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六十年代为地府服务-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雅琴打开书包的动作一顿,随后又若无其事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
“布我先收着,吃的你拿出去和你哥哥一起吃。你救了她一条命,给你这些不为过。”
阮荷看她娘没生气; 开心地笑着搂住许雅琴的胳膊:“娘,你不怪我又招事?”
许雅琴摸摸她的头:“你这次做得没错。只要你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知道她对你是真心的,你帮她,我不会说什么。你只要记住,帮人想清楚后果,如果会伤到你自己,疼的不止是你,还有爹娘和你哥哥。我相信你不会鲁莽做事的。”
“娘,你真好。”
“爹就不好了?”
看着女儿和妻子亲密的模样,阮建业忍不住酸溜溜地出声。
“爹也好。”
“哎!乖女儿。”
阮建业满意地摸摸阮荷的头:“去睡会儿,别下午上课的时候犯困。”
“嗯。”
阮荷点着头下床穿鞋回屋。
等阮荷走后,许雅琴皱起了眉:“建业,宝儿本事越来越大,带回家的东西越来越多。旁人咱们还能隐瞒,但是大哥和大嫂和咱住一块,时间久了难免不会起疑心。你看今天大嫂就硬要看宝儿的包,要不是我挡着,宝儿那些东西拿出来怎么说?”
阮建业也皱起了眉,他揉揉头说:“我知道你的意思,让我想想。娘不想分家,我不想提出来让她伤心。”
“我也不想分家。”许雅琴站起来把布放柜子里锁好:“和娘住一起我还很高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些大事娘比我主意好。大哥虽然不爱说话,但性子还行,不是喜欢惹事的。就是只有大嫂,她的性子实在磨人,娘在上面压着她小动作也不断。之前的警告只能让她在娘面前老实。”
许雅琴愁得心烦,阮建业搂住她:“你忍一下她,小军再过几年就该说媒了,到时候不分家也得分,你再忍一忍。”
许雅琴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回头她多嘱咐宝儿几句,让她在家里小心些别露出异样。
阮荷拿回家的料子,很快许雅琴就给她做了一身衣服。
这时候天气已经冷了,但还没到寒冬腊月非常冷的时候。所以许雅琴做的是小薄袄,底下也是加了棉的裤子,正适合这时候穿。
棉花是阮建业特意跑去黑市用兔皮和粮食换的。家里吃了不少兔子,那些兔皮用不到那么多,城里人有不少喜欢用皮子做衣服做鞋子的。
用它和粮食换的钱和粮票,阮建业全拿回来给了许雅琴,许雅琴存了不少。
很多票有
期限,紧急的她就让阮建业买东西回来,不紧急的就留着,等过年添置东西。
至于说粮食哪来的?是阮荷拿出来的。
有大房一家子在,很多精细粮阮荷不好拿出来一家子吃,她就给她爹去卖,反正不带灵气的粮食在她这里不值钱。
有时候粮食多了她爹拿不了,她还会跟着阮建业去县里,先找买主,然后偷偷在偏僻的地方拿出来让阮建业给买主送去。
阮荷不知道她家现在多少钱,但总归不少,从她和哥哥都有新穿的衣服就能看出来。
第一次阮荷穿上新衣服,阮梅酸了几句,王大花背地里嘟囔了几句,就放开了。
因为许雅琴疼阮荷,经常给她弄些别人没有的好东西,家里人都习惯了。
可是等阮茂林和阮茂竹都穿上新衣服,王大花不干了。
都是一个家里的人,凭什么许雅琴家里就能给孩子置办新衣服。还是村里人都特嫌弃的薄袄,一点不实用,费布费棉花。
她一门心思认为,阮老太偏心了。
