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纤谡饫锪羲蘖恕

因为心中的渴望很强烈,吃了晚饭后,郑婉频一个劲地哄劝上官婉儿早些去睡觉,但一直沾着陈易的小小姑娘,如何舍得这么早去睡觉,仗着陈易的疼爱,对自己的母亲撒起了娇,不愿意早睡,郑婉频也是没有办法。

陈易对郑婉频示意了个眼神,让她不必如此着急,在郑婉频明白意思后,再问上官婉儿道:“婉儿,你现在跟着你娘识字了吗?”

上官婉儿点点头,很骄傲地说道:“娘已经教我好多字,哥哥,婉儿有好些字认识了,要不要写给你看看啊?”

“那不必了!”陈易赶紧摇头,“现在天黑了,掌了灯也不明亮,还是待白天时候再写给哥哥看吧!对了婉儿,你想不想念书时候有个伴啊?”

“想啊!”上官婉儿马上答应,并且一副喜笑颜开的神色,“婉儿当然想有个伴一起念书,一起玩的,哥哥,你给婉儿找了个什么伴?”

听陈易这话,一边的郑婉频也用探询的眼神看着陈易。

“是这样的!”陈易看着郑婉频说道:“皇后娘娘的幼女太平公主,现在一个人念书,她与婉儿年龄相仿,我已经说的皇后娘娘同意了,给太平公主找个读伴,我觉得婉儿挺合适的,今日过来,也想和你说声,让婉儿和太平公主一道念书去,也相互有个伴,不会觉得孤单,你看如何?”

“这?!”郑婉频原本以为陈易是想让上官婉儿去和他的那些子女一道念书玩耍的,却没想到是给太平公主当伴读,一下子不知道要不要答应。

“你别担心,有我在,不会有事的,娘娘已经同意了,只要你答应就可以了,那样我还可以更好照顾婉儿,太平公主也不会刁难婉儿的!”陈易耐心地解释道:“婉儿一直和你生活,没个玩伴,这样不利于她成长的,原本我想让她和我那些子女一道玩耍念书,但又觉得不妥,还不如给太平公主当伴读去好,我可以方便照应到了!”

郑婉频犹豫着想了想,又可怜巴巴地看了看陈易,最终还是答应了:“那好吧,一切都听凭公子你的主意!”

“那好,我会安排好的,你别担心!”陈易冲郑婉频笑笑,示意她不要担心,再对她挤挤眉眼,表示一会一定好好疼爱她一番。

郑婉频读懂了陈易的眼神,一下子羞红了脸,赶紧躲过去,借拿东西的机会掩饰自己的羞意。

将上官婉儿哄睡觉时候,已经是三更了,早已经迫不急待的陈易和郑婉频躲到了供陈易到这里留宿时候的住屋,一进屋子,两人就紧紧地搂抱在了一起,一通长长的热吻后,马上就倒到了榻上。

“玉貌清纯身妖娆,春莹双峰魂尽消,莫笑我辈贪此乐,神仙至此也难禁,”两人是干紫烈火,一个除了陈易外再没有欢好的对像,又是饥渴了十多天,一个是贪恋对方的美貌和身材,一通热吻早已经将双方的激情点燃,什么动作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不一会儿间,两人身上的衣物全部被除去,两人来了个合二为一,没有一点距离。

“好似君瑞遇莺娘,犹若宋玉偷神女,”灯光影里,鲛绡帐中,一个举枪猛刺,一个劲提翘臀,一个疯狂动作,一个莺声呖呖,蜂恋蝶恣未肯即罢。

此景此情,端是的鲜艳无比!

