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我二人以用过饭,就不吃了。”
“那本官就独占了。”冯常功也不知道盒子中装的是什么,先把第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个饭团子,准确是说是菜团子,野菜和着面在锅中贴出来的,还有点糊嘎巴。
看到饭团子冯常功就不高兴了,以为张小宝和王鹃是过来故意看自己的笑话,把上面的饭团子的一层拿下去,露出了下面的野菜汤,真是野菜,并且连一点的油星都没有看到。
冯常功扫了一眼张小宝和王鹃,没出声,继续打开第二个盒子,这次里面的就不是野菜了,至少上面的不是,而是两道炒菜,第一道是四只麻雀,能看出来,尤其是那脑袋,第二道吃不算太大的虫子,蚕的幼虫,青绿色的,还有点黑,看着就恶心。
把上面这一层又拿下去,露出下面的两道菜,一道是有一点肥肉的野菜,另一道是河边总能看见的一种野菜。
一共是四菜一汤,加上主食饭团子,看着这几样东西,冯常功的脸沉着问道:“不知张主簿和王县丞是何意思?用这等菜来消遣本官不成?”
“冯县令吃不惯就说吃不惯,何来消遣一说,若是冯县令不吃,可送到我二人面前,正好晚上从来赶来还没吃饱。”
张小宝心中已经有六成的想法要把冯常功给收拾下去了,这菜还不吃,尤其是那个麻雀和蚕,可都是好东西,野菜也是绿色食品。
自己去那家买的时候,那家人还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能吃到这么多的好东西,最后再给冯常功一次机会,看他是否能把握了。
说着话,张小宝自己就去把菜端了过来,只有一双筷子,他夹,喂王鹃,两个人就在冯常功的面前开心地吃起来,吃了几口,张小宝对冯常功说道:
“冯县令可能是觉得这菜不好,但本官到百姓家中买的时候,这却是他们家中最好的东西了,除了炒的手艺比不了大厨,其他的真不错,冯县令以为呢?本官觉得,既然百姓能吃的东西,当官的也同样能吃,不知百姓疾苦,又怎能为百姓做事?”
“不错你们就拿回去慢慢吃,至于本官能不能做事儿,不劳张主簿操心,张主簿不觉得管的太宽了一些?夜深了,恕本官白日操劳,无法再陪同二位,慢走。”
冯常功脸阴的都快下雨了,竟然被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子今天给教训一通,开口赶人。
张小宝又把两个盒子拿过来,一样样把没吃完的饭才装进去,对王鹃说道:“晚上有夜宵了,既然冯县令劳顿非常,不如我等这就回去。”
“也好,冯县令,今日前来多有打扰了。”王鹃拎起一个盒子,对着冯常功说道,在临走之前看向冯县令的目光中充满了怜悯。
她承认,张小宝管的确实太宽了,手伸的也太长了点,可那又如何,张小宝就是这个性格,何况谁规定不准别人来管了?于公是为了百姓,于私是出口白天等了半个小时的恶气。
两个人在没有人相送的情况下离开了冯常功的家,在没有路灯的路上走着,身后跟着的两个人也不打破这种宁静的气氛。
走出去一百来步,王鹃对着张小宝问道:“什么时候动手?”
“明天就动手,既然他不能当个好官,又不让我们引水,那就换上来一个好的,竟然说我手伸的长,长吗?”张小宝不满地说道。
“不长,一点都不长,无非是用一个县的主簿的身份去教训另一个县的县令而已,这怎么能叫长呢,那以前你又算是什么?”
王鹃笑着说道。
“就是,一点都不长,明天管李隆基要一个御史的身份,我看看谁还这样说我,本官身为主簿本就有监察之责,管他是哪个县呢,以前都能有人跨省追捕呢,那可不仅仅是手长的问题了。”
张小宝坚定了自己继续伸手的信念。
张小宝和王鹃离开了,冯常功一个人坐在书房当中却是越想越气,今天不仅仅被人质问了,还让人耍了一通,谁敢在新蔡县这样对待自己?
