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鬼魂与男神不得近身-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芜的笑立刻就僵在了脸上。
崔氏又补上一刀:“怎么样,是不是特别高兴?”
容芜眼泪快要掉下来。
“好了,你们姐妹们说说话吧。”崔氏满足地离开了,容家几个小姐姐又围了过来,话题也不肯换一换。
“一年不见,公子晏看起来似乎更遥不可近了,声音也如清泉碰玉石,整个人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容菱捧着脸,一脸荡漾地回忆道。
此时的姬晏虽年少,但名声已远,令世人不惜以公子敬称之。
只有容芜,无论儿时还是长大后都厚着脸姬哥哥姬哥哥的叫他,如今想想真是替自己害臊。
“四妹妹没去可惜了,谢夫人当众展示了公子晏为她所画的人像,典雅秀美,活灵活现的,比起先生所作也差不了多少…”看来去了一趟靖宁侯府,每个人都憋了一肚子话要吐出来,连一向沉静的容芬也开了口。
她最近沉迷于画画,见到谁的画都要比较一番,并且也自动把容芜拉成一伙。
“比二姐姐画的还好?”
“啐——你这傻丫头,我的画岂能与公子晏相提并论?”
容芜不以为然:“在我心中,二姐姐画的是最好的,若要选一人为我画人像,我定选二姐姐。”
“这真是…说的好像人家公子晏会为你画一样…”容芬被她赞的神采奕奕,伸手揉了揉她的脸蛋,囫囵道,“好啦好啦,以后也就我给你画了!”
容芜弯眼笑起来。
“前去靖宁侯府的姑娘们不少,但公子晏却只与大姐姐说了话呢!”容菱见容莹一直没说话,忍不住将话题扯过去,“怎么,大姐姐也不跟妹妹们说说你们都聊了些什么?”
几人都向容莹看去,看的她红了脸,局促道:“哪…哪有说什么啦…不就是打个招呼么!”
容莹身量纤细修长,稍一打扮倒像是十一二岁的少女,再加上稳重的气质,站在姬晏身边也不会让人小觑了去。
“…哦?那怎么不见他对别人打招呼啊?”容菱眼中扫过嫉妒,噘嘴不满道。
容莹被闹的没办法,只得道:“真的没说什么,就是二小姐姬洳明年也该入族学了,公子晏托我给她指点下有需注意的地方…”
“他们府上的大小姐姬湄不是跟姐姐同岁么,怎么不让她去指点?”容芬不解道。
“哼,一定是那姬湄学问不好,公子晏不放心把亲妹妹交给她呢!”
靖宁侯府大少爷姬晏与二小姐姬洳乃长房谢氏所出,二房夫人杜氏育有二少爷姬显,比姬晏小一岁。此外二房还有庶出的大小姐姬湄和三小姐姬湘,分别为十岁和五岁。
“三妹妹,话不能这么说,人家或许也就是客气一下而已…”
“大姐姐你就别谦虚了!那姬湄到底有几斤几两,等你们一同入了女学不就知道了?”
容芜也不插话,静静地靠在床上听着,心里想着两年后的容莹就该进入女学读书了,容芬和容菱倒还在族学,而自己呢?…自己还入不了族学…
这般想着不由又觉得时间过得好慢,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声响倒将容莹的注意力吸引了来,她看着容芜发呆的表情,忽然想起来笑道:“阿芜,公子晏还跟我问起你了呢!”
“…啊?”容芜莫名地扭头,脑子都没反应过来。
“他问你怎么没来,我说你病了。”
“姐姐,你病了?”容芜皱眉,伸出手贴了贴她的额头,“不烧啊…”
“哎呀…”容莹拍掉她的手,好笑道,“你还以为姐姐诓你呢不成?”
“姐姐可不就是在诓我呐…”容芜说罢还看了看容芬和容菱,她二人也是一副赞同的神情。
容莹说不过,只得有些羞恼地别过脸去:“真是的,让我讲了还不信,不与你们说了!”
