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力士面露同样的意思,道:“陛下,臣觉得还不算完,小宝用一次计不可能只求如此小的收获,一百万贯,国库得不少,还有一部分给了参与狙击的商人,小宝只得了一个空的物流,他家中又不缺物流。

而且据臣了解,小宝报复心比较重,这一次的事情最终要归在日本的头上,属于跨国商战,既然如此,小宝理应把战火延续过去,同时给自己家中捞点好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这样做不为些许钱财,是……是那个……”

“是怕朕猜忌,怕别人说他是圣人,功高震主,然后朕翻脸的时候,他与朕开打,影响到大唐百姓的生活,他不忍心,是不是?”

不等高力士说完,李隆基接过话头。

高力士吓得“扑通”一声跪在李隆基面前“陛下,臣不敢,小宝就算是陛下要杀他,他也会伸脖子过来,不会与陛下对阵。”

“行啦,按小宝的话来说,你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朕相信你不会,同时也相信他们一定会,但朕不担心,朕还没有到糊涂的时候,看人还是很准的,即便朕现在把位置给他们坐,他们也不会坐,他们怕麻烦,怕不能四处溜达。

不说此事了,帮朕想想,小宝后手会是什么?朕有时觉得,看小宝用计比上朝听群臣讨论事情更有意思。”

李隆基心里跟明镜似的,也正如他说的那样,现在他还不糊涂。

高力士也不反驳“是,臣烧报纸,臣也觉得小宝用计好玩。”

“对,报纸,说起报纸,现在各地有电报的地方报纸发行的应该能跟上京城了吧?以前只是京城周围的地方能早早得到消息,更远处,快马的速度是多少,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也便晚多少。

让朕想想,这里面有商机呀,以前各地的报纸半月一刊就算不错,广告费很低,买报纸的人少,主要是消息传递的速度慢,所以价钱提不上去,现在么……”

“陛下,不用想,小宝在早上已电报过来一份详细的计划,臣还没来得及看全,只记得上面最显眼的地方写了一句,说是以后报纸的价钱控制在每份一文,而且也不是现在的八页十六版,最少要六十四版,甚至是一百二十八版。”

高力士本不想打断皇上,可担心皇上想到最后,发现还不如小宝出的主意,该生闷气了。

“恩?”李隆基一愣“照这样算,买报纸的人卖废纸也能卖出来买时花掉的钱,那是报纸么?那叫书。”

“臣这就去取来,让陛下仔细看看,臣也不清楚。”高力士匆匆离去,过上不大一会儿,手上捏两张纸回来。

“陛下,臣路上初略地看过,不会赔,一百二十八版时,有一百二十版可能是广告,打广告的商人见卖的人多,自然愿意多花钱,买的人发现一文钱买到的东西还能卖一文钱,即便不卖,用来糊糊墙,引引火,甚至当成练字用的纸之后,会乐意购买。

还可以在报纸上印小故事,笑话,给没有功名又找不到好工作的识字之人加一份收入,小宝信上说,凡是家中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的,至少八成能买报纸,不为上面写的事情,只为让孩子帮忙念时那种自豪的心思。”

高力士没把信给皇上看,只给皇上讲解。

李隆基略微一合计,认同道:“也对,王大家买了报纸,让孩子坐在门前念,王二家也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看到听到后,必然会买报纸让自己孩子也在门前念,哎呀,如此一来,孩子还能在学堂外多练习呢。

朕以后想要做什么事情,只需让人在报纸上写一段支持的话,并讲出道理,那朕在做的时候,百姓就会非常支持,一举多得。

张小宝啊张小宝,把事情都想到了,朕真想把他直接调到京城当宰相,可他还是太小,力士,他如今可以考科举了吧?明年让他参加春闱,朕给他个状元,以其之才,不算朕偏向吧?”