第二百五十二章生活中总是充满激|情

陈易最终将上官婉儿重新带入宫,不过这次小姑娘的身份可与原来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是奴婢,而是成了太平公主的伴读。

武则天早就知道陈易将郑婉频和上官婉儿母女接出宫去,很早陈年就向她禀报了,但她也不闻不问,任陈易瞎折腾,也从来没和陈易直接讲过这事。这次陈易向她提出让上官婉儿给太平公主当伴读,她也没什么犹豫就答应了。只不过上官婉儿再进宫给太平公主当伴读后,武则天还是和陈易说起了郑婉频和上官婉儿母女的事。

“子应,你怎么就不和本宫说说郑氏母女的事?”武则天的口气似乎有点不太高兴。

她当然不高兴,陈易的风流一直以来让她不是滋味,虽然说她知道自己不能为此吃醋,她无法完全拥有陈易,无论是身心,但一直以来表现强势的她,还是有点不能容忍与其他的女人分享这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她是费了一番心思,才强迫自己不去介意陈易如此原作非为,不去干涉,尽量不让自己表现出吃醋的样子,目的是不想让陈易看轻,也想让陈易看在她大度的份上,在其他方面更对她死心塌地。其实她这样,除了一些能说出口的原因外,还有许多说不清楚的原因。

其中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实的因素,她知道即使完全拥有陈易,她也吃不消他的生猛,床的时候会被他折腾死的。陈易比她年轻了二十多岁,体力、精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就像那次她和武团儿两个人数次也没把陈易累倒,反而她们两人都吃不住了。

不过虽然放纵了陈易在女人方面的随意,甚至陈易将郑婉频这个原本上官家的少夫人接出宫去都刻意没介意,但遇到一些事。无法不正视的时候,她也不能不说,并且说的很直接,她要让陈易知道她其实是不希望他这个样子,只把她当作他许多女人中的普通一个。

见此陈易讪讪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道:“娘娘,当时臣怕你责骂,因此这件事就偷偷而为,事后更怕受到你的斥责,就一直不敢说了。还请皇后娘娘责罚臣的胡作非为吧?”

他当然不知道武则天心思如此复杂,只不过因为这么长时间与武则天相好了,他在她的眼皮底下再扯上其他女人,心里总有点慌的。心里慌了,嘴上也就嘿嘿笑着。希望能用自己嬉皮笑脸的样子将武则天哄过去,让她不再在这件事上有过多的话语。

武则天懒洋洋地躺着。似笑非笑地看着陈易:“子应。那郑氏真的长的如此标致,竟然让你动心了?”

“娘娘,那不是,”陈易看看武团儿等宫人都在离此较远处站着,陈易凑近武则天身边,将她手拉住。嘻嘻笑着道:“娘娘,臣只为娘娘动心,臣所有一切都是娘娘给的,要是娘娘不喜欢臣做什么。臣一定不去做什么,以前的一些事,只不过是心生好奇,想去招惹一下,结果就惹上这么多风流事了!臣是年少无知么,还请娘娘不要介意,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

耍赖的手段,他已经练的比较高明了,在武则天面前无法应对的时候,就使出这招!

“哼!”武则天一声哼后,用力将手挣脱出去,动了动身子,让自己远离陈易的魔掌,又横了一眼,咬牙切齿地嗔道:“谁不知道你天性风流,这么几年,就有这么多女子给你招惹上了,连本宫都给你迷住了,真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女人被你哄骗,真该以前就狠狠地训斥你,不让你胡作非为!”

“娘娘,臣以后一定严以律己,不让娘娘失望!”武则天的话及说话时候的表情让陈易松了口气,忙再次保证。虽然今天面对武则天所说的话让他自己都有点恶心,但既然武则天喜欢听,那他也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武则天还一副嗔怒的样子,他就继续哄。

反正与女人相处多了,他的脸皮已经很厚,无论说什么话都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

“哼!希望你能说到做到!”武则天再横了陈易一眼,也没再在这件事上费太多的口舌,转了话题道:“郑氏的女儿上官婉儿本宫看她长的也挺聪慧的,与令月年龄又相仿,两人应该能玩到一块,这件事本宫就听从你的,让上官婉儿进宫来,给令月当伴读,只不过令月的功课你也要好生操劳一下,本宫知道,你懂许多一般人不知道的东西,希望能和其他师者一道,好好教导令月,想必你不会让本宫失望的!”

