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六十年代为地府服务-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抓着阮建业的胳膊,阮荷往他体内输了些灵气。阮建业只觉得身子一暖,之前因为等了太久变凉的手,慢慢热起来。
  又是三个小时的车程,阮荷和她爹一起晃荡着到了镇上。
  终于下车,阮荷吐出一口气。再来一次,她还是没法习惯这么久的车程,重点是路不好,颠簸得人难受。
  一下车,阮荷就看到了等在车站的阮茂林和阮茂竹,阮荷立马扑过去,一边拽着一个哥哥的胳膊:“大哥,二哥,你们怎么来了?”
  阮荷语气非常惊喜。
  “当然是来接你这个没良心的。”阮茂林说着,刮了下阮荷的鼻子:“在外面乐不思蜀了吧,现在才回家。”
  阮茂竹笑看着妹妹,眼里也有着想念,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和妹妹分开这么久。
  “哪有,我可是很想家的。老师还说让我等两天再回来,我说等不及了,老师被我缠得没办法,就放我回来了。”
  阮茂林大叫:“你老师居然还不让你回来!过两天就是元宵节,他想留你到什么时候?是不是他想把你偷到他家养着。”
  阮荷没好
  气地拍了阮茂林一下:“大哥,别胡说,老师才没这种想法呢。”
  阮茂林“哼”了一声:“那他咋不让你回来,你这么可爱,我看他就是有这个心思。”
  阮茂林一脸我妹妹最好,他绝对看上我妹妹这个小宝贝的表情,逗得阮荷直乐,说阮茂林为了夸她,脸都不要了。
  回到了家乡,见到亲人,虽然没有京城繁华,但阮荷整个人都很放松自在,没之前在京城的懂事,和阮茂林两人斗着嘴,像两个没长大的三岁小孩。
  回家的路上,阮茂林骑车载着阮荷,阮建业载着阮茂竹,几人脸上都带着高兴的笑容。
  阮茂林还和阮荷说,回家她得好好哄哄阮茂松,她不在家这些天,他天天说着想姐姐,还生她气了呢。
  阮荷立马说:“放心吧,我早就给他准备好了礼物,保证他会喜欢。”
  阮茂林“哼”一声:“只给阿福礼物,我和你二哥就忘了?小没良心的,我和你二哥白疼你了。”
  “才没有忘,大哥你别胡说。”阮荷拍了下阮茂林的背:“家里每个人我都带礼物了,怎么可能会忘了你和二哥呢。放心吧,带回来的礼物你们肯定喜欢。”
  到了村里,正是吃午饭的时候,有些人就端着饭碗在门口坐着吃,看到阮荷回来,一个个笑着说。
  “阮荷回来了啊。”
  “京城咋样,是不是特别好?”
  “小荷,你去天。安门了没?有没有见到主。席像?”
  “小荷,你看升国旗没?”
  “小荷,你去爬长城了吗?”
  ……
  都知道阮荷去了她师父那里,她师父在京城,那是前山村所有村民都觉得很远,一辈子不可能过去的地方。
  他们只知道那里有伟人,有□□,有长城,有他们做梦都想见到的东西。他们很想知道京城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
  阮荷跳下车,和这些爷爷奶奶叔伯婶子打招呼,一一回答他们的话。
  说实话,阮荷觉得有点惭愧,除了大年初一她去看了次升国旗,其它京城的景点,她一个都没去。
  一是在老师家里,她只有过年有时间,但那时候她走不开。二来那些景点距离不近,来回也不方便。
  或许今年暑假再过去,可能有时间她会去走走看看。
  村民听她说只看了升旗,围着她问升旗的场景,好奇得不行,阮荷把她看的升旗场景,又仔仔细细和他们说了一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说实话,阮荷当时看的时候,当五星红旗在□□广场随着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她听着国歌,和很多人一样,都是又激动又震撼,忍不住热泪盈眶。
  现在想起来,她都还想再去看一次。
  那些人围着阮荷说个没完,阮建业让两个儿子推车回家,他进去拉着闺女的胳膊说:“我家孩子刚回来,还没吃饭,等有空了再和你们说啊。”
  说着,他拉着阮荷往外走。
  这些人一想阮荷这么个小姑娘,坐了那么久的车,肯定很累了,识眼色的就赶紧让开,让阮荷回家。
  不识眼色的也被别人拉住了,阮荷终于被她爹从好奇心旺盛的村民中解救出来。
  终于回到家,阮茂松看到阮荷,虽然生气姐姐离开这么久,但还是想她占了上风,立马扑过来抱住她:“姐姐,你终于回来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阮荷力气大; 一把抱起阮茂松:“对啊; 我回来了,阿福在家有没有乖乖听话?”
