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忧归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一会我去地里看看。”

傅紫萱又问了其他的一些事,几个丫头也一一回答。不一会就听到门外传来说话声,夏雨出去一看,说是紫兰到了。

傅紫萱听了笑了笑,她也正想去找她呢。

“姐姐你回来了?”紫兰一进来就笑着说道。

“是啊,昨晚到的。今晚上你们全家都过来吃饭,再叫上大伯一家。我从云州带了一些海货回来,今晚上给你们做顿好吃的。”傅紫萱拉着紫兰到矮榻上坐下。

“好啊,我们这可是难得见到海货呢。杂货铺里卖的海鲜干货都贵得吓人。”

“那晚上就让你吃个够。云州那边的码头可是排了几排卖最新从海里捞上来的海货,可便宜了。”

“哦。姐姐快跟我说说,我还没见过海呢。连船都没坐过。”

傅紫萱就捡了一些有趣的事跟她讲了,几个丫头也围坐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只听得紫兰一脸的向往,恨不得飞身去感受一番。

“你猜我这回去云州还见着谁了?”傅紫萱笑眯眯地望着紫兰说道。

“见到谁了?”紫兰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微微地倾着身问道。

傅紫萱回头让寒霜去拿她放在梳妆台抽屈里的一个精致的小盒子。

“你且猜一猜,猜对了我就把这盒子送你。要是猜不对嘛,这东西自然就没收了。”

几个丫头看着傅紫萱一脸的坏笑,只一刻她们就猜到了。几个丫头对视了一眼,坐在旁边抿着嘴偷笑。

紫兰一脸茫然,摇头。看到几个丫头一脸戏谑地看着她,心里又扑能扑通地llL跳,脸上泛红。

“猜不出来啊,哎呀,这么好的东西,要归我咯,大老远带回来可真是费劲,还差点摔碎了。还好最后还是归我了,不枉我大老远带回来。”

几个丫头都偷偷笑了起来。紫兰脸上越来越红,喃喃道:“是不是,是不是遇到他了?”

“他?谁啊?”傅紫萱倾身过去眨巴着眼盯着她说道。

紫兰一脸羞赧地转过身子。傅紫萱瞧着她有趣得紧,也不逗她了,忙把手中的盒子递到她手里。

在几个丫头的挪揄之下打开了盒子,一对水头十足,做工精致的羊脂玉镯子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几个丫头哇得一声,纷纷下手去抢着看。紫兰慢了一步,只恨恨地瞪着她们。

“那人还托我带话呢,你可是要听啊?哎,还是不要听了吧,羞人啊。”

紫兰一手拽着盒子,一手伸过去拽傅紫萱的衣袖,一脸的期盼。

傅紫萱笑了起来,才说道:“他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娶你,谢谢你肯等他。还说将来必不负你呢。可不是羞人。”

“哇,小姐,我听了都要哭了,这么好的人你当初怎么不说给我啊?”寒冰在旁边咋咋呼呼道。

傅紫萱笑着戳了她一把。

几个丫头也都过来羞她。

几个人扭头再看紫兰那边,只见她正垂着头盯着盒子里的镯子不言语,再凑过去细看只见眼睛里水润水润的。

傅紫萱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大壮是个好的,以后自有你的好日子。若是有什么话就写下来,下回我要传信就帮你带。”

紫兰吸了一下鼻子,狠狠地点了点头。

几个人又略坐了一会,紫兰才告辞离去。傅紫萱换上一套轻便的家常衣服,带着几个丫头就起身往玉园而去。

☆、第二百五十五章找补

连续几天,傅紫萱都忙着填补两个月不在的空缺,忙着安排处理各处事宜。

每天天一亮就带着人往外跑,天擦黑了才回。中午的饭桌上经常见不到人。老刘氏吩咐厨娘做的鸡汤也没能喝上几口,经常让其他人刮分了。

几处种了天香米的地方傅紫萱都带着人去看过了,长势极好。今年大伙都是第一次尝试两季种植,心里也是没底。更何况别人种一季的半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收割完毕,谷子进仓了,大伙心里都麻痒的厉害,日日都到地里转上几圈。

