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毅军突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刘克武那幅滑稽的模样,杨度虽然转身向门外走了,不过走出门外之后,爆出的是一声真正响亮的大笑之声。

就在杨度走出去的时候,从客厅后面,刘春茹蹦跳着跑了进来。一见到马夫人后,也是连忙一个礼,嘴上说到:“侄女春茹,在这给马家婶子请安了。”

好嘛,这下准要热闹了。看到刘春茹跑进房间,刘克武的脑袋立即就大了。怎么说,马翠莲那也是打小就和自己这个身体定了亲的。

现在,却比还不知道她爹那跟袁世凯退没退亲的刘春茹,要晚上一段时间和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关系了。

这个时代,可不是自己那个时代。女人跟哪个男人睡了,很随便的。这个时代的女人,那可是相当重视什么名分啊、贞洁的。要让马翠莲和她那老娘知道了这事,自己还不有的受了啊。

就在刘克武不知所措的时候,马翠莲竟然快步走到刘春茹面前,将她的双手撰到自己的手里,亲热的说到:“茹妹妹,我们也有十多年没见了,没想你还真在他这吖。”

他,自然说的就是刘克武了。看到马翠莲这样的表现,刘克武心理的担心,顿时少了许多。

显然,刘春茹也没想到,马翠莲竟然会如此亲热的对待她。回了一下神后,她才露出笑脸的带着些许害羞的说到:“莲姐姐,小妹这有礼了。”

说完,刘春茹又是一个降身,冲着马翠莲做了个万福。毅军和淮军,本来很多将领就都是安徽人。

从两军成军之后,又是一直都是在一起灭太平军、剿捻军、进新疆、平定河南民乱。所以,这些将领的家眷,其实也都是很熟悉的。

根据刘克武的了解,马玉昆家在十年前,还曾经和刘盛休的家,住过同一条街。而且那个时候还是一住就是三年,两家的走动自然也就很是频繁。

不过让刘克武想不明白的是,马翠莲肯定也从她爹那知道了,自己和刘春茹的事。因为在自己离开九连城的时候,刘朝先到京城以后告诉自己,整个两军高层都已经知道了。

既然知道了自己对她不忠,未与她这个从小订婚却未完婚的妻子怎么样,却先与刘春茹有了夫妻之实,至少也应该是生气一翻的。可此时,却是如此亲热。

但旋即一想,刘克武就明白了。这是个封建时代,这个时代的男人有三妻四妾很正常,要是一个男人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在这个时代才会让人感觉奇怪呢。

而在这个时代里,对女人的教育也是完全保守和封建的,哪象自己那个时代的女人,各个都喊着妇女解放,结果是妇女解放了,男人却回到了母系社会了。

马翠莲能这样做,显然也是和她的家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但刘克武还是想到了另一层的问题。

那就是,马翠莲很可能,这是故意在自己面前装出的大度,从现在就开始搞起了勾心斗角那一套了。在这个时代,为正室者,无不都是最善于心机的。

想到这一层问题,刘克武的额头不禁沁出了一丝冷汗。这自己要是一个不小心,别给这些自己的女人,哪天给算计的身败名裂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可正朝着的那个目标,这些女人再大的能耐,也绝对翻不了天。

