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承天八索(TV帝)-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千年前的那场比斗,大魔尊一定是输了。

我们的到来,在帝脉没有引起太大震动。东巴朗遣了三人与我们同行,一路引至山脉深处。

据传在战国时期,秦国领地内最高的大山便是秦岭。这里林木茂盛,随处可见鸟兽踪迹。它们对人类并没有过于畏惧,有不少离的很远在好奇观望。

陪行的一名中年人笑着说:这里是华夏龙脉,鸟兽比外界多有灵性。而古老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传说汉代有高人,在这里找到了七脚蟾蜍,以此异兽炼丹成仙。

七脚蟾蜍?和商铺里摆着,用来招财的那只啥关系?远房亲戚?我好奇地问。

中年人哈哈大笑,说:三足金蟾有异能,可吞进财宝,但本质上与七脚蟾蜍一样,都是妖兽。而七脚蟾蜍天生恶物,百年长一脚。若活够八百年,便可化云龙升天。

哦……我颇为惊讶地点头,竟然还有这种怪物,真是不可思议。

听到化龙的字眼,蛟爷从口袋里探出脑袋左右瞅瞅,没见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便舔舔我的手腕又缩了回去。

陪行的三人看着蛟爷,都很是羡慕地说:听闻八索传人豢养了一只异兽,果然不凡。看那模样,在如今的天地想要化蛟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羡慕的眼神和语气,让我十分受用,忍不住嘿嘿笑起来。

我们一路聊着,行了大约一个小时,三人忽然停住,面色肃然的对我们叮嘱说:马上要进入帝脉的深处,这里有很多天地大势造就的危险,两位千万不要胡乱走动。

我一个菜鸟,自然点着头准备应声,而老道却似有不满的低哼一声。

三个中年人站在一起,各自捏起一种法诀,口中念念有词。没多久,便对前方一指,大喝一声:开山!

眼前的林木山脉忽如水中映月被搅动,一阵波澜后,所有的东西都变了。

我惊诧地看到,前方伫立一座几与天齐的山岳,一条石梯自山脚蜿蜒上行,一直延伸到被云雾遮盖的山顶。

三个中年人对我们虚引一下,说了声请。

老道一马当先,毫不迟疑的向前迈步,踏上了登山的石梯。而我惊叹一声后,也紧跟其后。

老道的五行道观,也是靠石梯一步步走上去。来来回回走了那么多次,原本以为自己体力已经有了足够的增长。

可爬这秦岭的大山才知道,和这些修行人相比,自己太柔弱了。

以前看秦岭的介绍,说最高峰是太白山,有三千多米高。可我半途问了下那个中年人才知道,这里不是太白山,但论起高度,太白山就像个矮子。

而据他所说,这座大山原本没有这么高,只是在天帝出世后,才聚集很多人,以莫大神通搬来了山岳,并与此山融为一体,成就秦岭最高峰。

而天帝则于此山之巅俯瞰天下,这里是帝脉的圣地,每日都有人前来朝拜。天帝的名字,如同佛教徒口中的佛祖,是不可亵渎的。

如今天帝将重现人世,这是令所有帝脉中人心绪激荡不可自持的大事。

一路行来,我看到不少人虔诚的垂首,一步一个脚印,缓慢攀登石梯,口中不算颂扬天帝的威名。

这是一种类似教众的狂热,我很惊讶,在修行圈里,竟然有一个人时隔近两千年,依然拥有莫大影响力。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因为修行人意志比常人更加坚定,他们修道敬仙神,敬天地,可天帝只是一个人,只是近仙而非仙。

虽然觉得这种狂热的信仰有些异常,但考虑到许多人包括老道都诉说过天帝威名,我也有些释然。

或许,这就是帝脉为什么一盘散沙,却仍能震慑天下的原因吧。

我的体力,完全跟不上前面四个人。而在帝脉的圣地,又不能随意使用法术。一路爬的苦不堪言,汗珠子跟下雨似的。我吐着舌头,手脚并用努力跟在后面,一边期盼着老道能拉我一把,一边骂这死老头太心狠了,只顾自己闷头走,难怪小美女那么烦他。

眼见他们越走越远,到最后被层层云雾遮掩,再不见人影。我真跟大冬天去南极裸奔似的,透心凉。

老道似乎一点也不担心我的安全,还是说他只为了考验我,告诉我平日要多多锻炼?

