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魔姬的六零懵逼日常-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穆初夏这个怪力小孩子帮忙,两姐妹干活的速度瞬间加快,小半晌时间,就弄完了四五块田坎的豆杆。
  “够了,差不多了!今儿就先这样,我们明儿再来!“穆盼春看着放满了整块田坎的豆杆,立即出声打断正干得热火朝天的穆初夏。
  “还来?”穆初夏不大愿意再来了,这活真不是人做的!
  “恩,明天再看看,要是还多,我们就接着弄,少就算了,总得留点给别人!”穆盼春可不知道她的心思,把镰刀递给穆初夏,让她帮忙拿着。她则拿起她爷给弄的竹条,把豆杆抱到一起,捆起来。
  两姐妹又在田地里忙活了一阵子,总算是赶在天黑前把豆杆捆好,扛回了家。
  当然,扛东西这种事,一向都是穆初夏的专利。。。
  谁叫她力气大,她不扛,谁扛。
  两姐妹回到家时,周卫红正坐在屋檐底下,趁着还有点亮光,加紧着穿针引线纳千层底。
  眼看天气就要转凉,家里大人孩子过冬的鞋子还没着落,老太太一个人忙不过来,正好她这段时间闲得发慌,便把纳鞋底这活接手了过来。
  周卫红脚拐子受伤,到现在还没好彻底,走路的时候,受伤的那只脚也只能稍微踮一下,不敢把身体重量完全压下。
  “妈,我们回来了!”穆盼春一进院子就先朝她妈喊了一声。
  “回来了,去洗洗,你奶晚饭做好了,等你爸他们回来了,就吃饭!”周卫红抬头笑眯眯地看向两孩子,随后眼睛突然一亮,“哟,还捉了这么多泥鳅回来,快快,提进去让你奶看看!”
  穆初夏把豆杆住院子里一甩,从她姐手里把泥鳅接过来,就蹦哒着跑进了厨房,人还没进厨房就先扯着嗓门吼了一声:“奶,奶,你看我捉了泥鳅,晚上弄给我吃吧!”
  穆初夏对赵老太的厨艺满意得很,任何东西到了她奶手里,最后都能变成香喷喷的菜食。
  这泥鳅可是新鲜物,头一次见,怎么着也要让她奶做来给她尝尝。
  “瞎嚷嚷啥呢!”赵老太这会儿正在掀锅盖,看锅里的南瓜煮熟了没,穆初夏喊得太欢快,惊的她把锅盖给摔翻到了锅里。
  “奶,你看,泥鳅,做给我吃吧!”穆初夏大眼睛闪啊闪,提着泥鳅晃荡了几下,一副求表扬的小模样儿。
  赵老太眯着老眼瞅了几眼穆初夏手里的泥鳅,随后问:“活的还是死的?”
  穆初夏:“没死,还在动!”
  赵老太:“你去打盆水,把泥鳅放在里面,放一晚上,明儿再煮给你吃,这泥鳅肉少,也没啥吃头。”
  “奶,你现在给煮吧!”穆初夏一听今晚吃不到这新鲜货,小脸顿时一蔫,急忙央求。
  赵老太两眼一瞪,大手拍到穆初夏的小背上,没好气地道:“馋不死你,这段时间也没少你吃的,咋得还见天想着吃。”
  老太太严重怀疑小孙女是饿死鬼投的胎。
  “哪能一样,这是泥鳅,我还没吃过呢!”穆初夏觉得应该再试试,说不定她奶心软了,晚上就做给她吃了!
  不能怪她馋,实在是这个世界的食物实在是太特么好吃。
  魔生万年,加起来吃的东西,都没有这几个月吃过的东西好吃。
  酸、甜、苦、辣每种味,都让她味雷欢快地舞跳。
  老太太摇头好笑,就没见过这么馋嘴的娃子,她轻声吆喝穆初夏:“去,去,现在还不能吃,这泥鳅刚从泥巴里弄出来,肚子里面全是泥,煮出来泥腥味重,不好吃。先把它放在清水里,放一个晚上,等它肚子空了,煮出来才好吃!”
