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四年猎鬼人(Gh)-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牌坊是重庆的一个地名,得名于一个于道光8年修建的一座节孝牌坊。之所以叫做“新”,是因为此前这个牌坊的位置并不在当下这个位置上,属于整体搬迁过,而这个牌坊的旧址,正好就在我朋友他们这个小区的附近。
据我所查到的资料来看,旧时代的时候,重庆城只是仅限于现今通远门内侧,之外的地方都是荒地或者城郊,而新牌坊一代更是遥远,在清王朝时期开始,就是一个小镇。
由于镇上的人经商贩盐,几十年下来,在当地已经有了几个比较大的家族。但是由于各个家族都是同一个宗派,为了纪念先人和标榜自己的爱族情深,后人们敬牌坊如神明,恪守家园,生息繁衍,生不远走,死不远葬。
此后经历过战争,以及文革,牌坊都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在重庆的近现代文化里,这个牌坊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种标杆式的作用。
但是后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开发,再强大的文化也敌不过商人的钱袋,出于对民心的安抚,领导们想出了“整体搬迁”这么一招。
但是遗憾的是,当工程队浩浩荡荡的进行开挖时,保护了地面上的牌坊,却忘记了埋在地下世代守护着牌坊的族人。挖掉了很多老坟墓,却又没有个安置灵魂的方法,于是他们就一直在这片土地的地面上游荡。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不是说49天后灵魂就自己离开了吗?没错,不过这次这个恰恰是没离开的。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我觉得这些游荡在小区的灵魂应该就是那个家族的人。只是因为被推了坟墓,无家可归,才在四处游荡,而那几家投诉鬼压床现象的业主,大概是众多鬼魂想找自己的床睡觉,但是发现床上有人,于是只有坐在床边,
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来,就围成了一个圈。
同时由此可以判断,这些鬼魂早已游离,没有思维,大概只是在机械的重复一些生前残存的记忆。
对于这类鬼魂来说,他们无知,所以无畏,自然也无邪。我向来不会用过分的手段对付这样的鬼魂,因为如果你说他可爱,自然谈不上,说他可怜,似乎也没有道理,他只不过是一种形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却从不知道自己已经影响了别人,尤其是影响到了活人。
活人们也不必觉得自己高人一等,100年后你若因为一些原因不肯离去,你也和他们一样。
所以想来他们正是因为对家族的节孝,才导致他们迟迟游离,长达百年。对待这样的鬼魂,最残暴的就是直接灭了,然后有一种迂回的方法,就是开一道假门,让他们自己在无知的情况下走进去。
虽然并非自愿,但是我也觉得这是在为他们做了件好事。
而对于那些被“鬼压床”的人,我告诉我朋友,回头会请个照水碗的师傅过来,请他上门去为那些被压的人消灾。
鬼压床,正气足的人,按我之前所授的方法既可,次者照水碗,送魂灵,再次者柳条抽身,桃木刺背,再再次者挂镜于床,画敷于地。
说了这么多,也该明白了吧。
次日,我带着水碗师傅过来,我们分开行事,一方面物管带着师傅去给那些被鬼压床的业主化邪,我则跟这我朋友从当初打地基挖到的坟墓那一代开始,用红绳指了条路,然后伪造了一个大门,好让那些亡魂穿过大门,至少不在这个小区里了,那个“大门外”,是我拉好的一张垂直于地面的敷。
直到罗盘不再转动,已经都过了4个小时,估计敷里困住的鬼魂至少不少于50只。
我将敷折好,直接去了新牌坊。到了牌坊下,趁四下无人的时候,我将敷摊开,念咒,在他们祖宗的牌坊下,送走了他们。
