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四年猎鬼人(Gh)-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我问老人,孩子现在在哪里?他说在偏房的,孩子的妈妈正在照顾他,我们到之前半个小时的样子,又才发了一次病。我说带我们去看看孩子吧,老人答应了,我示意我那朋友跟着我一道去,万一是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也不忍心亲口告诉这家人,还是得通过他来说。
那件偏方在出了门右转再右转的地方,若不是个老房子,现在的房屋就很难见到这样的格局。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非常浓烈的中药味,看来他们已经开始用熬药的方式来给孩子治病了,从进屋开始就一直没有看到孩子的外婆,老人告诉我,外婆每天都要到山坡上去给孩子挖草药,以前是个赤脚医生,既然现在连现代的医学都没有办法把孩子医好,那么与其让孩子的病一天天拖着,还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信信这个被当今社会认为是伪科学,是巫医的中药了。
进屋后,看到孩子的母亲,她显然知道我们几个人进了屋,但是却没有回头看我们,她一直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神里满是焦急。直到她的爸爸叫她,她才转头跟我们打招呼,当孩子的外公告诉她我是他托人请来的看鬼病的人的时候,孩子的妈妈突然好像是发现了希望一般,在我还没有开始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就已然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我看到孩子躺在床上,眉头紧锁,双目紧闭,嘴角和地上都残留这一些适才吐过的痕迹,大热的夏天,他却盖着厚厚的杯子。因为他妈妈告诉我,孩子自从发病那天起,虽然身上一直在发烫,但是却一直都在发抖,他们看到这样的症状,虽然医院已经告诉了他们病因,但是基于母亲对孩子基本的溺爱,他们还是选择了把孩子的病按照发烧的方法来处理,生怕孩子给冷着了。
我走到孩子身边,伸手翻了翻他的眼皮,和一般昏迷的人不同,昏迷的人虽然双目紧闭,但是翻开眼皮后,眼仁其实是朝头顶看去的,但是这个孩子的眼仁却是直直的看着正前方,满头大汗,枕头边放着好几张湿漉漉的毛巾,他妈妈告诉我,这些全是给他擦汗打湿的。但是孩子的嘴唇却是有些干裂,这是因为大量的出汗,导致身体里的水分丧失,孩子又没有办法醒过来喝水,已经有点脱水的样子了。我问他妈妈,他妈妈说孩子一直昏迷着,还把牙齿咬得很紧,想要灌水进去都不行,只能一直拿棉签沾点水涂抹在孩子的嘴唇上,这样稍微有点水分流进嘴里。说着说着,她就开始哭泣,她说自己是个苦命的女人,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跟了个社会上的混混,一直没有结婚,怀上孩子以后还本以为那个混混会因此而有所收敛,却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的在社会上晃荡,最后因为故意伤害被判刑服刑,服刑的监狱就在离她现在住的地方不远的监狱。但是她还是没有完全放弃,打算等到孩子的爸爸出狱后,再好好劝说下他,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毕竟孩子还小,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从她的话里,我看到眼前这个岁数和我差不多的女人,有种无奈的苦命。对于别人的家事,我一个外人也不好意思插嘴,她肯告诉我,也是处于对我的信任,我只能听便听了,毫无说话的立场。
