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士轶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我让三人靠近点走,免得又出现什么意外,还是了凡带路,警察在中间,我垫后。

  了凡带着我们走了近五分钟后,来到一片开阔地,出现我们眼前的一棵大树,不过不是真的树,是用青铜铸造而成的大树,树干挺直,树根裸露在外,树干上有三层树枝,第一、二层分别有三枝丫,可这第三层上只有两枝丫,每枝丫的顶端部长有一果实,果实站立着一只鸟。

  而在树的另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龙头朝下,龙尾朝上,天娇多姿。

  我觉得这树应该就是东方神木,扶桑神树了吧,可不解的是为何最上一层只有两枝丫,按史书记载应该是三层,每层均有三枝丫,共九果实,九鸟,这鸟也就是太阳神鸟,可这明明就少了一枝一果实一鸟。

  我走近一看,尼玛,这不是坑么,这树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三层三枝,可最上面的一层不知道怎么就断了一枝,裂痕均在,只是年月也久。

  在我们中国的神话中扶桑树是灵地之一,传说在东方的大海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最早出现关于它的记录是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这里说的汤谷即“旸谷”,是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之处。与虞渊相对,虞渊指传说中日落之处。根据史料记载,汤谷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就是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地方,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即日本文明的摇篮,也是我国东方太阳文化的发源地。

  黑齿,是一个在中华文明中已经消逝了的古国,又据《山海经》《海外东经》,青丘国之北有黑齿国,黑齿国北不远有“汤谷”,青丘国南有朝阳之谷、虹虹、君子国、奢比之尸、大人国、嗟丘,嗟丘在东南陬。大约是在当在今中国辽宁省东部。

  可是这里出现这么一棵树是什么意思呢,还有那断的枝丫去了何处。

  


第60章 还原山洞


  在上古时期,天池一片混沌,如同鸡蛋一样,天则是外形的蛋壳,地则是漂浮在蛋清中的蛋黄,而天地间充斥着蛋清一样的水和空气。

  天如同盖子一样盖在大地上,地则是漂浮在大海中央,大地四周为海水,在东方大海之上有一棵大树名为扶桑,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在西方有树名为若木,则是供太阳歇息的地方。

  而每天太阳巡视行于天上,则需要龙的来驾车,龙则由海面升起,需要树木的帮助,所以扶桑树上的树则是向上耍行,若木树上的龙则是往下而行。

  而这里出现这样一颗树,应该是古巴人看到龙每日由这里爬行上天,负责驾车载太阳巡行,而把此树作为上天成为的天梯。

  而九为至尊,为极致,《道德经》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周易》则云: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所以九又代表的是生生不息之意。

  这棵扶桑树为三层三枝,取九之数,也是代表了极致,古巴人作为成仙的梯子也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在凡间生活达到极致时就会向往更高的一层,而这一层就是一个变化,就是一种衍生。

  但不知这树为何缺一枝,那就达不到九之极致,也许这就是古巴人愿望没能实现的原因。

  现我们发现山中的布置都是为生,聚阴阵、祭坛、血海都是为生为布置,看来古巴人是想复活某人而布置,难道就是石棺中的那个人么。

  了凡和警察看着眼前的扶桑树呆呆而立,先不说这树代表着什么,就是这么大要棵青铜树要是弄出去的话,绝对引起轰动,又是一件了不起的文物,当然我是没有把这里的东西往外弄的想法的。

  这树完全可以用神迹来形容,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能做到如此的精湛,不得不让人之佩服,他们在哪儿看呆也是正常的事。

  我也对这山洞里面的布置在脑海中进行了一 次还原,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古代的王们在夺得权利的位置后,便开始思考一件事,那就是长生,秦代皇帝为求长生之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后世也有不少的皇帝,也成的炼丹制药,寻求长生这道。

  皇帝如此,那皇帝下面的一些王,一些部落的首领也是不是会如此呢?