回到那个小区,为了让那里的住户安心,我突发奇想的出了个馊主意。一方面,为了避免让那些漏掉的没被我收走的魂再次出现,我得做两手准备,一是要我朋友联系施工队,对小区现有的绿化设施进行改造,使得整个小区的绿化部分在鸟瞰的程度上是八卦的一个卦象。
这个卦象是能够保佑镇守这个小区的。
二是在小区里装饰一些异族文化的东西,即便有迷路的鬼魂,看到这些异族的东西,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家。另一方面,这些改造也算是在动土,这对祛旧立新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我那朋友答应了。
几个月后,我再次来到这个小区。发现在小区门口,已经新修了一座喷水池,上边伫立着一个巨大的鱼尾狮的雕塑,虽然不伦不类,倒也算是圆满。
话说回来,也许我们渐渐开始发现,我们身边的老物件越来越少,什么时候开始铜钱元宝成了古玩市场上才能买到的稀罕货,一些老建筑老房子为什么只能在发黄的照片里寻找踪迹,就拿重庆来说,一座好端端的二战风云名城,我们却莫名其妙的找不到好多以前电影里提到的地名。
也许在我儿子这一代,又有很多老玩意即将消失,虽然日子还是一样要过,但显然我们已经开始主动承认并丢弃一些,5000年来的精华,却被唾弃为糟粕的文化。
猎鬼人短篇 第三十二章 伞灵
2007年接到一笔外地的业务,雇主在电话里说他感觉身边常常发生一些奇怪的现象,找过很多人,做法什么的,这种感觉还是一直缠绕着他,虽然没有严重到影响他的生活,但是也令他非常困扰。
他甚至找过一些开天眼的人,也始终找不出原因,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辗转找到了我的一个同行,可是我那同行在出发前生了点小病,就把这个业务转让给我了,说好到时候分两成佣金给他也就好了。
于是我起身去了泸州。对于泸州的印象,长期停留在电视台周而复始的酒类广告,总感觉这个城市会充满一种酒香味,而对于我这样一个酒虫来说,这种诱惑是巨大的,
好在我干正事期间是绝不沾酒的,否则让我在这么个充满酒香的美丽城市里行走,我很快就会醉。
这个委托人是个看上去接近40岁的男人,很瘦,头发却很长,我忍不住想要问他假发在哪买的,总之发型和体形有点不搭衬。
不排除是八字的关系,他看上去总有些刻意,回想当年我十来岁还在梳中分吼崔健的年代,有个师傅直断我八字太硬,必须破相方能消灾,于是被我爹妈带着强迫打了个耳洞,也没见有多大用处,该调皮还调皮,该闯祸还闯祸。
见到这个男人的地方在一条卖很多工艺品的街上,忘了叫什么街了。他是一家油纸伞店的店主,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知道泸州有这么项传统工艺。
他接到我以后带我进店里,开始泡茶,完了就跟我具体说了说他遇到的情况。他说他祖上世代是做油纸工艺伞的匠人,老家在分水,那个地方的人很多都靠制作油纸伞维生。
这个男人父母都是匠人,手艺非常好,父亲有六兄弟,但是多年前他父亲去世了,于是母亲开始分家单干,由于手艺出众,几年下来也把店开进了泸州城。
可刚开店不久,母亲也病重离世,于是这个男人辞掉在外地的工作,赶回家乡,继承家业。听他讲的一切,像是一场现代大染坊的故事。
他接着说,但是他始终觉得自己身边好像跟着什么东西,虽说没有因此而发生什么伤害,但是这种感觉缠绕着,始终是不舒服的。于是这期间找过很多业内人士希望能够让他摆脱,却始终未能如意。找我来也是为了看看,外来的和尚是不是真的会念经。但是光听他这么说,我还是无法了解到事情的全貌。
于是我开始具体细问一些他所谓“撞邪”的经历。有一次他过马路,突然觉得脚步很重,于是站在路边伸伸腿,试图让肌肉放松放松,正在这个时候,面前一辆车快速驶过,差一点就撞到他。
还有一次,下大雨,他打着伞上街,总感觉自己的手捏不住伞把,于是伞东摇西晃的,他也狼狈的逃回了家。
还有一次在家做饭,不小心刀没拿稳,掉下来照准了脚上摔去,幸好只是划伤了小拇指,一点小伤。他还跟我说了很多这些鸡毛蒜皮不大不小的事情,在他讲来,似乎是有一种力量总是在影响他的周围,想搞又搞不死他,就这么缠着烦人。