“不算,小宝得状元,无人敢诽议,当不上状元,才难堵天下悠悠众口,不仅我大唐人会质疑,就算其他国家也会看笑话。

只是臣看他们的意思,鹃鹃也想考科举,小宝有时还挺怕鹃鹃的,如别的富贵人家像他这么大的人,已经有暖床的丫头,或者选个侍妾,偶尔还要去勾栏之地喝喝酒,听听曲。

但小宝不仅没有做这些事情,偶尔还会给鹃鹃做好吃的,一个大丈夫,又不是厨子,怎能行这般事?臣有时真想不通,好在鹃鹃不是悍妇,不然臣说什么也不同意。”

高力士又想起王鹃,并为自己的干儿子抱不平。

李隆基不愿管张小宝和王鹃谁听谁的事情,接过高力士手中的电报,一字一句看起来。

※※※※

“太白,后日芙蓉园又人出钱办一次酒会,听闻有大人物要到,你不如早早准备,到时说不定被看上,换一个更适合的位置,整日见你处理报表,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户部都事的职务真不适合你。”

户部办公的地方,李白坐于窗下,不时对照下桌案上几套表格的数据,偶尔又扭头看看外面斜阳穿檐的景色,正抽空叹息一声时,他后面一张桌子边坐着的人凑过来低声说道。

李白不用看也知道是谁,户部管三个道的主簿,比自己的品级低,总找自己要诗,然后拿去炫耀。

听到他提起的芙蓉园,想到那里的曲江岸已经一片葱绿,李白的眉头稍稍舒展,可还不等高兴的心情充盈起来,又嘴角动动,摇头叹息道:“不去,我要把表做好,前几日饮酒耽误了,不去,哪都不去。”

“真的是大人物,好像有什么郡王呢,万一再有郡主也去,看上了你,那……”主簿似乎还不死心,继续劝,其实他的目的是让李白换个地方,他好接李白的位置。

李白依旧摇头,见他催的紧,把那摆在笔枕的毛笔拿起来,对其说道:“奇升兄,这段日子以来,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是如何当上的都事么?好奇是什么人举荐的?”

“是,是,太白,你想告诉我了?”主簿点头,期待不已。

“以前不想告诉你,我也是打算在京城寻一府拜拜,好选个更好的地方,可是,凡是我找到的人,一问起我以前所在的地方,知道是谁举荐的之后,却马上一改刚开始时的举荐之意,只与我谈论风月。”

李白一想起这段时间来受到的打击,就不由得丧气起来。

主簿探个脖子“你都找谁了?”

“找过咱户部的尚书王晙,找过贺知章,找过源乾耀,甚至还给武惠妃送过帖子,反正能找的,人家给我机会见我一面的人我全找了,结果还是一样。”

李白一个人一个人名说出来,主簿听着又惊讶又羡慕,没想到李白竟然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召见,自己可没这本事,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向李白说道:“太白,你没去找工部尚书张忠?他或许能有点办法。”

“找他?哎……我就是他儿子张小宝举荐的,在积利州那边时,是建安,张小宝问我想要哪个官,五品的不给,我只好选择了一个都事。

我以为先进到京城,张小宝虽说让我当都事,但我可以自己找人登门拜帖嘛,万一再被别人安排下,岂不是不用当都事了。

也怪我自以为是,我只认为张小宝名声大点,家中有钱,人聪明,可对京城官员的影响不会那么大,说实话,来的时候我还以为张小宝那随意写的举荐信没用呢,别人至少也要有个象样的纸张吧?他就弄了一个纸条,写一句举荐我的话,最后落个名。

我是惴惴而来,又是满怀期待,结果从来到现在,一直没动过地方,可难道怨我?当初谁能知道那个破纸条……谁能知道啊?”

