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渐青-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通知还好,至少拔达里哥他们还有勇气和狄青大战一翻,两万对两万,加上狄青的是疲兵,战马靠休息两个时辰是不可能完全恢复过来的,接着奔驰了六七十里,狄青他们状况只能说比李元昊好些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李元昊这些一通知,正在和狄青交战的拔达里哥他们立即就成了丧家犬,被狄青一路追杀,尸横遍里,直追出三十多里,在黄河边得到李元昊接应后,才成功退过黄河西岸去,但这一路下来,至少遗尸五千以上!
得知这一情形后,李元昊又想放声大哭一场早知自私点,自己跑就得了,干嘛让拔达里哥他们一起跑啊!
第394章 执戈十万汉家军
执戈十万汉家军,
驱驰万里塞外清。
贺兰山顶千秋雪,
犹记当年汉武行。
许清的中路军在鸣沙城只休整一天,立即会同唃厮罗三万多兵马,一起向灵州推进,目前夏军节节败退,外围除盐州、韦州外,基本被宋军扫荡了一遍;就剩下西夏的核心地区,灵州与兴庆府一带了!
灵州,又称灵武,前唐时期是河套地区第一重镇,开元年初设有朔方节度使衙门,乃朔方军驻地,拥兵近七万人,管辖面积覆盖整个河套地区。
天宝年末,胡人安禄山叛乱,帝京长安失守,唐明皇李隆基入蜀避兵,太子李亨远走朔方,后于灵州登基为帝,是为唐肃宗。
许清的十万大军推到灵州城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首先西夏兵马现在已经趋于绝对守势,士气低落,连李元昊都不敢再来硬撼许清这十几万大军,其它的将领更是望而却步。
第二点就是得益于骑兵数量的增加,有唃厮罗的加入,中路军骑兵一下子增加到七万之数,此刻整个灵州附近,西夏能战之兵都不过七万。
第一天有四千西夏骑兵前来骚扰,狄青利用‘偷窥’将其定位后,与唃厮罗左右合围,一举全歼了这四千夏军,从此以后,西夏的骑兵便极少出来捣乱。
现在中路军即便没有后勤供应,自鸣沙城得来的粮草也差不多够二十日所用,加上一路过来,骑兵四处抢掠党项人牛羊作军粮,粮草已不成问题,孙子说得好啊,就粮于敌才是硬道理!
灵州城背靠黄河,城外全是开阔的平原地区,水草丰茂,农耕发达,此刻从城头望去,宋军大营绵延三十里,将灵州三面围困起来,外围一队队骑兵呼啸飞驰,刀弓铮鸣,间或步兵巡行,枪林森森!
中军大帐中,许清与狄青还有李承武等人,正在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唃厮罗也被请了来,许清对其非常热情,军中所需总是先满足青唐军,使得唃厮罗有种客到如家的感觉。
唃厮罗若是知道,许大官人每次看到他那几万骑兵就流口水,正在考虑东京城里哪座宅第适合唃厮罗一家居住的话,恐怕心里的感觉就不止是客到如家了。
帐中狄青一身甲胄,指着地图先说道:“许招讨,目前我军粮草充足,兵锋盛极一时,攻下灵州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末将认为,咱们现在应该放眼整个兴庆府一带,从新部署战略步骤;
目前在黄河以东,西夏只剩下灵州一座孤城,李元昊为了方便支援灵州,黄河上的三座浮桥皆保留完好,但想必我军一但攻下灵州,李元昊一定会下令尽烧浮桥,据河而守,将我几十万大军挡在东岸;
所以,末将建议,我军猛攻灵州,将夏军注意力吸引过来的同时,派一支人马从上游的青铜峡处迅速渡河,出其不意抢夺黄河西岸的浮桥控制权,一但成功,黄河西岸的兴庆府、静州、顺州、怀州就全部笼罩在我军兵锋之下,我军可随时过河,对以上几城予以攻击,西夏将再无一险可守。”
“许招讨,末将赞同狄将军的意见,末将请令带军过河抢夺浮桥!”悍勇的任东桥立即出声请战,许清笑笑先将他安抚下来,接着望向李承武与李绥宁。
