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四年猎鬼人(Gh)-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后,富商支付了钱给我,并把画取下,送给了画家。我也将二小姐的照片还给了他。相互留了电话,各自回味着这个故事离去。

一个月以后,画家给我打来电话,

说是在富商的协助下,他们找到了二小姐在台湾的儿子和孙子们,于是他已经将画给他们寄了过去。我很欣慰的是,即便过了70年,二小姐对孩子的爱自不必说,甚至连那个负弃他的校官也没有计较,也许照片夹在林徽因的诗集中是有所道理的,

因为当年梁思成问林徽因。

“你为什么选择了我”

林徽因回答他:

“我会用一生来回答”。

猎鬼人短篇 第三十六章 戏子

2009年,我接到黄婆婆的电话,说她的一个故人的儿子在江津遇到怪事,找她帮忙。

她年纪大了不能去,希望我能代替她去看看,并且不收钱。前辈有吩咐,我哪里敢不从,电话里联系了她古人的儿子,便直接赶了过去。

我对江津并不熟悉,对这个地方的印象也比较肤浅,小时候特别爱吃江津米花糖泡牛奶,长大了时不时也整点江津老白干。

仅此而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江津就好像小时候看的那部电视剧《哈儿师长》,

老旧的城,狭窄的街道,直到去了才发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早已将这座小城变得非常美丽。

到江津后,先四处找吃的,满足了食欲后,才去了客户家。这个男人50多岁的样子,头发秃了一半,穿着短裤,赤脚,裸上身,重庆人的洒脱本性。

他说他姓刘,是个退休的会计,我正惊讶于50多岁就退休,他告诉我他身体不好,提前病退。他的女儿在浙江上大学,老婆在学校教书,他们全家把老母亲接到家里一起住,这个老母亲,就是黄婆婆口中的故人。

我坐着跟刘先生和他母亲聊了一会,话题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黄婆婆的陈年旧事,随后才开始询问这次事情的具体情况,刘先生50多了,他母亲看样子快80岁了,而我也就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不用猜我也能看出他们眼里的质疑,并非质疑黄婆婆的介绍,而是质疑介绍来的我,是不是真能帮上忙。

刘先生跟我说,由于他退休,就留在家照顾家里,早上出去打打拳,然后就去买菜回家。老母亲岁数大了,腿脚什么的都不方便,就在家里逗逗小狗,然后看电视打发时间,偶尔还会出去社区里跟人打打麻将。

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家里就出现了怪事。家里的电器尤其是电视机,开始莫名其妙的发生一系列怪异现象,本来一家人好好的在看电视,电视节目却突然开始跳台,一路跳,最后定格在戏曲频道。

就像是有人拿着电视遥控在按一样,最犀利的是,有时候好像按过了头,还会回按回来,最后还是停在戏曲频道。

最初一家人认为是电视遥控出了问题,或者电视机,但是请了维修人员来检查以后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顶多是有点接触不良。

就让他们一家人用那种塑料布把遥控包一下。这么一来,电视是不会跳台了,但是却非常不好按了,于是没多久,就把塑料布给取了下来,取下来的当天,这奇怪的现象又一次发生。

最奇怪的时候,连续好几个晚上关了电视,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发现电视自己无缘无故的开着,频道依然是戏曲频道。

再次打电话保修还是没有结果,家里人也没多往灵异方面去想,直到有一天夜里,刘先生还没睡熟,听见电视机打开的声音,然后他就走到客厅看,除了惯见的跳台然后停在戏曲频道外,他还隐隐约约听到了一种近在咫尺的、拉二胡的声音。

这一来,一家人才真的吓到了,才彻底想到,家里可能是闹鬼了。

刘先生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多少和这类事情也算略有接触,按照她所知的方法,将家里的镜子卸下,然后在玄关正对的那面墙上挂上,还去外边请了八卦阵,门口还放了个小香炉,每天都把香灰洒在进门的地毯上。

