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77号诡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儿过后,古熹的生活又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高状元没来找她了。
  不过倒是出了另外一件事。
  邻居大婶实在太热心,自见过永昭公主一面后就念念不忘,终于在一天上门来说,要给公主说亲。

  ☆、第七十五章

  要给公主说亲,自然需要媒婆。大婶便专门去找了沈媒婆,同她说了这事儿。至于为何是沈媒婆而不是别的媒婆,纯粹是大婶曾多次看到沈媒婆出入金水流为古熹说媒。
  于是那日,大婶和沈媒婆是一同上门来的。
  古熹正奇怪这俩人怎么会凑到一起,又猜测沈媒婆是不是来问她同高君子游湖之事的,就听到沈媒婆兴奋地东张西望。
  “熹姑娘啊,你妹妹呢?她也还没嫁人对吧?”
  沈媒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叫她“熹姑娘”,倒是比“古姑娘”好听些。古熹正乱七八糟地想着,闻言一愣,奇道:“什么妹妹?”
  沈媒婆当她是在掩饰,便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一副“你还跟我装,我什么都知道了”的表情。
  邻居大婶眉开眼笑地开了口,道:“就那天我来看到的姑娘啊,很漂亮的,住那间的——”
  大婶伸手指了指二楼永昭公主的房间。
  古熹抿了抿唇,道:“不好意思啊两位婶子,我那妹妹不相亲。”
  “妹妹”这个称呼一出口,古熹浑身不自在,然而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那怎么行?”沈媒婆道,“年纪到了,总是要嫁人的,你们小姑娘呀,总是以为自己年轻,再过几年也可以,可是再过几年,就没人要喽。”
  古熹铁了心,不管媒婆说什么,都当没听到。尤其永昭公主身份特殊,这随随便便相亲……不,是不能相亲啊!
  她决心凭一己之力把沈媒婆和邻居大婶送走。
  水仙在皇宫里就不说了。顾不白依旧一大早便出去了,照例是说熹王府。顾小白呢,大约是野哪里去了。
  然而古熹下了这个决心没用,因为紧接着,她看到向来不在白天下楼的永昭公主,竟然下来了。
  古熹表情的变化瞒不过在观察她的沈媒婆。
  沈媒婆几乎是立刻便转过了身,在见到永昭公主后表现出了极大的惊喜。
  “漂亮,真是长得太漂亮了。”沈媒婆夸赞道,“就这容貌,这身段,多得是男人想娶呢。”
  永昭公主站在屋檐下,傻愣愣地看着后院里多出的俩人,眉宇间眉宇任何神色的变化。应该说她就没有什么表情。
  永昭公主看了她们几眼,就把目光放到了古熹身上。
  现场她就认识古熹一人,于是她就看向古熹,希望古熹能给她一个解释。这两位大婶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虽然死了多年,又独自一人在墓里多年,但还没到听不懂话的地步。
  古熹干笑了一下,对沈媒婆和邻居大婶说了句“稍等”,便匆匆走到永昭公主那,接着一把拉住她的手,把她拉到隐蔽处,压低了声道:“你怎么下来了?”
  她又道:“你别讲话,快回二楼,我来把她们打发走。”
  永昭公主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好在听话。经过这段时间在金水流的生活,更是对古熹他们的话言听计从。于是她乖乖地回了二楼。
  “哎,哎——”沈媒婆在身后喊道,“怎么走了啊?姑娘,姑娘,回来啊——”
  永昭公主自然不听她的。
  古熹松了口气。
  “熹姑娘,你这是做什么?”沈媒婆道,“你不希望你的妹妹嫁出去吗?”
  古熹微笑道:“长幼有序,自然是我这个做姐姐的先嫁,妹妹才能嫁,您说是吧?”
