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末修仙-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这是一个无脑好学生,穿越成农家女后,从愚蠢好骗长歪到一路坑人的修仙故事。
  李末不爱美男,独爱灵石,凭着一尊山河鼎,练了无数的丹药,无聊了就去骗骗小兽:“乖,跟着姐姐走,有丹吃。”只要贡献出兽皮兽骨,和妖丹就可以了。
  她下骗灵兽,上骗大神,中间还骗了个异火,凭着不要脸不要良心的真本事,骗出了一座灵石山,骗出了一条修真大道。
  标签:妖孽 平凡生活 扮猪吃虎 穿越 轻松
好书尽在【】 ://w。
第一章 重生农家院
  这是李末醒来的第二天。
  阳光明媚,李末却只感觉刺目。
  标准的农家小院,却不知道是哪个好多好多年前的年代风格,古色古香是没错,但这还算不上最大的特别,最贴切的形容词应该是破。房子倒是不小,四进的院落,但这泥糊的墙,茅草的顶。
  “姐姐,二婶给你做了碗鸡蛋羹,你快吃吧,我求了二婶好久呢”这是李末这一具肉身的弟弟李奎,只有八岁,因原先家里有点小富,吃的也好,倒是长得有些胖,不过现在那张肉肉的小胖脸有些蜡黄了。
  半靠在床上,李末没有多余的情绪和表情,接过碗就吃了起来,吃到一半才注意到旁边的李奎在咽口水。接触到姐姐的目光,李奎低下头躲开了。
  “小弟你吃吧,我已经吃饱了,这些吃不下了。”李末在心里叹了口气,把碗递过去。
  “隔壁王婶都知道说姐姐病了,要多吃些才会好的快。”
  “拿去吧,我实在吃不下了。”
  夜里李末躺在陈旧的床榻上,定定的看着屋内的小窗,繁星点点,月光也很是皎洁。
  这是重生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上一世好歹还是生在现代,虽说出生贫民农家,但凭着自己的努力很聪慧,却是京大有名的才女,奖学金没有一个学年缺过。可才女又怎么样呢,毕业后一腔热血想在京都混出个名堂,进过最好的z公司,后又跳到M公司,总抵不过别人家世好,背景好,一直被踩在脚下。事业一直不顺,好在峰回路转终于大学的闺蜜拉她合作一个很好的项目。
  眼看就要熬出头了,资金不够就借下了大笔高利贷周转,总之家里是指望不上的。做这些的时候她也一直瞒着家里,父母本就不太管她,大概总觉得女儿太优秀,学费都是自己努力来的。帮不上忙也不想给她添麻烦吧。
  她原本还想等这次项目完成后就把父母接过来,,买个房子。一切都想的很美好了,却只等来了闺蜜卷款潜逃。
  一直就只是个等着自己往里跳的圈套呀。
  到了后来,催债的经常来。而李末还没来得想好要不要回老家躲躲,就接到消息。父母在去姑姑家探亲回来的路上双双车祸没了。
  原来她的人生是这样失败,心灰意冷了。催债的再来时,她没有了往常的恳求和讨好,只是面无面前的说了一句“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气的人家一刀捅死了她。
  但她又活了,重生在这不知名的世界。据说也是父母皆亡。
  李末有一点原主的记忆,她爹娘原本在镇上给大户人家当掌柜和管家大娘,去领县接一趟货半路就让土匪给抢了。货全没了不说,人还全被杀死了。她娘好巧不巧这还是第一次跟着去接货。还是好不容易哄着东家同意让她陪着去,就是这么巧。
  爹娘全死了,东家就把李末和李奎都送去了他们二叔李二柱家。还自认倒霉的赔了一百两银子给李二柱,算这两孩子的抚养费了。
  二叔家并不富裕,即使是在这穷乡僻壤的村子里都算的上穷。倒不怪两口子不勤快。连着生了三个丫头,才得的一个独子,从小体弱多病的。赚的钱还不够给儿子买药吃。
  李末爹娘原在镇上过得还不错,但李末的娘从不是个能舍小家为大家的人,还颇为厉害。竟是从没贴补过这二叔家。
  如今这一百两,对李二叔一家算得上巨款。
  爹娘死后李末就感染了风寒,又被送到这环境恶劣潮湿的乡下来,病没好还严重了。李末就是这么穿越过来的,还是同名同姓,估计这就是上天安排的缘分吧。原主身体本就不好,李末又是个心灰意冷的,又躺在床上养了半个月的病才算好了些。
