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仙园逸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让姚黄心中满意,果然没有救错这孩子。严人英是个稳重的少年,虽然为人木衲了一点儿,其实内秀,颇为聪明。每次看到严人英,姚黄都会对这孩子建议,以后娶的妻子要姓周。面对严人英疑惑的小眼神,姚黄高深莫测地一笑,她总不能说她想到的是《蜀山剑侠》中的严人英和周轻云吧?


☆、第六十三章 陆小凤(六)

  月圆之夜,紫禁之颠,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两个绝世剑客的比斗着实惊艳,姚黄就这场比斗中收获匪浅,对《灵峰剑式》的见解更上一层楼。可惜叶孤城心存死志,两个剑客最终只能存活一个。
  “你们当我是神仙吗?叶孤城的心脉几乎断绝,神仙也救不了。” 姚黄和张英风四人刚刚回到家就发现家中来了不速之客。他们以为有仇人找上门,结果进门一看,是花满楼和西门吹雪带着叶孤城的“尸体”前来求助。姚黄检查了叶孤城的伤势,他的心脉几乎断绝,如今还有一口气是西门吹雪用内力保住了他的一口气,如那口气消失了,叶孤城这条命也没有了。
  花满楼和西门吹雪的脸色变得难看,姚黄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连姚黄都说叶孤城没救了,那叶孤城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怎么样?怎么样?叶孤城能救活吗?”陆小凤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他因为记挂着叶孤城,连皇帝的挽留都拒绝了。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陆小凤的神情僵住了,“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大厅一阵默然。
  西门吹雪默默地走到叶孤城的身边,抱起他就要往外走。
  “等一下。”姚黄绝对不承认她刚才看到西门吹雪抱叶孤城的那一幕的时候,脑海里面浮现的都是西叶和叶西,剑神和城主才是绝配啊!
  西门吹雪转身看向姚黄,毫无温度的视线让姚黄眉头一跳,冰山什么的最讨厌了!
  “我想有一个办法可以救叶城主。”所有人立刻看向姚黄。
  “姚姑娘,是什么办法?您赶紧说啊!” 陆小凤双目放光地催促道。
  “有一种疗伤内功,需要一个人与叶城主双掌相对,相互传送功力七天七夜,期间两个人的掌心不能分开,也不能同另外的人说话。更不能受到打搅。” 姚黄说的是《九阴真经》上的疗伤法。她的金手指空间中有着《九阴真经》全本,不过她没有修习。
  “口诀!”西门吹雪走到姚黄身边,言简意赅。
  尼玛,所以她最讨厌冰山了。姚黄狠狠地瞪了西门吹雪一眼,将《九阴真经》疗伤篇背诵出来。西门吹雪直接选了一个房间走进去,关上门前对陆小凤说道,“护法!”
  苏少英差点儿拔出自己的长剑,“我现在就砍了他。不介意吧?”
  陆小凤赶紧阻止,“兄弟,给我个面子,至少这七天内不要打搅他们!”说完吩咐银杏,“银杏姑娘,麻烦你准备点儿吃的和酒,这一晚上可累死我了。“
  苏少英斜了陆小凤一眼,“陆小凤,这里是我嫂子家。怎么现在看起来像是你家一样。”
  陆小凤嘿嘿地笑。“苏少侠,不要计较这么多嘛!怎么说,我也是你嫂子的好朋友。”
  “陆小凤,我怎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和你成了好朋友了?”姚黄嘘笑非笑地睨着陆小凤道。
  陆小凤嘿嘿一笑,讨好地对姚黄道,“你看啊,你是花满楼的好朋友,我也是花满楼的好朋友,这样算下来,我们不也就是好朋友了吗?”
  谄媚的表情让姚黄噗嗤失笑。
  司空摘星小声嘟囔道。“确信是好朋友。不是红颜知己?”
  张英风立刻防备地瞪着陆小凤。
  陆小凤连忙保证,“绝对是好朋友,没有其他的。张兄,你要相信我的人品啊!”
