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重要军事基地中,出现了大批的两国军队,同时发现有几支舰队和若干船队正通过苏伊士运河不断的向印度洋一带集结;但是在船队的规模和已集结的兵力武装力量上看,英法两国不管在集结速度还是集结力量上要慢于美国。”最后几张资料上是针对英法两国的军事侦查情报资料,可以在照片上看出,苏伊士运河上,正有着相当数量的船队正准备或者是正在通过运河。
“敌人的速度要比我想象中的快,时间不多了,你们总参研究出来美国人动手的时间没有?”段国学的眉头轻轻的拧在一起,美国人的动作很快,至少已经比英国和法国要快了一步。因为这三个国家别看有着相同的政治体制,有着相同的盟友利益,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这铁板一也不是硬邦邦的一块的……
谁都想给自己多捞一些利益,英国人如此,法国人如此,美国人更加如此。英法两国是想夺回在东南亚一带的殖民地利益圈,而美国则是想在这两家之前打着驱逐法西斯日寇的名义以解放者的光辉身份占领这里形成既成事实,以便好堵住英法两国盟友的嘴……
“海军准备的怎么样?”
“一切都在以冲刺速度抓紧训练和战备着,吕万洋和海军参谋部所制定出来的作战方案是稳守求攻,作为我们中国三军中最为软肋的海军,和这几个世界老牌海军强国作战时,稳守求攻。”
“嗯,不错,没有贪功冒进,这很好。海军我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在东南亚和未来澳大利亚一带依托岸基飞机和后勤短距离优势,能抵挡住对方的进攻就是最大的胜利,至于远洋进攻,四五年前除了远洋潜艇部队之外其他部队都不要去考虑!!”
第四百七十二章
“德国士兵在一战时喜欢用手中的工兵铲做为武器,那是因为工兵铲这种东西在战壕中的确是要比刺刀好用,挥能砍,刺能扎,短巧的个头不仅在战壕中挥舞自如,同时在长度上也要比刺刀长一点……”坐在一棵倒塌的大树干上,陈立新正在给围坐在身边一大圈的新战士在讲述着肉搏技巧和理论,虽然陈立新在文化程度上要比黄毛这些小辈军官要差很多,但是在战斗经验上,已经有十多年从军经验的他身经大小作战数百次,不管是群殴对方还是被对方群殴都有着相当的经验,要不然他也不会能继续活着站在这里讲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围坐的新战士中不仅有着中国新兵,同时还有很多犹太士兵。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德国人喜欢用工兵铲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并不擅长于肉搏战,虽然他们将工兵铲屡屡的在肉搏战中创造佳绩,但是更要注意的是他们的欧洲对手也同样不适应肉搏战,说到底,你们要清楚的知道,工兵铲只是可以当武器的工具,而刺刀是可以当工具的武器,两者之间在设计的先决思想就已经决定了它们的最重要的作用。”
陈立新挥舞着工兵铲示意着几个最为简单也非常实用的格挡和突刺作用,虽然看上去动作不大不如挥舞着工兵铲劈砍的声势威力,但是让新战士们心惊肉跳的是每当陈立新格挡开作为练习对象的小战士的武器后,工兵铲那扁扁的弧线尖头便准确的突刺到对方的咽喉、档下等几个要害位置,所有人都知道虽然工兵铲并不锋利,但是在实战中,被这样的东西给击中这些要害也足以使其丧失活动能力。
“要说到肉搏战,还是东方人将他玩到了极致!这里面首先要说日本鬼子,日本的三八大盖步枪除了最求过分的稳定性能之外,将步枪和刺刀长度加长到一定程度上也是小鬼子崇拜冷兵器的一种思想在里面,而且在日军早年间,特别是几个常备的甲种师团,拼刺刀的技术是相当的厉害,三个小鬼子成品字形站位,在刺杀时相互支援,在战争初期可以对抗当时的国大党七、八个人。在这点上我在整编之前和日本鬼子打过,深知其中的厉害。就连我们第六军五三二团前身的英雄营,也曾经在湖南会战中和日本第六师团硬碰硬的拼过刺刀战,你们石团长就是从那一场战斗中开始成长起来的。”
“现在话说回来,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一旦和敌军要进行肉搏,中距离拼刺刀时不要太犹豫,要有一种杀气,这种杀气会给你刺刀见红一往无前制胜的法宝……”
陈立新滔滔不绝的和战士们讲述着肉搏战中的各种技术和技巧,虽然这种肉搏战到现在为止已经很少出现在中国士兵的战斗中,但是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也许你跑到路边拉个野尿都有可能会被敌军的侦查部队给盯上,进入搜索房间也许也会有从门背后、衣柜中扑出来的敌人,多学一种生产技能并不会占用你大脑里多少细胞,只会让你多付出一些汗水和辛劳,但是很有可能在今后的战场上挽救回你和你战友的性命!