李白说话的时候声音带着哭腔,身体微微颤抖。

主簿这回终于懂了,理解地拍拍李白的肩膀,说道:“太白,芙蓉园的事情你当我没与你说过啊,以后我不会找你再去这种地方,你好好当都事,别去想其他,没用的,找谁都没用。

就算是当今圣上后天去芙蓉园,见到你写的诗,突然觉得你应该升官,但知道你是张小宝举荐到户部当都事之后,也会继续勉励你在户部都事的位置上好好干。

其实,我羡慕你,也有点恨你不长进,要是我能得到张小宝的举荐,不管在哪个位置上,我都会好好做事,让张小宝满意了,能继续提拔,你这是捧个金饭碗要饭。

继续对表吧,以后少喝酒,有什么不懂的问我,听说张小宝快要回京城了,你表现好点,等你升上去,我才能坐到你的位置上,要是有机会能让我跟张小宝说句话,小贝也行啊,我一旬请你喝顿酒。”

李白感激地看着主簿,点头道:“我已经知道了,官不好当,我决定往后三天喝一顿酒,只是负责表格已把我累的要死,也不知张小宝如何管那么一堆事儿,我听说了风之物流的事情,却怎么也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要想,只想想此事乃张小宝动手,一切便都能想通了,太白,今天要是没心思做事,不如上午过后,你我告个假,我跟你去状元楼饮酒,好好喝一顿,明日开始努力做事。

状元楼今天早上的时候在外面贴了新菜谱,十道菜,俱与蒜苗有关,我手上还有此季度在张王两家酒楼用膳时的四十贯记名现金券,因为上个季度考评时得了优尚书才给的。”

主簿为了能有与张小宝见面的机会,打算与李白的关系更进一步。

蒜苗确实是个好东西,有的人觉得比韭菜好吃,随着风之物流的事情出现又结束,蒜苗一时间成为了流行品。

各个饭馆酒楼,为了吸引顾客,全学着张王两家酒楼那样推出了蒜苗一系列的菜。

凡是吃蒜苗的人,在吃的时候伙计都会给讲一次河南道风之物流的故事,说说那风桥正二一时的厉害,说说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海内还外,百姓吃不到蒜的痛苦,最后强调张小宝那本是,高处不胜寒啊。

反正就是告诉吃饭的人,你们吃的不是蒜苗,是孤独与寂寞的意思。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蒜苗火了,蒜的价格又稍微提高了一点,可达不到风桥正二炒时的那个程度,主要是大蒜生苗可以割几茬,一个蒜瓣生出来的蒜苗要比蒜瓣的本身多。

蒜苗火了,相应的,与蒜苗长的差不多的韭菜价格开始下降。

就在有人担心韭菜不好卖,李隆基期待着张小宝怎么给自己家弄好处的时候,水云间与碧海银沙再一次推出系列套菜,全韭宴。

韭菜的大部分做法不稀奇,让人稀奇的是,不知道张王两家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的黄苗韭菜,跟蒜苗似的,这东西稀奇哎,尝过之后,发现没有韭菜那么辣,又多了与蒜苗一样的柔嫩。

稀罕的东西,定价也高,别人弄不到,想品尝,就只能去张王两家酒楼,受蒜苗的影响,很多人对韭黄这种与蒜苗长相差不多的东西偏爱有加。

第483章 天上月亮动红鸾

非是无情云压境,漫卷狂风尘遮影。路人偶问车中物,洁白如雪透晶莹。

黄颜色韭菜的推出,一时间竟然有隐隐压过蒜苗的趋势。

宫中,李隆基吃着用黄颜色韭菜做的三鲜馅饺子,又不伦不类地喝一碗蒜苗汤,似与殿中众太监宫女道:“如何?如何?朕说的如何?可是被朕猜到了?骆宾,你来说。”

骆宾茫然,不明陛下所问何事,见皇上看过来,连忙道:“陛下真乃神算也,前几日话中之意,不承想今天应验,陛下之威,让人长叹,不如不如,多有不如。”

听到骆宾的夸赞,李隆基高兴地又吃掉一个饺子,对骆宾再问:“可知朕如何猜出具体事宜?”

骆宾这下懵了,具体?谁知道具体是什么?