  张英风哼道,“我对你的人品没信心,但我相信姚黄,她才不会没眼光看上花心没节操的你。”
  众人喷笑。陆小凤无奈苦笑。可怜的表情让众人笑得更欢了,司空摘星更是毫不留情地指着陆小凤叫嚷“花心没节操”,恼得陆小凤差点儿跳起来与他开打。
  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在房内疗伤,陆小凤帮他们护法,每到时间就送食物进去,而每一次从房间里退出来,陆小凤的表情就会开朗几分,五天过后。陆小凤脸上的表情完全可以用阳光灿烂来形容。七天后,当西门吹雪和叶孤城走出房间时。叶孤城除了脸色苍白点外,伤势已经全部好了。向姚黄表示感谢后,叶孤城起身返回白云城。
  “你用剑?” 西门吹雪盯着姚黄,那是一双用剑的手。
  姚黄差点儿想给剑神跪了,你老想找人比剑别找我啊,我可不想这么早死。
  点点头,装b谁不会啊!
  “与我比一场。”
  姚黄摇头,“不比。”
  “怯战,你不配用剑。” 西门吹雪冷声说道。
  姚黄哼了一声,“剑神大人,我配不配用剑自己知道。你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和你一样,你我追求的剑道完全不同,本就不用比试。”
  “你修的是什么剑道?”
  “与你的无情剑道不同,我修的是君子之剑、逍遥剑道。”
  “如何君子?如何逍遥?”
  “君子如晓风,藏剑西湖铸青锋。淡看雨雪落,笑听风雷动,云聚虚谷一朝涌,赤血淬烽火,九州捭阖一世称雄一时风波。负琴携剑世间走,乌骓西风半壶酒,身亦何处随清风,独步江湖问风流。长杆一纬一泓波,水天伴孤鹫,霞落平湖一江秋,凤栖梧桐云栖松。我出身于西湖的藏剑山庄,君子藏剑,便是我所追寻的剑道。” 姚黄想起了自己玩过的小黄鸡,想起了“秀水灵山隐剑踪,不问江湖铸青锋,逍遥此身君子意,一壶温酒向长空”,一时感慨万千,眼中流露出怀念与向往。
  “藏剑山庄在哪里?带我去。” 西门吹雪听到姚黄对藏剑山庄的描述,心中也升起了一丝向往。虽然各自对剑的理解不同,但西门吹雪相信这个藏剑山庄能够让他对剑的领悟提升。
  “去不了。”姚黄直接打破剑神大人的希望,“藏剑山庄乃是创立于唐朝时候的门派,后来因为安史之乱而闭庄,到如今已经几百年了,没有人知道藏剑山庄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连你也不知道?” 西门吹雪质问。
  “如果我知道的话,我早就回去了。”说不定还能从藏剑山庄找到回现代的方法呢!


☆、第六十四章 陆小凤(七)

  想找藏剑山庄是痴想,想由藏剑山庄找到回现代的方法更是痴人说梦。西门剑神大人无法强迫姚黄与他比剑,怀着遗憾回万梅山庄了——山庄内,他怀孕的妻子还等着他。就是不知道这一次,西门剑神还会不会为了追求剑道的极致抛妻弃子呢?