我从身上取出罗盘,在房间四周和孩子身上游走,房间里还好,一切平平静静,但是在孩子身上,罗盘的平静却让我有些大吃一惊,如果说孩子身上有鬼,那么我至少能够从罗盘的反应上清晰的判断出来,否则的话,至少灵魂的存在我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奇怪就在于,这个眼前昏迷在床上,表情痛苦的小孩,竟然没有灵魂。我指的是,非但在他的身上没有找到鬼魂的影子,连他自己的灵魂也都不知去向了。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我不想吓到这家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不能帮上忙,只是对我朋友使了个眼色,让他跟着我走到屋外,我小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也顺便告诉他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把孩子救回来,我甚至不敢说我还能继续帮你这个忙。他先是和我一样吃惊,后来听我话里的意思像是快放弃了,他开始反复拜托我一定要帮忙,他还担心是我怕这家给不起钱还主动告诉我钱需要多少他来给。我是个生意人,但首先我得是个人,我也不愿看到孩子遭受痛苦,在他这么央求下,我对他说,让我再试试。
走回屋内,孩子的妈妈看我先前把我朋友拉出屋外,她大概是以为自己有些情况还没有交代的清楚,生怕我丢下不管了,于是赶紧告诉我,她说,孩子现在几乎每天的上午下午和晚上都会发一次病,昏倒的时间却比最初要短了很多,一般一趟昏迷个2个小时就会醒过来。而且现在开始说胡话了,总是会嘀嘀咕咕的,说一些好像是方言一样的话,而且不仔细听,很难听懂。我一听,好像发现了一点希望,前提是如果我们能听懂孩子到底在说什么的话。我赶紧问她,孩子说胡话的时候,到底说过些什么,你说给我听听,他妈妈说,听上去像是方言,听不懂,只是孩子说得最多的几个字,就是“打鸡”。
我顿时傻了,什么是打鸡啊?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我又问她,孩子是每次昏倒就会说吗?她说最近几天以来是这样的。于是我当下就决定,我要在这里等候,说来可悲,我竟然是在等待孩子的下一次昏倒,但是我对整个情况几乎是一头雾水,我也只能采取这种笨到极点的方法了,于是暗暗希望,孩子在下一次昏倒的时候,能够从那张小嘴巴里说来的东西会让我听明白,因为我虽然被时代和社会列为“边缘人”,但好歹也算是走南闯北,方言我还是掌握了不少。只期盼能听懂就好。
孩子还没醒,我也就走到户外抽烟,顺便调戏了一下他们家养的鸡。就这么无所事事的站在坡上,心里寻思着整件事情到底该怎么接着处理下去。老人的老板回来了,背着一个大竹筐,装满了草药,看见家里来人了,得知是来帮忙的,也就热情的招呼我们喝茶。
到了晚饭的时候,孩子醒了,醒来后我走到孩子身边,偷偷在他身后用罗盘比划着,还好,至少眼前的孩子不只是个躯壳,他的灵魂回来了。问他他却什么都不记得了。我怎么都想不明白,你说一个孩子即便是再贪玩,也绝不至于玩到自己灵魂出窍才是。于是大家一道吃晚饭,到了晚上快9点的时候,孩子突然从凳子上跌倒,重重摔在地上,脑门上磕出一个大大的包,家里人赶紧把孩子弄到床上躺平,我也跟着去了,只见孩子先是不断的抽搐和呕吐出晚饭,我帮忙按压住孩子的双手,突然孩子带着哭音开始说话,绝对带着口音,但是在我听来,似乎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口音,更像是一个汉语说得很差的外国人那种发音,孩子把胡话重复了好几次,我只记下了他全部的发音,然后把他的话连起来,写在纸上,根据我的知识所能及的范围,反复变换不同的发音,最后我自认为是这样一句话:
“后街,杀死人,打鸡”
对于最后的那个“打鸡”,我依旧不知道是什么,不过看到了“杀死人”,虽然只是我臆断的话语,心里不由得突然紧张了一下,这么多年以来,我接触过很多死人,却没有直接牵扯进一场凶杀,如果楚楚那次不算的话。这次,莫非我是卷入了一场什么杀人案件吗?
猎鬼人短篇 第七十七章 咑矶
孩子胡话完了以后,就立马昏了过去,孩子的外婆就赶紧端来熬好的药汤,看来是早就计算好孩子的昏迷,一早就有所准备了。孩子的妈妈里里外外忙乎着,多这眼前发生的一切显得准备充足。我把罗盘带到孩子周围,果然,灵魂再一次不见了。
安顿好孩子以后,我和孩子的外公与我那朋友重新回到最初见面的客厅,我把刚刚写好字的那张纸条拿出,反复研读,除了后街和杀死人我能明白以外,对于打鸡二字,依旧是一筹莫展。于是我开始在嘴巴里反复呢喃这些字,并不断变换音调。孩子的外公听到以后,突然好像是明白了什么,愣了几秒,然后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吓我一跳。显然我被他这无理的打断别人思路的行为激怒了,正想开口埋怨几句,他突然说:
“会不会,不是打鸡,而是咑矶?”