李绥宁先说道:“狄将军所言虽然有理,但这过河之兵却不宜太多,否则就很难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但能抢夺下浮桥,打通黄河东西两岸自是大好;可若是不行,过河之兵便成孤军,再难得到我大军支援,极易被李元昊聚歼;
所以末将以为,不如咱们以灵州为饵,将夏军不断吸引过来,咱们再围点打援,不断消耗西夏兵力,只要大量消耗掉西夏兵力,最后即便李元昊据有黄河之险,也一样守无可守,我军同样能处处过河。”
李承武沉吟了许久都没有说话,竟有些难以取舍的意思,其实何止是他,许清也有些难以取舍,狄青的计划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收益同样诱人,一但成功抢占黄河浮桥,便不光是兵锋直指西夏都城兴庆府的事情,到时灵州便成一座死城,恐怕不用宋军强攻,本就士气低落的夏军在失去外援之后,很可能不战而下。
而李绥宁的计划却是稳扎稳打,真能实施下去,可以在不冒什么风险的情况下,把西夏消耗殆尽。
就连狄青听了李绥宁的话,也没有再出声,可见连他也有些难以取舍。许清手指不断地敲着小几,脑子转个不停。方案是提出来了,最后的决定权在许清手里,这时候众人都看着他。
许清没让他们等多久,便说道:“李将军的策略很好,但有一点,西夏如今已是举步为艰,咱们想消耗西夏兵力,李元昊也必定明白这一点,到时很难保证李元昊不会主动放弃灵州,全军撤过黄河以西死守;
若李元昊真作此破釜沉舟之举,咱们围点打援的计划便成竹篮打水,今后想要过河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本帅决定采用狄将军的建议,攻打灵州的同时,派一路人马西渡黄河,抢夺浮桥。
各位请看,青铜峡位于贺兰山最南端,极利于防守,但目前我军重点围攻灵州,无一兵一卒过河,在我军强大的压力下,目前青铜峡当是防守比较松懈之时;
若是我军突然分兵过河,夺下青铜峡,就算不能夺取黄河浮桥,也可据青铜峡而守,这样一来我军有在黄河西岸就有了一个战略据点,将来渡河时,何保不被夏军半渡而击。”
“许招讨所言在理,咱们必须趁李元昊未反应过来之前,过河夺下青铜峡,许招讨,末将请令带兵过河!”任东桥这位悍将再度请战,样子极是生猛。
许清考虑到过河抢夺浮桥这活技术含量较高,任东桥猛则猛矣,但在机变方面有所不足,所以并不属意由他带兵过河,于是说道:“任将军斯言甚壮,但灵州是西夏重兵防守之地,攻城之战尚须任将军这样的悍将摧城拔寨,过河人选本帅将另作他先,任将军安心做好攻城准备吧,你到时攻得越猛,过河将士机会就越大。”
任东桥一听大喜,论悍勇狄青不在他之下,而且狄青是许清的结拜大哥,任东桥以为许清会将攻打灵州这样的差事交给狄青,因为灵州虽然城高墙厚,但以宋军的兵威攻下也不见得很难;
主要是城中夏军士气低落,这就更使得攻城的难度小了很多,灵州作为大宋丢失多年的重镇,一但攻下将是大功一件,这样既保险又能建大功的活计,在任东桥想来,非狄青莫属,他甚至生不出抢功的心思来,所以才去抢过河的差使。
狄青也知道许清的顾虑,是以立即说道:“末将请令带兵过河,虽不敢保证一定夺得西侧桥头,但誓将青铜峡拿下并守住,若不然,愿受军法处置。”
许清点点头,他心里最理想的人选确实是狄青,过河人数不会很多,同时会是步骑协调,步兵负责强攻青铜峡,骑兵负责突袭黄河西面浮桥,其间战机的掌握需要主将有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以及危机应对能力,而在帐中诸将里面,狄青的能力无宜是最全面的,步战骑战皆可,悍勇与智慧齐备,这个作战方案几乎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若狄青成能夺下几座浮桥的控制权,其功劳不下于攻下灵州,因为这关系到能不能快速结束战争的问题,夺下,李元昊有死无生,虽然西夏在凉州方向还有几万兵力,但失去了河套这个根基,即便大宋不再打他,党项人也会被四方少数民族瓜分。
