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妻[封推]-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墙壁渐渐泛起荧光,暖黄的光晕被清冷的幽蓝光亮取代,这种变化是渐进而自然的。
这种光学之美大概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白费了当初设计者的一片苦心。
秋秋忍不住想起拾儿。
一直没有她的消息,不知道她现在究竟怎么样了?还有师父和师姐,她们又身在何方呢?
身后传来轻盈细碎的脚步声,静菲压着嗓子喊:“秋秋?”
秋秋十分诧异:“你也来找书?”
这会儿过来天都黑了。
静菲白她一眼,拉着她往外走:“什么找书,我是找你来了。你也是,不声不响跑这个地方待了一整天,有什么要紧的书要看哪?”
“哦,我想自己乾坤袋,找本书看看。”
“那有什么难的,咱们那儿也有这样书的,我去师姐那儿给你找。这地方又远又阴森,平时没事儿才没有人来呢。”
秋秋先谢过她的好意,然后才问:“你找我做什么?有事儿?”
“有。”两人出了藏书楼,静菲拉着她往前走:“有好事儿。明天大师兄要下山,师姐也一同去。我求了师兄半天,师兄说咱们也可以跟着去散散心。”
秋秋可不象她那么实心眼儿:“大师兄和静兰师姐一块儿去肯定是有正经事情要办,咱们跟着去是添乱的,不好吧?”
添乱不添乱的不说,关键是静兰那心思,是个明白人都看得出来,那是一门心思捡在静远的身上,哪怕有个蚊子想贴上去,她都得揪住了看清楚是公蚊子还是母蚊子。这回人家一起下山,正好可单独相处培养感情。要是出一趟长差,没准儿半路上就能两情相悦亲亲我我,回山上就能办喜事了呢。静菲这个白痴孩子非得去给人家当电灯泡,换了秋秋是静兰,背地里不钉小人咒她们就不错了。
“哎呀,不是去很远的地方,就是去合山镇。”静菲扳着指头算:“我上次去都有两年了,想买的东西有一堆呢,还有镇上的好菜好点心,想得我嘴里直冒口水。你肯定也没吃过吧?那现炸酥肉丸子,用竹签儿串着叉起来吃,满口生香,又筋道汁儿又多……”
秋秋的汗都要下来了,这个吃货!耽误人家恋爱可是作孽啊。
“我这两天还要找书呢,要去你自己去吧。”
静菲岂能那么容易放过她:“书我帮你找,一个吃好吃的也不香啊。我保证你去了一回肯定还想着下一回,错过这次机会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下山了。告诉你,山下也不光有好吃的,师兄他下山一是送信,二来呢,还要去拜会一位长辈呢。我听说那位真人修为高,为人也和善,咱们跟着一起去了,保不齐就能得一番指点,那可是做梦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呢。”
这话一说,秋秋也有些心动了。
她在修缘山是没什么人专门指点她的,就算玉水真人想起来了问一句,那也搔不着痒。更何况玉水真人弟子众多,自家人都顾不过来呢,她一个捡来的师侄辈,实在分不到太多关切。
而且说起下山,她也不是不心动。
“哎呀,我都和大师兄说好了,费了半天的劲,你可不能不去。你就是不去,我也要把你绑了去。”
这姑娘真是霸气。
秋秋就纳闷了:“你干嘛非拉上我呀?”
