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当方士那些年(不贱)-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的意思,这大佛不是用来治水,而是用来压住龙脉的!”秋诺似乎有些懂。
  我点点头意犹未尽的笑着说。
  “大佛是唐初修建,选的位置刚好在栖霞峰,也就是龙头,佛在龙头坐,龙根本抬不起头,更谈不上飞升,每天日出阳光从大佛身后照射,犹如佛光普照,大佛双目微闭,夜晚直视江面不眠不休,日日夜夜都镇守着这条龙脉,大佛不倒龙脉永世无法直冲九天!”
  “不对啊,史书上记载的大佛是民间自发修建,既然这里是龙脉,好好的为什么要用一座大佛压住呢?”越千玲疑惑的问。
  “你真以为这大佛是民间自发修建?”我意味深长的笑着反问。
  “龙脉出天子,大佛修建于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君临天下,既然已经有了天子……”秋诺恍然大悟抬起头震惊的说。“这大佛是当时君王李世民授意所建,压住龙脉最得益的人就是他!”
  “能布置这么精妙和庞大的风水局,除了一代帝王有这样的财力和人力,我还真想不出第二个人,何况别忘了,李世民身边还有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位玄学高人,如果没猜错,这大佛多半是两位前辈高人的杰作!”我深吸一口气笑着说。
  越千玲听完我说的话,眨眼不解的说。
  “既然当时李世民已贵为天子,平白无故冒出一条龙脉,天下都是他的,为什么不简简单单毁掉这条龙脉,又省心又省事,何必这么麻烦,在这山上凿出一座大佛呢?”
  “毁龙脉是件损阴德的事,当然如果危及到大唐江山,李世民不用你教他也会这样做,可惜这条龙脉生的奇骏,估计李世民当时不是不想毁掉,而是根本不敢毁!”我笑了笑回答。
  “这又是为什么啊?”秋诺问。
  “这个要从李家开始显贵的风水说起。”我坐到船沿边慢慢说。“追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家族龙脉,不得不提到陇西,李家是陇西贵族,从汉武帝时名垂青史的飞将军李广,一直到李渊的八世祖李暠,李氏家族世代生活在陇西地区。”
  “这龙脉和李家风水八竿子打不着,你怎么扯那么远?”越千玲急不可耐的问。
  秋诺浅浅一笑平静的说。
  “说起风水玄学,又有谁比雁回哥精通,既然从李家显贵的风水说起,一定有他的用意,我们安静听他讲。”
  “陇西处于黄土高原腹地,位于河西走廊上,渭水流经全境,西临兰州,东达古都长安,这一地区将中原和西域连接在了一起,陇西之地,气、势皆占,有龙虎之气,李氏家族受此旺地的滋养,龙气渐显。”我不慌不忙的说。
  “李家占据这么好的风水宝地难怪显贵,后面的贞观之治想必也是因为这风水格局所带来的。”秋诺点点头说。
  “李家占据的风水的确是好,可偏偏美中不足,想必后来李淳风和袁天罡也看出其中端倪。”
  “不好,都当了皇帝,还有什么不好的?”越千玲嘟着嘴问。
  “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
  “山环水抱……”秋诺突然想到什么很兴奋的说。“缺水!”
  我点点头胸有成竹的说。
  “秋诺说对了!这个龙脉偏偏缺水,所以后来李家得江山,建都长安,并不是随意的决定,看重的正是这个水!”
  “八水绕长安!”秋诺脱口而出。“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各自直接汇入渭河。”
  “李家就是借助这八水巩固了江山基业……”我还没说完,就被越千玲打断。
  “等会,这李家借八水和这大佛有什么关系?”