傅紫萱带着人在两处庄子及傅家庄各处巡视的时候,经常能见到田间地头好些人在转悠。这第二季也不知产量如何,从插秧到稻苗返青就不错眼地盯着,生怕有什么问题。

不过跟着傅家种了一季天香米的人,心里多少还是敞亮着的,毕竟夏收的时候,已是让他们赚了种几年水稻的钱了,就是这一季欠收或是颗粒无收,大伙心里也并不觉得有多难过。只不过既然种下了,多少还是希望能多打些粮食再过个肥年的。

田间地头的庄稼人见了傅紫萱也都会热切地迎上来打声招呼。傅紫萱也偶尔与他们闲聊几句,然后再下田去查看一番。

这二季种植的产量不如第一季是一定的,不过这天香稻稻种好,种之前又沤好肥养好地,再看如今这长式,产量应不会差别太多,顶多也就几斗之差罢了。

田里的鱼泥鳅和田螺也长得好,这会都过了繁殖期了,是它们汲取食料储冬的时候。

傅紫萱吩咐几处看管的人早晚多喂些食料,且要注意观察,若是水田里没有剩的,中午就再投喂一次,但要少量。除了糠麸菜叶也可混些小鱼虾或是螺丝切碎了拌在一起投喂。

傅家庄这边安家的小儿子安贵生和季家父子二人换下了傅东傅西,三个人都做得很好,日夜勤照料,把田里的鱼和泥鳅田螺都照顾得很好。

傅紫萱夸赞了他们几句,也都各送了一些布料尽头及带回来的一些糕饼点心做为奖励。三人都很是高兴,向傅紫萱表示了决心。

而傅家庄村民在傅紫萱第一季开沟养殖的时候,就关注上了。只不过碍着傅家赠天香稻种的恩情及族长的压制,倒也没有做什么动作。

不过一个村的,傅家的动作大伙也是看在眼里的,收鱼卖鱼,泥鳅田螺在城里卖出高价,还经常没处可买,就是傅家做得再隐蔽,一个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伙也是看在眼里的。很多人心里也早就有想法了。

傅紫萱养第二季时,也没想能瞒得住多久,她能悄无声息地赚第一年的钱已是不易。第二年她也有对策,并不怕,所以并不像第一季那样严防死守,只要不来偷就随他们看去。

来往巡视遇上隐晦地问水田里的鱼和泥鳅田螺的问题,也会捡一些来回答。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好做得太过。

除了四处查看天香稻外,玉园里也是每日都要去的。

羽毛扇工坊还开着,只不过现在转为制精致扇子了,已不像夏日那样紧着制一些平民化的扇子。为了交付次年的订单,除了做一些订单中的普通扇子外,其余人都转为只做精致羽毛扇。另还抽出一部分人专做羽毛掸子。

虽说羽毛掸子大多是用鸡毛制的,因鸡毛较为柔软,鹌鹑的羽毛稍为硬些。不过鹌鹑的第二层毛还是较为柔软的,虽短些,但并不碍,虽然羽毛的量少,但因每日杀的鹌鹑多,也足以收集到制作的用量。

秋冬日凭着羽毛掸子倒也弥补了羽毛扇的空缺。也让工坊的员工不至于没事做,也能领到一份工钱以补贴家用。

此工坊虽然利薄,但每月扣除成本也有十两左右的纯利,也算能支应傅家每月的开支了。所以因了族长要提携族人的愿望,及傅紫萱不想给人说自家富了就不顾族人的说法,也一直没有关了这个工坊。

而玉园的两个池塘现在也已到了储冬阶段了。原先暂养的鱼也都几乎捞干净了。虾蟹大的也都捞去卖了,剩的一部分也是留种用的,还有一些小的,也是预留明年的。父生子,子生孙,孙再生无极,明年倒是不需再四处找蟹种和虾种了。