静菲说的都是大实话:“她们都比我大,要讲究身份,干什么事儿都端着架子。让她们同我一道站在街上吃丸子,她们不干。”
秋秋无语,合着她就起这个作用啊?人家有牌友酒友,静菲显然想拿她当个饭友。
说得也是,静兰静涵她们就算心里想吃,脸上也得做出个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来,肯定不会和静菲这小吃货一起站在街上毫无形象的吃丸子。可是秋秋就不一样了,现在看起来个头儿又窜了一点,象五六岁的样子了。这么大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值得原谅的,更何况只是在街上吃点零食呢。
好吧,反正静兰如果怪,也得先怪静菲这个馋嘴丫头,不会先找她算账。
秋秋收拾了下东西,第二天跟着莲花峰上师兄妹三个人一起下山。
34
静兰到底还是没失了她大师姐的分寸,不管心里对这两个超级电灯泡怎么想的,脸上却是一派大方。检查了她们俩带的东西,又让她们把袜口系好:“要走好长的路,脚上打了泡可不许哭鼻子。”
静菲抢着说:“不会啦,师姐你尽管放心。”
秋秋本来还在想他们要怎么下山,大师兄可是会御剑的,师姐好象功力还差一些,她和静菲两个完全是累赘。
结果答案揭晓——是骑马。
那马也不是凡品,很神骏。秋秋往跟前一站还没有马肚子高。那马居高临下的瞅了她一眼,十分骄傲的打了个响鼻儿。
切,神气什么,长了一张长脸就这么得意?
秋秋白了那匹马一眼,那马一双黑漆漆潮漉漉的大眼盯着她看,倒把秋秋看得有点儿发毛。
它不会想冲她蹶蹄子吧?
安全起见,还是站远点儿的好。
秋秋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一步。
静远看着好笑,摸了摸那匹马的鬃毛:“别怕,它的性情很温顺,不会踢人的。”
秋秋小声说:“我觉得它是看人下菜碟,瞅我个儿小好欺负。”
师兄一过来,这马虽然还是刚才的马,气质却一下子变了。可不是趾高气昂的样了,反而显得十分温顺谦和。
这什么世道!连个畜生都会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
静菲挽着个小包袱跑了过来,笑着问她:“你来这么早?怎么样,会骑吗?”
秋秋只能实话实说:“没骑过。以前住的山上没有养马。”但秋秋倒是骑过两次老虎。就是那对给师父看门的老虎两口子,毫无百兽之王的傲慢,对她们师徒几个人特别温驯。有次静心师姐开玩笑,就把她放老虎背上去了,那只老虎可乖了,象只大猫一样驮着她跑了小半个时辰才回来。
得亏着秋秋不重,不然老虎的背说不定也要让她给压塌了。
静菲用手指头刮脸取笑她,嘿嘿嘿笑了几声之声,来了一句:“我也不会骑。”
秋秋看她一眼,合着她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既然两人都不会,那就只能搭别人的马了。静兰笑笑说:“我带静秋师妹吧,师兄你带着静菲。”
这防火防盗防小三的工作真是做到家了。
秋秋也知道静兰对她不放心,从她上山时静远对她格外关照的时候,静兰就肯定会忌惮她。
虽然这是人之常情,可秋秋觉得她未免太草木皆兵了,毕竟她现在的外形还是个圆滚滚的矮冬瓜,静远只要没有什么特殊癖好,都不会对她动什么别的心思。
这个提议正中秋秋下怀。她觉得要是让她坐静远的马,不管两个人多么问心无愧,别人只怕都会背地里有闲话。但是静菲去坐就没什么了,他们是一个师傅的同门师兄妹,静菲平时又受备大家宠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静兰把秋秋拎起来放在马背上,自己也翻身上马,姿态飘逸俊丽。静远也一样让静菲坐在身前,脚尖轻轻一磕马腹,当先而行,静兰随即跟在后头。
下山的路很顺,那马撒开四蹄,跑起来犹如四蹄腾空,坐在上头一点都没觉得颠簸。秋秋适应了马背上的感觉,开始打量起四周的风景来。
修缘山延绵起伏,山间云雾缭绕,天空蓝得纯粹,象是用笔画上去的一样干净。
静兰看着白白嫩嫩的这个小师妹,虽然忌惮她,可是生得可爱又听话的孩子是招人爱的,心里也厌恶不起来。起码跟前面那个大呼小叫的一对比,尤其显得可人疼。
“师妹还是头回出远门吧?”