  沈媒婆点头道:“也是这个理。”
  沈媒婆又道:“可是你妹妹回去做什么?现在不嫁也可以相亲啊,可以先告诉媒婆我她喜欢什么样的呢。”
  古熹只好道:“我妹妹她自幼身体不好,受不得风,一吹风就生病。您看今日这天气,这风也太大了点,是吧?”
  今个儿是阴天,风大,云朵厚实,就在他们说话的这当口,天黑了几度,眼看要下雨。
  古熹又道:“看天气雨就快下了,两位婶子今日还是先回吧,相亲这事儿,下回再说可好。”
  为了让沈媒婆早点离开,古熹咬了咬牙,道:“那日我同高状元游湖,发生了一些事,媒婆大约也听说了,我一直觉得很抱歉,不知媒婆能否帮我去高状元府上问问,他可愿意再同我见一次,我向他道歉。”
  凭她多年的媒婆经验,沈媒婆一听就知道这古熹姑娘大约对高状元有好感,便一口应了下来。
  “熹姑娘你放心,我呀,帮你去探探高状元的口风。你放心,高状元先前就透露,他喜欢你这款的。”
  古熹呵呵笑了一下,把两位送出了门。
  关上大门后,她整个人也没力气似的靠在了门后。
  同这些人讲话,真是太累了。
  不过片刻后,古熹匆匆上了二楼,进了永昭公主的房。
  看到公主乖觉地坐在房内,脸上是常年不见阳光的苍白,古熹顿时便心疼了。
  她走过,坐到公主对面,轻声问道:“公主,你刚才下楼,是有什么事吗?”
  公主抬起自己的袖子,慢慢摊开放到桌子上,指着一处,缓缓地说道:“破了。”
  古熹一看,发现袖子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开了一道口子。
  古熹便道:“晚上你换下后,我帮你补一补。”
  永昭公主不说话,这便是同意了。她想了一会儿,问起了刚才的事。
  古熹叹了口气,把沈媒婆的身份着重讲了一番,说道:“今日沈媒婆既然知道了你的存在,过不了几日,怕是京城中不少人都知道。”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就会知道,金水流多了个二姑姑。
  这和古熹希望的越低调越好完全相反。
  古熹准备等顾不白和顾小白回来,再找他们商量商量。
  然而不等他们回来,又发生了一件事。
  皇上竟然先知道了金水流多了第二个姑姑的事,派了人来传她们进宫。
  古熹在见到传旨太监时,这下是真急了。
  沈媒婆和邻居大婶之所以没有发现公主身上的异样,一则是她们离得远,二则是她们只看了一眼,公主便走了。
  但见皇上呢?
  皇上是这么好忽悠的吗?
  如果皇上发现永昭公主不会呼吸,甚至是发现公主的身份……
  那该怎么办?
  然而这种时候,顾不白他们竟然都不在。
  古熹讨好地摸了点银子给传旨太监,问能否稍稍拖些时间再过去。她本想说金水流没什么第二个姑姑,但是一想到都有人见过了,说这种谎,显然是会被拆穿的。
  然而太监一脸正直地拒绝了她的贿赂,尖着嗓子让古熹把人带出来,赶紧一起进宫。
  古熹没办法,只得慢吞吞地上楼,去往了永昭公主的房间。她本想拖一拖进宫的时间,先去找顾不白的。
  眼下怎么办呢……
  “速度快点儿!”太监在外面等得急了,一见到古熹和永昭公主出来,就叫了起来。
  永昭公主一身白衣,脸上蒙上了一层面纱。
  赶在太监开口质问前,古熹忙解释道:“公公,我妹妹她吹不得风,一吹风就生病,万一到时候把病气传染给皇上……”
  太监摆摆手,启程回宫了。
  路上,古熹小心翼翼地同太监打探皇上召她们进宫的缘由,太监却是直说不知道。
  古熹叹了口气,这下真是两眼一抹黑就进宫了啊。本来若是黑灯在的话,她可以让黑灯去找顾不白,甚至是熹王,但黑灯在水仙进宫后没几天,就被顾不白派去了宫里,待在水仙身边。
  古熹并不清楚顾不白这样做的缘由,他只说有必要。
  天气渐渐冷起来后,皇上召见她们的场所变成了一处暖阁。
  古熹进去后,明显感觉到了屋内的暖和。
  她心道,这天气也还没冷到需要暖炉的地步吧?皇上怎么这么早就点上了?