  “江大还是河大?”我反问。
  “江河,江河,当然是江大!”越千玲不以为然的回答。
  “李家的风水龙脉缺水,必须依水而发,这里三江汇聚,又有龙脉延伸,李家断水必败,相信袁天罡和李淳风绝对知道这一点,何况这龙脉被秦岭所隔,并不会影响李家江山,所以在这里修建大佛压住龙脉,既不破坏也不让其发展。”
  秋诺和越千玲不约都有些惊讶,一座矗立千年的佛相竟然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是秋诺半点也高兴不起来,想了想欲言又止的说。
  “雁回哥,就算这大佛是用来压龙脉的,可也是唐代的事,我们手上的线索都是明代留下来的,和这大佛怎么看也没什么关联啊?”
  “这也是我还没想明白的地方,不过有一点我很奇怪。”
  “奇怪什么?”
  “这大佛虽然压住了龙脉,可是从这里的地势看,大佛对面一马平川,算是明堂开阔,左右双峰华俊,青龙白虎降伏,背靠大佛,万佛朝宗,而且三江汇集生生不息,凌云山的龙脉虽然抬不起头,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变迁,这里必定会出真龙之穴!”
  “真龙之穴?”越千玲皱了皱眉头问。“什么是真龙之穴?”
  “说简单点,这附近一定有一个地方,如果把先人埋下去,后世必定会出皇帝!”我斩钉切铁的回答。

☆、第九十五章 奇怪的陵墓

  大佛被修葺在凌云山脉之上,龙脉被压不可能出现真龙之穴,而附近风水又平淡无奇,我认认真真看了半天,目光最后落在大佛半闭的眼睛上,随着眼睛望去,大佛对面是一片开阔的农田,连绵的群山刚好围绕在这片开阔地周围。
  我让船停在岸边,下船之后一直沿着大佛眼睛所注视的方向走,大佛面向西,一路往西走,穿过农田后发现青衣江竟然有一条支流蜿蜒而过,我越往前走越兴奋,脚步逐渐加快,跟着后面的秋诺和越千玲不明白我要找什么,但都没问出声。
  我终于停在一处支流围绕的空地上,目瞪口呆的盯着前面缓缓流淌的河流,这支流本来应该一直往东汇入青衣江,可是这里地势奇特,前有巨石立于河水正中,水流冲击后借力回转,而迂回一圈形成水势倒流。
  我指着眼前的支流异常兴奋的说。
  “风水里有句话,水曲回流,山势倒转,必是真龙显世之地!你们看,就是风水里说的水曲回流……”
  “都说了,这里从来没有出过皇帝,你就别瞎猜了,而且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毫不根据的东西,我还不相信你真能凭空变一个皇帝出来。”越千玲白了我一眼说。
  我没有理会她,到处看了看,走到一处低洼的水坑前面,里面的水看上去有些浑浊,我蹲在水坑边摸了摸周围的泥土,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大声喊。
  “你们什么人,没事跑到庄稼地里干什么,看大佛你们走错地了,方向都反了。”
  我循声望去,一个种地打扮的老头扛着锄头站在身后。
  “大爷,这里离江面这么近,要取水灌溉庄稼方便的很,咋要挖一个蓄水的坑啊?”我笑嘻嘻的问。
  “谁没事挖坑蓄水,这里啥都缺,唯独水不缺,没见这三面都是江啊。”老头没好气的说。“从我大小这个水坑就有了,说了也怪,这里面的水就是从青衣江流进来的,可里面的水养不了庄稼,灌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庄稼就要死,来来回回填了好几次,过不了多久这水坑又冒出来了。”
  我听完,不由自主的笑起来,一边拉着越千玲和秋诺走,一边小声说。
  “你们先找一个地方住下来,我立刻赶回去找刘豪他们过来。”
  “你回去找刘豪干什么?”越千玲不解的问。
  “挖墓!”
  “挖墓?!”两个女人几乎同时喊出来。
  “你们叫这么大声干什么,怕别人不知道啊。”我偏着头笑嘻嘻的盯着越千玲说。“你还真说对了,我真要在这里给你变一个皇帝出来!”