  京城里面再没有热闹可看,张英风风光地带着娘子回峨嵋山拜见长辈,把妻子介绍给师兄弟与师姐妹。峨嵋派的长辈大多不问世事,也难怪自独孤一鹤死了后,峨嵋派的地位在江湖中跌了一大档次。张英风的师姐妹对姚黄都很好奇,特别是马秀青,她曾从叶秀珠口中知道姚黄是霍天青的未婚妻,因此对姚黄嫁给张英风十分好奇,缠着她询问两人在一起的过程。听说姚黄原本是为了摆脱霍天青而随手抓了张英风成亲后,马秀青为自己大师兄抹了把汗:大师兄,你真幸运。要是你那天没有去姚黄家门口,姚黄的老公可能就换人了吧?会是谁呢?只要不是陆小凤就好。大师姐脸蛋红红地想。
  与大师姐马秀青成为闺蜜后,姚黄在峨嵋的日子过得更加舒畅,不过,她是一个待不住的人,只住了半年,姚黄便又静极思动了。张英风是独孤一鹤的大弟子,在众弟子中也很有声望,最有可能成为峨嵋的新掌门。不过张英风推辞了,原因是要陪着娘子行走江湖,玩遍吃遍天下。这个理由让峨嵋派的姐姐妹妹感动不已,全部羡慕姚黄的好运气,全力支持张英风不接受掌门之位,让一干想着张英风做掌门的长老们干瞪眼没有办法。最后,由张英风推荐,年轻一辈鼎力支持,严人英成为了峨嵋派的新掌门。
  张英风陪着姚黄玩遍了整个中原,其后。他们又去了西域,东渡扶桑、琉俅……两人在西域的时候遇到了玉罗刹,姚黄与玉罗刹讨论踏破虚空的可行性。结果玉大教主从中大受启发,真的破碎虚空了。临走前,玉大教主把真的罗刹牌丢给了姚黄。对于这么个烫手山芋,姚黄直接丢给了陆小凤,谁叫陆小凤是他们的朋友呢,而且他本人就是麻烦的代名词。陆小凤刚刚破坏了宫九的造反阴谋。如今无事一身闲且闲得无聊,正好丢点儿麻烦给他,免得他无聊到发霉。于是陆小凤就p颠p颠地拿着罗刹牌到处蹦达了。
  张英风每年都会捏两个他和姚黄的泥人像在他们成亲纪念日的那天送给姚黄,后来是三个泥人、四个泥人——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与女儿。至于银杏,在姚黄和张英风游历的第三年,姚黄便安排她嫁了人,是峨嵋山下的一个农夫,人很老实,对银杏也好。两个人婚后生了三个儿子,小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英风,这一辈子有你陪伴,我很幸福!” 姚黄在弥留之际对相伴了四十多年的丈夫说道,眼中满是不舍。
  张英风握着妻子枯瘦的手,问道,“如果有来世,你还做我的妻子,好吗?”
  “好!”姚黄说出自己的承诺,停止了呼吸。
  张英风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缓缓地躺倒在姚黄身旁……
  …………………………我是灵魂回归的分界线……………………………………
  筑基了吗?姚黄感受着体内的变化。身体和周遭的一切明显与之前有所不同。先是身体明显比之前轻盈许多,倒不是落叶纸屑那种随风飘扬的轻盈,而是身体的负担明显有所减轻 四周景色在眼底既清晰又模糊。说清晰,远处蚂蚁清晰可说模糊,那远山深谷看上去也不似之前那么恐怖,好似布景一般,毫无畏惧之感。自己的神识也更加的强大。神识一放出,方圆上百里的场景和动静都准确的传入自己的脑海里。姚黄看见了村子里面大多的村民在田间劳作;看见学堂内闻人千叶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少年们在学堂外的空地上一拳一脚刻苦地练武;看见大姐在做针线,看布料,似乎是在给姐夫做衣服;小可拿着毛笔写大字,因为手太小,毛笔握得不稳,墨汁甩到了脸上和衣服上;曾大娘躲在卧室里面数钱。一文又一文,曾大娘脸上挂满了笑容。这么多钱足够给曾清华娶新媳妇了……
  姚黄心中荡漾着难以压抑的喜悦,她伸出如同玉雕一般白皙盈润的右手,山风从她的指缝中流过,似乎带走了什么似乎又留下了什么。姚黄呵呵一笑,纵身一跃,朝着山下飞快地跑下去。
  “大姐,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饿了吗?我帮你做点儿吃的,昨天包了一些馄饨,又熬了骨头汤。” 姚红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出卧室,正好看见姚黄进屋,她背着光,阳光洒落在她的头顶与后背,似乎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芒。姚红眨了眨眼睛,她发觉自家的妹妹似乎变得更漂亮了,可是具体怎样个漂亮法,她又说不出。
  “好啊!多放点儿葱花。” 姚黄高兴地点头,她的肚子一点儿也不饿,特别是筑基后,她便能够辟谷了,但姚黄还是喜欢吃东西。对于吃货来说,口腹之欲是戒不了的。
  “二丫,等会儿把你鞋底的尺寸量了给我,我给你们纳鞋底。” 姚红在厨房里叫道。
  “知道了。”姚黄一边应着,一边走进自己的卧室。卧室中设置了除尘咒,干净得没有一丝灰尘,姚黄一跃而起,将自己的身体丢到铺了好几层褥子的炕上,摊开四肢,舒服得呻吟了一声。还是家里面舒服啊!姚黄眯起眼睛,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幸福的小呼噜。
  姚红煮好了馄饨去叫姚黄,却发现自家妹妹已经睡着了,想到自家妹妹这段时间在山上肯定累坏了,不忍心叫醒她,苦恼地看了眼手中的碗,退出屋子。
  “姐,馄饨好了?” 姚黄在姚红进屋子的那一瞬间就醒了。
  “恩,起来吃吧!” 姚红道。
  “好!”


