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朕养丧尸那些年-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绎过来的时候,战事还未停下,两边仍在胶着。大齐军虽然守着都凌关,稍占优势,不过西陵军苦攻已久,若再不得停歇,只怕也会伤筋动骨。
  情况危急,萧绎立即拍板说要去关外亲自督察军情。
  韩老将军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劝说。当初打淮南王的时候,皇上也是亲力亲为,有好几次甚至亲自领兵,冲锋陷阵,如今虽说重登帝位,但是本质并未有所不同。皇上能亲自上前查看军情,对于兵将来说,亦是莫大的鼓舞。
  阿年也跟在萧绎后头。
  他去哪儿,她便去哪儿。这是来之前就说好了的。
  在萧绎答应让阿年上战场之后,阿年便想就这事同他好好商议一番,可没等话说出口,高行便又从外头进来了,道是前线告急。
  这样的大事在前,阿年的事便显得渺小了许多,不过她也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因此固执地跟在萧绎屁股后头,硬要跟来。
  萧绎也没料到事情会来得这样快,本来打算先答应她,之后再慢慢安排,徐徐图之,哪里想到,前一刻他才刚刚答应了她,后一刻便来了战事。
  他是天子,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自然没有收回来的道理。是以,萧绎还是答应让阿年跟来了,只是叮嘱她不许乱动,更不许乱说。
  好在目前看来,阿年还算听话。
  都凌关建在两山之间,扼要塞,地势险峻,易守不易攻。两军对垒,大齐这边虽遣了不少士兵正面对敌,可更多的还是留在关上,以石做阵。
  萧绎立在关上注视着底下的混战,蹙眉道:“目前我军损耗如何?”
  “约莫有两成。”
  都凌关内只驻五万兵将。此战来势汹汹,他们这边反应虽快,可是损耗还是不可避免。打到现在,两军其实已成胶着之态,再打下去也只会两败俱伤,空耗兵力。
  眼下就看西陵什么时候收手了,不过,这回是西陵与大齐首次大战,以西陵王好大喜功,不可捉摸的性子,便是韩老将军几个,也难以看出此战还能耗多久。
  韩老将军见皇上眉心不展,方问道:“皇上,可要加派兵力?”
  萧绎盯着下头又看了许久,这才摇了摇头:“还不用,西陵军应当撑不了多久了。”
  阿年站在后面,从脚底板到脖子,自下而上都是冰凉一片,不是风大,而是心冷。这是她头一次上战场,也是她头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几乎是眨眼之间就没了性命。
  原来,人的性命真的能这样轻易地被结束掉。
  血流成河,原来真有这样的事。阿年盯着那遍地的血和尸体,眼睛渐渐模糊了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耳边忽然响起一阵鼓声。这一声,好似晴天霹雳,叫阿年瞬间清醒了多来,再看下去,便没有之前的不适了,只是悲恸仍旧还是有的。
  萧绎看完了战况,便准备与众位将军继续探讨下一步的部署,转过身之际,便看到已经呆住了的阿年。
  看着阿年不说话也不动,萧绎心头一紧,以为她又犯了癔症。正要唤人,便看到阿年偏过了脑袋,神色清明地看了他一眼。
  萧绎瞬间放下心来。
  阿年只是不解:“为何不增派援军?”
  这样就可以更快地击退西陵军了不是么?他没看到底下还有那么多的大齐士兵吗,战事越拖下去,便会死伤更多的人,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萧绎面色不改:“听话,回去吧。”
  阿年垂下眼眸:“我想,留着。”
  “留下作甚?”