  穆初夏愣眼,头一回知道吃东西有这么多讲究。
  虽然想吃泥鳅,但到底还是听了赵老太的话,没死硬的今晚非吃它不可。
  穆初夏撇撇嘴,拉耸着小肩膀,把泥鳅放进了盆子里,然后往盆子里装了几瓢水。
  “奶,我妈他们怎么还没回来?”穆初夏把泥鳅放好,回头问。
  这几天地里也没什么事,怎么天都快黑了还没回来。
  赵老太:“前几天下了场雨,红薯地里杂草长得太快,今儿你卫海大舅让大伙把地里的草给扯一下,起码还得忙两三天才弄的完!不过应该也快回来了。”
  红薯地里的草要是长得太茂盛,就会吃掉地里的养分,这季节正是红薯疯长的时候,养分如果被杂草吃去,那到冬天收红薯的时候,红薯个头就会特别小。
  红薯和南瓜可是大伙的主要口粮,当然是把它照顾好,到了冬天收的越多越好,红薯越多,来年日子就会稍微好过一些,要是少了…唉!就又得半死不活地熬一年了!
  别看今年玉米和谷子都收得不错,可收成再好,大头也落不到大伙手里,那是要交公粮的。
  可这红薯却不一样,不用交上去,收回来的就都是自个村的。


第62章 醉酒后的魔
  赵老太叹气; 这公粮都交了这么多天了; 也不知道村里面什么时候才把粮食分配下来。家里这段时间的粮食全是早前从大队预支出来的; 大队要再不分粮下来; 过不了几天就又得断粮了。不过好在这段时间地里能捞出来吃的东西不少; 要不然就凭预支的那点粮; 早就顶不住了。
  想到这里,老太太又把目光转到了逗着泥鳅玩的小孙女身上; 暗道:这孙女还真被大爷说中了,是个有大造化的; 瞅瞅; 这段时间拿回家的肉都能顶家里一半的口粮了。要是没有她,这日子可就更不好撑过去了。
  赵老太哪里知道,家里肉根本就不是穆初夏弄回来的,而是那只悲催的从家养变成养家的黑大王弄回来的。。。
  在天完全黑尽之前; 穆家一家老小踩着饭点赶了回来。
  ………………
  日子匆匆而过,芭蕉村在中秋节之前把粮食分到了各家各户手中,但今年分下来的粮食实在是太少了; 成年人一人才只有六十斤的粮,而且小孩和老人; 一人只有三十斤。
  而这些粮还不全是细粮,里面还掺杂了玉米和黄豆。
  穆初夏因为秋收时出了大力气; 队里倒是意思意思地把她那份给算成了成人粮。
  尽管这样; 穆家一大家子; 全部加起来也还不到七百斤; 就这么点粮,哪够一大家子一年的伙食?
  老穆家因为没有分家,分到的粮食算是多的了,而那些分了家的,分到的粮食更少。哪怕粮食分到了手头,整村上下,就没有一个脸上挂着笑的。
  纷纷唉声叹气,发愁得紧。
  不过好在地里还有红薯没收,村里所有人都把目光盯在了红薯身上。红薯才是所有人的盼头,因为这东西不用上交,不管多少,那都是村里的,只要伺候好了,这个冬天就不差口粮。
  更何况,今年老天爷终于开了次眼,在红薯旺长的季节下了场雨,如果没有那场雷阵雨,那可真是到绝路了。
  也许老天真的开了眼,到这个年末的时候,西南地区这边雨水终于多了起来。
  老穆家在挖完红薯,播种完小麦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在过年前把房顶翻新了,不但如此,还把厨房和放杂物的那两间用杂墙也顺道推了给换成了泥墙。
  穆初夏就这么懵懵懂懂闯荡了半个年头,过完了来个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
  过年前,穆大魔王又毫无知觉地闹了个大笑话,让整个村的村民们一直笑到来年元宵,还时不时地起哄她。
  那天村里杀年猪,全都围在晒坝上,热火朝天地准备吃刨猪汤。杀猪那天说起来比过年还要热闹,村里有人个算个,一个都不落下,全都来了。