这老头什么事都能干出来,如果他真这样想,我一点也不奇怪。

可现在我很生气,非常的生气。

幽冥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秦岭帝脉(4)

八索护身咒,下意识就用了出来,身体轻飘飘的,无比轻盈。我心里有些发虚,这里毕竟是秦岭圣地,万一被人发现我用了法术……

但现在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一咬牙,顺着石梯狂奔。

这里的云雾出奇浓厚,我只跑了一阵,前面就几乎看不到路了。若非有法术护身,知道自己摔不死,这会我肯定一步也不敢动。

虚无护身咒虽然可穿透世间一切,不为万物所视,可对于方向感却没有丝毫帮助。我只闷头跑,也不知到底跑没跑对方向,只知道是往山上去的。

跑了大概十几分钟,依然没碰见老道他们,这让我心里一沉。难道真跑错地方了?

心里正慌,眼前层叠的迷雾逐渐散开,一轮烈日挂在半空,把前方照的明亮无比。而在我视线的斜上方,一截山峰直插天际,仿似要捅上天去。烈日映照下,山峰如黄金浇铸,隐约可见一栋大殿耸立巅峰之上,也不知什么材质打造,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一轮小太阳。而几个人影,已到半途。

那几人,估计就是老道他们了。这才多久,四个人就跑到这来了,简直比得上正常人平路飞奔了。

我左右看看,见没人就把法咒撤除,站在那歇了一会。

这里早已超越了云层的高度,风呼啸不止,大的离谱。没了法术保护,我必须紧抓石梯旁的石块才能稳住身形。这种情况下想爬到那栋建筑物前,显然不可能。

没办法,我灰溜溜的望望四周,见没人,又念起虚无护身咒,遁入了虚无。这种事实在太丢脸,蛟爷从我口袋里爬出来,用尾巴蹭蹭自己的脸颊,像是在羞笑我。

我呸了一口,这也怪不得我,到处狂风,一不留神都能把我吹下山去。东巴朗太不够意思,明知我修行不够,也不派人来帮我。

在虚无状态下,什么大风都是浮云,我飞快地跑到建筑物附近,却看到门口伫立两个身着盔甲的大汉。

他们全身包裹在金色盔甲中,于烈日下,伫立狂风之中。如泰山上的顽石,任风再大,却巍然不动。

他们手中各持有一杆长枪,像金属雕刻的人像,威风凛凛,让我有些胆颤心惊。要知道,我现在还用着法术,这要在他们面前现了形,鬼知道会不会被当成捣乱的戳死。

没办法,我只能退回远处,撤了法咒,耗费九牛二虎之力重新爬过来。

这种感觉太不好受,身心疲惫。意外的是,当我爬到跟前时,他们却没有阻拦,像没看到我一样。

我迟疑着,踌躇着,磨磨蹭蹭进了大殿。回头时,他们依然如石雕。

原来是小兄弟来了,比我想象中的要快。爽朗豪放的笑声从前方响起,我被吓了一跳,转头看,正见东巴朗向我走来。

而在他身后不远处,老道与一群人围在一座巨大石碑前,像在讨论什么。

知道你难以登天梯,我派了人去接你们,没想到是高人带他们回来,把你丢在了后面。东巴朗走过来,回头看了看老道,又转过头对我说:不过你速度很快,我是小看你了。

我心里一阵发虚,尴尬的冲他点头笑,想着要说什么。这时那边忽有人惊出声:密文又浮现了!

还有人大喊:快快,把密文临摹下来!

天帝密文,关系帝脉两千年来的最大秘密。

秦岭帝脉声势浩大,天帝两千年前威慑天下,俯瞰人间万千修行者,意图弑仙而成道。为何突然消弭,再无一点声息。

而如今密文再现,其源头竟与神秘的石兽有关。

石兽的来源,我还不太清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都与古时大动乱有关。而这些石兽,其内部封有精气,以特殊手法破封,可还原其本体。

魏家曾复活了一只鬼差,差点举族覆灭。

天帝的密文大碑能吸收石兽精气,可仔细追究的话,大碑吸收的并不是单纯精气,否则,帝脉众人完全可以取来天量的精气供其吸取。

由此可见,石兽的精气与众不同,或带有无法理解的能量。

想到这,我不由自主摸了摸脖上挂的通冥玉佩,这东西也可以吸收石兽精气恢复自身,而这也是东巴郎找我来的原因之一。

大殿里的帝脉众人忙成一团,一堆人聚集在大碑前,想要完整记录下密文的内容。

当然了,密文的含义他们一窍不通,否则也不用找老道来这了。

东巴郎对密文也十分看重,带着我走过去。我们俩没有打扰那些临摹密文的老头子,只站在圈外看。

这座耸立大殿中的石碑异常高大,通体显出淡淡的金光。其中有字符呈现,字体很怪,我这种连简体字都没认全的普通青年,一眼望过去就晕了。

老道如众星捧月,在一堆老头的包围圈内鹤立鸡群。没人敢打扰他,因为他正仔细端详碑文,口中似在默念着什么。有两三个老头死死盯着他的嘴,那眼神太深情,让我忍不住打寒颤。

