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最强女配-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眉头忽然一跳,沐歌也诧异于如今自己的心绪,似乎有别于往日自卑逃避的心态,倒有一种积极向上之感?
沐歌无法想起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现在这种情况,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她唇角微不可闻的弯了一下。
听见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一道光亮照了进来,是温氏端着饭碗走了进来。
“娘。”看着温氏微红的眼眶,沐歌轻唤。
“妞儿,怎么起来了。”温氏看见自家女儿竟然直挺挺的坐在木床上忙说道:“快躺下来休息,可别累着了。”
温氏对自己可真好,沐歌默默的想,若是自己的老妈在世,也是如此这般。
她笑着安慰道:“娘,我都好了,你别担心。娘这是怎么了?怎么眼睛红红的。”
温氏一怔,忙用衣袖擦了擦脸,好不容易挤出一丝笑容来说:“没事呢。”
她把饭碗塞到了沐歌的手里说:“今日你阿奶让做了炒鸡蛋,你也尝一点,这可是很难得啊。”
大大的蓝边碗上小半碗白米饭,上边放置了两小块黄橙橙的炒鸡蛋,边上则是一些小青菜。整个颜色黄黄白白绿绿,甚是好看。
“娘,你也吃。”沐歌夹起一块炒蛋就往温氏的嘴里送。
她刚躺着的时候听的很清楚,田老太分配了那碗炒鸡蛋,家中男子一人两筷子,女眷则一人一筷子。沐歌躺在房中没出来,田老太根本就
把她忘记了。这碗中的两块炒鸡蛋恐怕还是温氏和她至今还未见过面的阿爹给的。
看着自家小女儿亮晶晶的眼眸,温氏哽咽着吃了一块,却再也不肯吃第二块。
沐歌见状也不再勉强,开始慢慢的吃起饭来。
看着女儿低头小口小口的吃着饭,温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心中不由感叹,从前那个襁褓中小小的婴儿如今已经这么大了。
她轻轻的叹了口气,喃喃说道:“我家妞儿转眼已经变成小姑娘了,你阿爹读书也这么多年了。唉……如今你阿爹也不读书了……”
沐歌闻言抬起头问道:“为什么阿爹如今不读书了呀?”
“那是……因为家里太穷。”温氏无奈的笑了笑,安慰的说:“不过,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说着,她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耳边传来小女儿轻柔的声音:“阿娘,别急。我们一家都会好起来的。”
温氏听到这话一愣,低头看去,只觉得小女儿苍白的脸上,一双黑亮的双眸如星,仿佛能把人的神识都吸去。盯着这个眼神,她心中忽然
起了一个念头,似乎一切艰难困苦都是暂时的,幸福富足的生活马上就会到来。
温氏摇了摇头,甩掉这奇怪的念头,笑着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发,说:“好好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看到碗里的饭菜都已经吃完,只剩下那块炒鸡蛋,温氏柔声问:“鸡蛋怎么不吃呀?”
沐歌夹起来放在温氏的嘴边说:“阿娘辛苦了,阿娘吃。妞儿刚刚退烧,没什么胃口呢。”
再次感叹女儿长大了,温氏吃完了鸡蛋,收拾了碗筷正准备出去。
96|999
听到这声音,沐歌眼见着温氏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看起来温氏的确对她的这门还没成的亲事十分不满……
她拉了拉温氏的衣袖,正待要说话;却又听见两人的脚步声已经传了进来。
“哎呦;三弟妹怎么回事,亲家母来了,你还躲在房里。”韩二嫂的声音越来越近;然后她一掀门帘便进的门来;转头对着王猎户家的说;“
喏;三弟妹在这里,我可帮你找到啦。”
王猎户家的笑了笑;说道:“多谢二嫂子。”
温氏见这韩二嫂一双绿豆小眼在自家小女儿的身上转来转去,一副随时都准备搬把凳子看好戏的样子;忙起身拉住王猎户家的手;说:“李
大嫂子怎么来了?你快坐;快坐。”
说着,她把原先自己坐着的小矮凳端了过来。
又对着韩二嫂说道:“多谢二嫂带路;二嫂你先去忙吧;这边我会招待的;多谢多谢。”
韩二嫂闻言一挑眉,又笑着说:“王猎户家的难得来,我也陪着坐会儿呗。”
说着,她便一撩衣衫准备一屁股就坐在沐歌的床上……
“哦呦!我的娘咧……”
突然韩二嫂大叫了一声,直接从木床上蹦了起来。她一边用力的揉着屁股,一边疑惑的往木床上看。
“这……这……这床上怎么会有石头啊!?”