  刨猪汤是西南地区的一个习俗,每到杀猪时都会这么热闹一下。今年芭蕉村只杀两头猪,按人头算,最多的一家才分了四斤肉。但不管杀几头,这习俗依旧保留着,没有落下。
  一大早,男人们就把猪牵到晒坝,准备杀猪,女人们则早早把饭煮好,然后把猪血和内脏全部清理干净,再配上白菜萝卜,煮成大大的一锅。一村子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晒坝边,高高兴兴地大口吃喝。
  许是吃得高兴,队长张卫海来了兴致,把家里前些天买来准备过年的酒分了少许出来,拿到晒坝,准备和几个好兄弟小酌一杯。这样做的其实不止张卫海一个,好些个男人身上也带着一二两酒,就为了高兴高兴。
  当时也不知道是谁起哄,把穆初夏叫过去狠狠夸了一顿,完了还逗着她,让她尝尝酒。
  穆大魔王别的不懂,可酒这东西她却熟悉的很。在魔域时,她就号称千杯不倒。来了这个世界这么久,一直没听人提起过,还以为这里没酒。如今见有人拿酒出来,还让她尝。
  穆大魔王黑溜溜的大眼睛闪着惊喜,挺起小胸脯,豪爽地接过酒杯,一口就把杯子里的烈酒喝了个干净。
  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小嘴巴,这里的酒比以前她在魔域喝过的所有酒还浓郁,穆大魔王本想着再找人弄一杯来喝喝,可没等她找到酒,整个人就开始晕呼呼,泛起糊涂来。
  号称千杯不倒的穆大魔王。。。喝醉了!
  且还是一杯倒。。。
  大魔王醉了也就算了,可她竟然还发起酒疯来,她发酒疯的方式与众不同!
  满晒坝拉着人比力气。。。
  大人们看他喝醉了,也跟着起哄,问她怎么比。
  喝醉的大魔王泛红着脸颊,大眼迷离地扫了一圈,看没什么大件可以比力气,随后提出,比谁能抱起来的人多。
  这意见一出,还不待别人反应,穆大魔王就顺手把一直跟在她身边,怕她发酒疯做出啥出格事的袁向北一把抱了起来。
  。。。。。。还是个让人眼瞎的公主抱。
  袁向北又一次悲催了,不过这次好歹还有伴,丢脸的不止他一个。
  穆初夏抱着袁向北在晒坝走了一圈后,把他丢下,然后又就近拉了个人抱着走。。。
  晒坝上的人瞅着她那模样儿,笑得前俯后仰。
  可笑着笑着,自己就成了别人的笑话对象。
  穆大魔王发酒疯,硬是不让人走,拉着谁抱谁,最后还是拿肉回家的赵老太赶来,提溜着穆初夏的耳朵,把她给提了回去。
  不得不说,赵老太威武霸气,目前为止,也只有她一个人敢提大魔王的耳朵。
  不管日子多么艰难,过年依旧能扫去所有的烦愁,村里弥漫着过年的气息,虽是没有鞭炮火烛,但家家户户都大开户口,把家里收拾得干干静静,焕然一新。
  连着三个大灾年,到四个年头,老天爷终于露出怜悯,开春就接连下了好几场春雨。
  都是在地里刨食的,都知道春雨关系着一年的生计。春雨一下,悬挂在村民们心头的乌云散去,纷纷笑容满面地开始播种。
  日出日落,日子转瞬即逝。
  又一年秋收完毕,今年雨水足,收成足足比去年多了一半。公粮虽然还是交得多,但收成多,分到手里的也多,日子到底是有了盼头。
  穆初夏今年六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
  秋收一完,眼看着就要开学。当妈的张梅心底急得不行,为了上学这事儿,这几天,她几乎天天都会回一趟娘家,和娘家大哥二哥商量初夏上学的事儿。
  张梅想送初夏去读书,可这事又有些难办,按村里的习惯,女娃是不上学的。
  闺女上学这事,肯定要经过经过穆庭治和赵老太同意才行。可大丫头穆盼春就没读书,她如果冒然提出送初夏去读书,那盼春心底会怎么想?