除非,她们也敢学下潘金莲。但相信这两个女人,哪个也不会真有那么毒的妇人心。都是大家闺秀、都是深受旧式利学教育的,很快就把这可怕的想法打消了。

就在刘克武站在一边,自顾自的乱想着的时候,马夫人也走到了刘春茹的面前,和刘春茹热络的交谈了起来。

马夫人的加入,让刘春茹的尴尬感觉顿时减少了很多。于是,那娘三个,很快就不管了刘克武,在刘春茹的引领下,朝着后面走了过去,把刘克武一个人扔在了客厅里。

看到刘春茹竟然象足女主人,又是给马家母女安排房间,又是等饭上桌后频繁的给马家母女夹菜,刘克武的心算是彻底的安了下来。

哇靠的啊,难怪那些大大们,都喊着想要回古代啊。这个时代的女人,还真不是自己那个时代那群妖女可比的。刘克武在整顿饭的过程中,很快就变成了享受。

两个未过门的妻子,轮流着为自己夹菜。时不时的,还能看到两个女孩向自己抛个媚眼。这种感觉,那还真叫一个美。

尤其是,在饭桌上刘克武才敢仔细看了马翠莲。这马家最小的女儿,虽然不是国色天香,但却也是柔媚异常,有股大家闺秀的娟秀,时刻都在冲击着自己的视觉。

而刘春茹,则属于是那种粗枝大叶的类型。虽然也有含蓄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显示的都是泼辣。

两个女人,正好是一柔一刚,刘克武想不美都不成了。以后要每天跟这样两个性格迥然不同,但却都是足够漂亮的美女一起生活了,相信没哪个男人不会美上天的。

第二卷 京华谋基业 第078章 兵权争夺起

在饭桌上,马夫人最后说明了他们的来意。马玉昆在前线浴血,很是担心他最关爱的小女儿。

而刘克武此时在北京既然已经站稳了脚,并且打开了局面,马玉昆就是想让他的小女儿,先住进刘克武的男爵府中。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二人多些交流,不至于日后成婚的时候,显的有些生疏了。听到马夫人的话,让刘克武不禁更尊重马玉昆了。

这分明就是让自己和马翠莲自由的发展一下感情。嘿嘿,这个老将军,竟然还有自由恋爱的思想,真是难得。

从这一天之后,马家母女就算是在男爵府长住了下来。随行的,还有一个家丁和一个贴身婢女。对刘克武来说,只不过是加了四张嘴吃饭而已。

此时,在刘铭九男爵府内,已经是四个自己的丫鬟、两个厨娘、两个庆王爷送来的老奴,加上刘春茹和马家的四个人和杨度,每天都是十五个人吃饭。

吃饭的人多了,刘克武就要更想着怎么去找钱了。与英国人合作的建厂计划,算是定了下来了。

第一家的面粉厂,投资预算是45万两白银,刘克武直接交给王永江27万两,由王永江全权负责去了。

第二家纺织厂,投资的预算也是45万两白银。刘克武派去了吴景濂拿着27万两,跟着英国人在那打着算盘筹建起来。

十天后刘克武选定的地点,是广安门外的八王坟一带。在自己的管区,买地建厂自然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按双方的约定,名义上是刘克武自己来办的厂。消息一传出去,北京城轰动了。光绪皇帝正为甲午战败闹心,听到刘克武也自己办起了工厂,不禁为之兴奋了一翻。

西太后听说后,立即就把庆王爷叫进了宫里去问话。当得知刘克武是在英国人帮助下,才得以全面建厂的,那个老太太乐了。

她坐在软塌上,微笑着盯着庆王爷问到:“我说奕劻啊,这回你又入了股没有啊?我上次就说了,这个年轻人啊,肯定是李鸿章第二,很会办洋务的呢。”

奕劻讪笑了一下,谦恭的回到:“回老佛爷的话,这孩子还真是很会办洋务呢。不过这次,臣的确没入股。那孩子,现在家底很足,就没我参合的机会。”

慈禧听完大笑了起来,笑声停止后说到:“你也有伸不上手的时候了吧,不过这孩子还真行啊,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了这么大的家底。他们毅军啊,这次在辽东打的也是够惨的了,正好让这孩子,帮着他那老岳父把毅军重新整备下。”

“太后您的意思,是等毅军回防以后,让那孩子去跟着他岳父一起重新整备毅军?”奕劻心里已经再乐了,西太后这话已经很明白,他是明知故问确定一下而已。

点了下头后,慈禧说到:“那孩子就是年纪太轻了,要不然啊,还真想给他一只独立成军的队伍,看看能不能也练成魁字营那样的精兵呐。不过啊,这次咱败的是太惨了,是该多出点那孩子一样的能打硬仗、能带精兵的人了。”

得到了确认,奕劻心里真乐了起来。但嘴上却说到:“那孩子今年才二十二,太后要是把他放下去,不知想给他个什么职务呢?”