而且陈立新的肉搏技巧不仅简单实用,同时在他被整编进入到军校中还专门去学习了西南军队中的很多搏击技巧,在搏击课程中,虽然他的年龄要比很多学员要大,但是却是搏击课程中数一数二的高手,丰富的实战经验甚至连教授搏击课的教官都对他另眼相看,亲自和他切磋交流。最后一点,当他一来兴头后将身上的衣服一脱,他身上大大小小二十多处伤痕总会让对手知道,这是一个多次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兵,而那些新兵们也会不由自主的对他尊敬崇拜。男人嘛,身上的伤痕就是自己的功勋章 !
“老陈教的挺带劲!!”在不远处,黄毛和洪阿根两个老战友正坐在简易工事的外面看着陈立新。在陈立新的教授下,很多战士跃跃欲试的上前讨教学习着,陈立新是来者不拒,每当放到挑战者之后都会赢得战士们的一片掌声和叫好声,而那些犹太士兵也同样如此,男人在崇拜英雄上面是有着绝对共同的话语。
“是啊,如果不是他来晚了,再给他点时间他绝对是个将军!”洪阿根的话中带着另外的一层含义。要说陈立新在接受整编前就已经是个团长了,但是他自愿降低军衔重新补习文化课和基础军事理论课程,对于他这个只会打仗的大老粗来说的确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但是令人吃惊的是陈立新做到了。如果仗再这么打下去,按照时间和功勋的累积,他绝对能当上将军。只是这个时间进程最少也要这么几年,而这仗,还要打几年呢?谁都不敢保证。
“算了,别想这些了,管他再打几年,只要将我们的事情给做好,把我们这个有些作为样本工程的独立团给建立成一支精锐,就是战后裁军也裁不到我们!”黄毛拍拍自己老兄弟的后背给予着对方鼓励。
“黄毛说的对,这段时间来我们能寻找到的日本小鬼子是越来越少,很多人开始有一种错觉,认为战争即将要结束了,但是我认为不是!”石继平突然从二人身后的掩体中走出来,手里端着个口盅,拍了拍简易工事上还沾着的泥土径自坐了下去。
“小日本已经跳不起来了,现在即便是在日本移民最多的第二大岛屿加里曼丹岛上,和日军的战斗也是越来越呈一边倒的局面,日本小鬼子快完了。但是如果打完小日本就结束战争的话为什么总指挥还要不断的往南方增加兵力呢?我认为没这么简单。而且我收到消息,我们今后的敌人,很有可能就是美英法这些老牌列强们……”石继平淡淡的说出对于其他二人来说非常震惊的内容……
第四百七十三章
“而且我收到消息,我们今后的敌人,很有可能就是美英法这些老牌列强们,特别是美国人,更会是第一波!”石继平淡淡的说出对于其他二人来说非常震惊的内容。
“啥?打美国?”黄毛和洪阿根非常震惊。
“对,打美国,但是消息就这么多,目前还是对下面保密的,具体的东西和对方的各种资料会在过段时间逐步下放,老陈已经知道了,所以今后的日子里,对新兵的训练还要再加强……”石继平喝完口中搪瓷口盅里的水,将最后一点含带着不知名沉浮物的水到在了富含水分的土地上。
看着石继平离开,黄毛和洪阿根并没有追上继续追问些什么,因为他们也知道如果石继平能知道的更多或者是能告诉他的话,石继平肯定不会向他们这些老兄弟隐瞒。相互对望一眼,黄毛和洪阿根眼都知道,如果真的要继续作战的话,也许这一仗还要再打这么几年。
和陈立新这样整编后再教育培养出来的士兵或者是军官不同,黄毛这些人可是在少年时期正儿八经的在西南的学校里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最起码也是小学学历。这系统学习可不比入伍后的恶补,军队中恶补的知识层面多为最基本的八百个汉字的识、写、用以及加减乘除等一些基础知识,毕竟军队里每天大运动量的训练就已经让人精疲力竭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而学校中的系统教育不仅有这些内容,还含有各种不同的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等一系列的初级自然科学这些包罗万象的基础课程,可以简单的说,刚刚扫盲的兵也许能看得懂报纸或者是命令,但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对手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就很困难了……
陈立新这些才刚扫盲的兵不太清楚,但是黄毛他们可是略知一、二的,他们能知道,这些国家中,美国的国土很大,而英国和法国虽然国土小,但是在几百年前就进入到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而且作为工业发展的一个连带发展,中国清王朝的大门也被它们用大炮给轰开。