就在这时,冯妈妈端着一碗药敲门进来,轻声道:“四姑娘,该喝药了。”
容芜看着黑乎乎的药汤,认命地接了过来。
自己装的病,憋着也要喝完!
冯妈妈往她嘴里塞了一颗蜜饯,又替她净了嘴,提议道:“大夫说了姑娘饮食要清淡,晚上咱们就熬点粥,用些小菜吧?”
“嗯。”容芜自觉吃什么都差不多,没什么意见。
“小姐们可要留下用膳?”
“不了,回府后还没见过母亲,我得回去了。”容莹笑着起身,容菱在她身后起来,“四妹妹好些休息吧,明日再来看你。”
“大姐姐、三姐姐慢走。”容芜说着要下地去送,被容莹制止了,便把腿搭在床边,挥手送她们出了门。
“明日画作先生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我也得回去了。”容芬跟着告别道,出门前被容芜拉住,凑到耳边低语让她再带些画稿来,容芬捂嘴笑着点了点头,这像是成了两人的小秘密,你来我往的乐此不彼。
为了不让谢夫人以探病为由过来,容芜很快就活蹦乱跳起来,直叫崔氏心里高兴的紧,赏了那大夫不少银两。
临走前,大夫掂了掂手里的钱袋,在容芜期盼的注视下对崔氏叮嘱道:“四姑娘气弱,需静养一段时间,这期间还是尽量少见外人。”
“是是,我们会注意的。”崔氏不疑有他,连忙应了下来。
容芜站在崔氏背后,笑眯眯地冲着他作了一揖。
大夫吹了吹胡须,转身摇着头离开了侯府。
自此,崔氏再也没有提过靖宁侯府来探望之事。容芜每日在院中逍遥快活,在冯妈妈变着花样的投喂下,气色好了许多,人也胖了一些,不再如之前那般干瘦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崔氏也一同限制了几位姐姐的探视,由每日下学都来坐坐,改为每三日一聚。这样一来,几人凑在一起的时候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基本到最后都留在了容芜这里用晚膳。
日子这般悠闲地过去了一个多月,直到主院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道,太夫人病重了。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病的这般厉害?
容芜蹙眉,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那立于床上的长发女鬼。
☆、第七章 自请入寺
大爷容肃再次请来了朝恩寺的惠济大师来府中颂经,距离上一次为容芜而来,只有几个月的功夫。
几房的长辈小辈都在主院聚齐了,沐浴焚香后恭敬地跪在香案前。
惠济大师身披袈裟,闭眸盘坐于佛垫之上,口中念念有词,声音透着慈悲,澄净通澈。
容芜随着众人跪在下面聆听经文,眼睛却忍不住往身后门口处看。
“阿芜,坐好了。”身边的容莹见她扭动频繁,不由轻声提点道。
前面的崔氏听到动静,转过头来警告似的瞪了她一眼,容芜立马笔直地跪好,眼正鼻息静,一副认真的模样。
待她转回去后,却又忍不住向后看去。
容莹怕她动作太大被大人看到,急着又伸手扯扯她,皱眉摇了摇头。几番来回,容芜歉意的咧咧嘴,终是安分了下来。
太夫人这一病的蹊跷。事先只是有些睡的不安稳,并无其他病状,忽然前日就昏迷了过去。宫中太医前来诊治不出原因为何,吃了药也不管用,这才又请了朝恩寺的高僧来试试,毕竟前不久容芜就是这么醒来的。
至于这病因,容芜已基本确信就是那女鬼造成的了。
惠济大师布满房间的颂经之声,已成功将那女鬼赶了出去,此时她正趴在门槛处,张着手臂使劲往里面够去。见容芜回头来,女鬼双眸腥红,直勾勾地盯住她,两行血就这么顺着眼角淌了下来…
一小和尚端着个铜盆从她身上跨过,她伸手想拽着小和尚的裤脚一同进去,却又被佛光给挡了回来。或许是怨念太重,小和尚似感应到了踉跄一下,站稳后急忙默念三遍阿弥陀佛,再次肃穆地走到师父身边,将铜盆轻轻放到他前面。
惠济大师睁开眼,将手中的佛珠在铜盆的水中沾了沾,又在太夫人的额头上滚动一圈,容芜顿时听得门外传来撕心裂肺般地尖叫。
那声音过于惨厉,让容芜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眼,立马吓的浑身一激灵,慌张的扭了回来。
“阿芜?”容莹有些担忧地看向她。
“…无、无事。”容芜深吸两口气才平复下来,脑海中仍是方才看到的女鬼模样。
不知惠济大师做了什么,那女鬼像是被抽走了血肉一般,扒在地上形如枯骨,脸上颧骨高突,一双眼睛更是深深陷了进去,好似两个红色的空洞。只剩骨架的胳膊依旧执着的往屋里伸着,指尖扣在地面上,划出一道道长痕。
痛过之后,她的嘴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阴森森的十分骇人。
容芜紧紧闭上眼睛,双掌合十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佛珠在额头滚动数十下后,太夫人的脸色竟红润不少,虽还未醒,但也比方才的弥留之相好了太多。
在颂经结束后,老侯爷和几位爷都围了过去,大爷容肃拉起太夫人的手轻唤道:“母亲?母亲可能听到儿子说话?”