每年上工分的钱都在阮老太手里,她费尽心思存钱,手里也才十来块。就是她有布票,她也不舍得拿这些钱买布做衣裳。
她心里是这样想的,所以她认为许雅琴也是这样想的。二房孩子的新衣服的布料棉花,肯定都是阮老太给的。
王大花知道,阮老太手里有钱。
在阮茂林兄弟俩穿上新衣服的晚上,王大花直接就发难了。
她这次有点心眼,没先闹,直接提的要求。
“娘,天越来越冷了,小林兄妹三都有新衣裳,冻不着一点。但你看我家这五个孩子,都是小的衣裳大的穿,破了的衣裳补补穿,没一件新的,天天冻得打哆嗦,看着我都快心疼死了。娘你可不能偏心,既然都给小林他们买布买棉花做衣裳,我家这几个孩子也得有。”
阮老太皱眉,放下碗看向王大花:“小林他们的衣服不是我买的,你也别找我哭。建业雅琴有本事给他们孩子穿好的,你要是有本事也给自己孩子穿,我不会管。我手里没布票,钱也是有数的,都给你家孩子置办了衣服,咱全家得喝西北风。”
“我不信。”王大花狠狠剜了一眼许雅琴,站起来说:“二叔和雅琴天天都是和我们一起上工,全家一年分的钱都在娘你那里,他们哪来的钱买的布?还有布票,我不信他们能自己弄到。娘给他们买了就买了,我也不会说啥,你照着给小军几个买布就行。但你这样偏心,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你想做什么?”
阮老太饭是真吃不下去了,心里非常生气。她都说了没买,王大花一个儿媳妇这样质疑她,当面说她偏心,她这个婆婆当得心寒。
“我没想做什么,就想让娘你别偏心,二房有的我们大房也得有!”王大花一仰脖子说。
“你……”阮老太手指着王大花,被她这话气得手发抖:“王大花,你说这话亏不亏心!家里有的我哪样少了你们大房的了?”
“娘!”
阮建业赶紧起来扶住阮老太,给她顺气。阮建功也站了起来,对着王大花就是一巴掌,把她扇摔到地上。
“闭嘴!”他黑着脸训斥:“你看你把娘气成啥样了!”
“大嫂。”许雅琴也站了起来:“我家孩子的衣服是我们自己买布做的,娘没给我们钱,也没偏心,你不能这样污蔑娘。”
“胡说,你们哪来的钱!就是娘给的!”
阮建功还要再打她,王大花立马“哇”一声大哭起来,指着阮建功骂:“阮建功,你不是男人!你娘偏心你弟弟,你不说替咱家孩子
讨回来,你还打我,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不是为了你们,我能找娘要,你有没有良心啊!”
“没良心啊!一家子都没良心!我天天伺候老的,伺候小的,起早贪黑伺候一大家子,娘不心疼我,阮建功你个窝囊废也不心疼,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嫁给你这样一个男人!”
王大花在地上撒泼打滚,家里全是她的哭嚎声。
阮建功皱眉走过去提溜起来她:“你再说!再说送你回娘家!”
王大花这次是真心里委屈。阮老太偏心,她就是想为孩子多要点东西,她哪里错了。
阮梅早就对奶奶不服气了,看她爹还要打娘,直接抱住她爹的胳膊,哭着喊:“爹,别打娘,娘也没说错啊,凭什么小荷她们有新衣服,我和哥哥弟弟就没有!”
阮荷:“小梅姐,我家真没用奶奶的钱,是我爹拿着兔皮换的布料。”
“兔皮也是全家共有的,你们换钱自己买东西,咋就没想过我家里人有没有衣服穿?你们怎么这么自私?”
阮建功高高举起手。
阮梅吓得闭上眼,哇哇大哭:“爹你偏心!你不疼自己孩子疼二叔家的,你不是我爹!”
阮建功原本只是吓吓阮梅,听到这话直接一巴掌扇了过去。
王大花赶紧抱住阮梅,虽然她疼儿子,但阮梅她也疼的,主要阮梅嘴甜,平时会讨她开心。
阮建功这一打,可是捅了马蜂窝。
“阮建功,你打我也就算了,你打小梅干嘛?她哪里说错了?你要是不疼孩子,我这就带她们走!”
