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也苦了他二人,想跟朕要好处?那河北道北部一大片的地方,他们占了,难道补不回损失?”

李隆基心中平衡了,又考虑到张小宝的赚钱本事,不认为会捞不回本。

“陛下的意思是让他二人占住整个河北道北部?那里通往河南道的陆路难行,他二人又有水军炮舰,整个地区山多林密,当初鹃鹃统兵一万在金川弱水一线的山上可是打出了经典的丛林战术。

张王两家的茁壮护苗队在山林当中可谓是神出鬼没,就是与其学习的同安郡王李珣手下也有一千专门适合打丛林战的部队,陛下真准备让小宝二人在河北道北部站住脚?”

高力士看皇上有点迷糊,只好把事情给分析下,让皇上清醒清醒,别被高兴的事情冲昏了脑袋。

李隆基一愣“呃……是哦,力士所言正是,可信任却不可不防,那小宝鹃鹃什么打算?想不想占住那边?”

“回陛下的话,小宝正是考虑到不能在河北道北部常驻,才想从别的地方捞好处,弁言道,以后那里虚分成几十州府,非有家世尽孝者不派,非爱民如子者不派,非任过朝臣文事者不派。

即便派了,也是三年一换,留其家人于京城,一正一副,正者文臣,只管民事,副者武将,只事保卫,文三年者,两年后派文臣过去学习,熟悉那方情况,待前任走,后任直接就任。

武将也是如此,然提前一年前往学习者不可有权,如此便不怕有人叛乱,水军另由人管,所有将领文臣就职后需先修路。”

高力士从怀中掏出来一张纸,照着上面写的字念给李隆基听。

李隆基听得直点头,突然又问:“若到时有战事,只一年熟悉,将不能完全知兵该如何?”

“退呀,打不过就回来,朝廷再派精兵去打,陛下其实不必担心有人会打那里,无论突厥还是新罗,只要去攻打,京城就可以出兵两面夹击,何况小宝与鹃鹃的意思好像不打算让突厥和新罗像如今这般逍遥,只不过没腾出手来,陛下,他二人年岁还小。”

高力士稍微透露点干儿子隐约提到的事情,主要是他收到了一张地图,那地图怎么看都不像现在大唐的地图,比现在的大了许多,虽然上面写的是“大唐地图”四个字。

李隆基终于从渤海都督府传来的信上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从新变聪明的他一下子就听出了高力士话中的意思“他两个还想打?总是打来打去的,这得死……似乎也死不了多少人,死多的一方都是别人,他二人可提过要什么好处?”

“没说,若小宝说了……陛下……您一定……”高力士吞吞吐吐的还是没把话说完整。

李隆基听懂了,如果小宝这个时候提好处,自己应该是再想办法拦一拦,绝对不能让他轻松达到目的,就不信每次都输。

“力士,抽空写信给他二人,就说朕说的,他二人若不要别的好处,朕免他家买卖三年税收,若不想免税,各凭本事。”

李隆基本想直接说各凭本事,仔细一想,如果那样的话小宝和鹃鹃显得就不公平,人家可是把那么大的地方给收拾下来,万一这回赢了他们,他们该真损失了,生气后不玩了,自己会少一种乐趣,虽然自己赢的希望不是那么大。

“臣遵旨。”高力士还能说什么,只好答应下来,他就弄不明白,皇上怎么就有这个闲心,平时挺好的,可一遇到小宝和鹃鹃的事情就非和孩子一般见识。

……

此时张小宝和王鹃也得到水云传回来的消息,河北道北部小乱四起,渤海都督府的大武艺被折腾服了,不管他是真服还是假服,反正只要他承认一次地位,以后想不干的话就有借口使劲打他,主权的关系是随便承认的吗?