“啊?哪里有石头啊?”温氏一头雾水的问道。
天气日渐回暖,人们开始都穿上了春装,韩二嫂坐下去的那下又重又快,屁股蛋狠狠的在石头上硌了一下。这石头又十分尖锐,不太厚的
裤子,都快要被戳出来一个洞来。
低头看着沐歌一脸无辜的朝着她笑,韩二嫂也不好发作,屁股疼的厉害,她还得赶紧回去擦些药油。于是,她怒气冲冲的揉着屁股,草草
的冲着王猎户家打了个招呼,一掀门帘就走了。
沐歌笑了笑,伸手把那颗小石子捡起来。
被韩二嫂如此一闹,房内的气氛倒是松快了一些。
李大嫂子来时便手里拎着一个大竹筐,如今韩二嫂一走,她便把竹筐的盖子一打开,对着温氏说道:“这是我当家的今日刚从山上打来的
一只山鸡。”
她顿了顿,看了一眼沐歌苍白的脸色又说:“前日,小九这孩子不懂事,把晓恬推进了河里,还让她生病发烧了这么多天。我当家的意思
是把这山鸡杀了,好好的给晓恬补补身子。”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温氏即使对王猎户家有诸多不满,但也不是他家的错,现在又想着自家小女儿也的确需要好好补补,所以看着
这羽毛油光水滑的山鸡便有些犹豫。
李大嫂子见状,忙把竹筐塞到了温氏的手里,然后一言不发,一抬屁股急急忙忙的就跑了。
沐歌看着那身如铁塔一般的粗壮妇人动作竟然能如此迅速也觉得诧异,不由的侧头与温氏面面相觑。
温氏回过神来,忙放下手里的竹筐,飞快的追了出去。
“大嫂子慢走,我送送你……”
随着温氏的声音慢慢远去,沐歌趴到床沿边低头去看那只山鸡。
山鸡肥硕,委委屈屈的团身趴在竹筐里。两边面颊红红的一脸懵懂的与沐歌来了个四目相对。
想想到了后世,因为禽流感菜市场都关闭了活禽交易,沐歌连活鸡都好久未见到了,如今能看到那么漂亮的野山鸡,沐歌不由的伸手去逗
了逗,精致的小脸上笑意满满。
“嘿嘿……那山鸡是我打的!”
一道得意洋洋的声音传来,沐歌抬眼就看到那个黑瘦的小童正趾高气扬的站在窗外。
看着他跃跃欲试的就想要翻窗进来,沐歌唇角一勾,手中的小石子一弹,直接打在他的膝盖上。
“哎哟……”一声,那小童便掉了下去。紧接着又传来屑屑索索的声音,应该是他拍起来怕了拍衣衫跑走的了。
“嘿嘿……”沐歌一声轻笑,这厢温氏又掀开门帘进来了。
由于奔跑过的关系,她的脸颊绯红,看了一眼大竹筐,犹豫了一下,对着沐歌说道:“这是……王猎户家送来的,说是来跟你赔礼道歉,
你说要不要现在就杀了吃了。”
沐歌侧头瞟了一眼,摇摇头说道:“阿娘,这山鸡养了还能下蛋吧?能下蛋就不杀了吧。”
温氏听了这话,揉了揉沐歌的脑袋,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也并不是那么反对你嫁给王猎户家。就是……就是……”
“唉……”她又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我实在是气不过你阿奶为了一块帕子,用五百文就把你卖给了王家!”