  “等战事结束,收拢尸体。”阿年应道。
  萧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确定了阿年只是纯粹因为这个原因,并非争强好胜要去拼命,这才松了一口气,“这里不安全,先随我回去,等战事结束,自然会允你前去。”
  阿年闷闷地应了一声,也没有再要求什么了。
  萧绎也知道,今儿这样的场面对她而言冲击有些大。比起指望阿年击退敌军,萧绎更希望她接受不了,乖乖地听从安排呆在后方。
  是以,萧绎明知阿年情绪不对却没有安慰,任由她跟在后头,只当作没看见一般。
  见此情况,先前略有些担心的韩老将军几个倒时放下了心来。
  原本看着皇上待着这样一位姑娘,几个老将军还有些担忧皇上被迷惑,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儿来,不过现在看来,皇上同这位陈校尉的关系也算不得亲近。连话也不说,想来不会是那等关系。
  再有这位陈校尉今日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头一回见识这样的血腥场面,若是一般女子,只怕早就晕厥倒地了,可这位陈校尉自始至终都没有过一声惊呼,连脸色都没变,如此心性,便是在男子里头也少有。
  武状元,果真还是有分量的。
  都凌关外的战事一直打到天黑。西陵军损失远超大齐,不过西陵王素来好脸面,不肯轻易言败,直到天黑之后,战事实在不利西陵,这才下令收兵。
  大齐这边也松了一口气。
  阿年知道大战停下之后,便同萧绎说了她要出去的事。相比上阵杀敌来说,这些还只是小事,萧绎也没有那般担心。
  只是事情再小,他还是让高行带着人跟在了阿年后头,生怕西陵人去而复返,以阿年那钝性子跑不回来。
  有高行看着,他也能放心些。
  阿年自然没有拒绝。
  收拢尸体的并非阿年一人,她出关之后,便看到外头已经有好些人在战场中间摸索了,若是遇到没死透的西陵人,便一刀扎心,若是遇到大齐士兵,便将其抬回去,能救则救,不能救,便只好安葬了。
  西山上的那一片,都是牺牲的大齐士兵的墓碑,有名有姓的,无名五姓的,不计其数。
  阿年仔细地看着每一个收拢尸体的人,他们的脸上近乎麻木,只有在看到还能动或是还能说话的人之后,才会露出一丝类似欣喜的眼神。
  阿年学着他们的动作,也开始在里头辨认起来。
  她也收了几具尸体,正埋头寻找,身后忽然传来一声低咒。
  骂得是西陵人,且声音还颇为熟悉。
  阿年回头,准确无误地逮到了站在她后方的石祯。石祯也没想到出来一趟还能遇到阿年,见她在这儿,亦是一脸的惊讶:“你怎么来前线了?”
  “我不能来?”阿年反问。
  石祯看着这满目血色,低语道:“可能真的不该来吧。”
  他忽然觉得顾晗说得挺对的,阿年是个姑娘家,真的不适合来这种地方。这地方便是他来了,也受不住。
  他弯下身,将一个大齐士兵抱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衣裳,硬是挤出了一丝笑:“这是我手下的兵,我就是来找他的。”
  他手下,也不过十来个人,昨天少了两个,今天少了一个,明天,又不知道会少几个。


  第138章 杀与被杀

  阿年的目光挪到石祯抱着那人的脸上。
  一脸的灰尘; 连血色都已经遮了个彻底; 只是透过厚厚的一层灰,仍然能看出这人的年纪并不怎么大。
  是和阿年一般大的年纪。
  “他叫陈树; 家中行三; 上有两个姐姐; 下头一个才刚五岁的弟弟; 他今年也不过才十八,年纪小,平日里却是个最争强好胜的了; 不过我们都让着他,从来不和他争,这家伙也是个得寸进尺的; 没皮没脸; 明明知道我们让着,却还洋洋得意地同我们吹嘘自己是个本事大的,战无不胜,等到了战场上,西陵军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石祯絮絮叨叨; 一直念叨着,也不知道究竟是在念给阿年听,还是念叨给他自己听。
  “他惯会吹嘘; 把自己说得无所不能,我倒希望他说得是真的,若是真无所不能; 便不会连命也丢掉了。”
  “石祯……”阿年欲言又止,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石祯握着拳头,拼尽全力隐忍着:“阿年你知道吗,虽然这话有些像大话,亦有些不切实际,可是,总有一日,我要杀尽西陵军!”