阮建功还要再打,被阮老太叫住了。
“建功,行了,别打了。”她头疼地揉揉眉心,一脸失望:“大花,你是不是铁了心认为我偏心?”
王大花没说话,就抱着几个孩子哭,阮老太彻底明白她的态度了。
“行行行,原本觉得不分家是为你们好,咱一家子能好好过日子。现在闹成这样,也是我的错,不该一直绑着你们一起。”
“娘,你没错,你也是为我们好。”
“是啊,娘,我们都知道你的心意。”
阮建业和许雅琴轮番劝着阮老太,但阮老太已经被王大花的所作所为弄得心灰意冷。
她摆摆手,无力地说:“树大分枝,树大分枝,你们都大了,也该分家了。建国,去叫你几个大爷和叔叔过来,建业,你去叫大队长和村支书过来,咱们分家。”
第四十七章
前山村并不是一家姓的村; 如果一个姓; 那就都是没出五服的亲戚; 整个家族人不并算多。
阮家最大的是阮老太的婆婆和公公; 当年是逃荒来的这里; 都已经过世了。
他们总共生了六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嫁得远; 不是一个省; 在爹娘死后就没再回来过。
六个儿子阮老大最小,在战争中没了命; 老四前几年生病也没了。老大今年七十; 孩子都长成了; 有儿子孝顺; 早就不下地干活; 平时就在村头大柳树底下跟几个同年龄的老头儿说话。
老三就是阮建国的爹; 老。二是之前问阮六家借粮食的建平他爹,老五媳妇死了; 儿子建邦在当兵。
阮老大不在了; 就阮老太一个寡妇,和阮老大这几个哥哥平时交际不多,也就妯娌之间还说说话。
但如果她家有困难,这几家还是会出手帮忙。也是因为阮家有这些亲戚,才能在村里立足不被欺负。
正是吃饭的时候,这些人都在家,一听说阮老太要分家; 饭都没吃完就过来了。
大队长也就是村里的村长,姓花,村支书也姓花,和花队长是一个家族。老支书是老干部了,以前大队长没选出来时,他还兼任。
后来他老了,把花队长培养出来,就担个支书的名,平时村里事都不怎么管。
阮大爷愁眉苦脸,一进来敲了敲旱烟杆子,眼神严厉地看了眼阮建功阮建业这两个侄子。
然后慢腾腾转向阮老太:“弟妹,怎么回事?过得好好的,怎么就要分家了?”
许雅琴之前就泡了一壶菊花茶,现在很有眼力劲地给各位叔伯一人倒了一碗。
阮老太不想把家里的糟心事告诉外人,只笑着说:“树大分枝,孩子们都大了,小军过几年也该结婚了,住一起不方便,还是分开吧。不管分不分家,我都是他们娘,他们彼此也都是兄弟,关系断不了。”
老支书听出来阮老太话里的意思,虽然她没用多大声,但语气里的坚持不容置疑。
他叹了一口气,看向站在一旁脸上露出喜色的王大花,忍不住摇摇头。看来这次分家建功媳妇出了不少力。
阮大爷也听出来了,他吸了口烟,点着头说:“行,既然你都决定了,我就不劝了。”
他转头看向老支书:“支书,你看呢?”