  ……
  用钱能解决的事就不是事。
  我要挖的那个水坑四周空旷平坦没有任何遮挡的东西,不要说大白天,即便是晚上,在这儿动手挖掘,轻而易举就会被人发现。
  不过越雷霆没用一天时间就在以水坑为中心,周围五十米的庄稼地上搭建了大棚,种田老头的话说的很对,这里啥都缺,当然钱也缺,越雷霆向来出手很阔绰,再加上霍谦那张三寸不烂之舌,一顿饭吃完,这附近几亩地就被越雷霆租下来。
  越千玲始终不相信我的话,从抽干水坑里的水到挖掘,她一直都站在旁边,挖下去七八米也没见动静,我瞟见越千玲表情开始有些得意,知道她在等着看我的笑话。
  “哐当”
  一声锄头撞击在石头上清脆的声音几乎让在场所有人都停滞在原地。
  “老大!下面有货。”刘豪跳下去抛开土层兴奋的说。
  越千玲还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跳到坑中抓起一把最里面的土,细灰的红色参杂着一些白色的粉末,刚才挖到的石板足足七八米宽,不用说,这里的的确确是一座墓穴,但是看规格和以往她所见到的却又完全不相同。
  越千玲很惊讶的问我怎么知道这里有墓。
  我告诉她第一,这里的风水是真龙之穴,实属罕见,先人埋在这里,后世必定会出皇帝,这么好的穴,应该不会埋没。
  第二,这个水坑由来已久,这里地势低洼,如果是青衣江的水流入,应该渗入土层,汇于地上河,断不会聚集成水坑,其他地方没有,唯独这里有,只说明,这里的水渗不下去,陵墓的防水工程是首要,所以我确定下面不是土层。
  第三,那个种田大爷说过,这里的水灌溉不了庄稼,如果是地下河的水,怎么可能灌溉庄稼都会死,而且这水坑里的水明显比外面的水要浑浊,墓地防腐会加入石灰层,想必是石灰融入水中,因此导致水不能灌溉庄稼,这三点结合在一起,完全说明这下面有墓地!
  我说的头头是道,越千玲也想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不服气的说。
  “这墓地不管从规格还是建制上看普普通通,就算让你瞎蒙对了,可我就要看看你怎么给我变一个皇帝出来。”
  墓地上的石板被揭开露出漆黑幽长的甬道,刘豪打着手电筒第一个下去,我和越雷霆跟在后面,秋诺和越千玲小心翼翼跟在最后,越雷霆特意吩咐其他人不能进去。
  刘豪在前面很快就找到熄灭的长明灯,点燃墓内的灯火,整座陵墓顿时灯火通明,陵墓坐南向北,走完甬道后是一条笔直的神道,两侧共有三十二对石像,庄严威武,气象万千,南端两则矗立两块高大的龟驮石碑,可上面一个字都没有,最后到达陵墓的大殿。
  越千玲参与的考古工作甚多,可像这样的陵墓,不管是摆设还是建制都是她第一次看见,大殿是一个硕大的半圆型房间,按理说左右两边应该各有一个安放陪葬品的房间,可是这里没有。
  但在半圆型的大殿内却一字型摆放着一些奇怪的东西。
  一座泥土堆砌的土丘,大概有半米高。
  一排雕砌的红高粱,走近看材质选用的是上好红珊瑚,手工精湛巧夺天工,晃眼一看还真以为是红高粱。
  中间是一根纯金打造的扁担。
  一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翡翠鲤鱼。
  一块活四四方方的白玉豆腐放在一个雕工精湛的木架之上。
  “老大,我挖过的墓也不算少了,可……可这算什么墓啊?”刘豪很疑惑的说。
  越雷霆摸摸自己的板寸语气有些失望的说。
  “娘的,今年是我时运不济吧,碰上好几个大墓,要么是一无所有,要么就是稀奇古怪,谁他娘的修这个墓,费了我这么大劲就这些破玩意。”
  越千玲对考古也算是博学多才,可看见这些东西依旧一头雾水,没好气的拧着头对我说。
  “变啊,你倒是给我变一个皇帝出来啊。”
  我从进来就一言不发,在半圆型大殿内仔仔细细看了半天,心里隐隐有些震惊。
  “千玲,你还真别小看了这陵墓,就这发现足以让你在考古界一鸣惊人,还有,霆哥,这些东西可真不是什么破玩意,任何一件拿出去都价值连城,或者说根本无法用钱来衡量。”
  听我这么一说,越雷霆瞪大眼睛回头看看大殿里的东西,惊喜的问。
  “难道这些东西有来头?”