看了他一眼,心里很清楚这是庆王爷在帮着刘克武要官了。慈禧却并不生气,歪了下身子后说到:“李鸿章那保奏的是马玉昆足当毅军之大任,宋得胜这次也炸没了一条胳膊。这毅军为咱大清朝,也是真的够忠、够壮烈的,就让那孩子,去做个分统吧。”

坐在边上的荣禄,却在这个时候咳嗽了一声。慈禧看向他之后,问到:“荣禄。你咳嗽什么。这么着,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连忙躬身一礼,荣禄从凳子上欠起屁股说到:“回太后的话,臣本来着,让那孩子直接去接受新军的。他懂洋务,又善于带兵,实为新军编练最好之人选。但既然太后您已经有了主意,毅军分统也的确很适合那孩子。”

庆王爷愣了一下,他可没想到,朝廷这刚确定要编练新军,让荣禄全权负责他就瞄上了刘克武。

新军编练,虽然不即毅军分统的正二品实授总兵品秩高,但权利上可是要比毅军个分统大的多了。

一来,新军将由朝廷全额拨款,这样就可以让刘克武在军费上减少不少压力。让他可以把节省出的钱,往他庆王爷腰包里送些,还能买更多的新式武器。

二来,新军是专权编练,要比去毅军上面还一个马玉昆,边上还定了一个姜桂题要好施展的多。

三来,毅军中关系错综复杂,而新军的人员选调上,谁去编练谁说了算,也就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人员关系上的问题。

庆王爷很快想清楚了这些,连忙从凳子上躬起身,对着慈禧说到:“太后,既然荣大人有意让刘克武去统管新军,而刘克武也实为不可多得编练新军的人才。臣保举,由其按荣大人之想,去编练新军实为上选。”

目光盯住了庆王,慈禧面色凝了一下。随后,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另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翁同和问到:“翁师傅,你又怎么说呢?”

人老鬼精的翁同和,其实已经从慈禧的话音中,听出了些什么。于是他一躬身,哈腰说到:“回太后的话,老臣感觉刘克武也是最佳之新军编练人选。其人乃有当年曾国藩之潜质,更有左宗棠之武勇。”

“呦呵,今个儿这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慈禧听到翁同和竟然也这样说,不禁大感兴趣的接着说到:“这往日,你翁师傅可是向来都要跟庆王爷和荣禄这,有事没事的在我这掐上一翻。怎么着,今天这就给变了呢?”

三个人,在这一刻各有各的打算。翁同和的保举,原因是他真正的公忠体国,看出了刘克武要比李鸿章那保举的袁世凯,更适合操练新军。

首先,刘克武的年纪小,功劳虽然大,但必然要比袁世凯好掌握。至于忠心方面,刘克武的老爹就为大清朝尽了忠,这就是无可厚非必为忠良。

其次,在洋务上新军式上,虽然资历还很浅,但刘克武现在手上的魁字营,已经成了京城第一营。其对新法之练,在翁同和的眼睛里,要比那个袁世凯强多了。

最后,就是翁同和与已经去了日本下关谈判的李鸿章之间的个人矛盾了。一个洋务派的领袖,一个清流的领袖,二人一直以来就是死对手。

李鸿章要保举袁世凯,他翁师傅自然就要大不反小针对一下,非保举刘克武,来跟袁世凯争一下了。

当然,这里面翁同和还有一点自私的想法,就是想用这次的保举,争取把刘克武收进他的门下。帝党现在缺少的,恰恰就是一个能带好兵、带精兵、掌军权的人。

而荣禄那边,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了。刘克武首先是马玉昆的准女婿,现在马玉昆的女儿和老婆还住到了男爵府了。