  她又想到,公主在一个阴寒的墓里带了几十年,又怕见阳光的,现在这儿这么暖和,会不会不适应……
  心里乱糟糟的想法虽然很多,但她面上却赶紧拉着永昭公主跪了下去。
  公主虽然能坐能跪,但是身体毕竟比较僵硬,是以跪下的时候看着不太自然。
  皇上见此,便提出了疑问,更是质问为何见到圣上了还遮遮掩掩地带着面纱。
  古熹忙解释道:“皇上见谅,我这妹妹吹不得风,一吹就生病,她自幼身体不好,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她说不了话……”
  皇上眯了眯眼:“哦?说不来话?暖阁里没有风,把面纱摘下来,让朕看看。”
  古熹:“皇上……”
  皇上:“怎么,有什么不能看的?”
  “不是……”古熹干笑着,寻思着什么说辞才能打消皇上的念头。
  然而永昭公主却是自己主动摘下了面纱。
  不过她没说话,古熹来之前就让她别说话,当哑巴,她那声音一出口,没问题也能听出有问题。
  至于呼吸的问题,隔得远了,不一定能注意到。
  而且,如今这暖阁里,因为外面天气差的关系,即便点了蜡烛,光线也并不十分明亮。
  皇上见到永昭公主的容貌,眼中颜色在烛光的照应下明明灭灭,古熹一时间分辨不出究竟是什么意思。
  皇上盯了永昭公主的脸看了许久,久久不说话。
  古熹的心里本就七上八下的,更是惴惴不安了起来。
  皇上……不会看出了什么吧?
  按理说,永昭公主去世的那年,皇上才一岁,该是不认得公主的……公主的长相,据熹王说,和先皇等其他皇子皇女长得也不像……公主长得像她的母妃。
  皇上一直不说话,古熹也不敢催。
  皇上没让她们起来,她也不敢起来。
  地板上硬,她跪得膝盖都疼了。
  古熹不知道皇上心里在想什么。
  “今天上午,朕来到这暖阁后,发现桌上多了一张纸,”皇上终于开了口,“你们猜,这纸上写了什么?”

  ☆、第七十六章

  古熹咽了咽口水,道:“民女笨,猜不出是什么?”
  皇上忽然怒道:“让你猜你就猜!”
  古熹吓了一跳,皇上怎么突然发火了?
  永昭公主跪在旁边,一动不动,她的身体是冷的,传出的气息也是冷的,古熹定了定心,小心翼翼地道:“纸上难道写了我们金水流的事……”
  不然干嘛突然把她们叫进宫?
  皇上道:“纸上就写了一句话,金水流新来的姑娘是朕那已经过世的三姑姑。”
  古熹:“……”
  她的心狠狠地跳了一下,垂在两侧的双手握紧,指甲嵌进肉里的疼痛才使得她堪堪保持住了冷静。
  “你们说,这纸上写的话,是什么意思?”皇上的目光紧紧地盯在永昭公主身上。
  古熹润了润唇,谨慎地道:“皇上,据民女所知,您的三姑姑已经过世了……”
  皇上道:“你的意思是纸上说的是假的?”
  古熹:“民女也不知……”
  话落,古熹略略低下了头,思考着怎么办。
  她脑内快速转了起来,知道永昭公主身份的人,除了已经被顾不白处理过的道士们和侍卫们,现在应该就熹王和他们金水流的人了……难道是谁给皇上留了小纸条?
  可是,为什么呢?