老侯爷对惠济大师深深行了一礼:“多谢惠济师父,不知夫人得的是何病?”
“阿弥陀佛。侯夫人是病非病,解铃还须系铃人。”
几人面面相觑,均不得要领,三爷容隽再次恭身求问道:“大师此言何意?还望深解!”
“世间万物皆有因缘,强拆不得。侯夫人本无此劫,但不知因何替别人挡了一番,也是天意。”惠济大师阿弥陀佛道,直听的容芜浑身直冒冷汗。
替别人挡了一劫,可不就是替茂哥儿受了灾吗?
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竟是她将那女鬼赶了过来,是她无意间改了茂哥儿和太夫人的运数!
看着病榻上不醒的老人,容芜心中愧疚纵生。
“敢问大师,我母亲的病如何才能好起来?”大爷容肃道。
“运数既已变,不可强求,只能侧解。”这回惠济大师没再难为众人,直接继续道,“侯夫人身子不便离开,当选一位至亲之人,代她入住朝恩寺,日日焚香诵经,抄文斋祭,或可渡去负累。”
“…至亲之人?”
“我去!我去!”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容芜跪着往前爬了几步,急急道,“我愿替祖母前去朝恩寺!”
“阿芜!你出来捣什么乱?快回去!”见女儿冒失地跑出来,三爷容隽先是吓了一跳,接着轻斥道。
容芜没有理会父亲,而是正了正身子跪在老侯爷和惠济大师面前,面容肃穆道:“祖父、大师,容芜乃祖母至亲之人,愿替她老人家焚香诵经、抄文斋祭,换得祖母早日康复。”
“阿芜,你可是认真的?”老侯爷没想到这个小孙女会第一个站出来,迟疑的问道。
“阿芜自然是认真的。”
“父亲!阿芜年纪还小,身子又不好,怕是会耽误母亲的病情…”崔氏见状也上前几步,跪下道,“更何况她还没上过族学,字都不识几个,如何抄写经文?儿媳愿替母亲入住寺庙,虔心拜佛,为母亲祈福。”
“阿弥陀佛,三夫人并非侯夫人的至亲之人。”
“那依大师所言,本侯的小孙女可行?”老侯爷眉峰一挑,察觉出了话中之意。
惠济大师看向容芜,唇边竟微微浮出一丝笑意,淡淡道:“四小姐乃朝恩寺之有缘人,若她愿去,必是最佳人选。”
容芜闻言若有所思地抬眸与他对视,看到他眼中似有深意,更是心中高悬不定。
众人以为那句朝恩寺的有缘人,指得是上次昏迷也是因惠济大师而醒来,故为有缘。而容芜听的,却好似带有另一种意思。
上辈子,她曾在朝恩寺中一住便是两年,与诸位师父朝夕相处,自然是难得的缘分。
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她都是以佛为伴,日日吃斋度过的。
太夫人病了,可有至亲之人代她入寺,而那时的容芜只有靠自己进去。本是豆蔻年华,容芜却已有了异于常人的表现,府中担心她是被邪物侵体,扰了心智,故而听从惠济大师的话,让他将容芜带走了。
不得不说,在寺庙里的那两年,是她一生中最安稳惬意的日子。鬼魂不敢靠近这里,只要她不出去,便不必担心被纠缠恐吓,对于惠济等诸位师父,容芜更是打心眼里感激的。