只要让刘克武去编练了新军,那荣禄很有自信的,就是一下就等于牢牢的抓到了两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做他的心腹。

这段时间以来,刘克武经常与他走动,孝敬的供奉是京城各门总兵中最多的一个。而且,刘克武完的假面,在荣禄的心里已经让他当刘克武是自己的心腹了。

用人唯亲、抢兵争权,在满清朝廷,尤其是正在事业上升期的荣禄眼里,那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但他表现出来的,却让慈禧很是放心的那种。

新军编练是刚刚确定的,刘克武与袁世凯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就算是这样展开了。当德公公派人送来消息后,深知新军要比毅军更适合自己谋大事的刘克武,立即就行动起来了。

带兵之人,最有效的竞争筹码,就是看谁更会带兵。所以刘克武第一招,就决定请庆、恭二王爷和外国人来参阅自己的队伍。

一翻运做之后,杨度也就不费劲的,将两个王爷,和刚刚正式提升为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授总理衙门大臣的荣禄,都一并请到了自己的军营来。并且,还让威尔逊,把英国公使馆武官贝斯福一起邀请着来一同观礼。

这两个王爷和荣禄,还有那个英国高级武官,刚走到广安门的大营外,就听到里面传来了阵阵的喊声。

“吃朝廷饭、穿朝廷衣……”

声音十分整齐、响亮,这让庆王爷和恭亲王,都不禁好奇了起来。他们和荣禄一起,侧头看向了杨度。恭王爷毕竟资格最老,于是他开口问到:“这刘克武,又这搞什么名堂?”

笑着一拱手一礼后,杨度说到:“回王爷的话,今天是魁字营年后第一次发军饷的日子。我们总兵大人,正在给士兵们发饷银。”

听完杨度的话后,庆王爷一脸疑惑的问到:“发军饷就发军饷,这怎么整个营盘都一起喊上话了呐?”

又是一拱手,面带笑容的杨度将头转向庆王爷,说到:“回庆王爷的话,我家大人的意思,就是让士兵们,一拿到钱就先想到,他们要忠于咱大清。这样,才能把军心士气,最好最快的集合到一起来。”

第二卷 京华谋基业 第079章 点兵首震夷

“哦,早就听说,这位刘将军在辽东很是英勇。没想到,他带兵还是如此的有章法呢。”贝斯福听到杨度的话后,先抢过了话。

在他来之前,威尔逊其实就已经明白的告诉他,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一定要多多夸奖一下刘克武一下。

更何况,刘克武采取的这种发军饷稳军心的方式,也正是最简单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贝斯福自然就要不吝啬,他那一点点夸奖之词了。

听完贝斯福的话,两个王爷都露出了笑容。荣禄却感觉到了不对劲,对着杨度问到:“这刘克武,知道二位王爷要来,怎么也不出营来迎接?”

冲着荣禄一拱手,杨度陪笑着说到:“回中堂大人的话,我家大人,每次发饷都要亲自将饷钱发到每个士兵的手上。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士兵的饷钱不折不扣的到士兵的手上。”

等杨度说完后,贝斯福又接过了话,看向资格最老的恭王爷,边笑边点头的说到:“刘将军还真是让在下很是意外了一下,我终于知道,他这个魁字营为什么那么厉害咯。”

恭亲王和庆亲王、荣禄都是不禁一愣神。缓了一下神后,恭亲王才问到:“不知贝斯福将军,为何会如此认为呢?”