  “有。姐姐,我还给你写信了呢。”
  阮茂松特自豪地说。
  “真棒。”阮荷夸他,在他小脸上亲一口:“姐姐收到你的信了,给你的回信能看懂吗?”
  阮荷抱着他往屋里走; 阮茂松激动下去; 开始不好意思,扭着身子要下来; 阮荷放下他; 他才说:“有些能看懂; 有些看不懂。看不懂的地方二哥都告诉我了。”
  阮荷点着头,拉着阮茂松,转头看向旁边一直不错眼看着她的许雅琴:“娘,我回来了。”
  “嗯。”许雅琴应着; 眼睛有些红; 走过去拉住她另一只手说:“瘦了; 在你老师家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没有; 娘你看错了。”阮荷娇声说:“我一点没瘦,还胖了点呢。”
  一旁的阮茂林嘿嘿笑着说:“不管你胖没胖; 反正在娘眼里; 你都瘦了。”
  “去去去!”许雅琴瞪着阮茂林:“把厨房饭菜端过来,别在这里耍宝。”
  阮茂林立马敬了个不规矩的军礼:“遵命!”
  引得许雅琴“噗嗤”一声笑出来,拍了他一下。
  “在京城怎么样?你老师家有为难你的人吗?”
  几人走进堂屋坐下; 许雅琴就迫不及待问道。
  虽然女儿的信里一直都说她很好,老师对她好,老师家人也都对她不错。但许雅琴觉得阮荷是报喜不报忧,她去别人家住,肯定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她,她也不可能和在家里一样自在。
  “挺好的,我天天跟着老师去医院,闲的时候他就教我,忙的时候我也会帮忙。回到老师家,就是背书,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总之我在京城,虽然没多少空闲时间,但过得很充实,也学会了很多。至于老师的家人,除了他几个孙子辈在老师家里跟着他学中医,老师子女都不在身边,那些小辈没人为难我,我们相处挺好的。娘,你就别担心了,我不是会受人欺负的性子。”
  见阮荷神色认真,许雅琴知道她没骗她,放下心不少。
  她叹口气,摸摸阮荷的脸说:“你说你个女孩,修炼也就算了,还学这么难的东西,每个假期都不能在家,这不是让我和爹一直担心吗。”
  “娘。”阮荷语气中带了些愧疚,她只想着自己的学习,确实有时候忽略了家人。但她也不可能放弃中医,都学了这么久了,只能对家人说对不起。
  “没事。”许雅琴笑着拍拍她的头:“娘只是说说,你心里记着家里人就行,该学还是要好好学的。”
  “你娘说得对,不用担心家里。你们兄妹几个过得好,我和你娘就高兴了。”
  阮荷点头,眼里带着感激,感激她父母的理解。
  这时候,阮茂林和阮茂竹端着饭菜进来了,阮荷赶紧起来去帮忙摆菜,阮茂松像小跟班一样跟在她后面打转,许雅琴和阮建业也走了过来。
  饭菜很丰盛,有肉有菜,都是阮荷爱吃的。
  现在形势没之前那么紧张了,家家户户多养只鸡也没人说什么,只要不是太过分,一家养几十只就行。
  总之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
  不过阮荷家里依旧是养着两只鸡,杀掉一只就再养一只,并没有多养。鸡每天就是放出去由它自己找食吃,有时候阮茂松也会去挖一罐子蚯蚓来问。
  加上阮荷时不时拿出来的灵气的菜,许雅琴把那些剩菜喂给鸡,她家养的两只鸡,是村里最好的,油光水滑还聪明。一只一天两个蛋,除去吃掉的鸡蛋,还存了不少,被许雅琴腌了起来。
  吃过饭收拾好,阮荷摸摸自己鼓起来的肚子,把放在堂屋椅子上的背包拉开,一