这时,有人惊呼起来,我看到,金色光芒与密文同时黯淡下来。只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不见了,而石碑也恢复了原貌,只是普通的大石,上面印刻着两个大字:帝宫。

帝宫……我默默念诵了几遍。

这原本是竖立在天帝大殿外的,后来有人见到了密文浮现,才移到这里,生怕有了闪失。东巴郎听到了我的默念声,便出声解释。

我哦了一声,问:那天帝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东巴郎摇摇头,说:天帝就是他的名字,自古流传的典籍中,都只记载了天帝二字。

那他什么来历,你们也不知道?我好奇地追问。

东巴郎点点头,说:没有错,天帝的来历是个谜,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出自秦岭。而这,就足够了。

东巴郎说这话的时候,无论神情还是语气,都充斥着极度自豪。我下意识觉得这种情感很低俗,可想想建立在云层之上,数千米之巅的帝殿,忽然间觉得,或许天帝真值得人那么崇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无能的人,哪怕被人捧到天上。能捧一天,能捧一年,可足足两千年仍震撼天下,这足以证明一切。

圈内的老头子们,个个都唉声叹气的互相询问着。密文太多,字体繁复而又难以辨认,他们临摹的很辛苦。

天帝密文已呈现过几次,但加上这一次,他们也只临摹出五分之四,还剩下最后的那点来不及抄写。

眼见密文消失,东巴郎伸出两手分开众人走进圈内,他走到老道旁边,先是顺着老道的目光望向大碑,随后等了很久,待老道微出一口气后,才低声询问:高人是否能解读这种密文?

老道轻点头,说:可以。

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在大殿内引起了轰动。

一堆临摹密文的老头纷纷涌过来,我刚准备往老道这边走,就被他们夹在中间,然后就感觉跟被人提着似的,脚不沾地的往前飘……

这些老头子,力气也太大了。

然而,没等他们挤过来,东巴郎就低喝一声:挤什么!扰了高人,你们担的起吗!准备好纸笔,待高人破解密文!

老道嗯了一声,说:把你们临摹的密文整理一下拿给我,这种字来源太过久远,很难辨认,我需要一点时间。

东巴郎点着头,而那群老头早已自发行动起来,聚成一堆轰隆隆跑过去,又轰隆隆跑回来。临摹的密文按照顺序整理后,被他们交到老道的手里。看他们那表情,是打算让老道站在原地就破解密文。

可是……你们倒是把我放了啊!我一个普通青年,被你们夹着飘来飘去,成何体统……好无奈。

幸好东巴郎看到我的惨状,忍俊不禁的把我提过来,否则的话,等老道破解完密文,我也被挤成人干了。

一想到自己变成那种鱿鱼干鱼干什么的,我就有些想吐。天帝大殿坐落数千米高山之巅,天气又好风又大,最适合晒干货了。

老道也不在意他人的态度,就站在大碑旁,拿着一叠临摹了密文的宣纸仔细阅读。

东巴郎在一旁静候,他虽不像那群老头一样眼巴巴的就差吐舌头了,可这眼睛,还是时不时往老道脸上瞅。

你说老道那一脸褶子有什么看头,真想看褶子,你买把扇子啊。

老道在那看得仔细又入神,我一边看着比鬼画符还难认的密文,心里这叫一个好奇啊。说猫抓那都是轻的,起码也是只野猫!

这上面,到底写的啥?我实在忍不住。

一句话出口,顿觉四周突然射来了几十盏探照灯,差点就把我给气化了。

转头看,二十来个老头齐刷刷盯着我看,脸上既有愤怒,又十分欣赏。我忍不住忐忑,你说他们是不是真想吃干货啊……

这是仙文。老道士忽然开口。

幽冥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岭帝脉(5)

一堆探照灯唰的一下就转老道脸上了,我顿觉松了一口气,这几十个老头杀伤力太大,比被几十个年轻姑娘盯着看还让人紧张。

什么仙文?我问。

仙文,就是仙所使用的文字。老道士说:仙于古时,有一段非常活跃的时期。但仙文很少流传,五行脉中,留有五典古籍,上面记述了一些仙文。但千年下来,典籍有所缺失,所以这些密文我也无法完整解读。

高人能看多少?东巴郎在一旁关切地问。

大部分。老道士微皱眉头:但一些词语难以理解,从字句来看,恰是关键的东西。天帝,像是故意为难,不想让人明了当年的一切。

哦?东巴郎惊疑一声,随后他脸上忽现出惊诧的神情:当年的一切……高人的意思,这并不是让天帝复生的密文?