“不行,此事绝对不能就这样算了,我,我……我就是不让你们引河。”冯常功拍了一下小几,气愤地说道,他本来想说派人去把两个人抓起来,然后好好收拾一番,可想到了王鹃带来的一百个骑马的护卫,又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原本准备睡觉的他现在也睡不着了,命人去把主簿和县慰请来,商议事情,非要给张小宝和王鹃找点麻烦不可。
冯常功叫人叫的还真的挺是时候,新蔡县的主簿与县慰两个人也没休息,两个人正聚在一起饮酒,正好一同到来,还让人把酒菜也端着。
“大人也是不想早早休息?”一进到书房,主簿就对着冯常功问了一句。
“我是想睡,但刚才差点没被气死,睡不下了。”冯常功把刚才张小宝和王鹃过来说的话复述了一遍给两个人听,说完了还在那里呼呼直喘,明显是气更大了。
“岂有此理,他们竟然找上门来,真的是有点欺人太甚,大人,不如想个办法教训他们一下,我这就让衙役去查。”
主簿同样非常气愤,说着话就要离开,只不过走的速度不快,给人一个叫住的时间。
果然县慰把他喊住了,“衙役怎能打得过他们?还是应该从长计议,以免被人利用了,让新蔡县的大事儿功亏一篑。”
“正是如此,来来来,喝酒,边吃边商议。”冯常功也不能真的让主簿出去,真要是这种冲突产生了,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等人。
待主簿气愤地重新落坐之后,冯常功说道:“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褒信县把水引过去,第二就是要快点把县中的人口凑够了,以免夜长梦多,至于第三么……你二人也多想想。”
说出两点,冯常功想不出来。
他想不出来,主簿和县慰同样也没有什么好点子,通常对付人的办法,两个人觉得对付张小宝和王鹃似乎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人家京城中有人,虽然自己三人也同样有靠山,但自己的靠山不可能因为这样的事情主动去惹对方。
吃了一会儿,主簿终于是想出来一个自己认为还不错的主意,对着冯常功和县慰说道:“不如派人在县中和褒信县的周围县里说褒信县想要成为一州之府,说张小宝和王鹃觉得自己的官小了,相信会有别人向上弹劾他二人。”
“不妥不妥,别人又怎么能信?还是再换一个,不如就说褒信县想要引水过去,让别人无水可用,并且是不准备继续桑种,一心就想着行商。”
县慰否定了主簿的办法,提出了自己的主意。
结果冯常功和主簿同时摇头,冯常功说道:“这个也不成,那对别的县也没有什么影响,何况别人又不傻,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汝水的水足够用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冯常功突然眼睛一亮,又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附耳过来。”
在三个人想办法的时候,张小宝和王鹃也回到了院子当中,张小宝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对着站在门口的护卫吩咐道:“再找两个人过来,我有事情要让你们去办,记得办的时候一定要隐蔽,别让其他的人发现了。”
护卫答应一声,去找了十个人回来,围在张小宝和王鹃的身边,准备听小公子出坏主意,一个个显得非常兴奋,王鹃也是如此,希望从张小宝嘴里听到好玩的事情。
第312章 且听说书一回合
互攻歼,拼计有何难,朝夕间。定连环,心把世人怜,民为天。
暗流汹涌的夜在第一缕阳光映红朝霞时走过。
冯常功和张小宝的计策同时使了出来。
新蔡县的衙门中所有衙役出动,一张张告示或近或远贴到县中相对醒目的位置上。