让陈易有空时候教导一下太平公主的事,武则天在此前已经说过,陈易也答应,今天再次说起,他更加不会拒绝,马上应允:“请娘娘放心,臣一定会竭尽所能,好好教导小公主的,只是臣才学疏浅,要是教导的效果让娘娘失望,还请娘娘少责罚臣几次!”

这话让武则天忍不住又翻了个白眼,有点不满地说道:“你竟然这般说,我今日也告诉你,要是你没将你所学教于令月,我可不饶你!”

“是!是!”陈易赶紧答应,“娘娘,微臣一定尽心尽力教授,把自己所懂的所有东西都教给小公主,娘娘这下满意了吧?”

“这不差不多!”看到陈易在她面前露出一副很听话的样子,虽然知道这样子是装出来的,但武则天还是觉得挺舒服,她喜欢陈易在她面前展露各种姿态,玩笑般的样子是最好,这样会让她心情愉悦,每天要处理朝事真的很累,面对其他大臣,甚至武团儿等身边的侍女时候,他们都是小心翼翼地面对她,很是无趣,只有陈易在她面前会随心所欲地表露感情,甚至玩笑嬉弄,她喜欢与人这样的相处,这也是她对陈易越来越喜欢的重要原因。

见武则天不再纠缠于他与郑氏婉频的相好,甚至对上官婉儿进宫给太平公主当伴读也没太多的说辞,陈易大松了口气,马上对武则天“讨好”,“娘娘真是疼爱臣,这些天都没好好舒服娘娘了,要不今天晚上臣就呆在宫中,好生陪一下娘娘?”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向武则天提出留下来陪她,以往时候虽然有主动,但都是动作上的,明言留下来陪伴武则天这还是第一次。不过武则天并没领他的情,“子应,本宫今天也非常想让你好生陪伴一下,只不过。。。。。今天本宫身子不方便。。。。。”说着脸上露出一副很可惜的样子。

“啊?!意是这样?”陈易惊讶了声,但却是感觉浑身轻松,其实他今天非常想回府陪一下妻妾,贺兰敏月生产后,已经休养了几个月,可以行房事了,今天出门前,她有过这方面的暗示,陈易当然想回府与自己的小娇妻好生缠绵一下,毕竟好多个月没与她颠鸾倒凤激战了,但看武则天今天不太高兴,还是想将武则天哄好来,待明日再加倍补偿贺兰敏月就是了,没想到今天武则天来例假了,那自然不必再在宫中陪伴她,以免两人都难受。

陈易自然表现的惊异让武则天感觉挺好,也觉得有点对不起陈易,让他失望了,忙小声说道:“子应,也别这么着急,待过几日本宫身子方便了,你再来陪我吧,到时任你折腾,嘻嘻!”武则天说着脸上一红,在陈易还未借势说邪恶的话时,又马上肃了脸,声音稍稍加大点地说道:“子应,今日你就早些回去吧,这些天你也一直忙事,没太多休息的时间,先回去休息一下吧!”

“那臣告退!”听武则天如此说,陈易也马上站起来告辞,起身时候还对武则天丢了个非常邪恶的眼神,只不过得到的回报是武则天的白眼,但随即又是满脸的媚意。

出了仙居殿后陈易是一身的轻松,武则天没在郑婉频的事上对他过多责备,他原本的担心基本没有了,看来武则天在男女之事上还是挺大方的,对他胡作非为的事并没太多的计较!嗯,当日愿意将武团儿一道拉进来,三人一起玩床上游戏也可以说明她不是小心眼的人。

一想到当日三人一道玩那疯狂的游戏,他在皇宫中对武则天和武团儿这对主仆左拥右抱,当着一个人的面对其他另外一个人肆意侵犯,并且也同时占这个人的便宜,陈易就血脉膨胀,一种在身体里涌起并且游荡开来。他是个充满激情的人,身体有起来后,从来不会压抑自己,总会想办法释放解决,今次也是如此,府上不正是有一位身体已经养好的小娇妻等着她宠爱吗?