如此回想着,不由对着面前的惠济大师笑了一笑。
不论是想要弥补自己对太夫人造成的伤害之过,还是真的愿意重新住到寺庙里,她都是不后悔今日站了出来,做出这个请求。
“阿芜已熟背《百姓谱》,平日里也有照着字帖练字,就算仍旧难登大雅,但阿芜必会认真去抄写经文,心诚则灵,想必佛祖是会体谅的。”容芜再次叩首道,“请祖父成全。”
老侯爷颇为感慨地看着地上瘦瘦小小的孙女,亲自弯腰将她扶了起来,摸了摸发顶道:“阿芜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这番心意,你的祖母一定会感知到的。”说完又看向了三爷容隽和崔氏,叹口气道,“你们也看到了,阿芜第一个请愿的,态度如此坚决,且惠济大师也道她是最佳的有缘之人,不知你们可答应让阿芜前去朝恩寺?”
被这般问着,崔氏实在忍不住地低头抽泣起来,却说不出一个不字。
三爷本想道自己作为亲儿子,代母入寺无可厚非。但事已至此,若他再这般开口,就有了亲女弃母的嫌疑,明明大师已定了有缘人,再反对就是不孝了。
筹措片刻,三爷容隽只得咬牙上前恭身道:“能替母亲入寺祈福,是阿芜的福泽。既大师已选定她为有缘人,小女自当责无旁贷!只愿…只愿在入寺后,大师能对她多加照拂一二,她毕竟年纪小,前不久又生了大病…”
惠济大师阿弥陀佛回礼道:“三爷勿虑,四小姐既是朝恩寺之有缘人,朝恩寺定会护她周全。”
“那便…拜托师父了…”
“大师!四妹妹毕竟年纪小,这般离开三叔三婶也着实让人担忧,容慕身为长孙,不知可否代替祖母入寺?”这时,大少爷容慕出列跪下道。
“大哥即将礼学监结业,不便离开,容芥愿替祖母入寺!”二少爷也跪在了旁边,叩首道。
容莹站起身,将容芜拉到了自己身后,笑着柔声道:“哥哥们学业为重,妹妹们年纪又小,没有比阿莹更合适的了!大师,请准容莹入寺。”
容芬有些胆怯,但见连阿芜都那般勇敢,正准备着也站出去,却被小桓氏眼尖地拽了回来,紧紧拉住瞪了她一眼。容芬心有不甘,但在母亲的目光下,还是坐了下来,没再进一步动作。
容菱见要去寺庙里吃苦,早就恨不得躲到角落里了,心里还暗暗开脱道,自己是庶出的女儿,选那至亲之人怎么样也轮不到她头上吧?然而她却忘了,平日里太夫人对她的宠爱,又何时将她当庶孙女来看待了?
孩子们的这番争抢,让老侯爷和几位爷看的是欣慰万千,老侯爷目光扫过面前的孙儿孙女们,最终将目光定在惠济大师身上。
“大师,您看究竟选谁入寺为好?”
“大师,还是选阿芜吧!”容芜见突然冒出来这么多跟她抢的人来,心里早就急的不行,生怕惠济大师变卦,“大哥和二哥学业紧,姐姐们也都上着族学,只有阿芜整日里没事做,闲着也是闲着,能替祖母做些事是求之不得的!再说了,前些日子阿芜昏迷之时,梦到了一位白头发的神仙点了点阿芜的头道,都是因为祖母请来了惠济大师颂经,才把阿芜给唤了回来,是祖母救了阿芜这一命!如今祖母有难,阿芜如何能不替她老人家分忧?大师,请一定要选阿芜去呀!”
