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养丧尸那些年-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一七令
文案:
阿年曾经是一只小丧尸,青面獠牙,面如死灰,在丧尸界美得不可方物。
一朝穿越,她失去了引以为傲的长相,自卑不已。好在后来她见到一只更丑的,看着他,阿年终于找到了自信:)
萧绎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直到他被阿年捡到。
被饲养的那些日子里,萧绎不是没想过逃,只是每次都迫于武力,以失败告终。萧绎指天发誓,终有一日他会东山再起,然后斩了所有欺辱过他的人,包括这个正在吃肉的丑八怪!
“说了多少遍,不能吃生肉!”萧绎怒吼。
阿年眨了眨眼睛:“我烤了。”
萧绎:“……没熟,再去烤一遍。”
阿年:“哦。”
今天也是操心的一天呢。
PS:女主是只迟钝的小丧尸,一根筋,不聪明。男女主性格都有缺点,和谐看文,勿喷。
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欢喜冤家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阿年 ┃ 配角:萧绎 ┃ 其它:
第1章 小丧尸捡人
才过正月。陈家村这一带,年味儿早已经消散地干干净净,原本干寒的天气因为昨儿夜里下了一场雨,变得又湿又冷。
阿年站在陈有财后头,手里还捧着一只半旧的陶碗,里头放着两个硬邦邦的冷包子。包子已经有些放得有些僵了,可是阿年还是没舍得扔。
她这一身衣裳也没有好看到哪里去。掺着柳絮芦苇做得袄子本来就不暖和,方才走路的时候跌了一跤,沾了地上的积水不说,还蹭了一身的泥,湿哒哒地挂在身上,不仅脏,还邋遢。只是阿年现在还有些缓不过来神,只睁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面的木头牌子,根本顾不得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模样。
李氏在边上看着阿年这样子,暗暗摇头。原本就是个傻子,现在二弟去了,以后可怎么是好啊?
陈有财安顿好了二儿子,回头看到又呆住的阿年,心中复杂,一时又气不过,伸手狠狠地抽了一下阿年的脑袋。
“还不快给你爹磕头!”
阿年被他拍地往前一跪,膝盖朝下,却还是小心地将包子护在怀里。
陈有财气地直喘着粗气,只是好歹没有再打她。
阿年小心翼翼地将陶碗放在边上,擦干净墓碑上面的泥土后,一连磕了好几个头。直到大伯母李氏看不过去,叫她停了的时候才勉强停下来。抬头的时候,额头已经磕破红了一大块了。
“这孩子,心意到了就行,你爹也舍不得你这样磕头。”李氏打量着公公的脸色说道。
果然,李有财听到这话,只皱了皱眉,没有再为难这个“孙女”,开口道:“行了,回去吧。”
人已经没了,丧事也早就结束了,今日只是过来磕个头的。李氏忙对阿年道:“听到没,快起来,瞧你那衣裳,才穿没多久就脏成这样。”
李氏光看着就觉得眼睛疼,嫌弃的。见阿年不动,她只好弯下身给她拍了拍膝盖上的土。
阿年怔怔地由着李氏摆弄。她傻归傻,可也知道,里头埋着的那个人是她爹。那木牌上写着的几个字,其中就有她认得三个:陈大江。那是她爹的名字。
阿年不识字,但是她爹说,别的字可以不认识,她爹她娘的名字,还有阿年自己的名字,不能不认识。陈大江三个字,是她爹一笔一划教她写的,她对这三个字尤其敏感。
可惜阿年并不是她爹的亲生女儿,她是被她爹捡来的。
阿年是一只小丧尸,还是一只曾经以美貌叱咤整个丧尸届的翘楚。至于她为何会变成这样,从前是各种模样,又为何会来到这里,阿年一概不知。她还是丧失的时候脑子就不大好,如今来了这里,更不够用了。
除了美貌,作为丧尸的阿年曾经一无所有。