沐歌闻言眉心一跳,通过温氏的解释,她才知道这个田老太有多不靠谱。
原来,几日前,田老太的父亲田总甲过七十大寿,几个姐妹都难得回家给他做寿。
做寿完,姐妹几人便去市集逛了逛,结果,田老太的二妹看中了一块帕子,一看价格竟然要一两银子,着实有些贵,便有些犹豫。
结果,在一旁的田老太一拍胸脯说她买了。说着她掏出钱袋里却发现只有五钱,还差一半呢。
此时,刚巧王猎户卖完山货路过,就借了五百文给田老太。也不知怎的,来来去去,就变成了田老太要把田晓恬许配给了王家的小子王磊
。
真是死要面子的田老太啊,沐歌默默的想,所幸她穿来的日子尚早,田晓恬还不算正式定下给那个小童。嗯……自己定要好好想想办法,
过了这关。
“婆婆还是如此的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唉……”温氏又是一声叹,擦了擦眼角,拎着小竹筐,便出去了。
虽说女娃儿在古代不值钱,但也没廉价到如此地步吧,沐歌揉了揉眉心,莫不是这田晓恬不是亲生的,是温氏捡来的吧……沐歌自嘲的笑
了笑。
在床上已经躺了大半日,沐歌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查看一下现在所处的环境,于是,她便整理了一下衣衫下得床来。
一掀门帘,沐歌走了出去。
虽然一早就知道自己房间的旁边是厨房,但是如今亲眼所见的环境还是让她吃了一惊。
这半间厨房是在正屋大厅的左侧,厨房内只有一个土灶台,灶台明显可见烟熏火燎的痕迹。灶台后可见一捆捆柴火,乱七八糟的摆放着,
显得杂乱无章。厨房内唯一的家具是一个小破碗柜,此时摆放着一些剩菜以及碗筷,看着那些个缺了口子的蓝边大碗,沐歌的眼角微微抽动了
一下。
深吸了一口气,朝外走去,沐歌穿过正屋大厅来到了院子中。
正屋的两侧算是左右厢房,正房均在此处。左侧里间算是家中最宽敞的一间房了,是田老太的居住。紧挨着的外厢房则是三房一家。右侧
厢房里间便是大房一家,外侧则为二房所用。
看着这摇摇欲坠的房子,沐歌一阵冷笑。
会用一两银子为自家小姐妹买一条心仪的手帕的当家人田老太难道就不知道拿点银子出来修葺一下房屋吗?!
沐歌还听说了除了田家爷爷留下的十亩族田外,田老太也有五亩田的嫁妆,而二房的田二强也在官府内跑腿,给自家女儿买的半匹花布也
要花一百文银子。
再想来,今日午餐的白米饭炒鸡蛋,沐歌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家中看起来如此的穷苦潦倒。
沐歌正想着,那厢温氏已经把野山鸡放到了空空如也的鸡笼里,如今正提着空竹筐走回来。
“怎么傻站着啊?”看着自家女儿直愣愣的站在院子中,她忙上前招呼着妞儿走到了自己的房中。
一进温氏的房间,沐歌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这房间虽然简陋,但十分的清爽干净。
一张大床摆放在中间,挂着清醒淡雅的天青色帐子。床尾放置了几套小孩的衣衫,想来应该是弟弟小栓的衣物。
床边则是一张方桌,上边零星的摆放了一套文房四宝。笔墨砚台被仔细端正的放置着,一旁则是厚厚的一摞草纸。可以看的出草纸上双面
都写满了字迹。想来也是宣纸昂贵,才用些草纸来练字。
草纸上的字迹清隽飘逸,清瘦潇洒,看的出习的是柳体。沐歌看到这些端正的字,不由的对未见过面的父亲田三省生出了些许好感来。
还待再看,温氏便拉着沐歌坐到了一张竹椅子上。
“别站着了,坐下来休息一会。”温氏说道:“你阿爹跟着你二叔带着小栓一起去往县寻差事,今夜也不知会不会回来,若是他们不回,
妞儿今晚便和娘睡吧。”
正如沐歌原先所见,三房分到的房间是最小的。平日里夫妻二人带着小儿子住已是勉强,所有才让小女儿一人单独住在了那由半间厨房辟
出来的小房间内。
如今,想到晚上能带着小女儿一起睡,温氏消瘦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好啊,娘。”沐歌笑着点头。
97|999
温氏摊开花布,用划粉细细的画出剪裁的线。听见沐歌这么说,她不由的一愣;随即不以为然的说道:“妞儿说什么呢?
什么赚钱的方法?”