大周尚神灵,容芜的这番话已是打动了大部分人。既然她有得梦中仙人的指引,一时别人也不好再去阻碍。
“阿弥陀佛。还请侯爷准许,让四姑娘容芜随贫僧入寺。”
惠济大师最后的这一声首肯,总算让容芜松了一口气。
随着众人退出房间时,她在门头再次与那虚弱的女鬼视线相遇。
腥红的双洞中透着狠厉,容芜却不惧地瞪了回去。
你一再伤害我身边亲人,这一次,就看我们谁能渡过谁吧!
☆、第八章 贵客在东我入西
杏春愁苦着脸跟在小姐身后,看她脚步越来越快,几乎都要超过前面的三爷和夫人,在到了院门口时,更是恨不得一步就赶紧冲进去。
“阿芜!”崔氏沉声唤住了她,停在了原地。
“…娘?”
看着女儿怯生生地转回头来,崔氏一肚子火气又发不出来了,推了推身旁的夫君,让他出面去说。
三爷轻咳了两声,走到容芜跟前,温声道:“阿芜啊,爹娘知道你是担心祖母的病情,但今日为何要突然出这个头?你可知那朝恩寺是什么地方?”
容芜像是在极力忍耐着什么,咬着嘴角吐出道:“阿芜的确做了那个梦,祖母…祖母对阿芜有恩,不可不报。”
“唉,可是让你一个人住到寺里面,我和你娘亲如何能放心?”
“哇——”谁知容芜一跳脚,突然放声哭了出来,张开小胳膊扑进三爷的怀中,嚷嚷道,“爹爹抱抱阿芜,爹爹快把阿芜抱起来…”
“好好好,爹爹抱抱,爹爹抱抱!”这一反应将三爷吓了个不行,急忙把她抱了起来,拍着背安抚道,“阿芜不哭,不哭了啊…是爹爹错了,阿芜是好孩子,爹爹不该指责阿芜的…”
崔氏也围了过来,把容芜从三爷身上抢过,抱在自己怀里接着哄道:“没事了没事了…娘亲在呢,今晚阿芜就跟着娘睡吧?”
容芜又把两条腿往上提了提,整个人以胎儿的姿势缩进了崔氏的胸前,小脸埋进她的颈窝,抽嗒着摇了摇头。
那女鬼跟在她身后爬了一路,刚刚趁她讲话的功夫已经拽到了她的脚踝,冰凉坚硬的触感让她实在是忍耐不住…
抹了把泪水,嘤嘤嘤这实在是太吓人了啊!!
此时女鬼又一边嗓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一边伸手去够她的脚,她虽怕的紧,却也不能再将女鬼带回弟弟身旁。
“阿芜…”崔氏以为容芜是在闹小脾气,无奈叹了口气,只得将她先抱进了她自己的房间。
看见了床,容芜从她身上下来三两下就钻进被窝,抖着声音道:“娘亲、爹爹,阿芜有些困了,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可好?…”
崔氏还皱着眉想说些什么,却被三爷给拉住了,对她摇了摇头,转身答应道:“爹爹知道了,那阿芜先好好休息,有事记得去隔壁找我们。”
“嗯…”
“…可是!”崔氏挣了挣,没能挣脱束缚,被三爷给硬拽了出去。
房门关上后,容芜立马蒙上了被子,整个人缩成了一团。
“姑娘这是怎么了?三爷和夫人也是担心您,您不要往心里去…”冯妈妈见容芜情绪激动,不知怎么劝说才好,把着手在床边徘徊。
“奶娘!奶娘上次我病时惠济大师留下的符牌在哪里?快取来给我!”
“哎?就放在姑娘床头的木盒里面…”
容芜裹着被子挪动到床头,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摸到盒子,打开从里面找出了那桃木制的符牌,然后在冯妈妈的失声惊叫中把它狠狠地砸在了床下。
“姑娘?!”