今天准备早点到种了五亩大豆地中看看的王豆豉一手拎个木桶一边肩上扛个锄草用的禾锄就出发了,走上一里来路,正要转个弯时,突见大道的一处围有不少人,好奇之下,也凑了过去。
左挤右钻的终于是看到了里面的情况,此地立有一牌子,上面今天贴了张黄纸,纸上有字,一个挨一个写的,看上去很漂亮,至于写的是什么,不知道。
“什么事儿?”王豆豉自己不懂,问旁人。
“那不是写了么?本县马上要成上县,衙门中找来一道士,给算过,最近三月内不可轻易动土,以免惹到土地爷,汝水河中渡船减半,以免惹了水龙王,还说最近不易出行、移徙,尤其是不可往西南方去。”
王豆豉刚才问的人还没出声,另一边就有人给他讲起来,其实这人也不认识字,刚才听别人说的,站在这里就是等旁人问。
王豆豉犯起愁来“那我家的地就在西南方,想去侍弄下也不行?种的豆子有几天没去看,得浇浇水。”
“那就偷着去,别让土地爷知道了。”刚回答他的人给他出主意。
王豆豉深以为然,道过声谢,趁他人不注意,防轻脚步向自家大豆地走去,边走边唠叨“我只浇水锄草不翻地,土地爷别动怒。”
有行政权力做起事情就是方便,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整个新蔡县中的人就全知道了这个事情,出门的登时就少了,想要搬家的也停下来,准备抽空开荒的人也不敢动了,河中原来依靠摆渡过日子的船只少一半,轮换着来。
与两岸来往的行人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过去,运货的商人也无奈地守在河边,就连县中的各个商铺的买卖也受到影响。
县中的乡绅在暗自抱怨时不忘了去求符纸贴于各处,以避灾祸。
见计策管用,冯常功大方地给了家中下人添一道能见到零星肉丝的荤菜,并在后面院落中摆开酒与主簿、县尉邀饮。
喝到熏熏时,对二人问道:“本官此计如何?”
“高,实在是高,都说张小宝与王鹃智计过人,今日方知,比起大人来他们还差得远。”主簿也是两眼迷离,还不忘了捧一捧县令大人。
县尉也不甘人后,托起酒樽“大人妙计一出,世间谁敢不服。”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冯常功被夸高兴了,陪县尉饮尽一樽,眯起眼睛自得地又说道:“你二人还要多学才是,本官此计可不是寻常之计,乃是连环计,过上两日,再让你等瞧瞧厉害。”
“连环,竟然是连环计,下官真没看出,佩服,佩服。”主簿帮县令大人满酒时一脸仰慕之色。
……
“该死的冯常功,为了对付咱们,竟然敢出扰民之计,他死定了,斗争就斗争,非用损害百姓利益的方法来攻击对手,这叫什么官,就算你不弄死他,我也要动手。”
王鹃和张小宝坐在酒楼二楼靠窗户的位置上对饮,一人一大碗葡萄酒慢慢饮着的时候听到新蔡县中告示的内容,气呼呼说道,也不在乎一旁的桌子上是否有人听。
“照这么说怨咱们?咱们若是不过来,他也不会使出此计,恩,还是连环计,怪不得县中有汝水可入淮入江,当地百姓的日子也没有过的更好,本事全用在这方面了,收拾,必须得收拾,但不杀他,把他的官给罢了,让他也当寻常人。”
张小宝说着喝一大口酒,返上来一个酒嗝,推开窗户,感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惬意张开嘴,示意王鹃给他喂个豆子。
王鹃非常给面子,用匙子舀了半下,倒进张小宝口中“懒的等人伺候,说说,怎么就成连环了。”
“咸了,不好吃,等回家我给你用梅菜来做,说起这个,张九龄应该感谢咱们,要不是让他在那边山上和野地寻找,还没有梅菜可吃呢,连环计么,下一步当然就是真找个道士过来,然后更加大力宣传,西南有祸。
要是我的话,用里前面一计,后一计就这样干,阻止从新蔡县路过要往褒信县的游人,我估计他能想到此点,不会太笨,接着就是最后一计,放出流言,在咱们褒信县周围的县中传播,把褒信县孤立起来,很毒的一招。”
张小宝强把咸豆子咽下去,又喝口酒,觉得舒服了对王鹃解释。