  当日楚襄王夜遇巫山女神后,为之着迷,精神恍惚,有下之见后就问他是什么原因,楚襄王告诉下人,夜见一妇人,十分的美貌,共眠一夜,天亮后妇人离去,甚是怀念。

  下人这时就知道楚襄王为女人着了迷,但大家都不知道是哪个女人,但又问起的楚襄王,最后得知是巫山神女,但这就让人犯难了,巫山神女本就是西王母的女儿,就算楚襄王你贵为国君,这种也不可求的事呀。

  下人们就想尽了办法,后来就求助于巫术,可巫师们平日虽然说着厉害,但真正的要让他们去与神女沟通,他们还是有困难的,但是这边又不敢得罪楚襄王,巫师们就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巫师们也不敢明说不能与神女沟通,只是对楚襄王说,神女乃西王母之女,她的意志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楚襄王也只能等待,如有机会再与她共度。

  楚襄王一听也是这个道理,神女不是凡间女人,我虽然是人间的王,但不可能想要神女就可以要到,巫师说的也是一个道理,可有一问题就是,我的寿命能等得起吗?

  巫师们见达到了效果,那就好办了,于是就告诉楚襄王我们要如何如何的做,也就是帮助楚襄王长生,楚襄王也答应了这样做。

  一干巫师见楚襄王答应后,就开始在民间推行悬葬,而巫师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就是神的化身,他的话没有谁不听,也没有谁不从,而后大家就听从于巫师,实行了悬棺埋葬。

  这只是巫师进行的第一步,目的就是用众多的民众尸体来进行聚集阴气,以便于日后楚襄王的复生。

  第一步已经达成后,就开始修建祭坛,其借口就是为了沟通大自然,用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楚襄王的目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给血海收集鲜血,血海才是真正让楚襄王日后复生的重要环节。

  祭坛在建好以后,巫师们就会在这里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把民众给聚集起来,选择献祭的人,然后主祭师上台高呼,作出对大自然的恭敬,人群中发出欢快的呼声,对于献祭的人则是一种荣誉,认为自己都是被大自然所挑中的,而没有被选中的则表现低落。

  祭祀结束后,献祭者的鲜血通过祭坛上的石槽流向四方的洞,然后注入到血海之中,而为了使血海之中的血保持在一个水平,巫师会就会想办法进行祭祀。

  当这前面的两步完成后,巫师们又想出,扶桑树作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是能通天的所在,为了使楚襄王在复生后与神女沟通,就打造了这么一棵扶桑树。

  当然,这一 切都还是楚襄王活着的时候布置的,当楚襄王死后,大家也按照巫师们的要求,把楚襄王给装进了石棺,安置于血海之上的。

  全部都已经做好的时候,可是楚襄王还是太相信了巫师们的能力了,造好这一切后,楚襄王却遇到了秦王的侵略,后不得不迁至陈留,巫山的一切都成了空。

  本来巫师们对楚襄王就不是那么的满意,做这一切都是被迫而为,现楚襄王一走,刚好,大巫师就开始了他的想法,就是想把这里的占为已有,为自己所用。

  算盘是找得如此的好,可惜还是没能入人愿,大巫师也知道很困难,就事先折下扶桑树的一枝,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在死的时候传给了后人。

  而石棺中人,我想应该是与大巫师的后人有一些关系,才被安放在这里来的,不然怎么可能放在此处。

  事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让人找到了之一线索,也就是扶桑树缺的那一枝,而带了进来,想借助这一神迹达到修炼的目的。

  可惜,事情却让我们给搅合了,如果严开高不是带着鬼婴进来,我们也就发现不了这里面的一切,也不知道他的目的所在。

  严开高带鬼婴进来的目的,现在我也知道了,还是想借力,借助鬼婴的阴气,来重新激活血海的能力,但他却不是想复活棺中之人,而是想自己登上扶桑树,可是这可能嘛?现在已经不是原始的混沌时期了,自盘古一斧劈开天地后,世间便有了道,后羿也射下了天上的太阳,只剩下那一个独自在天上无停留的巡行,那也就没有有升起和歇息,也就不可能再有扶桑若木。

