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实的盗墓(黑山)-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恰逢蒋介石六十大寿,驻新乡的国/军第三十一集团军的司令员王仲廉搞到了此鼎。讲这个鼎作为“寿礼”通过火车运往南京,还派出了一只护卫队保护此鼎的安全。
    王本意送鼎给蒋介石是讨他的欢心,当时日本人也投降了。“问鼎天下”,没有想到马屁拍到马蹄子上面去了,蒋介石把王大骂一顿,
    很多朋友不明白,当年宋美龄可是收了孙殿英从慈禧老佛爷嘴里抠出的夜明珠,这个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鼎是国宝,那么大那么重,一路招摇的送到了南京,这世人皆知啊。如果收下了,外界还不骂“老头子”是敛财狂?
    礼重惹祸,何况这还是国宝啊!当年端方曾用毛公鼎给袁世凯的第五子袁克权的妻子当女儿嫁妆,袁世凯都没有敢收。至于这些人敢不敢收,我说,私底下敢收,明面上谁也不敢收。现在的社会不也是这样的吗?呵呵。
    当然蒋介石会做事,道理就在这呢,这“寿礼”来了,也不能退回去吧,这东西可以悄悄的送,你明面的送,谁敢要啊?
    “这鼎是全体国民的”就这一句话,蒋介石就把这鼎拨给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当年此鼎曾在南京展出过,蒋介石还携夫人宋美龄亲临参观,宝鼎在南京展出,轰动了整个南京城。
    当年蒋介石退守台湾的时候,也想把此鼎一起运走,这件大鼎也在运输的范围之内。据说当时都打包运到机场了。那些只顾逃命的达官贵人携带了太多的细软。根本就没有地方在装下这又大又重的宝鼎了,就给扔在机场了。要不,这件东西就到了台湾了。就在台北故宫里面去了。
    当然现在古玩界也有好东西出现,但是一般都在地下,外人根本就也混不到这个圈子里面。当然了现在只要你有钱,买个仿制的这样的大鼎摆在家里也没有人管的。充充门面什么的也是可以的,但是我感觉,只要埋在地下的才是真正的历史。至于这些现代仿品,看看就行了。
    聊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就告诉大家没有盗墓人搞不出来的物件,这样的国之重器都是当年盗墓人从地下刨出来,还有什么挖不出来的呢。现在的安阳侯家庄立起了一个石碑,上面写着司母戊鼎出生地,就是当年挖出大鼎的吴家祖坟所在地,吴家也应为护鼎有功,当年曾受到政府表彰,毕竟这样的一个国宝没有流到日
    本人手里,也是一件庆幸的事情。
    现在这样的物件真的要说发现的话,可比那个年代好运出来多了,五个人,一组滑轮,吊链,一个晚上就可以运出来,上吨重的石五供都可以运到山下,还有什么运不出的,不要小看中国人的智慧,盗墓里面也是人才辈出的。
    昨天和一个朋友喝酒聊天,这个家伙是早年在内蒙那边折腾,现在我不知道干不干了,看样子因该还没有离开这个行里,还在折腾,这个家伙告诉我,前几年,他们砸开了一个窑子。里面出来的东西海了。看脸上得意的表情,我也知道这个家伙收获颇丰。在盗墓人的嘴里,砸开窑子,就是挖到了好东西,都是一些值钱的物件,我说的这个哥么,提起当年的发家史,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711最后的疯狂5