西瓜地里枯藤都已是清除干净了,也已是翻过地正在沤肥养地了。新开的辣椒地和蕃茄地,也都深耕完毕只等次年开春种植了。

最让人欣喜的是养殖场里的牛羊。

除了当初买下来要送往醉仙楼和有间食肆卖的,不能当劳力使的牛之外,当初买下来的牛,已有三头产下小牛了。

这时候的牛可是比一个未成年的奴婢要价还高,一般的小子小丫头被牙人卖到大户人家的,也不过三五两银子。这一头牛可是能当一个成年劳力使,非八九两银子买不到。农忙时有钱还找不到牛来买。这一年养上十头牛,也能赚够一家子人每年的开支了。

羊更是让人欣喜。当初买得多,前后两次共买了两百多头,母羊和母羔羊占了大半。这些母羔羊现在都长成了成年母羊都已相继配种了,之前买的一些母羊也已陆续产下小羊了。虽说当初去信让家里送了一百头往云州,目前家里也还有两百头左右。

公羊除了留下配种的,都可以送往醉仙楼和有间食肆开始卖了。这秋冬季节吃些羊肉正正好。

这羊肉的价格比起猪肉可是能高出一倍不止。这敬县不是牧区,想吃羊还没处买去。玉园的这些羊怕是还能火一把。

傅紫萱做了一番安排,每天一早由玉园杀好,再王直赶着马车送两只往城里。两间食肆分一只,醉仙楼分一只。

零卖的价格让有间食肆的两个掌柜来订,至于醉仙楼她这次也不给菜谱了,让大厨们自己想去。若是菜做得好,令客人满意,还有额外的赏钱,这样也能摆脱他们的依赖性。大厨们除了要会抡勺,还要发动脑筋想一些创新的食谱,这样才能有进步。

傅紫萱做完这一番安排后,看见老郭头和老中大爷一脸不舍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这两位老人日夜与这些牛羊生活在一起,怕是已把它们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傅紫萱安慰了他们一番,说是明年还会继续养的,这才罢了。

猪栏里还有七八头猪,养到过年,自家顶多一两头的吃用,再分给族里和家里的下人一头,其它的怕也是要卖掉的。傅紫萱倒不担心。

还有那些鹌鹑,已是在云州放开养殖了。当初找人在云庄里养,为了供应醉仙楼的用量,已放开让庄里的佃户养,怕也是很快就会传开的。

当初为了保护鹌鹑的独家销售权,让自家及傅家庄能多赚一些独一份的银子,左防右防,订了半年的保密协议。不仅没往外卖,送醉仙楼的肉都是杀好的。

而傅家庄养殖的村民,也都不允许他们往外贩卖,蛋和鹌鹑傅紫萱都是回收的,小鹌鹑苗也是村民自己孵或是拿蛋来换的小鹌鹑,怕此举已得罪了不少沾亲带故的亲戚。

敬县也有不少人来打探,要求购买的。

二十五间醉仙楼也只是敬县附近的醉仙楼受益,有鹌鹑卖。其他地方都还没有。

傅紫萱想了一个晚上,又去敬县找孙掌柜商量了一番,最后做了一番细密的安排。

目前已是年终要拢帐的时间了,就让孙掌柜带着一些鹌鹑种蛋往各处醉仙楼,借着拢帐的由头,把种蛋带往各处醉仙楼,让各家掌柜找妥当的人孵化养殖,先在醉仙楼卖起来。

然后借由各处醉仙楼把鹌鹑的名声打出去,引人来寻价。再让各处的醉仙楼掌柜,帮着在各地择一个大户,把火炕孵蛋法的方子卖与他们,并告知每地只卖与一家,每方要价两千两。

其次就是放出消息,要往外贩卖鹌鹑,吸引客商来玉园主动商洽,把鹌鹑以高价卖给这些客商,由得他们在各处贩去。

最后就是通知傅家庄的村民,以后他们养的鹌鹑不必一定要卖给傅家了,随他们卖给谁,送给各自的亲戚也好,卖到市集也罢,都由得他们。只不过之前教过他们的火炕孵蛋法,两年内不可再教给其他人。

