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神州-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菊很快就过来了,我低声问道:“郭风最近情况如何了?”

菊迅速的回答道:“郭风将军如今正在京兆府,凤翔路,庆元路三路交界的乾州一带。借金人主力撤移之际,郭风将军已经大量招募流民义军,并铲除不少当地风评极坏的豪强,此举获得不少百姓的支持和拥戴。前些日子郭风将军一直在整顿部队,并且从岳雨将军那里要走一大批的军械物资,估计郭风将军是想有所行动了。”

我沉默了一下,继续问道:“这么说,郭风的部队已经很壮大了。具体有多少人你们清楚吗?”

菊摇摇头:“郭风将军一直没有回报他现在部队的数量,不过据岳雨将军三个月前估计,郭风将军的部队人数已经有二万左右,加上这几个月的增长,就不知有多少了。”

我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笑道:“郭风看来是想给本王惊喜了,这样也好,你用八百里加急给岳雨去一封命令,让他秘密进军,占领京兆府路靠近利州之府县,做围攻长安之势。

同时让他转告郭风,本王希望郭风在京兆府路能够取得乾州,云阳,泾阳,咸阳,兴平,如果同时完成不了,则一定要获得咸阳,并扰乱金人之部署,使其龟缩于长安潼关两地。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就可以暂时按兵不动,但要防备金人反击,以后就等本王的命令行事!”

菊记录下命令之后,我又让她给南京路的龙成,山东的彩云分别去了命令,让他们将部队多方调动,最好能让金人以为他们有出兵之企图,同时,我还下令让五万刚刚训练出来的新兵星夜奔赴南京路,并对外诈称十万大军驻防南京路,并且还散布青龙军团不日也将回返南京路的消息。

为了取得逼真的效果,我还招来军部的吴武尚懿杨利等人,让他们配合这个计划做出相应的部署,同时还让吴武负责散布一些谣言,让金国皇帝知道我和完颜云花谈判的内容,让金国皇帝明白我必得京兆府路的决心。

总之就是要让金国皇帝相信,如果他不答应我的条件,我有可能再次出兵,让他在权衡利害之下有所取舍。

如今金国的主力大军都用在防备蒙古之上,如果我军这样一动,金国必然震动,除非金国完全放弃抵御蒙古,否则就不得不忍受我的敲诈。两面受敌,金国不日既亡,完颜守绪对这看的应该十分清楚。

和众人商议计划已定之后,我就授权吴武和尚懿全权处理此事,务必要使得金人相信,如果一旦和议不成,我军将再次北伐。至于能否骗过完颜云花,我到不是很在意,金国朝廷现在比以前的临安朝廷还要贪安求全,更何况答应之后似乎还有非常大的好处,只要索无常能够发挥作用,再加上形势逼人,相信让完颜守绪答应不是多大的问题。

商定这个计划之后,我就起身前去找姿儿,想找她商议我登基之后对于全国商业税收的拟定规范。

未到姿楼我就得到姿儿刚好去了官署的消息,无奈中我只好回到自己的小楼,翻阅起一些关于各地的情报来。

当我放下手中一份关于说及四川三路的情况之后,一声温柔的问候传来:“殿下,你如今神色倦怠,多有疲劳之态,虽说国务为重,但殿下你也不能太过劳累!”一边说着,一边有一双温柔的小手摸上我的双肩轻轻的揉捏起来,力道轻柔适度,手法巧妙,让我有种沉进心扉的舒服。

是竹,这个一直默默照顾着我的忠心侍女,她没有梅的才华决断,没有兰的精明爱财,没有菊的武功高强,但她却有着她们所不具备的温柔细心,以及对我的全心全意。

那种全身心对我的信赖让我得到一个男人最大的成就,虽然她不是我最美丽的女人,有时候我甚至忽略了她的存在,但她一直占有我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她是我心中最深处的一个牵挂。

轻轻的抚上她柔嫩的小手,我温和的说道:“看到你,我就觉得很舒服了。”

竹语气带着笑意的说道:“殿下就爱哄人,对了,殿下,杨林护卫的二儿子今天摆满月酒,许多的护卫都去祝贺了,不知殿下决定送什么礼物啊?”