    我应该戒酒了,喝点酒就犯懒。什么都不想干,上了年岁的原因吧。断更了好几天,大家也不要介意,反正也快结尾了,想想自己还是喝点吧,佳人美酒枕边书,男人一生三大最快乐的事情。
    佳人没有,美酒不算。枕边书倒是不少,有这两样就行了。还是聊故事吧,这几天要是没事就把这个故事讲完吧,拖的也够久了的,我都烦了,不知道看书的朋友烦不烦。
    前几天的一起喝酒的那个内蒙的哥么,也是一个圈子里面混饭吃的,简单的说,就是土里刨食的,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的。
    说到他的祖上,可是显赫一时,虽然不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也是衣食无忧。据他说,他的祖上曾经连续两代人给内蒙的一个王爷家里当管家,还是那种什么都伺候的管家,总之就是权力很大的那种。
    他是太爷给王爷当了一辈子管家,到了他爷爷那辈人。还是伺候这个王爷家族。里外大小事情,吃喝拉撒睡吧,什么都要想到,过手的银子也不少,自己也落下了很多实惠。
    王爷更是赐给了一套宅子,叫他家祖上居住,富不过三代,王府也渐渐的没落了。也请不起丫鬟老妈子之类了,自然也就雇不起什么管家了,据说那个王爷最后都混到把手里的地卖了过日子。好在这个王爷的后人还是比较讲究的,根本也没有想把祖上赐给的宅子收回来,一家人还是有个安身之处。
    到了他父亲哪辈,家里把房子可以卖的都卖了,只留下三间煤棚栖身。除了给人家当管家,也没有什么求生的本事,还不屑拉车种地过活。就这样坐吃山空,祖上留下的那点家产都卖的差不多了,也没有什么可卖了的。
    家里还有一块菜园子,还有一口浇菜种地的水井。他爷爷临死前就叮嘱了无论再穷在苦,这个菜园子和水井不能卖,打死了也不能。到了他父亲临死咽气的时候,还是这番话。还是叮嘱看好了这块园子和这口井。
    那个年代,他媳妇都穷的和走街串巷的擀毡子的小伙计跑了,这个家伙一个人也没有什么牵挂了,天天睡在漏风的煤棚里面想着怎么发财。
    这个家伙脑瓜子一闪,想到他爹临死前的交待。莫非这菜园子里面埋着什么宝贝,要不早就给卖了。想到了就干。扛着个铁锹就出去,菜园子不大,这个家伙整整挖下去半米,什么也没有看到,原本因为他的死鬼老爹或者他爷爷给他留下什么黄白物件都埋在菜地里面呢。
    最后看到了这口水井,井水不深,一年四季都只有半米左右,无论干旱还是洪涝的年景,井水总是这样。老人都讲这口井通着海眼呢,井口是两个圆形的大青石雕琢成的,井壁是山皮石和青砖砌成的,谁也说不好这口井的年纪了,井口被提水的辘轳上面的井绳都给磨出了很深的凹糟了。
    莫非这井底下有宝贝。这菜园子东圃给翻的无法在翻了。一个铜板也没有找到了,这处宅子还有菜园子都是当年王爷家里赏赐给的,要是真的有宝贝,就因该在这井里。
    一不做二不休,这个家伙找来了绳子,这事情没法张扬啊,只能一个人干。这个家伙脑瓜子也好使。害怕一个人下去在上不来,就找了一根削的光溜溜的松树杆子,上面间隔一段距离就给砍上了脚窝,为了可以一个人爬上来用。
    这个家伙就是有盗墓的天赋,就这自制的工具就是盗墓的工具的一种。这个叫“蜈蚣梯”就是在一根原木上面等段距离左右都凿出脚窝,就是为了方便进出盗洞用,这个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充分发挥盗墓人的智慧,盗墓可不是考古发掘,我是没有见过谁扛着梯子盗墓去的?