尽管是换了个发音,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于是我问老人,这是什么东西难道你知道吗?他说,咑矶是在他们修表的人对钟表里的其中一个部件的喊法,他告诉我他从15岁开始跟着他的师傅学习修表,修了将近50年,世界各国的钟表他大大小小的修了不计其数,以至于他到现在只要把坏表拿到耳朵边稍微仔细听一下,他就能够判断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甚至连快慢几秒都能够准确的说出来。所以他非常了解钟表的内部构造,之前听到孙子说打鸡打鸡的,却从来没有想过也许就是他说的咑矶。
我告诉他,这其实不怪他,换成是我我也想不到,我把那几个字念出来,无非就是有了个声音上的传递罢了,只不过是碰巧让他想到了他们专业领域的这个词。
老人告诉我,这个咑矶是用来连接齿轮和齿轮之间,一种具有弹性的金属璜片,没有它的话,整个表就无法运转,它起一个搭桥的作用,原本的专业名词他也忘了该叫什么了,只是因为钟表尤其是以往的机械钟表在装上咑矶之后,走动总是会发出“咑矶咑矶”的声音,所以他们这行特别是川渝的,总是称呼它为“咑矶”。
对于钟表,我是丝毫不懂,不过他突然这么说,而且老人本身也是从事钟表维修的,再加上出事的正好就是这个老人的孙子,所以我不得不把所有的事情串联起来,我相信如果孩子真的是被鬼给缠住,那么这个鬼或多或少应该要跟这个家庭有所联系才是,那种无缘无故就缠上一个人的鬼,少之又少。但是若是因为孩子之前玩耍弄死了挝蜢,这个理由又显得有些牵强,毕竟有些未经证实的事情,我也不敢贸然下定论。
我开始注意到老人屋子里挂满的大大小小的钟,如果孩子胡话里说的真是“后街,杀死人,咑矶”的话,那么不排除真是跟钟表有关联。于是我每一个挂钟都仔细检查,最后在靠近窗口写字台左手侧墙上,我对一个挂钟产生了注意。这个房间里挂的钟,起码有十多个,在我检查的过程中,它们很多都因为到了时间点而发出报点的钟声,唯独这一个挂摆钟没有,而且它甚至没有走动。我站到钟的侧面,吹去它面上的一层灰,发现在钟面的正上方,有一个刻在红木上的十字架,十字架的上方还写了个“LOVE”。这个红木摆钟没有走动,而且看上去比较古老,我就问老人,这个钟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在年初的时候,一个淘旧货的生意人送到他这里来修的,但是一直没有修好,因为这个钟有点年岁了,算得上是古董,很多现在的仪器和零件都匹配不上。由于很久没有修好,就暂时挂在家里了。
此刻的我,首先要把救回孩子当作首要任务,于是我自然是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性。于是我问老人,你有这个生意人的联系方式吗?我们得去找找他。老人说有,说完就起身翻电话本,给那个生意人打去了电话。电话里他对生意人说,这个钟有点问题,需要他亲自过来一下,愿意修就修,要是不愿意就拿回去。挂上电话,老人说那个生意人答应了,正准备过来。
我之所以要叫老人把这个生意人叫来,是因为红木摆钟上的那个十字架和LOVE,很显然,这东西并不属于我们中国文化。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东西,在中国基督教徒虽然有不少,但是不算非常主要的宗教力量,加上这个钟的古老程度,若是追溯到那个年代,恐怕相信基督教的人会更少。先前听到的带着口音的孩子的胡言乱语,我就听着像是一个中文蹩脚的外国人说的,再加上钟上那个LOVE的字样,所以我粗略判断,这个钟的老主人,应该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外国人,至于它是因为什么而现在挂在一个中国老百姓家里的墙上,一切都还无法得知。
大约半个小时后,那个生意人来了,个子不高,还有点胖。进屋后没等老人说话,我就抢先说这个钟非常精美,你是从哪里得到的。他大概是看我这么一个年轻人对他的收藏品也很有兴趣,于是略微带着得意的感觉,他说是在民间收上来的,这个钟以前是教堂里的钟,后来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民间,他还告诉我,为了买到这个不走的旧钟,他可是花了大价钱才买到的。
果然我的猜测还是比较接近的,这是教堂的东西,那么我更有理由相信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国人了。我又细问了下这个生意人,对这个钟的来历知道多少,他说他只知道这个钟的年份差不多都要快200年了,是战乱年代的时候从西洋教堂流落到民间,其他的都不知道了。再聊了一阵,觉得他知道的也非常有限,于是我嘱咐老人按照我先前告诉他的,说这个钟若是要修好,可能要花几百块钱,问他修不修。几百块对于这个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钱,于是他决定要修,并跟我们约好一个礼拜后就来把钟取走,然后付了几百块钱,欢天喜地的走了,那高兴的程度好像是种已经修好了似的。