三个阶段都错开一到两月的时间。

鹌鹑是繁殖力极强的禽类,捂是捂不住的,之前醉仙楼热卖已是引得各方关注了,不能再捂着了。借着势头把它推广开去,也是件利民的事。广为养殖之后,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家里养的多了,杀只鸡不舍得,给孩子及家人杀只鹌鹑打牙祭还是舍得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趁着这股火,把火炕孵蛋的方子卖出去,鹌鹑不能高价卖了,当然得在别外找补回来。二十家醉仙楼,二十五个方子,每方两千两,也能收回五万两银子,也够找补回来了。

鹌鹑的事安排妥当后,再过一两日田里的天香米就要收割了,傅紫萱忙得有点晕头转向。

这日她睡了个懒觉,算是补回一点精神。吃过早饭正待往大小玉庄去的时候,

门上就报有客人来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聚

来的人连傅紫萱都想不到,你道是谁?

原来是傅紫萱往云州路上遇到的那辞官归乡的赵尚善赵大学士。

傅紫萱在经过短暂的错愕后,忙忙叫人把客人请进花厅。又打发人去请傅天河夫妻。

待傅紫萱赶到一进院的花厅时,来人已是被请了进去,正端着杯子饮茶。

“哈哈,这到底该叫傅公子还是傅小姐啊?哈哈哈。”赵老爷子仍是一副慈祥老者的模样,一见到傅紫萱就打趣上了。

傅紫萱往自己身上那一身锦制短打上看了看,今日打算去大小玉庄看看的,自然是做了男装的打扮。面上也有些讪讪。

这赵老爷子能得知自己已回到家并寻到自家门口,想必是从方严那边得知的。方严是赵尚善的弟子,想来赵大学士归乡,应是拜访过了。

自己在路上与赵老爷子已说了与方严认识,想必他们一家已是从方严那里打听到了自家的情况了。

傅紫萱也只是愣了愣了,就嘴角含笑走了进去。

“老爷子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不过还是不要叫公子小姐罢,直接叫名字还显亲切些。”

赵老爷子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果然,方严那小子说你是个爽气大方的,果然不假。哈哈,对老夫胃口。”

傅紫萱听完也笑了,果然是从方严那里得了自己的信息。

傅紫萱朝老爷子郑重施了一礼,又给同来的赵老夫人也施了一礼。

老太太拉着傅紫萱的手说道:“我自从方严夫妻那听了你的消息后,就一直想着要见你一面,没想到路上见的俊俏公子原来是个姑娘呐。这么一个有趣的姑娘不见上一面倒可惜的很,只这一番让我好等,这都两个月了才被我等到。”

傅紫萱讪讪地笑了笑:“老夫人,这我可不是故意瞒你的,路上那么打扮,也只是为了行路方便。”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背说道:“我都明白的。我还听说你治好了古氏,她心里可是惦记着你呢,现在挺着四五个月的身孕在县衙后院养胎还念念不忘你。前两天你去找她,她刚好去赴宴了没见到你,可把她恼的。我们这自得了消息,可不就赶来了?你可不要怪我们来的搪突。”

“哪能呢,我还巴不得呢,您和老爷子肯到我们这乡下来,这可是盼都盼不来的呢。您快请坐。”

一边扶着老太太坐下,一边扬声让寒冰去取些瓜果点心来。

另一厢老太太也让同来的三个孙子来见过傅紫萱。

老爷子的次孙赵学梁年方十三岁就已是一副沉稳的大人模样了有些不符这个年纪孩子的沉稳,样貌俊俏,眉宇间带些英气,从脚上走路的步伐来看应是练过几年武的。

十岁的赵雪妍还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在路上都不忘闺阁礼仪,这会更是把规矩礼仪行得滴水不露,做起来让人觉得有股舒心的美感。

而七岁的赵学承还是那副跳脱的模样:“傅哥哥,你还记得我吗?在路上你还给我吃过大桃子呢。还给我们一个大西瓜那西瓜可甜了,又红又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西瓜!”