但是这么做以后,事情也依然不见好转,而且每天都能在地毯上发现一些脚印。无可奈何下,只得找到黄婆婆帮忙,于是也就有了我的江津之行。

我听得很奇怪,虽然我知道灵魂的频率和我们活人是不同的,所以它门能够很轻易的影响身边的一些点破频率,例如灯泡,例如电视机。

如果是一个爱看电视,尤其是爱看戏剧的鬼来说,想要让电视换台,根本就不是难事,可关键是这鬼也算太调皮了吧。

我细问了刘先生这件事发生的时间,2009年9月2号,对比着一算,农历7月14。

民间有句话:七月半鬼乱窜。每年农历的7月14至7月16日,是为“鬼节”,相传这几天是地府门大开,很多鬼就蹿到人间,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于是很多家长都会在每年这个时间端叮嘱自己的孩子晚上别出门,害怕被鬼缠上。

而其实我想说的是,七月半的确是一年当中“道”最阴的时候,而阴是相对于阳的,

并不是说鬼会很多,而是相对其他时候更容易被发现罢了,就像欧洲杯,我喜欢德国队,但他的比赛时间总算在凌晨2点45,所以不管我多喜欢德国队,我在12点的那场比赛里始终是看不到的。

听完刘先生说的,我请他打开电视,想见识见识这奇怪的自动跳台,奈何等了很久,都没有动静。

然后我起身去看了看门口的香灰,也什么异常都没有,于是我当晚在江津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去他家。

原本他们留我住他们家,我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我不太习惯借宿别人家,另一方面,我算是个睡觉相当没有原则的人,当瞌睡遇到枕头,不到早晨我是绝对不醒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连早饭也没吃就去了他家。一进他们家门,就看到电视里正在唱戏,而且是看了无数次,都快要能背出台词的包公断案。我看了看地上的香灰,的确有些脚印。奇怪的是看得出来不止一个“鬼”,有穿布鞋的,有打赤脚的,还有绣花鞋,而且每种脚印,都只有左脚。

而且脚印的方向朝着门内,这说明这几只鬼还在屋内。用罗盘证实,的确还在。虽然没有靠近,怕惊扰到灵魂,但我始终感觉电视对面的沙发上,是不是并排坐着那么几个正在看包公断案的鬼,而这时刘先生的母亲也坐在那个沙发上,我不愿再继续深想,已经有点不寒而栗。

我小声告诉刘先生,希望他能够让他母亲暂时先别坐在沙发上。我说家里现在有东西,能不能让你母亲先去邻居家呆一天。他答应了。送他母亲去了邻居家后,刘先生自愿提出跟我一起调查。

我先前就一直在想,这个小区大概是新建了没多少年,会不会是开建的时候动到谁的坟了,于是我打算跟他一起了解一下,经过一些查找,发现他所在的这个小区修建在2004年,在那之前,这里也是商民混合区,而在刘先生的那栋房子正好以前是一座养老院。

这无疑是个很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开始打听这个养老院搬迁到哪里了,最终在江津嘉陵江以北找到了那个之前在那里的敬老院,基于尊重,名字我就不说了。

敬老院是在一个商品楼的裙楼里,坐电梯上了5楼,刚好是中午,许多老人开始午睡,于是看门人也在铁门边打瞌睡,这种铁门让我有种受耻辱的感觉,难不成每次那些老人的孩子来看自己的父母,还像是要探监似的?由于我是个大龄愤青,所以我故意提高声音喊了一声:“老师!麻烦你开哈门撒!”