  这日李奎鬼鬼祟祟的跑来,“姐姐,二婶想把你嫁给村头的刘傻子。”
  “你听谁瞎说?”李末奇怪的问道,这具身子才十三岁,嫁什么人。来了半个月了,李末也了解了这个家一些,二叔一家除了定点端药端饭过来,没怎么搭理她。倒是这个弟弟好像一直就跟姐姐感情很好。爹娘不在了也没见过他伤心难过,只是不时的来给李末加餐或者说些趣事逗她开心。
  “我先前趴在墙根下挖蚯蚓,听到二婶跟隔壁王婶说的。王婶说他家三儿子刚好是娶亲的时候,想替他跟你求亲。可是二婶说已经把你定给了村头的刘家。刘家可是只有一个儿子,就是那个傻子。”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不到一个月,李奎的小胖脸就见瘦了。家遭变故,原本顽皮的孩童早已变得敏感小心。
  李末没吭声,她还没有彻底融入这里,实在不知道该对现在这具身体谋个什么样的未来。但是嫁给个傻子肯定是不行的。
  “姐姐,你可不能嫁,不成我们就去找族长,我会保护你的,”半天没等到李末的回应,李奎担忧的说着。在小男孩的眼里,这个姐姐一直是柔弱顺从的。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了,也是彼此唯一的亲人了,可一定要照顾好姐姐。
  隔天二婶就来了,原本的旧衣换成了件攒新的大红色棉衣,下身是一件很厚实的绿色棉裤。
  “末娘啊,自从你爹娘没了你就跟着二婶,这一病半个月,那药那么贵,二婶都没断过你的。还一天一个鸡蛋的给你养着身子。二婶对你咋样?你也是个明白人。咱现在是一家人了,二婶也不瞒你,这家里日子难啊。”说着还虚虚的用块半旧的帕子抹了下眼睛,又接着说“你二叔二婶原本就有四个孩子呢,现在加上你们两个就六个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往后的日子啊,哎~~~”
  “二婶有话就直说吧”李末已经猜到些二婶的来意,她可不想听她说这些有的没的。
  “那,二婶就直说了,二婶托人给你寻了门亲事,放心肯定是吃穿不愁的好人家”
  “二婶真是好人,不过末娘还没打算这么早嫁人,二婶的好意末娘心领了”
  “你这孩子,二婶还能害你”
  “二婶,我困了,想歇会。”
  看着二婶走了出去,李末找来弟弟,问道“二婶刚才来过了,我问你,你觉得二叔可靠吗?”
  李奎花着一张脸,不屑的说道“二叔就是个软蛋,二婶说什么就是什么,能可靠什么。二婶来就是为了那事吧。姐,咱还是去找族长吧。”
  李末还是有些担忧“族长会帮我们吗?”
  “姐,你就放心吧,我都见过族长好几次了。他还夸我聪明呢,让我有事就去找他。村民也都说族长最是公正。”


第二章 风波起
  第二天,李末被正屋的嘈杂声吵醒。听到李奎大声喊道“我姐不嫁,既然是这么好的亲事,你就让大丫姐嫁”大丫是二叔的大女,比李末还大上一个月。
  胡乱套上件棉衣,李末向正屋走去。
  卢媒婆正指着李奎骂道“你这孩子这么不懂事,哪家女子不嫁人,你个八岁的娃娃,大人说正事呢,你这瞎闹什么。”
  李奎对着卢媒婆呸了一口,跑了出来。正好就碰到赶过来的李末,直接拉着她就往外跑。
  回头看看离了大门远了,李奎说道“姐,坏人都上门来了,也不听我理论,我们去找族长过来。”
  李末沉着眸子思索片刻,弯下腰凑近弟弟的耳朵道“不用把族长叫过来,我们直接去族长家说。一会过去你记得哭,动静要大,越多人看到越好。”
  李奎大概想到了什么,眼里藏着丝狡黠的兴奋,拉着姐姐就跑。李末一路跟着,虽说比弟弟大许多,但刚病愈的身体本就弱,体力还不如个小孩子,喘着气,刚上弟弟的脚步。
  跑到一户青砖瓦房的大屋子正门前才停下来,李奎果然开始放声大哭。看引来了不少人,还拉着李末一起跪下了。
  “族长爷爷救命啊,我和姐姐活不下去了呀。”一边大哭一边大喊着救命。村子里的人很快就听到动静,越来越的的人围了过来。
  一个五十多岁,长着端正国字脸的男子从屋里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他一大家子。看着李奎就道“奎娃子啊,出什么事了?”