  严开高是注定要失败的,想借助古巫术来到达登天的目的也是不现实的了。

  事情已经明朗后,我们就没有再呆下去的必要了,严开高就算是再回到山洞,也没有用了。

  鬼婴终有一日会不受严开高的控制,结果就是严开高会死于鬼婴之手。

  想通一切后,我带着了凡二人,反回石棺处,三人奋力移开了石棺,露出了血海,我毅然的带着二人跳进了血海之中。

  当我们纵身跳入血海之中时,山洞中传来阵阵“轰隆隆”的声音,不一会儿,山洞中到处都弥漫着烟雾。

  我们三人都意识到山洞即将要塌了,三人在血海中奋不顾身的努力往前冲。

  不一会儿,血海中也是滚石落下,我们三人也不 知道该向那个方向走,只是慌乱的找了一个方向跑。

  警察还让落石给击了,倒地不起,我们不可能扔下他不管,就让了凡背上了他继续往前跑。

  可是我们两人也没有跑多久,还是被石头给砸中了,一下子就失去了意识。

  等我们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了,所当地的老百姓讲,山上发生了泥石流,而我们则被冲到了山脚来,当地的老百姓以为我们是来驴游的,就把我们给送进了当地的医院。

  当然,泥石流冲出来的还有另外两个,一大人一小孩,不过那二人等妖二零的车到的时候,医生就摇头根本就不用往医院拉了,那死去的二人正是严开高和鬼婴。

  幸好的是落石都没有砸中我们的要害部位,三人都只是受了些小伤。

  警察醒过来后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后给孔力打了一个电话说了一下情况。

  然后就是县城的几人轮番给我打电话问询我的情况,何幻珊在电话里哭哭渧渧的,恨不和是自己长对翅膀飞到巫山来,我是拒绝了他们任何人下来的,这么远的路程,完全就是劳神费力。

  我们在巫山县医院住了几天后,能下地行走,我们三人就选择返回了县城。

  当然返回县城后,又是一帮朋友胡吃海喝,这次我们也算是劫后余生了,大家很是高兴的庆祝了一番。

  我也把鬼婴死亡的事给孔力说了一下,让他也给严开明家里说一下。

  (这两天感觉思绪有点乱,写出来的东西也感觉有点不尽人意,我后面理一下再来修改,请大家原谅)

  


第61章 收徒


  我和了凡回来后,秦胖子是异常的 兴奋,非要我们给他讲这一次出去遇到的事情。

  了凡被他缠得不行了,没有办法,给他讲起了遇到的事,本来我是让这一对好基友自己去房间讲的,可量还没有开始赶,何幻珊就坐了过去听了凡讲起来了。

  说实话我还真不大想何幻珊听见石棺中的那一段,我怕她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她母亲本来就一直不知道去了哪儿。

  可了凡并不知道我的心思,还是把事情给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我也在旁边仔细的看着何幻珊的变化。

  何幻珊在听了凡讲石棺中人的时候,神色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不如胖子那么感到惊讶,而是一脸平静,好像她早就知道了结果一样。

  给我感觉绝对不正常,我们中间的人哪一个见到石棺的时候都是惊讶的,唯独何幻珊本人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妥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难道何幻珊知道石棺中的事?也不可能呀,何幻珊从小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接触的东西我们也了解呀?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事。

  我又不便于直接问,只有想找个机会慢慢的套一下何幻珊的话了。

  我见了凡和他们讲得正起劲,我也不想听,就干脆回房睡觉得了。

  其实我也没有想着睡觉,是想进空间看看我的药材怎么样了,二货天然呆只在出现那花的时候主动联系过我,也不和我说说药材的事。

  关上门,进得空间来,感觉里面大变了一样,阴竹已经长出来四节了,如果我心急的话也可以砍来做材料了,但我还是想等它再长一段时间,年份越高越有用。

  阴竹的根也发出去了不少,也有竹笋冒出头来了,看来这阴竹在里面生长还是不错的,我以后制作符的材料也会多一些。

  人参更是一大片了,我想可能还是天然呆特意控制的效果,不控制的话可能会更多,开着花,甚是好看。

  看来药材种植是没有问题了,现在野山参是发展起来了,后面我还得弄点其他的药材来种,虽然说不靠这个来发家致富,但挣点小钱补贴家用没有问题。

  天然呆估计又在和唐氏造小人,这家伙现在是越来越懒了,我进来把阴竹和人参都看了一遍了,他还不知道出来接驾。

  “天然呆,跑哪儿去了。”