现在要和这些国家开战?黄毛和洪阿根用力的相互掐掐对方,嗯,还蛮疼,不是在做梦……
和黄毛这些只需要练兵的基层军官不同,在第三战区的高级作战指挥部中,已经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成立了一段时间,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美英法三国国家的一些资料和军队情况作一个较为大观性的整合,让战士们通过电影、图片、文字等手段初步了解对手。
这样做的一个目的就是让战士们对未来的对手处于一种略为了解的状态,虽然现在国内有相当一批犹太人在国内生活,但是这些人更多的只是集中在西南几省工作生活,而中国实在是太大了,还有更多地区的战士甚至连外国人都没有见过。要知道,在后世中,在朝鲜战争初期,当时的万岁军就曾闹出过中国士兵见到黑人后大喊黑鬼黑鬼后退的黑人团事件,段国学可不想在自己的部队中也闹出这种不是笑话的笑话出来。
和之前日本与苏联的交战不同,和日本的作战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段国学势力扩张的一个黄金时期,不仅在逐步歼灭日军收复领土之时累积了相当高的国内声望,同时也极大的扩张了自己的军队。
但是这种吹气球式的扩张所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战斗力下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普通无文化青年入伍,军队战斗力和之前相比处于一个略微下滑的趋势,同时由于部队扩张太快,基层军官和高级将领也出现了很大的缺口,不得已,原西南的很多老兵都逐渐的提拔上来,这也就是黄毛等人能迅晋升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而对苏联的作战在东北区的补给站战役中,这些军队也暴露出很多迅扩张后的缺点;同时这时候的作战已经不再象当年湖南会战那样冲顶几十万人的规模,而是上百万、数百万的规模,光是后勤保障中所动用的人力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说,和苏联的两次作战都是考验、检验新整编后的中国军队最好的试金石。在对苏作战中,中国军方从士兵到高级指挥官,从一线到后勤都得到了很好的考验和很多宝贵的经验,这给段国学现在向美英法等国开战增添了不少底气。战争不是儿戏,既然段国学要想向世界证明中国的重新崛起,那么就需要有足够的声音和足够的力量来支持起这种崛起。
“从目前的局势展来看,在原先的计划当中,我们没有考虑到美国人的进度会这么快,当然这个原因很有可能是日本失去了中国的殖民地后导致的物资资源匮乏所造成的,不过现在事实已经发生了,我们不能再按照之前所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按部就班,现在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是美国人先和我们在东南亚的岛屿上动手,还是我们先登陆澳大利亚,逼迫美英法等国在澳大利亚和我们陆军作战?”在高级军事会议上,黄林的发言打开了与会众人的话匣子和早已思考多时的方案构思,开始纷纷表态陈述己见。
“我建议仍旧按照原定计划方案,东南亚一带岛屿众多,与其将我们的兵力分散开来铺洒到各个岛屿上去,还不如让集中在几个大型岛屿上进行决战。”很快有人表示支持原先的作战方案,最大程度的挥出中国陆军的强项。
“反对!如果我们将主战场放到澳大利亚,那么我们的后勤支援只能依靠海军来完成,虽然海军现在实力不弱,但是和美英法等国的老牌海军相比还是略显稚嫩,我们不能将全部的宝押在海军上。海军在和列强舰队交手时胜利倒好说,可一旦失利呢?我们的陆军将在澳大利亚陷入绝境!因此我认为在东南亚一带和列强们进行作战是较为理想的,虽然这里岛屿众多,但是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岛屿还就是那么几个。在这里,我们可以依托岸基海军航空兵的力量,给我们的舰队提供最有利的支援。同时这些海域环境复杂,也正好给我们的海军提供了很多有利的隐藏条件……”