☆、第六十五章 七月半了

  馄饨皮擀得很薄,面皮筋道,肉馅是用七分瘦三分肥的五花肉剁成的。煮好的馄饨雪白剔透,中间一点红红肉馅若隐若现,配上翠绿的葱花,就像绿叶丛中盛开的花朵一般。骨头汤鲜美,远远就能闻到扑面而来香味。捞一个馄饨咬下去,鲜香无比,美味无比,姚黄一口气吃完了馄饨,连汤都喝光了。
  吃完馄饨,姚黄用一根草绳量好了鞋子的尺寸交给姚红,姚红已经做好了给闻人千叶的新衣服,准备给大家做新鞋子。农村中最常穿的是草绳编的草鞋和粗布纳的布鞋。布鞋的质量很好,一般能够穿上好几年年。做鞋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要先打夹子,在一块平板上,先铺上一层纸,将平时积攒的破布条破布块,铺满整张纸;上面刷上一层残粥,再铺一层破布。如此反复几遍,大概有五六层的时候,拿到太阳底下去晒。晒干了,就可以做鞋底的坯子了。按照穿鞋人脚的尺寸,描绘出鞋样子。将晒干的布夹子按照鞋样子剪成鞋底的形状,用白布条沿上边儿,把五六层的鞋底夹子粘在一起,再把粘好的鞋底用一块完整的好布包在上面,就可以用针纳了。纳鞋底是个苦力活,因为鞋底很厚,女人们要用很大力气才能穿透鞋底。这个时候光用针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小工具,像是锥子。先用锥子在鞋底上锥出眼,再用针就轻松了。针脚越细密鞋子的寿命越长。纳好的鞋底做的布鞋通爽,透气,舒适且轻便。用相同的方法还可以纳鞋垫,鞋垫比鞋底要薄,纳起来要轻松一些,很多灵巧的媳妇姑娘会在鞋垫上绣上花,栩栩如生。非常好看。
  姚黄帮着姐姐打夹子,眼看着太阳偏西,姚红进厨房做晚饭,姚黄则拿着一家人鞋子的尺寸剪鞋样子。布夹子很厚,寻常人剪起来很吃力,但对姚黄来说是小意思,不一会儿,剪出了好几双鞋样子。厨房中飘出饭菜的香气。姚黄嗅了嗅,是蘑菇炖鸡的香味,似乎还做了红烧肉,还有蒜茸蒸丝瓜和炒土豆丝,这在几年前不敢想的吃食如今成了寻常,不说姚家天天能吃到,就是清水村的其他人家也都能常常吃到肉。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对姚家满是感激。
  “娘,我们回来了。”小可包子这一年来长高了不少。白白胖胖的十分可爱,他的性格也活泼不少。
  “小姨,你回来了?”看到姚黄,小可高兴地扑了过来。
  姚黄一把接住小可,“小家伙又长肉了。今天学了什么啊?”
  “今天学的是《论语》第二章《为政》。”小可回答道。
  “哦,那你都会背了吗?”