  还是说顾不白那改变人记忆的方法失效了?
  不不,不可能,如果失效了,那不管是道士还是侍卫,应该会选择直接告诉皇上的方式,而不是选择写小纸条这样遮遮掩掩的形式……
  “朕看到这纸上的内容后,派人去找了找朕三姑姑的画像。”皇上的语气听起来没有怎么生气了,他用一种好像在和你聊天的语气说道,“你们猜,画像上朕的三姑姑什么模样?”
  古熹干巴巴地问道:“什么样……”
  皇上道:“和你们金水流新来的姑娘一模一样。”
  古熹的心再次重重一跳。
  古熹刚想再辩解几句,就感觉到自己的衣袖被人拉了拉,偏头看去,是永昭公主。
  永昭公主朝她比划了几个手势,又朝皇上比划了几个手势。
  皇上似乎十分感兴趣,问道:“她说什么?”
  古熹干笑道:“民女也不知……”
  皇上:“她平时住在你们金水流,你们不是用手势交流的?”
  古熹胡扯道:“这些手势只有不白能看懂,我们其他人并不懂。”
  “顾不白啊。”皇上道,“来人,去把顾不白找来。”
  古熹稍稍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顾不白来了,她的心也就能安下一半了。
  却听到皇上又道:“你起来,走近点,让朕好好地看看你,和这画像上的人好好对比对比。”
  皇上在桌上摊开一幅画,示意永昭公主上前。
  古熹心里着急,这一过去,不就更暴露了吗?
  永昭公主站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太监的声音。
  “皇上,水大师的丹药就要炼成了!大师特派老奴来跟陛下说声!”
  对于皇上来说,最重要的事显然是长身不老药。
  于是,他一听到太监的这个传话,就扔下古熹和永昭公主,去往水仙那了。
  离开前,他让古熹和永昭公主呆在这等他,同时命人看好她们。
  皇上走后,暖阁里一片安静。
  古熹顿时泄了力气,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永昭公主握住她的手,张了张嘴,做了个“没事”的口型。
  外面有人守着,开口说话可能会被听去,于是永昭公主便抓起古熹的手,在她的手心里一笔一划地写了一行字。
  这一行字有点多,永昭公主写了好久。古熹有点怕痒,但为了让公主写完,只得强忍着。
  公主写的这句话是——
  我死过一次了,不会再死了。他是我侄子,我不怕他。
  古熹用同样的方法,在永昭公主手上写了话。
  ——皇上想要的是长生不老药,我怕他对你不利。
  ——我不怕。
  ——可能会把你关起来,让你再没自由。
  ——水仙会保护我。
  水仙……
  说到水仙,古熹就苦笑了起来。那人如今深陷宫中,连自己能否完整出来都不知道,还如何保护公主啊。
  她也不知道水仙和公主住一起的时候,究竟和公主说了些什么,总之公主对他是出乎意料的信任。
  现在皇上被水仙叫走了,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他自己明明说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的,如今太监又说丹药炼好了,这是怎么回事?
  古熹惴惴不安地在暖阁内等着,用在手心写字的方法和永昭公主聊了许久。
  直到皇上回来。
  外面出现脚步声时,古熹忙规规矩矩地再次跪好。
  “还跪着呐?”皇上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听起来很愉悦。
  古熹心说,您是皇上,您不开口,我们敢起来吗?
  “起来吧。”皇上从她们身边走过,好像连脚步都是轻快的。
  古熹小心翼翼地瞥了眼皇上的神色,发现皇上此时此刻是满脸的高兴。
  就古熹知道的这个皇帝,他在这皇位上待久了,基本上是喜怒不形于色的,现在怎么……
  尤其他离开之前心情还是不怎么样的呢……
  难道水仙真的炼出了长生不老药?
  古熹小心地猜测着,就听到皇上说:“坐吧。”
  古熹一脸茫然,皇上这是在对她们说话吗?