傅紫萱听完还不待说话那边老太太就斥了他:“哪来的傅哥哥,这是傅姐姐。”

傅紫萱笑着看他在傅紫萱身边转了一圈,上下打量,挠着头说道:“哪里是傅姐姐?”被他旁边的哥哥一把拽了去:“不得无礼。”

傅紫萱笑了笑,说道:“这会桃子可没了,西瓜也没了。不过桃子罐头和桃脯还有,你可要吃啊?”

那孩子听了猛点头:“要吃要吃。只要是水果我都爱吃。”小屁孩,只要是水果,姐姐我也爱吃。不对,除了榴莲以外。

傅紫萱忙又让夏雨去地窖里拿罐头和桃脯。

一边与老爷子老太太说话:“赵大人现在可是住在敬县?”

“对我们一家现住在敬县老宅里。不过丫头啊,你能不能不要叫大人啊?就叫赵爷爷吧,还显得亲切些。你娘还跟你赵奶奶一个村子的呢。”

傅紫萱倒忘了这一茬:“好,那就叫赵爷爷,赵奶奶。赵奶奶可是回过陈村了?”

“回过了,刚回来没几天就回去了。也见过了你那外祖你那外祖按族里的排行,我还得叫他老哥哥呢,你还真得叫我们爷爷奶奶呢。不过那村里好些认识的人都故去了,老一辈的也没剩几个了,小一辈的又都不认识。我们家的老宅地也都没了。这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

傅紫萱瞧老太太有些伤感,忙开口说道:“可不是吗?要不怎么说苦短呢。我听我外祖说,陈村这些年变化还是挺大的。

原本的村子因为地势太低都陆续迁至高地了,原先的好些地方都平了种东西了。”

老太太点点头,一脸怀念。她这一回去自家老宅的地方都被人种上豆子了。这几十年没回来,好像沧海桑田一般······

傅紫萱陪着两位老人在厅里天南海北聊得火热,倒像是认识已久的,没一点隔阂,傅紫萱自己都觉得惊讶。

不一会,傅天河和陈氏也回来了。陈氏是一大早就到玉园去了,这些天看傅紫萱忙忙碌碌,她也心疼。看傅紫萱今天要去大小玉庄,就主动说去玉园帮傅紫萱。天刚亮就出门了,傅紫萱倒是睡了一个懒觉。

两人并不知来者何人,陈氏在大门口看到傅天河也回来了,心中纳罕。傅天河自己心里也是纳罕得很,一般家中来客,傅紫萱都不会去书院特特把他叫回来,能把自己从堂上叫回来的,怕也不是一般的客

夫妻俩对视一眼,急急地就走进院来。

傅紫萱见到自家父母到了之后,忙起身向他二人介绍。

傅天河听完大吃一惊,这翰林院大学士竟跑自家来了?这怎么说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蓬荜生辉呐。

忙忙整了整衣冠,就上前拜见:“学生傅天河见过赵大人。”傅天河是举子,天下学子见到翰林院学士以学生之礼拜见自是应当。

陈氏一听京里的大学士到自家来了,也吓得突突直跳。这女儿把当县的老父母领到家里来就算了,现在还把京里的大人都领来了。不过,是京里来的?难道是萱儿的夫家?

陈氏心里突突直跳,心里转了十几道弯。也跟在自家夫君后面见礼。

赵老太太忙一把挽住了陈氏:“好孩子,你可听你父亲说过我?照理你还得叫我一声姑姑呢。”

傅天河和陈氏都有些诧异,忙看向老太太。眼前的老太太慈眉善目,笑眯眯地望着陈氏。

傅紫萱瞧她爹娘这样,忙把路上的渊源说了一遍,又把老太太的来历说了一遍。

陈氏一拍脑袋:“哎呀,您就是四太爷家的那位嫁到京里的姑姑啊?上个月我听陈村的人说,村里四太爷家的那位嫁到京里的女儿回来祭祖,没想到就是您啊。”

老太太点了点头:“是啊,上个月我们一回来就回了陈村,只是家里都没什么亲人了,难得家里的老坟族里还顾得好,真真是欣慰得很。没想到你也听说了?”