老支书摆摆手:“我也没啥好说的,按老六媳妇说的来吧。”
阮老太冲两人感激地笑笑:“其实今儿把几位大伯和支书、大队长请过来,就是想让你们给做个见证。分家的章程我都想好了,等今儿分完,建功建业兄弟俩就彻底分开了。麻烦几位叔伯了。”
阮大爷、支书几人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
他们也帮其他人见证过分家,就是当个见证人,确定分家是公平的,确实不麻烦。
几个孩子都被大人们赶出去了,屋里只有大人在。
阮荷兄妹对分家的进展很好奇,不过因为教养,也没人跑去门口偷偷听。他们修炼着,听力好,只集中注意,堂屋里的声音都能听见。
听到这里,阮荷把练完的大字放一边,看向两个哥哥,“看来这次奶奶是下决心要分家,没有转圜的余地。”
“宝儿,你不想分家?”阮茂林把作业放一边,笑着捏了捏阮荷的脸。
阮荷拍掉他的手,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不想和大娘她们一起过,但我想和奶奶一起过。”
“奶奶不会同意和我们一起住的。”
旁边丝毫不受影响练着字的阮茂竹平静地说:“奶奶要么一
个人住,要么跟着大伯,绝不可能跟着爹住。大伯很孝顺奶奶,奶奶也疼他。要是跟着我们住,就是告诉外人大伯不孝顺,这种把大伯放火上烤的事,奶奶不会做。”
阮荷也知道,她双手托着下巴撑在桌子上,失望地叹了口气:“唉,想两全其美真难。”
阮茂林“噗哧”一声笑出来,两只手伸出去对着她的脸一顿揉:“小小年纪叹什么气,都长不高了。就是分家了,奶奶还是咱奶奶,又不会不疼咱。你想什么时候去找她就什么时候去,至于这么愁眉苦脸吗?”
阮荷皱了皱鼻子,用力把阮茂林的手掰开,揉了揉脸,不满地喊:“大哥!我脸都被你搓红了!”
阮茂林嘿嘿一笑,凑过去看:“哪里,哪里,我看看?这不是挺好,正好红彤彤像苹果。”
阮荷翻了个白眼,推开阮茂林,跑到阮茂竹旁边,回头冲他一“哼”鼻子:“我不和你玩了,我和二哥玩。”
阮茂竹停下手里的笔,笑着把妹妹搂过来,隐晦地对着阮茂林得意地翘了翘嘴角。
阮茂林气得想把他的脸也给揉一顿。
不过经过这一打岔,阮荷把分家忘了,忧愁也没了。
等到她再认真去听,就听到王大花胡搅蛮缠不同意奶奶分的家。
王大花:“建功是老大,分家分家,向来老大占大头。更别说我家三儿子,回头娘也是我们养,平半分不行,总共三百四十八块钱,我家得分两百四十八。锅也得给我家,粮食我家孩子这么多,也得多分。房子分给二房一间就行了,正好大军过两年说媒,那一间留着给他当婚房用。”
地是公家的,所有人都是上工挣公分,这个倒分不了。
经她这么说,二房除了一百块,基本上没多少东西。
阮老太听着她这话,气得一拍桌子:“王大花,我是你婆婆还是你是我婆婆?”
王大花吓得一缩身子,往后退了退,身上的气焰被打下去不少。
她讨好地朝阮老太笑笑:“娘,我这也是为您着想。我家孩子多,多分点东西回头你来我家住也能让您过得更舒坦点。”
“不用了。既然我是你婆婆,是建功的娘,这家我说怎么分就怎么分!我有胳膊有腿,又不是不能动了,我谁也不跟。等我老了不能动了,你们再轮流伺候我。”
“娘……”阮建功和阮建业同时喊她,想让她改变主意跟着自己住。
阮老太直接一摆手,语气坚定:“你们不用说了,我说自己住就自己住。刚刚该说的都说了,钱、粮食我看着分给你们,厨房的东西锅留给我,碗筷子留给我一份,剩下的你们平半分。支书,分家书写好了没?”
“好了好了。”
老支书从椅子上站起来,把桌子上的纸拿起来,递给阮老太:“老六媳妇,你看看还有要改的地方没?”