“是,”秋秋点头说:“以前跟着师傅,我年纪小,师父师姐们下山有事也不方便跟着。”
静兰心说那是,要是她事事都跟着,这会儿保不齐和她那倒霉师父和师姐作伴去了。
“家乡是哪儿的?”
秋秋还记得家乡的方位,但是对家乡的印象并不太深了。那是个很小的地方,小的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因为村里头姓陈的人多,所以就胡乱叫了个陈家岰。这样的地名可能几十里地能找出三四个来。
秋秋又问:“师姐家乡在哪里呢?”
静兰轻声说:“我原来……家在京城。”
听起来颇多感慨。
秋秋的往事非常简单,简单到用吃喝睡三个字足以概括全了。但是这不代表别人也是这样。静兰师姐……嗯,身世可能颇有些曲折狗血故事可挖。
不过那和秋秋又没什么大关系。
马走了半天的功夫,中间停下来歇了一次,给马饮水,然后接着上路,正午的时候到了合山镇。
说是镇,可是远远的秋秋就能看出这镇子可不小,看起来繁华热闹,明明是一座大城,怪不得静菲念念不忘想来玩。
街上十分热闹,静菲的两只眼快不够用了。秋秋也没比她好多少。虽然她在这个时代也生活了不少年头了,可是原来是在农家,一次门也没出过。后来跟师姐上了山,又一直宅在山上,究竟这时候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秋秋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合山镇是个很太平的地方,因为被夹在修缘山和乌楼山之间,所以才叫合山镇。咱们门派不少弟子都是出自合山镇。”
可能是地气和心境的关系,所以这里有资质修仙的人会比别处多一些吧。
进了镇子他们当然不可能再纵马狂奔,静远索性翻身下马,牵着缰绳缓缓向前走。他们从东向西,要去目的地,得从镇子里穿过。
镇子里的人看起来对他们这种修真人士并不陌生,甚至看到他们也习以为常。静菲指着路边一个摊子说:“糖糕,师兄,我要吃糖糕。”
静远停了下来,买了两份。一份给静菲,一份给了秋秋,用纸托着,那糖糕是糯米做的,外面炸成金黄,里面还是雪白的,中间还有糖馅儿,热乎乎甜丝丝香喷喷的,的确很好吃。
静兰微笑着看着秋秋。
她吃东西显得特别香,两手捧着糕,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得特别珍惜——颇似某种小耳朵大尾巴的啮齿目小动物。
35 拜访
静菲和她就不一样了,三口两口就吞了下去,还用托着糕的纸抹了抹手指头,回头看再秋秋还在那儿细嚼慢咽,咯咯直笑:“你用不着这么郑重其事啊。这才刚进镇子,照你这个吃法儿,吃到太阳落山咱们也出不了镇子。”
确实,他们的首要任务是送信,不是来逛美食一条街的。
秋秋三口两口把剩下的糖糕全填进嘴里,结果嘛……糯米这种东西大家都是知道的,特点就是黏!