  赵老太同不同意暂且不知,但肯定会得罪大嫂一家。
  张梅心底为难!
  这晚,张梅心里憋着事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动静太大,把旁边的穆庭治惊动了。
  “这么晚了还不睡?”穆庭治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问了媳妇一句。
  张梅见他醒了,便翻过身低低地道:“这马上就要开学了,你说咱初夏能上学吗?“
  “怎么想起这事儿了?”穆庭治听了张梅的话,从睡意中清醒过来。
  张梅忿忿地睨了他一眼,没好气地怼了一句:“你是不是当爸的,这可是关系到闺女一辈子的大事儿,你咋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穆庭治叹气道:“我也想闺女去读书,可这事难办,上头的盼春就没去读书,咱们要提出送初夏去读书,大哥他们会怎么想?”
  张梅:“我当然知道难办,我这不正烦着,我大哥他们说了,要是娘不愿意出钱送初夏去读书,他们给出钱!”
  如今这年岁,一学期的学费就要三块钱。家里孩子多,六个孩子一起上学,学费就得二十来块钱,一年下来就是四十块。如今穆福军上初中,学费就五块钱,还别提生活费。这七七八八加起来,这钱可就多了,一般人家还真出不起。
  老穆家一年到头,全家一起在地里刨,到了年底也就只能挣上四百来块钱,还要除去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年到头,手里就留不下几个钱。
  张梅这几天跑回娘家就是为了商量这事儿,张家一大家子都很疼穆初夏。张梅话一提,张家那边就放话,穆家要是不愿意出那份钱,他们张家出。
  可这事,不光是钱就能解决的。
  这事还得让张梅先开口提出来,要不然张家冒然上门说送要送外甥女去读书,这不明晃晃打穆家脸吗!
  张梅先开了口,如果穆家拒绝了,张家才好上门再提。
  穆庭治沉默了半晌,道:“这事你别管,改明儿我和娘说说看,看她怎么说。娘这一年来这么疼初夏,应该不会反对,大哥那里应该也没啥意见,主要是大嫂和盼春。这儿弄不好,就会在她们心里起疙瘩,可得想个法子解决才行!”
  穆庭治想法和张梅一样,都想到了周卫红和穆盼春身上。
  “嗯,你去和娘说,大嫂那里,我想来和她说。大嫂脾气向来温和,只要说开了,应该也不会往心里去,只是盼春。。。”这事儿,张梅觉得反应最大不是周卫红,而是盼春。
  毕竟她一直对周卫红的几个孩子视如己出,穆福军读初中花了家里这么多钱,她一句都没抱怨过,甚至还帮着圆了好些好话。想来自己送初夏去读书,周卫红应该也不会出声反对。


第63章 能不去吗
  张梅和穆庭治商量着怎么把穆初夏送去上学; 正房的穆庭棋两口子也躲在被窝里悄声讨论着这事儿。
  “你说娘会让初夏去读书不; 我看张梅这几天都在往张家跑; 应该就是在商量这事儿!”周卫红坐在床上; 面上平和; 没有一丝妒色。
  “不知道; 这事老二肯定难办,毕竟咱大丫头就没去; 他要是提出送初夏去读书,还不得让人说咱兄弟不和!他想送初夏去上学; 这话最好也别是他开口。明儿我问问他; 要真想送去读书,我去和娘说。只有我开口,这事儿才好办。”穆庭棋做为家里老大,做事儿到底比穆庭治两口子要考虑的远。
  这事在张梅两口子眼里; 只需要顾忌到穆庭棋一家就可以,可换到穆庭棋这边,就直接升结成了兄弟不和了。
  别看娃子读书不是什么大事儿; 可换成女娃那就绝对是头等大事,芭蕉村整个地儿那么多女娃;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女娃去上学的。