老道士摇头:不是。这篇密文,记录天帝的话语,似是与其消失有关,但并没有说明如何令其重现人世。

惊愕声四起,周围的老头纷纷错愕的摇头,大呼不可能。东巴郎也神情失落,面色难看。

不过也难以确定。老道忽然说:因为密文的最后一部分没有及时记录,或许,那是最关键的一部分。

东巴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高人说得没错!密文只临摹出大半,还有一些……

嗯,我先把这部分解读出来吧。老道士踏步,从一个老头手里拿过一支毛笔和几张新的宣纸,他将纸平铺着地上,一边对照了密文,一边在纸上书写。

老道落笔的速度很慢,或许是密文太过难懂,而且一些关键词语的缺失,更让人难以理解句子意思。他写写停停,脸上的思索之色从未变过。

东巴郎和一群老头,静静地站在那,连大气也不敢出。我在老道的身后,看他蹲在地上,于宣纸上书写文字。

老道的字很漂亮,苍劲有力,有如神龙,气势非凡。字字像有千斤重,让人一眼望去,有种观赏天下风光的磅礴感。

这种奇特的韵味,让我忍不住默念出他写的字。

天星蔽日,仙落凡尘……

有仙落于此巅,肢体破碎。天有金血撒下,耳闻怒吼。

黑色的?物,遮蔽了天穹。

大魔尊欲与之争锋,连破三重天,终重伤而归。

其言惊天地,大难将临。

斗转星移,六道轮回,内外皆有大患。

大魔尊举世难敌,为天下间少有可与吾比肩者。

二人,难成大事。

当代八索前来,欲联手成事。

五典本源将出,欲封堵地宫。

三坟安人道,九丘治天下。

仙骨化石,大难将至,再难……

密文的记录,到此为止。每一字,每一句,都震撼人心。

问号不是我打不出字,而是老道画出了一个问号,那是关键性无法解读的字眼。

这段密文中,蕴含了大量信息,令人心绪激荡,有些恍惚。

我好像看到,一个伟岸的身影,于帝宫之前,仰望被黑色遮蔽的苍穹,其身边,有仙尸沉浮。

两千年前的大事件中,竟包含了六个当代最强的传承。

而密文断的过于坑人,在最关键的时候没了下文。我迫切地想知道,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因为在密文中,我看到了八索。

那一代的八索家主,是我的祖辈。他找到了天帝,意图解除天地大祸,可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唯一可知晓的是,仙在那之后,于世间大量显现。而在后续的千年,逐渐消失,神话,就此终结,再不可闻。

这些,是否与天帝密文中记载的大难有关?

是不是天帝所谓的大事已成,才造成神话不显,仙人难寻?

我原本以为,密文解读后,可以知道答案,揭开一切谜底。可当老道将一切书写于纸上时,谜却更多了。

不仅仅是我,老道,东巴郎,还有那几十个老头,都带着复杂的神情。

他们都被密文的内容惊住了,因为在场所有人的传承,都与那场大祸有关。

尽快寻到足量的石兽,显出后续的密文!东巴郎沉喝一声,语气迫不及待。

众多老头,有一大半飞快地向外面掠去。速度之快,令人生愕。到了这时我才想起,他们不仅仅是临摹密文的老人,同时还是秦岭帝脉的高深修行者。

有人走过来,小心翼翼将老道书写的宣纸收起,并鞠躬谢礼。老道微微点头,坦然受之。

密文浮现,需要很多石兽?我看向旁边的大碑。

东巴郎点点头:大约十只石兽能让密文浮现半柱香的时间。东巴郎确认说。

十只……我不禁咂舌,这数量也太多了,难怪以秦岭帝脉如此庞大的势力,到现在还没把密文全部临摹出来。

这时,老道忽然拉住我,说了声:我们走。

我下意识问他:啊?去哪啊?

回去。老道士回答。

东巴郎也跟着问:高人这是要去哪?要不要我派人带路?

