亲妈的配车借过来,开始了常回娘家的模式。
  “把卫国叫上来吧,咱们一起吃饭。”姜宁搁下碗,去厨房多拿一双碗筷出来。
  许卫国不擅长做饭,自家好兄弟也懒得让他一个人折腾了,最近这阵,赵向东常喊他上来吃饭。
  反正就多添双筷子的事,反正家里常备挂面米粉之类的。
  一开始许卫国还不好意思,来了几次见姜宁真心实意欢迎他,他为人爽快也不废话了,好几次还主动上来,赵向东下楼下一半就迎到他了。
  给舀了一大碗冬菇肉饺,香喷喷的,许卫国不顾烫咬了口,“嫂子做啥都好吃,手艺比国营饭店大师傅还好。”
  糟心事他不想提,赵向东两口子也不问,姜宁笑:“好吃你多吃点儿,我包的管够。”这天气挺冷的,原本准备能放到明天。
  许卫国跟赵向东多年老交情,当年自卫战还是一起搀扶走出来的,比亲兄弟还好,现在和姜宁熟了,没有客气的,一口饺子一口菜,吃得肚皮溜圆。
  三个人挺饱的,缓了缓才站起收拾桌子,赵向东两口子不拿许卫国当外人,他自己也不见外,说说笑笑一起帮忙收拾碗筷。
  “砰砰!”
  姜宁刚摞了两个碗,忽听见有敲门声起,三人抬头,外面就有人叫门,“赵营长,赵营长!”
  她有点懵,这谁呀?
  那边赵向东两人已经反应过来了,“应该是大门哨的。”
  现在已经入黑,大门哨的同志突然找过来,应该是外面有人找。
  赵向东已经上前拉开门。
  外面的兵哥已经“啪”一声敬了个礼,赵向东回礼,对方说:“报告赵营长,大门外有位姜红兵同志找你家,说是嫂子的二哥。”

    
第38章 
  姜红兵?二哥咋来了呢?
  姜宁在里面听得清清楚楚; 她挺诧异,但也第一时间就扬声接话,“对; 我二哥就是姜红兵。”
  她到了杨市以来; 给南坪村委打过电话,也给家里人通过信,爸妈跟哥哥们嘘寒问暖之余,是说过要是二哥如果出差杨市的话,就去探望她的。
  不知道是分身乏术,还是没碰巧来杨市的原因; 反正这大半月来,姜红兵就没来过。
  现在年廿八,明天就是除夕了,就算出差也应该急着往回赶呀?毕竟还有司机呢,咋就能腾到时间往几十公里外是家属区来了。
  姜宁大喜之余也有些疑惑,她冲过去换鞋子,“我去接我二哥!”
  赵向东按住了她; “中午又开始下雪了; 外头冷着呢; 你待在家里吧,我去就行。”
  杨市虽然也算南方; 但气温比林县要低; 雪下得也稍多一些; 最近两场是入冬以来最大的; 房顶屋后都裹上一层银妆。
  天黑夜凉,外面飘着小雪,赵向东不答应媳妇儿出门, “二哥肯定没吃晚饭,你赶紧下点饺子做些菜,不比出门好么?”
  他低声哄劝,语气极温和,表情眼神到声音,没一丝冷硬感,许卫国跟哨兵小哥对视一眼,不禁面露微笑。
  姜宁同意了,丈夫心疼自己她知道,而且他说得挺有道理的,二哥肯定饿了,她赶紧把饺子下了才是。
  于是,她转身进了厨房,赵向东许卫国连同哨兵小哥一起往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