这些年西夏四面扩张,到处树敌,象吐蕃、黄头回回都曾被他打得极惨,一但西夏失去了河套,就成丧家犬,到时谁都会过来咬一口;
而夺不下浮桥,甚至无法保住青铜峡这道关隘,则很可能宋军被挡在黄河东岸,与李元昊长期对峙,大宋很有可能被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保障拖垮,以至最后无力过河对兴庆府发起清巢之战。
计划最终落实下来,许清主持灵州攻城战,任东桥为攻城主力,梁成栋协攻,李承武等人负责打援,李绥宁机动,随时增援各处;
狄青带一万人马西渡黄河,其中骑兵五千,抢夺黄河浮桥,至于唃厮罗,许清打算将他当作一只恶狼来使用,让他的青唐军猎杀外围的党项人,说白是就是让他们去抢掠屠杀,最大限度的去削弱党项人,以后这笔血债也好算在唃厮罗身上。
对于罗唃厮来说,什么血债不血债的无所谓,能得到这样的美差先笑个先,至于党项人与吐蕃人今后会不会结下旷世之仇,见鬼去吧!
现在吐蕃人与党项人的仇还浅吗,双方都打了几十年了,也不知死了多少人,何况在吐蕃人的字典里,本来就只有杀戮和抢夺这几个字,不干这个他们还真不知道干什么呢。
第395章 夜袭青铜峡
贺兰山名字的由来,一说是贺兰山脉气势雄伟,如万马奔腾,而北人之语中,‘贺兰’二字意为骏马;另一说是贺兰山上长着一种青白色的树木,远远望去如万马奔腾,是以叫贺兰;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鲜卑贺兰氏人曾居住于此,而鲜卑贺兰氏源于古代部落贺兰部,因此得名贺兰山。
贺兰山南山走向,长四百多里,宽五十里,高千丈,巍峨壮观,峰峦叠嶂,崖谷险峻,向东俯瞰整个河套地区,黄河从山脚下向北奔流而去。
青铜峡位于贺兰山最南端的牛首山,千里黄河从青藏高原俯冲而来,到此处如同巨斧一般把牛首山劈开,这就是青铜峡。峡长十多里,地势险峻,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灵州鏖战正酣,日夜攻城,尽量将西夏的精力吸引到灵州方向,同时留着三座浮桥东则不攻,所有的一切,无不是在给狄青的这次行动提供掩饰。
狄青领着一万人马,以夜色为掩护,两千前锋成功地地渡过了黄河西岸,在此处还能隐隐听到数十里外灵州城下的喊杀声和爆炸声。
两千先锋一过河,狄青立即带着他们向隘口摸去,两面峭壁高耸,道路狭窄崎岖,幸好有原先派到西夏的细作领路,将夏军在青铜峡的兵力及布防情况探得比较清楚,此次攻打青铜峡的士兵,大部分选择一些猎户出身的,不但要箭术好,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攀爬能力。
狄青他们守在谷口,等五千骑兵也顺利过河后,前锋人马立即趁着朦胧的夜色向峡谷中摸进,由于道路难行,偷袭又打不得火把,偶尔有士兵失足落入滚滚的黄河之中,瞬间被汹涌的波涛卷得无影无踪,峡谷中山风呼啸,如夜鬼啼哭,令人毛骨悚然。
在峡谷中间一处相对开阔的山坡上,西夏建有一个石堡,有两百人负责这里的守卫,只有一条小径可拾级而上,石堡居高临下,如巨兽盘踞,牢牢俯控着下面的通道,只需少量兵力把守,哪怕光用石块砸也能让下面的通过的军队死无葬身之地。
除了这个石堡外,夏军在峡谷尽头处还建有一座关墙,不高,但却横亘着封住整个峡谷的通道,关墙两边也有两个驻军的石堡,平时驻兵也不过三四百,但根据细作回报,自宋军推进到灵州附近后,这里的守军已经增加了一倍。
三更时分,狄青带着二千人马来到中间的石堡下,只见石堡上灯火全无,黑呼呼的如鬼域,许清让屁股伤已无大碍的秦山带一营人马负责袭取此处,秦山等人都是猎户出身,攀岩走壁身手矫健,这样的险隘是专选他们来攻的;狄青则带着剩下的一千多人扑向峡谷后面的关墙。