  阿年沉默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会的,会有那么一天的。
  将尸体收拢完毕,阿年又跟着石祯将收回来的人都葬了。大战过后,死去的士兵不知道有多少,
  因是仓促下葬,连墓碑都十分简单,只刻着将士名讳,或有的连名讳也没有。
  从西山出来后,阿年还是一直陪在石祯后头。
  看得出来,石祯一直在自责,毕竟今天死的是他手底下的兵,日日都在一起,真正如同兄弟一般。可是如今,亲如兄弟的陈树就在石祯的眼皮底下被杀了,是个人都没办法接受。
  好在石祯是个看惯了生死的,他本就是江湖中人,打打杀杀也是常有之事。虽比不得战场,亦十分残忍。石祯自幼在这样的环境里,经历得多了,心性也被打磨了出来。离开西山这么久,他也渐渐放下了,只是对西陵人的憎恶却从未消减半分。
  两人又走了许久,迎面碰上了过来寻人的顾晗。
  阿年停在原地,有些不好意思上去。石祯已经好了许多了,看她这副纠结的模样,便主动道:“想来是过来找我的,我先过去了。”
  阿年嗯了一声,仍旧留在原地。
  石祯上前几步,看了顾晗一眼之后便拉着他走了。
  两个人身上都是脏兮兮的,方才那一战,石祯和顾晗也都参与了。比石祯好的是,顾晗手底下只伤了四五个兵,却未曾伤及性命,方才他跟在军医后头照看手底下的人,一时耽搁了,等听说石祯手下又有人去了,这才想到过来看看。
  没曾想,阿年也在。
  都凌关是前线,但凡来这儿的都是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顾晗怎么也不愿意在这儿看到阿年。他原想问问清楚,可是石祯比他快上许多,转眼就拉着他离开了。
  直到走远了,顾晗才扯开了他的手:“阿年怎么同你在一块儿?”
  石祯无奈:“这话怎么听得这么酸?”
  “我问你正经的。”
  “好,那我也正经回你。她说自己托了人请了一道军令,这才得以上前线来。不过你也看到了,她虽来了前线,却未曾上过战场,想来也是有人护着。”
  至于那人是谁,石祯也不大清楚,不过能有能耐将人调到这儿来,地位肯定不低。再想到顾晗之前说过阿年有心上人的事,石祯便猜测,这个一直护着阿年的,会不会就是她的心上人?
  石祯能想到的,顾晗自然也想到了。
  若说原先只是隐隐有个念头的话,如今这个猜想,已经渐渐明了了。顾晗觉得,可能他已经猜到了那人是谁。
  石祯说完,又不禁问道:“这人既然之前一直护着阿年,怎么不决心护到底,又领着人来都凌关作甚?”
  “想是阿年硬要过来的吧。”
  石祯想到阿年那倔脾气,觉得也对。
  “但愿她不要上战场。”要说先前石祯还想过同阿年并肩作战的话,如今经历了这么多,却是一点儿都不敢想了。
  顾晗何尝不这样盼着呢。阿年事儿说过之后,顾晗又打量了一眼石祯的眼色,试探地问道:“你呢,没事儿吧?”