直到她遇上了她爹。
两年前她被陈大江捡到,自此便住在陈家,她不晓前事,不通语言,不辨是非,如若未曾遇上陈大江,只怕离死也不远了。
被捡回来的这两年,是阿年最幸福的两年。她娘早逝,她爹说她生得和她娘很相像,给她取了阿年的小名,待她若亲子,事无巨细。
阿年一直都知道,她爹的身子没有那么好,只是她没想到,原来一个人的身子,竟可以差到这个地步。
她爹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开始生病的,这场病和往常不一样,似乎生得格外厉害,也格外久。阿年记得,那个长着胡子,身上挂着箱子的老头来了他们家好几次,每回来都要摇头,阿年很讨厌他摇头,所以十分不待见他。最后一次,她爷爷让大伯去请,请了好久那人才过来。只是才看了一眼,便很快离开了,临走时不知和她爷爷说了什么话。
从那之后,阿年就感觉到,家里人似乎对她不一样了。她连话都说不完整,更不用说想明白这些了,好在阿年本来也不在意这些,她就只守在她爹的床前,但凡她爹吩咐她什么,阿年都会异常高兴。
四天前,阿年听到她爹念叨了一次以前她娘做的包子。
自从她爹病了之后,阿年便跟着爷爷奶奶吃了,每日吃得很简朴,哪里还能见着什么包子。只是阿年是个一根筋的,记着包子的事便就一心只想着包子。
她不仅惦记着,还悄悄拿了瓦罐里的铜板,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摸到了草市的边儿,磕磕绊绊地说清楚了话,买到了三个包子。
阿年揣着包子,一步一步地挪着步子往回赶,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回家里。顾不得家里人的骂,赶紧将怀里的包子送给她爹。
阿年觉得,她爹当时还挺高兴的,夸她孝顺,又夸她懂事儿,几口吞了一个包子,连气儿也不带喘的。吃了之后还从床上爬了起来,摸了摸阿年的头,将剩下的两个包子递到她手上。
阿年抱着包子,犹豫不绝,也没注意到她爹说什么,依稀好像听到他要出去一趟,叫她在家里乖乖吃包子。等阿年从包子的味道里回过神,再抬头去看的时候,她爹已经不在了。
阿年从床上滑下来,后知后觉地感到不对劲。
阿年走路从来都是慢慢的,再急也走不快,但凡快了些就要两腿打绊最后只能跌倒,这点家里人都知道。
只是那天,她不知道从那里使出来的力气,一下子奔了出去。走了许久,才在后院外头的那棵老树看到了她爹。她爹正在弯着腰干吐,刚才吃的包子已经全吐出来了,胃里剩下的那点酸水,也一并吐了完全,已经没有东西可吐了。
阿年偷偷地走了回去,坐在凳子上看着墙壁发愣,乖乖的。
她爹过会儿才又回来,这会儿精神抖擞,完全看不生病的样子。阿年觉得他不对,只是她爹并没有给她说话的机会,坐在床上后,拉着她交代了许多,又让她叫爷爷和大伯三叔过来。
他们说话的时候,阿年被赶到了外头。
她头一次觉得,害怕了……
也是那一晚,她爹去了。
一切都发生地猝不及防,明明昨儿阿年还一心给她爹买包子的,只是那人已经没有了气息,身上也僵硬了下来,没有一点动静。阿年唤他,他也不会像往常一样惊喜地看过来,笑着摸摸她的头了。现在,他又被关在棺材里,被埋在土里,阿年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地失去他了。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像她爹这样疼她的人了。
阿年跟在李氏后头,看着手里的两个包子。阿年这两天一直在想,她爹去世,是不是因为这两个包子?
可是这是她爹给她的最后两个东西,阿年舍不得扔。想了想,她还是伸手将那两个包子拿了起来,小口小口地啃着。
私心里,阿年有一点盼望着吃了这个自己也能死掉。只是她爹说过,要让她好好活着的……
陈有财看着又生了一阵闷气,真是个不中用的东西,一天到晚除了吃就只知道吃!