此时,两个王爷,一个中堂已经在杨度的引领下,走进了魁字营的大营之中。他们的眼前,看到的也正是刘克武一个一个的,在逐个将饷银发到每个士兵的手上。

贝斯福看到后,先是鼓了几下掌。接着才对着恭亲王说到:“据我所知,贵国的军队,之所以拿着最好的武器,却总打败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饷钱不能足额发放。”

克扣军饷的事,即使贝斯福不说,也是在整个中国官场上,都习以为常的事了。清朝的官员,本来收入就不是很高。地方官员鱼肉百姓,军官就只能喝兵血了。

恭、庆二王和荣禄,对这些事也是早就清楚的。所以他们并没有打断贝斯福的话,反将目光都盯向了他,等他的下话了。

贝斯福也不客气,看了一眼校场上正在发军饷的刘克武后,接着往下说到:“刘将军这样做,真的杜绝了克扣军饷的事发生。同时,也让士兵们,真正能安心的去卖命。只有饷钱足额到位了,一支军队才会真正的去拼命。”

的确,这个年代民间流传最广,关于军队的话,就是那句好男不当兵。两个王爷和荣禄,也很清楚那些清军为什么一直装备上去素质上不去。

在整个清朝的军队中,吃空饷、喝兵血的事,在每个军营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这也正是为什么鸦片战争一打起来,号称万人的清军,最后实际战死三、五钱几全军覆灭的真实原因。

而那些在军营里的士兵,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上了战场还凭什么给长官当拿战功的炮灰呢。也只有让他们吃饱了、穿暖了,饷钱再足够了,他们才会真把命卖给国家。清朝廷拿军饷去买人家的命,只要发足够了,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是真的够卖命的。

就在恭亲王、庆亲王、荣禄和贝斯福边在杨度的陪同、讲解下说话的时候,刘克武已经发完了最后一个士兵的军饷。

一身戎装的他,骑上了一匹战马,跑到了来的众人面前。将手中的战刀抽出,举过头顶后,刘克武大声的喊到:“广安门守军、毅军魁字营集结完毕,请二位王爷和陆军最高统帅、兵部尚书荣中堂检阅。”

在他的身后,等他的话一说完,两千将士一同的高喊起来。

“吃朝廷的饭、穿朝廷的衣……”

整齐的喊声,整齐的队伍,让应邀来参阅的庆亲王、恭亲王、荣禄和英国的领事、武官,不禁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等队伍喊完后,刘克武才转身看向冯国璋说到:“冯副将,现在本官命令你,即刻将队伍带出城外,展开实弹操练。”

“遵将令。”冯国璋应声接令后,转身就是向队伍喊出了一串口令。两千人,迅速排着整齐的队伍,“哗啦”之声连成一阵的转身后,迈着整齐的脚步、踩着划一的步点,朝着营外跑了起来。

转回身,换上一张笑脸看向恭王、庆王和荣禄和扎里逊、贝斯福,刘克武说到:“二位王爷、荣大人和公使、武官先生,请移驾随在下官一起,去城外观操吧。”

说完之后,一边搀扶着已经腿脚不利索的恭王爷,先想阅兵台下走了起来。庆亲王和荣禄,也互相谦让了一下,一起走下了阅兵台,一起朝着广安门外行进起来。

在刘克武的带领下,两位王爷一个新贵,跟在自己大队伍后面,终于到了广安门外的大练兵场。

这个练兵场,虽然是在刚开春的时候,但整个操场上却被士兵们,长期的操练踩的很是平坦了。

走到大练兵场上后,刘克武引领着身后的众人,走上了点将土台。望下下面的两千士兵看了一眼,大声的喊到:“下面,升大清龙旗、升魁字营军旗。”

司号手手上的新铜号,响了起来。先是象征着满清的镶黄龙旗,缓缓的升到了半空中。之后,又是上面写着一个大大“魁”字的营旗,也升到了旗杆顶上。

在这大练兵场上的演练,可不再是在大营里,那样简单的队列操练了。只见那些骑兵,在轮值副将刘朝先手上令旗挥舞后,迅速的朝着练兵场的西南角,排着魁字营独有的三角阵型冲了过去。

呐喊声中,大队的骑兵在行进的过程之中,又保持着三人一组的小冲锋阵型。当他们冲到西南角上那些靶子前,立即就是三人同时向一个靶子落下了他们的战刀。

“哦,我的天啊。”贝斯福再次大叫起来,他控制了一下情绪后,才向身边的两王一中堂说到:“这是最先进的骑兵编组作战法,以这种小编队去进攻任何一个敌人,敌人都将无法将自己防御好。”