也没等到晚上,在回到府中后,陈易马上将翘首期盼他早点回来的贺兰敏月唤到内屋里,关上门后迫不急待地将美人儿搂在怀里,一把抓住贺兰敏月胸前那因哺乳显得特别夸张的宝贝,肆意的揉捏着,并且抢了女儿的一顿口粮,然后将身子早软成一团,气喘吁吁的贺兰敏之扑倒在榻上。

生活中总是随处充满激情的,这句话陈易非常认同,也只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一通气壮山河的征伐战就结束,他与贺兰敏月一道收获了身体的快乐,身心的满足!

第二百五十三章人生也是如此

ps:感谢秋水※人家、洪荒发烧友书友的月票,感谢老干爹书友的打赏!

清风楼,陈易专用的那个雅间内,今天一改往日清清静静的样子,挤了不少人,陈易当然也在其中,他在此招待一些新近结交、或者结交不是很久的人。

这些大部都是陈易所知道的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人,有狄仁杰、张柬之、骆宾王、杨炯、王勮、李峤,狄仁杰和张柬之的大名陈易不需要太多回忆就耳熟能详,他们两人在原来的历史上成就不同一般,是非常著名的政治人物。不过这两个人现在还未出名,只是中了科举后任小官而已,陈易当然不会放过这两个人,要招揽有才之人,趁他们位卑之时是最好的时机,他想了好多办法,通过一些手段,并借武则天的名将,将他们招入自己的门下,给他们在长安谋了个差事。

狄仁杰现在任大理寺丞,从六品上的职,张柬之在御史台任侍御史,从六品下的职,这都是陈易所荐之故,他是依据这两人在历史上各自擅长之道给他们安排官职的。

当然他只是以此建议,具体的任命还是要武则天点头同意。

骆宾王、杨炯与王勃并列唐初四大家,才学自然不会差,原来的历史上,骆宾王更是因为参与了李敬业的反武叛乱,写了那篇著名的讨武檄文而闻名天下,只不过现在这两个人也只是任小官小吏,陈易在武则天面前一鼓动,说这两个人才气非常不错,武则天马上答应陈易所荐,让他们到京中任职。

不过他们与狄仁杰、张柬之一样,都是从低级官吏当起。骆宾王任监察御史,正八品的职,杨炯在长安县衙任主薄。

王勮是王勃的哥哥,才气非常不错,王勃兄弟五个,在历史上最有名声的就是王勃及他的哥哥王勮及弟弟王助,这一点陈易略有耳闻,在向武则天举荐王勃的同时,也将王勮向武则天推荐了,最后王勮得以在工部任职。李峤也是武唐时候著名的诗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当,入竹万竿斜”,这首诗陈易在后世念书时候曾读到过。也记住了李峤这个名,并且在某一次与同僚的聚会中。偶尔知道这个人。并得以结交,感觉此人心性不错,就将他招揽了。李峤在御史台任侍御史。

今日王勃当然也是来凑热闹了,这种场合怎么能少了他这样喜欢热闹的人物。

陈易当然不敢说自己是个识才之人,他只不过是凭着他对原来历史的一点点熟悉,大概知道这些历史名人的事迹。并借着记忆从现实中将他们挖掘出来,向武则天举荐,并得武则天认可后,这些人才被授以官职的。一般情况下。古代人都讲究知恩图报的,陈易相信这一点。他们身上也被打了上陈易的烙印,在其他朝中大臣的感觉中,这些人就是陈易的亲信,以后一定会得到陈易特别栽培的。

狄仁杰、张柬之、骆宾王、杨炯、王勮、李峤等人,愿意听从陈易的安排,也是因为陈易现在所担任的官职甚高,且这些年名声又非常响亮,无论是诗赋上的才学,还是在朝事上的成就,都不是一般人可比的。陈易有这般名声,许多士子慕名来访,得他招揽的这些人更是欣喜若狂。

谁不期望有施展自己才华,报效朝廷,获取名声的机会啊?