沐歌记得她在写《落草为寇》时曾有写到田小草所在的泽宁府为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富庶繁华。而当地又有一风俗,便是最喜打扮
妇人。无论贫富;一讲到妇人梳妆打扮,无一不兴致勃勃,即使手头拮据者,也会设法购置。
这一风俗;从田二强会用一百文为自家女儿买半匹花布也可见端倪。
而刚才,沐歌见到温氏的针线篮子里整整齐齐的码放了各种颜色的布条;这些布条长短不一,层差不齐,一看便知定是温氏平时裁剪衣服
时留下来的。而这些布条中又以蓝色土布为主,心中便有了几分主意。
“娘啊,我看到你留下的这些布条想了个赚钱的法子,不知道可不可行。”沐歌笑着说道。
温氏看着自家小女儿亮晶晶的眼眸也跟着笑了一下;心想着小丫头能有什么好法子;但是也不忍抚了她的好意,只笑着说:“这些碎布都是
娘留着缝荷包的,把荷包缝好买给村里的牛二奶奶,一个也有五文钱的进账。不过,妞儿有什么好办法,且说来听听。”
“嗯!”沐歌应答了一声,伸手在篮子里拿起一条蓝色土布。
这土布编织的本就疏朗,用小剪子剪开一道口子,再用手一撕。“刺啦……”一声,一条细细长长的土布条就被撕了下来。而后,沐歌就
依法炮制把那条宽宽的蓝色土布条依次撕成宽细相同的七条。
看着排放在一起细溜溜的蓝色土布条,温氏不明就里的抬头看了一眼沐歌。随即,便看到沐歌把这七条布条依次整理好,在顶端打了一个
结。
“娘,帮我拿一下呢。”
“哦。”
温氏依言伸手抓住了沐歌递过来的布条结,而后,她便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小女儿手指翻飞如同蝴蝶穿花一般编织起了布条来。
沐歌的速度很快,很快一会,她便编了小半根。感觉到温氏吃惊的眼神,沐歌慢下速度来,一边编一边解释。温氏则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
如何让田家三房快速的致富沐歌也没什么头绪。虽说她在醒来后便发现她的随身空间并没有消失,但是看着空间中她收集的现代物资,这
样子贸贸然拿出来未免太惊世骇俗了点。
而她刚才又见到了温氏平常做完衣服后收集起来各色布条,略一寻思便有了主意。遥想当年沐歌读初中时,班级里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流
行用各种缎带、丝线编织各类手环手链。当时的沐歌和同学们研究出了好多种花样,而编织出来的手环手链也是色彩艳丽,精致漂亮。
沐歌至今还记得在她的床头柜抽屉里还藏着一条五色的手环,正是当时她最喜欢的一条。
而在上上个任务《万古流芳》中,古流云的陪嫁丫头秋实是打璎珞的好手,沐歌也见过许多漂亮的花样子。于是,她便把现代的编织方法
与之结合,就成了现在她正在编织的样子。
这主意的卖点在一个“新奇”二字,按照沐歌在上上个任务中观察来看,现时应该还没有这种小手环,那就暂且先试试看……
温氏果然精于女红,看着沐歌示范了几遍后,便提出让她也试试。沐歌从善如流的和温氏调换了位置。温氏一开始还有些生疏,在沐歌指
点之下,便很熟练掌握了编织技巧。
于是,母女二人说说笑笑一会就把这原本几乎没什么用处的废布条编织成了一个别致的小手环。
由于是用残布裁出来的布条并不长,所以这小手环做出来也不大,只能勉强塞进沐歌这九岁女童的手腕。
蔚蓝的颜色与别致精巧的花纹相映成趣,带着沐歌纤细的手腕上更显得皮肤洁白细腻,似乎让她原本苍白的皮肤也变得生机勃□□来了。
“还真好看。”温氏就着沐歌的手看着蓝色小手环赞叹的说道。
沐歌褪下的小手环给她细看,这手链就如同玉镯一般拿在手中呈圆形。
忽然,她又疑惑的问道:“妞儿是如何知道这些奇特的编织方法呢?”
用丝线编织手链的方法自古有之,只是温氏只知道用三股或者五股丝线编织麻花辫的方法,而且编织出来的是那种扁平的手链,而不是现
在小女儿用了七股布条以及这复杂的手法编织出来的这种立体的手环。
这方法太过精巧,看着这些普通的碎布条竟然在她的手中就变成了如此精美独特的装饰品,让她不得不疑问出声。
沐歌对她的问题早有准备,于是,她皱了皱眉头,小声说道:“妞儿也不太清楚呀。只知道前些天发烧的时候,有一位娘娘在妞儿的身边
编给妞儿看的。”
“娘娘?……”温氏疑惑的拖长了声音。
“嗯。”沐歌点点头,说道:“那位娘娘很好看,皮肤白白,脸圆圆的,说起话来轻轻柔柔的,也很好听。”
“哦……”沐歌略侧了侧头,眼眉弯弯说道:“娘娘说她叫天音。”
“啊?!”温氏闻声,大吃了一惊。
难道是天音娘娘显灵了?……
传说中的天音娘娘不但刺绣造诣非凡,而且在纺织剪裁方面也素有心得。
温氏从前也听说过天音娘娘喜欢度化世人,经常把自己的女红心得教于有缘人。在前朝,也流传过天音娘娘教化古氏姐妹,而使刺绣技法
流传世人的故事。
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也有如此的奇遇。
“原来是天音娘娘显灵了!”温氏双手合十,喃喃说道,“妞儿能好起来也定是天音娘娘保佑!”