他显然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一喊惊着了,不耐烦的给我们开了门,当我们走进去以后以后,他又迅速的把门给关上,不知道到底是在防止别人进去,还是防止别人出来。在前台的护工站问了问,得知以前在老地址的时候,总共有40多位老人,期间陆陆续续因病走了一些,有些是送到医院后去世的,有些是不声不响死在自己的床上。

然后护工害怕我是记者,还笑着说,这个人嘛,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我没功夫和她扯这么些,就直接开始打听,当我问到她是否记得有一个特别爱听戏的老人,是不是也去世了,护工告诉我,这里的老人除了打麻将就是看戏,当我请求她替我翻阅先前住在这里的,被子女接走或是去世的老人里,有没有让她印象特别深刻的老人。

护工说,他们给老人建档都是分了房间的,只有记得房间号才能查阅得到,当她一说完,刘先生在我身后冷不丁冒出一句:“3…1”

我这才回忆起来,刘先生家的门号是3…1,如此说来,刘先生可能是觉得那些鬼是先前敬老院的3…1的老人,也许是去世了,但是没有离开,所以就按照门号找到了他家里。

护工查了查,说,3…1之前住过一个姓沈的老人,很喜欢看戏,还喜欢拉二胡,但是在搬迁之前半年就去世了,这个老人生前患有老年痴呆症,说话糊里糊涂,但是豁达乐观,闹起脾气来就像个小孩子,听话起来又很听话,他还在世的那段时间,隔壁房间的老人都爱到他房间里去看电视。

不用问了,一定是戏曲频道。我再问那个护工,是不是有别的喜欢去他房间看电视的老人也有去世了的,她再查了查,却说没有。我问起这个沈大爷的情况,护工说这个沈大爷是孤寡老人,老伴死得早,独子又常年在沿海做生意,自己父亲死了10多天以后才回来办手续。

所以死的时候都是养老院垫付的丧葬费,一群养老院的老朋友给他送别,这很残忍,因为那些老人,仿佛都看到了自己死去时的场景。

事情虽然还有疑问,但是至少是清楚了乱按电视的那个鬼魂就是生前住在3…1的沈大爷。现在唯一的疑问,另外的那个几个鬼是哪里来的。我原本也没打算考虑这么多,除了在心里默默鄙视下这个沈大爷的儿子外,就寻思着在屋里结个阵,然后安静的送老人和另外几个鬼魂离开得了。

于是当我们再次回到刘先生家里,电视依然开着,罗盘上看来,那几只鬼还在屋里,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我在屋里拉好红线以后,就丢了点米和土,以此试探沈大爷它们几个是否怀有敌意,他们很安静,安静得好像我根本不存在。〖贼吧Zei8。Com电子书下载:Zei8。 贼吧电子书〗

于是我大着胆子开始给这群鬼魂带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一个都不肯离开。

我也遇到过一些很有个性不肯合作的鬼魂,但那种不合作通常伴随着反抗和伤害,而这几个鬼魂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好像只是单纯的不想离开,不想去更美好属于他们的世界,就好像一个人在钓鱼,你去叫他走,他转过头来对你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挥手摇头,好像再说,你自己玩去吧这没你什么事。

尝试了很多方法,始终带不走他们。我只好求助黄婆婆,求告诉了黄婆婆沈大爷的死亡日期,请她替我走个阴。几个小时候,黄婆婆回电话,

她说她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了。黄婆婆说话语速原本就慢,在我遇到挫折时候,她更慢吞吞的告诉我结果更是让我着急。她说按电视的那个的确就是沈大爷,不过另外还有3个,却是七月半开始流窜到这附近的鬼魂,

出于好奇才每天来跟沈大爷一起看戏,她说她走阴问了沈大爷,他觉得自己儿子算是白养了,自己都死了几年了骨灰还在殡仪馆存着,而且自己并不留恋任何人世间的人,唯独放不下就是好这口戏剧。于是黄婆婆让我是不是能了却下沈大爷的心愿。

黄婆婆说他岁数大了,有时候走阴不敢走得太深,因为也害怕会回不来。不过黄婆婆说的这些,我知道已经足够了,毕竟她请我帮忙,我总不能帮倒忙。当下我便跟刘先生一合计,刘先生是本地人,我请他到当地找个川剧戏班,因为重庆地区川剧还算正宗,找个唱得好点的,来家里唱一个独段子,也算是了却老人的一个夙愿。