  我放声一吼后,仍然不见天然呆跑出来,这就是怪事了,原来我只要一进来,天然呆是主动的就跑了出来。

  我进屋后也没有看到唐氏,今天还真是怪了也,这两人都不在,蛇我也不知道在什么位置的,他们会跑哪儿去呢,肯定是不可能跑出空间去的,算了我还是先出去睡觉,等晚点再进来找他们看。

  我刚从空间退出来,何幻珊就在外面叫我,说是李伟来了,幸好我从空间出来得及时,不然要露馅了,看来下次进空间还得小心一些。

  李伟不是一个人来的,带来了药材店的李老板,我不知道他来找我有什么事。

  要是找我收购人参的话,现在我也可以出售一些给他,不过是鲜参,而且年份也不久,估计也就能达到十年左右的效果吧。

  事情也真还是与药材有关,但不是来收购的,是来问种植得怎么样,我也没有明说,因为关系到空间的事,只是含含糊糊的告诉他,还可以,等收获了就会给他消息。

  李老板听我这么一说,心里就想肯定是没有种植好,野山参哪有这么容易种,要是容易的话,遍地都是种人参的了。

  这事关系到我空间的问题,我肯定不可能说得太清楚的,他要误会就让他误会去吧,反正我这边已经种植好,到时我能拿出人参来就行了。

  最后我才知道了他们来的真正目的,李老板通过李伟了解到我是个道士,而且也知道了我的本事,就想他那六岁的孙子拜我为师。

  这个让我觉得有些难办了,首先人我没有看过,也不知道怎么样,再说我现在也才十八岁,怎么就收徒呢?

  我在心中想着如何拒绝的事,李伟则说干脆先见一下来,不过我确实也不知道如何去拒绝,主要是因为李伟的关系,如果是其他人的话,我肯定是一口拒绝了。

  虽然师兄也没有明确说过不让我收徒什么的,但我觉得我现在都还小,怎么带徒弟呢,而且我也一天到处跑,不可能带个六岁的小屁孩一路到处跑吧。

  我也不知道李老板是怎么想的,才六岁的孩子就让他来跟我学道,现在的人想法真的很是奇怪,我也没有想过我自己就是六岁多开始学道的。

  既然李伟说见一下孩子吧,那我就先见见吧,再想个办法拒绝就是了,可我真正见到孩子后,还真想不出来拒绝的话了,反而还收下了这个徒弟。

  李老板一听我同意先见孩子后,就立急起身拉着我们向外走,生怕我会反悔似的。

  到了李老板的家后,我也见了那个小孩,但是一见到就让我感觉到奇怪,这小孩身上没有一丝的阳气,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我让李老板把孩子的生辰八字给我。

  接过生辰八字后,我一推算,我就开口问李老板:“你们真没有搞错孩子的生辰八字,确定是准确的?”

  李老板和李伟见我如此问,心想肯定有怪,这里面,而李老板是知道自己孙子情况的。

  得到李老板的肯定回复后,我心里是十分的诧异,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按照小孩的生辰八字来说,这小子应该不是人间的了,也就是说这小孩应该是个死人,而且还应该在生出来的那刻就夭折的,可现在却活得好好的,如何不让人感到惊奇。

  我当时也没有说什么, 这种情况我能向谁说,我也没有答应说收与不收,我得先问下我师兄来,主要是这种情况太怪异了,反正我学道这么多年,不管是从书上还是另外的都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我谢绝了李老板的留饭,立即就返回了家中,然后就给师兄打去电话把遇到的事给师兄讲了,师兄听得是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师兄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县城,要和我一起去看一下那孩子,然后再做决定。

  我和师兄去见孩子的时候,孩子父母也在场,我干脆就让师兄见孩子,我拉孩子的父母到另外一边去聊了起来,我对他们没有任何的保留,直接说起了孩子的事。

  孩子的父母听后,也觉得这事不可思议,但说出来了一件事,就是孩子是在医院出生的,同时出生的还有一个女孩,但那个女孩才是真的夭折了,从娘肚子里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哭出来就死了。