我被她一提醒,猛然想起这件事情。一般我的近身护卫家中有喜事,我都会送份礼物去祝贺,前些日子我就知道杨林又得了个儿子,不过因为事忙一时没决定送什么东西。

想了一会儿,我说道:“杨林是开国功臣杨家将的后人,其祖上对国家社稷多有贡献,其祖父杨再兴将军更是岳飞元帅帐下的猛将,豪勇当世,所立功劳足以光耀后世。这个礼物确实不能轻,你认为我该送什么?”

竹微笑出声道:“殿下,奴婢那里知道这些事情,不过奴婢有一次进入图书房中,无意看到杨林护卫写的一首诗的前两句,殿下要不要听听!”

我微微一笑:“我就知道你最细心,说吧,让我也知道杨林在想些什么!”

竹语气温和的道:“奴婢看到上面写的是‘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奴婢看到这里的时候,杨林护卫就慌忙进来将东西收走了,所以奴婢不知道后面两句到底是什么。”

我沉吟一下,然后点点头,心里有些明白了。跟随李明全投靠来的几人,呼延义庆,秦火,徐远都在军中效力,而且已经开始出头。至于花胜,已经成为冷牙的得力助手,只有杨林一人如今还是挂着一个贴身护卫的头衔,再加上我最近身边护卫实力强劲,宵小都不能近身,这就难免让其生出无用武之地的心思。

也许是该放他出去闯闯了。

沉思有刻,我轻轻说道:“你去通知一声,今天晚上我要去杨林家中,一般之事就不要通告于我了。”

竹温和的应承之后,越发细致的帮我揉捏起来,让我舒服的闭上眼睛,慢慢的享受体会起来。

***

杨林的家就在皇宫旁边,那里住的都是宫中的护卫和在皇宫当值的士兵,因为居室宽敞,独立成屋,不少人的家属也住在里面。

当我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杨林家中的时候,正是华灯初上之时,闻讯而来的杨林和前来祝贺的宾客都恭敬的站在杨林家门前,神色中,兴奋好奇兼有之,不少人都在偷偷的望我。

我扫视了这些宾客一眼,发现多人都是皇宫中未当值的护卫,还有几名是平日里跟随我进进出出的贴身护卫,微笑着对他们点点头,我的目光落在杨林旁边一人身上,此人竟然是我五千亲卫军的统领战天豪。

因为最近我并没有参与什么战事,所以战天豪所带领的亲卫军也无用武之地,现在多是做一些训练,以及熟悉一些新式的优良装备。平日里战天豪和我见面的时间就不多,不想会在这里撞见他。

对他点点头,然后对杨林说道:“本王听闻杨护卫今日为子摆满月酒,故过来看看,没有打扰杨护卫吧!”

杨林语气兴奋的说道:“能得殿下亲临,杨林已是满心欢喜,只怕家居简陋,慢待了殿下!”

我呵呵一笑:“这到无妨,我们进去说话吧,战统领,你和本王一起进去吧!”

战天豪应诺一声,然后站到我身后,杨林也于此时微微侧身请我进入屋内。

我淡然一笑,也不推辞,抬步进入大堂。

一跨过门槛就看见大堂之上已摆下多张酒席,酒菜都已经摆上了,估计我到来的时刻正是他们准备开席的前一刻。

杨林恭敬的将我请入上席之后,我就哄声说道:“诸位可以自便,不需要太过拘束!”

其余人也纷纷落座,虽然人影纷纷,但却无一人敢高声喧哗,许多的人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全都正襟危坐,连一些小孩子也被其大人死死的拽住,似乎生怕他们做出什么不好的举动一样,此举反到引得小孩子对我更好奇,无邪疑惑的目光都投到身上,更有几个胆大的毫无顾忌的上下看着我,似乎在猜测我有什么地方让那些大人害怕的。

收回打量的目光,我对身边的杨林道:“既然今日是满月酒,不知杨护卫可否将小儿抱出来给本王瞧瞧!”