停顿了一下,贝斯福还是控制不住他的惊奇,继续说到:“哦,我的天呢,我又找到了一个,刘将军让日本人吃大亏的原因。要知道,这种战法日本人是不会的,全世界也只有我们大英帝国的骑兵才掌握的。”

转过身看向此时已经改站在二王一中堂身后,一直保持着标准军人站姿的刘克武,贝斯福问到:“刘将军,请问您是从哪里得到的这样的战法呢?“

微微颔首,向贝斯福施了一个小礼后,刘克武微笑的回答到:“这个战法,是从辽东战场上,用鲜血摸索到的。为了这个战法,我牺牲掉了一个最好的兄弟。”

恭亲王、庆亲王和荣禄当然都很清楚,刘克武所说的,正是那个在上演现代版挑华车时,冲进日本人炮阵就再没回来的林虎。

但贝斯福却是不知道详情的,他现在有的只是惊奇。自己的话一说完,他就接过话,又是惊叫着说到:“哦,刘将军,您真是太神奇了。在战场上,竟然能摸索出我们大英帝国,用了几百年才形成的战术。”

惊讶,这还只是个开始。骑兵完成第一轮冲锋后,没等尘土散去,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步兵就在那些操作着加特林六管重机枪炮兵的掩护下,迅速的跟上了骑兵。

当那些步兵冲到靶群前的时候,立即就是百枪齐射。之后,不等贝斯福再惊叫出声,工兵营的手雷,迅速的投进了靶群之中。

“轰、轰、轰。”

四百人、四百发手雷同一时刻,在落进靶群的时候爆炸了。那爆炸,掀起的尘土让不知道是手雷攻击的人看到,准以为至少是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呢。

彻底被震惊了,贝斯福来之前,还以为刘克武也不过就是和其他清军将领一样。靠着裙带关系,年纪轻轻的走了狗屎运,在辽东战场上捞了点军功后,调到北京来当禁军的纨绔子弟而已。

但是从这整齐的实弹操练第一轮一完成后,贝斯福的轻视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很清楚,他面前现在的这支军队,绝对已经不再是其他他印象中,羸弱、杂乱、散漫的清军了。

然而,震惊还不只是这些。就在贝斯福张大了嘴巴,半天闭不上的时候,刘朝先手上的令旗一变。只见那些骑兵,立即换上了绑在战马上的另外一支木棍。

就在二王一中堂和贝斯福不知道那些骑兵要干什么的时候,跟在骑兵后面的工兵和步兵,先让他们知道了答案。

工兵也迅速的换上了木棍,并且迅速排着整齐的队伍,分成了两面。接着是步兵、骑兵也分成了两面。

呐喊声再次响起,东面的工兵变成了就地挖掘战壕的掘土群、只见尘土飞扬。只短短的时间里,两百工兵就挖出了足够容纳上千人的战壕。

就在东面的工兵战壕挖掘的同时,西面的队伍也在冯国璋的带领下,后撤了半里地。

打雷了!下雨了,在下家这电给停了,一问才知道一个逆变器给雷劈了,所以今天更新晚了,还请各位大大多多见谅、海涵

第二卷 京华谋基业 第080章 杨度立宪说

2012了,又在打雷,从前在下家乡这,可是没这么变换莫测,所以提前更出来会,避免再耽误大家跟读。求推荐啦!求收藏了!大大们多投多收藏啦!