秦山却没有一次将全营带上去,只带了一百多人,个个如灵猴一般,沿着小径飞快的往上爬,越往上山风越急,呼啸着吹得人站立都有些不稳,但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很好地掩饰住了秦山他们发出的一些声音,等秦山他们爬到石堡大门处,里面的夏军还一无所觉。
石堡的围墙只有一丈多高,秦山侧耳在大门上聆听了一下,里面似乎有呼噜声,他再不迟疑,用手势比划一下,几个用布条包好的飞爪被抛到了围墙上,发出几声轻微的响声,几个士兵立即象猴子般爬上去,刚爬到一半,里面的夏军防哨就似有所觉,用党项语说着什么,秦山他们爬得更急,三两下爬着墙顶翻身进去,这时两个夏军警哨抹着惺忪的睡眼,正在点着火把,感情不是他们原来不点火把,而是睡着后火把燃尽了,是以刚才石堡中才变得一片漆黑。
秦山几人一翻入墙内,霍然挥刀急砍,两个惊愕中的夏军警哨惨叫一声,脑袋瓜子被砍得掉在地上乱滚,这下也惊醒了石堡里所有的夏军,形迹败露,秦山几人飞跳而下,抢着去开大门,现在只能硬拼了,为了不惊动谷口的夏军,给狄青那边造成麻烦,秦山他们连最便利的手雷都没敢用。
石堡中的夏军衣衫不整的冲出来,秦山他们先后爬上来的八个人不退反进,除了两个负责去开启大门外,其他人向乱糟糟的夏军猛冲上去拼命,只见黑暗中刀光划着虚影,惨叫连声,秦山他们毕竟人少,很快有两个同伙被砍翻在地,情势更不妙,被逼得连连后退;
就在此时大门被同伴打开,门外的一百多人猛然涌进来,双方就在窄小的城堡里拼杀,夏军大部分人都没来得及着甲,这下吃了大亏,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很快就被秦山他们拼得节节后退,随着后面不断有宋军冲上来,夏军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
狄青这边却没有这么好运,他们来到关墙外,只见关墙上亮着许多火把,几十个夏军在墙上来回巡视,这下想偷袭都不成了,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射死几十个警哨而不惊动里面的守军,那只有强攻了,趁着夏军此时守军不多,几千步兵发起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一举夺关,否则等夏军回过神来,多少兵力来都是假。
“上!”狄青一声令下,隐于暗处的宋军飞扑而出,先是神臂弓手迅速点射,将上面的警哨纷纷射杀,接着是一架架云梯搭到关城上,狄青带头飞爬上去,城上的夏军在此时也呼喝着冲上城墙,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下面的神臂弓手射得死伤惨重,但还是有许多夏军冲到了城碟边,将滚石之类的城防武器向云梯上的宋军猛砸。
咚的一声,狄青举盾将一块石块撞偏,自己身形也一歪,差点摔下去,滑落了两格才重新抓住,接着暴喝一声,猛冲而上,既然是强攻,这边的宋军再无顾忌,许多人在云梯上就往城墙上扔手雷,爆炸声让整个青铜峡沸腾起来;
狄青第一个冲上城墙,后面的亲兵将他的黑铁枪一送,狄青一枪在手,立即变成杀神,十多个冲上来的夏军不但没将他逼落城下,反而被狄青一个人逼得节节后退,那黑铁枪舞得泼水不进,时而象毒蛇吐信,带着猛烈的劲风,虚影一送,就有一个夏军惨叫倒地,有他守住城头,后面的宋军一个个的爬上来,加入绞杀之中,将夏军不断的逼向两边,一串串的手雷猛地往夏军人群了砸。让夏军队形都保不完整。
狄青一边猛攻,还不忘观察四面的情形,心里不禁有些侥幸,大概是因为峡谷中间的石堡没有警讯,使得关城这边的夏军应变极为仓促,到此时还有许多夏军衣甲不全的从两边的石堡中冲出来,若是夏军能早点得到警讯,严阵以待的话,在谷中兵力无法展开的情况下,想轻易攻上城墙来根本是做梦。
随着冲上城的宋军越来越多,夺下这道只有八百人防守的险隘已经不在话下,但这只是狄青此战的次要目标,这里的夺关之战很快就会惊动几十里外的兴庆州,如何迅速冲过去,达成抢夺黄河上那三道浮桥的控制权才是重中之重!