  样样往外拿东西。
  “娘,这是我专门给你买的羊毛围巾和毛衣。”
  阮荷知道自己娘的品味,并没有买那些人人争抢的大红粉红的,围巾是买的素雅的浅杏色,毛衣是看着有些高级的蓝灰色。
  这些都是她在华侨商店买的,百货商店的样式颜色不如华侨商店的好看。
  许雅琴拿到东西很惊喜,阮荷买的围巾和毛衣,真的戳中了她的心,是她喜欢的样式和颜色。简洁大方,穿戴在身上也比较温柔。
  不过拿着东西,她还是心疼地说:“花不少钱吧?家里什么都有,给我买这做什么,浪费钱。”
  年轻时候的许雅琴,只管衣服首饰好看,哪里会关心价格。但家里遭遇不好的事后,她嫁给阮建业,过了那么些年艰苦的日子,她已经学会了朴素,学会了计较价格。
  阮荷听到这话没觉得有什么,只是和许雅琴说着:“没事,用不了几个钱,我有钱当然得给娘买最好的。娘这么好看,就得多穿这样的衣服打扮打扮。”
  说着阮荷又把自己调制的面霜水乳给许雅琴:“娘,这是我加了一些中药,用新配方做的,对减缓衰老,抚平皱纹最有效,你试试。”
  “我长皱纹了?”许雅琴看着那几个瓶瓶罐罐,第一反应就是摸自己的脸。因为有个天天喂她和丈夫各种修真界好东西的女儿,许雅琴和阮建业比同龄人要年轻十多岁。
  许雅琴虽然天天干活,但也会仔细保养,她现在走出去,说是阮荷的姐姐都有人信,只不过这个姐姐看着成熟点。
  “没有。”阮荷立马说:“这个是防御产品,用了起减缓的功效。”
  许雅琴放下心,把东西收起来。她知道自己这个年纪,女儿给她做的肯定是最适合她的。
  阮建业不喜欢涂护肤品,阮荷也不给他做,但一些灵果灵食材,她给家里人从来没有小气过。
  她赚的灵珠灵石有部分就是专门花在这上面的。
  “爹,这是给你的。”
  也是一条羊毛围巾一件羊毛毛衣,只不过围巾灰色的,毛衣黑色的,另外还有一只手表。
  之前阮荷买的三只手表给了阮茂林和阮茂竹一人一只,阮荷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自家爹眼馋的表情了,这次她刚好看到合适的,就买了一只回来。
  阮建业很高兴接过来,立马戴上手表,看着指针走着,激动得不行。
  他又拿起衣服,非常爱惜地摸着:“给我买这么好的干啥,给你娘买就行了。我天天干活,也穿不了。”
  “出门的时候穿啊,穿上多精神。”
  两个哥哥除了围巾和毛衣,还有阮荷专门为他们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一人一套,她自己也有一套。
  刚好碰到,她又有钱,就买了。今年高考就要恢复,恢复前肯定会有消息流出来,到时候这套书就是最抢手的,她们县城都不一定能买着,所以提前买是最好的。
  阮茂松的礼物是阮荷给他雕的一套十二生肖动物,用木头雕的,个个栩栩如生,还有一个木质九连环,也是阮荷做的。
  当然,衣服也有。
  除此之外,阮荷还给家里人,一人买了双皮鞋,上好的牛皮,是阮荷找的老手艺人定制的,她自己画的样式。
  看着既好看,也不超前现在的时代,总之,收到礼物的一家人都是惊喜又高兴。
  阮荷这些东西,真是送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阮茂松抱着那些玩具,都不想撒手了。
  许雅琴看着那堆东西,既高兴又愁:“宝儿,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你还有钱吗?”