“小宝,可以给吐蕃的赤德祖赞送信了,让他出兵帮忙打多食,我都不问他是否在背后支持多食与否,看他出兵不出兵。”

王鹃见积利州那里的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开始要对吐蕃再动一次手。

张小宝马上写信,让赤德祖赞派兵过来剿灭强盗多食人,有消息传来,沙漠那里的多食人继续增兵,原来打的剩下一百多人,现在变成两千人,武器也比先前的五百人强。

每人配了一匹马,并且不继续偷袭梭梭树,而是扎营而峙,看样子要酝酿大的动作,到现在还无法猜测出突厥和吐蕃哪一个在背后支持。

要说支持的话,两个地方都有可能,两千人的补给一直是多食人派出的人手到两个地方用其他东西交换来的,至于是不是用价值一文钱的东西交换到一贯钱的物资那就不清楚了。

如果能得到交换时的消息,谁那样与多食人进行交换,谁就是背后的支持之人,那不打都不行,毛病不能惯着,四万多人呢,不消耗点怎么练兵?

信写完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吐蕃,张小宝把可突于等将领找过来,一同商议将要接战的事宜。

“事情就是这样,看看吐蕃派人还是不派,到时可能与突厥打,也可能与吐蕃打,诸位早做准备。”

张小宝把写信给吐蕃赤德祖赞的事情说过一番,就算是进行了战前总动员。

有的将领只知道打仗,反应比较慢,没明白背后的含义,答应一声离开去找自己的队伍,有的则是面上表现出寻常的神色,内心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可突于就是其中的一个,出了张小宝开会的船舱,也不去找自己的队伍,钻回自己的船舱开始琢磨事情。

“将军,难道真的要帮张小宝他们打仗?如果只打吐蕃还行,打突厥,我们松漠都督府很容易被突厥报复,那可是紧挨着。”

同样跟回来的幕僚担忧地对可突于问道。

“打,不管打谁,都必须要打,不打突厥,张小宝就会打我们,他们是赶鸭子上架呀,牛不喝水强按头。”

可突于根本就没作任何的犹豫,马上就表明自己的态度。

“将军,他们敢吗?”幕僚还是不希望与突厥对阵。

“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这次他给吐蕃写信,让吐蕃出兵,一句话说起来简单,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吐蕃如果出兵,那是得罪多食,就怕吐蕃在背后支持多食,到时候多食觉得自己被骗了,会使劲报复吐蕃。

吐蕃不出兵的话,更简单了,张小宝二人可以宣布金川弱水一线的地方不是吐蕃的,不然怎么能不出兵?接着就会以吐蕃单方面破坏友谊为借口,停止与吐蕃的粮食交换,现在是夏天,吐蕃正缺粮时。

如吐蕃忍不住出兵打张小宝,那更好了,张小宝王鹃直接挥军去攻打吐蕃,用的还不是大唐的人,死了也不会心疼,让我们在正面猛攻,不计损失的那种,王鹃带领精锐再来一次转战千里,吐蕃就彻底废了。

就算我们的人死光,这回没打赢吐蕃,大唐借着再出兵,吐蕃还有人能战吗?人家玩的这才叫战略,就不应该让他二人到积利州去,当初不那样逼迫李隆基就好了,终于把他逼急了,哎……”

可突于心中后悔,他终于见识到了张小宝和王鹃的厉害之处,这二人就是李隆基手中的宝剑,还是那种出鞘必见血的。

待四万人上岸走了几日,离沙漠还有两天路程的时候,吐蕃的赤德祖赞也接到了张小宝让人送来的信。

看了一遍又一遍是越看越愁。

“当初谁出的主意在舒州的望江县那里挖开口子的?再查,凡是有侥幸活下来地抓住后杀掉。”

赤德祖赞呆在金城公主李奴奴的宫中,对守在一旁听候吩咐的人下了一道命令。

这道命令下的让人莫名其妙,怎么事隔很长时间又让赞普想起来了?