  石祯笑了笑:“好着呢。”
  “别逞强。”
  石祯摆了摆手,让顾晗别这样唧唧歪歪的。他逞强?他石祯才不会逞强呢,西陵人杀他兄弟,他就要替他兄弟再杀回去,哪怕拼上这条命也没什么可惜的。
  后头的阿年目送着他们离开,这才跟着高行一道回了萧绎的营帐。
  她不是没看到高行的欲言又止,这必定是看到她和顾晗又碰面了,免不了瞎想。只是阿年并不想解释什么。她和顾晗清清白白,解释得多了,反而显得像是她心中有鬼。
  只是高行这样子,叫她心里很不舒服就是了。直到去了萧绎的营帐,阿年仍旧还是一副不大高兴的模样。
  高行怕也是知道这里头多多少少有他的干系,将陈姑娘平安送到皇上身边后,高行便立刻退了出去了。
  人出去了,阿年抱着胳膊坐在了榻上。
  萧绎将人拉到一边,按着阿年的肩膀让她坐在里头的床上:“坐在这儿。”
  阿年不解。
  萧绎也不多解释。那边的木榻是平日里他同众人商议军情所用,每日不知道有多少人坐在上头,即便每日擦拭了,可还是不大干净。萧绎不愿意阿年坐在那上面。
  “今儿去收拢尸体,可吓到了?”
  阿年摇了摇头。
  她有一件事不明白,现在在城墙上不问个清楚只是因为人多,不好多问,如今只有他们两人,阿年自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方才打仗时,为何,不增派援军?”
  若是多派些人手,不就能早点结束战事,死伤的人也能更少些不是么?
  萧绎低声笑了一下,摸了摸她的头:“你想的未免也太简单了些。”
  阿年不明白他的话。
  “今日是两军头一次大战,若是我军这么快就露了底,往后更会受制于人。”
  “我不是很懂。”
  萧绎怜惜地看着她:“你也不需要懂,好好地待在这儿不就行了么?”
  这可不行,阿年立马警惕起来,她可是磨了这么久又吵了这么久才得了这么个机会,可不能被萧绎三言两语就绕到坑里去了。阿年是一定要上战场的,以前只是执着,今日亲眼见到战场是何等残酷,便成了执拗了。
  “你都答应了!”阿年提醒道,“不能,不让我去。”
  “你就非得去不可?”
  “我不管,你都答应了。”阿年还是那句话,她知道萧绎担心的是什么,可是总不能因为担心那些还没有发生过的事,便让她什么也不做吧,“我打得赢石祯,打得赢顾晗,他们都能,上战场,为什么我不能?”
  阿年瞥了他一眼,继续道:“还有,我还打得赢你。”
  萧绎无言以对,这是事实。
  萧绎最终还是没能说过阿年,阿年决定了的事,很少有人能说服得了她,何况如今她人都来了都凌关,再叫她回去,是万万不可能的事。
  不过,萧绎虽答应了阿年,却也没有放开手让她去带兵,而是仔细地给阿年挑起了部下。萧绎原想着要做到万无一失的,可是战场千变万化,他便是有心,也没有这个时间来做到万无一失。
  西陵自从大举攻打都凌关之后,便一直未曾停歇,翌日傍晚再次攻城,且来势汹汹,不可小觑。
  大齐这边亦是严阵以待。萧绎自从来到都凌关之后,便一直没能腾出空闲来,便是阿年的事儿,也多是交给高行段易做的,他自己可谓是有心无力了。
  翌日,阿年仍旧在战事结束之后去了关外受检尸体。
  今儿石祯没有带兵,顾晗也没有,所以两人都没有出来。阿年一个人在前头搜寻着,高行站在后面,远远地盯着。
  阿年弯着腰,在尸体中缓缓前进,周身都是浓重的血腥味,味道大得有些冲。
  忽然间,阿年听到了一道呻·吟声,声音不大,却异常嘶哑。她循着声音望过去,便看到右前方的人堆里有人伸出了一只手。
  那人胸口插着一支箭,且身上穿的,并不是大齐军的衣裳。
  是西陵人。
  他撑着身子,已经看到了阿年。看到面前的人是个姑娘,那人眼睛募得一亮,用着不熟悉的大齐话,挣扎道:“救,救命!”