前面的发言立即有人表示反对,战场的态势是瞬息万变的,以前所制定出来的作战方案并不能表示现在就能继续适用,因此他的方案迅速的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而且他力主依托东南亚复杂的海域特点和借助海军航空兵的方案也得到了很多海军军官的支持,这种方案恰恰正是海军们所希望的,虽然海军们都是不错的棒小伙,而且海军有着很多先进武器做支持,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已经盲目自信到认为自己天下第一的狂妄中去。
“但是将重心放在东南亚一带不利于我们陆军作战,这里土地狭小,植被众多,非常不利于我们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放着我们自身的火力优势不用去和这些列强们寸土寸地的玩岛屿争夺战?”很快,对方也立即指出这种做法的不利因素。
“但是问题是美国人已经在东南亚东部的海岛上建立了进攻的桥头堡跳板,即便是我们将重心放在澳大利亚,可问题是对方会不会按着我们的步调走一定会和我们在澳大利亚上打陆地决战呢?只要它们将重点攻击力量集中在东南亚一带,我们就面临被拦腰切断的危险,战争的很大一条就是不能按着对方的步调来进行作战!”这边也针锋相对的指出原定计划中,现在新局势下的变化。
很快会议指挥中心这个决定着战斗走向的大房间里变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为自己支持的方案而不断各抒己见,争论的中心就是将作战的重心是放在东南亚一带还是澳大利亚一带上去。
这个议题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分出高下,但是却是目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且是战略上的大问题。一旦战略失误,很有可能会给今后的战争走向带来致命的后果,也许不仅仅是数十万人生命的生死,更可能是影响中国在今后未来战略走向的方向,在这点上,黄林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看着各抒己见的高级军事将领还有那些作战参谋,黄林感到有些宽慰,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人不断的挑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更能让对方审视和重新寻找新的办法来支撑自己原先的方案,可以说,现在会议室里的两种不同意见实际上就是一次作战大推演,双方在没有动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在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作战;在这种作战中,双方各有胜负各,有亮点出现。
而黄林也看了看坐在会议室墙边上的那些记员,他们正不断的将双方在这种语言和思想还有方案上的对抗给记录下来,这些东西会被经过整理以更条理和更有价值的方式交到一些人的手中。在这些人在看过这些资料后,会最终决定出中国要以什么作战战略和战术来进行接下来的战争!
第四百七十四章
“看来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啊……”段国学看过作战参谋两方所制定出来的作战思路和大体的应对方案有些感慨。毕竟美国人清剿日军的速度要略微快于后世,这使得在发动澳洲战役时,中国不得不面对将主战场放在澳大利亚还是东南亚这样的两难选择题。
这个原因段国学也能理解,毕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里面,一个就是日本没有了中国这个巨大的殖民地作为提供战争物资的来源地,很多物资都无法能够满足国家战争的需要,原本就极度匮乏的资源更是不能用捉襟见肘来形容出目前日本物资的匮乏;第二个就是由于德国没有南下攻占法国,这使得欧洲目前仍旧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宣战不开战的状态中,美国也没有直接介入到欧洲或者是非洲战场中去,这使得美国人能有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来集中收拾小日本。
有因就有果,目前的局势其实也有着段国学自己这只黑手之前操弄带来的,段国学也只能去面对和化解。
“底下的意见是这样,那你和几位老将们的意见呢?”段国学将作战参谋们的方案给放到一边,抬头看着坐在办公桌对面的黄林。
“我们几个的意见是按原计划打!”黄林折钉截铁的回答着。
“哦?”