金城公主没有看到过信,她是唐人,却对两边的事情一点办法也没有,更不用说使上多大的力气了。

听到赤德祖赞的命令,凑近劝道:“赞普,再杀子民,恐寒人心。”

“不杀不足以平服我心中的恨,没有那出主意和动手的人,王鹃怎么会过来打我们,不打我们,我们又怎么会让人搅动剑南道的经济,不那样张小宝又怎么会报复?现在他们又来了,这回比上次更厉害,四万大军啊,打还是不打?”

赤德祖赞没办法找张小宝和王鹃的麻烦,就只好找自己人的毛病。

金城公主眼珠子转了转,想要说点什么,终究是没说出口。

第411章 他乡尊严在故乡

犹豫了好一阵子的赤德祖赞还是答应派兵的事宜,只不过他也不缺心眼,兵是派了,可他派出的却是后勤兵。

说张刺史和王参军远来,后勤补给不便,吐蕃愿意把仅有的一点粮草让人运过来增援,并感谢张刺史和王参军帮助吐蕃对抗外敌。

信中说的那叫一个委屈,说吐蕃的人已经吃不饱穿不暖了,说吐蕃的将士们瘦弱得成了皮包骨头的样子,说吐蕃的牲畜数量锐减,无数的孩儿嗷嗷待哺,让人看了信之后想不落泪都难,吐蕃实在太不容易啦。

可即便在这样困难的时期,赤德祖赞除了派出后勤兵,还专门给张刺史与王参军准备了一份大礼,一百头牦牛,有公有母的。

如换成最开始时,赤德祖赞只会搭理王鹃,毕竟王鹃的征战本事最直观,但现在他更怕的是张小宝,王鹃的狠辣无非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看的吓人,可只要还有人在,就能限制住这个魔煞。

张小宝则不然,动起手如阴魂附体,纠结不散,什么招阴损就用什么招,弱的是民志,两年多折腾的,想要去攻打大唐,第一个害怕的不是将领,而是寻常的平民,连奴隶都不愿意再去招惹。

“哎……就这样吧,与多食人再交换的时候,让人扮作强盗冲杀一番,可不能让他二人抓到把柄,奴奴,今些时日身子还好?”

赤德祖赞安排完事情,温柔地搂住金城公主的腰,关切询问。

金城公主同样温柔地点头道:“赞普对奴家好,奴家自然过的不错,赞普多日劳顿,让奴家服侍赞普歇息去吧。”

金城公主内心非常矛盾,她的地位比较尴尬,希望吐蕃和大唐交好,又知道那根本不可能,自己来时无非就是个工具,死掉了一个原来应该许配的人,也不可以回去,还要嫁另一个才行。

最开始日子过的并不怎么好,谁让自己的身份在那里摆着,想不被排斥都不成,可自从王鹃带兵打过之后,生活上是一天强过一天,吐蕃这里再也没有人敢对自己不敬,就连赞普都要让自己几分。

如今张小宝和王鹃再一次亲到吐蕃境地,自己住的房子便修了又修,平时所用一应物品更是其他人的几倍之多。

这或许就是张小宝当初在彭州关说的弱国无外交吧,听闻张王两家的庄户在对外的时候就收到恭敬,没人敢去陷害和欺负,自己应是那大唐的庄户,主家越强,自己过的就越舒坦。

……

张小宝和王鹃没有心思去管金城公主,按这边的说法,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总不能找到金城公主对她说回大唐,咱不陪赤德祖赞玩了。

“从现在开始,只要我还活着,就不允许大唐再用女人来寻求那一时的安宁,这是你们男人的耻辱。”

王鹃收到赤德祖赞的信和礼物,同时也收到了金城公主的信,信中询问了大唐的一些事情,也说了自己在吐蕃过的还不错,大家都让着自己,吃喝不愁,想玩还能被一群人保护着出去溜达,看看风景什么的。

信中说的不错,可王鹃还是从中看出金城公主有点想念大唐,于是郑重的宣誓,眼睛还看向张小宝。

“看我做什么?又不是我让她嫁出去的,至少这些出嫁的女人能让大唐少死点人,而且还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在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使得各民族之间……”