阮老太看了一遍,摇摇头说没有。把纸给几个大伯看,等他们看完递给阮建功兄弟俩:“你们看看,给你们媳妇也看看,没意见就签字按手印。”
“我没意见。”阮建业第一个说。分家书上写的和阮老太说的一样,另外又加了一条等阮老太老得不能动了他们怎么养老的规定。
阮建业觉得他娘分家很公平,养老要的东西也不过分,一个月一轮流伺候也是应该的。
许雅琴跟着丈夫点头:“我也没有意见。”
阮建功除了对娘现在不跟着他不满意,其他的都同意。但是娘现在想自己住,他只能闷闷不乐点头,瓮声瓮气说:“就这样分吧。”
王大花倒是有意见,被阮建功一瞪,不敢说话了。
“行,没意见就这样了。”
阮建功和阮建业签字按手印,支书总共写了两份,一份他拿着,一份给了阮老太,这次分家就算完事了。
阮老太亲自把队长、老支书和几个过来见证的大伯送出去,嘴里感谢了一番。
出去后大队长和老支书说:“大爷,今儿建功家分家挺简单的,他媳妇也没闹太厉害。”
老支书背着手摇摇头:“老六媳妇不容易,要不是她强势能压住建功媳妇,这分家一时半会扯皮不出来。不过也是因为建功媳妇,这家才不得不分,不然家里不得安宁。所以说,娶妻娶贤呐。”
“嘿嘿。”大队长冲老支书憨憨一笑:“大爷,这我得谢谢你。你给我说的媳妇就挺好。”
老支书得意地敲了敲他的头:“那是,我的眼光是常人能比的嘛?”
大队长笑着点头赞同。
送走老支书他们,阮老太刚刚撑着的精气神就散了,整个人无精打采地回屋,对担心的两个儿子摆摆手。
“你们出去吧,把东西都分好。明天厨房轮流用,等你们把自己的灶台建好,以后这厨房就我一个用。”
阮建功看着他娘这样,心疼地不行,再看旁边脸上已经露出笑容的王大花,气不打一处来,拽着她就出去了。
要不是她作妖,今天这家分不了,他娘也不会对他家这么失望。
王大花正高兴不用养老。二一家子了,她家加上阮菊,四个劳动力,怎么也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老。二家三个上学的,小林还在初中,光学费生活费就花不少。要不是以前她家劳动力多,娘又偏心,老。二家哪能过这么滋润,还穿新衣裳。
现在甩了老。二家这个包袱,王大花高兴死了。
但没高兴多久,她就被阮建功一顿揍,把分家的气都出在了她身上。
还是阮老太听着那屋里王大花鬼哭狼嚎太不像话,过去敲了敲门,把阮建功叫出来才让他停下来。
“建功。”
“娘。”阮建功低着头,很不高兴。
“你也长大了,得学会顾着家。王大花是性子不好,但对你对你仨儿子的心没得说。以前你打她我是想着这样能纠纠她的性子,不用让她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现在既然家都分了,她没大错你也别下这么狠的手,毕竟是你媳妇,还得她出力才能和你一起把日子过好。不止她,孩子你也别动不动就打,不听话的该教育教育,听话的你就多疼点。”
“我知道了,娘。”阮建功点头。
阮老太慈爱地摸摸他的头:“听话,回去吧。”
第四十八章
分家过后; 要说高兴的; 也不止王大花一个。许雅琴同样满心欢喜。
晚上和丈夫做完一场运动; 许雅琴躺在被窝里; 藏不住喜意地说:“你说怎么就这么巧; 咱们刚说分家,大嫂就闹事; 这事儿就成了。咱们家是不是有什么神仙罩着啊?”