  阮荷摆手,并不在意:“有,娘你别担心,我最不缺钱了。”
  厨房的热水烧好了,阮荷拎着木桶进去洗澡,
  许雅琴和阮建业回屋,看到阮建业还爱惜地看着手表,她忍不住推了推他:“别看了,闺女天天这么花钱,她身上钱肯定不多了,回头她开学,得多给她点。”
  阮建业把目光从手表上收回来,看着许雅琴说:“家里的钱不都在你手上,你决定就行。”
  许雅琴点头,从藏钱的地方拿出几张大团结,又拿出布票,递给阮建业:“明天去镇上看看有没有好料子,给闺女割几块回来。眼看天就要热了,我得给她做春装。你看她身上穿的那个褂子,也不知道从哪里买的,丑死了。”
  “我觉得挺好啊,过年穿挺喜庆的。”阮建业挠挠头说,那大红碎花衣服,村里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呢。
  许雅琴白了他一眼:“你那算什么眼光,就是白长了一双眼。不行,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回头你买的布我再看不上。”
  “行行行。”阮建业应着,把钱又塞回媳妇手里:“你说咋整就咋整,咱家你老大,都听你的。”
  许雅琴没好气掐了他一下,看他挤眉弄眼忍痛的表情,又忍不住笑出来。
  阮荷洗过澡,一身轻松往外走,路过阮茂松的屋子,看他还在那里玩九连环,她手一抬,用灵气吸干头发的水分,走了进去。
  “解出来几个环了?”
  “姐姐。”阮茂松蹙着眉,一脸苦恼,“才一个,姐姐,这个好难。”
  “解这种九连环,是有技巧和方法的,用不用姐姐教你?”
  阮荷伸手,想拿过来九连环,被阮茂松躲开了。
  他抿抿嘴说:“姐姐,我自己来,我肯定能解出来的。”
  “行。”阮荷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那你加油,等你解出来,姐姐再送你个更难的小玩具。”
  阮茂松眼睛一亮,充满自信地说:“好!”
  “不过不要总玩这个,玩一会儿就去看书写作业修炼,不然姐姐会把你的九连环收了。”
  阮茂松立马点头:“姐姐,你放心吧,我再玩一会儿就是练字。”
  “乖。”阮荷又拍拍他的脑袋,起身离开了他的屋子。
  阮茂林和阮茂竹喜欢学习,拿到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简直爱不释手。
  吃过饭,两人一人拿出来一本开始看,阮荷从窗户看到他们用功的模样,也没进去打扰她们。
  她回屋换了身衣服,拿上给自家奶奶买的东西,收拾出一个小包裹,她进了她娘的屋。
  “爹,娘。”
  许雅琴收了和阮建业说笑的表情,看向阮荷:“咋了,宝儿。”
  “娘,我去看看奶奶,和你们说一声。”
  “去吧。”许雅琴说:“你奶奶前两天还问我你什么时候回来,挺想你的。”
  阮建业在旁边点头:“正好你娘做的酸菜有坛子好了,你奶奶说想吃,你带一半过去。”
  阮建业起身去弄酸菜了,许雅琴对阮荷招招手。
  阮荷走过去,知道她娘有话对她说。
  “去你奶奶家,就只看你奶奶就行。你大爷家不是很太平,你别过去凑热闹,也别掺和。”
  阮荷一愣,随即问:“怎么了?是我大堂嫂?”
  许雅琴点点头,给她理了理头发:“当初她进门我就知道,她不是个能安稳过日子的。果然,进来没多久,就鼓捣着大军分家。”
  “她要分出去住啊。”阮荷咂咂嘴:“大军哥不会做饭做家务,我看她也不擅长,分出去他们能过下去?”
  “傻了不是,哪是把他们分出去,是把大军底下的弟弟妹妹分出去。”
  “什么!”阮荷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置信:“小梅几个都还没长大,把他们分出去,让他们怎么过?不让我大爷大娘养他们,只养大军哥一家?她这
  是想被全村戳脊梁骨吗?”