  有时候人的一张嘴,可以说死一个人。
  有些事儿; 还是不要让别人说闲话的好。本来没事; 都会被说成有事。
  穆庭棋翻了个身; 想到同是女娃; 盼春却没机会上学,他面色有些为难,“你改明儿,好好劝说一下盼春,她性儿强,可别让她心里起疙瘩。”
  周卫红:“应该不会吧,她们姐妹俩从小就感情就好。。。行,我私底下和她唠叨唠叨。盼春性儿虽强,但也不是不分好歹的人,放心吧,说得通。”
  所有人都在顾忌盼春,毕竟家里就两个女娃,大的都没去上学,小的凭啥就能去。这要真让穆盼春记心里了,还不得怨一辈子。
  谁都知道,想要出头就必须得去读书,要不然村里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男娃子上学。
  离开学只剩几天了,穆庭治两口子想送穆初夏去上学,就得抓紧时间,把家里人说通。
  翌日一早,吃完饭后穆老爷子就提着刀去后院竹林砍竹子,准备编几个火烘笼出来冬天用。
  今年天气转变正常,冬天肯定比前两年冷,得趁着没入冬赶紧编出来才行,要不然到了冬天,一大家子人连个取暖的东西都没有。
  芭蕉村靠近大山,不差柴火。平日里烧柴的时候,人们就会把没有烧完的木棍放进石缸里熄灭,这木棍子一熄灭就成了火炭。这种火炭每家每户都从年头就开始存,一直存到冬节来临,就为了防止冬节难熬。
  而这冬天取暖的最好放法,就是把火炭放进烘笼子里,然后用还带着点火星的柴灰铺盖住火炭,这样子一烘笼火炭,差不多够取暖一天。不但方便,还能节省下好些火炭。
  穆老爷子一出门,穆庭治就东张西望地想单独找赵老太商量初夏上学的事。
  还没等他找到机会,就先一步被穆庭棋叫住。
  “老二,你过来一下,我问你点事!”穆庭棋站在睡房的门槛里面朝穆庭治喊。
  “来了,大哥啥事?”穆庭治听见他大哥的声音,拐了个弯,就往穆庭棋走去。
  穆庭治没想那么多,以为他大哥找他是有什么别的事,根本没往穆初夏上学这事儿上想。
  周卫红在睡房里收拾脏衣服,准备拿去池塘里洗,见穆庭治走了过来,便笑着和他打了声招呼,抱着一堆脏衣服走了出去。
  出去后就朝着院子里喊了一声:“娘,你们衣服拿来我一起去洗了吧,对了,福俊他们有换衣服吗?有就一起拿来吧!”
  自从去年黄兰被赶回娘家后,穆福俊两兄弟的穿衣住行,周卫红这个当大伯娘的几乎就一手全包了。黄兰离开后,穆家一直没人开口说去接她回来,今儿年初,听人说黄兰好像又找了一户人家嫁了。
  因为这事,穆家还感慨了好一番,隔壁穆三爷都已经开始给穆庭凯物色人选,准备让他再娶一个了。
  周卫红一离开,穆庭棋就招呼着穆庭治,让他进屋说话。
  两兄弟一进屋,穆庭棋就把门掩了上来,然后直接开门见山地问穆庭治:“老二,你们是不是想送初夏去上学?”
  穆家兄弟三人感情向来很好,穆庭棋开口一问,穆庭治就毫不相瞒地点头应了:“恩,是有这想法,可这事还得先问过娘才行,我还正想着怎么给娘开口说呢!”
  穆庭棋:“这事,你别说,我去给娘说!”
  穆庭治一听,顿时笑了开:“行,大哥你去给娘说,娘一定会答应。”
  这事儿,他还真不好开口,主要是不知道老太太心里怎么想的,但如果是大哥开口就不一样,大哥的意见,娘一向很看重。说不定还真就答应了。
  穆庭棋:“你先去地里,我和娘商量好了,再来告诉你。”
  穆庭治:“行,那哥,这事儿可就靠你了!”
  两兄弟又低嘀着说了一会话,便出了门。穆庭治还得去地里除草,今年雨水多,地里的草势太疯狂,几天不除,就盖过了红薯藤。
  穆庭棋和赵老太说了些什么,没人知道。待中午穆初夏从山上提着只兔子回家时,突然就被宣布过几天和双胞胎一起去读书的消息。
  穆初夏:“。。。。。。”
  读书?