  难道那女孩替这个孩子死的?他们一样说我就是这种想法。

  我按照这生辰八字算了一下女命,结果是大不一样,但没有父母的生辰八字,现在是看不清楚这事情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了。

  师兄在看过小孩后,决定让我收下这个徒弟,但必须由他带回山中呆一年,也就是小学前他必须在山中和我师兄过,不能回家来。

  我知道师兄的意思,一是在山中好好的锻炼一下孩子,二就是想通过一年的时间,看能不能把孩子的事情给弄清楚。

  孩子的爷爷及父母见师兄同意让我收徒后,很是高兴,立即就让孩子给我磕头认师,既然要收徒,我也不会礼让这些的,就让孩子磕了三个头,叫了声师父,并敬了茶。

  这只是简单的拜师仪式,我相信师兄回去后肯定还要经过正规的入门的,所以我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拜师后我指头师兄说,他以后就是你师伯,跟为师一样,你过去磕三个头,然后也敬茶。

  孩子叫李阳,他的父亲叫李明俊,在拜师后,我也把一些情况给他们家讲了,我也不希望收个徒弟以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就干脆把有些事说在了前面。

  中午在李家吃了顿饭后,让李阳的父母给他收拾了行装,然后就先回到了我县城的家。

  回到家后,几个人看着我带着李阳回来,都知道我这次是收徒弟了,几个人都恭喜着我,我也不知道之有什么好恭喜的,我也给李阳介绍了一下里面的人,让他叫秦胖子叔叔,了凡就只有称大师了。

  而介绍到何幻珊的时候,秦胖子直接说,这个就是你的师娘,你要先过去磕头的,李阳一个六岁的孩子,哪里会知道那么多,立即放下东西就过去磕了三个头,甜甜的叫了声师娘,弄得何幻珊是一张大红脸,我直接起身就给了胖子一脚。

  “李阳,你别听死胖子的,那位是你姑姑,你以后叫姑姑就行了。”

  幸好师兄把李阳带上山去一年,不然在这里的话,不知道会被秦胖子给带成什么样。

  不过按照师兄的话说,我当了便宜师父了,我则反说师兄,要不你收徒弟好了,我刚好当师叔得了。

  


第62章  道德经


  下午我把李阳给叫进了房间,单独的给他讲了一些规矩,让他上山的要听师伯的话,好好跟师伯学东西。

  我也知道师兄上山后会怎么样对他,也就是我那个时候学道的翻版,我也在担心这孩子上山后能不能吃苦,毕竟是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

  第二天天一亮,我和师兄就带着李阳回到山上,简单的给李阳举行了入门仪式后,就算把李阳托付给了师兄,我顺便回了家看了下父母和妹妹,见没什么事我又返回的县城。

  我心里牵挂着天然呆的事,进空间竟然没有找到他,也不知道有什么事。

  回到县城后我就立即回房进了空间,进入空间后,天然呆仍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现。

  不过在房屋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小水池,难道天然呆在忙着挖水池,还想着养鱼?看到突然出现的水池我也就放下心来了,至少证明天然呆没事。

  不一会儿,天然呆一身泥的出现在我的面前,总算是看到人了,这下也该放心了。

  看到天然呆那样子我就想笑,浑身是泥,只有两个眼珠子在滴溜溜在的转着。

  “你在干嘛呢,天然呆,怎么把自己弄得浑身是泥。”

  “那个唐氏说在里面弄一个小水池,然后养鱼,种荷花,很不错的,我们就开始挖水池。”

  当真挖水池养鱼呀,还荷花,我看你去空间里面哪里找去,又得需要我给你们弄种子吧。

  “你挖个水池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满身都是泥呀。”

  原来昨日我进来的时候,天然呆带着一蛇一人跑到深处去了,说去巡逻一下 个空间,看看里面的情况,就没有听见我的叫声,人参已经收获了一季了,据天然呆讲,收获的人参也相当于外面的五十年的。