“多谢天音娘娘保佑!”沐歌在一旁也学着温氏的样子朝天拜了拜。心中不由的对当初的自己设定了天音娘娘这个角色感到庆幸。
“娘,天音娘娘告诉了我这个编织法子外,还给我画了好多花样子。”沐歌拉着温氏的手说,“要不我现在画一下,省得我忘记了。”
“好啊。”温氏连连点头。
她说着就站起身来,在田三省的桌案上找出一张干净的草纸来,犹豫了一下问:“妞儿,要不你来说,我来画……”
“不用了。”沐歌说道:“小栓去年跟着阿爹开了蒙学,我也偷偷的跟着学了一点。写字可能有些问题,画个花样子我可会!”
沐歌一边说,一边拿起笔便在草纸上画了起来。
这草纸果然劣质,第一笔画上去便渗开了去,染的到处都是。沐歌暗自吐了吐舌头,再画一次却是仔细了些。
不多时,沐歌便把当初古流云时期官家时兴的花样子画了两三副出来叫给了温氏,又和她讲了其他几种编织手环的方法。
末了,沐歌还跟温氏说,既然她的荷包卖给牛二奶奶一个有五文钱,那她何不自己拿到县城里去卖,也可把把这花样子与编织的手环试着
售卖给县城里的首饰胭脂铺子。反正这也是无本的生意,能赚钱是最好,不能也不妨试试。
温氏听的心中激动,想着田三省每一旬都会去县城找些跑腿的活,那时,她便央了与他一同去往,她想着,当下就又翻出从前用剩下的布
头,开始编织起来。编了不久,她又想出了许多新花样,不由的兴趣更浓,便更加投入起来……
很快又到了晚饭时间,温氏这才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往厨房做饭。她刚准备淘米下锅,这边田老太就传出话来,今日晚上她要自家房中吃
,就不出来了和大伙一起进食了。田老太这么一说,韩二嫂也发话说,他们二房也准备在自家房中吃饭,温氏不用烧他们的饭菜了。
跟在温氏身边的沐歌倒是愣了一下,心中疑惑这一大家子人竟然还有此规矩。
她正想着,却看到温氏脸色淡然的把原本晚饭要用的白米交还给了田老太,又从田老太处拿出的几个番薯。然后就手脚麻利的用这番薯烧
了一大锅番薯粥。
当番薯粥“咕嘟咕嘟……”的冒出香气时,沐歌探头看了一眼橱柜,中午剩下的炒鸡蛋、墨鱼蛋早已不见了踪影。
“呵呵……”
想来也是,如今田二强已经回去府衙去了,而田三省与小栓也不在。都说田老太最喜欢二儿子,现在他不在,家中剩下的人就用番薯便可
打发了。
温氏对此习以为常,做好了番薯粥后与李大嫂打了一声招呼,便盛了两碗番薯粥到房中,与沐歌一同吃。
吃着软糯香甜的番薯粥,沐歌也觉得很是新鲜。不过温氏显然不是如此认为,她只吃了几口就觉得腻味的厉害,便悄悄的在床后拿出了一
个小瓦罐。
沐歌好奇的探头一看,却是一瓦罐子的咸笋。
田家村靠山面海,村中多竹山,一到春天,村民们都会上山挖笋。毛笋、雷笋等这些,自然是有人看管不能随便挖取。但是,有些长的漫
山遍野的野生小笋却是先到先得。
沐歌如今看到的咸笋都不过女儿家小手指粗细,白中带着点微黄,经过腌制散发出一股咸鲜的味道。
温氏悄悄的冲沐歌嘘了一声,从罐子中取了两三支咸笋来,用房中的凉水略微冲洗了一下,便递给了沐歌,让她就着粥吃。
98|999
母女二人还在房中吃饭,忽然听到有人推门进来。扭头一看却是田三省带着小栓回来了。
“如何今日就回了?”温氏放下饭碗;上前接过田三省手中的东西,疑惑的问道:“二哥没有留宿吗?”
“不是。”田三省激动的说:“娘子,你可知我们泽宁府出了一位神童!”