可在我听来,我却觉得他的运气好得让人咂舌,连续这么多事件,也都化险为夷,
也是难得。由于听了很久都不明白他到底是被什么缠上了,如果是灵异现象,那么他所在的屋子里,就一定有灵魂残留的痕迹。
于是我需要他协助我,他关了店门,点亮屋里所有的灯,我和他齐力搬开了放在屋子中央的茶案,让他盘膝坐在屋子中间。讲明白一些行内规矩后,我用布将他的眼睛蒙上。
这一举动算是我的忽发奇想,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只是我对于这个人的第一印象以及他在描述过程中,反应出对这种未知灵体并不是在害怕,而是极度厌恶,当然我也不能排除是他最近生意失败,或者是正在闹感情危机的因素。
于是寻思着有些情况,他不看见也好,事实上我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会引发什么样的情况。
无非就是让这个原本就心烦的男人不再更加心烦罢了。蒙上他的眼睛,盘膝坐好以后,我拿了一只茶杯放在他两膝之间的地板上,茶杯里放入一些浸泡过的米粒,取出一支三寸香,点上横置在茶杯口。
待烟雾升起的时候,我比对着罗盘,跟着烟雾走。这个方法我必须解释一下,我们业内叫“请香”,如果房间内有灵魂在,平香是对它们的一种恭敬,如果它接受了你的恭敬,就会来“吃”香,而点燃的香雾气是连贯的,这样也就能看着烟雾的走势,结合罗盘了解到灵魂所在的位置。
虽然这只是第一步,但是却能够掌握到最重要的线索,若非本身十分纠结的灵魂,可以根据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出基本的判断。不过这个方法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成功率相对比较低,因为有些灵魂已经失去了本性,就好像养鸡一样,当你撒下米粒,鸡就会围过来吃,吃完后也就走开了,不会像猫狗一样摇摇尾巴,多少表达一点感激之情。
跟随着烟雾,加之自己经验的判断,我确定屋里的灵魂藏身于墙上挂着墙上,交叉摆放的两把油纸伞上。
而且,这个灵魂非常微弱。我见过鬼附身在人身上,动物身上,甚至车身上。却从来没有见过鬼附在伞上。难道是因为过于微弱,而无法拥有形态,于是只能烟雾一般四处飘荡吗?
一时间我毫无头绪。我取下男人头上的蒙眼布,告诉他确实有灵魂,并且灵魂此刻就长期依附在墙上的伞里。我姑且叫它,伞灵。我希望男人能够再提供些线索给我,
可是问了半天,他除了时不时的骂咧咧几句,根本也没办法给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无奈之下,我只好招魂直接问,可惜的是,我连续喊了好几次,这个灵魂好像是不愿意出现还是怎么的,就是不肯现身,那男人开始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他开始有点暴躁的问我,难道就没有简单干脆一点的办法吗?
例如一把火烧了纸伞一类的。基于目前掌握到的所有讯息,至少还没有发现这个灵魂是恶意在伤害这个男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是不会干这么缺德的事的,客户面前,再不爽也不能发作,默默在心里鄙视了一阵,也就释怀了。
干我们这行总是这样,既要约束自己不可逾越一些界限,又只能望着界限之外那群人们叹息,于是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说人话,做人事。
不过我心里隐约有种奇妙的感觉,这次遇到的,并非恶灵。相反的,它怀着善意。
我试着这样分析:他过马路的时候,觉得脚步很重,于是站下来伸展腿脚,在他看来,
飞驰而过的汽车吓坏了他,会不会是他忽略了正是因为那沉重的脚步,才让他躲过了被车撞飞的厄运?
下雨的时候,拿不稳伞柄,会不会是有这么一个灵魂,害怕他被淋湿,就用伞自作主张的替他挡雨?
或许只是方式有些过度,本意却是好的呢?
切菜的时候菜刀掉落,虽然划伤了他的脚趾,令他非常不爽,会不会正因为这个力量的影响,才让他仅仅被划伤了脚趾,而不是整只脚呢?