  许雅琴“呵”了一声:“她才没这么傻。明着是说分家,其实她是想把小梅几个攥手里,让她们干活养她一家人。你也知道,现在你大爷家,就小菊一个人有工作,小梅小旗都在家闲着,小中又上着初中。刘卉不想养这么多吃干饭的,借这事闹呢。她其实心里才没想分家,毕竟要是真按她说的分了,她和大军就别想在村里待了。她不傻。”
  阮荷皱眉:“我大爷不可能同意的。”
  许雅琴“嗯”了一声,“不过你大娘快被她磨动了,她最疼大军,加上刘卉又怀着孕,她觉得这是大军的孩子,心早就偏了。除了这个,她还准备插手阮菊的婚事,不过她只提了下,还没具体开始。但要是小菊自己不立起来,到时候王大花真可能被刘卉撺掇着嫁出去谋彩礼。”
  阮荷听着,只觉得刘卉真是个搅家精,她皱眉说:“当初就不该让他嫁过来。”
  许雅琴叹口气:“怪谁,只怪你大军哥傻,你大娘贪,眼皮子浅,还糊涂不听劝。反正她家的事,你知道就行,别掺和。不然回头倒打一耙,真是有理都说不清。”
  “我知道,娘。”阮荷点头,她是个小孩,这种家务事,当官的都没法断,她奶奶都管不了,更何况她个孩子。
  而且如果她家里人插手太多,还容易落埋怨。
  虽然不能插手,但阮荷喜欢阮菊,准备和她多说两句,提醒她一下。
  她大爷家好不容易出个工人,阮菊也是拼了全部的劲才进的钢铁厂,不能让一个搅家精给破坏了。
  正好这时阮建业提着半坛子酸菜进来,阮荷站起来说:“娘,那我走了。”
  她伸手要接过来酸菜坛子,被阮建业躲开了:“我送你过去,你提着东西不好拿。”
  阮荷看自家爹的架势,知道他不可能让她一人提着过去,就跟着他出门了。
  走到老宅,阮建业推门进去,阮荷跟在后面,抬眼就看到坐在院子里吃冻梨的刘卉和阮茂军。
  刘卉撒娇说梨凉,阮茂军哄着她,站起来去厨房要给她烤。刘卉又拉着阮茂军不让他去,说他去了她看不见心里难受,孩子也会想他。
  阮茂军抱着刘卉问:“那怎么办?我不去这冻梨就没法给你烤,你就没法吃了。”
  刘卉转了转眼珠,指着一旁帮阮菊洗衣服的阮梅说:“让她去,她闲着呢。”
  阮梅听到了,但是装听不到,依旧洗着衣服。
  阮茂军只能喊妹妹:“小梅,帮你嫂子烤下梨。”
  阮梅甩甩手站起来,瞪了眼刘卉,非常不耐烦地看向阮茂军:“没看到我正洗衣裳吗?你是没手还是没脚,不能自己去烤!”
  看到盆里刘卉和阮茂军的衣服,阮梅气得想扔掉,根本不想给他们洗。
  阮茂军讨好地对她笑笑:“你看,这不是你嫂子离不开我吗?”
  “有什么离不开的,又不是长一起了。反正我忙着呢,想吃就自己去弄。”
  刘卉眉头一蹙,一脸泫然若泣:“大军,二妹是不是不喜欢我?连帮我们一个小忙都不愿意。我就知道,我怀着孩子嫁过来让你们丢人了,要是不喜欢我,我这就走。”
  阮茂军一看她这模样,忙心疼地哄她,还训斥阮梅:“小梅,你嫂子怀着孩子嫁过来就很对不起她了,她在家里处处为你们忙活,现在就是让你帮忙烤个梨,你话就说这么难听,快跟你嫂子道歉!”