  只这么几个字,便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过之后,便吐了一口血,无力地瘫在地上。
  阿年愣在原地。她嗓子有些发痒,盯着那人,一步一步地挪了上去。
  那人听到了动静,面上一喜。
  虽然不大可能,但是姑娘家向来心善……
  阿年在他身边停下,缓缓蹲下身子,看着他的脸。这是个西陵人,倒在他身边的,是两三个大齐士兵,或许着两三个人,就是他杀的。
  如今,他却向自己求救。
  那人忽然激动起来,嘴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许多话来,只是都是西陵语,旁人根本听不懂。他看着阿年,满眼的哀求,他想要活命,想要阿年救他。这点毋庸置疑。
  看出了阿年的游移不定,那人眼中逐渐迸发出异彩。
  阿年犹豫了一下,就在那人以为她要答应的时候,迅速拔出了手中的短刀,手起刀落,血花溅落一地。
  与此同时,阿年听到了背后响起的一道声音,好像是匕首落了地。
  她回过头,看到那人举在半空中的手也缓缓地落到地上。


  第139章 石祯遇害

  冷风吹过; 阿年哆嗦了一下; 背后却忽然生了许多冷汗。
  她深吸了一口气,镇定地收回了短刀,略过这个西陵军,继续搜寻下一个。战争过后; 留在战场上的并非都是已经断气了的,还有许多是身受重伤,若救治及时,多半可以活下来。昨儿阿年是跟着石祯一块儿的,便是看到了西陵军,也是石祯上前补刀,阿年虽亲眼目睹了石祯手起刀落的杀人经过; 可是因为先前那一遭已经叫她有了准备; 所以那时候再看到也不觉得有什么。
  而今天,石祯不在; 这是阿年头一次,自己杀人。
  站起来的时候,她感觉自己腿肚子都有些抖,手腕也有些无力,踉跄了好几下方才站稳。
  看着别人杀人和自己杀人,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可阿年也庆幸自己还是下了手,若是再晚一点,只怕被杀的那人就是她了。想到此处,阿年的心又硬了许多。
  西陵军本来就该杀。
  有了第一次之后; 接下来便简单多了,阿年又解决了好几个残余的西陵军,这才抹了一把脸,穿过城门往自己的营帐里头走去。
  动手是动了手,哪怕如今再叫阿年动手,她也能面不改色地将人杀掉,但是她到底还是经历地太少了,有些紧张。
  她很累,得缓一缓。
  高行目送着阿年进了营帐,这才转了身,匆忙赶去皇上身边。
  营帐里头依旧还有人,高行听着里头的议论声,知道自己不该进去打扰,便站在帐外,同段易并排而立。这一等,便是一个下午的时间,知道过了晚饭的点,几位将军才终于商讨完毕,从营帐里头出来。
  他们一出来,高行便在外头报了一声,得了允许之后方才今去,将今儿陈姑娘的事儿禀报皇上。并非是高行多此一举,而是皇上之前便有吩咐,让高行每日都要汇报一下。高行如今也只是奉命行事。
  待听到阿年杀了三个西陵军之后,萧绎难得沉默了一阵。
  半晌过后,高行才又听皇上问道:“阿年如今怎么样了?”