“咳咳咳……”被噎得要翻白眼的某人。
……目瞪口呆的师兄妹三人。
还是静兰反应快,当然她也站得最近,扑上来就替她捶背揉胸口,借助外力,秋秋总算把糖糕给吞咽下去了。
“你啊!”静兰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秋秋终于喘上口气儿来,象破风箱一样上气不接下气的说:“给我水……”
静兰把水袋的塞子拔开,秋秋连灌了好几口水下去,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才算给压下去。
“没事儿吧?”静兰可真给吓得不轻。
“没事儿了。”
静菲的嘴一直半张着,直到这会儿才啊一声,把嘴合上了。
出了这么个插曲,静菲都不敢再提买零嘴儿解馋,一行四人平平安安穿过镇子一直往西走。
出了镇子,路两边房舍稀疏起来,有农人在田间耕作。
很久没见这种景象了,真让人怀念。
“就在前头了。”
秋秋知道静远是来送信的,可是没想到那位真人住在这么,嗯,平民化的地方。
她还以为但凡修行的人,都要找个名山大川灵气充足的地儿占地为王呢。没想到也有这么低调隐居的。
院子靠着水潭,也算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就是怎么看都不象是修道之人住的地方,倒象是有年纪的人颐养天年的好去处。
四个人翻身下马,静远过去拍门。
有个看起来和静菲差不多大的小僮过来应门。静远客客气气地报了玉水真人的名号,那个小僮打开门请他们进去。
秋秋可不敢真把人家当小孩子看,她自己就是个心理年龄与外表完全不相符的好例子。想想西游记里镇元大仙那俩欠抽的小道僮,那都是不知道活了几千年的老妖怪了,一点儿都不耽误卖萌。
“几位师兄师姐请坐,真人这会儿正在午睡,我去通报一声。”
瞧人家多会说话,他都说了长辈在午睡,静远哪能让他就这么去通报,当然得表示又没有急事,等真人醒了他们再请安递信也是一样的。
那个小僮给他们送了茶上来,就知趣的先避到一边儿去了,让他们四个人能待得自在一点儿。
果然他一出去,静菲就原形毕露,跳下椅子走到门口,探头看了看:“长阳真人就住这儿?这里这样嘈杂,人来人往的,怎么静得下心来修行啊?”
静兰低声说:“别乱说话,也别乱走乱蹦的,让人看见笑话。”
静菲吐吐舌头:“这不是没人嘛。”
“再这么着,下回不带你出来了。”
这句话才是紧箍咒,静菲顿时老实了,有点儿怏怏不乐的回来在静兰的旁边坐好。不过要让她老老实实闭嘴,那实在太难了。
“师姐,那你知不知道,长阳真人怎么会住在这儿呢?”
静兰看了她一眼,这一眼很是严厉,充满了告诫之意,静菲只能乖乖闭紧了嘴。
静远岔开了话:“长阳真人性情温和,尤其对待晚辈一向有耐心,我就曾经蒙他指点过,受益菲浅。你们等下拜见真人的时候可不要失礼。要是得真人一句半句指点,那就再好不过了。”
静兰点头说:“我也听说过,长阳真人既大方又宽和,一点架子都没有。师父从前提起他来,也是赞不绝口。可惜上回长阳真人到访人的时候我只远远看见一回,没福气得聆教诲。”
秋秋也没事做,打量着屋里的陈设。这儿看起来就象是普通人住的地方,木器用得年头久了,椅把桌角都磨得光润圆滑,盛水的茶杯沿儿上居然还磕了个小小的缺口,这位长阳真人可真的是与众不同。
等了多半个时辰,长阳真人终于睡醒,他们赶紧打起精神来,静兰站起身,又摸了摸头上的簪子,显然有些紧张。秋秋倒没多大压力,她年纪轻资历浅,又不算玉水真人的正经弟子,不过是来当陪客的,只要安心当好背景就行。
进了屋静远当先,她们仨跟在后头,一起行礼问安。长阳真人笑呵呵地说:“快起来吧,没的那么多礼数,显得倒怪生分的。”
听着就象个好脾气的人。
秋秋站直身,抬起头打量了长阳真人一眼。
长阳真人须发皓白,体态圆胖,脸上笑呵呵的,颇有几分弥陀佛的神韵,让人一见就觉得可亲。
“上次见你还是你师父寿辰的时候,这两年都没见你下山了,你这大师兄当得不错,没给你师父丢脸。”
静远恭敬地说:“前辈过奖,晚辈不敢当。”
长阳真人又问:“这是静兰小丫头吧?”
静兰忙应了一声是。
“嗯,女大十八变,和小时侯看着大不一样了。”
等最后看见秋秋的时候,长阳真人显得有几分意外:“这是你们师父新收的小徒儿?”