“毒,真毒,可再毒也比不上你,这也叫计?把百姓都给坑了,让他见识下,咱们的手段,你还说张九龄,来之前,张爷爷就找我说过,别把梅菜的做法只留在家中,传一传,种梅菜的地方竟然只当咸菜就饭吃,出海人倒是用梅菜包饭团子打渔吃了,还问我攒那么多的梅菜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梅菜最经典的当然是做扣肉,但那边张九龄又不组织养猪,留在那里也没用,大部分都运到舒州去,让咱们的同安郡王等今年的猪下来时宣扬。
一个是百姓可以多尝尝,另一个能够给当地各个酒楼提供更多的菜品,舒州本就是上州,经济基础好,再加上有咱们那个一半先进的桥,对,就是一半,谁家的跨讲大桥上面铺木板,有了这样的环境,就可以有更多的收入。
李珣他自己花的很少,愿意拿出来给百姓做事情,就让他赚吧,我们只要一成红利,多好,好人,我发现我最近越来越善良了,跟圣人似的,这次在新蔡县要做的事情又拉李珣一把。”
张小宝心中早有打算,等舒州那里做的时候,就让水云间跟着齐动,让人接受梅菜,给岭南道的人多一条改善生活的路。
换成别人听到张小宝的话可能会被感动,王鹃把嘴贴在酒碗边“骗人吧,谁信,一成是一成,但是,是独立结算,你还卖他们梅菜呢,竟然在那边与当地人签了二十年的收购、加工合同。
还有,一旦梅菜在京城及周遍流行起来,咱们家的内河运输队又有事情做了,在我面前不要总给自己脸上贴金子,还帮李珣拉买卖?如果不是听你说了计划,我真的不知道你把心思放在那么远的时候。”
“还不是为了给你报仇,谁让他敢把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的,我不过是推波助澜一下,加快下进程。”
张小宝的回答让王鹃非常满意,给张小宝夹了一筷子鱼鳃旁边的肉,喂进嘴里,说道:“如果所有的男人都像你这样就好了。”
“那就麻烦了,还不得被女人欺负死?当然,如果所有的女人都像你这样有本事也行,那还合理,不然必须要看谁能获得的生存资源更多来决定。”
“要怨就怨你们男人,女人地位的提高是因为有能耐的男人为了炫耀而引诱,不吃了,打包,回去你烩烩,再调调味儿,扔了怪可惜的。”
王鹃今天对别的多很满意,尤其是满意张小宝为自己出头算计人,但就是对酒楼的菜不满意。
旁边一桌子上的人听到小娘子说打包,马上就把随身携带的食盒拿过来,里面有干净的空盘子,把几样菜折过来装好。
他们都养成习惯了,只要小娘子和小公子出去吃饭,不管菜价如何,吃剩了绝对不会扔了不要,一律带回家,哪怕只剩下个菜包子也要带走回去吃。
却没有一个人敢嘲笑小公子和小娘子小气,穷,谁敢嘲笑三水县张王两家的孩子没钱。
张小宝和王鹃带着人离开酒楼的时候,酒楼中也来了说书的人,只不过今天说书的不说书,而是说起了正事。
“南有桥来北有道,黄河九曲在缠绕,长江奔腾伴海潮,今天听我唠一唠,诸位,诸位听我说,今天不说书,只说一说那舒州望江连两岸,同安郡王一心担。”
说书的就是说书的,哪怕不说书,嘴皮子还是那么溜,吃饭的人依旧被吸引过来。
有人给说书的送上一壶茶水,就坐在正面前,等着听。
“上回书说道……上回说的先停停,说这次,一方热闹一方凉,海角天涯莫相忘,话说同安郡王李郡王眼看舒州春耕结束,忽然心有所念,便想起了还在褒信县当官的玩伴张小宝和王鹃。
此张小宝,乃是曾于剑南道中以一人之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经济战统帅,有人问了,那王鹃又是何人?别忙,且听我细细道来,说是望江河堤有血案,背后指使在吐蕃,翼州后勤齐出动,三问敌将敢不敢。
今天要说的其实也不是这事儿,说是同安郡王想到了二人,就惦念起过来看看,于是提起笔来书信一封,待回信时,知褒信县旁还有一新蔡县,心起善念的李郡王便想着要在新蔡县帮百姓做件事情,事情是这样的……”