到陈易府上来拜访,想得他推荐的人不在少数,张柬之就是其中一个,只不过他是最幸运的人儿,陈易可是没耐心与上门拜访或者投行卷的人一个个好好聊,他只对那些历史名人感兴趣,他自觉不是伯乐级的人,没办法发现原来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的厉害人物。这些人是第一次被陈易一起召集到清风楼来,以往陈易当然曾将他们叫出来,聚宴或者赏舞饮酒,不过那都是在酒楼或者青楼院内,且是其中的少数几个,在清风楼这个相对高雅的地方聚了这么多人的时候却是没有。

时节已经是仲秋了,早过了新茶的采摘期,许多地方已经没有新茶可购了,不过清风楼这里所供都是保存挺好的当年新茶。清风楼因为陈易之故,存茶之道都是独特的,加之泡茶之术也是和时下流行的方式大为不同,不煮,不加辅料,单以热水泡茶。

这简单的泡制之功让清风楼的名声顿然雀起,可以说开创了新的茶道。而这种简单的泡茶方式很快流行开来,成为饮茶的高雅之道。只不过一般人家还是极难得到品味上乘的茶叶,即使得到了,也不知道如何保存,时间一久就变味了,特别是盛夏的酷暑及严冬的寒冷后。因此许多人想喝一杯正宗的“茶”,就屁颠颠跑到清风楼来,只不过清风楼的茶水挺贵,一般人是不太好承受的,物以稀为贵么,更不要说常年累月来,像狄仁杰、张柬之、骆宾王、杨炯、王勮、李峤这些低级官吏,俸禄有限,更是不能时常来了,即使偶尔来,也喝不起最贵的顶级茶水。今日陈易招待他们的,全是顶级的龙井茶叶,茶上来后,雅间内满是茶叶的清香,马上得了一众文人们低声的称颂,无不细品起来。

细品后,称道的声音更加多了,每个人都称赞龙井茶的味道不错。当然这“龙井”的茶叶名,也是陈易自取的,他相信龙井茶叶的名称比原来历史上早很多时候出现,也肯定会比原来的名声更显。

今天的聚会并不是正式的,各人表现的都很随意,陈易虽然在朝中身居高位,但因为年轻,再加上平时也表现的随和,从来不会板着脸故作深沉和人说话,数次接触下来,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也都了解了他的这一点性格,加之年龄都是差不多,性子上又有点类似,相处挺融洽。一道呆着间也挺随意人,但与其他人之间的,还是放不开性子。今天人多,陈易也是第一次召了这么多人一道聚合,初时候各人有点拘谨,但聊着事说了一会话后,也都放松了。

大家都是文人,文人相轻总是有点,各人都想表现的比别人高一点,因此在熟悉了后。各自都高谈阔论,努力想让别人刮目相看。这些人在历史上有那么大的名气,都不是泛泛之辈,各有各自让人敬佩的东西在身上,一时间各种言论及才能的表现尽展示在陈易面前。

陈易今天当担客串主持者。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这些人相互间进一步结交。他现在深知手下有人的重要性,有众多小弟一样的人听从自己号令。做起事情来才顺心顺意。要是没有一群可以号令的人,即使在朝中身居高位,位置也是不稳的,做起事来很累的。放眼朝中那些大佬,哪个不是有一群亲信培养起来的?他当然不能一个光棍打天下,必定要培养自己的势力的。

其实有时候不要刻意去培养。树大了,自有鸟儿来栖息,许多人会慕名来投的。这一点陈易现在有深刻的体会,只可惜他没那耐心去发掘更多的人才。他只会凭着对历史名人的记忆,下手捞人才。

几人自由争论一番后,最终发现了陈易今天并没发表太多的言论,大多时候都是听他们在议论、争论甚至争吵,最终各人都止了高谈阔论,将话题引向陈易。“子应,我们都好久不曾听到你有新的诗作问世了,今日我们这般热闹,可否题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狄仁杰笔呵呵地看着陈易道。