  阮梅听得青筋直跳,阮荷能看到,她眼里一下子火就冒出来,拍了下水站起来,指着刘卉说:“她为我们忙活,阮大军,你说话长点良心,你看看盆里的衣服都是谁的?她嫁过来干过一次活吗?饭我和娘大姐做,你们等着吃,衣裳我和娘大姐洗,你们只管穿,就连屋子脏了,也是娘给你们
  扫,你们说出那话害不害臊!还嫂子,我呸!我情愿没有嫂子,也不想要这样的,活不干也就算了,还天天找事,这个家迟早让你们折腾完蛋!不洗了,爱谁洗谁洗!大姐,你别拉我,我就是不干了。”
  她一把把还洗衣服的阮菊拉起来,拉着她要回屋。阮菊挣扎着,劝着:“小梅,冷静点,别这样,都一家人,闹成这样不好看。”
  “你把他们当一家人,他们呢?把我们当长工使唤,根本没拿我们当一家人!”
  刘卉捂着脸开始哭:“大军,你看看,你看看。你妹妹这是要赶我走啊,我走,我嫁过来不是受你一家子的气的。”
  阮茂军一边叫着阮梅回来,一边哄刘卉,忙得不行,脸上是一片焦急。
  “怎么了,怎么了?”王大花从厨房出来,看到这情况,就赶紧去哄刘卉,这儿媳妇怀着她宝贝孙子,可不能有事。
  阮荷和阮建业看不下去了,两人赶紧从旁边走过去,进去阮老太在的堂屋。
  “外面又是闹啥?”
  阮老太已经没心力管大房的事了,天天闹,她都习惯了,有一天不闹都是好事。
  阮荷忙喊奶奶,把自己带的东西给她,和她大致说了下外面的情况。
  阮老太叹口气:“这个儿媳妇,真是娶错了。”
  阮荷不说话,她不知道怎么接,毕竟她只是个小辈。
  “娘。”此时阮建业进来说:“娘,酸菜放你厨屋了,就在切菜的桌子下,你一看就能看到。你和宝儿说说话,我先回去了。”
  阮老太摆摆手,让他走。
  阮荷陪着阮老太说话,和她说自己在京城见到的人和事。阮老太最喜欢阮荷说的□□升旗,反复让阮荷说了几遍,问得非常详细。
  她一脸向往地说:“要是你爷爷还在,他肯定带我去看了,说不准我还能看上开国大典。”
  阮荷知道以前爷爷是部队军官,很有能力,奶奶当时在部队做后勤,很好强,知道上进。如果不是爷爷不在了,奶奶心灰意冷,非要回老家,她在部队,职位不算低呢。
  是真有可能去看上开国大典。
  不过都过去了。
  突然,外面又传来激烈的争吵声,是阮梅和王大花的声音。
  王大花让阮梅给刘卉道歉,阮梅不愿意,就和王大花吵,刘卉在旁边添油加醋,阮菊着急劝着,听着就挺鸡飞狗跳。
  阮老太皱眉:“又闹,真是没一天安稳的。”
  “奶奶,不然我扶你出去走走。”
  在家里听着大房吵架,奶奶心里也不好受,还不如出去转转。
  她话音刚落,阮老太还没说话,就听见“啪”一声响亮的巴掌声。
  “小梅!”阮菊惊呼,心疼问:“没事吧,疼不疼?”
  “你打我!你为了这个找事精打我!”阮梅不可置信大喊。
  阮老太“唰”一下站起来,“走,跟我出去看看。”
  她抬脚往外走,阮荷忙跟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阮老太走出去的时候; 外面的气氛剑拔弩张,阮梅倔强抬着脸; 一张小脸又气又恼; 瞪着刘卉的眼神恨不得吃了她。
  刘卉就躲在阮茂军怀里哭,嘴里还说着挑拨离间的话。王大花一心偏着阮茂军和刘卉,嘴里骂着阮梅; 说她不懂事。
  阮菊就在一边拉着阮梅; 劝着阮梅和王大花; 不让阮梅跑了,不然谁知道这一气之下她会跑到哪里去。
  “都给我闭嘴!”阮老太重重用拐杖敲了下地; 院子里吵嚷的声音瞬间停下; 谁都不敢说话; 眼睛看向阮老太和阮荷。
  “吵什么?大过年的能不能有点安稳的时候!”
  阮老太指向刘卉:“如果你不想待在阮家; 现在就可以给我滚回你娘家去!再让我听见你哭哭啼啼说话阴阳怪气; 就是你怀着孕我也敢打你!”