杨林连声答应,并让身边一妇人进去说一声。

不到一刻,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少妇就抱着一个婴儿出现在我眼前,在她身后正有一个约莫二三岁的孩子抓着她的衣衫下摆,正用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看看我,又看看杨林,突然对杨林张开手,咿呀喊道:“抱,抱!”

年轻的少妇连忙恭身说道:“杨刘氏见过淮王殿下千岁,小儿无知,还请殿下勿怪!”

我温和的一笑,安慰的拍拍尴尬的杨林,站起身来走到杨刘氏身边,一把抱起这个孩子问道:“这就是你的大儿子吧,叫什么名字?”这个小孩并不怕生,见我抱他,他咯咯的笑起来,小手一阵乱挥,十分兴奋。

杨林两夫妇有些紧张的看着我手中的小孩,好半晌杨林才说道:“他叫杨继祖,年方二岁半。小儿无状,打扰殿下了,不如由属下来照顾小儿!”

我看看怀中的小孩,微笑着说道:“杨护卫不用担心,小孩子就应该如此。杨继祖,这个名字不错。对了,这位小公子可否有取名?”

杨林摇摇头道:“只有一个乳名,还未取名!”

杨刘氏非常乖巧的说道:“既然殿下在此,不如由殿下赐小儿一个名字吧!”

我看看两人,微微一笑,平和的说道:“不如就叫杨继志,希望这两个孩子可以继承你们杨家的祖志,忠心卫国,光耀千秋!”

“多谢殿下!”杨林夫妇连忙谢恩,语气中已经是一片兴奋!

我抱着怀中的小孩走到杨刘氏前,看看那个酣睡正甜的婴孩,觉得此孩眉目清晰,脸部轮廓依稀有杨林的影子,极为惹人喜爱。

抬起头看着杨刘氏说道:“本王这次来的匆忙,也没准备什么礼物给这两个孩子。这对玉佩是本王平日佩带之物,虽非什么传世宝玉,但用以清心安神却是佳品。今日既然能够和这两个孩子见面,也算有缘,这两块玉佩本王就送与他们,做个留念好了。你们不要拒绝,这并非送与你们的!”

杨刘氏看看杨林,眼中闪过一阵感激:“多谢殿下!”

我洒脱一笑,将玉佩递给杨林,杨林双手接过之后,语气有些颤抖的说道:“殿下对属下的恩典,属下粉身难报!”

我故做不悦的说道:“今日是大喜事,何必说这些话?来,你们夫妇且随本王坐下,平日里虽然常见面,但说话的时间也不多,今日既然有此良机,不如大家好好聊聊。大家都坐,不要这么拘束!”

听到我说,大家又重新坐下,我抱着杨继祖坐在上席之上,随意的问了杨林夫妇一些平日生活里的小事,他们的回答如同平日当值一般,让我觉得很是无趣。虽然我刻意想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可是看到杨林和那些客人战战兢兢的表情,我不得不承认失败。

就在我寻思是不是借词离开的时候,坐在一边的战天豪突然问道:“殿下,属下这些日子在宫中一直无聊的很,今日听一些人说殿下有意从金人手中收回京兆府路,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战天豪为人一向比较粗疏,我也没有刻意的去规范他什么,所以在很多的时候,他和我说话都少一种顾忌,我也很喜欢他这么做,久而久之,一些别人不敢说的话往往就是他代为说出。

我听到他问出这么敏感的问题,不动声色的扫视了周围宾客一眼,发现大多数的目光都悄悄的盯在我这边,而且屏息静气的样子表示出他们的关心。

装做考虑了一下,我才缓缓的说道:“近日蒙古在山东兵败,所以司令省有意趁金人主力北移的时候出兵京兆府,本王也认为这是一个良机,但此事还没有定下来,大家不用多费心思,等以后定下来再说!”