说书的人觉得很别扭,本来要说的事情几句话就能说完,但他不过瘾,非要加进去不少的东西,“听众”们也不管加不加别的,有得听就好,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说书的人在那里“白话”起来。
第313章 上善之心应若水
新蔡县因一纸公告搅得百姓人心惶惶的时候,从各处的酒楼、饭馆、茶肆中传出一个让百姓高兴的好消息。
同安郡王要在新蔡县进行“投资”,分几个步骤,第一,找来大量的芝麻种子,等再过几天天暖和点就种在豆子地的间隙当中,或者是专门清出一片不好的地种植。
于汝水西岸靠南的地方建一大型磨房,用来收获芝麻后制作香油。
第二,凡家中有闲人者可一次性获得一百只小鸡,有人专门指导进行养殖,以产蛋为主,饲料可从褒信县购买,并在香油坊斜对面建一松花蛋制作工厂。
第三,舒州提供小猪崽子,以及消毒技术,同样可从褒信县购买饲料,于新蔡县和褒信县交界出修建生猪加工中心,旁边还会成立皮革硝制工坊。
第四,在褒信县靠近新蔡县的地方成立肥料处理厂,为两县加工更好的农家肥,需要两县把稻梗、麦梗以及其他无用粪便运送到厂子,按四比一的比例进行交换。
连续的四点相继传出来,先期的钱也不用百姓出,只要负责按照指导的技术人员认真去做就可以,工厂和工坊也准备在近期开始修建。
冯常功也听到了这个事情,觉得同安郡王还真不错,愿意帮助新蔡县进行建设,到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能赚到钱,同样也能吸引外面的人过来,那不是就可以把中县变上县了?
百姓们也是这么想来着,舒州离这里并不算太远,经过来往商人的述说,大部分百姓都知道舒州现在是什么样子,那是顿顿能吃饱饭,想吃肉就能吃地上,穿的衣服也好,小娃子更有学堂去识字。
为了能及时知道情况,毕老头和姚老头派出来的人也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快马送到了褒信县中,让毕老头三人知道。
毕老头三个人今天也在模型的旅游区呆着,却没有心情给别人讲解,一直担心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在新蔡县遇到麻烦,心不在焉地看着来往的各地乡绅和商人以及请了假想要学习一番的近处县中的官员。
“会不会被那个姓冯的给害了?”张老头手上提溜一根九节鞭,连喝两大碗加冰的酸梅汤还是觉得心中烦躁,对眯眯起眼睛的毕老头、姚老头问道。
“他敢,借他一百个胆子,就算他敢,衙役也不敢,当鹃鹃的名头是假的不成?明日就该回来了,顶多路上耽搁点工夫,那后天也能到县中。”
毕老头其实也急,还不到两天,没见到面,就好像过了许久,说出口的话也不知是让张老头听,还是宽慰自己。
姚老头从旁边拿过来一个大蒲扇,呼呼扇两下,也跟着说道:“别说他们打不过小宝和鹃鹃,就是有动手的架势拉出来,不管有谁保,他们都完了,鹃鹃在外面欺负别人,回大唐让自己人欺负,好说不好听。”
“我就说让你俩多派人过去,你俩偏不听,真要出事情,别说回不来,就是逃回来,我看你俩还有什么脸在他们家呆着,以后别想吃到好东西。”
张老头最为不舒服的就是自己没有护卫,想做什么事情得和毕老头二人说,不方便。
三个老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担忧的时候,派出去的人快马而回,或许是骑的太快,回来人翻身下马时向前踉跄了几步才站稳,对着三人把打听到的事情丝毫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想法说了出来。
听完来人的话,三个老头几乎是同时身体向后靠,倚在了逍遥椅的靠背上,算是彻底放心了。
张老头伸手去给自己倒酸梅汤,一边加冰块一边说:“姓冯的果然没安好心,还敢贴告示,真当衙门是他家的?小宝和鹃鹃平时挺精明的人,这回怎么就犯傻了?人家都对他们出手了,他们还好心去帮对方,不行,快点派人把两个小家伙叫回来,喝迷魂汤了不成?”