  “我倒要听听你还能编出什么花来。”越千玲不以为然的嘟着嘴说。
  “知道这是什么吗?”我指着那堆土丘一本正经的问。
  “不就一堆泥土,难道是金沙啊。”越千玲没好气的回答。
  “这叫金銮殿!”
  “金……金銮殿!”越千玲噗嗤一口笑出声。“还真没发现,原来你想象力这么丰富,别人是指鹿为马,你可以指土为金,听说有道行的人可以点石成金,看来你道行不低啊,哈哈哈。”
  我围着土丘走了一圈笑着说。
  “有一个孩童,领着一村的小孩做游戏,他们在一个土丘上用土坷垃垒了一座金銮殿,之后,他们开始扮演做皇帝的游戏,孩童在台上坐着的时候,其他小孩向他拜倒高呼万岁,孩童在台上坐着四平八稳,没有一点事儿,可是当别的小孩扮演皇帝时,孩童每向他磕头时,那个小孩就一头从台上摔了下来,这个故事就叫土丘称寡。”
  我说完,秋诺低头仔细一看,那土丘看似随意堆砌而成,但果然有椅子的摸样,越雷霆和刘豪看过后也啧啧称奇,就连越千玲也忍不住催促我继续说下去。
  “其中一个小孩被摔疼了,就高声对孩童叫嚷,你什么鸟皇帝,等我长大以后,非把你推翻不可,这时,孩童正在台上,大声喊,大胆,给我拉下去砍啦!两个小孩,拉着他走到高粱地里,摘下一片高粱叶向他的脖子上划去,一下子划出一道口子,鲜血溅到高粱穗上,这个故事叫高叶斩头!”
  越千玲回头看看那排上好红珊瑚雕砌的红高粱,一时说不出话来,和我讲的故事一样,这些东西完全是按照故事里所出现的东西所摆放,越千玲重新看看这陵墓,越来越觉得惊奇。
  “那后来怎么样?”越雷霆急不可耐的问。
  “等到孩童十一、二岁的光景,去放牛时睡着,他四肢张开,形同大字,而他头下枕有一条扁担,正好合成个天字,有高人走上前去推推这个孩子,想叫醒他,谁知这个孩子一侧身,将扁担移到腰间,用胳膊抱着头继续睡觉,这种形状正好像个子字,高人一怔,这人不正是未来的天子!”
  “黄金扁担原来是这个意思。”秋诺在旁边喃喃自语。
  “鲤鱼呢?鲤鱼又是什么意思?”越千玲追问。
  “孩童父母在世的时候,曾经在一位风水先生家打工,风水先生想后代发达,设鲤跃龙门之局,只要在甲子日盐池里钓到鲤鱼,孕妇吃下鱼头必怀真龙天子,风水先生得偿所愿,竟然真在盐池里钓到红鲤鱼,可儿媳嫌弃鱼头,丢弃给孩童母亲吃掉,阴差阳错让孩童母亲怀上真龙天子。”我娓娓道来。

☆、第九十六章 帝陵

  半圆形大殿内所陈列的物品和我讲的故事里所出现的东西不谋而合,在场的人都惊讶的说不出话。
  我忽然兴高采烈的笑了笑对越千玲说。
  “你不是让我给你变一个皇帝嘛,这儿就有!”
  “什么……什么地方?”越千玲诧异的问。
  我回头指着陵墓关闭的正殿笑嘻嘻的说。
  “就埋葬在里面!”
  “正殿里埋葬的是谁?”
  “大明仁祖淳皇帝和大明仁祖淳皇后!”我一本正经的说。
  “大明仁祖……”秋诺一愣想了想很震惊的说。“雁回哥,你是说正殿里埋葬的是……是朱元璋的父母!”