    这个用起来很简单,挖好盗洞直达墓室的,有时候光靠一根绳子进出的确不便,这帮人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就近砍伐一根大树,利用笔直的树干顺到盗洞里面,这个还真有点像是蜈蚣,所以就取名叫做“蜈蚣梯”。当然了还有地区管这个叫做“拐子”的。叫法不一样,但是东西都是一个。
    这种人不盗墓真的就是屈才,就自己琢磨下井的工具都和盗墓用的一样,你说这种人不盗墓干什么去。说干就干,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个家伙就要下井了。
    为了掩人耳目,这个家伙很聪明。下井的时候还带着一些工具,就是蛇皮袋子还有铲子什么的,要是有人发现就对外说是掏井。
    这个家伙平时是那种油瓶倒了都不扶起的主,他会下去掏井,打死我也不信,还别说,这个家伙后来勤快了很多,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还掌握了一门技术,也算是自学成才,当然了这门技术也不算什么露脸的事情,就是——盗墓。反正这个家伙后来就和我们算是一路人吧。这个都是后话,慢慢就聊到他的。
    这个家伙下到井底,好在水不算很深,井水很凉,这个家伙原本以为祖上会把黄白之物藏在井底,就摸啊摸,还真的掏起井底来,把那些泥沙都给装进蛇皮袋子里面,拉到上面,就在菜园子里面扒拉开了,上面都没有,
    就翻到一枚大洋。
    祖上也不会只留下一枚大洋给他吧,这个家伙想了半天,这个或许是过去谁打水不下心掉落下去的,为了一枚大洋下去捞也不值得,那个时候他家祖上也有钱,也犯不上为了一枚大洋就下去啊。
    这个家伙不死了,既然老爹临死前叮嘱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菜园子给卖了,还再三叮嘱他要看好,这井底下一定有东西,穷到都揭不开锅了,为了明天的过活,这个家伙还是打算在下去看看。
    这次这个家伙吸取了上次的经验,井底光线不好,到了底下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个这次特意找来手电,就有一次下到了井下,这一次,这小子发了一笔意外之财、、、、、、


最后的疯狂6


    这个家伙天生就是一个吃土里饭的主,只是现在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天赋,算是没有找到致富脱贫的捷径呢吧,现在这个家伙就在井下寻宝呢。
    炎热的夏天,井下也和墓室里面一样冰冷,大江站在齐腰的井水里面,一点点的踅摸着打量这井壁,姑且就这样称呼他吧,反正这些年这个家伙大江南北的没少折腾,就叫他大江吧。
    这一看就知道是过去有钱人家挖建的水井。井下铺着厚厚的一层细沙,这个起到过滤水质的作用。在井都是严丝合缝青砖石砌成的井壁。大江一点点的摸索这,还不断的用手中的铲子在井壁上面敲打。现在他心里就在想,要是老祖宗真的留下上面黄白之物,一定就在这水井的里面。既然井底下没有,就在这井壁石缝里面。
    一块有些撬动松动的砖石吸引了大江的注意,这是一块有明显后来动过的石块,其它的上面都是厚厚的一层青苔,这个只有淡淡的一层,要不是手电照射,光靠眼睛,还真的不好寻找,这里面一定有东西。
    这个位置正好是站在井底,稍稍一抬手的高度,想当年大江家里的祖上也许就是今天的这个姿势给大江留下了什么财富。
    随着青砖的撬动,大江抽出了一块足有二十斤重的青砖,这里面还真的有东西,一个黑色的小铁盒子就稳稳的放在里面,上面全都是黑色的铁锈,也不知道在这里藏了多少年。
    大江做贼一般的,把这个快要烂的都酥了铁盒子包裹在衣服里面,也顾不得打开,就奔着自己的那三件煤棚里面跑去,他不敢在这里打开,这人多眼杂的,他只感觉这盒子里面沉甸甸,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件。
    大江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现在的收都哆嗦的打不开这锈迹斑斑的盒子,不知道是盒子锈的打不开了,还是大江哆嗦的不会开了,反正最后这盒子是用锤子撬开的。
    “你知道吗?胡子,当时我这害怕啊?”大江喝了一口酒
    “你有什么害怕的,你家老太爷子留给你的,也不是你抢的,更不是你挖出来的,在说也是你家水井里面的物件啊、、、、、、”我没好气的笑骂了大江一句。我家祖上怎么没有给我留下这些产业呢,要不我也不会盗墓去啊?