  “陈姑娘从外头回来之后便一头扎进了营帐中,看脸色仿佛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头一次经事儿,有些不大习惯。”
  “多叫些人看着。”
  高行连忙应了,又问萧绎可还有什么吩咐,萧绎犹豫了一会儿,只摆了摆手人,让他退下。
  他也想去看看阿年,只是挪不开身。况且,阿年若是想上战场的话,终究是要经历这些的,倘若她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那也不用再费什么功夫了,直接听他的,回后方待着便是。
  萧绎嘴里说着不担心,可入了夜,却又吩咐高行往那边去了一趟,看看阿年可有什么事没有。
  高行哪里还能有不应的道理。结果去了一趟之后,发现陈姑娘早就已经睡下了。
  高行对她也是敬佩了。
  阿年回来之后便倒头大睡,睡过一夜之后,早上醒来也是迷迷糊糊,许久没有缓过来劲儿。不过听到底下人说昨儿高行过来了一趟,她却瞬间想到了萧绎。她知道,这肯定是萧绎叫人过来的,萧绎肯定什么都知道了。
  若是她接受不了,必定只能回去。
  阿年是绝对不能回去的,遂只能逼着自己振作了起来。白日里大齐和西陵依旧开了战,阿年站在城墙上面看着,等战事过后,再过去补刀。
  如此过了两日,终于将自己给锻炼了出来,心肠也硬了,下刀也快了,就连如今看到了血,也再没有别的异常了。
  这日一早,阿年正准备出营帐,便听到外头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号角声。
  这声音阿年再熟悉不过了,每每战事起,军中便有这样的号角声,声音震得人心慌。阿年穿戴好盔甲,带着自己的红缨枪,快步出了营帐。
  主帅帐外,正跪着一群请命出战的小将。
  阿年扫了一眼,发现顾晗和石祯都在里头,便立马放了心,将红缨枪往地上一横,索性跪在了石祯旁边。
  顾晗看到阿年过来,眉头皱的死紧,也不管之前有多少尴尬了,直接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这话阿年就不爱听了:“我也想,出战。”
  凭什么他们能跪在这儿自己就不行,她也是锻炼过来的人好不好?
  阿年跟在众人后头等着里面的回话。军中的几位老将军老当益壮,领兵作战全然不是问题,可是大齐这边总不能每次都派那几位老将军上阵,总要让底下年轻的小将也都出头的机会。
  报效国家,歼灭西陵军,这是每一个年轻小将心中的梦想,如今,阿年也快要被他们同化了。
  顾晗还想说什么,只是被石祯一个眼神给制止住了。何必呢,反正跪了也未必能上战场,在这儿讨阿年的烦做什么?
  不多时,高行从里头出来,让众人进去说话。本来无事,待看到阿年的时候,高行却突然愣住了。
  阿年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掠过人,跟在众人后头进了营帐。
  高行后知后觉地将帘子放下,等再回去的时候,方才有了不好的预感。这陈姑娘,莫不是又想折腾什么事儿吧,还嫌折腾皇上折腾得不够吗?
  诚如高行所料,萧绎在看到阿年也在其中的时候,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
  好在他知道分寸,只冷了那么一会儿便移开了目光,再次看向旁边的几个,镇定自若地吩咐了下去。
  顾晗石祯为前锋,李乘风陈琦为左右卫,各领五千兵马,即刻出城迎战。众人领命,叩谢过后,当即转身而出。
  眼瞧着众人都走了,丝毫没有带上她的意思,阿年这才着急地站了出来。她呢,她还在这儿,怎么能忘了还有她呢?
  萧绎没有说话,韩老将军却看不顺眼了起来,轻笑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嘲笑还是其他:“怎得,陈校尉也想领兵出战?”
  阿年挺起胸膛:“自然!”
  “陈校尉可曾带过兵?”
  阿年忽然没了声音。
  “可曾知晓排兵统兵之法?”
  阿年眉头微蹙。
  “既然全都不知,敢问陈校尉又是哪里来的信心,竟然还想着要带兵出战?这是两国之争,并非儿戏,还望陈校尉心中有个计较再说大话!”
  阿年不服气:“上阵杀敌,知道打败敌人,不就行了?”
  “口气倒是不小。”
  顾老将军看了半天,却不想韩老将军这样的愤慨,他只觉得这个陈家小姑娘挺敢想的。不过年轻人呐,敢想敢拼也挺好的。顾老将军对阿年观感一向不错,眼下也主动开口替她说了一句话:“口气确实是大,不过,这话既然说出来了,不妨让陈校尉证明给我们看看,如何?”