  “不可能!”秋诺的话还没说完,越千玲就一口否定。“朱元璋父母的皇陵在滁州所辖的凤阳县,也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和发祥地,皇陵所在位置城西南十五里处。”
  越千玲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的说,可刚说到一半,声音停滞在嘴边,和秋诺瞪大眼睛看着被刘豪和我合力打开的正殿大门。
  两具八寸厚的漆金雕龙刻凤大棺安安静静的摆放在里面。
  映入眼帘的是大棺前已经快要腐朽掉色的灵牌,不过上面的字依旧清晰,分别是:
  大明仁祖淳皇帝之位和大明仁祖淳皇后之位!
  “怎……怎么会这样?”越千玲惊讶的看看面前的两块灵牌。“朱元璋父母怎么会埋葬在这里?”
  “早就告诉过你,这里是真龙之穴,先人安葬在这里,后世一定出皇帝。”我一点也不吃惊,从进来我就知道结果。“朱元璋在历史上所有皇帝里面身份最卑微,就连刘邦好歹也是一个亭长,一个要饭的乞丐登上九五之尊,你真当他运气有那么好。”
  “你也说朱元璋是乞丐,他又是怎么知道这里是真龙之穴的?”
  “别忘了,他身边还有一个刘伯温,之前说到的高人正是刘伯温!”我走回到大殿看着摆放的东西心平气和的说。“这些东西都是朱元璋因缘际会,通过玄学显贵所经历过的事,而明十四陵里面最重要的一件宝物也是和玄学有关,所以把线索留在这里并不奇怪。”
  我说完目光停在最后那块白玉豆腐上,越千玲好像被我的故事所吸引。
  “不用说,这个白玉豆腐也有一段典故的,说来听听。”
  “我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因为之前说的传说故事。”我平静的回答。“葬书上记载,洪武二年,朱元璋命银作局打造五件不合常理的饰品用于祭祀,其中就有朱砂土丘、珊瑚红高粱、黄金扁担以及翡翠红鲤鱼想必这些东西就是用在这个地方。”
  “雁回,你只说了四件,最后这块白玉豆腐什么来历?”越雷霆急切的问。
  “白玉豆腐并不只是一块单独的豆腐,葬书上说,汉白玉镂空豆腐托于九麟程瑞盘之上,这盘由九条麒麟首尾相连而成,麒麟首回望中间,九条麒麟的胡须刚好形成一个支架,白玉豆腐就放在中间,这九条麒麟口中各衔夜明珠一枚,每逢夜晚灯火寂灭之际,白玉豆腐通体雪白晶莹剔透,元萤之光夺人眼目叹为观止,堪称稀世珍宝。”
  “可就算我们知道这些东西的来历,但和明十四陵又有什么关系?”秋诺看着我疑惑的问。
  “这里每一样东西都有玄学典故,当然这块白玉豆腐也不例外,听完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我笑了笑回答。
  越千玲似乎对我讲的这些很感兴趣,一个劲的催促。
  朱元璋的母亲吃了甲子日盐池红鲤头怀了真龙,元朝的军师算出天下将出真龙天子,并且算出真龙天子已经坐胎,但是他的母亲吃不到天子山上的土,他的母亲也会难产死掉,于是,元朝皇帝派出一支军队驻扎到天子山,谨防行人出入。
  朱元璋的母亲已快临产,朱元璋的父亲便在四周卖豆腐,一天,他挑着豆腐摊来到天子山下,士兵围了过来买,不小心将豆腐摊碰倒在地上,豆腐都掉在了地上,那块土正好是能让真龙天子母亲顺产的土。
  元兵一看豆腐摊倒在了地上,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他们便让朱元璋的父亲把带土的豆腐挑出来,带回家自己吃,朱元璋的母亲吃下后,顺利地产下朱元璋。
  “没有沾天子山泥土的豆腐就不会有朱元璋入世!”秋诺兴奋的说。“而明十四陵是大明的命脉,如同朱元璋的命一样重要,所以……”
  我淡淡一笑点点头平静的说。
  “所以明十四陵的秘密就藏在这块白玉豆腐里!”