静远解释:“这是玉霞师叔的弟子,因为师叔现在行踪不明,所以师父将她带了回来,现在住在莲花峰。”
长阳真人微微出神:“原来是玉霞的徒儿?你过来让我看看。”
秋秋上前三步,长阳真人拉起她的手,上下仔细看过:“嗯,有其师必有其徒,是象她的路数。好孩子不用担心,你师父的事儿我听说了。她是个机警灵变的人,多少大风大浪都经历了,断不会在小河沟里翻船的。你只管耐心等着,想来你师父过不多久也就能回来与你团聚了。”
秋秋点头谢过他。长阳真人又问她多大了,哪年拜的师,又问她现在练什么功法,态度十分温和慈祥。
36
静远带来的信长阳真人看了,点头说:“上头的东西差不多都齐备,少的两样明天也就差不多了。你们在这儿住两天,也散散心。”
静远谢过长阳真人,领着三个师妹出来。
小僮笑眯眯的过来招呼他们去后面客房歇息。
长阳真人这儿一共就两间客房——这当然不可能四个人平均分配,只能按性别来,静远一个人住一间,静兰带着两个小师妹一间。
静菲进了屋就好奇的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架子摆着一个她不认识东西小声问静兰:“师姐,你瞧瞧这是什么东西?是法器吗?”
静兰笑着摇了摇头:“别胡说,净招人笑话。这个不是法器,这是个算盘。”
“算盘?干什么用的?”
“算数用。你不记得上次带你下山,在绸布庄那里,那后头柜台上面也摆着一个。”
一看静菲的样子就知道她不记得了,小丫头拿着算盘跟得了个宝贝似的,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又问:“师姐,这个怎么用的?”
这个可把静兰也难倒了。
这位博学多识的大师姐对这个小小算盘的认识也停留在:买卖人可以用它来算账,可以算得又快又好。但是具体怎么用的,她可没有认真研究过,只看见人噼里啪拉拨得挺热闹,不懂里面的门道。
“这个我知道。”秋秋挨着静菲坐下:“底下这五个珠子,每个算是一。上面的珠子,每个算是五。个十百千这么一根根的排过来……”
静菲一下子就懂了。
“原来是这么用的。”她兴奋的开始拨算盘珠子,还扭头问了秋秋一句:“你怎么会用这东西?”
“以前见过。”上辈子的事了。
静菲的新鲜劲儿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对算盘失去了兴趣,又瞄上了屋里的一架纺车。这个秋秋一样也会用,她还没跟静心师姐上山的时候,母亲就会用纺车纺线。
静菲摇着纺车吱呀吱呀的响,这声音一下子勾起了秋秋的回忆。
因为那时候家里很穷,晚上点不起灯,母亲常趁着午后的空闲纺一会儿线。秋秋那时候还小,路还走不太稳,就趴在她旁边看。纺轮吱呀吱呀的缓缓的转动,空气里飘浮着细碎的纤维,被阳光映成了透亮的金色,这些细细的絮毛有时候会沾在母亲的眉毛上,她也顾不上去抹一把。
静兰的手轻轻放在她的肩膀上:“静秋师妹?”
秋秋回过神来,转头看她。
静兰轻声问:“怎么了?可是想家了?”