一到达西边半里处树着一面红旗的方位,冯国璋立即掉转马头,大喊一声带着部队向东面发起了冲锋。队列,却是骑兵在前,工兵随后、步兵整齐的跟在两翼的阵型。

而在东面的战壕里,王士珍也迅速的将步兵全部派进了战壕。如果不是木棍充刀枪的话,贝斯福很清楚那将意味着,一场惨烈的战斗就此开始了。

贝斯福怎么也没想到,从队列、到战术再到土木作业上,魁字营竟然实际上,已经远远赶超了他们所谓大英帝国的陆军。震惊,让这次阅兵之后,刘克武和魁字营先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让英国和西方世界震惊的同时,刘克武也自然在西太后和光绪皇帝那,优于袁世凯有了分量。

送走了阅兵的人,杨度陪着刘克武一回到男爵府,就笑吟吟的对着刘克武笑着说到:“爵爷,这回您可真要在太后和皇上那,彻底挂上号咯。呵呵,年方弱冠,勇冠军三军、善于带兵、精于布阵。好嘛,今天恭王爷可是真是个不吝夸奖了。”

放下手中的茶碗,刘克武却皱着眉头说到:“这个号啊,是要挂的。要是挂不上,咱就抢不到新军编练权,也就不可能真正从这城门军的位置挪出去。这挂上了,也未必就是好事。这帝党和后党,怕是又要好好折磨我一翻咯。”

笑着站起身,杨度说到:“爵爷,怕是您怕的,非两党之争,而是朝堂之危吧?”

点了点头,刘克武沉吟似的说到:“是啊,翁大人的清流、李大人的洋务、荣大人和庆王爷的后党、恭王爷为首的帝党。这个朝堂之上,早在我来京城之前,盛休军门就已经知会我了。现在身在其中,才晓得是如何煎熬啊。”

“哪派您也不想得罪,哪派您又都不想真正听控。”杨度若有所思,突然眉目一开,望向自己说到:“爵爷,若即若离用的妙,您大可不必如此揪心的。”

盯着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谋士,刘克武苦笑的说到:“如果象皙子你说的那样简单,我自然不会这愁眉不展咯。我倒很想若即若离,但你没看出来吗?今天恭王爷和荣大人,就已经在试探咱们到底忠的是太后,还是皇上。这一个不小心,栽了是小啊。”

还是微笑着,杨度说到:“然若大人继续如此,即非帝亦非后、做洋务之事、亲清流之秀。只忠于大清,非忠于某个人。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是无忧的。”

摇了下头后,刘克武接回话说到:“真如你所说,这新军编练之权,肯定还不会到咱手的。袁世凯那个老家伙,可很会抱大腿的。”

沉思了一下,杨度明白了什么。他再抬头的时候,笑着说到:“既然要抱大腿,那咱为什么不抱个粗的呢?”

说完之后,杨度就一脸坏笑,不在有下话。也不用他说下去,刘克武的心里也明白他说的粗腿,自然是指那个西太后了。

真让自己现在去抱那个老太太的粗腿,刘克武怎么想,心里都别扭的狠。那个老太太,就不是什么好鸟。为了权利,能把多少人玩死。

现在这场战争,要不是因为她,也不会败的如此惨烈。更不会让惶惶之中华,竟然打不过弹丸小国的侏儒们。

为了她一个人的生日,就把整个北洋水师的钱,全都带头公饱私囊了。太后带头做了侵占公款的榜样,下面那些个贪官怎能不上行下效。

结果,就可想而知。清朝历代贪腐成风,但唯到了同光二朝后,才逐渐形成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同治号称中兴,却不见百姓真好了,只见百姓更苦。原因,就在于这官场的腐败之中。

让自己去抱这么个老女人的大腿,心里真是一百个不愿意。刘克武对杨度说出了自己对西太后的看法后,杨度却大笑起来。

笑声停止,杨度才接着说到:“倘我君主立宪之法,得以被朝廷采纳。效法西人,太后就算做个女皇,也未尝不可。不过,这官场之上,可就不会再效仿她来行事咯。”

摇了下头,刘克武说到:“就怕是太后不会真允许你这主张的啊,你要清楚,她老人家可是当咱这个国家的权,已经形成习惯了。你让她把把权利分割出来,只做个空摆设,呵呵,难上加难哦。”

对这个腐败的朝廷,还抱有幻想的杨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