正犯愁间,高力士手擎一托盘从外走进,替骆宾解围道:“陛下前段日子所言,臣是最清楚不过,道张小宝还有后手未出,待出时必然可使张王两家有钱能赚,陛下谋算之深,臣佩服。”

“哼哼,小计而,小计而,任他张小宝狡猾如狐,也休想骗到朕,没有那蒜苗在先,黄色的韭菜又如何能卖得火热?”

李隆基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微仰起下巴,做目空一切状。

“陛下,甜蒜腌制好了,您尝尝,以后想吃黄颜色的韭菜,可让司农寺专门种植,其方法简单,遮其光,久处阴凉,其叶必黄。”

高力士换回李隆基的下巴,把托盘放到案几上,介绍韭黄的种植方法。

李隆基略顿,不承想黄颜色的韭菜种植这般简单,再看看盘子中的蒜,夹起一个放到口中轻咬,马上满意点头:“恩,好好好,不错,此蒜味道甚佳,可佐饭食之,爽口开胃,此后,我大唐多一美味矣。”

“陛下所言极是,然,往后我朝耕种之地,定要多出无数蒜秧,臣恐蒜常丰,蒜农亏,还要仔细斟酌才是。”

高力士提醒道,眼睛看向李隆基剥掉的蒜皮,剔透中带有光泽,又言:“陛下不知,甜蒜表皮依旧能够入口,比照蒜瓣清脆,更添些许韧劲,选青蒜腌制,其皮韧而不柴,纹理适中,撕丝成线,或连不断。”

李隆基听高力士说,忍不住又夹起一个,这回连皮一起吃,点头道:“确实不错,明日早朝商议此事。”

高力士把话记下,又对李隆基说道:“陛下,臣方才前去取蒜时,得一电报,言及新罗事。”

“何事?”

“那小宝连环计中的一环,前段时日,从新罗调大蒜入我唐,乃用甜蒜配方交换,故新罗于国内收集大蒜,用以制作甜蒜,然,甜蒜配方中所需糖却不少,新罗无糖可用,欲从我唐购买。”

高力士不急不缓地道出电报内容。

“哦?还有这等事情?”要是以前的李隆基,可能还不会有多大的反应,如今的他对张小宝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感觉此事绝对非同寻常。

“有,已有人想要把别处的糖运到登州,装船卖给新罗,但是……”

“但是小宝给阻止了是不是?”不等高力士说完,李隆基接着话问道。

“陛下圣明,小宝在登州让人下了购买糖的订单,说等大量新蒜下来时好集中制成甜蒜,是以,欲向新罗贩卖糖的商人立即转卖张王两家,无人敢杵,那边聚集运糖车辆一眼扫去,望不到头。”

高力士面有荣焉地回话。

李隆基放下筷子,道:“哪有那么多糖?估计是商人带了空车,想从新罗多换东西,有小宝出手,自然是无人敢反对,风之物流之时,恍若昨日,你可知小宝这番行事为哪般?”

“臣不知,想是定有深意。”

“朕还用你说,小宝说过几时回来?让他尽快,朕要治罪于他,在芙蓉园那里治罪,你负责,顺便从御厨房搬炊具一同去,来电报答应给朕做辣椒炒土豆片,朕是等了又等,带罪之身,还敢拖延时间。”

李隆基想不出来张小宝后续动作,却惦记起张小宝承诺给做的菜,到现在还不知道土豆长什么样呢。

“是,臣记下了,算时日,小宝或许已经动身,与小宝同来的还有突厥的各部首领,陛下到时需要亲自封官,以彰大唐恩德。”

高力士答应下来,同时对土豆炒辣椒也期待不已。

……

“到了京城,估计能把婚事定下来,接着还住在一起?”连接罗水河到京城的小河上,张小宝亲自摇桨,王鹃坐在张小宝对面,两个人一路慢慢行进,同时闲聊。

小船上就他们二人,其他人则是乘坐别的船,张小宝想起离开前家中来电所言之事,向王鹃问道。

“从小一直住在一起,难道就因为订婚,刻意分开?我才没那么虚伪,谁还敢在背后说坏话败坏咱们两个的名声?”王鹃没多想,直接回道。

“不是,那到是无所谓,我的意思是说,你看啊,咱们两个已经不小了,现在也是提倡晚婚,主要的原因在于晚育,毕竟生小宝宝对女人的身体有影响,一般二十岁左右就差不多了。

但是呢……那个……其实吧……如果那什么……就是先不要……不进行人类的生命繁衍,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也是……是吧?”