“虽然我们让这些参谋部的人相互推演决定那种方案更适合,但是其实这样的推演只是更多的在进行战略发展过程前的一种补洞,也同时让这些参谋们能多开动脑筋锻炼锻炼他们。其实不管怎么打,用哪种方案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对手按照你的步调来作战,相对的同道理,我们也不能按照对方的步调来进行作战。”黄林顿口气,缓冲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后继续说道。
“虽然很多人都倾向于将作战重心放在东南亚一带进行,这是一种就目前局势上看非常稳妥的方案。在东南亚一带作战的话我们后勤补给线没有那么远,后勤压力也不大;就目前海军的实力而言,相对集中和较小的海域也能使我们能更好的控制住战争的发展走向,对手也很难从海上攻击我们的海洋补给动脉。向西,我们只要守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几个重要的出入口,借助海军航空兵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将从西面开来的英法两国海军给挡在外面。向东,我们也只用守住苏禄海和爪哇海以及台湾到吕宋岛这段海峡便可将南海变成我们的内海花园。海军们绝对有这个实力!”
“但是……”虽然前面黄林大加称赞了这种看法和调整出来的方案,不过话锋一转,黄林立刻又提出了他和几位老将的最终结论。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们能防住对方,但是这种作战方案中,我们最为强大的陆军却只能坐等在海岛上傻傻的等待着对方前来和我们打海岛争夺战。这的确不能将我们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我们的陆军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士兵,也拥有着最好的单兵武装,更拥有着最为完善的机械化集团军。而这些部队,只有让他们在澳大利亚那广阔的土地上奔驰畅跑才是最能体现和发挥他们价值的地方。”
“虽然一旦我们按照原定方案中登陆澳大利亚,势必会拉长我们的补给线和增加海洋补给线上被袭击的风险,但是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表面上看过大过长的海洋运输线和范围增加了受袭的风险,但是同样也让对方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来进攻拦赌我们的海洋运输线,这样势必同样给对方出了一个选择题:在没用增加攻击力量下,是将自己手头上的攻击力量投入到东南亚一带做腰斩之战呢?还是将力量投入到阻拦我们运输线上呢?”
“总指挥,你曾经说过,你不喜欢海军将自己比喻成海上长城的说法,因为长城虽然伟大但却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围墙,他抵御住了外敌的入侵,但更多的也阻止了我们中国人杀出去的思维,什么样的敌人最安全?只有已经死去的敌人是最安全的!如果我是古代的皇帝,我不会闭关坐守防御,我会让我的精兵强将们杀出长城,将一切威胁中国安全的敌人撵杀到从骨子里惧怕中国而不敢有丝毫作乱的恐惧心理。”
“海军,就是进攻!杀到对方的家门口,将对方堵死在家门口后在对方的地头上狠狠的打,只有这样才能最为确保我们后勤线的安全和稳定。在这一点上,日本鬼子偷袭美国珍珠港虽然在国家战略上是错误的,但是战略战术上却是极为正确的!”
段国学静静的聆听着黄林对他的分析和介绍,表情上没有一点的变化,依旧是那样淡淡的微笑,让人看不出他心中到底现在是开心,还是一种不快后的沉思。
“那你就不害怕我们的决定就不是象刚才你说的那样,在军事战略战术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国家战略上却是错误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吗?”段国学反问了一句黄林。
“不害怕,因为我们中国和日本不同!我们虽然起步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拥有了比日本发动战争前更加雄厚的工业底子,也有更多的资源可以使用,而且现在美英法三国想要向东南亚伸手已经是和尚头顶的虱子那样明摆着的事,只要我们不退出东南亚,这些国家迟早会和我们宣战开打。缩在家里等着被别人找上门来打也是打,伸出去到他们那打同样是打,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更好的方式来打呢?”
“那你们能保证能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步调来进行作战吗?”很满意黄林他们这些高级指挥将领能有着一个巨大的突破转变,中国人就是太好面子和传统思维束缚,战争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战争的目的就是解决嘴皮子政治所化解不了的矛盾,还有那巨大的利益;段国学欣喜的看到,战争表面上看是很邪恶的,但是如果运用好战争之后的收益,那么战争也不是那么的令人讨厌了。不过段国学现在更想了解清楚,这些军事家们能否帮助自己更好、更如愿的进行接下来的战争呢?