陈大海见父亲又要发火,杵了杵边上的妻子。李氏扫了一眼,当即会意,想也没想就上前拍了阿年的后脑勺:“你这丫头,家里那头猪都没你馋,吃吃吃,就知道吃,放馊了的东西都吃!”
有点痛,阿年揉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还吃!不准再吃了,听到没!”李氏色厉内荏。
阿年指了指包子:“爹,给的。”
李氏立马闭上了嘴,偷偷打量了一下李有财的脸色。
“唉……”李有财想到自己那不省心的二儿子,想到家里病倒的老伴儿,忽然叹了一口气:“造孽。”
他背着手,忽然没有了再发火的力气,一步一步,佝偻着身子往前走。不过几天的功夫,竟像是一下老了好几岁。
瘦巴巴的,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了似的。也是,突然间没了一个儿子,不得像是剜了一块儿肉似的。
留下的几个人都不好受,陈大海和陈大河这两个做兄弟的,更加不好受。爹娘命苦,操劳了一辈子就为了他们兄弟三,临老了,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出了这样的事儿,谁也不会舒服。
回了家,几个人也都没有说话,默默地回了自个儿的屋子。看着大嫂去了厨房,王氏眼神一闪,快步进了自家的门。
阿年站在原地,盯着三婶一动不动。
王氏心里头有话,才刚扣上门,便挥手打发一对儿女去一边玩儿,自己却拉着丈夫说起了话来。
陈家人少,陈有财和陈阿奶一辈子只生了三个儿子,长子陈大海,次子陈大江,幼子陈大河。兄弟仨都随了陈有财寡言的性子,都不大讨喜,只是陈大江因为在三兄弟中既非长,又非幼,自小得到的关爱便少些。
直到后来生了一场大病,亏损了身子,陈阿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忽视了这个儿子许多时了。许是天意弄人吧,等二老明白了要关照关照这个二儿子的时候,陈大江的身子骨已经伤了根儿了,村里那个周半仙,更是断言了陈大江活不过三十岁。
周半仙算命一向极准,有了这批命,村里村外谁还敢将女儿嫁到陈家来。是以陈大江的婚事拖了又拖,直到后来实在没了法子,陈阿奶才恍然想起来,自个儿娘家似乎也有个身子骨不好的侄女儿。
陈阿奶本来也不想让儿子娶侄女儿的,只是她也不能看着儿子连个媳妇也没有,两家一合计,便定下了这桩婚事。
成婚后,这对夫妇倒是过了几年恩爱的日子。陈家虽未分家,却也析了产,陈大江侍弄庄稼不行,却不知从哪儿得了这养花的本事,这病怏怏的两口子,日子也过得下去。
可小张氏是个没福气的,前几年就去世了,走得时候也没给陈大江留下个一男半女的。陈有财夫妇当然不愿意看着二儿子绝后,既没人愿意嫁给他,便只好在余下两个兄弟身上动心思。
陈大海和陈大河都是娶妻生子的,陈大海同李氏有一儿一女,长子叫陈小虎,今年已经十五岁了,眼下还在县城的饭馆里头当学徒,一月里也见不到一次。另有一小女叫陈芸娘,比小虎小了四岁。陈大江和王氏膝下也有一长女,名唤慧娘,比芸娘小一岁,另有一子。当时陈有财提出过继的事,王氏才生了小儿子陈文不久。
王氏心里明白,陈小虎是长孙,不可能过继,要过继的,多半是她怀里的这个还不到一岁的宝贝疙瘩。王氏舍不得小儿子,自然不愿意答应。
原以为陈大江会求一求的,没成想他也硬气,没多久便从外头捡回来一个女娃娃。那眉眼,竟然和死去的小张氏有三四分相像。张氏生的不差,这捡来的女娃娃更是水灵,只可惜,是个傻子。
谁家愿意养一个傻子啊,路也不会走,话也不会说,脸上连个笑模样也没有,整天都傻不愣登的,怪丢人现眼。可陈大江偏偏在这事儿上执拗上了,硬是要养,不仅要养,还当伺候祖宗一样的养着。若非已经析产,三家各过各的,只是名义上合籍,陈大江这做派,只怕是要被赶出家门去的。
说来也怪,自打这傻子来了之后,陈大江的身子便不知缘由地一日好过一日,连病也生得少之又少了。
陈有财夫妻俩这才没有再提要将那小傻子赶出去的事。王氏琢磨着,他们心里只怕还盼着那小傻子是个福将,能保着陈大江一辈子平平安安,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
这不,陈大江一出事儿,陈有财对那小傻子的态度就不一样了。说是孙女,可是没亲没故的,又不是真有福气,连自己儿子的命都保不住,不膈应才怪呢。王氏拉着陈大河:“你说,爹他真的要把阿年记到族谱上?”