“你少吃点冰,到时候闹病小宝和鹃鹃又该像上次那样忙了,实在渴就喝热茶,发出汗来就凉快了。
冯常功还有点本人,能想出此计,真难为他了,可惜,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陷百姓于不利,小道而已。”
毕老头拦住张老头,不让他加冰,摇头说起来。
姚老头吩咐人去泡热茶后,也说道:“确实小道,与小宝和鹃鹃没法比,这一回他可输惨喽。”
“把话说清楚,我怎就没看出来?”张老头不舍地把酸梅汤推回去,等人家送茶的时候不满地说道,他总觉得自己跟不上,很多的时候像傻子一样得别人给讲解。
“你是负责武的,文的不懂,此计乃小宝所出,杀人不见血,冯长功一众县里的官员想把新蔡县学三水县那样提成上县,眼看就要成功了,只不过在经济、教育、农工商方面比不了三水县,人口快了,只要一人口一道,凭现在的大唐景象,很可能通过。”
毕老头悠然地说出来,见张老头依旧是那副茫然的样子,接续道:“若非我这几年一直跟着跑,熟悉小宝,还真猜不出来他要干什么,他是想帮着新蔡县现在就直接提到上县,把原来新蔡县缺少的给补上。”
“不错,现在补的是农和工,估计下一手就是补教育,至于经济那就简单了,百姓的日子一好过,加上汝水的运输便利,很快就能提高上来,哪怕人口不够也是上县,并且还是非常繁华的那种。
比起京城与洛阳两出的繁华县以及京畿县只强不弱,但功劳可就不是新蔡县众官员的了,无论是谁,都只能把功劳算在李珣的身上。
用不上太长时间,新蔡县一提,冯常功就该离开位置,那种好地方岂是他能呆的,自然有人争夺,他总不能去当刺史吧?当初张忠从县令提到刺史可不是简单,那是把周围几县给合成一州,就算那么大的功劳,还不得离开,跑到陆州去了?”
姚老头能和毕老头想到一块,在毕老头说法跟着补充。
此时热茶送来,张老头也不管别人,自己先倒一大碗,不怕烫的吸溜着把一碗给灌到肚子中,长出口气,这才问道:“那也不对,小宝和鹃鹃是过去商议引水的事情,挤走一帮人,难道新来的就一定会答应?”
“不答应行么?看看那几个事情,第一个是真的为当地百姓着想,大豆的地里竟然还能插种芝麻,新鲜,不对,绝对不会如此简单,这点眼下想不明白,只说后面三点,无论哪一点,都是把两县给联系起来。
不引水,难道就用陆路运输?等着百姓想到这个问题,就会主动提出来引过来一条河,好让他们来往方便,尤其是运粪便,走水路显得不那样脏。”
毕老头也给自己倒上少半碗的茶水,轻轻吹着给张老头解释。
三个老头正说到此处,从背后就钻出来一个脑袋,小脸上满是好奇地问道:“毕爷爷,香儿怎么就听不懂,鹃鹃姐姐和小宝哥哥真的比那个坏人厉害?”