  “还站着做什么?坐啊。”皇上又道。
  古熹忙拉着永昭公主坐了下去。
  只不过这坐得……简直如坐针毡啊,古熹心想。
  “朕很高兴。”皇上说,“水大师的后代果然比一般道士强上许多,这不,没几天,就成功炼制出了一枚丹药。”
  “朕刚吃了这枚丹药,果然神奇啊,好像年轻了好几岁!”皇上笑得十分开怀,“不过水仙说了,丹药还不完善,他需要再研究研究——三姑姑啊,就请你这段时间住在宫里了。”
  古熹内心有无数问号,这是怎么回事?水仙炼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啊……这皇上现在的状态看上去,确实比之前要好,面色甚至都红润了些。
  而且“三姑姑”……皇上竟然直接喊“三姑姑”了?
  古熹压下心中的惊异,问道:“皇上,这不合规矩吧?”
  “有什么不合规矩?”皇上道,“朕就是规矩。”
  说这话的时候,古熹注意到,皇上脸色的神色是极其傲慢的,好像他就是天,他就是神。
  正在这时,外面太监传话,顾不白来了。
  顾不白进来后,古熹真的心头顿时一松。对于怎么应付皇上,顾不白比她擅长多了。
  皇上同样向顾不白说了要永昭公主留在宫内协助水仙完善长生不老药的事。顾不白几乎没怎么思考,就说:“如此甚好,水仙和永昭公主能帮助到皇上,是他们的荣幸。”
  皇上大笑了起来。
  古熹心里着急,不白为什么就这么应了下来啊,这不是让公主羊入虎口吗?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永昭公主住进了水仙现在住的院子里,名义上是来帮助水仙一起炼丹的。至于永昭公主的身份,皇上并没有说明,也默许了她戴面纱的行为。
  回到金水流后,古熹就倒豆子一般把心里的种种疑问问了出来。
  顾不白给她倒了一杯水,让她冷静一点。
  “皇上不仅知道了公主的存在,还让她住进了皇宫,冷静?你让我怎么冷静啊?”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古熹也已经把永昭公主当成了家人。
  “宫里不是还有仙女嘛,仙女会照看好公主的。”顾不白说,“只要仙女对皇上来说还有用,皇上就不会动他们俩。”
  古熹急道:“到底怎么回事啊?”
  顾不白道:“别急,你慢慢听我说……”
  原来早在水仙进宫前,顾不白就找他谈过,同他说了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让他早做准备。比如,让黑灯跟着他,随时得知皇上的行动。比如,让他提早炼出让皇上以为是长生不老药的丹药。比如,让水仙在关键时刻跟皇上说永昭公主的事……
  顾不白推测,皇上会得知永昭公主的存在,毕竟他们未做完全的隐瞒。至于皇上会如何处置公主,就看水仙的了。
  皇上处置了那一堆见鬼的道士,肯定需要再找别人炼丹,对于长生不老药的追求,皇上是不会放弃的。而目前京城中最合适的,莫过于治好了阳痿之症的水仙。
  皇上让水仙炼药,基本上是定局。
  那么对于皇上来说,水仙就是必须存在的。只要水仙开口,说为了炼制最完美的长生不老药而需要永昭公主的帮助,那么公主就不会有事。
  “毕竟公主现在的状态,不生不死,和长生不老也没什么差别了。”顾不白说,“仙女若再诱惑一下,皇上定会同意仙女留下公主的要求。”
  “可是,”古熹道,“仙女给皇上炼的是什么丹药,为何我见皇上的气色真的好了不少。”
  顾不白道:“那就是一种提升气色提高精力的丹药罢了,仙女骗皇上的。”
  古熹:“……皇上不会发现异常吗?”
  “短时间内自然不会。”顾不白道,“我更担心的是,皇上还能活多久?”
  古熹问:“什么意思?”