  韩老将军冷着脸,不说话。
  顾老将军又笑着看向皇上。
  萧绎沉吟许久,目光落到阿年身上时,见她满脸的焦急,心中只一堵。他缓了缓,终究还是道:“便依顾老将军的意思吧。”
  阿年正要咧嘴,忽然又听他道:“陈校尉。”
  阿年一愣,旋即想起什么,立马跪了下来,喜滋滋地听命。
  “速领三千人马以充援军,前线若有不敌时,再领援军出关迎战。”
  援军?原来只是援军啊。阿年失望了一会儿,不过想到有总比没有好,又立刻收拾好了心情,叩头谢恩。
  萧绎目送她出去,心中复杂万千,但更多的,还是担心。即便是作为援军,他也还是担心阿年出事。
  高行和段易两个向来乖觉,不等萧绎吩咐,便起身跟了上去,不近不远地跟在阿年身后,一同出关。
  手握三千兵马的阿年,神气十足地来到了都凌关外。
  战事早已经打响,阿年站在城墙上头,寻了好久才依稀寻到石祯和顾晗两人的影子,两人离得不远,很有些并肩作战的味道。
  阿年看着战况,心中既希望自己能早日下去,又不大希望自己会下去。
  高行和段易面无表情地跟在后头,他们俩没别的想法,只希望陈姑娘能完完整整地来,再完完整整地回去,到时候他们也好同皇上交差。
  不远处便是西陵后方。
  西陵几位将领占据高地,亦在俯察军情。只是越看下去,西陵的几位将领面色便越难看。一众西陵将领中间,唯有一人显得与众不同些,无他,此人是大齐人,生的同他们不一样。
  正是因为这份不一样,导致韩公望在西陵军中也颇受质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说法在西陵人心中亦是真理。
  眼下,便有一西陵军官指着战场上的顾晗说道:“听闻韩先生擅箭,素有百步穿杨之美名,如今我军不敌,还望韩先生务必取中那名小将性命。”
  众人都看好戏般地望了过来。
  韩公望心知众人有意刁难,却不得不迎难而上。好在他箭术确实不错,隔着这么远,若想一击毙命,也没甚难处。如今坏就坏在战场上千变万化,不好瞄准。
  见韩公望应了下来,西陵这边的几位将领当即叫人拿了弓箭,作壁上观。
  若是可以,自然最好;若是不行,那今儿韩公望怎么也得吃吃苦头。
  拉弓上箭,韩公望对准场中的顾晗,片刻后,箭离弦而去。
  西陵将领瞪大眼睛张望。
  场中,顾晗一刀挥退前面的人,却见前面一个虚影袭来,顾晗一惊,连忙避让。
  银白色的羽箭擦着他的脸飞了过去。
  顾晗心有余悸,不待他回过神,面前又一支羽箭飞来,顾晗正欲后退,后面的两个西陵将领像是提前预备好一般,一左一右举刀冲来,直直地对着顾晗后背。
  腹背受敌,退无可退。
  顾晗挥刀斩断羽箭的时候,便知自己是死路一条。可谁知,背后忽然又起了一阵刀剑相击之声,接着,便又是一刀刺骨。
  石祯背靠顾晗,杵着锏,干咳了一声,缓缓地喘着粗气。
  “早知道,这么疼……”他就不挡了。
  顾晗迅速回身,看到石祯,只觉得脑子都空了。
  两个西陵小将一招不成,便又立马攻了上来。方才他们一刀被石祯拦住,一刀被他用身子接住,如今却是没有人再挡着了。
  两人逼近,顾晗本能地提刀,护在石祯前头。


  第140章 凶兽下山

  “随我出兵。”
  城墙上; 阿年如是吩咐。
  高行与段易对视一眼,不得不劝道:“陈姑娘三思,我军并没有败落的迹象; 如今仍占上风; 并没有要出动援军的必要。”
  段易也跟着附和:“是啊陈姑娘,如今却是没有出兵的必要。”
  阿年猛地回过头,眼神猩红,低吼道:“我说,出兵!”
  高行被她吓了一跳,再不敢说话。
  出兵……就出兵吧。反正有他们跟着; 应该也出不了事情的。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