这段话被张小宝说的断断续续,到最后也没有直接说要干什么,不只说话吞吐,脸也红了,手还在摇桨,但如果仔细看,能发现桨贴在水面的时候,居然荡起一圈圈连续地波纹,再也展现不出那单桨轻推贴岸的水平。

王鹃斜看着天,吸吸鼻子,眼看沉寂的时间太长,方问道:“你想要做什么你就直说,咱们两个之间还用客气?”

“啊?直说?好吧,那我可说了,现在天暖和了,订完亲,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可以……那个,一起数星星?”

鼓足勇气的张小宝终于是把话说出来了,说完之后,整个身子都虚脱了,委在那里。

王鹃不看天了,转回来看张小宝,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宝,你情商差了点,星星就别数了,你还是数月亮吧,乖啊。”

当张小宝数了一段时间的月亮之后,队伍进到京城,默棘连一行人告别张小宝,先去报道,学习面见圣上的礼节,不能有失礼之处。

张小宝则是嘟囔着“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与一路上总是抿嘴笑的王鹃住进状元楼,连京城置的家宅也不回了。

比张小宝一行提前到了的是建安大棚出产的几样新菜,不多,还准备继续留种子用,拿来的菜,一部分给李隆基,一部分自己家吃。

惦记着辣椒炒土豆的李隆基听到当值太监报告人来了之后,根本没把默棘连放在心里,第一个询问的就是张小宝再哪?为何没进宫?

“回陛下,小……张节度使与王副节度使回状元楼了,连京城中张王两家都没去,小的听来人报,说张节度使路上说什么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估计,估计是病了,风寒?”

当值太监还给张小宝找理由,拿人钱财了,自然得维护。

李隆基信才怪了,“风寒到现在还没治疗好?他一路走一路嘀咕?那朕立即下旨封了德艺医学院,他带着弟弟妹妹,会不带好医生?

哦,天上,月亮,恩,朕懂了,月亮里有什么?嫦娥呀,小宝是年岁大了,也该把亲事订下来,安排人……还是你亲自去一趟吧,跟小宝说,明日早朝,朕把所有事情都压后,先与群臣商议渤海节度正副使成亲事宜,朕饿了。”

李隆基终于是聪明了一把,虽说猜想的线索不对,但结果是一样滴。

至于把一个臣子成亲的事情放在五品官可参加的大朝之上是否合适,他没多去考虑,相信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也会明白。

当值太监比较聪明,不傻,没去给李隆基安排御膳,答应一声,恭敬地退出去,用最快的速度赶往状元楼。

到地方的他没费多大工夫就见到了数月亮数迷糊的张小宝,张小宝别看数月亮数不明白,做其他事情还是条理清晰,此时正紧要笔头,眼睛死死地盯在面前的纸上,另一只手一下下地轻点着脸,喃喃低唱。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望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连续反复几次,又道:“我让你们全给我数月亮去,还想在我大唐买糖?等我能数星星了再说。”

当值太监愣了,这张小宝怎么了?又唱又说的。

一直陪在旁边的王鹃“噗嗤”一声笑了,捏住笔杆从张小宝嘴里拿出来,飞了张小宝一眼道:“哎呀,小宝,我不得不承认,你情商是差了点,但智商绝对没问题。

让你数几天月亮,你也能用在算计别人的身上,行,等过段日子,我就让你数星星有几颗,恩,圣上派人来看你了,还不迎接?”