  穆初夏黑眸瞪大,诧异地险些咬到嘴皮。
  穆初夏很想问她奶,能不去吗?
  可回头瞅着满脸欣喜的爸妈,到嘴的话吞了回去。
  穆初夏对读书是真不感兴趣,这一年来她算是对这个世界有了个彻底的了解,虽是不怎么认同这个世界的观点,但她却也没去反驳。
  虽知道这个世界的人对读书有种迷之执着,但她却不认同。
  读书能强大吗?能打黑大王吗?
  又不能增强力量,读书有啥用!
  。。。。。。穆大魔王个是长高了,但脑袋瓜子却是没怎么变,歪理一大堆!
  穆家大人如果知道她在想什么,绝对会给她一巴掌。
  赵老太其实是不大怎么愿意送穆初夏去读书的,一个女娃子,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帮着做事。村里哪个女娃读书了,还不照样过了!盼春也没读过书,可走出去,村里哪个不翘起大指母夸的?
  可随后又想到穆初夏的那性子,觉得也许送去读书,学多少先不提,但那莽撞又憨直的德性说不定还真能被老师纠正过来。
  赵老太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又曾给人做个丫鬟,多少保留了一些那个年代的认知。知道“先生”一词所代表的意义有多不凡,做学生的有可能会顶撞爸妈,但绝对不会顶撞先生。
  赵老太按着自己的思维一想,觉得送穆初夏去读书,别的不说,但那股子傻劲,绝对还能抢救一些。
  好吧,穆大魔王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芭蕉村博出一个傻妞的称号。
  没办法,谁叫她常识太少,动不动就闹笑话,自家闹闹也就算了,结果她傻不拉几地闹得整个村都知道了,怪得了谁?
  一家人在饭桌上讨论穆初夏上学的事,端着饭碗的穆盼春却一言不发,好似个局外人般,把自己屏蔽在外,任由大伙说得再热闹,都没有出声插过一句。
  张梅担心的事儿,到底还是发生了。
  穆盼春这会儿心头很不舒服,眼睛酸酸地莫名想哭。
  她其实也懂,小妹能去上学是好事,可她心里就是不舒服。当初她到上学年纪的时候,自己爸妈提也没提过一句,可到了小妹这里,二婶却跑前跑后,早早就开始为她做打算。
  她都十二岁了,很多事儿心里都有数。这段时间二婶总是往张家跑,她就多少猜到了一点,那时候她还满心为初夏高兴,希望二婶能挣赢一家子人,把小妹送去读书。
  可事儿定下来后,心底却酸涩得发苦。
  读书……谁不想去读书,读过书的人哪个最后不都出息了的,自己也想出人头地。可……
  穆盼春脑袋稍稍转向周卫红,狠狠压下心底的苦涩,深深吐了口气,眼睛一闭,把到眼眶的眼泪憋了回去。
  这就是命。。。
  当事人穆初夏完全没有要去上学的喜悦,反倒是和穆盼春一样,闷闷不乐地端着饭碗,握着筷子数米粒。
  好烦!
  为什么要去上学?
  大姐就没去,为啥她却得去!
  山上比学校有意思多了。上学有什么意思,整天的对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多无聊啊!
  。。。。。。这才是穆大魔王不愿意上学的真正原因!
  这话说来好笑,今年开春的某一天,穆初夏无意间把她哥的书本给翻了出来,当时穆初夏还以为书是袁向北的,她正疑惑袁向北为啥把学画符的书丢在了自家,她哥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穆福昆见穆初夏在看他的书,还以为穆初夏是喜欢读书,于是兴致勃勃地拉着穆初夏,要教她认字。
  最先教的就是穆初夏的名字。
  穆福昆很认真地教了一个下午,穆初夏最后终于把自己的名字认熟了,可当穆福昆拿跟棍子让她写的时候,她愣是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个鬼画符。
  。。。。。。不对,人家袁向北的鬼画符都比她写出来的字好看。
  穆初夏转着一对眼珠子,迷茫着小脸,从此远离了书。穆福昆叫了好几次,说接着教她认字,可就是抓不住她。一听要认字,跑得比兔子还快。


第64章 盼春哭泣
  穆大魔王是真心不想上学!生在福中不知福的魔; 完全不知道能读书; 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
  穆盼春想上学还不能上; 她这个能去上学的; 却满心不愿。
  看着聊得热火朝天的大人; 觉得自己应该试一下; 说不定就不用去读书了呢。
  于是,她把筷子放到桌上; 歪着小脸问另一桌的大人们:“大姐都没去读书,我为什么要去?”