好了…如此便好了…
汗津津的发丝贴在脸颊上,容芜喘着粗气,看着下面那女鬼的左臂被符牌死死压在了地上挣脱不得,身子终于软瘫了下来。
“奶娘捡不得!就…就先放在那里别动…”见冯妈妈要弯腰去捡符牌,容芜连忙阻止道。
“…姑娘,奶娘去给你煮一碗安神汤可好?让杏春先进来伺候。”
“去吧…不必叫杏春进来了,就让她在外面侯着,我想睡一会儿。”容芜神色淡淡吩咐道。
不知为何,如今看着姑娘仍是幼女之身,却有时总觉得她好似已看尽百态、身历沧桑,眼中有些说不出的疲倦,让人不走自觉地就遵循了她的话。
“是…”冯妈妈上前为她掖好被子,轻脚地退了出去,将门掩上。
容芜平静了好久,才缓缓睁开眼睛,向床下看去。
那女鬼匍匐在地上,以古怪的姿势仰起头来,与她对视。
半晌,容芜嘴唇动了动,干涩的声音从嗓子里挤出来。
她看着女鬼道:“…你想要如何?”
***
到了容芜随惠济大师前往朝恩寺那日,崔氏搂着她一边哭一边叮嘱道:“到了那边不要乱跑,要听冯妈妈的话,哪里缺什么少什么了就派人回来说一声…”
容芜一一应下。
之前三爷劝慰许久的阿芜在寺庙中更安静、更利于养身子的说辞,在这最后一刻都不管了用,崔氏恨不得扭头就把自己女儿给抱回去,那寺里谁爱去谁去!
茂哥儿似是感到了姐姐要离开,也哭个不停。
容芜将他小心翼翼地抱紧怀里,见他脸色红润健康,哭声也响亮有力,不由开心的弯了弯唇,对崔氏道:“娘亲,惠济师父赠的桃木符记得给弟弟带上。”
前两日,她特地去向惠济大师求了与符牌用途一样的桃木符,这东西虽不能赶走鬼魂,但希望她不在的时候,可以不让别的鬼魂靠茂哥儿太近。
“一直戴在脖子上呢。”崔氏抿了抿眼泪,扒开茂哥儿的衣领,露出里面小巧的桃木符。
容芜安心地点点头,告别了其余人,上了马车。
“阿芜!早些回来…”容莹冲她用力挥着手,容芜掀开车帘,也冲她们挥了挥手。
六个月。
下次回来,就是六个月后了。
容芜扒在车窗处向后望着,看着家人们的身影越来寻找,最终在街角化为黑点,心里也酸酸的不是滋味。
这便是不舍吧?
活了两辈子,她也尝到了这种分别时的不舍与牵挂。原来心里装进了别人,也被别人放在心上的滋味是如此美妙,让她甘之如饴。
马车出了闵京城,一路向南穿过郊域,在凫山下停下。
容芜被杏春扶下了车,惠济大师阿弥陀佛道:“车路到此为止了,四姑娘请随贫僧从这里上山。”
“好。”
有两位侯在山下的小师父从冯妈妈和杏春那里接过行李,几人一同走路上山。
惠济大师走在最前面,步态平稳却前后均匀,路上并没有停歇。
容芜则安静地跟在后面,没有叫苦叫累。
几次冯妈妈都担忧地小声问到:“姑娘可乏了?奶娘抱着走吧?”