“有几颗?”张小宝看了太监一眼,边起身边问。

“很多很多。”王鹃扭过脸去说道。

“我当然知道很多,可是……”

“哎呀,张公子,您坐,小的就是过来看看,听人说张公子与王小娘子回来,小的恨不能长出翅膀飞来看看,却是当值,好在陛下开恩,这才派小的来。”

当值太监哪敢让张小宝说迎接的话,要不是他听着两个人的对话更迷糊,他都不能让张小宝起来。

“啥事?一会儿在这吃完再走,来人啊,吩咐后厨房,做地级一星套餐,减一道菜,加一道从海外带回来的番茄炒蛋。”

张小宝也不与来人说客套话,向外吩咐。

当值太监一听“海外”二字,笑容中多一分感激,他还从未吃过,他不怕张小宝留他吃饭,刚才他已经说自己当值,想是会用食盒装了带走,连忙道:“多谢张公子,呃……朕饿了。”

“恩?哦……回去与陛下说,臣马上下命令,调渤海都护府精制大米一千石进宫。”张小宝稍微愣下,明白过来,来人是学李隆基的话,因为东北大米成熟期长,所以味道好点,于是顺着来人的话说道。

当值太监眨眨眼睛,看着张小宝,说道:“张公子,不是调米,是……小的突然想起一事,陛下有言在‘先’,明日大朝,其他事宜延后,先议渤海正副节度使成亲之事,张公子,看陛下的意思,是想给渤海的正副节度使行朝礼。”

“啊?有这事儿?鹃鹃,别看墙了,跟我走,圣上饿了,臣当为圣上亲自下厨才能表臣之忠心,能对渤海节度使那般照顾的圣上,身为臣子,心有荣焉。”

张小宝书案也不收拾了,拉起突然面色变得红润的王鹃匆匆向外走去,临到门口,回头对当值太监说道:“我们一起走,你别等饭菜,回头再说。”

“好,好的,张公子,等等小的,张公子……”

……

“好,真好,此二物,炒在一起,味道清新,香辣爽口,小贝,小远,还有你们,都尝尝。”

芙蓉园中,李隆基开心地吃着,菜是热乎的,刚炒出来,不用别人去试毒,见跟张小宝过来的小贝低个头努力地对付面前碟子中的浇汁鹿肉,出言相邀。

小贝到皇宫跟到家没什么区别,丝毫没有见皇上的胆怯,闻言,微微抬头,撇撇嘴道:“不好吃,我喜欢吃土豆泥,哥哥自己做的酱,配上细细的葱花,往上一浇,那才香。”

“哦,还能做成别的菜式?”李隆基又知道一样,看到小贝嘴边沾的芡汁,呵呵一笑,问道:“小贝,我给你们巡查大唐所有官员的官,你可查到了?”

一说这事小贝高兴了,自己权力更大,伸舌头把嘴角芡汁舔回去,回道:“还没,得到消息时,到三水县啦,我查谁?顺流见到皇上伯伯之前,一路上的官员都很听话,没人花县中钱财迎接我,先忍着,等到别的地方再说。”

“那我可等着咱们小贝大杀四方了。”李隆基也不知为何,只要一见小贝,心情就非常愉快,可惜宫中找不到,只能期待盼儿表现的好点。

“恩,臣定为陛下解忧,谁要是敢不听皇上伯伯的,我过去收拾他。”小贝仗义道。

看着小贝那副认真的模样,李隆基哈哈大笑,心道:“别说小贝查到的人有问题,就是没问题,看小贝可爱的样子份上,狠狠心,也能给定上罪”。

看着看着,李隆基一时间有些恍惚,再看看忙碌做菜中的张小宝,和不时给他擦擦汗的王鹃,又长叹一声,岁月流逝的真快,一晃,两个人都大了。

记得要两个人画像的时候,可不正如小贝一般?恍如昨梦,变了,宫中许多地方变了,京城变了,大唐也变了,曾经满朝的文武,有的致仕,有地走了,小宝与鹃鹃同样变了,只是无论怎么看,改变的似乎只是模样,那云淡风轻的眼神依旧不显火气。