“两边进逼,中间抢夺关城大门,快快快!”两边还在殊死拼杀,狄青已开始下令抢夺关城大门,得了狄青吩咐,一个叫黄勇进指挥使带着他的一营人马冲下城墙,强硬的将城门下的夏军扫荡了一翻,然后将巨大的关城大门合力推开。
此时青铜峡之中,早已是火把如长龙一般,后续的兵力不断的冲过来,特别是那五千骑兵,不管关城上的战斗如何,一等关城大门打开,立即呼喝着冲出峡谷。
狄青也冲下关城,将关城上清绞残敌的任务交给黄勇进这些步兵,他带着五千骑兵呼啸而去,直冲几十里外的黄河浮桥。
黄勇进等人不敢怠慢,对夏军两边的城堡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手雷轰鸣不断,箭雨纷飞,宋军兵力虽然占优,奈何在这窄小的关城上展不开,攻到两边的城堡时,也只能用人命填,双方拼消耗,关城上尸体横陈,浸满了一层鲜血,滑而难已下足。
这道关隘太过重要,一但狄青的五千骑兵无法夺得浮桥,这里就成为宋军的桥头堡,宋军守住了,兴庆府的南大门仍是暴露在宋军的兵锋之下,守不住,夏军就能据险而守,让宋军难进寸步。
两边的城堡用巨石垒成,极为坚固,宋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黄勇进心里焦急万分,这里离兴庆府不远,用不了多久,西夏援军就会到达,到时还不能清剿完关上的夏军残余,后果不堪设想,但石堡比关墙高出两丈,宋军被阻在石堡阶梯之下,上面的夏军残余死战不降,宋军仰攻极为吃力。
黄勇进咬着牙,亲自抄刀执盾于前,向右边的石堡猛攻,主将玩命,士兵们也一拥而上,几个人一组合为盾阵,冒着夏军的石雨冲杀上去,有些士兵的手雷还没来得及投出,就被射死砸死,手雷反而在宋军身边爆炸,尽管死伤惨重,宋军凭着持续不断的用人命填,用两命换一命的惨烈代价,终于将两边的城堡里的夏军残余清剿干净。
黄勇进一边让人清点损失,一连让士兵重新布防,或许下一刻,夏军就会到来。
第396章 飞夺黄河浮桥
灵州。
从早到晚,攻城战一直都没停止过,灵州城中守军士气虽然不高,但却有近四万夏军,加上城中青壮,人数不少于七万,由天都山退回来的克成赏亲自指挥。
这次具体的战事许清依旧没有过多干涉,基本都由李绥宁等人制定,夜色中,他站在几里外的一处高坡上观看着战斗的进展,中路军这次为了快速推进,大型的攻城器械都没有带,只到灵州后才临时打造一些攻城车,是以虽然一天一夜都没停过,但其实战事只是看似激烈,其实双方伤亡都不大,因为今天的攻城战其实主要是在掩盖狄青他们的行动。
负责打援的李承武早以准备好,一但狄青在对岸动手,东岸这边李承武也会同时动手,不但要争取到浮桥的控制权,还要快速增援对岸的狄青,在桥头构筑防御工事,保住浮桥不失。
同时,因为灵州是大城,城高墙厚,许清其实也没想过强攻,除了登城作战,其实攻城还有很多方式的,没必要花太大的代价去玩命;
最郁闷的可能要属任东桥了,他本想着是一场猛烈的登城战,本待大干一场,杀个够,可谁知一天下来,宋军大都是在虚张声势,花了大半天时间去填护城河,这让任大将军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早知道还不如抢过河的差使呢!