陈氏点着头说道:“是啊,我夫君的学堂也有陈村的孩子,几个孩子说村里有一位京里来的夫人回乡祭祖什么的。我倒是没想到你们跟萱儿还认识。”

老太太很是热络地拉着陈氏到一旁聊起来了。这叶落归根一点也没说错。老太太听着陈氏说起家乡的人事变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及浓浓的追忆。

傅天河这边也与老爷子聊了起来。老爷子对傅天河的学堂也很有兴趣,自从在方严那里听说了长山书院后,就按捺不住想来看看了。这可是跟寻常书院极大不一样的书院呐。

听说不是以考学做为主要教学目的,而是以扫盲认字,及教习各项谋生技能为教学宗旨。另外还有两个六品的侍卫教习防身之术,这可是奇了。老太爷心里纳罕得很,跟方严一样猜测着傅紫萱背后的秘密。

方严那么精明的人还把两个嫡子女送到这乡下来,老爷子心里可是痒痒难耐,一直想来探个究竟。只不过回乡之后,总有这个宴请那个宴请,每日还有赴不完的宴,今日儿媳还替他去赴了一个宴替了他过来。

这一耽搁就到了现在,加上路上遇到的那个给他们烹了天香米吃的姑娘还没回来,就一直在家等着。这不,刚听方严传信说小姑娘回来了,就急忙领着家人过来了。

才聊了不一会,傅天河就搀着心急的老爷子起身了,说是要去书院一趟。

而那边赵学承也早就坐不住了,若不是有那好吃的桃子罐头和桃脯,他早就奔出去了,哪里耐烦坐在那听大人说古。

现在一听说要去书院,书院里还有与他在京里就玩得很好的彦华,又早听彦华说在书院里还认了好些同龄的朋友,早就想来了。

怎奈老是被自家母亲拘在敬县的家里,连敬县城里都没逛上几回。现在一听说要去书院,刺溜地跑到自家祖父身边,拽着老祖父的衣袖就往外拖:“祖父,快些快些。”

☆、第二百五十七章初访

赵学梁在旁边斥了一句:“成何体统!”

小屁孩这才老实的站住了,只是手里还拽着自家祖父的衣袖不放。

傅天河和陈氏听到喝斥,也不由得看了一眼,这个一板一眼像个大人模样的赵学梁,不愧是世家子弟,等闲人都没有这等风范。傅天河转头向老爷子夸赞了几句。

老爷子看了这个次孙一眼,说道:“这孩子往常在京里被他父亲拘得紧了,倒把他拘成了现在这副性子。”

傅天河忙说道:“这孩子被教养得很好,我那几个孩子倒是显得顽劣了,倒要多向小公子学学。”

“哎,好什么啊,我倒希望他能跳脱一些,小小年纪学他那爹跟个老头子一样,没趣得紧。”老爷子一边说着,一边跟着傅天河往外走。

老太太也说要去看一看这不一样的书院,竟引得出身世家的古氏,把两个宝贝孩子送到这乡下来了。要是让京里的老太太知道了,少不得挨一顿训的。

书院里书声朗朗,在院门外都听得清楚。

赵老爷子在书院门口住了脚步,仔细听了一会,面上带着笑意。抬头又看了书院上方悬挂的“长山书院”四个大字,一看就知道是自己那个弟子的作品。倒是刚劲有力,颇有风骨。老爷子笑了笑,抬脚迈了进去。

傅紫萱也侧身引了老太太进去。一行人先后进了书院,所幸这会学子们都在学堂里苦读,不然搞不好会造成围观。

老爷子兴致勃勃地看了几个课室,对非考学班更感兴趣。连着问了傅天河好些问题。

认字班的学子年龄参差不齐,大的有几十岁的老者,小的有几岁小儿。年龄虽不尽相同,但用心是一样的。跟着授课先生念书,描红,神情专注。老爷子在外面看了好久才离去。

对学子们身上统一的着装也很感兴趣。傅天河少不得做了一番解释。

书院自有盈利后,傅紫萱就建议傅天河给学子们做了统一的学服,和束发的方巾。因为来附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家境好的孩子也纷涌而来,书院里就难免有纷争有攀比,有钱人家的孩子免不了炫耀,而普通农户的孩子也免不了自卑。这股风一起。就免不了影响情绪,影响到学习成绩。