    “话是这么说,我当时就是害怕这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我不是白费力气了吗?”
    “靠、、、、、、”轮到我无语了。
    “我当时把窗子都给关上了,门也给插上了,我还害怕有人从外面可以看到,也把帘子给拉上了,我怎么也掰不开,当时就笨的不知道找锤子砸,都锈成那些了,还经得住一锤子、、、、、、”我清晰的记得这是当时和大江聊天,这个家伙告诉我发财的过程。
    “你的当时激动的”我看了一眼大江
    “是,激动啊,不知道老太爷子给我留下了什么啊?”
    “你费什么话,卖什么关子啊,里面什么啊?”我有些不耐烦了
    “当我好不容易找到了锤子,我这一撬开,里面就是一个黄绸子包袱,都快碎了,露出了白花花的全是散碎的银子,敢行我家祖上知道我有这么一天,给我留下了吃饭的本钱,这真是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啊”
    想想也是,这个大江的祖上伺候两代王爷,都是府上的管家。这些是王爷府上发的工资还是克扣的银两不说,反正大江有钱了。
    现在回忆大江当时跟我描述的那个铁盒子大小,半个枕头那么大吧,里面不光黄绸子包裹的散碎银子,还有几个金钗子,还有一个玉石扳指,这些是王府的赏赐还是他家祖上自己搞到的,现在也说不清。
    其实所谓的银子,当时老百姓根本就很少可以看到,一般就是铜板。按照当时的换算,一吊铜钱换一两银子,大江祖上留给他的基本都是一些散碎的银子,那些电视剧里面,演戏一出手就是一个几十两的银锭,根本就是夸张,那些都是库银,就是官银。
    市场流通的基本都是那些有点像铅块锡铁的零散的碎银子,这些或许就是大江祖上这一生的积蓄,反正都在这里了,只留下了一铁盒子碎银子还有几件首饰。
    有了有了本钱,大江腰板就豪气起来了,这些沉甸甸的碎银子怎么变成人民币我是不知道,大江人家有这个路子,现在你手里有银子也可以到银行,或者到一些首饰加工的换成现金,这个现在也可以的。
    具体当时换了多少钱,大江当时也没有跟我说,我知道这个家伙过了半年王爷的生活,家里的煤棚自然是不住了,在镇子上面长期包了一件在当时算是最豪华的房间。吃喝都在饭店。
    你手上有多少钱,也架不住这样的造啊,就是家里有一个金山也要吃空了啊,何况只是一盒子碎银子啊,当大江被从那件豪华的饭店里面的包间赶出来的时候,大江身上在也没有一毛钱了。
    回到了那个都要塌了的煤棚里面,
    这个家伙还是不死了,有下到了井下,这次把井壁都摸了一个遍,当最后确定里面就连一个铁片都不会在有的时候,这个家伙上来了。
    人穷则思变,这次大江变了,总不能这么坐等饿死了啊。这个家伙想到了一个歪主意,就是盗墓。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他家祖上一直伺候的人物,老王爷坟。
    “我当时也是逼的没有办法了,这要是叫族人知道,我把主子的坟给挖了,吐沫星子也把我给淹死了啊”大江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到、
    “那是也不是还干了吗?”我这次可是坏笑,当年大江这伙人在内蒙那边可是没少折腾的,现在这伙子人应该还在折腾,大江早就不干了,不是不盗墓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墓师。不是给人给人看风水找墓的,而是指挥人家挖墓现场指挥的盗墓头子。
    “你知道吗,我第一次拉帮找人干,可把我吓坏了”大江看了一眼对我说到。


最后的疯狂7


    坐吃山空,家里留下多少好物件也不够大江这么折腾了。光有出项,没有进项,有多少钱也不够花啊。何况这大江当年还带着一帮人一起花呢。
    大江有钱的时候,身边有的是人。捧臭脚的,天天把大江吹捧的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钱来的容易,花的痛快,没钱的时候,这伙人就跟瘟神一样的躲着他。他家里耗子都不住下,为什么啊,没有隔夜的粮食,大江当年就落魄到这样。
    没办法啊,大江也要活着,你指望这个家伙拉车种地打死他也不会,这次他又动起来歪脑子,就是打起了古墓的注意,这个家伙首先想到的不是别人的古墓,而是他家祖上曾经伺候过的王爷坟。