  “当然。”小可扬起小脸骄傲地说道,“小姨,我背给你听。”
  说完,从姚黄的身上溜下来,背着手。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背了起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背完后,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姚黄。小脸写满了“求表扬”。姚黄拍了拍手掌,称赞道,“小可真聪明。”确实聪明,虚岁四岁的小孩子都能被《论语》了,哪家孩子能够做到?
  姚红把菜端上饭桌,对几个人道,“赶紧洗手,吃饭了。”
  饭桌上,姚红对闻人千叶道,“今天又有人到村子里面收购粮食了,价钱比上个月涨了一成,我没有卖。”
  “没有卖是对的,这个世道要不太平了,多存点儿粮放家里可以救命。若真是乱世到了,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粮食。” 闻人千叶点头赞成。
  “真的要不太平了?” 姚红担忧地问道。
  “我前段时间写信问了谨枫,从他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夏国的老皇帝病重,几个皇子都在争夺那个位置,有可能发生内乱。我们这边的皇帝早就想着开疆拓土增加自己的功绩了,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如今皇上在征集粮食,所以民间的粮价才会上涨。而且他还在征召新兵入伍,也就是我们这边偏僻,消息还没有传到这里来。” 闻人千叶锁着眉头,平静生活才过了多久啊,又要被打破了。
  “那是强制征兵吗?” 姚红担心,害怕闻人千叶被带走。
  闻人千叶道,“半强制,每户须要出一个成年男子入伍,若不想入伍,需要缴纳五十两银子的赎身金。”
  “还好,”姚红松了口气,“我们家的钱够付那什么赎身金了。”
  “夏国离安平郡这么近,如果打仗了,我们这里肯定会受到影响。” 姚青放下吃了一半的饭碗,插言道,“不说夏国的军队会不会打到我们这里,光那些逃避战乱的流民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姐夫,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村长大叔,让他组织村民们在村子外面做一些防备设施。”
  “行啊,小弟,书读多了,这见识也增长了。” 姚黄拍着姚青的脑袋夸奖道。
  “二姐——”姚青无奈地拍开姚黄作乱的手,“我说正经的呢,不要拍我脑袋,会长不高的。”
  “没事,多喝羊奶就能长高!”
  “二姐,我在说正经事儿。”
  “我也在说正经事啊。”
  “行了,你们姐弟别斗嘴了,听你们姐夫怎么说。” 姚红赶紧阻止跑题跑到天边去的弟弟妹妹。
  闻人千叶笑眯眯地看欣赏完姐弟三人斗嘴,方道:“三弟说得不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有败兵和流民蹿进村里烧杀抢掠,再组织大家反抗就来不及了,只要要有个防备才是。不过,这件事情也不着急,现在夏国的皇帝还没有短气,短期内,仗还打不起来。”
  姚青得意地瞟了姚黄一眼,‘看,姐夫都表扬我了!’
  姚黄做了个鬼脸,‘小样!’