听狄仁杰这般说,众人也都来了兴趣,一起鼓噪,希望今日陈易怎么都要露上一手,让他们当面见识一下他的才学。刚才他们争论的最多的还是文学上的诗,包括诗赋小令,当然也有人现在即吟,唱吟以前所作或者即兴之作。喝着清茶,谈诗论赋才有味道,要是在这种地方讨论朝政大事,那可有点煞风景的。争论了一番诗赋,对谁的诗作都不是很敬佩,因此才会将矛头对准陈易,希望能看到陈易做出一首让所有人都惊叹的诗作来。

他们相信陈易有这个能力,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见诸人都是相似的神情和言语,连一向眼高于底的王勃都这样,陈易无奈地叹了口气,从案前起了身,对着众人团团作礼,“诸位既然这般强人所难,那某也不好推托,今日就勉为其难,随便作一首,要是不入大伙眼,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陈易的话惹来哄声一片,众人差不多都翻了白眼,对他话中那“强人所难”的形容一点都不认同,都认为他这是在故作姿态。见此陈易也只是哈哈笑笑,也没再说什么,走到置了文房四宝的案前,略作思考,提笔就写。在陈易走到案前之时,边上一众人也都起了身,也就在他提笔之际,所有人都围在了案边,等待着陈易书写。对于陈易的诗才,众人早就清楚,他以前所“作”那些诗,无不是让人惊叹之作。只不过谁也猜不到他所作那些诗,只是偷盗之作,这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陈易的诗都是非常之作,今日他们也想亲眼目睹什么好诗作出来。

陈易提笔飞快地写作,“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转眼之间,又一首名家之名作被他冠以了署名权,苏东坡苏大侠流传千古的这首名作在他笔下写了出来,比原来的历史上早了几百年问世。

“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好诗,好诗!”陈易还未搁笔,已经有了击掌称叹,不是别人,正是性子一向最狂放的王勃,只听王勃在感叹后再道:“看子应这两句,就让我等甚是惭愧,秋景跃然纸上啊!某怎么也写不出如此的感叹来,刚才真不应你子应面前争论诗赋,哈哈!”

王勃的话引得了众人的附和,大伙都对陈易刚才所写这诗称赞有道。流传后世的名作自然有其佳妙之处,特别是后面这两句,能随口吟诵的人可数不胜数,足可见其精妙之处!陈易已经没了最初偷盗诗作时候的不好意思,坦然接触众人的称赞,在大伙止了声音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桔绿时,某只是想说明,现在仲秋了,但景色依然美丽!人生也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充满希望,呵呵……哈哈……呵呵……哈哈!”

对于陈易的莫名感叹,及随后的大笑,众人一阵惊叹,随之有人顿悟!

第二百五十四章没想到

大明宫,仙居殿内,陈易正向武则天禀事。

“娘娘,今年朝中事多,陛下、沛王身体有恙,先太子暴亡,太子新立,坊间猜测不断,一些人心里惶惶,生怕朝中有乱,因此以臣认为,娘娘应该携太子做点什么事,让天下臣民尽知朝中无事,娘娘和太子殿下相处融洽,如此方好!”

闻听陈易此话后,武则天略略惊异,随即马上浮出笑容,轻轻点头道:“唔,子应,此建议甚好,只是你觉得本宫和太子一道做什么事好?”

“秋猎!”

“秋猎?”武则天愣住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对,秋猎。”陈易非常肯定是点点头,“娘娘,坊间臣民都担心陛下染病,太子新立之际朝中起乱,担心娘娘……全揽朝事,因此娘娘应该做出点姿态,让太子有所表现。太子年少,可以用秋猎向百官展示其英武之处,如此也可足够显现娘娘的胸襟,你是完全支持太子的!那样现在这个敏感时期对娘娘你有微词的人会大大少去,要是以后太子……不得人心,娘娘的威望会越加见长!”