    他依稀记得他小时候,父亲给他讲当年他祖上荣耀的时候,当然了,王府的红白喜事,自然少不了管家的张罗。老王爷当年下葬的情形,他父亲没少给他讲。他的太爷还是爷爷那辈人,曾经主持王爷的下葬,当年的棺材据说是十几个大小伙子抬着的。
    送葬的队伍一直排出去几里地,光轿子马车就好几十个,稀稀拉拉的人群就像过队伍一般。老王爷的棺材里面据说随葬了很多好物件。谁也说不出有什么的。
    当年在王爷的坟地上面都建有房舍,供平时那些看守坟墓的人居住。每年到了老王爷的祭日,这些守坟人就要提前三天把坟圈子里面的杂草都给拔了,在把陵区都给打扫一番。还要买上全羊,水果,香烛都祭品,都带王府来人祭祀。
    当然了这些现在早就不见了,解放前陵区的树木还要砖瓦都叫日本鬼子给拆去修建炮楼了,至于这个王爷的坟为什么没有被盗还真没有说的清楚。有人说,王爷家族里面有一个后代后来远渡东洋,和日本的高层关系很好,日本人之是拆毁了陵区地面的建筑,并没有挖开坟墓。
    躲过了日本人的魔爪,但是躲不过这个大江的惦记。曾经大江父亲想大江讲述家族的荣耀历史的时候,他祖上的风光没有记住,只记住了王爷坟里面随葬了很多好物件。或许当年年幼的大江心里就想到,这些东西要是我的该多好。
    陵区的地面建筑的拆毁,到了那几年,陵区上面的树木,残迹都给推平了。现在只有田间一些残砖烂瓦证明这里曾经是权赫一时的一个王爷的安息之处。
    都没有几个人自己王爷的坟,准确的位置在哪里了。在大江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大江祭祀过王爷墓。或许当年大江就准确的记住了王爷墓的准确地点。当然了。这些都是我猜想的。我也没有参与这个大江的盗墓。我们那个时候还不认识呢,那年我们还在云南当兵呢。
    “你知道吗,我当年就记得王爷坟有一个很大的宝顶,边上有七个松树,都有一人环抱那么粗,王爷坟边上还有一个福晋坟,里面埋的谁我就不知道了”大江当年给我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脸上还露出一点得意的神情,在他看来,挖了祖上服侍的王爷的墓,没有什么可耻的。或许还有一点向我炫耀的表情。
    “就你当年那个样子,谁个敢跟你挖坟去啊?”我问了一句,大江当年混的裤子都快穿不起了,要不是为了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三间煤棚早就给卖了。
    “我不是还有一块园子呢吗,就是我下去掏井的那个园子,最后也叫我给卖了,在卖之前,我还找人最后在园子里面翻了一遍,确定什么也没有了,就给卖了、、、、、、”
    “你还真不死心,还想着地里你祖上真给你还留着什么宝贝呢啊”我听了也不禁的笑了起来。
    “卖了这祖上最后的产业,我手里有了一点钱,我这可是血汗钱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找了一帮愿意和我一起干的人,我给他们发工资,跟我一天干活可以发多少钱,最后真的挖出东西,还你分红,这样,我最后一共找了八个人,里面还有我本家的几个亲戚”。
    我知道这是大江打算破釜沉舟了,最后一搏了,这个家伙起点就是高,人家都是小打小闹开始,这个家伙起点就是王爷坟。一下子据招募了八个人和他一起折腾,这里面的几个亲戚就是给他看着的,就是为了防止这里面那些人见财起意,真挖到上面好物件没有大江的份子。
    “你还真能折腾啊”我想起了我们当初,我们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直接就挖起了王爷坟。
    “你知道吗,这王爷府有两处墓地,都葬在好几个王爷,当年我爷爷伺候的那个王爷对我家里不错,就是给我那个宅子的那个主,人家对我家不错,我也就对他不错,他死后,我就没有挖他的墓,我把他爸爸的墓给挖了”听到大江这番理论,我差点笑喷了。
    人家对你家里不错,赏赐给你家祖上一处宅子,最后叫你父亲和你这一代人都给败没有了,只剩下煤棚不说,人家后代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想收回这处宅子。你报答人家是应该的,你就不挖人家的墓。把他爸爸的墓给挖了,还觉得对得起人家似的。这是什么理论啊?