“啊?”温氏没想到连夜归家的丈夫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她对神童明显没有丈夫那么感兴趣,只是略张了张嘴巴;回过神来便问道
:“你与小栓用过饭了吗?今日晚饭是番薯粥,我帮你们去打一点来。”
“不用忙活啦。”田三省明显兴致不错,他拿起沐歌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而后便说:“我们已经在二哥处用过晚饭;不过我心念着这个
惊人的消息就急急忙忙的回家来了。”
“是啊。”小栓也擦了擦脸;嘟着嘴说,“阿爹从袁相公处听到这个消息就失魂落魄、魂不守舍的,二叔留饭都没怎么吃,马上就赶了回
来。”
也没带我去春风楼听说书呢……小栓撇了撇嘴,没再说话。
“哦……那是什么消息呢?”温氏听他们这么一说倒是来了兴趣;她收拾了娘俩吃饭的碗筷;坐在床边;一边挑拣布条一边说;“什么神童呀
?”
田三省也在书桌后坐定,缓缓说道:“我今日在县衙的官差处听说县里出了一个神童,十二岁便考得了县试第一名。”
“当时,我也并不是很在意,毕竟如今有条件的人家中的小儿五六岁便已开蒙,如此算来,即使十二岁考进县试也是容易。更何况古时还
有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甘罗十二为相。”
“不过啊。”田三省顿了顿又说:“我后又去了蒙师袁相公的家中,这才知道这神童本是县城中圜秀才的遗腹子。少年失孤,家中只余一
个瘸腿的老家丁相依为命。”
“我听蒙师所说,这神童天资聪颖、过目成咏,且又坚韧刻苦。虽然去岁才开的蒙学,今年二月里的县试便考中了第一名。”
“哎……”他说着叹了口气,“想我十岁开蒙,十五岁第一次参加县试落榜,后来又考了几年,不是因为生病,就是因为紧张,都没有考
中。而后便是阿爹故去,孝期三年……如今,府试三年两届,今年五月,这神童将参加府试,也不知能否高中,反正我是看不到了……”
温氏闻言,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如何宽慰他。
一旁小栓却说:“阿爹,别担心,那个神童不过十二岁,这次县试第一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我阿爹用功读书如此多年,难道还怕他不成。
”
家人的安慰并没有让田三省好受多少,他只愁眉苦脸的坐在一旁长吁短叹。想来放弃读书对他还是无法释怀。
“阿爹,既然这神童只读了一年便已是县试第一,那说明其天资果然聪颖,非我辈可所及。”
这时,一直在房内默不作声的沐歌忽然说道:“不过,妞儿听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本是日积月累之事,
切不能一蹴即就。”
“而我阿爹多年苦读,基本功扎实,也非一般人可及。如今,今年二月的县试已过,阿爹不如好好准备,以待来年一举夺魁。”
“阿爹这次听闻了神童的事迹,连夜便从二叔处归家,想来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是吗?”
女童特有的声音清脆,俏生生的在简陋的房间中回荡,倒有一种令人醍醐灌顶之感。
田三省闻言,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说道:“妞儿说的不错,我听闻了这神童的事情,心中感慨万千,更是明白要愈加用功读书,所以便
连夜赶回家中想要与母亲商量读书的事情。”
沐歌点了点头,没想到自家的便宜老爹还是个有气性的。
“不过……家中的情况我也知道。”田三省说着,又觉气馁。
“他爹这钱你就别担心了,只要你有心读书,今年我无论如何也把钱给你凑齐了。”温氏忽然说道,这声音斩钉截铁,让人毋庸置疑。当
生活展露一点点希望的时候,女子往往会比男人更加的坚毅与决绝。
“好!”田三省看着妻子坚毅的表情,也咬牙点头说道:“我就再试这一次,若是再不中,我就再不提读书之事。”
田三省便要拿出书来读,沐歌忽然想到要提醒他几句。想想自己当年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做过的试卷比小山还高,在题海战术中摸爬滚
打,自是有一番自己的心得体会。
于是,沐歌试探的问:“阿爹,我听说县试时所有考生的考卷都是由知县一人定夺。是吗?”
“那是自然。是由本县的老父母周知县批阅。”
“哦……”沐歌拖长了声音,说道:“如此阿爹何不妨把周知县童试、乡试、院试、会试时的程文都好好阅读一番,看看其对文章的好恶
,投其所好也算考试的一种捷径。”
看着她说的头头是道,田三省也不由的点头称是。
沐歌见状又说:“妞儿知阿爹平时临摹的是柳公的柳体草书,但,妞儿想三天内周知县一人要看三千篇文章,定是会看的头晕眼花,恶心
想吐。在那么多的文章中,若是阿爹的字工整洁净,卷面整洁,定也会博取周知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