由于无法确定我的想法,但我也没有理由去否认,考虑之后,我还是决定把我的猜测告诉这个男人,他显然从来都没有这么去想过,他总去想着自己多倒霉一类的了。当我告诉他我的猜测以后,他沉默了。
他不再骂骂咧咧,而是木讷的低着头,好像在沉思。
过了一会,他开口说话,我察觉到他的声音有点微颤,他说经过我这么一提,让他想起一件事,他每次认为自己很倒霉的头一天晚上,都梦到了自己去世的母亲。
这下我就明白,基本断定了。这个灵魂就是这个男人的母亲。
行内话讲:鬼托九想,
意思是一个死去的人,即便她的灵魂再强大,也只能给生者托九次梦,托梦会耗费阴寿,消耗得越多,本身就越弱。
我敢说活着的任何一个人被去世亲人托梦的次数绝不超过九次,老祖宗传下来的话,还是信的好。
也许正是这个男人几次三番的倒霉,都有母亲提前托梦提示,提示了以后又无法引起他的注意和重视,于是就只能消耗自身来保护他。
当然这些话我并没有跟这个男人讲。
但是我想他至少知道了这是他母亲冥冥之中还在默默保护他。
良久以后,当我问他要不要开始给他母亲带路了,他对我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跟老母亲说几句话。由于条件有限,有些东西并不容易准备,我也就婉言拒绝了他。当我取出工具准备给他母亲带路的时候,他突然扑通一声,面朝墙壁,跪在了伞前。
这一下我没有阻拦他,我也知道,他此刻一定有很多话想说。父母离世的时候,他都没能守在身边尽孝,他内心一定有很多愧疚。中国有句俗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也许这个男人对于他的母亲来说,就是放到天上的风筝,你必须得把线给抓牢了,否则风一吹,就可能再也找不到。
我这个人,优点并不多。虽然从小调皮捣蛋,偷信鸽、堵烟囱、打灯泡,还在班主任老师的茶杯里尿过尿,给父母惹了不少祸事,他们却从来都是正面的教育我,让我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于是当我度过叛逆期,长大了以后,我始终在寻思着能怎么让我爸妈的晚年过得逍遥点,我比眼前这个男人要幸运,我想见爸妈只需要打一个电话,甚至不需要任何通知,我直接回屋就行,但是他不能,他母亲去世都得靠邻居或者亲戚打电话才能得知,
不是他不孝,遗憾的是未能尽孝。
所以我想这也是他这奇怪心态的原因。
当他起身后,点着烟进了内屋,我知道他是不愿再多说,于是我开始给他母亲带路。路上我告诫他母亲,一路保重,哪里有光,就朝着哪里走。
一年后我打电话给这个男人,令人欣慰的是,当时的他已经不再那么愤世嫉俗,
显得乐观了许多。
也许是母亲的爱意影响了他,也许是他自己渐渐想通。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反正活着活着就死了,难道死了还想做个满肚子倒霉晦气的鬼吗?
猎鬼人短篇 第三十三章 号子
2004年初,重庆云阳县,桑坪镇,梨子坪。
我不能说我是怎么接到这个单子的,有心人自己懂得打听。接到电话后,我再度去了云阳。
上次去云阳是2002年,因为盗路鬼。这次去的时候,路上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因为比较偏僻,辗转了好几次车,早上从重庆出发,夜深了才到达。
梨子坪是个村子,从它的名字你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里盛产梨子,除了梨子,还盛产松子。
村子边上有一条小河沟,河沟上面有一座由两块长条石搭起来的石桥,但是60年代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垮塌了,由于本来就是随意搭起来的石头桥,也没人去修复它,于是断桥的模样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今天。
这次的事件,就与这座“断桥”有关。根据委托人的介绍,有村民在近期不断跟他们反映,夜里有时候路过断桥边的时候,听见有人喊号子。
川东号子举世闻名,江边和山上最为常见。江边的大多为拉船的纤夫,山上的通常则是抬石头或则重物。对于喊法则各不相同,大多是鼓劲加油,用力前行一类的喊法。
通常是带头的那个人担子最轻,也就喊得越大声,你知道,主唱嘛。而后边的由于担子压力更重,也就应声附和。由于在断桥那里,连续好几次都有村民在夜里路过的时候听到了号子声,甚至还有村民称在断桥上看见了那些粗犷的力夫的幽灵,村子本来也不大,且都是熟人,再这么绘声绘色的一传,一个“断桥有鬼”的传说也就自然出现了。
在这里想要说明一下,幽灵和鬼,同属灵异,幽灵是鬼的一种形态,说得通俗一点,它的级别不如鬼高,但是它也是一种鬼魂,他们常常重复生前的一些情景,如果没有人指路或者带引,它们便是属于比较容易迷失方向,越走越远的一类。
基于村民们的传言,虽然还没有亲眼所见,但就我听到的来推断,我觉得这就是一群力夫的幽灵。如此说来,个数必然不止一个,而这么几个一起出现,只能说明他们是一起死的。
于是我开始在村子里遍访当地上了点年岁的人,向他们借口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几句话一聊,就很容易套出他们的话,在我走访的6位村民里,无一例外的都跟我说起了断桥和幽灵号子的事。
传说,我这辈子听得太多,这6人或多或少给我提供了一部分线索,使得我在脑子里拼凑还原了一部分当时的场景。
1969年的时候,村子里开始跟风全国的文革运动,当时的村子人更少,路更难走,
也没人知道种梨子能挣钱,脑子里突然被填充了宗教式的思想,开始拆文庙,破坏祠堂,原本就没留下什么祖宗物件的村子被这么一闹,更是变得残破不堪。
当时那座石头桥还没有断,很多力夫都是抬着“连二石”从那狭窄的桥面通过,恰好在那年夏天的一个日子,天下了大雨,小河沟的水猛涨,一群力夫冒着雨抬石头通过,也许是导致了长条石下的桥墩松动,也许是老化,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桥就垮了一半,当场6个力夫都坠下了桥,5个当场死亡,剩下一个活了下来,伤养好以后,携家带口,离开了村子。
当我追问那个当时离开村子的力夫的时候,却没有人知道。
于是从那个晚上开始,连续2个晚上,我花了点钱,请了当地一个家里有面包车的村民,夜里载我到断桥一侧的路边,我和他交叉睡觉,静静等待着动静。
头一晚什么也没有发生,我跟那村民两个寡男人就这么默默在车里共渡了一夜。
第二天夜里11点左右,我正睡的迷迷糊糊的,突然被身边的那个村民摇醒,说好像听到点声音。
我赶紧下车,摒气,竖着耳朵听。果真惊讶地听到:“嘿!做做!嘿做!啦嘿做!”