陈大河拿干布抹了一把脸上的湿气:“不是已经定好了的事么,爹都答应二哥了,肯定会记的。”
“我不过是看着爹这些日子对阿年态度也不算好么。”
“好与不好,以后都是咱家的人。”陈大河对此倒没怎么介意。
“那户籍呢,也要上?”王氏追着问道。
陈大河沉沉地嗯了一声。
王氏皱着眉:“阿年是从外头捡回来的,不是本族人,二哥要认她当女儿,那也只能是乞养了。只这乞养也有乞养的规矩,阿年早已经过了三岁了,不在那年岁里头。”
陈大河打断了她的话:“别管那些了,爹总会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两人心里也都知道,无外乎就是塞钱呗。
陈大江留下的钱,只怕一半儿都得用在这儿上头。里正那边要打点,县城的几个小吏,都得打点。里里外外加起来,可不得费不少钱。
想要个正经的身份,哪里又能有这么容易。至于这剩下的,就是阿年以后的口粮和嫁妆了。钱倒还是其次,主要是,二房还有屋子和田产……
王氏看了一眼那边还在玩闹的小儿子,眼睛一转,忽然道:“要是当初咱们将文儿过继给你二哥,兴许就不会生出这样的事了。”
陈大河动作顿了顿:“怎么突然又说起这事儿了。”陈大河舍不得儿子,但更不愿意让二哥绝后,所以那事没成之后,他心里也十分不好受,“当初你可是不愿意的。”
“那不是才生了文儿,生怕他过给二哥,以后与咱们生分就吗?”
陈大河低着头,含糊地咕哝了一句,合着现在就不担心了?
“你嘀咕什么呢?”
“没什么。”二哥没了,他心情不好,不想再往下说。
王氏心情也不好,没来由的。只是她又不好在丈夫面前表面出来,所以千言万语,也就只能感慨了那么一句:“都是命啊,要是二嫂留了个后,也不至于弄成如今这个地步。”
“阿年也孝顺。”半晌,陈大河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你知道什么?”王氏哼了一声,“没儿子,外头人说起来总归会笑话的。再说了,阿年再孝顺也不过是个傻子,不中用,之后长大了,嫁了人,那也是别人家的了。能不能记着二哥还是两说。没了儿子,那可是绝户。”
王氏添了把火:“前些日子我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还听到几个妇人在嘀咕,说的话那些话可不好听。”
“嘴碎的娘们!”陈大河不爱骂人,这时候也动怒了。
“虽说她们说话难听了些,但道理总归还是一样的道理。二房总得有个儿子,我看,家里也只有文哥儿合适了。”
陈大河没有接她的茬:“再说吧,爹还不一定同意呢。”
“只要说了,还怕爹不同意?文哥儿可是爹的亲孙子,二哥的亲侄儿。断不能便宜了外人。”说完,王氏又睨了陈大河一眼:“得了,你不上心,那就我来说,定把这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
夫妻俩说着话,外头窗台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动静。王氏话头一止,看着窗台狐疑道:“谁在那儿……你快去看看!”