秋秋点了点头。
真的有些想家了。最想的是母亲,还有姐姐。离家也有些年头了,不知道她们过得怎么样。和师父师姐在一起的时候还好,现在在离水剑派,她等于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除了大白二白它们还能给她些许慰藉,而一到晚上,万籁俱寂,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滋味儿特别的难受。
静兰摸摸她的头,微笑着说:“行了,静菲别玩儿那东西了。好不容易下山一趟,你不是要去镇上吗?我带你们俩去逛逛。”
静菲嗷的一声跳起来,纺车也扔下不管了,牢牢抱住了静兰的胳膊,甜言蜜语不要钱似的滔滔不绝:“师姐你最好了!我就知道师姐最疼我了。师姐师姐,咱们去上次的绸布庄吧?你看静秋她也没什么衣裳穿,扯几块料子给她做衣裳,师姐今年也没做新衣裳,干脆一起做了。象师姐这样的大美人,整天布衣素面的多可惜啊,真该好好打扮打扮才对。”
“行啦,可咱们也得约法三章,不许惹事,天黑前就得回来,还有……”
静菲忙不迭的点头:“师姐放心,别说约法三章,约个三十章,三百章都没问题。哎呀咱们快走吧。”
这**屁功夫实在令人很难招架,静兰去隔壁同静越说了一声,带着秋秋和静菲出了门。
镇上比上午还要热闹,她们先去了一趟绸布庄,不管秋秋怎么推辞,静兰还是给她买了两块料子,一块是嫩嫩的樱桃红,一块是黄澄澄的果橙色。照秋秋来看,这两个颜色都太娇嫩了,静兰把衣料在她身上比了一下:“嗯,你年纪还小,穿这个正合适。”
静菲也买了一块儿,静兰也扯了一块料子,秋秋则买了一匹大红的绸缎料子,准备给自己家那一大窝兔子一人做件马甲穿穿。
秋秋还注意到,静兰还买了两块别的料子,一块是淡青的,一块是苍灰色的。这两种料子她们三个无论谁穿都不合适,只可能是给静越买的。
静兰师姐心眼儿是小了点儿,不过人倒不坏。而且她对静越师兄也算是一片痴心了。秋秋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她。要不是静菲和她硬插进来搅和,说不定现在并肩而行的就是静越和静兰两个人了。
那多有情调啊,花前月下,孤男寡女的,肯定容易擦出点火化来。
在山上人多眼杂的,静越又忙,想两个人单独相处机会可不多。这回下山本来是培养感情的好机会,又让她们俩给搅黄了。
秋秋有点儿发愁,妨碍别人恋爱这可不是件光彩的事儿。就是不知道静越师兄是怎么想的,他好象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对静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待她和其他师弟师妹一样。
唉,这时候的人就是太含蓄了,有什么话总是藏心里不说。光这么羞答答的爱你在心口难开,磨磨矶矶拖拖拉拉,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有个结果。
不过他们的事情自己说了只怕也不算。秋秋想起关于师傅和掌门人的八卦。他们当年还有过双修之约呢,不过那都是长辈们的意思,后来也没能成。
把这些都塞进乾坤袋里,三个人继续往前走。
静菲见什么都好奇,吃喝穿戴样样都不放过,要不是有乾坤袋这种不科学的逆天装备,她买的东西估计得用马车来装!秋秋也买了不少,一来静菲老在旁边怂恿她。二来,秋秋也实在挺想念这些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的小吃和玩意儿。在山上待久了,总觉得自己变得都快不象个人了。
37 旧画
逛了半晌,最吸引秋秋的还是一家杂货店。里头什么都有,不过都不是全新的东西。
严格来说是这是家旧货店,旧衣裳旧家具旧书旧摆设假古董什么的,都是旧的。不过成色还不错,有的看起来还和新的一样。当然,店里也有不少旧的字画书籍。
秋秋当然没做那种不切实际的美梦,什么从旧货堆里扒拉出个破铜烂铁居然是某某牛X神器,从此秋秋就呼风唤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了。那种事情上辈子看小说里有,这辈子的传说里也有,但是之所以这些事只出现在小说和传说里,一来说明可信性很低,二来说明即使真有其事,那机率只怕也是千万,亿万分之一。
秋秋上辈子刮了那么多张发票,只中过一个五元的安慰奖。以她这样的手气运气,在这些旧货里淘到宝的机率无限趋近于零。
旧货多多少少都有点味道,静菲站在门口不爱进来:“你想买什么啊?”