都被容芜摇摇头拒绝了。
一口气爬到了山腰处,终于看到了朝恩寺的大门。
容芜轻轻喘着气,默默抬眼环顾着这陌生又熟悉的地方,青苔石阶,曲径通幽,一如前世的模样。
然而两次入住的心境截然不同,竟觉得景色又美了三分,空气也更好闻了些。
“阿弥陀佛。”惠济大师合掌温声道,“东厢将有贵客入住,四姑娘请往西厢而行。”
☆、第九章 初八夜,投胎夜
不知是否真的有缘分在,容芜所住的西厢厢房,与上一世是同一处。
此时她坐在简陋的木床上,看着冯妈妈带着杏春忙里忙外地整理东西,心情感到格外的放松,伸了个懒腰,倒头就歪在了床上。
“姑娘!床还没收拾呢!”冯妈妈急忙唤道。
容芜也不起身,只是往床头滚了滚,腾出下面的地方来。
冯妈妈朝她的小屁股拍了拍,一副拿她没办法的模样,只得取来从府中带来的床褥铺上。这边整理好,她很自觉地又滚到了另一边,给冯妈妈让位置。
如此折腾着,容芜还是睡着了,一直到了晚膳时间被杏春唤醒。
意犹未尽地下了床,外衣睡的皱皱的也不在意,随便洗了把脸就来到外屋。
容芜只觉得在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多吃多睡后,渐渐的也养成了习惯,规矩的作息使得身体强健了许多,这一良性循环让她整个人看起来越来越精神。
寺里用的是素食,但好在食材大多都是自己种的,十分新鲜,在冯妈妈一双巧手下也是色香味俱全。
看容芜一个人坐着吃的香甜,自来了就没有一句抱怨,乖巧惹人怜,杏春忍不住背过去擦了把眼泪:“姑娘可还习惯?若哪里觉得不好的,奴婢这就写信回府里,让夫人给您送来。”
“我觉得很好啊。”容芜塞了口米进嘴里,满足地点点头,抬眸道,“杏春可觉得哪里不便?”
“奴婢皮糙肉厚的…哪里在乎这个?就是怕姑娘…”
“我们来这里是为祖母祈福增寿的,岂能嫌东嫌西?小心佛祖听到了怪罪…”容芜放下箸,认真道,“这里其实很好的,你们住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杏春忍俊不禁:“瞧姑娘的模样,倒像是来过一样!”
容芜笑了笑,一边一个将冯妈妈和杏春都拉着坐了下来:“如今这里就我们三个,就别顾忌那么多规矩了,你们也坐下来一起用吧。”
“这可使不得!奴婢…”
“从前跟姐姐们一同用膳时,总觉得胃口更好些,现在她们远在府中,奶娘和杏春还不愿陪着阿芜吗?”
看着她有些委屈的模样,又想到小小年纪家人却都不在身旁,冯妈妈和杏春心里早就酸成一团,哪里还忍拒绝她?
“既然这样,那奴婢们就逾矩了…”冯妈妈在容芜对面坐了下来,杏春也在一旁坐下,拿起公筷为她添菜。
在朝恩寺的第一顿饭就这么热热闹闹地用过了。
饭后,几人在院中纳凉,有小师父前来传话,请容芜明日卯时到念佛堂参加早课。
容芜不敢迟到,便也不再闲聊,洗漱了下早早躺到了床上。
因下午睡的踏实,翻来覆去许久还不见睡意。轻手轻脚爬下床,将符牌从包裹里摸了出来,重新钻回进被窝。
手指抚摸过符牌的纹路,容芜面上现出一丝凝重,发了会儿呆,将符牌放在枕边重新躺了下去。
第二日寅时末,冯妈妈便心疼地把容芜叫了起来,容芜并没有赖床,乖乖起来穿衣用了早膳,被冯妈妈牵着手往念佛堂走去。
她来的还算早,偌大的殿堂只有寥寥几位僧人,住持和惠济大师都没有到。
冯妈妈和杏春不得参加,容芜冲她们挥挥手,独自走了进去,寻了个角落的软垫坐好。
身边僧人越来越多,很快大殿中便已坐满,他们见了容芜也是目不斜视,并没有任何诧异之色。
卯时到,住持和惠济大师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在佛像前坐下。
木鱼声响,礼佛开始。
容芜虽没有人教,但上辈子在朝恩寺的两年也需每日参加早课,对于这些流程自是十分清楚,便随着僧人们一同闭目聆听住持的木鱼声。
礼佛毕,众人开始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这部经文很长,共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是佛陀诵出以救其弟子阿难受惑于魔女的,念此咒将保护自己不受诱惑。
念完后容芜起身跟在僧人队伍的最后开始绕佛,嘴里默念着南无阿弥陀佛。
第一堂功课进行了一个时辰,很快第二堂功课又开始了。
众人继续坐在垫上念《三扳皈依》、《大悲咒》、“十小咒”、《般若菠萝蜜多经》等,目的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