虽然没有说的那么明白,可这些人多是在皇宫中混的,言外之意都听的出来,有些人低头在考虑什么,有些人互相对视,似乎在商量什么,还有些人望着战天豪,似乎想让他再次出言。酒席上的气氛一时变的有些怪!

还是战天豪打破闷局,猛然站了起来对我恭身说道:“天豪得蒙殿下抬爱,一直无寸功以报,恳请殿下这次能够让天豪随军出征,以报殿下赏识之恩!”

我扫了一眼,发现大多数人的目光都望向我,特别是亲卫军中的人,更是从眼神中透着一种热烈,显然也是和战天豪一个心思。

沉吟了一会儿,我才低声说道:“战统领是本王亲卫军的统领,如何能轻言出征?”

战天豪先是一怔,然后才肯定的说道:“殿下在亲卫军成立之初就论及亲卫军是为战场而存在,而且亲卫军之前之战绩更是让属下向往。可自属下接管亲卫军以来,未经一仗,不仅亲卫军士卒不服,此事更几乎成为军中笑柄。天豪不才,但也不愿意背负如此辱名,还请殿下成全!”

战天豪一直想上战场,但苦无机会,这次看来他是不想放过了。但这次出兵只是一个计划,就算我答应,他也并无机会,难道让我食言吗?

就在我考虑如何措词的时候,菊风风火火的闯进大堂,看到我之后就直奔而来,递给我一份标示着紧急的公文说道:“龙成将军有急报!”

我将手中的杨继祖交给杨林,接过公文一看,先是一怔,继而又是一喜,面露怒容的说道:“金人竟然胆大如此,当我大宋真的好欺负吗?战天豪何在!”

战天豪猛然拱手低首道:“属下在!”

我大声命令道:“你在三个时辰之内召集亲卫军出发,十日内一定要赶到颍州,然后听从龙成将军的调遣,本王会知会各地官府沿途照应,此乃军令,不得有误。”

战天豪雄声说道:“属下遵命!属下这就去召集部属,属下告退!”随着战天豪的起身,酒席上也有多人站了起来,对我行礼之后就跟随战天豪匆匆而去,观其神色已经是一片兴奋。

回望那些愕然看着我的宾客,我淡然说道:“金人趁我青龙军团平叛之时,竟然敢偷袭我椎场,掠杀我客商多人,可恶之极。本王本来还想和诸君畅谈一番,如今只得先行离席,诸君可自便!”

就在我起身想离开的时候,杨林猛然对我跪俯于地,高声说道:“殿下慢走,杨林有事恳请殿下!”

我眉头皱了皱,语气不悦的说道:“给本王站起来,本王说过,跪拜之礼节已然废除,难道你当本王的话是胡说吗?”

杨林有些惶恐的站了起来,连声说道:“属下不敢,属下只是一时情急,还请殿下恕罪!”

我有些明白他要说什么,语气放缓的说道:“这样说话就好,万不可再向刚才那样,有什么话就说吧!”

杨林语气恳切的说道:“属下是想恳请殿下恩准属下随同战统领一同出发,还望殿下允准!”

我看了看杨刘氏,语气委婉的说道:“此次只是边界的一些小纠纷,并非什么大仗,本王觉得不必大动干戈,这次就算了吧!”

杨林也听出我拒绝的隐语,正不知该如何再请求的时候,杨刘氏突然对我一福,柔声说道:“殿下,请恕贱妾插口,公公在世之时就常言报国无门,如今殿下理政,天下安康。外子更蒙殿下赏识,委以军职,殿下更是对我杨家恩惠有加,世人所见。

贱妾虽是一介女流,但也知国在家在的道理,我杨家平日深受国恩,如今国中有事,我杨家理当报效。贱妾虽然愚鲁,但也知家务,绝不致影响外子,还请殿下看在杨家历代忠孝的份上,允准外子所请!”说完,又是对我深深一福,而且此时她怀中的小孩突然将眼睛睁开,直愣愣的看着我,好像也在恳求一般。

“请殿下千岁恩准杨护卫之所请!”一声异口同声的请求让我的注意力又发生转移,那些宾客竟然也在帮杨林恳请。

沉默了半晌,我缓缓说道:“既然如此,你去找战统领报到,作为一个士卒加入亲卫军中,你家中一切本王一力承担!”