  征兵的消息没有传到安平郡,除了粮价上涨外,安平郡没有其他异常,人们的生活照旧。只有一些年纪大阅历丰富的人从中看出了不寻常,暗中积蓄粮食,甚至有人筹备离开安平郡,迁徙到其他郡去。就姚黄所知,百味居的齐家据说已经全家搬迁到了京城。而寻常的百姓们则以前怎么过日子现在依旧怎么过,完全感觉不到一场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很快,日子进入了七月。七月除了女孩子最为盼望的乞巧节外,还有祭祀鬼魂的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或是盂兰盆节,是各家各户上坟扫墓、祭拜祖先的节日。“八月十五人团圆,七月十五鬼团圆”,传说中地府会在七月十一这一天陆续放出地府中的鬼们与亲人团聚七月十五这一天更是大开鬼门,放出所有的鬼到人间玩乐。人们通常会在十一到十四这一天给先人们烧纸,十五这一天就不能烧了,因为烧了的纸钱只会便宜那些孤魂野鬼。
  姚红在十一这一天带着全家人给父母烧了纸,其后就不准三个小的晚上再出门。平时吃过晚饭后,姚青会带着小可与村里面的男孩子们去河边游泳,如今也被禁止了,两个小的只能打井水来驱除夏季的燥热。
  “二丫、二丫——”张巧姐站在院子外面大喊。
  “什么事?”姚黄从屋子中出来,手中拿着小锥子和针线,她正在帮姚红纳鞋底。
  “快点儿走,我们看热闹去。” 张巧姐急着招呼姚黄,也不进院子。
  “什么热闹?”姚黄好奇地问。
  “隔壁村章家的元喜撞鬼了,他爹娘请了玄清观的道士抓鬼,我们快去看热闹。” 张巧姐飞快地道。
  “哎?等我一下。” 姚黄急忙跑进屋子,放下针线,又对姚红报备了一声,飞快地跑出院子,跟着张巧姐朝邻村赶去。姚黄穿越了这几年,又修了仙,从小被灌输的无神论观念被完全打破了,但她一直没有亲眼看到过鬼魂的存在,对此非常感兴趣。
  隔壁村是清远村,离清水村只有五里路,两个丫头很快就到了地头。农村里面没有秘密,清远村的村民都聚到了章家门外看热闹,清水村的许多村民也挤在人堆里,姚黄看到自家弟弟和二虎子一群孩子坐在章家院子附近的大树上,伸长脖子往里面看。
  “小青!”姚黄喊了一声自家弟弟。
  “二姐,你来了?” 姚青急忙招呼自家姐姐,“姐,这里视线好,到这里坐。”
  姚黄看向张巧姐,张巧姐赶紧摇头,她是大姑娘了,怎么能做爬树这么不淑女的动作。
  “不用了,我们站在人群中看就可以了。” 姚黄拒绝了弟弟的好意,拉着张巧姐走向人群。


☆、第六十六章 驱鬼

  爱看热闹是人之天性,如果不是附近就只有清水和清远两个村子,来看热闹的人肯定会更多,两个女孩子根本挤不进人群。姚黄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发现离屋子最进的围墙边还有一个空挡,便拉着张巧姐走到墙边,又搬了两块大石头垫脚,与张巧姐踩在石头上,扒着墙头往院子里面看。
  “二丫,你的力气可真大!” 张巧姐看到刚才两块石头轻的起码也有三四十斤,姚黄却轻易将他们搬了起来,力气大得让她匝舌。
  “我学了,练出了粗浅的内力,所以能轻易地搬动石头。” 姚黄笑着道。
  “真好!我也想跟闻人先生学武的,可是我娘不让说女孩子只要会针线会做饭就好,学武功都是男人的事儿,不让我学武功。” 张巧姐郁闷地道,“我好羡慕说书人口中那些女侠们,好威风的。二丫,你以后也会成为女侠吧?”
  “不会,我不喜欢混江湖,我更喜欢村子里面平静安定的生活。我学武功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为了去江湖上争强好胜。” 姚黄摇头道。
  “你的想法怎么跟我娘似的,没有一点儿年轻人的活力。”
  姚黄只是呵呵地笑。咱外表虽然年轻,但内在可是一个成年人想法当然跟你们这些小p孩不一样。
  “章元喜怎么撞鬼的?” 姚黄好奇地问道,她伸着脖子往院子里面看去,院子里面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事件的主角和玄清观的道士则没有看到。
  “据说那小子十五的晚上还跑出门,冲撞了好兄弟,被孤魂野鬼缠身了。” 张巧姐说道。
  “他娘怎么会允许他十五晚上出门?” 姚黄问,长一辈的人最敬畏鬼神,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早早就会上床睡觉,更不允许孩子们晚上出门,就算门外有人叫他们的名字也不会答应。因为老人们说那是孤魂野鬼在找替身。谁要是答应了,就会被鬼捉走。