  越雷霆听我这么一说,嘴都笑歪了,抬起头雷厉风行的说。
  “刘豪,你和上面的人先留在这里,把这个陵墓里的东西清理一下,全运回去,既然知道了线索又离宝藏近了一步。”
  刘豪刚点头,正打算回到地面按照越雷霆吩咐办事,越千玲已经挡在神道口。
  “爸,你该不打算盗墓吧?”
  “废话,你爹就吃这碗饭的,你没听雁回说,这里任何一件东西拿出去,也够吃喝一辈子了。”
  “爸!这些都是文物,对于考察明代历史有极大的帮助,贩卖文物是重罪,我妈要知道了更不会理你了。”越千玲不依不饶的说。
  “小祖宗,你爹下面跟着百八十口子人等着吃饭呢,你倒是高尚了,我总要对我下面兄弟负责吧。”越雷霆从来拿越千玲没办法,想了想笑嘻嘻的说。“丫头,要不这样,这里的东西呢我随便选几件,然后你再上报,这不,我也算没空手回去,你也有了重大发现,呵呵,我们两父女各得其所,你看咋样。”
  “不行!一件都不能拿!”越千玲很坚决的摇头。
  越雷霆无可奈何的挠头,大口喘着气说。
  “老子上辈子欠你的,换了别人我今儿就把你埋里面了,报,报,报,你想咋报就咋报,当老子没来过。”
  越千玲嫣然一笑,挽着越雷霆的手笑嘻嘻说。
  “咋能让您白来呢,您放心,我给考古所汇报的时候,也会说是您无意中发现的,发现国家文物主动上报是有奖金的,虽然不多,好歹也是个意思,呵呵。”
  “别,小祖宗,你爱咋咋,别说我发现的,我越雷霆丢不起这个人,道上的人知道我上报有考古发现,那帮孙子不把牙笑掉才怪。”
  我忽然走到越雷霆身边一本正经的说。
  “这墓不能盗,也不能上报!”
  “凭什么啊?”越千玲问。
  “这是真龙之穴,风水堪舆里是罕见的奇穴,如果盗墓会毁了这里的风水,谁毁真龙穴会祸及后世。”我说到这里,回头看看越千玲。“这里和明十四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上报,这座陵墓一定会大白于天下,到时其他打明十四陵主意的人也会从中看出端倪,只会给我们招惹麻烦。”
  越雷霆点点头,也很认同我的话。
  “刘豪,按照雁回的意思,这陵墓原封不动的还原,今天带来的人都告诉他们,任何人如果把这事透露出半个字,我越雷霆亲自给他送花圈!”
  从陵墓出来,越千玲不时回头看,按照越雷霆的吩咐,被掀开的青石板已经重新盖上,这座史书上没有半点文字记载沉睡几百年的皇陵再一次深埋在地底。
  这个考古发现如果公布于众,相信会在整个考古界引起剧烈的震荡,对于明史的修正和看法都是一种全新的颠覆,可如今这个秘密恐怕不知道又要沉睡多少年。
  我看出越千玲脸上的惋惜,走到身边笑了笑说。
  “很多事都不可能天从人愿,既然是秘密,还是让它继续保存下去好,至少又让我们离明十四陵更近了一步,你放心,开启明十四陵的那一天,所有人都会知道,是你第一个发现的。”

☆、第九十七章 九麟程瑞盘

  我让萧连山打电话让秋诺过来,越千玲整整一上午就没高兴过,也不知道秋诺什么地方好,就连萧连山见到她也笑颜逐开。
  秋诺的落落大方让越雷霆也甚是喜欢,怎么看都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用越雷霆的话说,秋诺要在古时候准是才女,这话听的越千玲牙根都压的格格直响。
  其他人都在客厅看秋诺清理九麟程瑞盘,越千玲一个人坐在一边闷闷不乐。
  “人家当初拿出《三川临江图》为了证明我清白,我和连山都欠秋诺一个人情,何况没有秋诺拿出的另一本洛玄神策,我们也没有明十四陵线索不是。”我看越千玲沉着脸,笑嘻嘻的说。“秋诺是搞文物鉴定的,虽然得到白玉豆腐和九麟程瑞盘,但其中有什么线索还不得而知,多一个人多点办法嘛。”
  “哟,这么说你还当秋诺是你恩人啊,那你也别住我家了,你搬去她那儿住吧,庙小容不下你这大佛。”越千玲没好气的说。
  “你是没去过她家,秋诺家可比这儿大多了,实在要我选,我还真选她家,住的舒服。”我笑着回了一句。
  越千玲正想发作,在客厅清理九麟程瑞盘的秋诺已经放下手里的工具,对我说。
  “雁回哥,我已经清理好了,这两样文物从造型和工艺上看是明初的,这种工艺是皇家专用,应该是银作局制作的,可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这两样东西的文字记载?”