我则根据黄婆婆走阴说的地方,

去了殡仪馆。在服务台查到了沈大爷的骨灰格编号,继而查到了每年续费、留在殡仪馆的联系电话,遗憾的是这个电话竟然也不是沈大爷儿子的,而是沈大爷儿子的一个哥们,对于这样的儿子,我当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好像他有很多父母,人去世了,孤零零的存在骨灰堂,连给老人买个墓地的时间也不肯挤出来,还年年托朋友续费,这样的儿子还真是白养了。

好在通过他儿子的哥们,我也查到了他儿子的电话。给他儿子打电话的时候,老实说,我也是强压着火气,毕竟我并没有说话的立场,我只是语气平淡的告诉了他实情,例如他父亲现在阴魂不散,耗在人家屋子里了,例如当时去世的时候,一群老人都在说这个儿子不孝,例如我告诉他入土为安的重要性,否则老人缠住你一辈子。

不管他是相信了也好,害怕了也好,事后一段时间我也确实听说了,老人的骨灰被他儿子带走,安葬进了墓地。

回到刘先生家以后,他正等着我回来呢。我告诉那个戏班师傅,请他清唱几段。近距离听戏,也算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我这种深受崔健和BEYOND感染的年轻人是不会懂的。唱完后,刘先生付了钱,送走了戏班师傅。

我猜想老人现在也算是如了愿,于是继续尝试着带路,这次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已经释然,安静的跟着我走了。

收拾好屋里的一切以后,我和刘先生把他母亲从邻居家里带了回来。我对他母亲说,奶奶,你很幸运你有个好儿子。因为我知道,至少眼前的这个老人,不会和沈大爷一般凄凉。

而那种凄凉,不是孤独,也不是绝望,而是寒到心里的无奈和悲伤。

猎鬼人短篇 第三十七章 归路

前阵子,有个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河南封门村事件,我看了那个专题片,像那种地方其实出现点奇怪的事情倒变得不奇怪,既然能让人去到那里,鬼又凭什么不能。

我也爱旅游,也是背包客。不过我要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09年夏天,我在户外圈子的一个朋友来我家,跟我聊到一个诡异的事情。

那年6月,我这朋友在重庆组织了几个驴友,到贵州遵义附近一个叫湄潭的地方,据称那里有个叫做“八面水”的自然风景,尚未被开发,而且只有晴天才能看到清澈的水,于是他们一行7人晚上从重庆出发,第二天才到达。

在下车后徒步了大约几个小时,看天色也不早了,于是就征得当地百姓的同意,在一片玉米地里扎营。

而6月正是应该玉米开始成熟的季节,那篇玉米地,却割得只剩玉米桩。当下他们也没在意太多,搭好帐篷以后,大家开始合影,疯闹,晚上生火弄了点东西吃,也挺累,也就早早的睡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个队员睡在帐篷外,而且睡姿极其难看,还怎么叫都叫不醒。其他六人都起来了就他还在睡。大家取笑他可能是晚上梦游,然后现在睡得死了,就打了点水淋在他头上,这才醒过来。

早饭后,大家提议要去寻找八面水,却只有昨晚睡在外面的那个队员说不去,他头疼。就说自己在这里守营地,然后就钻进了帐篷。

其余6人自己去八面水,一路疯疯闹闹,玩到快晚上才回来。回营地以后,发现先前的那个要守营地的队员不见了,大家四处寻找,最后他自己从玉米地附近的竹林里走了出来。

看上去人很不舒服,大家看人回来了,也就没多问,当晚又生火,休息一晚后,打算第二天就开始往回走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后发现那个队员又睡到了户外,姿势还是和头一晚一样,扭曲着,很是不雅。再一次叫醒他,然后就开始收拾营地,然后开始回程。