    》“你还真可以,也算对得住人家了”我没好气的说到。
    “那当然了、、、、、、”这个有点直的大江据没有听出我这话中的意思,还是一脸得意的跟我说。
    “也就是我知道这处王爷墓的确切地址了,这大坟圈子早就没有,现在都是白地了,就是没有人敢在哪里种庄稼,就一直荒这呢,那王爷府也够可以的,这两处祖坟离得有几十里地,还是有钱人家好,祖坟都两处,一处都埋不下,你知道吗,这个王府据说最早是跟努尔哈赤一起打天下的的,后来被封了王爷了,祖上据说是武将出身的”
    “哦”我沉吟一下,示意我在听,意思的大江你继续聊,我听着呢、、、、、、


最后的疯狂8


    大江的性格有点像潘子,这个人也是大大嘞嘞。没有什么心计,也不知道这个家伙怎么在这个圈子里面混了这么久,没有翻船。这种人一旦把你认定是朋友,这辈子就都是朋友,掏心窝子给你都行的。虽然大江看着没有一点心智,有时候说话的时候颠三倒四,但是盗墓却是一个好手。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大江发迹的那个故事。
    为什么我这么了解呢?我和大江是在潘家园的店里认识的,当时大江拿着一些小玩意到店里去试水,我一下子就闻到了同类的味道,这个人言谈举止粗俗,但是办事做人还是很仗义的,这样一年二去,就成了朋友。这个家伙毫不隐晦的告诉我,手里的物件是挖出来的。我当然就听了就愣住了。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直接的盗墓贼。
    现在一些江湖骗子,手里拿着一些仿制做旧的赝品,找到一些古玩店,进来神秘兮兮的告诉人家,这个都是哪里哪里挖出来,总之就是好玩意,真正从古墓里面出土的,如假包换等等。
    倒是那些盗墓贼,手里的物件昨天刚刚出土,上面还有尸臭的味道呢,就敢跟人家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在手里都不知道多少年了,他小时候他爷爷就手里把玩着。这种骗人的鬼话都说的出口,这种人我也见过。倒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直接的盗墓的。现在的场景还仿佛还在眼前。
    “我说,做主的人在吗?”一个走路有点跛的男人进入店门,大刘的自家兄弟看了我一眼,等待我的回答。
    那段时间回到北京,我们一般没事都在店里聊天喝茶。也不怎么指望着古玩店的生意,这明面上面摆着的,也挣不了几个钱,店员的工资,房租水电的开支就够了。
    一个嗓门中气十足的男人走进了店里,看穿着打扮一点也不像是买古玩的,这种人还真不好猜是做什么的,进入古玩店,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想买古玩物件,一种是想卖古玩物件的。
    “恩,我就是老板,屋子里面坐”潘子直接站了起来,这种露脸的事情是他一项最爱做的。
    “这么年轻啊,比我还小啊?”那个男人说出了一句。这个男人就是当时的大江。
    到了后边的休息室,也算是密室吧,一般物件在前面交易,至于这些上不来台面的东西,自然就是在后面交易了,这都是圈子里面的规矩。没有做生意外面撵人的,进门都是客,人家就是什么不买,讨杯水喝,咱也要给。
    “老板,您看看这个怎么样?”大江从兜里掏出了两个黑乎乎的拳头大小的小玩意。随手就递给了我和潘子一人一个。