“别瞎说。”
阮建业翻了个身; 把妻子抱住:“分家这事也不意外。大嫂那人就不是安稳过日子的,和咱们住一起她气不顺; 可不得经常闹。我早就猜出来了; 这家迟早得分。我没想到的是娘能那么果断; 明明她不想分家的。”
许雅琴动了动身子; 找个更舒服的位置躺好; “娘向来有智慧; 她应该是知道咱家和大嫂的矛盾已经快不可调和了。要是不分家,你和大哥兄弟情谊也得闹没; 说不定还会怪娘一直把持着你们兄弟两个。现在趁还没完全闹掰; 倒不如分了,两家各过各个的,感情能更好些。”
阮建业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建业,我想和你商量个事。”
许雅琴撑起身子看着阮建业。
“你说。”
阮建业给她拉拉被子盖住露出的肩膀。
“咱家存了有一百多块,加上娘给的一百七十多,快三百块钱了。我想找大队长给咱们批个宅基地; 咱们自己建个房子住。家里这两间,你给大哥给娘都行。”
阮建业立马睁开眼,转头看向许雅琴:“怎么突然想盖房子了?住这里离娘近,走了可就远了,回头有事想让娘帮忙也不方便。”
许雅琴摇摇头:“这没啥,我也没想着以后劳累娘。主要是咱家秘密太多。就是现在分家了,以大嫂那性子也会天天过来看看咱家吃的啥,穿的啥。整天提防她太累了,倒不如重新盖个房子咱们一家搬出去。到时候大门一关,谁知道咱家的情况。”
阮建业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那我明天和娘说下,如果娘同意了,我就去找大队长。”
许雅琴脸上终于露出一个放松的笑容,高兴地“嗯”了一声,含着笑意很快睡着了。
倒是阮建业,因为这事翻来覆去到半夜,才迷迷糊糊有睡意。
一分家就搬出去住,他怕娘有意见。所以这一晚上都在想一个不让娘误会的说法。
阮荷不知道大人之间的官司,她晚上睡得很好,第二天吃到娘特意给她蒸的鸡蛋羹,心情更好了。
分家她们家分了十来个鸡蛋,还分了一只老母鸡。
家里总共三只老母鸡,阮老太一只,另外两家一人一只。都是还下蛋的鸡,一天一个,许雅琴毫不心疼地拿一个就给闺女蒸了。
阮荷也不是吃独食的,这蒸鸡蛋家里人每人都吃到一口。属她和二哥吃得最多。
分家的好处现在就体现出来了。以前许雅琴做饭,好东西都是偷偷给闺女吃一口,还不敢做多。
怕大嫂和婆婆说她祸害好东西,也怕大嫂闹。而且大房孩子多,到时候做了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吃到嘴里,索性不做。
但分了家就不一样了。鸡蛋是她自己家的,想怎么给孩子吃就怎么吃。就是婆婆也说不了她,更别说大房了。
而且以婆婆的性子,也不会说她。只要不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差,她不会管他们。
阮家分家的事在村里传得很快。
阮荷去上学,林红和她一出门就拉着她问:“小荷,我听说你家分家了?”
“嗯,昨天分的。”
阮荷把带着的饼干给哥哥一人一块,她和林红分着吃一块。
林红不客气地把
饼干塞进嘴里,咽下去后不掩好奇地问:“为什么分啊?你们家不是过得挺好的。又不像我家之前,我娘整天和奶奶婶子干架,我奶奶受不了才分的。”
阮荷摆摆手:“没啥,就是我大堂哥过几年不得相亲结婚嘛,再住一起不方便,不如早点分开。”
阮荷不想把王大花闹得分家这个原因说出来。林红嘴不紧,说给她听回头她就会和她娘说。
家丑不可外扬,王大花是性子不好。但要是传出去了,到时候受村里议论,丢人的是整个阮家的人。
而且王大花毕竟是长辈,她也不想让别人以为她是随便议论长辈的人。不符合她娘从小给她的教育。
“也是。”林红不是喜欢深想的人,阮荷这么一说,她就信了。
和以前一样,阮荷她们到村口岔路口与阮茂林分开。
分开的时候,阮荷把装饼干的铁盒子塞进阮茂林的包里。
“哥,这里面我装了几块饼干,还有根江米条,你中午饿了吃。”
阮茂林中午不回来吃饭。初中学校的饭不如家里做得好吃,他自己又节省不吃多,每天下午都饿着肚子回来。
看到大哥晚上吃饭狼吞虎咽的模样,许雅琴和阮荷很心疼。所以她一有什么能拿去学校的吃的,就让阮茂林拿着。
“哥中午食堂有饭,你小小年纪别操心了。这些留着自己吃。”
阮茂林说着要把铁盒子拿出来。
结果他不如阮荷力气大,使出吃奶的劲,脸都涨红了也没把阮荷的手拿开。
“宝儿。”
阮茂林在背后偷偷甩甩发疼的手,无奈地喊:“宝儿……”
“大哥,让你拿着就拿着,别婆婆妈妈。”
阮荷拍拍书包,拉着林红一溜烟跑了,阮茂林想追,被阮茂竹拉住了。
“大哥,别辜负宝儿的心意,拿着吧。等回头有钱了你再给她买东西。”
说完阮茂竹也抬起脚去追阮荷了,留在原地的阮茂林只能带着妹妹的心意往学校走,一路上翘起的嘴角就没下去。
吃过早饭,阮建业去了他娘的屋里,阮老太就在堂屋坐着纳鞋底。
“娘,你吃了没?”