本来这一切大家就当做旅途中的小插曲,也没觉得怎么样,直到回来后的一个周末,这群队员相约在其中一个队员家里开看片会,就是分享这次出行拍摄的照片,我这个细心的朋友偶然发现,在两张不同人拍摄,但是是同一个角度的照片里,其中的一张,在合影背后的一颗小树的树梢上,挂着一件白色的衣服,而另一张却什么都没有。

他察觉到那张有白衣服的照片非常诡异,于是偷偷把这些照片保存了下来。然后找到我。我打开电脑插上他的U盘看,果真看见那件有点模糊虚影,白色的衣服。

作为我长期奔波贵州地区,我认得。那是贵州农村给死人穿的寿衣。这种寿衣和常见的不同,更像是我们看电视剧里那些民国时期的长衫。

那张照片若是不仔细看,还真是有点不容易发现那件衣服。灵异照片我见得多了,一般来说都是在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地方出现那么个人影,或是鬼影,有些运气好的,拍了个全貌,拿出来给别人看,希望在吓到自己的同时也吓到别人,却往往落得个被人取笑的下场。

我这朋友就比较聪明,他谁也没告诉,就偷偷带来给我看了。

我打算让他把我拉进他们的那个团体,我也能好好多打听些情况。第二天,他上班的时候,就把我拉到了他们的QQ群里。

他告诉了我那次参加驴行的那些网友的QQ昵称,我特地问了问那个连续两晚梦游的驴友叫什么。我刻意问的,我承认,因为我总觉得他和这个事情,似乎多少有所关联。

那个网友叫“叮叮猫”,这种名称在重庆和四川,是蜻蜓的喊法。在接下来的接近一个礼拜时间里,我一直在和他们大家胡啦海扯,也寻机问问当日的情况,倒是那个叮叮猫,说话非常没有逻辑,即便是在群里随便聊天,我也很难听懂他在说什么。

他一会说他在泰国曾经抓到过一条龙,一会有奉劝所有人要回归大自然,一会又说地震的时候他也在,只是没震死,一会又说大陆台湾航班通航有他的一份功劳,总之,毫无逻辑,莫名其妙。

数日后,这个QQ群组织聚会,我看了看,那次参加八面水驴行的几个网友都要参加,于是我也参加了。

我告诉我那朋友,席间尽量多提提那次活动的事情,让大家自己回忆自己说,或许从他们的聊天里我们还能找到点什么线索。聚会那天约在解放碑的一家火锅店,围了两大桌子人,但是那个叮叮猫并没用来,席间打听到,他精神压力过大,已经在医院治疗了。

大家都觉得非常意外,于是整个吃饭的过程就自然把焦点集中在了这个人身上。我觉得很诧异,这种诧异就好像早晨还在跟你兴致勃勃聊天的人,到了晚上突然重病住院,已经不是有点意外的程度,应该说是感到不可思议。

酒过三巡,我那朋友开始说:给你们说嘛,那次其实在湄潭,我晚上做了个怪梦,我梦到有人一直在扯我的脚。你们说是不是有鬼哟。

我想他说的不是假话,因为当他说完,其他队员纷纷开始回忆当天的事情,不少人都遇到了奇怪的事情,只是一直没人提,也就没当回事。其中一个女队员说,那天晚上她一直做梦,整个梦境相当没有内涵,就是听到一个男人在叹息,然后一群女人在呜呜呜的哭泣。

另一个队员也站出来说话,他说当天晚上他起来撒尿,因为走得比较远,听见风从竹林里刮过,呜呜的怪叫,有点吓人。

人就是这样,当一个话题开了个头,他们就会自动把很多情况联系上,也许根本就不是,但他们一直在心里说服自己:这就是!这就是!在当天饭后,我对他们说的话进行了总结梳理,他们说的一切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那一晚都遇到些平时不曾遇到的怪事,虽然并没有刻意联系上鬼神,想来也是他们自己不愿意罢了。