“行啦,跟历史学家似的,你这话说的虚伪不虚伪?赤德祖赞也真坑人,牦牛是好东西,可他是不是傻呀?至于一百只弄成五十只公的五十只母的么?男人都知道多找几个女人,牦牛就非要一夫一妻?他是故意的,不然牦牛母的多了,繁殖的更快。

还有啊,牦牛总不能拉回京城去养,会水土不服的,扔这边吧,回头还要跟李隆基说,一百头牦牛是咱们与他一起养的,明年剪点毛给他做毯子,再挑能杀的公牦牛杀掉冻好运回去让他尝尝。”

王鹃不等张小宝把话说完,便给打断了,开始为牦牛的事情犯愁。

张小宝突然发现自己也有跟不上王鹃思维的时候“牦牛的事情似乎不重要,赤德祖赞的反应才重要,看样子他们与多食人真的有关系,不然又怎么会只派后勤兵,当他吐蕃后勤兵能比上咱翼州后勤兵?

我决定了,在这里最少呆上三个月,多则半年,等不及了,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去占去忙碌,光跟周围这一圈小国家玩了,突厥和吐蕃趁早解决。

一边用来饲养牛羊,一边用来做跳板,正好可以把河北道北部的事情解决了,他们一共出兵四万,用他们的人来打,来钳制吐蕃和突厥,等钳制不住时再让各个都督府继续增兵,不同意就是破坏友谊,同意咱们自己就养精蓄锐。”

“朝中呢?你爹马上要入京了,张说还没动静,李林甫的位置稍微变动了点,王毛仲还是和葛福顺成了亲家关系,你可得快点动手,我不想再陷进政治旋涡当中。”

王鹃没反对张小宝的用兵计划就算是认同了,话锋一转,又回到了朝堂之上。

“早呢,早呢,回头再说,当务之急是跟多食的人接触一下,他们过来次也不容易,随便杀掉岂不可惜。”

……

在张小宝和王鹃忙着大布局的时候,小贝一帮小家伙也闲不住了,忙着小布局。

一百个十来岁的护卫接到命令,开始做风筝,自己到山上找树枝,自己找纸,自己勾兑火药,准确地说是摔炮。

“这风明天真能往那边吹吗?竟然敢砍我家的梭梭树?我看他们是吃了熊心,吞了豹子胆。”小贝把手指头放在嘴里沾湿,拿出来感受风,忿忿地嘟囔着。

“当地人这样说的,油已经炸熟了,棉花也放上了,就等着明天风一变,咱们来个火烧联营。”

第412章 谁烧营地说不清

风,从天还没亮时就转向了,朝着多食人聚集地吹去。

给小贝等人播报天气预报的人得到了一枚银币,一枚只流行在小贝等人中间的通用银币,得到的人如果无法购买小贝等人的产品,可以把银币打造成首饰给自家的孩子戴。

在有风的情况下,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最适合放风筝,一百多个孩子不理会沙漠中的灰尘,小心翼翼地把风筝一个接一个放起来。

“放。”小贝大喊一声,有三个小护卫手中的绳子相继断开,天上的三个风筝自由地朝着多食人的营地飞去,在空中一路下降,最后落在离多食人营地几十丈远的位置。

作为哥哥的小孩立即计算起风筝的高度来,在设定风速不变的情况下,风筝的线有的被收起一部分,有的则是放出去一部分。

“二哥,能行吗?”小贝不确定地问道。

小海吧嗒两下嘴“应,应该能行吧?我算过的。”

“信你一次,准备子风筝,挂。”小贝选择性地相信了哥哥的计算水平,对其他护卫又喊一句。

小护卫马上更加谨慎地拿起子风筝来,原本的子母风筝是小风筝顺着线上去之后撞到母风筝就会合拢,从上面掉下来,这次用了点磁铁,不仅仅不会合拢,反而能帖在母风筝上。

一百多只风筝的子风筝挂住,逆风向上而去,当达到顶点帖住的时候,伴随小贝的又一声命令,所有的风筝线全断,朝着多食人的营地飘然落去。

最后的结果证明了无论孩子多么天才,也不可能准确计算出风筝的落点,每个风筝的细微结构,风力的变换,浮力与引力的关系,别说是小海,就是给王鹃一台大型计算机,她这个天才的学生也计算不出来最终的结果。