说是虚张声势其实也不然,东门外战况还是很紧张的,许清让人将那两门火炮推上去,用实心弹对着东门猛轰,半天下来,竟成功地将东门轰破了,可惜灵州本是咱们祖宗筑的,里面还有瓮城,光轰破外面的城门还不足以破城,但已经让城中守军紧张万分,克成赏干脆让人用石头将东门整个封死了。
战场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守城一方,哪怕是人数占优,一但城破,也很难有勇气硬抗下去,通常城破之时,就是败军之时,这大概就是士气造成的原因,守军的士气就象城墙,一但城墙被突破,士气也就散了!
宋军的策略自然不止这些,真正的杀着都在地下,没错,就是地下,有鉴于宋军土工作业的惊人能力,许清让人从远处开挖了两条地道,两条地道相隔只有二十丈,直通东面的城墙,现在只用一天时间,已经挖到一半了,只等地道挖到城墙下,到时就大量推放火药,不用说,只要成功炸塌一段城墙,夏军再想守住灵州绝对不可能。
所以目前这日以继夜的攻城都是虚张声势,一是为了掩饰狄青的行动,二是掩饰宋军的地道作业。
这次许清身为三军主帅,很少再象以前一样,提枪亲自冲在最前,这让身边的荆六郎一众亲卫极是郁闷,虽然他们也不支持许清亲自上阵,但自己却无时无刻不想上阵砍杀一翻,此刻荆六郎站在许清身边,望着城下的战斗两眼就直勾勾的,许清有些想笑,干咳一声说道:“六郎啊要不咱们也去玩玩!”
荆六郎不意许清会突然说这话,先是一愣,接着苦笑道:“侯爷,您就别拿小的打趣了,您是三军主帅,要是用到您亲自上场砍人的话,怕是十万将士人人都应先砍自己一刀了。”
“少胡说八道,咱们要砍只砍党项人!”许清边说着,边走回大帐,作为三军主帅,需要关注的绝不是每场战事的进展,甚至一些战后安排,都需要考虑一翻了;
因为有些事情等战事结束后就不好办了,战事没结束之前,一切都可能假托战争之名进行,比如对党项人的安置问题,现在青唐兵正在大力的抢掠杀戮,但这种举动最多只是削弱,终究不可能真将党项人杀光,这些人战后如何安置,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是是是,小的说错话了,侯爷,要不您先歇着,小的去河边看看!”荆六郎跟了进来,有些不死心地说道。
“六郎啊算了吧,这次你就别去搅和了,等到了进攻兴庆府时,我让你带一营人马作攻城先锋如何!”
“真的?真的吗?侯爷您说话可得算数啊!”荆六郎突然炸雷般嚷起来,惊得帐外的班值们忍不住探头进来张望,生怕里面发生什么变故。
荆六荆顾不得许多,涨红着脸死死盯着许清,等待他的确定。
许清睥了他一眼,哈哈大笑起来,笑完拍了拍自己的那副鬼头面具说道:“六郎啊,爷也是热血男儿,何尝不想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一翻,砍他三五十个脑袋瓜子,但如今身为三军主帅,先不说该不该亲自去冲锋,就算我想去,怕也被他们要死要活的拦下来,如今天天埋在这堆积如山的公文中,其实我何尝不是憋得慌,这样吧,到了兴庆府,你就穿戴着我的这套铠甲面具去打前锋,也让它喝下血!”