“啪”,李隆基沉浸在回忆中时,张小宝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一共四荤四素,四凉四热八道菜,一个素烩汤,汤上那油炸土豆丝焦黄焦黄的,让人看了就好像是艺术品。

菜样式不多,量大,见者有份,高兴中的李隆基甚至让在一旁伏侍的宫女与太监也尝尝。

李隆基跟张小宝也不客气,不出声,只是随意地指指椅子,让坐到他旁边。

洗过手的张小宝把擦手的毛巾扔给一个太监,庸懒地坐到李隆基身边,往后一靠,同样不出声。

“小宝,你让人从遥远的地方寻回来的东西中,地瓜、土豆和玉米产量的真的高?”

“高,尤其是土豆,种起来方便,可当菜还可当饭,对,还能当零食。”张小宝笃定地说道,后面的零食是看到小贝抬头望过来加上去的。

“哦,那就是说,即便我大唐多处同时受灾,大米与白面产量锐减,也可用对土地不挑的作物挺过来,然否?”

“然。”

看着张小宝一副无聊的样子,李隆基也不生气,要是换成别人,张忠除外,谁敢这种态度,早拉下去砍了,微微一笑,李隆基抬头瞧了眼天,对张小宝说道:“小宝,你看天上圆圆的月亮,仔细看,见到玉兔没?”

张小宝根本没抬头,大中午的哪来的月亮?何况就算晚上,那今天也只剩一弯残月才对。

“李隆基一定是故意的。”脸快绿了的张小宝暗自嘀咕,又腹诽下,转头看向王鹃,发现王鹃从状元楼出来这段时间,变个人似的,总是喜欢低头,耳根还红红的。

纳闷中的张小宝李隆基说道:

“看到了,玉兔正捣药。”

“见玉兔捣药,小宝,你可是病了?”李隆基过来人,一见王鹃的样子,就能猜到二人之间与月亮有点暧昧。

第484章 新式作物席间言

“朕听闻小宝你几日来身体多有不适,可否?”

李隆基又对张小宝的病情十分“关切”,刻意询问。

张小宝本来还算不错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坏了,从脸上可反应出来,眼睛盯在菜上,似乎后悔不曾下毒。

见张小宝不好应对,面色红润的王鹃不干了,她可以欺负欺负张小宝,别人欺负那绝对不行。

轻咳一声,连尊敬的称呼也省略了,“小宝最近是身体不好,主要由于思虑过多,整天看着月亮想事情,真不容易呢。”

李隆基忍着笑,顺着王鹃的话说道:“那可不要让他再想了,小心久劳成疾。”

“对呀,我也这么想的,管他新罗后面的计划有没有完成,放下,全放下,就算把新罗弄的归到了大唐的领土,又有什么用?小宝以后晚上不看月亮,陪我数星星。”

王鹃心疼地看着张小宝,对李隆基说道。

李隆基刚刚夹起一个土豆片,嘴还张着,筷子便停到了面前,看看一脸赧然的张小宝,又看看开始给张小宝倒酒的王鹃,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小贝低个头笑,别看她小,知道的事情却不少,理解能力也非常强,能理解皇上伯伯的苦恼。

看着人家两个人在那里郎情妾意的,李隆基把土豆片放到嘴里使劲地嚼两下,转头对小贝问道:“小贝啊,知道你哥哥看月亮想到了什么吗?”

“不知道哇,还没到吃月饼的时候,难道是想养兔子?听说兔子喜欢吃胡萝卜,我也喜欢吃,吃了胡萝卜可以变得更聪明,是不是小远?”

小贝含着筷头回话,又问了小远一句。

“啊?问我?是……吧?我不爱吃。”小远吃拔丝地瓜呢,见小贝问,犹豫着回答。

小贝眼睛一瞪,想了想,终是没再让小远难看,她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可看到哥哥、姐姐的样子,也清楚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