杨林的眼睛中闪过感激和激动,语气微微有些发哽道:“属下必誓死报答殿下!”

我一把将他拉过来,看着他的眼睛轻声说道:“本王不希望你以死来报答,只希望你能活着让本王给你加官进爵,好好记住本王的话!”

杨林低头道:“属下一定牢牢记住殿下的话!”

我微微一笑:“不用如此,好好的和你夫人说几句话吧,你有一个非常明理的妻子,不要欺负她哦!”

杨林先是一呆,然后喃喃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淡淡一笑,然后对着杨刘氏点点头,然后高声说道:“本王先走,大家抓紧时间和杨林护卫话别吧,不过要给人家两夫妻多点时间。”

在众人善意的笑容中,我起身离开这里。

刚回皇宫,我就接到完颜云花求见的消息,毫不犹豫的拒绝之后,就召集吴武,尚懿,杨利几人进宫。

我又召来数人,详细的询问了金人朝廷中的动向,和金人偷袭椎场客商的情况,最后肯定这次金人举动并非是金人朝廷的唆使,更多的可能是一些金人见财起心,进而做出此等之事。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是经常发生的,只是我和金人签订新的条约之后才稍微平息了些,但也时有摩擦,可都没有这次的规模大。

合计我方商人共计三十七人被金人所害,所损失的货物也当在三万神州币之数,可谓最近以来少有的大事。

虽然事件只是一件普通的纠纷,但于此时发生却让我有了更多的借口,本来有些背理的事情就变的理直气壮,这次就不愁金人不给个交代。

很快,吴武等人就过来了。

和他们通报了金人偷袭椎场这个最新情报后,大家都认为如此一来就更是师出有名,补充了几点计划之后,大家又去分头准备。

亲卫军是我这边的快速反应部队,他们可以在几个时辰内出发,别的部队至少还需要几天,特别那些部队还是由新兵组成的。

一时之间,整个建康都在传闻宋金即将再次开战的消息,特别是有人知道亲卫军已经提前出发之后,甚至断言我这次还想亲自出征。不少人已经在猜测我是否会将登基的日子提前或者退后,各种传言一时喧嚣于上,建康的各种势力都在为这个消息进行着一些悄悄的动作。

翌日早朝的时候,我等那些群臣高呼完毕之后,就扫视了下面那些朝臣一眼,发现他们有些人在互相做着眼色,心中顿时明白,也不迟疑,我直接说道:“诸位臣工,今日不知有何事需要上奏?”

文臣这边闪出一人,我一扫,发现是叶谦。

叶谦先是恭敬的一举手,然后问道:“启禀殿下,近日建康流传着殿下即将再次和金开战之消息,甚至还传言战统领已经带殿下之亲卫军出发。属下和诸位同僚不知真假,特恳请殿下能否予以证实,以证视听,也免于奸邪小人从中造谣生事!”

我望了望武将这边,发现他们对叶谦的问题多流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显然认为他们是多此一举。

如今岳风不在,武将这边为首的就是郑天,看到我没有说话,他就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启禀殿下,殿下曾经颁布律令,文臣不得干预战事,武将不得干预政事。叶谦大人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问及殿下出兵一事,此乃是对殿下律令之莫大违背,出兵与否,只需殿下和司令行省商议之后即可决定,勿需旁人多言。还请殿下明断!”

郑天和叶谦一向不和,据我调查的结果好像是因为叶谦在临安任工部尚书的时候,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干预了郑天的指挥,结果导致郑天的部下伤亡极重,两人从此之后就一直有矛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

叶谦听到郑天如此说,脸色一变,高声说道:“兵者,国之大事,为人臣者岂能不问?郑将军处处针对叶谦,无非就是私心作祟,还请殿下能够明察秋毫,不让奸邪之徒奸计得逞!”