“对于这一点,我们做了两手准备!”黄林地图摊开更大一点,以便让自己的解说更加方便。
“总指挥请看,我们是这么考虑的,要想让对方不能集中兵力在东南亚一带实施腰斩进攻,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让他们不得不分兵。这样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要在澳大利亚将他们的利益给打痛,要让他们痛的跳起来,要让他们无法忍受澳大利亚的痛,只有这样,这些利益至上的人才会伸手死死的捂住自己的金贵的伤口不能腾出双手去和我们作战!因此我们会让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澳大利亚痛下死手的打,以最快的速度扩大战果,但是在一定时刻又要留着他们一口气吊着。我就不信澳大利亚这帮被打疼的人不会哭着喊着让它们的女王出兵解救自己。”
“很形象的比喻……不过貌似美国人在澳大利亚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你这招人家未必会上钩。”段国学赞了一声后追问着方案中的漏洞。
“是的,不过美国人在澳大利亚利益不多,但是英国人却很多啊;而且,在澳大利亚投资那片土地上各种矿藏开发的又不仅仅只有英国人……”黄林说到这有些狡黠的笑了起来。听到这段国学也明白了黄林他们的意思,打澳大利亚会让英国人不得不顾忌英联邦成员,虽然不能百分百的肯定,但是至少有一半机会能让英国约翰牛们不得不分兵澳大利亚,只要对方一分兵,那至少向西面的防守压力便减轻了不少。
“不过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案,将自己的生死交到赌博对方选择这一手上实在太过于冒险……”段国学在明白后还是有些摇头,这样做的风险实在是太大,这不是求稳的黄林的风格,更不是杨文生还有高级幕后指挥刘帅的行事风格。
“这个请放心,对于海军来说,有一样即将交付使用的新式装备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巡逻防守效率,只要能先手发现对方,那么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战前的准备工作,经过之前不断的练习中发现,只要能有八个小时左右时间的准备,一、两支舰队那就是在给我们中国海军送菜砍着玩!”
“你……”
“总指挥,高空预警机在经过试验运行后,即将交付使用!它的出现,将极大的提高我们海军远洋侦查和作战的胜率!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它能保证我们的海军在和对方作战前,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而是已经先手一步的做好各种作战准备。海军有信心,在岸基海军航空兵的支援下,用导弹、炸弹将这些老牌强国舰队全送到海里喂鲨鱼!”
第四百七十五章 登高望远
一种新武器的诞生也许并不能改变战争的走向,但如果能和其他武器搭配得当,发挥出它最大的效能,那所带来的后果真的能改变一场战役的胜败,而一场关键战役的胜负,也许就会影响到整个战略的发展进程;但这一切,都需要使用它的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这种新武器的作用出来。
在吉隆坡的机场上,原先日本鬼子所开辟出来的机场现在在中国工程兵的扩建下已经比原先的规模足足扩大了五倍,不仅修筑了两条长长的高标号水泥跑道,同时更多的机库,更多的油库以及辅助设施也修建起来,但是更多的设施改造和新建设施仍旧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吉隆坡这个地方的位置相当的重要,不仅可以抚守住马六甲海峡,也可以依托其在地理位置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军事中心。而在机场的几个大型机库中,三架“远警3”高空预警机正在这里进行转场飞行后的检修工作。
从预警机中走下来,海军司令吕万洋非常满意这种背着大大圆盘的大型飞机给自己所带来的震撼和提高未来作战中的指挥以及获胜的几率。这种用远程战略运输机所改装研制生产出来的高空预警机就和介绍的那样,利用其高高的工作环境,利用其背负着的雷达在高空中对天空和海洋面进行侦查,巨大的雷达使得飞行在万米高空的预警机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仍旧有着超过两百六十公里的预警半径,而天气晴朗时,预警半径甚至可以超过四百公里。
远警3型预警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设备庞大而专门采用战略远程运输机来进行研制,因此巨大的机身不仅能轻易的容纳进大量的电子仪器设备和相应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可以凭有着长时间的滞空能力和远程飞行能力;以最经济的每小时五百五十公里时速巡航时,飞机可以达到超过六千公里的飞行距离,滞空时间可以达到十小时以上,而经过空中加油后,飞机可以延长飞行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这个数字并不是飞机的工作时间,而是要考虑到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在长时间飞行工作后所产生的身体疲劳。
有了这几架高空预警机,吕万洋可以能以吉隆坡为中心,用圆规在一千五百公里至两千公里处划一道警戒圈出来,任何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