我才刚刚开始觉得这件事有点眉目,线索是零星的片段,如果要把这东西完整的拼凑起来,我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关键的东西,就好像找到咑矶是让钟重新走动的关键一样。而这个时候,老人告诉我,这个钟之所以不走,就是因为缺少了咑矶。他当时在修理的时候,发现里面的齿轮什么的都是黄铜打造的,而现在要手工去打造一个黄铜质地的咑矶,且分毫不差的安装好,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是材料就不容易找到。于是我大胆的猜测,咑矶就是孩子口中的打鸡,而这个红木挂钟,或许就是解开整件事情的关键。
他们家没有电脑,于是剩下的查询工作我只能依靠手机和打电话拜托朋友来查来完成。重庆还算大,叫做“后街”的地方多得数不完,通过查找,地址位于“后街”的,且有那么些岁月的教堂,整个重庆就只有一处,就在南川。这个结果对于我来说是个救命稻草,正如我对于这家人来说也是救命稻草是一样的,如果这条路还走不通的话,那么我也就无能为力,只能请其他师傅来赶鬼了。于是当下我们决定,第二天一早,去南川。
离开弹子石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那一晚我怎么都没办法睡,甚至是紧张和忐忑,因为我不知道我们即将面临的情况究竟是能解开谜团的通途,还是把我们拉近一个更大的容易迷路的森林,孩子的健康是最要紧的,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顺着目前的判断一路走下去了。期间我还寻思了几个我能认识且比较靠谱的基督教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是神父,虽然不是外国人,但是他对于基督教算得上是大半个百事通。于是我给他发了个信息,告诉他我目前正要去处理一些关于基督教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拿不准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到时候打电话给他能够帮我分析分析。说到佛道二教,我或许还能知晓个几分,但是基督教,我真是一窍不通。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从重庆开车出发,我,孩子的外公和我那朋友,直奔南川而去。在路上闲的无聊,就跟老人聊天,在期间我了解了这个老人的一些故事,虽谈不上精彩,但也算的上唏嘘。他说他老家是綦江,是重庆往南走的一个区县,这次去南川也要从他老家经过。早些年的时候原本凭借着一手好手艺,还算是给社会做了贡献,给自己也积累了一些财富,作为一个钟表匠,在那个年代能够赚钱是绝对惹人眼红的。于是后来在某个全国性的运动中,他被划为了走资派,被批斗打击。那些无知的人的愤怒并没有因为他的屈服而有所减弱,斗来斗去,甚至还给他披上了反革命的外衣。他当初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脚踏实地靠手艺赚钱吃饭,为什么就不能比别人富裕,自己又没少给国家缴税,反革命,这该是多严重的罪,好像在那个年代是要被杀头的,恐怕这个罪名也只有我们国家才有吧,因为他跟别的罪责都不同,它并不以一个人的行为来作为判断是否有罪的标准,而是从它的动机。于是说,连在心里想想,都是在犯罪。后来他进监狱,好在很快得到平反,他就带着全家来了重庆,低调的做了个小市民,住在相对安静的农村,依旧靠着自己的手艺维生。虽然是觉得老人的遭遇全中国有千万人都有相似的经历,但是对于那段历史,我还是比较反感的。如果说因为那个孩子的事情,我对老人和他的家庭是一种同情,听完他的讲述,我对他则多了一份相惜。
南川离重庆不算远,我们到的时候差不多是中午,在街上胡乱吃了点串串香,也算是充饥了。南川的串串香算的上是比较独特,我们在重庆吃串串的时候,一般是像吃火锅一样,拿到锅里面煮,然后才吃,而南川的串串却是你点好菜,店老板会把做好的给你送来直接吃,虽然味道也算是不错,我对于吃法就没那么讲究了。而相比串串香,我对南川的“荤豆花”倒是更有兴趣。