这样的号子声。
但是循声望去,天色太黑,我的确什么都看不到。我无法形容那种声音,在深夜里,非常空灵,如果那时候我认识萨顶顶老师的话,我会用她的那种空灵的感觉来形容。
那是一种好像能够直接喊进心里面的感觉,听上去遥远,却能在心中留下烙印。我决意冒险走到断桥上,看个究竟。于是我关了电筒,摸索着走过去,我也害怕光亮会惊着那些亡魂们,要是闹出点什么动静来,我可就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距离断桥大约只有10米不到了,那号子声非常清晰,越来越大,像是在朝着我迎面走来。
虽然我蹑手蹑脚,生怕惊动了亡魂,但是那号子声还是突然戛然而止,凭空消失,
四下再度一片寂静,好像从来都不曾喧闹过。
线索再一次中断,我也只得回到车里,在估计当晚不会再有所收获后,开车回了村子,胡乱在车里睡了一晚。
受人之托,事情不可不办。天亮以后,我开始继续在村子里打听。这天,之前跟我聊过的其中一个老人说到一件事,当年那场事故中唯一活下来的力夫,虽然人已经找不到了,但是他收过一个号子徒弟,姓解,村里人都叫他“五舅”在那个力夫离开村子以后,这个姓解的人逐渐成为领头喊号子的人,不过在90年的时候因为肝病死了,目前还有一个后人仍然住在村子里。
听到这个消息,我显然心花怒放。哪怕我并不确定这个后人能不能给我一些线索让我找到解决之道,但是这也是相当有价值的消息了。
经过打听,我找到了那个解力夫后人的家。她老婆告诉我,他去了庄稼地里,还没回来。从她老婆的岁数看来,这个男人应该差不多40岁左右。
于是我在他家的院子里等候,顺便与鸡鸭狗们搏斗。中午的时候,这个男人回来了。和先前一样,我以打听民俗文化为由,迂回切入主题。在他口里,我不但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还认识了一个我不曾接触过的世界。
这个男人是解力夫的独子,我先称他为解先生。
解先生告诉我,他父亲的师傅当年遇到事故以后,曾经跟他父亲提起过当天事情的全貌。
在60年代,人们对金钱的概念似乎还不强,家家户户修房子打石头请力夫,基本上是不会给钱的,通常是好酒好肉好烟就可以了。偏偏出事那天,雇主是个吝啬人,打发了些烟就了事了。
解先生告诉我,据他父亲说,在那个年代,如果主人家在出工前不给力夫们沽酒,
不拿好肉吃,他们通常就抬得没这么卖力。解先生甚至跟我模拟了当年的号子声:领头的唱“嗨呀挫勒? ? ? ? ”后面跟着和“哗挫? ? ? ”
根据上坡、下坡、平路,喊法都有所不同,可是事发当日那家主人由于没有事先给力夫们沽酒壮行,他们也就故意抬得很慢。
不碰巧的是,刚走上那座石桥,悲剧就发生了。根据他所说的,我判断这些力夫多少是带着遗憾死去的。往往有所牵挂后,人就显得固执。
2004年我刚自立门户没有多久,很多事情我还不懂得该怎么处理,于是就打电话问师傅。师傅是云南人,对川东民俗以及这类情况也是没多大经验,于是师傅叫我到当地打听一些灵异人士。
四处无果,我只得在当地继续打听。当地有两种我们这类职业的人,一种叫观花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神婆,大多不靠谱,另一种叫端公,类似道家。
我找到一个姓陈的端公,与他讲明情况请求帮助后,我们俩商量出一个处理办法。
对于这样的幽灵,可遇而不可求,你蹲守一年或许一次也见不到,头一晚我能遇到都是幸运至极。
等它自己出现看来是不大可能了,于是我们打算引他们出来。在陈师傅的帮助下,我们在村子里找到6个还会喊几嗓子号子的人,其中自然也包括解先生。
因为正宗号子师傅,根本找不到。
在陈师傅的说服下,加之大家也都对断桥号子鬼有所耳闻,朴实的村民们,都愿意帮助我这个非亲非故的外乡人。
我嘱咐解先生教了几句号子给另外5人,于是我们相约当晚,引鬼出来。夜里,按照习俗,我自己出钱给大家沽酒,买肉。
然后一行8人,相聚段桥桥头。人多,自然他们也没那么害怕。陈师傅对解先生比划可以开始了,解先生就开始扯着嗓子大喊:“沽酒吃肉上工啦~~~!!”