  “是他自己偷偷跑出去的。听说他和村子里的几个小子打赌,证明自己胆量大晚上跑到村尾的荒地去拿一件东西回家。谁知道真的就招惹上鬼魂了。” 张巧姐说道这些消息都是从方月娘那里听来的。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姚黄释放出自己的神识朝着屋子里面看过去,屋子里面有十几个人,其中一个身穿道袍的中年道士,身边跟着两个道童,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脸色灰白双眼发直。一副中邪的样子,应该就是章家的元喜。
  姚黄直直地瞪着章元喜的背后,这个世界真的有鬼啊!在男孩子的身后附着了一股黑雾,凝结成一个模糊的人影,五官看得不是很清楚,只能看到其伸在嘴巴外面长长的舌头——是个吊死鬼。
  中年道士拿着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朝着章元喜的身周辟砍着,吊死鬼很狡猾,躲避着道士的桃木剑。但本身扒在章元喜的身上,一步也不离开,让男孩子的脸色越来越差。
  不过,吊死鬼的动作再快,还是有所疏忽,被桃木剑砍中了好几剑,身上的黑雾被砍落了几丝,颜色变得淡了几分。吊死鬼忍不住发出刺耳的鬼叫声。姚黄看了看张巧姐和四周,发觉他们都没有听到这声鬼叫。倒是姚青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鬼叫声让他感觉到了不舒服——成天沐浴在灵气充足的生活环境中。姚青的身体被灵气洗涤。有开天眼见到鬼的可能。
  中年道士同样皱起了眉头,看来他也听到了鬼叫。中年道士从怀中掏出一张朱砂描绘的黄符,姚黄认不出那是什么符,不过能看到符文中流动的淡淡灵气。看起来,这中年道士有两把刷子。
  吊死鬼看到中年道士拿出黄符,立刻从男孩子的身上逃了出来,慌张地朝着门外蹿出去。中年道士暴哼一声。咬破舌尖,一口血喷在黄符上,黄符发出一道夺目的金光,朝着吊死鬼飞去。
  只听得一声尖锐的鬼叫,吊死鬼被金光冲散,整个黑雾在空气中化为虚无。
  “咦?”姚黄听到弟弟惊奇地讶声,刚才的景象他也看在了眼中。
  随着吊死鬼的离开,章元喜一下子晕了过去。章父和章母吓得赶紧扶着儿子。一叠声地询问中年道士,儿子怎么样了。
  “鬼已经别消灭了。你儿子只是被鬼吸取了精气,养两天就好了。”中年道士喷了一口精血,神态有几分萎靡。
  “多谢道长,多谢道长!”章家夫妇感激不已急忙捧出了一个红封递给道士,章母又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放了一只烧鸡和几个大白馒头一壶酒递给其中一个道童。
  中年道士满意地点点头,等章元喜醒过来后,便带着两个徒弟回了道观。
  章元喜醒来后完全记不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众人惊奇不已。章家夫妇赶紧给儿子下了一碗面条吃然后安排他休息,众人看到没有热闹看了,便也散了回家去。
  姚黄和张巧姐跟着姚青等人结伴返回清水村,一路上,孩子们都在讨论希奇,他们没有看到中年道士用剑砍鬼以及吊死鬼的样子,只看到中年道士从房子里面冲了出来,然后院子里面似乎有一道金光闪烁然后章元喜就晕了,再然后他就醒了道士说鬼被除掉了。几个孩子有些怀疑捉鬼的真实性,二虎子就说会不会是中年道士的把戏,证据是他小时候去城里面玩,遇上一伙耍把势卖艺的。其中有人能够从口中喷火,还有人能吞剑,他当时都看傻了,以为那些卖艺的人都好了不起,跟神仙一样。结果他爹告诉他,那些都是假的,全都是障眼法。他认为那道金光也是中年道士的障眼法。张巧姐则争辩说道士是真与本事,有鬼也是真的,否则怎么解释章元喜起先糊涂得连亲爹妈也认不出,道士一帮他驱鬼,他就好了呢?一帮小子丫头分成了两帮,吵得不可开交。
  姚青没有参与争吵,悄悄地退后两步,挨到姚黄身边,小声问道,“二姐,你有没有听到两声难听的鬼叫?”
  “听到了。”姚黄点头。
  姚青拍拍胸口“我还以为是我的错觉呢,那两声鬼叫真可怕!”
  “不是错觉。章元喜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