一百多只风筝落得到处都是,有的落地之后没有任何反应,有的才爆发出一团火焰。

即便这样,小贝的计划也算成功了,有近四十只风筝落到了多食人的帐篷上面,伴随着撞击,大部分都燃烧起来,加上风筝本身携带的油和棉花,在风的帮助之下,火越烧越大。

等多食人反应过来想救火时已经来不及了,凡是被风筝点燃的帐篷都变成了一个个的大火堆,甚至有几十个人被烧伤。

“耶!让你们砍我家的梭梭树,没有梭梭树我就没有肉苁蓉,没有肉苁蓉我就少一道菜,在一招叫火凤飞舞,哼哼!”

通过千里眼看到那边着火的景象,小贝使劲地挥舞了两下小拳头表示庆贺。

多食人的叫喊声远远传来,让刚刚起床不久正准备吃饭的张小宝和王鹃诧异地出来观看,以为多食人失心疯了想要凭借两千多人攻打这边。

“怎么回事儿?”不用望远镜张小宝也能看出多食人正在过红红火火的日子。

马上有人凑过来“小公子,是小贝小娘子他们烧了多食人的营帐,估计最少有五分之一的营帐被烧,如若不快点扑灭,被风一吹,烧掉的会更多。”

“谁?小贝?谁跟她跑过去的?”张小宝还没反应过来。

“小公子,没人去,前天属下已经说给您二位听了,小贝小娘子等人要做风筝,还要摔炮,油和棉花,您二位不是说知道了么?”

回话的人显得很委屈。

张小宝与王鹃对视一眼,又木然地点点头。

是,知道,两个人都知道,可谁能想到小贝他们要做的事情是火烧多食营?平时他们也喜欢做点小东西玩,总会要某种东西,要的不多,偶尔也能做出点有意思的小玩意。

比如自动弹弓,做好一个弹弓,用风车的旋转之力来拉动弹弓,拉到一定程度之后拉弹弓的那个地方会撞到一个顶针,弹落下来,另一边正好有一个小石子落到弹弓的位置上,被弹弓射出去,有时小石子落的不好,就用很多小石子相继落下,打出去就是一片,没什么准头。

比如自动钓竿,钓竿在放到水中之后没有漂,只在钓竿的头上绷紧一根线,如果有鱼拉动钓竿的浮动大,线的另一边就会牵动一个皮筋,把钓竿给拉起来,虽然准确率很低,虽然不实用,但确实是小发明。

“比起以前他们做的东西,风筝实用多了,应该给起个名字,叫……”

“小贝小娘子说叫火凤飞舞。”回话的人插了一句。

“好名字,走,到前面去迎接远方来的贵客。”王鹃看到前面有人往这里来,夸赞一声名字,与张小宝迎上去。

至于小贝一帮小家伙惹出来的事情是否是祸那是次要的,小孩子容易没么?费劲发明出来的东西烧你营地那是给你脸,你应该感到荣幸才对。

多食人来了,没来太多,只有七个人,一个领头的,想是也知道来再多也没用,弄不好还会被打,只七个人过来是想讲理。

领头的人还学过大唐的话,一见到张小宝和王鹃就知道是正主“我是多食帝国的……”

他说了一个长长的名字,张小宝和王鹃都没记住,只记得一个关键的名字,拉尔德,这是面前多食人的名字,而他父亲、祖父、曾祖父等等等等不知挂了多少代的人,张小宝和王鹃没有想要了解的意思。

“原来是拉尔德,不知你们毁坏我们的梭梭树是什么意思?如今又想用点火为信号召集人对我们手无寸铁的善良商人进行攻击吗?”