  刘卉被骂得一愣; 她从小到大; 就会嘴甜讨巧; 加上长着一副清丽无害的面孔; 她向来无往不利; 没人这样骂过她。
  等她回过神来,脸上又窘又热; 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火辣辣的疼。她第一反应就是捂住脸,哭着跑回了屋。
  “娘!”
  “奶奶!小卉!”
  阮茂军想追过去; 被阮老太一声喊住了:“让她哭,都是你给惯的,弄得家里乌烟瘴气,她还有脸哭!”
  屋里的哭声更大了。
  阮老太听得脑壳疼,指着屋里说:“再哭就让大军送你回娘家!家里老人都在,哭哭啼啼整天哭丧一样,你是咒着我死呢。”
  “奶奶。”阮荷不赞同地喊,怎么骂人还捎上自己了。
  阮老太闭了下眼睛,揉揉脑袋:“都被她给气糊涂了。”
  王大花看阮老太这模样,也不敢顶撞她,不过儿媳妇她实在心疼,毕竟还怀着她的金孙呢,她忍不住小声开口:“娘,小卉还怀着孕,您是不是说太重了?”
  “重什么?”阮老太瞪向她,王大花忍不住身子一缩。
  “我看你过这么些年,脑子是一点没长,饭都白吃了!你要是听不懂你那儿媳妇的话,就别说话,整天因为那个儿媳妇骂这个儿子,打那个闺女,你有脸了是吧?这个家不让你俩折腾散了你是心里不舒坦?再让我看见你打这个骂这个,看我怎么收拾你!”
  王大花不敢吭声了,阮梅和阮菊看着阮老太的眼神亮极了。
  阮老太对她们两个摆摆手,让她们回屋,那盆子衣裳也不让王大花洗,让阮茂军去洗。
  衣服是他和刘卉的,媳妇是他娶回家的,他不洗谁洗。
  外面恢复平静,阮荷扶着阮老太回屋,她给她捏着肩膀,一脸崇拜:“奶奶你刚刚可真厉害!”
  阮老太笑呵呵地说:“厉害什么,都老了。”
  “奶奶您不老,活到一百岁绝对没有问题。”阮荷特认真地说,有她在,奶奶成为百岁老人一点都不难。
  阮老太被她说得心里十分熨帖,刚刚被大房一家气得冒出来的火气也被安抚了下去,心情不错地又和阮荷说起话。
  从阮老太家出来,阮荷刚走没两步,就被阮梅拦住了。
  阮荷看着她:“拦我做什么?”
  阮梅绷着嘴不说话,阮荷等了一会儿,不耐烦了。又不是她求着阮梅,她拦住她在这里也不说话,她没那么多闲功夫陪她。
  阮荷想绕过她离开,阮梅拉住了她:“别走。”
  阮梅低着头,很难堪的模样:“我想请你帮我问问,你大哥厂里有没有我能干的活?”
  她的声音很小,显然求到阮荷这里是她非常不想做的事,但现在她也没办法了。
  阮荷疑惑:“你姐姐就在厂里,你为什么不问她?”
  阮梅头又往下低了
  些,声音艰难地说:“我姐还是学徒工,她性格又软,不知道厂里招不招工的事,更安排不了。但小林哥不一样,他干的时间长,性格好,有能力,和厂里很多人认识,如果厂里招临时工他有门路先知道。”
  阮荷探究看着她,一时没说话。
  阮梅被她看得越来越不自在,她用脚踢了踢土,忍不住开始说:“我知道以前我脾气不好,对你说了很多不好的话,我道歉,但我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你能不能帮我一下?”
  这是阮梅面对阮荷第一次这么低声下气,让阮荷忍不住叹口气。如果不是刘卉把她逼成这样,她也不会来找她。
  “行吧,我帮你问问。不过招不招工也不是我哥说了算,不招工我哥也没办法。而且你的学历也有点低,厂里就算招人,我哥也只是个一级工,关系不硬,也不一定能让你进去,你自己有个心理准备,别回头进不去赖我们。”
  阮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