  顾不白道:“前段时间我不是说皇上面上有死气吗,今日我再看皇上面相,死气越来越重了。”
  古熹:“……可是皇上气色不是变好了吗?”
  顾不白摆摆手:“两回事。”
  古熹一惊:“回光返照啊?”
  顾不白不理她,喃喃道:“皇上膝下的皇子目前年纪都还小,最大的二皇子也才十一岁……”

  ☆、第七十七章

  古熹听出了顾不白的言下之意,道:“你是担心皇上会把小白认回去?”
  想了想,她又道:“皇上有没有可能传位给熹王?”
  顾不白反问道:“你觉得可能吗?”
  古熹与皇上其实接触不多,并不十分了解,但顾不白这意思,显然是不可能了。
  “皇上疑心病重,本就在疑心熹王是不是要夺他的位,怎么可能还会传位给他?”顾不白道,“至于让小皇子登基,熹王作为摄政王辅佐这种,我觉得也不大可能。”
  古熹道:“可是现在皇上还不知道小白就是他儿子,我想象不出,小白是怎样才会回去……”
  “该知道的时候总会知道。”顾不白道,“其实我近日看小白的面相,也确实越来越有帝王之气……”
  古熹:“……这日子不远了是吗?”
  顾不白点了下头:“不说这个了,小白呢?”
  古熹:“谁知道,你早上出门后,他也出门了,大约又是去听什么八卦了。”
  古熹又道:“还有你啊,不白,你这每日每日地去熹王府,是做什么啊?”
  “大事。”顾不白倒也不瞒着,说,“还记得黄于吗?”
  怎么可能不记得,就是那个炼出的丹药给皇上等人吃,然后众人纷纷阳痿的那人嘛。
  古熹点了点头。
  “黄于出事了。”
  “黄于不是被好好地关在熹王府吗?他出什么事了?”古熹问道。
  “变成了一具骷髅。”顾不白压低了声音。
  古熹:“……”
  古熹:“你说什么?他变成了什么玩意儿?”
  顾不白比划了一下,道:“骷髅,知道什么是骷髅吧?”
  古熹咽了咽口水,想象了一下一个正常人变成一具骷髅的画面,有点吓人。
  “他好端端的为何会变成这玩意儿……”
  “所以我这才每日去熹王府研究啊。”顾不白道,“可惜,我能力有限,研究了几天也研究不出什么有用的。”
  古熹颤着声音道:“那会不会全京城、全天下的人都变成骷髅……”
  “瘟疫?骷髅瘟疫?”顾不白道,“没这么玄乎,我估摸着是什么秘法的一种。我已经写信去问爷爷了,希望爷爷知道是怎么回事喽。”
  从古熹来到金水流,一直听说的都是顾不白的爷爷顾扶摇踪迹成谜,原来还是能联系上的?
  “找还是找得到的,就是需要时间。”顾不白道,“而且爷爷也不一定愿意搭理我们……”
  古熹道:“之前听你讲的,你爷爷不是对你和小白很好吗?你们有困难,他会不帮你们吗?”
  “那是小时候,”顾不白道,“现在我和小白大了,爷爷说长大了事情就自己做主,刚开始想不出怎么解决困难,那就多想几遍,你们都不笨,定能想出来的。”
  “之后爷爷就和爷爷出去满天下游玩了。”
  古熹:“……”
  “那你爹呢?”古熹又问。
  “我爹?”顾不白耸了耸肩,“我爹没对象,又把店铺扔给了我,更是一身轻松,想去哪就去哪。”
  古熹:“……”
  “那如果爷爷没回信,”古熹道,“黄于的事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找个地方埋了呗。”顾不白说,“都成骷髅了,不埋了难道留着作法吗?”