  我觉得是年份还是少了点,就让天然呆不要收这么早,让他全部达到百年时才收获,可以单独弄点年份更久的。

  天然呆则问我看没有他给我的《道德经》,那可是好东西,我藐视了他一眼后,觉得《道德经》我都能背了,我还不知道么。

  见没有什么事,我就带了几支人参出了空间。

  人参我先不着急处理,这样 我也不好说清楚出哪里来的,而且还是五十年的,这样拿去给李老板的话,很说不清楚,就干脆先自己用,我准备下次回去的时候给父母带支回去。

  既然天然呆叫我看看他给我的《道德经》,那我翻出来看看吧。

  取出书来,看着天然呆扭扭捏捏的字,心里感觉到好笑,还真是难为他了,这么厚一本《道德经》,写下来也要几天时间吧。

  翻开书后,看到里面的《道德经》和我们平常看的不一样,不是说内容不一样,这本书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注释,我也不知道天然呆是怎么做到的,这些注释是从哪里来的,是他领悟的?

  我静下心来慢慢的观看,觉得他的注释确实很经典,也更深层次的领悟了《道德经》,对道的参悟更彻底。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内心的境界如禅,术为外在的修为如武学。道是术的基础核心,术是道的外在表现,有道才能成就更高的术,有术无道只能是普通的人。道为本质,术为表象,道心不变应万变,术可千变万化。大觉者,洞悉世界瞬间变换,轻易的顺变应变,却符合事情的逻辑规律,这就是道术的体现,所谓的道法自然来。

  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是道产生的道,一即是道,道又产生了二,二即是阴和阳,有阴和阳后就产生了变化,即为三,阴和阳再产生世间万物。

  人生看似是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其实就是物质的阴阳表现,在世时为阳,死后为阴,阳极生阴,阳至生阳,世间变化无穷,而又遵循着道。

  悟道,即是感情自然中事物进行的轨迹,触摸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道,比如风刮过来是有一定的轨迹,而悟道就是去捕捉其中的轨迹,发现其规律,某一天你参悟透了风的轨迹和运行规律后,你就成就了其中的一条道了。

  术只是道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运用了道的规律,领悟了高深的道后,术才能更加的丰富成长,当领悟了风的运行规律和轨迹后,我们就可以运用风的能力,而运用风的能力就是术。

  看来天然呆,对《道德经》的理解,参悟真的是达到一个很深的深度,我们都太肤浅了,都只停留在了文字的表面。

  我现在被这本注释后的《道德经》深深的吸引住了,对于悟道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人们带着欲望的目的去观道,有欲望即有自己的认识、知见去观察道,而人的知见是有限的,观见的只能是自己知识见解的道,而不是本身的道。但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的去观察道,就没有偏执,没有抵触,只有容纳接受,这才是正直的悟道,道才会融入到观察者的身心或者说是观察者的身心融入到道中,也就是合一,同于道,合于道就是悟道。

  悟道其实就是去发现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运行的轨迹,体悟世间万物,感悟众生心即是也。

  道看似玄,其实也就是在我们生活当中而已,世间处处都是道,只是怎么去参悟,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我现在修行的只能说是小道,而且只是一些肤浅的道,根本就没有融入到真正的道,都是在走别的人路,师门的传承也好,别人的注释也好,那都是别人感悟出来的道,真正修道就得走自己的路。

  每个人的见识都是不一样的,领悟出来的道也不是一样的,可借鉴但不可照搬。

  现在看了这本《道德经》,我对道的认识又不一样,对悟道的领悟又深了一层,可以说,现在我才知道怎么去悟道了。

  当年张三丰为悟太极,世人就认为他当时疯癫,哪知他当时只是一种对道的领悟,疯癫结束后,就立即创造出了太极来,何不是一种悟道的表现。

  我沉浸在书中,也不知道外面的天日,如果不是何幻珊叫我吃饭时,我也不知道天已经黑了下来。

  看来世人对《道德经》的认识还是不够,很多人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道术,却不知道真正的道术是什么,当年老子留下《道德经》,而骑青牛退隐,说了一番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不知道有几个能真正懂得了。

  当年老祖携《道德经》入青城山,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