老道士转头看他:帝脉毫无诚意,解读密文的事,就当没发生过吧。

东巴郎面色顿时变了,连忙说:高人这是什么话,我帝脉既然说到自然做到。但眼前天帝宝库还未打开……

与宝库无关。老道士摇头说,随后拉着我就走。

我看着东巴郎,发现他脸上一阵错愕,随后像想起了什么。立刻就有些尴尬,又有些踌躇。

老道说要走,绝对不是糊弄人。眼看拉着我就要出了门,东巴郎这才从后面追上来,拦住我们,低头弯腰拱手说:是我们的错,但绝不是故意要欺瞒高人。这其中,有一些事情……

老道也不回应,只盯着他看,但步子却没再迈。我被他们俩的举动弄糊涂了,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老道为什么突然生气。

天帝重临,的确不在密文上面。帝脉留存有天帝密卷,其中记载了天帝重临人世的举措,据说是天帝亲手写下的。而复生的时机,便是密文再现。东巴郎低着头说:天帝重临事关重大,不能出一点差错。我本无心瞒高人,但帝脉各个势力错综复杂,我一个人……唉,只求高人看在天帝曾与五行八索均有渊源的份上……

我这才明白,老道为什么生气,原来东巴郎说了谎。密文与天帝的复生,没有一点关系,真正的手段,他们早已知晓。

那你们破解密文做什么?我好奇地问。

东巴郎说:密文记载了两千年前天帝消失的真相,这是如今是否举帝脉全力复生天帝的最大关键。

什么意思?我有些糊涂了。

天下都知道,帝脉并不是统一的传承,而是无数传承交杂混合,分家而治。只有天帝在时,方统一了秦岭。东巴郎解释说:而天帝消失后,各家又分散了。如今虽有天帝复生的契机,但很多人的心思有了变化。两千年过去,就算是一颗石头也有了改变,有很多人说,天帝的复生,或许会造成大祸,因为其消失得太过诡异。因此,他们要一个理由,密文所记载的大事,正是其中的关键。

东巴郎的说法,我倒可以理解。

人心难测,说变就变。信念这东西,因人而异。有人可以坚持,有人却无法坚持,说不上对错。

不过,我却觉得东巴郎的话没有太多说服力。

你们请老……请高人来,就只为了破解密文?我怀疑地问。

当然不是。或许是已经露了底,东巴郎索性放开了说:五行脉源出五典,知晓天下事。虽没有五典本源,但五行法冠绝天下,对天帝复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才会将高人与小兄弟一同请来。

你请他我可以理解,可请我干嘛啊?虽然通冥玉佩有点用处,但我才刚学会用,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我问出一直以来最好奇地问题。

你的用处,甚至要比高人还大。东巴郎说:八索可通幽冥,这才是我们最想得到的帮助。

天帝……老道士忽然开口,我转头看他,正见他脸上浮现惊愕的神情:难道是在……

没错。东巴郎再次点头,说:依据密卷所说,天帝的下落,正是地府。

地府……这个词出来,连我也被震撼了。

地府是什么,传说中掌管人世间轮回的地方。西游记中,孙猴子把阎罗王打的屁滚尿流,还把生死簿给划了。可实际上,阎罗不像书中写的那么弱。

我在长平古战场,曾因老道的帮助召出十殿轮转王,无数的阴魂,被其法相所封。而这,仅仅是法相罢了。

地府真的存在……我十分惊奇,原本以为这只是神话传说中的地方,没想到。

这时,我忽然想起老道在长平古战场说过的话: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无中生有。有法相,就必定有真实的存在。

那时,我以为他只是说说,没想到,在东巴郎的口中,又听到和地府有关的事情。

可是,天帝为什么要去地府呢?难道他想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上划掉?我好奇地问。

这个时候,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地府的时间,似乎就是两千年前。

难道说,孙悟空的原型,其实是秦岭天帝?

我了个催,这也太狗血了吧,哪个作者这么安排的……

幽冥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兽(1)

这也是我们急于破解密文的其中一个原因。东巴郎说:天帝复生的契机,为何与地府有关,或许,在密文的记载中,可以知晓。而小兄弟身具八索传承,可借通冥宝玉之力,在计划中,有决定性的作用。

东巴郎的话,让我有些莫名激动。

因为在修行人的圈子里,我是十足的菜鸟,标准的新丁。

可“决定性作用”五个大字,从东巴郎嘴里蹦出来,冲我脑门就飞过来。这让我有些晕,浑身都飘飘然。

虽然密文还无法完整解读,但高人为当代五行之主,对五典本源的事情,应该有所了解才对。两千年前的动乱,高人是否知道些什么?东巴郎问。

老道士看着他,说:五典本源消失千多年,早已不再现。脉中古籍只记载了五典本源尚在人世留存,并未说详细。毕竟五行脉是从中分离出来,分支并非我一家。

老道的话让我有些吃惊,从五典中脱离出来的分支,并不只五行脉一家?这世上,竟还有其它可与五行脉比肩的传承!