我决定亲自去一趟湄潭,当然,由于不认识路,我这朋友也算是这次的委托人,所以我们俩一起去。

几天后我们出发去了湄潭,因为不是去玩,所以除了帐篷外也就只带了点必备的工具,到了之前的露营地,我们还是打算就在这里扎营。

我们出发得早,到达得也早,于是乘着天色还亮,我们就准备四处走走。我记得我朋友告诉我他们上次临走前一晚,叮叮猫曾短暂失踪了一段时间,最后看到他是从竹林里面走出来,虽然我的直觉一向谈不上多准确,我还是决定到竹林里查看查看。

这个竹林比较广阔,非常壮观,走进去以后,好像整个世界包括空气都成了翠绿色,若非联系到之前的闹鬼和相片里的寿衣,我还真希望能好好在这个地方玩几天。

我来说明一下那里的地势:我们扎营在一片荒芜的玉米地里,玉米地的一侧不远处,有一条很小的河沟,从时间和水面折射阳光的角度来看,小河沟的方位应该是玉米地的西南方。

在玉米地的东北方,就是那片竹林,玉米地和竹林之间还间隔了一些灌木丛和其他荒芜的农田。就在进入竹林后继续往东北面走大约200米,我发现了4座并排而立的石头坟。

从各自墓碑上的字来看,其中两个是兄弟,另外两个是父子。看样子,这个墓也算是立了比较多年了。贵州多山民,特别是乡下人有些有把逝去的亲人埋葬在有树荫遮住的地方的习惯。

原本我想也许是个巧合,直到我发现其中那个儿子的坟,从墓碑到墓顶,歪歪斜斜的裂了一条不大不小的口子。

俗话说,坟裂口,狗发抖。这句话是说,狗本来是辟邪的,但从裂口处爬出来的鬼魂,连狗都会害怕。对于坟墓裂口,各地的说法不一,但没一个是好事,也就是说,这个坟墓裂口,或许就是凶兆,也或许就是这次驴行闹鬼的原因。

沿着原路退出来,我渐渐预感到这次可能事情不妙,于是告诉我朋友今天万万不可在玉米地里扎营。因为从竹林出来的时候,我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了我们扎营的玉米地,

只有正西方有个豁口,有条河沟从那个方向流出来,其余的地方都是山,且都长得郁郁葱葱,这个地势在风水上来看是属于阴地,靠近水源后更显得潮湿,而不少鬼怪是钟爱潮湿的,尽管还什么都不能确定,我还是觉得收拾下离开的比较好。

我朋友说不远处有村子,我说好吧那我们到村子里借宿。于是我们找到一家农户,典型的贵州风格的民居,木质两层楼,一楼养猪及其他牲畜,有个大坝子,二楼主人,还有个专门晒玉米棒子的小露台。

那家人同意我们在露台那里搭帐篷。贵州山里夏天蛇多,我们在扎营的时候,还在帐篷周围撒了一圈雄黄粉。不是都说蛇害怕雄黄吗?

虽然我也害怕蛇,但我知道一招绝对有用。当你不小心遇到蛇的时候,你只需要打把伞站在边上,蛇就不会咬你了。因为它会把你当成许仙。

当晚我和我的朋友在底下的坝子里跟农户聊天,顺道打听点消息。在聊天过程中,我照旧轻描淡写的把话题引导了那4座并排的坟上,我也不能确定他们就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我始终感觉会有所关联,也许是多年的职业习惯,或者是我人品爆发后的直觉判断。

我不知道这个老人姓什么,是他告诉过我但是我觉得太难写也就忘了,他说那四个坟都是88年的时候修的,4个人是一家的亲戚,那年都死了,只剩下点老幼妇孺,目前都搬到邻村去了,现在还在村子里的,还有一个,就是那对父子中的儿子的老婆的弟弟,简称舅子。