“嘿!捉!”
“使劲抬呀!”
“哗挫!”
“看倒道呀!”
“哗挫!”
“莫梭溜呀!”
“哗挫!”
? ? ? ? ? ?
果然有效,一段号子后,我们所有人都听到了近50年前那群力夫的号子声,从小到达,渐渐响起。
未曾看见幽灵,但是能感觉他们从我们身边经过。此刻,陈师傅开始摇起铃铛,据他自己说这是在告诉他们我们看见你们了。
我也开始从段桥口开始,扯拉着红绳,将所有人围在了圈内,
包括我自己。陈师傅叫解先生取来剩下的酒,大喊一声:“沽酒!壮行!”
然后又是一阵摇铃。我让其他人退出圈外,对着陈师傅摇铃的方向,鞠躬致意,然后开始给他们带路。
我丝毫没有遇到抵抗。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抵抗。事后,我和陈师傅找到委托人。要求他一定要保护好那座断了的已经没用的桥,因为那上面承载着近半个世纪的号子精神。
此外,我还要求他在断桥下立碑,每年要组织村民沽酒敬香。尽管只是形式上的,但是这群力夫,包括悠扬嘹亮的川东号子,需要得到敬重!
回重庆以后,
我不少次在朝天门码头看到棒棒军们抬着重物喊着号子,很不正宗,也就那么几声干嚎。
我没有看不起棒棒军的意思,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川东号子已经被证明为一个正在逐渐失传的民间瑰宝。
想听正宗的?很难!
猎鬼人短篇 第三十四章 剃头
前几日看新闻,得知几个台湾男子,从泰国走私婴儿尸体被查获。经八方推敲之后,古曼童一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人惊呼神奇,也有人默默叹息,我没见过古曼童,所以我对这个东西的真假是非无法评断。
在我看来,以契约这样的形式来向死去的灵魂换取自身欲望的满足,和我们民间“养小鬼”很类似,虽然小鬼并不是要什么“契约”,它仅仅需要你每天9柱香,就能够死心塌地地跟着你。
小鬼之前讲过,今天也再提一次好了。所谓小鬼,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不到16岁夭折的孩子,这和婴灵不同,这类夭折的孩子的灵魂是鲜活的。
在我们民间,养小鬼的人通常是要先分析这个孩子的八字,然后判断这个孩子的鬼魂的属性,有的用于保护主人,有的是来转变运势,还有些是为了迷惑他人,总体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善举。
据我所知,在东南亚一代,华人和当地人非常热衷养小鬼,赌徒、不法分子、或是是一些想要一步登天的人,中国人讲究“命”,所以很多老人在家里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根据八字的好坏来推断“命”的重量,也就是所谓的“称命”。
斤两不足的,老人总算害怕孩子养不大,于是想方设法,想在名字上让“命格”更好,有些甚至给孩子起名狗剩之类的,话之喊得贱一点,就好带。对于八字,我不做评论,尽管我知道八字的神奇。
所以养小鬼的人若非深知八字之道,背后必有高人。除了吃香,小鬼还会随着跟随主人的时间长短,食人心。这里说的食人心,并不是要挖心来吃,而是你会越来越偏离人道,人性越来越泯灭。
和鬼魂做交易,不必想也知道是什么结果。所以很多人在得势之后,会请师傅来送神,因为这个时候小鬼已经变得很强,将会渐渐开始驾驭不了,而这所谓的送神,我说句不好听的,除了把它彻底灭掉,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养小鬼的人一定会贡香,有些地方还会用小瓶子装上两个木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