郑天眉头动了动,正要说话的时候,司马风站了出来道:“二位不用争论,叶谦大人是以至公之心前来询问殿下,而郑天将军也是为维护殿下之法纪律令,都是就事论事,并无其余用心,还请殿下明断!”

见到司马风打圆场,郑天冷冷的看了叶谦一眼,站回朝班。

我满意的看了司马风一眼,人与人之间有矛盾很正常,朝堂之上互相针对也是平常,但能和司马风这样的却绝不多见。

“两位臣工所言都在理,无所谓谁对谁错,其实关于出兵一事大家也都清楚,金国不顾盟约竟然敢派军掠劫我椎场,杀我大宋子民,如此行径岂能容忍?故本王才决意出兵。

军部的计划已经出来,准备先派亲卫军增援颍州,然后让十万士卒进驻颍,蔡,唐,邓四州防备金人,随即青龙军团将回建康,然后合黄龙青龙二军团共计二十万重兵,并以西路红龙军团为翼护,分兵二路进攻开封,争取一举匡复旧土,恢复中原,以遂我大宋历代先皇百姓之心愿。”

我语气兴奋的说完,然后扫视了下面那些文臣武将一眼,发现文臣多是目瞪口呆,武将多是神情兴奋,让我心中好笑!

好半晌,叶谦才再次说道:“启禀殿下,殿下匡复中原之心,属下等尽知,但于此时出兵攻金似乎有所不妥。江南数路刚遭兵劫,正宜休养生息,以聚民力。况且岭南等地多有不服之蛮夷,此次青龙军团进兵,正可一举荡灭,鼎定千秋基业。

如以此时撤兵,不仅前功尽弃,而且江南数路怀有异心之辈极有可能趁机而起,到时恐重演摩尼教之祸矣。殿下明鉴,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毁百代之基业,还请殿下慎重!”

我看向司马风和梅这两个知情人,司马风也站出来道:“属下也以为,如今并非出兵之良机,还请殿下慎重!”

梅也出班道:“启禀殿下,属下认为如今应当内修民政,外息兵戈,等国富民强之时出兵就可事半功倍,比之如今孤注一掷可谓绝然不同。还请殿下暂忍一时之怒,谋图千秋之业!”

看到几位重臣都出头表示反对,一时之间多位文臣站出来齐声反对出兵,让个朝堂好不热闹。

“启禀殿下,先皇在世之时就是因为对金人多番忍让,结果金人就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对我大宋盘剥无度。当时也有人说要忍一时之怒,结果徒让金人气焰嚣张。属下和金对战多年,知其异类只服刀兵,不服教化,诸位大臣所言,虽言之有理,但却以实际不通,所以属下以为,此时应当进军,以不坠国威!”这话说的铿锵有力,有若洪钟,一下就压住那些文臣的声音。

我看看此人,认得他是军中的宿将冉天时,现为黄龙军团万人长,是仅次于岳风郑天等人之下的将军。

冉天时的话让我神情一震,轻咳了两声让那些大臣安静下来,我才缓缓的开口道:“金国之贪婪,诸位臣工心中有数。今日我若退一尺,明日他就进一丈,观历代历史,对敌之忍让只能导致亡国败家。

大宋和金国本有和约在手,结果金国仍然无所顾忌,如果此次不予以金人教训,试问国养兵何用?诸位勿需多言,本王计议已定,登基之日就是再次发兵北伐之时,一定要让金国知我如今大宋不是好欺的。”

“殿下且慢,属下有本奏!”

我一看此人,竟然是总理行省参政知事乔行简,他是赵范举荐的人才,平日处理政事极为勤勉老到,是我非常看好的一个官员,有心让他接替上官天南。

看到是他,我沉声说道:“乔知事有何本奏?”