    我一看这个人飞架势就知道这个是一个外行,最起码不是古玩行的人,古玩行里面传递一些物件的时候,为了防止在接拿的过程中失手打碎,碰坏。或者说就是分清谁的责任。这个都没有直接递给人家物件的。都是直接放在桌子上面,带物件平稳放好之后,在示意人家上手观看,还真没有什么人直接就递给人家观看的。
    “什么啊?”我心里有点疑惑,还真的一眼没有看清楚这个黑乎乎的拳头大小般的玩意。大江那甩给我们的动作,随意的就像扔自己地里拔出的萝卜一般。
    我用指甲刮掉了上面一层黑色的浮土,我一看手里的这个物件,心里也知道大概了,这个绝对是从古墓里面盗出来,这黑色的物件还隐隐的有一种臭味,那个味道是我们熟悉不过的味道,就是尸臭的味道,这个不用说,这个物件一定是在棺椁里面,墓主人尸体边上放着的随葬的物件。一定被这个家伙给拿来了。
    一般人做旧或者为了蒙蔽一些人,一般都有一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扮成像刚刚从黄土里面挖出一般,最起码也要在地里埋上几天一段日子。这种人最简答的分辨办法,就是委婉的和他说,我清洗干净在仔细看看,这种人一般都会推脱不叫你清洗,这么一来马脚就露了出来。
    “这个是怎么来历啊?”这是规矩,买家都要知道这卖家物件的来历,你盗墓出来的我还真的不怕,这些都是圈子里面心照不宣的事情,谁店里没有几个不干净的物件啊,市面上面这个古玩物件,有几个是真正干净的流传下来的啊,我敢说说绝大多数都是古墓里面挖出来的,什么年代的都有。
    “这个是我们那边墓里挖出来的,都说北京这边有人收购,我就坐火车过来看看,看看值不值钱的,也不能白干啊”我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直接的盗墓贼。一般人都是鬼鬼祟祟隐晦的告诉你,这物件是从古墓里面出土的,还真没有这么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这个物件是挖出来的。
    我当时就愣住了,这种人还真的不好对付,说实在的我还真没有看上他拿来的这两个小物件,这东西说值钱也值钱,说不值钱就不值钱了,关键是在店里卖这个物件一点优势也没有的,我看上了他身后的的物件,谁盗出这样的物件,这个人挖的绝对不是一般的墓。里面绝对不会仅仅这一两件物件,这个就是打前路试水,关键是怎么留住这个人。把他身后的物件都给掏
    出来,沈胖子是喜欢这些物件的。
    我当时一愣,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到这个家伙的话,就在我一愣间,这个家伙又继续说到。
    “我从前街走到后街,那个店铺里面都有人,就走到你家这里,店里只有伙计,我才进来看看的、、、、、、”我一听也笑了,这家伙敢行不傻啊,他也知道人多眼杂,专门找没有游客的店里进来看看,这真是买卖自己送上门的啊,这也许就是我和大江的缘分。
    “就你这破玩意,满潘家园有的是,比这大的,比这小的,做工闭着精美的更多了,就你这个还缺了一个盖子,你这破玩意谁要啊,你从墓里挖出来的,我还盗墓的呢、、、、、、”潘子现在眼界可高了,他还真的没有看上大江带来的这两个小物件。


最后的疯狂9


    我当时也根本就没有看大江的脸色,现在想想也绝对好看不了,满心高兴的揣着这两个物件来北京试水,一进门就被潘子的一句话给撅了回去。
    潘子说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