  “这是祭品,有特殊意义,没有文字记录很正常。”
  我一边说一边看被清理出来焕然一新的九麟程瑞盘,昂起的兽首张着嘴,我把九颗夜明珠分别放进去,大小刚好合适,再把白玉豆腐放在麒麟胡须相互交叉形成的架子上,然后让萧连山拉上窗帘关灯。
  漆黑的房间中有几点微弱的光亮,逐渐越来越明亮,九颗夜明珠泛着耀眼的荧光在黑暗中各位的醒目。
  中间的白玉豆腐在被荧光照射下,开始慢慢变的白皙光亮,到最后似乎把九颗夜明珠的亮度全吸收进去,晶莹洁白的汉白玉石通体发亮,宛如一块刚做好的豆腐栩栩如生。
  越雷霆见过的古玩多不胜数,也没几样让他如此震惊,一时竟然忘了分寸。
  “老子卖过的古玩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不过没有一件能和这玩意相提并论,什么叫稀世珍宝,看见没,这就是稀世珍宝!”
  和越雷霆鉴赏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连一向只对唐代文物情有独钟的秋诺也不得不对眼前这件文物瞠目结舌,不管是工艺还是艺术的角度,这件文物足以配得上巧夺天工举世无双八个字。
  我目不转睛的看了半天,眉头开始慢慢皱起来,连续换了好几个角度,还是不死心的问。
  “你们有没有看见什么……什么比如提示之类的东西?”
  听到我的话,其他人才反应过来,这白玉豆腐真正的用途,都重新仔细看了半天,除了通体光亮外,并没其他特别的地方。
  我揉了揉眉头若有所思的小声嘀咕。
  “这物件既然和明十四陵有关,不可能什么线索都没有啊?”
  “线索……”秋诺像是想到什么,打开灯指着九麟程瑞盘说。“刚才我在清理九麟程瑞盘的时候,发现底部有字。”
  我连忙把九麟程瑞盘翻转过来,上面有四行小字。
  一马平川,三公九卿。五子登科,七擒七纵。
  四行带数字的成语刻在如此鬼斧神工的稀世珍宝下面,怎么看都格格不入,我口里反复念叨着这四句成语,想了半天抬头说。
  “秋诺,你是搞文物鉴定的,这九麟程瑞盘和白玉豆腐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却是银作局所做,在明代文物里,你可有见过相同工艺的物件?”
  秋诺低头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
  “你这样说我还真想起来了,明代野史里有过这样的记载,朱元璋喜欢朱允炆众人皆知,朱元璋想把皇位传予他,想考考他才智,命银作局打造金盒一枚,上有十二生肖活灵活现,每一个生肖代表一个数字,并附诗一首,四句诗词代表四个数字,只有按照顺序正确扳动代表数字的生肖才能打开金盒,朱允炆天资聪慧破解诗词打开金盒,朱元璋因此后来真传位于他。”
  我连忙拿起九麟程瑞盘,果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