张小宝沉着脸,对拉尔德质问起来。

拉尔德是第一次与张小宝、王鹃二人打交道,以前总是听说,还从画像上见过两个人的样子,据传言,两个人非常不讲理,如今看到了才知传闻不如见面。

那可以着火的风筝明明是从这边飞过去的,刚一接触就让人来个先发制人,谁点火为信号会烧自己的胡子与衣服,没看自己身上还黑着吗?

“是你们,你们烧了我们的营帐,我们没碰你们的梭梭树,你们用了卑鄙手段烧我们的营帐。”

拉尔德大声地反驳道。

“我们用手段烧你营帐?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我否认,你这是对我们的侮辱,爱好和平的我们不会用什么卑鄙的手段,即使用一点善良的手段也不会仅仅烧你们那一小部分营帐,不信今天晚上就让你们知道一下。”

张小宝满脸委屈地抗争着,威胁着。

拉尔德还没有切身感受到张小宝两个人的恐惧,但不代表他没听说过,听张小宝晚上还要动手,心中没底,又不甘这样结束,从身后的人手中拿过来一个没燃烧的风筝,说道:“你们用这个东西烧了我们的营帐,这叫纸鸢,我知道。”

“有人放风筝吗?”张小宝回头询问。

“回小公子的话,小贝小娘子们刚才放了。”

“去找来。”

等了一小会儿,依旧处在胜利兴奋中的小贝一蹦一跳地过来了。

“小贝,是不是你欺负多食人了?你看你把他们欺负的,看看这个拉尔德,被你欺负成什么样了?拉尔德,这就是放风筝的人,你可以找她询问。”

张小宝把小贝抱到拉尔德的面前,训了小贝一下,又转移了拉尔德要讲理的对象。

拉尔德已经傻了,看着小贝的样子,听着张小宝教训的话,用手比量下小贝的身高,十分无奈地蹲下身,勉强地对小贝挤出一丝笑容。

“小妹妹,是你烧的我们的营地?”

“没有啦,我怎么会烧你们的营地?”小贝纯真的眨了眨眼睛,又使劲摇着头。

“那风筝是你放的?”拉尔德把风筝拿过来问。

“是滴,风筝是我放滴,放了好多,你看到它们啦?”小贝这下点头承认了。

“这就对了,风筝烧了我们的营地,你放的风筝,应该找你。”拉尔德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脸都红了。

小贝却根本不承认,“我放风筝,又没让风筝烧你营地,风筝烧了你的营地你应该找风筝,找我干什么?你这人,转不过来弯呢。”

“风筝是你放的。”

“可我没烧你营地。”

“风筝烧了我的营地。”

“那你找风筝去。”

“可少我营地的风筝是你放的。”

“你这人是不是傻?我放风筝,没烧你营地,风筝烧了你的营地你找我没用,哦……我明白啦,你是不是说不允许我放风筝?我吃饭睡觉你管不管?”

“吃饭睡觉我不管,放风筝我也不管,但你放的风筝烧了我的营地。”

“我只放风筝了,没烧你营地,是风筝烧的,这就好像你采了一个有毒的蘑菇,你扔了,我拣起来吃中毒了,我还能找你说你不应该采那个蘑菇?”

“不是这样说的,我的营地呢?”

“风筝烧的呗,气死我啦,哥,我不和他说了,他缺心眼。”小贝显得非常无奈,一副你应该吃药的样子看了拉尔德一眼,转头跟张小宝说一句,再也不管拉尔德,蹦蹦跳跳又离开了。

“张公子你看?”