陈易起初的话让武则天皱起了眉头,但旋即释然,她明白陈易话中的意思,也明白陈易的良苦用心,思索良久后最终还是露出了笑容,并微微地点点头,“子应,你说的有道理,本宫准了你的请求,过几日就宣布到终南山秋猎,朝中文武官员都随同,太子也一道去!”

听到武则天同意了自己所请,陈易大喜,很自然地露出一副嬉笑的神色。“娘娘,臣从来没在娘娘面前展露过勇猛的一面,今次秋猎,一定让娘娘见识一下臣在武道方面的技艺,嘻嘻,臣可是文武全才之人!”

陈易自得的样子惹的武则天翻了个白眼,又马上扑哧一笑,“那本宫倒要看看,你在秋猎时候是怎么英武的!要是表现勇武,自有奖赏!”

…………

在古代。春秋两季在野外举行狩猎活动是非常正常和频繁的。有唐一代尚武,为了向天下百姓表示朝廷重视武备,同时也让那些身居朝堂之上的臣工们不忘武事,保持尚武的习性,几任皇帝。包括李渊、李世民、李治都时常组织大臣们秋猎。除了秋猎,春猎也时常有。不过秋将尽。冬即至的秋冬交替季节,各种野兽膘正肥时候,是狩猎的最好季节。不过这些年朝廷已经好久没组织过狩猎了,全因为李治身体有恙之故,让许多人遗憾。此年秋天,武则天也在朝会上提出了组织大臣秋猎的建议。得到了包括太子李显及许多大臣的支持。

天下未安,四夷并未完全臣服,朝廷应该继续重视武备,作为太子的李显不能疏于箭枪之术。宫中禁卫也要活动一下他们的身手,这是武则天向朝臣们提议秋猎时候所说的理由,这样的理由没有多少大臣能找出足够的理由反驳的。

皇家的秋猎,规模注定不会小的,在秋猎举行的当日,浩浩荡荡数千人马组成的队伍很是壮观地从长安出发了,绵延数里,旌旗招展,马啸人声,好不热闹气派,沿途的百姓看到躲避不已。陈易并不知道哪些大臣随驾而行,反正他知道,在朝中大多的武将及大部分文臣都随驾而行了,但到底有多少人,哪些人参加,他并不清楚。此次出行他是和贺兰敏之一道,随驾武则天和李显身边,与左、右千牛卫一道,护卫御驾的安全。

左千牛卫将军赵瓖,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陈易此前都有不少的交集,因为御驾出行时候,左、右千牛卫都是皇帝和皇后身边最贴身的护卫队伍,他随行的时候经常被召在武则天身边,与这几位千牛卫将军有多次打交道,这两位左右千牛卫的领军人物,对陈易和贺兰敏之这样深得皇后武则天宠信的人,也一再示好。陈易对如何护卫御驾安全并不在行,贺兰敏之也是一样,护卫的事务基本交给副手操办。陈易的副手,副卫率梁积寿接手了所有沿途护卫的任务,又有赵瓖、李景嘉的恪尽职守,陈易和贺兰敏之倒落个清闲,时间走在一起,吹牛打屁。

终南山离长安城才不过百里,快马的话一天可以抵达,但数千人的御驾队伍行进速度并不快,差不多花了两天时间才抵达目的地。

御驾抵达后,很快就搭起了连绵的营帐,青山绿水间,白色的营帐恰似美丽的点缀。

狩猎的地方并不是陈易所呆过,宗圣宫所在方向的那段终南山,而是在宗圣宫的西南方向,这个地方地势相对较平缓,适合数千人的大队人马扎营,也可供养尊处优的太子李显及其他大臣们打猎。

搭营帐的事自然不需要陈易操持,趁着手下人员忙着搭建营帐之际,陈易带着陈明和陈亮等几名护卫人员,随便骑马逛逛。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不远处的终南山和白云相伴在一起,那高大的壮美仿佛近在眼前,让人惊叹。想起几年前莫名其妙地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