“没事儿,你和师姐先去前头等我,我在这儿翻翻。”
静菲探头往店里瞅了一眼:“那我们在前面茶楼等你,你快点儿来。”
秋秋笑着点头,静兰问她:“钱够不够使?”又硬塞给她一个钱袋。
秋秋开始在店里转悠,店里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来路。她感兴趣的是一些旧书,虽然这乡下镇上的书不可能跟山上藏书楼的比,但是有些书也很有意思。秋秋挑了几本书,然后看见书堆后头还放着一些陈旧的画轴,长短大小不一,上头落了一层灰,看来很久没人动过,掌柜也没有那个心思去打理。
秋秋拎起一轴画来,上头的系绳都快朽了,一打开画,一股子潮霉的气味儿冲得人鼻子发痒。秋秋忍不住转过脸去,狠狠打了两个大喷嚏,才转过头来看这张画。
秋秋愣住了。
画轴外面都长了霉斑看不出本色了,可是里面的画居然保存的很完好。
可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这画上的景色怎么看怎么有些眼熟!
安静的月光下的湖泊,湖面有如明镜,月亮那样圆,那样低,好象马上就要落进湖里一样。
这情景太眼熟了!
秋秋怎么也没想到,众里寻它千百度,这景色居然在一张这样破旧的画里出现了。
她没心情再看别的东西,抱着这张画去找掌柜。
掌柜是个上年纪的老头儿,在高高的柜台后面打盹,秋秋喊了两声他才探出头来,看看她手里的东西:“一两五钱银子。”
秋秋踮高了脚付钱——身高真是她的硬伤,好歹她从三头身长成五头身了,可是站到这儿她才发现,她还没这个柜台高。
“掌柜,这张画哪里来的?”
老头儿摇摇头,收了钱,又缩回柜台里头去了。
秋秋问不出什么东西来,只能把书和画都收进乾坤袋里,去找静兰和静菲。
这张画和她那天到过的那个地方肯定有联系。那个空间灵气如此浓郁,绝不是一般的地方。可是这张画却被埋没在这么个小小的旧货店里,竟然被她捡了个大漏。
或许她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静菲叫了满满一桌子糕点,小嘴撑得都变形了,两腮也鼓鼓的,远远的朝她挥手。
这丫头胃口是真好!生冷不忌,甜的咸的酸的穿插着搭配着吃,从秋秋进来到她走到桌子边儿,静菲起码又往嘴里塞了三样东西。
秋秋觉得自己就算嘴馋的了,可是静菲比她还夸张。
“你吃了多少了?当心回头肚子难受。”
静菲含糊不清地说:“不会,师姐给我带了消化散。”
好吧,秋秋无话可说了。
静兰问:“你都买了什么东西。”
“几本旧书,旧画什么的。”
显然静兰和静菲对旧书旧画都不感兴趣,静兰也没有再多问。
静菲吃的东西足足够喂饱一头牛的,还打包了一大堆带着回去,说捎给师兄尝尝,其他的带回山上去慢慢吃。
秋秋没把那张画从乾坤袋里取出来,一来这东西肯定不简单,二来,这卖相和气味都太差了,需要好好拾掇一下。
外头天黑了下来,已经到了掌灯时分,静兰师姐就找了个借口出去了,秋秋猜她大概是去找静越师兄了。静菲则早早的上了床,今天一天她就没停过折腾,也够她累的。
秋秋在灯下铺开纸研了墨,按着记忆把那张画重新在纸上描了出来。
下午在旧货店没有细看,秋秋现在一边描,一边把它和记忆中的那个湖泊对照。
几乎是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秋秋坐了下来,一寸一寸的看着这张画。月亮,湖泊,高大的古树,这是图上最主要的三样东西。最显眼的是月亮,而面积最大的是湖泊,但树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就生长在湖边,不知道已经生长了多少年,虬根盘绕,翠叶舒展。
这到底是个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