“香儿什么时候来的?渴不渴,喝碗酸梅汤,来,爷爷说给你听,冯常功,就是那个坏人,他只想到了自己的好处,心中根本没有百姓,所以用的计是损人利己,这样的人当杀。
你小宝哥哥则不然,论起这方面攻击的手段,那个坏人一百加起来也不是你小宝哥哥的对手,但你小宝哥哥不对大唐百姓用那样的办法,就算他想用,你鹃鹃姐姐也不会答应。
用计攻击对手时不忘了带上民生,这就是心念大唐民为天,否则你小宝哥哥哪用得着绕一大圈来对付冯,哦,那个坏人,换个国家,你就能知道你小宝哥哥的手段狠辣到何种程度了,对大唐,只有四个字,上善若水。”
毕老头想要把罗香儿抱过来,发现天太热,只好往旁边挪挪,让香儿坐在扶手上,端一碗酸梅汤给她,对其讲道。
香儿还是不太明白,接过碗道了声谢“就是很厉害厉害的那种是吧?上善若水香儿知道,鹃鹃姐姐前几天教过香儿,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姐姐当时也说小宝哥哥很多时候像水一样,但不是黄河,是大海,平静之下自澎湃,为善时,滋生万物,为恶时,翻天覆地,大海很厉害吗?能比上小宝哥哥?”
“一样厉害。”毕老头还能说什么,王鹃都给出评价了,他们两个平时总是笑眯眯的,一旦动手,那真是排山倒海。
“那我也好好学,以后像小宝哥哥和鹃鹃姐姐那样,看谁敢惹我?把他扔到大海里喂鱼,以滋生万物,上善,我就是上善,若水的那种。”香儿“理解”了,还很深刻。
听着香儿的话,毕老头三人隐隐为小贝他们担忧起来,小宝和鹃鹃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出来的人似乎与想象中的有偏差。
姚老头无奈地叹息一声,对着旁边等着吩咐的人说道:“去告诉张王两家内院的人这个事情,他们知道该如何做。”
第314章 工坊用地知向谁
夏日的暖风徐徐吹来,丝丝的绿意倒映在碧波当中。
张小宝和王鹃在新蔡县一时也不准备回去了,想在县中把先期的工作组织起来,打好了底子别人接手也方便。
至于旷工与否二人丝毫不担心,事假请了三天,还有这个月的月假也跟着请两天,五天后再请十天病假,一共可以在外面呆半个月。
当然,两个人不说,还想着要多露露面,最好让冯常功发现,写个弹劾的奏章,哪怕不能把他如何了也让他恶心恶心。
来到新蔡县的第三天,两个人就跑到汝水河边,在岸上找一处位置,坐在那里看一个老头在那钓鱼玩。
水急,没有鱼漂,老头带来三个竿,还有好几个铅砣子,上面有许多钩,一个钩一个钩地往上挂活饵,然后嗖的一声抛到流水当中,绷直了线,竿架在石头上就算完成一个。
张小宝和王鹃也不说话,就那么看,两个人心中想的是什么,别人便难以知道了。
老头头上戴个斗笠,应该是怕晒迷糊了,在张小宝和王鹃过来的时候还看了两个人一眼,见二人身上穿的衣服用料非麻非丝,也猜测不出来两个人的“家庭”情况,但看两个人的神态,觉得应该不是寻常人家的,故此也不主动搭话。
河面上不时有船只路过,好在老头下的地钩离岸不算远,没有被船挂到,应该是早就考虑进去这一点了。
张小宝和王鹃这一呆就呆了半个时辰,时不时的,张小宝还会站起来,从王鹃斜挎在身上的兜子中翻出单筒望远镜四下看看,王鹃则是手中摆了一个比较硬的草棍,在地上偶尔画画。
老头今天运气不错,半个时辰中钓上来十几条鱼,其中还有三条够上二斤中的,三人总是这样无声无息地呆着,让老头不由得隔上那么一小会儿就看两个大孩子一眼。
突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自己钓上鱼了,以前也有娃子看,都会跟着高兴喊两声,等自己离开的时候再给娃子们几条鱼,大家都没白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