陈大河不得不站起来去看,伸头往外一看,什么东西也没有。他回头对王氏道:“没啥呢。”
王氏嘀咕了一声怪,却也没有多想。
陈家院子里,李氏瞅着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阿年,唤了她过来,将手里的水桶交给她:“家里没水,去河边打点。”
家里骤然没了一个人,婆婆还病倒了,李氏这个做大儿媳的,可不得忙活着灶上的事儿。去的人已经入土为安了,可活得人总还要过日子吧。李氏不知道以阿年的脑袋瓜能不能多想,可是到底担心,还是安慰了一句:“好好做事儿啊,别的都别想了。”
想也没用,护着她的那人已经去了。
“哦。”阿年呆呆地应了一声。
“去吧。”
阿年接过水桶就转身走了。
只是她刚才蹲地有点久了,这会儿腿有点不舒服,是以走得更慢了。李氏看她走了半点只将自己挪出了篱笆外,心里暗自琢磨开,这腿脚也没毛病,怎么就是走不快呢。
看着就急人。李氏站在那儿摇了好一会儿的头,最后猛然想起锅里的饭还在烧着,一拍额头,赶忙冲回去。
另一头,阿年拎着水桶,晃晃悠悠地往河边赶。
陈家村除了几个富户,余下的人家都没有水井,吃水都得去河里打。好在那条河离村子也不远。
阿年这会儿心里存着事儿,走路的时候也闷闷不乐的。走到半路,远远地看见几个男童在那儿玩笑打闹。
要是平时,阿年肯定躲都来不及,这伙人,私底下总爱欺负她。阿年动作慢,又说不过人,不好跟他们正面冲突。只是今儿,她却停了下来,不近不远地站着,望着那群人。
阿年眼珠子动了动。男的,还是孩子……
她爹说过,三婶不想把文哥儿过继到二房。正好,他也不稀罕。如今人都走了,阿年并不想让她爹再有一个他不喜欢的儿子。只是,没儿子,真的会被人嗤笑?
阿年不太懂,但是她不想让她爹被人笑话。阿年心里蠢蠢欲动,不过很快又将念头压下来了。就算是儿子,这也是别人家的儿子,眼馋也没用。
她晃了晃身子,继续朝前头。走到河边的时候,旁边已经没有人了。阿年拎着桶,弯下身子打了大半桶的水。
她力气极大,拎这一桶水完全不是问题,
正要回去的档口,阿年动了动耳朵,突然止住了动作。阿年回过头,河面宽广,那边除了一丛枯芦苇,再没有别的了。
“咚”地一声,阿年将水桶搁到地上,慢慢将身子挪过去。这是一片枯死的芦苇丛,平时并不会有人过来。她走过去,轻轻将芦苇叶拨开——
芦苇边上,躺着一个穿着绛紫色衣裳的人,脸朝下,只依稀从身形中分辨出,这是一个半大少年。
阿年眼睛一亮。
第2章 果断敲晕
那人躺在芦苇叶中间。
阿年踩着芦苇叶,一路朝着那儿走过去。芦苇叶本来就长在水边,她才往前走了两步,鞋子里便进了水,脚一踩,就有汲汲的声音,凉飕飕的。
阿年将将在那人旁边停住了,蹲下来,摸了摸这人身上的衣裳。虽然泡了水,身上也沾了不少脏东西,可是即便如此,也比她身上的麻衣要好看得多。
滑溜溜的,真是好摸。阿年听她爹说过,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才能穿上这样的衣裳的。只是他都变成这样了,应该也是没人要的。阿年心中带着期待,有点迫不及待地将人给翻了个个儿。
这一看,一颗心当即碎了好几片。
“寒碜!”