“是风筝烧的。”张小宝承认。

第413章 格局不稳随之变

拉尔德脚步蹒跚地离开大唐商队所属的营地,脸色非常难看。

连带跟随他过来的七个人也是心事憧憧,他们找来的目的并不是想要从张小宝的手上得到任何的好处。

无非是准备尽量了解一下张小宝,好在以后的行事上利用一番,无论张小宝在他们的严重表现出愤怒还是软弱,他们都能够掌握一点张小宝的性格。

但他们的算盘明显打错了,张小宝一副不关我事儿的模样,把一个五岁的孩子推到前面,这五岁的孩子明显不像有人教她怎么说,对话是临时出现的。

听一个五岁的小宝宝跟你讲道理,关于风筝与放的人之间联系的事情时,总会让人有种恍惚的感觉。

如果面对的是个大人,还能好好说说,可一个五岁的孩子,你跟她能解释清楚吗?

“处处透着诡异,大秦张王两家的人就不能按常理来看。”拉尔德在回到营地时,看到营地中有人摔着风筝上面的摔炮时,总结道。

“打不打?总不能让他们害我们一次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一个同样被烧了胡子的人对拉尔德小声问道。

问过之后又马上闭嘴,低下头继续拆没有燃烧起来的风筝,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应该问,对方可是有四万多军队,还不包括原来本地的奴隶军队,凭借自己两千多人,冲过去就可以直接回到真主的怀抱了。

拉尔德更不会闲的呵斥别人的不智,他还在为如今的局势所担忧,如大秦人真的想消灭自己这边的人,那不用从别处远路调兵,十三万的人,用人掐一把就能把自己这边的人给掐成骨头。

自己的使命是到这里建立一个营地,最好是与多方周旋让别人承认多食的地位,好更近的与大秦进行各种物资上的交换。

大秦有漂亮的丝绸,有美丽的陶瓷,甚至还有让人喝过之后就会成为习惯的茶叶,这样的东西已经有少量流进自己那边,价值非常的大,如果……如果能够稳定下来,那……

可惜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了,一直都非常开明的大秦皇帝竟然封锁了各个关卡,不允许商人私自把对大秦来说一般,对自己那里来说是好东西的物资运送出来。

通过吐蕃和突厥运出来的货物实在是太少,更主要的是价钱也高出大秦本土许多。

原本看过吐蕃人总是袭扰大秦,在袭扰之后,大秦没有做出太过分的举动,甚至还开放了更多的交流渠道,自己这里也就准备学一学,派人烧烧大秦人在沙漠中的梭梭树。

想来大秦这里的商人会为了安宁而让出一部分利益,谁知动起手才发现,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儿,这里的人丝毫不妥协。

如今算知道了,所谓的商会根本不是简单的买卖的队伍,其背后的势力大的吓人,竟然远路带四万多兵过来,还不打,只是扎营,究竟为了什么?或者说想达到何种目的?

……

“两千多人还不值得我动手,一旦给他们消灭掉,我们就没有继续呆下去的借口,小宝你帮我想想,怎么能把突厥和吐蕃牵扯进来,估计再过半个来月,可突于他们就能收到河北道北部的消息。

当初拿他们的印是给他们造成一个我们要把他们人拉拢过来的错觉,我们也那样做了,还真有一小部分的人答应愿意在这边的战争结束之后跟我们走。

如果可突于知道自己后方要被架空,他有可能会突然翻脸,我可不想有自己的人减员,你出个主意。”

王鹃对小贝等人的聪明行为惊讶了一下,又开始盘算起战略布局,阴谋诡计方面,她更相信张小宝。

张小宝正在翻账本,一路行来可没少花钱,在这里花消会更大,总不能只付出而不收获。

听到王鹃询问,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帐篷外面,看向要到正中的太阳,晒了一会儿觉得迷糊了,终于想到一个办法。

“今天晚上安排我们的人偷偷烧一部分梭梭树,就说有强盗来袭,并隐藏在沙漠深处,让可突于他们一干将领带着四万人进去追击,到时外面想要把消息传给他们的人就没有办法。”

“他们会信么?”

“我管他们信不信,我说有就有,等他们进到沙漠,就拿钱到吐蕃和突厥购买大量的牲畜,用以补给,粮食缺,牲口总不缺。

有可突于等人的大军负责清理狼群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我们的人就进到沙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