乔行简将一份奏折高举过顶道:“属下昨夜闻得殿下之亲卫军已经开赴颍州,而多路大军即将集结建康,出征金国,属下忧思一夜,深以殿下此举为忧,故连夜写此一书,还请殿下过目!”

见他公开上折,我眉头皱了皱,高声说道:“司马总理,你代本王将乔知事的奏折念出来!”

司马风拱手之后接过乔行简的奏折,轻轻打开朗读起来:“殿下千岁容禀,金陵有通四方之路,中原有可复之机,以大有为之资,当大有为之会,则事之有成,固可坐而策也。如今金国式微,我军雄壮,故属下不忧师出无功,而忧事力之不可继,有功而至于不可继,则其忧深矣!

夫自古英君,必先内治而后治外。如今天下大乱方平,殿下观今日之内治,其以无忧乎?叛乱之前,其弊凡几?平叛之后,其者凡几?欲用志士,则其志不得尽,欲去小人,则其心未尽革。上有励精图治之意,而士大夫仍苟且不务职责,朝廷有禁贪罢昏之令,而州县仍黩货而不知盈厌。纪纲法度,多有玩忽未张,赏刑号令,皆玩而不肃。

此等之人如今皆为殿下之属,不日即将成陛下之臣,但仍然有令而不从,作之而不用,何况欲匡复中原,制宿敌而折戎狄,其能尽如殿下之意乎?此属下忧思其一也!

自古帝王,欲用其民,必先得其心以为根本。但惜数十年来,上下皆怀利以相接,而不知有所谓大义。虽得殿下图强改制,但时日太短,难以尽除弊端,更因邪教鼓动,民心已然不稳,缓急岂有愿死而不屈之人?士卒不爱其将校,临阵岂有奋勇直前之士?蓄怒含愤,积于平日,有难则避,遇敌则奔。惟利是顾,难及其他。

人心如此,殿下未有以厚恩教化接纳转移之,此时突欲驱之北向,从事于锋镝刃端,奔波于血肉战场,忠义之心,从何而来?况乎境内之民,久困于朝廷之课税,身受豪强之兼并,故才酿至摩尼之乱。今叛乱方平,摩尼余党,尝欲乘时而报怨,茶盐之寇,尝欲伺间而窃发,彼知殿下有事于北方,其势不能相及,宁不动其奸心,酿成萧墙之祸?此时若国内空虚,何以应对?此乃属下忧思其二也!

自古仁皇,收疆复土,必先选将练兵,丰财足食,然后举事!如今边面辽阔,出师非止一途,殿下之将帅,足当一面者几人?非二三十位,恐不足以备殿下之驱使。殿下之兵,守建康者几万,留驻江淮者几万,驻于荆襄者几万,防于利州者几万?非二十万之众,恐不足以进取。防御四方之后,殿下可用北伐之兵有几?

或以殿下之英名,将帅之威望即可招将纳兵,日夕成军,但属下实未知钱粮之所出也。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千里馈饷,士有饥色。令之馈运,累日不已,至于累月,累月不已,至于累岁,不知累几千金而后可以供其费也。今大乱方平,百姓居无定所,士绅居室尽废,田地荒芜,道路破败,州县多有赤立之地,大军一动,耗费无尽,其将何以供给?

殿下不爱华衣美食,不爱金银玉帛,聚集天下商力以应军事,但此举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再三之后,兵事未息,欲中缀则弃前功,欲勉强则无多力,国既不足,民亦不堪,属下担忧北方未平,南方已乱矣!

中原饱经蹂躏,百姓流离失所,田地无人耕种,所在空旷,纵使江南有粮,然道路辽远,能保无失矣?由淮而进,纵有河渠可通,宁无盗贼劫取之患?由襄而进,须负载五石而致一石,亦恐未必能达。由川而进,则道路崎岖,所运更是费时。千里之外,粮道不继,当是之时,孙吴为谋,韩彭为帅,亦恐也无能为力也!他日粮运不继,进退不能,必害殿下之英名也!此属下忧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