再细问的时候,老农就开始含含糊糊装听不懂我的话,我知道肯定有些话不便开口,便话锋转向,问他那个舅子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老农告诉了我,于是我们抓紧时间睡了,打算明天一早就去拜访舅子。舅子姓胡,他没有像先前的老农那样含含糊糊,看上去40多岁,他听我们是来打听关于坟的事情的,于是请我们到院子坐,然后自己进屋找旱烟袋去了,院子里有条狗对我似乎不太友好,幸好我犀利的眼神告诉了它不要挑战我。

不一会胡舅子出来了,一边抽烟,一边把坟墓的故事娓娓道来。关系有点复杂,我得慢慢说。那个开口的坟墓,埋的是他姐夫,姐夫左边是姐夫的爹,姐夫右边是姐夫的爹的两个外侄子,也就是姐夫的表弟。

87年的时候他们四个连同胡舅子一同外出在贵州某煤矿挖煤,简单的说就是期间遇到到矿难事故,另外4个都死了,只剩他活了下来。除了姐夫的尸体,表弟一的尸体,另外的都没挖到,于是矿上赔了些钱以后,就打算让此事就这么过去了。

舅子就负责把表弟一的尸体运回了家乡,姐夫和姐夫爹以及表弟二由于找不到尸体,就只能把一些生前的物件和衣服带了回来。下葬的时候,家里人扎了3个稻草人,

把没找到尸体的人的衣服给穿上,在套上寿衣,这才下葬。

农村的石头坟大家都知道,正面是个半圆,比较大,背后就比较窄小,按照当地的习俗,脚在大的这头,也就是对着墓的正面。

而墓的正面是朝着当时矿难时的那个煤矿,这是习俗中脚朝着那个方向,是在给客死他乡的人指明方向,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打个岔,多年后我查询,自1980年至今,全国矿难死亡总人数,已经非常之高,我国的矿难死亡人数荣居世界第一,并多年来令各国望尘莫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分的说,我们还很低调,这只是官方数字罢了。我国很多地方对客死他乡又无法找到尸体的人,都会采用衣冠冢的形式,这并不稀奇,在听完胡舅子的讲述以后,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那张照片里会出现白色的寿衣。

但是还有一件事不够明白,我问胡舅子,当时找到表弟一的尸体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他用烟斗在地上画了个人形,扭扭斜斜的死亡方式,身体很不自然,他有点伤感的说,是他亲手挖他出来的。

我朋友在我耳边说,当时叮叮猫的睡姿就是这个表弟一死的时候的姿势。于是我基本确定了。正是这4个坟出的问题,在鬼怪现象里,有一种叫做“鬼踩人”,就是说如果附近有坟墓,你尽量不要在坟墓正对着的方向上过夜,因为在那条直线上,鬼也许会经过,也许会从你身上踩过去。

既然当初建这4座坟,就是为了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所以驴友们做奇怪的梦,遇到奇怪的事,包括叮叮猫那诡异的睡姿,就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不想吓到山民们,我打算夜里再带路,可当我在坟墓周围拉好红线,准备开工的时候,表哥那个裂口的坟墓里突然飞出一样东西,我不知道是蝙蝠还是蛾子,挺大一只,围着我扑腾了好久,我完全没有料到,期间还吸入了很多那玩意身上的粉末,当下我觉得事情不妙,于是我放弃了,夺路而逃。

不敢再呆,临走前我叮嘱胡舅子,务必要在正对坟墓的玉米地中央种上一颗黄角树,这一方面是为了挡路,不是不让他们回家,只是不让他们再莫名其妙踩到人。

另一方面,黄角树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多少能与阴魂制衡。胡舅子看我说的很严肃,也就诚恳的答应了。

我拉着我的朋友连夜出山,回重庆的路上我连开车的力气都消失了,头疼欲裂,眼冒金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