一路打听,总算找到了后街,这是一条看上去非常老旧的街道,除了房子的造型以外,那种风貌几乎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民国甚至更早的那种。街道非常窄,窄到大概只能单向通过一辆人力三轮车,街边的商店到是很多,不过大多是卖的杂货,一路走走问问,总算在一个更为狭窄的侧面巷子里,找到了一个白色三角顶,上边矗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十字架,不知道是木门还是铁门,门框石头上面,刻着三个大字:天主堂。看样子是比较久远,因为那个本来用来描字的朱红,已经褪色发白了。大门紧闭,似乎是没有要接待信徒的意思。敲门敲了很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旁边商铺的老人看到,告诉我们这里一般不会开门,他们只接待那种宗教考察团之类的。于是,不难看出,一个散播大爱的教堂,位于隐秘市井,不让人进入,周围没有卖圣经的书店,也没有走动的修女或是神父,基督教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显得多么苍白和渺小。至少在南川这片土地上是这样。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我必须得进去跟里边的人询问一下,网上查了天主堂的值班电话,打过去却直接转到了传真机上面,于是没有办法,我只能打给我在重庆的那个基督教的马姓神父朋友,他头一晚接到了我的信息,我们还在车上的时候他就回复我说,等到了那需要帮助就打电话给他,他在重庆的基督教里还算有点威望,至少能够帮我们联系南川地区的神父或是信徒,来协助我们调查。
很快在马神父的帮助下,一个穿衬衫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从街头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些刚买的莴笋,他乐呵呵的问我们你们是马神父的朋友是吗?快请进快请进,于是我们就这么进入了教堂,原本我还以为他是在教堂做义工的信徒或是看门人,不过这个念头在我看到他换上神父的衣服后就打消了。
他姓潘,是地地道道的南川人,早年信教以后就投身南川的传教事业,不过他的理想和现实总是相差很远的,他没有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神父一样的慈祥跟博爱,最初看到他提着莴笋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个人也显得太过小市民,一点看不出他是个神父,他自己也叹息,早年之所以信了主,是因为耶稣基督跟咱们的老君或是如来不同,老君和如来需要我们去“拜”,以一种臣对君的姿态,而耶稣老师就简单的多了,他不需要人拜,只要信他,他就会保佑和爱你。
我对基督教的了解和认知非常有限,几乎叫做无知。除了十字架和圣经,还有那句永远都挂在嘴边的阿门,我唯一知道的还是中学时期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那副《最后的晚餐》,据说那顿饭吃完以后,耶稣老师就被他的徒弟犹大给杀死了,好像之后德国那个愤怒的元首大肆屠杀犹太人,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认为犹太人信奉的是犹太教,而犹太教的老大似乎就是杀死耶稣基督的这个犹大。好在耶稣老师是神,他能够在死后三天复活,才将他的教义洒遍了全世界。
对于复活一事,我是不敢苟同的,我接触过借尸还魂的事情,但那还是死人一个,最终都必须送走。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人死后又复活的,除非耶稣老师信的是……
我对潘神父简单说明了一下我们的来意,我直说的可能是遇到鬼了,因为跟宗教界的人士沟通比跟那些不干实事的伪君子沟通好歹还是容易的多,他们至少会愿意听你说完,信不信到是其次,好在潘神父听完,开始若有所思,当我问起他这个教堂是否曾经遭遇过失窃,或是有过外国神父的时候,他给了我肯定的答案。
他说,从他们教堂的案本记载上看,外国神父以前是有过的,不过那已经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失窃到是没有,但是这个教堂曾经经受过一次巨大的创伤。我对这段事情立刻有了兴趣,请潘神父讲给我听,他说他们接管这间教堂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这个教堂的历史沿革,所以这些东西他是倒背如流的,我想这大概就跟庙里选住持一样,首先你得对自己呆的地方非常了解,你才能有资格当这个老大,所以多读书看来还是有好处的。于是接下来,从潘神父口中,我无意得知了一段基督教堂的故事,也终于找到了解决那个孩子问题的关键。