  顾不白和熹王研究这么多天了,都想不出什么好方法,古熹就更不行了。她只在心里默默祈祷,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又风平浪静了几天。
  这几天,顾不白不再往熹王府跑了,在家喝茶绕手串,十分逍遥。顾小白倒是还在往外跑,每日晚饭前回来,把一天下来听来的各种八卦分享给他们。至于在宫里的仙女和永昭公主,据偶尔回来的黑灯描述,过得还挺不错的。
  古熹略略放了心。
  又过几日,他们得知消息,说是曾书魁死在了牢房里。
  据顾小白探听来的消息,说是皇上命人审讯曾书魁,用了各种刑具,曾书魁一个没受住,便死了。
  据说之前皇上只是把曾书魁关在牢房里,并没有对他如何,但是——
  据说是水仙无意间提了一句,说当初他们和熹王一起去南平山那墓里是,发现墓里还有另一人的踪迹,这人是和曾书魁一起去的,但是曾书魁否认了。
  据说皇上当场就发了顿脾气,因为熹王竟然没把这事儿告诉他。
  据说之后皇上就命人审讯曾书魁。
  然而曾书魁到死,也没说出任何名字。
  皇上大怒。
  不过后来,那天夜里,牢房里的衙役巡视牢房时,发现那具还没处理的曾书魁的尸体,竟然变成了一具骷髅!
  衙役嘴巴不牢,第二天,这个消息便传遍了城中大街小巷。
  顾不白、顾小白和古熹,来到了熹王府。
  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具骷髅。
  这具骷髅生前就是黄于。
  古熹一开始不敢来,说什么都不来,但后来顾不白发誓这骷髅一点也不可怕,古熹就将信将疑地过来了。
  果然不可怕。
  这骷髅很干净,全部都是骨头,上面一点皮肉也没有。
  顾小白绕着这骷髅走了一圈,甚至蹲下身与他空洞洞的两只眼对视。
  顾不白看了小白一眼,对旁边的熹王道:“王爷,事情不太对,第二具骷髅了。”
  也只有他们这几个人才知道曾书魁已是京城出现的第二具骷髅。
  熹王说道:“后来本王去查阅过过去的一些资料,发现有一本武林秘事中讲到,几十年前,江湖上有一个门派叫骷髅门,门内上下都是披着人皮的骷髅。”
  古熹想象了一下成百上千个披着人皮的骷髅,顿时一个激灵,道:“黄于也是披着人皮的骷髅吗?!”
  顾不白却问:“后来呢?后来这个门派怎么样了?”
  熹王看向他,道:“被你爷爷和一帮伙伴灭门了。”
  顾不白:“……我爷爷?我哪个爷爷?”
  片刻后,他又道:“应该是我酒爷爷,不过我爷爷那会儿也该是跟着。”
  古熹听顾不白讲过,他爷爷顾扶摇的伴侣叫酒千里,是一个轻功高手,在江湖中颇有名气。
  “既然如此,那八九不离十,这黄于和曾书魁,怕是骷髅门的余孽。”
  皇上得知曾书魁变成一个骷髅后,大震,命人严查,同时命人控制着京城内的那些风言风语。
  比如什么“活人大变骷髅,新瘟疫来势汹汹”这种就绝对不能出现。
  皇上雷厉风行,手段狠厉,京城中的谣言暂时止住了。
  然而刚死的尸体突然就变成了一具骷髅,这不是一件小事,皇上也召集了熹王、长公主等人来商议。
  虽然皇上疑心病重,不信任熹王,但对于熹王的能力与判断,却又是仰仗的。
  至于长公主,长公主从来都是站在皇上这边的,她虽是女子,但皇上在大事上,也会询问她的意见。
  此外,还有一些受皇上看重的大臣们。
  皇上把这些人召集起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究竟如何,尸体才会立即变成骷髅。
  虽然皇上第一时间命人控制了城中谣言,但对于“瘟疫”这个想法,其实皇上自己也是有过的。不然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熹王虽然被皇上叫了来,但并没有把骷髅门的事告诉皇上。
  长公主倒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兴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