“吃了。”
阮老太低头纳着鞋底没抬头:“大早上过来找我啥事?”
阮建业搓搓手,抬头小心看了眼阮老太,从她脸上看不出现在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他咽咽口水,舔。舔嘴唇,红着脸一时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阮老太等了一会儿,没等到他说话,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向他:“怎么?你大早上跑我这来干站着?什么事,说吧,别扭扭捏捏不像个爷们样。”
阮老太喝了口水,把针线筐子放一边。
“娘,是这样的。我和雅琴想找大队长批个宅基地,重新建个房子。”
阮建业看看外面,大哥大嫂不在院子里。他放松了下来,说得更顺畅了。
“咱家地方不小,房子也多。但是孩子也多。我家就不说了,都还上着学,不着急结婚。但我大哥家,大军过个三四年就到年纪说亲了,小菊和小梅渐渐大了也得有单独的房子住。到时候一分,房子哪够住的。正好我家有点钱,再加上分家的钱,凑凑足够盖个不大不小的房子。腾出来这两间房子也好给小军和小菊两姐妹住。”
阮老太放下陶瓷茶缸,皱眉看向他。
“那房子是分给你的,就这样给你大哥不心疼?雅琴能愿意?”
“不心疼。”阮建业摸着头笑了笑,知道他娘不会反对他出去
了,心里格外轻松。
“大哥小时候护着我,长大了也帮了我不少,就两间房子,我心疼啥。到时候我盖屋子,大哥去帮忙不也是打白工。娘你不用担心,这些我都和雅琴说过了,她没意见。”
阮老太垂着头想了想,站起来对阮建业说:“出去就出去吧,分家了你是当家人,想去住哪里不用和我说。”
“娘,谢谢你!”阮建业激动地抱住阮老太的胳膊。虽然想着娘应该不会反对,但真听到娘同意,阮建业心里还是高兴得不行。
阮老太拍拍他的手:“行了,多大了还腻歪。你等等,我给你拿个东西。”
阮老太转身去了里屋,没多久拿着个布包出来,打开布包从里面数了五张大团结递给阮建业。
阮建业一愣,看看钱又看看阮老太:“娘你这是干啥?我不要你的钱。”
分家的时候阮建业心里就清楚,他娘肯定存的有私房钱,不会全拿出来分了。
但他打心底里就没打过这钱的主意,这是他娘的养老钱。想要钱他自己会挣,没出息的男人才会琢磨家里老人的钱。
“不是给你的,是替你大哥给你的,拿着!”
阮老太强势地说,直接把钱塞他手里。
“你和你大哥讲兄弟情谊,免费给你大哥房子我同意。但既然房子分给你了,我也不能让你吃亏。你大哥家里孩子多,他媳妇又那样,他自己也是不会说话只会闷头干活的人,不如你有本事能弄到钱。你那房子钱就我替他出了。你也别说我偏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