潘神父告诉我们,这间教堂,是在19世纪初期建立的,当时由于清朝腐败懦弱,很多国外势力就有了进入中国从精神和宗教上进行扩张的机会。重庆自从被开放为交易口岸以后,大量的外国人涌入重庆,其中包括了很多传教士。于是他们开始向着周边区县扩张,虽然传教是好事,但是在当时那个时局下,就容易让人觉得是在进行精神上的洗脑和控制。南川的教堂,却有点不同,1812年的时候,一个法国传教士从成都去了南川,在当地修建了教堂,开始传教,却由于川东地区对于西洋势力非常痛恨和反对,几十年来教堂虽然坚持了下来,但是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只是默默的存在,在传经诵道上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还常常遭遇路人厌恶的眼神。在1858年的时候,重庆发生了第一次教案,民众号召老百姓攻击教堂赶走洋人,南川教堂当时的马克神父平日里还算对街坊和老百姓不错,常常免费给馒头面包给饥民吃,所以得以保全,但是这样的光景并没有持续很久,到了1886年的时候,重庆地区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外来教会的教案,当时的綦江和南川最为严重,冲击各地教堂,打砸抢烧,赶走传教士,还杀死不少信徒和神父,其中比较有名的就现在巴南区白果树神学院,而南川教堂在那一次教案中就没能幸免,遭受了严重洗劫,当时马克神父成功脱逃,但是另一个约翰神父就没那么走运,他在还没逃出教堂就被一群南川的百姓围攻,然后活活被打死。
说到这里,潘神父稍微有点黯然,尽管事情发生了100多年了,他告诉我们,在那一次的洗劫里,教堂里的约翰神父不幸惨死,最后还被挂上教堂的十字架示众,教堂里值钱的东西也被抢光了,什么也没留下,所幸的是那些民众没有放火烧掉教堂,算是把这个地方留存了下来。我问潘神父,当初那次教案中,被洗劫的东西,是否有所统计?因为我听潘神父说到这里,开始觉得或许孩子外公家里的那个钟,就是从这个教堂的洗劫中流落到民间的。潘神父说,这么久远的事情了,当然没有了,不过史卷的记载上,当初约翰神父折返教堂而没有机会逃离,是为了抢救一些教堂里的财物和书籍,才被杀害。我提出希望看看史卷,但是被潘神父拒绝了。他说,后来教堂重新来了传教士,在教堂门口跪地三天三夜,决定宽恕当初那些洗劫教堂的人。之后的岁月里,由于是宗教地点,得到重点保护,也就没有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虽然没有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孩子身上的鬼就是约翰神父,但是根据潘神父说的,约翰神父是为了会教堂抢救点东西,那么这些东西里,就极有可能有那个红木挂钟。暴死在教堂里的,潘神父没有再提到其他人,那么就姑且认为,目前暂时只有约翰神父一个。为了证明我的想法,我必须要做一件事。我问孩子外公要来他家里的电话,我打了过去,让孩子的妈妈接电话。我告诉她,找一颗小钉子,找一截电池,让电池的正极紧贴着他们家的大铁锅,然后把钉子在电池的负极一开一合的反复摩擦,这样摩擦5分钟左右,然后扯掉一根长头发,头发的一头栓上小钉子,另一头想办法固定在那个挂钟的中百处,让整个悬挂的钉子呈现静止状态,等她把这一切都做好以后,我让她一直看着那个钉子。接着我让潘神父给我找来一个碗,倒了点清水,我刺破自己的手指,滴了几滴血进去,这叫做血咒,并不像大家曾经以为的是很毒辣的那种,而是用最大的诚意,来喊出这里的亡魂。
教堂是圣地,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亡魂的。如果有的话,那就只能是曾经在这里传教并死去的约翰神父。罗盘在教堂里,好像是没什么作用,所以在这一回合,东方地巫和西洋教会的较量,我们暂时处于下风。滴血后,我开始喊咒,血咒跟别的咒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的力量更强大,用活人自己的鲜血来做契约,已经是最大的诚意。当我喊完以后,水里的血开始由散开状重新回到凝固的样子,于是我确定了这个教堂里,绝对存在一个不愿意离开的亡魂,而这个亡魂就一定是约翰神父。在得到结论以后,我立刻又给老人的女儿打去电话,问她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她有点惊慌的告诉我,就在几分钟前,悬挂的钉子开始左右摇摆,接着头发断裂了。我算了算时间,和我喊魂的时间是一直的,于是我也就能够拍着胸脯判断,老先生家里的那个红木摆钟,就是曾经挂在这间教堂里的物件,而一直因为怨念和不甘而不肯离去的鬼魂,也就是约翰神父。
我告诉老人的女儿,照看好孩子,我们很快回去。挂上电话,我把碗里的水倒掉,并把碗摔烂。这个意思是说契约已经终结,我得到了我想要的讯息了,摔碗是为了表示即便是有血来作为保证,但是现在它已经失效了。因为我虽然略懂玄术,但是也是会害怕那个约翰神父会因此而缠上我,整天跟着一个沟通都有困难的鬼魂,那可不好玩。
我收拾好一切后,我把我的结论告诉了老人与我那朋友还有潘神父。并且对老人说,约翰神父之所以会缠上你,就是因为你接手了那个挂钟。因为那个挂钟曾是约翰神父的一个记挂,起码他的死跟想要回教堂带走这个挂钟是有关系的。而流落民间多年,它坏掉了,或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