她努力憋出两个字,还是她爷爷平日里最爱对她说得两个字,心里说不出的失望。这鼻子眼睛,哪儿有半点出彩的地方。
这可是她挑中的人,得带回去。至于丑不丑,她不嫌弃,反正她长得也不好看。
谁知刚准备上手,那人忽然有所感应,动了一下手指。阿年吓了一跳,呆了片刻,竟然见他就这么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阿年正犹豫着要不要将他背回去,那人忽然瞥到了她,似乎是惊了一下,而后便伸手掐住了她的脖子。
阿年:“……”
这人,莫不是什么傻子吧?她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啊。
不过,在水里泡了这么久的人,能有多大的力气。可是阿年还是有些生气,她觉得这人有点没心肝,鼓了鼓腮帮子,猛地推了一把。
阿年下足了力道,那人往后一倒,脑袋猛地磕到了地上,又昏了过去。
拍了拍手上的脏泥,阿年这才站了起来,随意地扯起他的右腿,夹着靴子,不急不换地往回走。人有点重,可这也不碍事。路过先前那地儿的时候,阿年又看到了被晾在一边的水桶。
差点忘了这个,阿年拍了拍脑门。
这会儿已经中午了,原先在那边玩闹的几个男孩儿也都被家里人叫回去吃饭去了。也亏得他们回得早,要不这会子看到了这个,回头又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样的话了。
陈家的院子里头,李氏也早就在等着阿年了。陈有财和陈大海已经坐上了桌子,菜都摆上桌了,结果愣是半点都没见着人影。陈有财本来就不高兴,这会儿更是挂了相。
“打个水打到现在都不回来,一家人都等着她,架子还真是大。”
陈大海笑地憨厚:“爹您又不是不知道,阿年腿脚不利索,走不快。”
“又不是两三岁的人,还走不利索,我看呐,她根本就不愿意走,都是被你二弟宠出来的。”陈有财哼了一声,倒也没说要教训她什么的。
李氏赔笑道:“爹您先吃,谁敢叫您等啊。阿年那死丫头,定是又在哪儿耽误了,回头她回来,看我不捶死她。”
她擦了擦手,转身将粥菜盛到李有财面前。农家粮食少,只在收粮的那几个月能一天三顿的,吃得好一些,饱一些。眼下家里粮食不大够,也只能紧着早上和晚上了,中午这一顿,只吃些稀饭,配着些红薯饼子,应付应付就过去了。
陈有财夹了块饼放碗里:“你娘那儿——”
“送了,一早就做好了送过去了,芸娘正在里头伺候着娘吃呢。”
陈有财点了点头,一声不吭地喝起了稀饭。
李氏也坐下吃了,才吃了几口,便听到外头有声音。她知道公公不大高兴呢,只好自己出去看看。
李氏有心在公公面前发作阿年几句,心中打了个腹稿,想好了要骂人的话。前脚踏出屋子,还没来得及骂出声儿,倒是被眼前的场面给吓地周身血气直往头顶上涌,差点没站住脚跟。
“你——”扶着边上的门框,李氏心肝儿都在颤抖,“阿年你这个死丫头,在那儿捡了个人回来,真是要人命!啊?”
实在是眼前这情况太过骇人,那人……该不会是死人吧。
李氏吓得一把抡起旁边的扫帚就往阿年身上招呼,一面颤,一面骂道:“作死呢,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你爹才没了,你折腾个什么劲儿!”
阿年抱着头,嘴里嘶嘶地叫唤着,倒也没躲。
屋子里的两个男人都听到这话,心头一凛,当即放下了筷子,几步走到屋子外头。当下,就看到阿年站在院子里,一手拎着水桶,一手拖着一个人,披头散发,不晓生死。
陈有财气地话都说不出来了,指着阿年,嘴里哆嗦着:“个混账东西!”
那人是能往家里捡的吗?父女俩都是什么臭毛病!