这是个惊人的消息,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可东巴郎脸上却没有惊讶之色。或许以帝脉的能力,这些秘密想要获知并不算难。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问了。东巴郎拱手说:但还请高人……

我带他领略帝脉之风。老道士打断了东巴郎的话,拉着我出了大殿。

这一次,东巴郎没有再追上来。因为他知道,老道说话一向斩钉截铁,他没再说走,就一定不会走。

出了大殿,便看到伫立两旁的金甲卫士。他们依然如金属雕刻,浑身散发惊人气势。我缩缩脖子,任由老道拉着我往山下走。

风依然狂啸,但在老道周边,却如温言细语的女子,轻柔的不敢相信。

老道的表情很冷淡,从走出大殿我就察觉出,他有心事。

我回头看了眼,觉得离大殿已经很远,才转回头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老道没有否认,他脸上浮现出怪异的神情,说:天帝重临人世,不是好兆头,但是一个契机。

啊?什么意思?我听的很糊涂。

五典本源出世!老道士说。

我还是没听懂,老道士接着解释说:天帝的复生,在我五行脉典籍中,有一卷是专门留存的。密卷中,五行的祖辈人物留下一句话。

嗯?我看向忽然停止叙述的老道。

阻拦天帝复生!老道士低声说。

啊?我既惊讶又疑惑。

五行脉出自五典,而在两千年前,当代五典家主曾找到天帝,欲联手对抗当年的大祸。

如今天帝复生在即,怎么五行脉会留下阻拦其复生的言语呢?

五行脉和天帝有仇?我忽然想起老道曾来帝脉找人麻烦。

那封密卷,是两千年前的八索之主留下的。老道士再次说出一句让我震撼莫名的话。

两千年前的八索之主,我的祖先……

这也太混乱了,难道当年发生的事,并不仅仅是联手除祸那么简单?

你确定你的父亲,当年烧毁了八索所有典籍?老道士看着我。

我呃了半天,忽然发现,自己没办法去确定。

因为父亲当年烧了很多古籍,堆成一堆。他说,那是爷爷所有的东西。

可爷爷是曾经的八索之主,与沅陵老司的师傅,是同期的高人。八索与五典并肩,爷爷比起老道,肯定只强不弱。

更何况,老道说八索一脉有一掌定乾坤的高深道法,可算天下事。

爷爷这样一位高人,难道算不出八索传承有可能断绝?

如果是几个月前,我可以很确定的说,所有东西都被烧毁了。可对修行人了解越多,我就越无法确定。

虽然从爷爷和父亲口中,我从未得到与八索有关的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人都对我隐瞒了很多。例如母亲的事,至今还是个谜。

我想回老家看看,或许,那里真的还留下了一些东西。

现在?老道问。

我嗯了一声,心里忽然对那个陌生而又有深刻印象的老家,有了迫切的思念。因为那片平凡的土地,曾发生过不平凡的事。这对我来说,几乎是颠覆了我整个人生。

老道没有多言,只说了一声“好”。

随后,他问清我老家的位置,拉着我一步迈出,在秦岭帝脉的圣地消失。

老家是很偏僻的乡村,虽然离最近的城市不过四十公里,却连水泥路都没修成。

我和老道落脚的地方,是村外一片农田。

晌午时分,各家都升起了炊烟。

我们俩穿过农田,在田间小道行走,步入了村落。

这里的一切熟悉又陌生,矛盾的让人恍惚。我依稀记得,曾被父亲带着,在田间散步。

自记忆力,爷爷和父亲似乎从未下地种田,以前倒不觉得有什么,可现在想来,这十分奇怪。

只是考虑爷爷的身份,这种奇怪的事情,又变得十分正常。

一路走来,没有遇到什么熟人,这让我松了一口气。

离开了这么久,真有熟人碰见,我挺多看人面熟,根本记不得叫什么了。儿时的记忆,此时愈发的模糊。

老道一直没有说话,在我身旁安静行走。

我与他步调很慢,像在散步。来的时候焦急万分,可真到这里,却又平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