“太好了,侯爷,小的一定第一个登上兴庆府城头,绝不给你丢脸。”荆六郎说完,一改那病厌厌的模样,抢过许清的铠甲殷勤的擦拭起来,那小意的样子,就象是在抚摸美女的胴体一般,惹得许清又是一阵大笑。
他懒得再理荆六郎这厮,埋头又看起桌上的公文来,到目前为止,三路大军合计伤亡已经不下于五万人,其中东路军折损最严重,已经伤亡近三万人,这是因为他们多是攻城战,即使有器械之利,但作为攻城一方,光是冲到别人的城墙下,就得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行。还好东路军距离宋境比较近,兵员的补充比较快。
中路军伤亡近二万,最要是龙里坟那一战伤亡得多,赵野他们死守鸣沙城也伤亡了三千;倒是西路军,种世衡打仗多是玩阴的,加上他们的大战比较少,目前折损只在六千人左右,天都山上佯败引敌时付出了三千来人的伤亡,以此换取克成赏三万大军几乎全灭,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天都山。
目前外围除了盐州,基本已经扫清,种世衡也没有去强攻韦州,只派一万步兵过去围着佯攻,希望能逼使里面的一万夏军投降,只要灵州一下,韦州开城投降的可能性就会极大,剩下的兵马,在种世衡的带领下,直扑灵州而来,已经到了鸣沙城,离中军也不过两日多路程,现在只要不出大的意外,西夏灭国已是时间问题。
一出青铜峡,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地带,狄青带着五千骑兵,沿着黄河西岸风一般向北直飞驰,半道上与增援青铜峡的几千夏军一错而过,夜色中,夏军惊宜不定,在他们想来,青铜峡险要,虽然只有八百守军,但要想攻破绝不那么简单,现在见青铜峡方向有骑兵飞驰而来,竟不辨是敌是友,两军隔着一两里地对错而过,狄青根本不去理这几千夏军,抢到浮桥才是第一要务。
等夏军醒过神来,狄青他们已经掠过三四里远,于是他们分出一半人马死命的在后面狂追,从青铜峡到黄河浮桥也就四五十里的路程,狄青他们甚至不用半个时辰便到,桥头的守军并不多,每座桥头不到百人;因为东岸的桥头还在夏军的控制之中,西面自然无须放置多少人马,一但东岸不保,西岸这点兵马只要放把火把浮桥烧掉就是。
夜色中,听到马蹄声的桥头守兵也是迟疑不定,大多人以为是己方的人马,用党项语呼喝着,还派出十多骑迎上来想看看究竟,狄青他们就象一群猛虎,五千骑兵从黑色中露出真面目来时,桥头的夏军顿是乱成一团,根本不容他们有所反应,看清宋军那一刻,五千骑兵也从他们身上一冲而过,只留一地肉浆。
三座浮桥,只要成功抢下一座就是胜利,第一座浮桥一抢下来,三千人马霍然转身,一边点起一串烟花为号,一边向一直追在后面的夏军冲去,剩下的两千一刻不停的冲向下一个浮桥。
河东面的赵野带着两万人马早以埋伏多时,一见到西岸升起美丽的烟花,顿时猛冲而出,对东面桥头的守军猛攻,赵野不担心他们在东面烧桥,因为赵野的大军将三座桥头都包围住了,桥头的夏军唯一的退路就是浮桥,烧掉的话,他们只有等死的份。
果然,赵野一发起猛烈的冲锋,守桥的夏军殊死抵挡一阵,但他们只有数千人马,在赵野玩命的攻击下,很快便变得岌岌可危,夏军一面抵挡一面退上浮桥,准备回西岸防守。他们很有信心宋军不会放火烧桥,确实,赵野当然不会去放火烧桥,后面冲上来的步兵一刻不停的跟着冲上桥,一路撵着夏军向西退去,双方在桥上猛烈的搏杀着。
可当看到最北面那座浮桥西头燃起大火时,这些还在桥上与宋军搏杀的夏军顿时惶恐万分,若是西面桥头不出事,守桥的夏军绝不会不等他们过桥便放火烧桥。
一发现情况有变,桥上的夏军顿时崩溃,一个个抢着向西岸逃去,只望早点过桥,以免被烧死在浮桥上。宋军就一路追杀着他们,前后脚的冲上西岸,岸上狄青他们没有阻拦这些溃兵,保住两座浮桥后,正一个劲的与那几千追来的夏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