还是陈大海机灵些,赶紧冲李氏使了个眼色。两人顾不得捶阿年,连忙将那人接了过来。李氏等看到那人的脸,又是倒抽了口凉气。
就是在地上拖了这么久,脸上磨破了不少皮,即便蓬头垢面,那也是一张好看到极点的脸,比他们家这败家玩意儿还好看几分。李氏定了定心神,半天才狠狠心伸出手指头往前探了探,复又松了一口气。
没事,活的!
李氏一脸轻松。陈大海和陈有财见状,也庆幸不已。要真是断了气,那可有得麻烦了。
“你就这么把人拖回来的?”李氏横了阿年一眼。
“嗯!”阿年有点骄傲。
还点头,李氏都气糊涂了:“就你能,别人躲都躲不及呢,你咋这么能耐呢?”
阿年挠了挠头,大伯母怎么和奶奶似的,一言不合就夸人呢。
李氏看她这表情,心里都快呕死了。
夫妻俩将人挪回了里屋,这才开始审问起了阿年。只是方才的动静有些大,原本窝在屋子里的李大河两口子也都过来了。
看到屋子里躺着一个外人,两人也都惊住了。王氏心细些,一把扯过那人身上的玉佩,放在手心里打量了一眼:“啧啧,这还不知道哪家的公子哥?”
王氏即便没见过什么好玉,也知道这种成色的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戴的。那玉佩通体莹白,既没有刻字,更像是一个玉牌子,只在玉牌子后头,有个弯弯绕绕的图,比起字,更像是符,一叠一叠的。王氏数了数,好像有九叠。
再看这人的衣裳,也是不俗的。王氏回头,难得给了阿年一个好脸色:“咱们阿年这回可捡对人了。”
陈有财冷笑一声:“是不是个麻烦还不一定呢。”
大户人家又怎么了,就是大户人家,是非才多。更何况这人既然能被阿年捡到,应该也是落难了的,别到时候便宜没沾到,反惹了一身腥。
王氏一笑:“爹,话可不能这样说。”
陈有财不满阿年多事,可人都捡回来了,他也不好将人再丢出去。是以才看着阿年,问道:“这人,你是在河边捡到的?”
阿年点了点头。
“他身边可有别的人?”
“没。”
“瞧清楚了,周围也没有?只他一个?”陈有财知道阿年脑子不灵光,特意问地细些,生怕漏了什么。
阿年想了想,随即认真地点了点头。
陈有财嘀咕了一声,似乎是不大满意这回答。
阿年心里也有自个儿的成算。这人是她看中的,即便周围有人,那也没用。就是以刚才那事来看,这人好像是个脑子不大好的,她不会捡错了人吧?
阿年走到床边,一屁股坐下来,只是没有坐得多近,她还记着那事儿呢。
这人想杀她。不管这是不是下意识的举动,总得提防些。
陈有财不想惹事,问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便打发了大儿子去请里正过来。
陈大海人一走,剩下的人也没了吃午饭的心思,好好一顿午饭,愣是被这样毁了。陈有财心里存着一股气,想要冲阿年发火,可想到二儿子临走时的交代,那一股子郁气却又发不出来了,憋在心里更加难受。
他是懒得再看这憨货,转了个身,去了堂屋,自顾自地生着闷气。
王氏给丈夫使了个眼色,夫妻俩也跟着去了外头。她这回倒不怨阿年随随便便捡个人回来了,这公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待他醒了,他们陈家可就是人家的救命恩人了。想到以后的好处,王氏脸上的笑也真心了几分。没多久,李氏也带着阿年从里头出来。
好在,没叫他们等多久,陈大海就将里正给请了过来。他们家没一个见过世面的,也怕担事儿,只好将里正请过来。
只是里正家虽比他们家好些,到了这会儿,也没能拿什么主意。那人他也看了,不认得,也没个头绪。
陈有财同他琢磨着里头那少年的身份,又琢磨着这事儿该怎么处理。按着里正的话,是想将这人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