所以后来傅天河就命绣学班,加紧给每个学子,做了两身统一的学服,及统一的束发方巾。大家都一样,这也就没什么可攀比的。倒是令书院少了不少纷争。

每日里这些着统一学服的学士们,都成了傅家庄一道亮丽的风景。城里的学子倒不觉得什么,傅家庄的孩子那可是高兴坏了。衣服都舍不得褪下。下了学也恨不得在村子里逛上两圈,好叫别人都知道他们是长山书院的学子。

老爷子听了傅天河一番解惑之后,摸着短短的胡子不住点头。

老爷子又去看了女学子的学堂。仅一墙之隔的女学子们,丝毫不逊色于男学子。其认真程度也令老爷子大为赞赏。老爷子看了绣学班、药学班、月娘子班后不住点头。

“傅丫头啊。你这个女学班倒开了好几个,怎么只男学那边倒只有算学和武学呐?不多开几个?”

“我倒也想着。不过,一是目前并没有好的计划及好的方案,二是男人多为家中劳力,怕也招不到人。当初这两个班也是为了族长所托,为了族中子弟所设,倒是没想过其他。老太爷是不是有什么好的点子?”

老爷子听傅紫萱说完看了傅紫萱一眼,说道:“这技能班本来就是为了普通人家所设的。普通人家男人倒真是家中劳力,怕是一年到头能抽出时间,来学本事的人不多。不过家中男娃多的倒是会送人过来。你这技能班可以开一些诸如厨师,花匠木匠什么的,再看看一般大户人家里需要什么人,也可以往这个方向想想。”

傅紫萱倒是不想老爷子的想法跟她不谋而合,之前她也想过开设厨师木匠花匠这些班,这样总比去给别人当十年八年学徒来得好。得不到银子不说,可能还会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一些不好的师父不会倾囊相授不说,还会打骂。

只不过目前她还真没多少精力放在这学堂之上。

而且有些东西实施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再加上来附学的孩子多了,也多是一些要考学的孩子,来学一些经史子集的,傅天河那边也是分身乏力。

再者说这时代交通不便,多数男子还要忙着家中农活,并不像傅家庄及周边村子的男人一样来往便利,怕也是招不到多少人。

将来若真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自己再安排他们到城里的几个铺子,一边工作一边学吧,倒是不必这么专门来学了。

傅紫萱也并没有把心中所想说出来,只陪着说了书院的其它一些事,又陪着他一家子看了食堂、寝室及授课先生住处及休息室。

不仅授课先生课间有休息的地方,连学子们也都半个时辰休息一次,也有休息放松之外。食堂也是干净整齐,因是乡下,东西来得便利,每人不到五文钱就吃得又好又饱。

老爷子一边观看,一边笑意渐深,一边看一边点头。

若是朝政清明,自己一定会上书为长山书院挣来一个牌匾,也好让各地也多学一学此教学模式,毕竟考学的只是一小部分,多教一些谋生手段,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只不过目前的局势……老爷子想到此,脸上一阵晦暗。

傅天河看着老爷子脸上变化,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只不过不好发问,只在一旁岔开话题聊一些书院相关事体。老爷子这才渐渐恢复了清明。

课间休息时,赵学承非要去找彦华玩,而赵雪妍也要去药学班找婉华,赵学梁不放心,加上他也想去武学班看看,老爷子也只好随他们去了。

中午,傅天河请了族长和几个族老作陪,老傅头和傅天海傅天湖也一起陪坐。大伙得知老爷子的身份后,不免有些诚惶诚恐,所幸老太爷看着是个平易近人的,大伙这才放开了些。

热热闹闹地摆了两桌,傅紫萱亲自到厨房做了两桌丰富的菜式,还有许多敬县难见的海鲜。又命人从水田里捞了一些大的鱼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