  穆初夏这傻话一出; 家里人瞬间明白过来; 这丫头是不想去上学了。
  “你大姐年纪大了,当然不能去读书了!咋得,你不想去?”赵老太端着饭碗睨了眼小孙女。
  穆初夏不敢当着赵老太的面儿说自己不想去上学,转着眼珠子; 迂回的道:“大哥比姐还大,他都能去读书,姐为啥不能去; 姐不去,我也不去…”
  穆大魔王拖人下水; 拿穆盼春做挡箭牌。她完全不知道,她这话就像一把利剑; 把穆盼春心窝子捅了个鲜血淋淋。
  穆盼春本来就在极力压制心底的酸涩; 这会听穆初夏这么一说; 眼眶突然一红; 眼泪压抑不住的淌了出来。
  到底年岁小,控制不住情绪。
  穆家人纷纷放下饭碗,转头看向哭泣的穆盼春。
  穆初夏也一脸迷糊的瞅着穆盼春,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就哭了。
  穆盼春不能上学这事,还真不知该如何解说。
  芭蕉村这山沟沟里,就没有一个闺女被家里大人送去上过学。
  在大伙心里,上学这种关系到一家子的大事,女孩子们似乎都被屏蔽在外。在他们的心里,女孩都是要外嫁的,读出来有啥用,长大了还不是便宜了别人!
  这种想法在人们的心底根深蒂固,从来没人愿意去打破。
  如果这次不是张梅这当妈的起先有了这心思,穆初夏怕也就和她姐一样,永远没有进学堂的机会。
  张梅有这心思不是一天半天,去年穆福昆上初中的时候,她就有想过自己闺女的事儿。这还是她有次去镇上赶集,看见好些丫头背着书包从镇里小学出来,她这才起了送初夏去读书的心思。
  可盼春就不一样了,在她到了上学年纪的时候,家里是真没一个想过要送她去读书的,就是周卫红这个当妈的都下意识的没把这事当回事儿!
  这会儿穆盼春细细的哭声,像阵闷雷般打在穆家大人们的心中,心底泛苦,连一向不怎么把女孩子放在心上的赵老太,也莫名地有些不大好受。
  穆初夏还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在一家子人心中划开了一道沉重的口了。
  穆盼春一向好强,从懂事后就从来没有哭闹过,这会儿突然一哭,可把当爸当妈的急得不行。哪怕在他们心中,穆盼春这女娃比不上家里其它兄弟,但到底闺女是亲生的,哪有不疼得道理。
  周卫红这会儿也红了眼,她小心意意得看了眼赵老太,琢磨了一会儿,才试探着说:“娘,你看这…”
  赵老太当然知道周卫红没说完的话里包含了什么,她心底也不好受,可要让她同意送穆盼村去上学,那却是不可能。
  穆盼春和穆初夏不一样,穆初夏除了力气大,能帮着扛下东西外,别的就不行了。可穆盼春勤快又能干,能顶半个大人用。这要把她也送去上学,多花钱不多,家里还得少个人做事,划不来。
  赵老太刚想开口拒绝,一旁一直闷不吭声的穆老爷子开口子。
  “一起去…去吧!能…能认识几个字,也…也不错。以…以后好找人家。盼春年纪大…大了,也…也读不了几年,家里这…这么多人,不…不差她一个人干…干活!”
  穆老爷子以前是没往这方面想,这会儿一想通了,就觉得一个也是读书,两个也是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