  李奎就开始拉着李末连磕了三个响头后道“族长爷爷我和姐姐活不下去了,求族长爷爷救救我们”
  族长看着哭得伤心的李奎和这一群看热闹的人,感觉头大,声音洪亮的喝问道“到底出啥事?”
  “族长爷爷呀,我爹娘没了,姐姐又病,我们跟着二叔,爹娘拿命换的一百两也给了二叔。现在姐姐刚好一点,二婶就要姐姐嫁给刘傻子。是我们命苦没跟着爹娘一起去了吗。”
  族长看向李末问道“末娘,这事是真的?”
  李末红着一双眼,她实在挤不出眼泪,只得用悲伤的眼神说道“原先二婶跟我说过,我没同意,还以为这事就算过了,可是卢媒婆今天上门来了。”
  族长听了招手对小儿子说道“你去把二柱和他媳妇叫来”
  这时候村里大半的村民都围过来了,冰天雪地的又不是农忙时候,村民都闲得很。这村叫李家村,全村八十户有六十户都姓李,都是一个宗族的。
  不多时还未见着人,就听到二婶的声音,竟是一路喊话过来的“哎哟哟,这咋了这事,末娘你是不是跟族长告状来了?没良心的哟,自己啥也不干天天躺着就算了,我是少你吃了还是少你穿的,你跑来闹族长干啥。”
  她身边跟着大丫,拉着她袖子求到“娘,末娘的病才刚好,你别这样说了。”
  族长正色道“二柱媳妇,你是不是给末娘找了门亲事?”
  二婶到底有点怕族长,但又觉得自己有正当的权利,大声说道“三叔,末娘没了爹娘,咱是她唯一的二婶,可不就得给她做主,给她说门亲事不是应该的吗。”
  族长虎着张脸继续问道:“说的是那家?”
  二婶这次不敢大声说话了,唯唯诺诺的低声回了句“是,是村头的刘家。”
  族长这才怒道“末娘好好的一个姑娘家,你大哥大嫂没了,托你们照顾,你就是这么照顾的。”
  隔壁王婶也在,大着嗓门就喊道“大丫妈,这事可不是你做的不地道吗,你说你要给末娘说亲,就是我儿子也比刘傻子强啊,你非嫌我给的礼钱少。这姑娘家一辈子的大事,这是钱多钱少的事吗。”村民们也议论开了,有说她二婶这事不地道的,有同情李末姐弟命苦的,七嘴八舌,场面闹哄哄的。
  二婶自知理亏,撑着就不认输的说道“这是我们自家的事,谁家亲事不是长辈做主,再说这亲已经定下来了。”
  族长看向李二柱“二柱,这事你也答应吗。”
  李二柱是个老实的,有点不好意思,家里这些儿女们的事都是任凭媳妇做主的,但对族长又是恭敬又是畏惧,只得道“叔,这些都是娃儿娘拿主意的,我,我大老爷们也不懂不是。”
  族长看到李二柱这个样子有些怒其不争,大男人的,老让个娘们给拿捏住。虎着张脸继续问道“你还知道自己是大老爷们啊,吞吞吐吐的,你只说你同不同意。”
  大家都望着李二柱,等他开口。他面上有些挂不住。想说同意有点不敢,不同意嘛,又不好跟媳妇交代。开了几次口都只说的一个“我”字,一会功夫就急的满头是汗。
  村民议论纷纭,李奎还在那哭,鼻涕眼泪满面的干嚎着“我们姐弟真是活不下去啦。”李末还是低头跪着,没吭声,却是厚棉衣都掩饰不了的单薄身体,跪在这冰冷的地上,看着就真是太可怜了。
  宗族都是要脸面的,那怕在这乡下旮沓里,族长感觉当着这群村民的面,老脸烧的慌,道“这事我做主了,那亲事就退了。”
  二婶不服气的道“不行,亲都定了哪能说退就退。族长你不能光看他们可怜,你也可怜可怜我们一家老小啊。我们家本来就是个难的,狗蛋还要吃药呢,几个丫头也还小。末娘这么一个娇娇儿小姐,顿顿要吃鸡蛋,细胳膊细腿的干啥啥不行。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想着给她找门亲。”
  村里有人问“这么说,你不是看上刘家那二十两彩礼咯?”
  二婶争辩着“我是想着刘家家底不错,出的起这么高彩礼,末娘嫁过去也不愁吃喝能过好日子不是。再说那彩礼也是要拿着抚养奎娃子的,我是操碎了心为他们姐弟打算啊”
  李奎顿时止住哭声道“你胡说,我爹娘给你留了一百两养我们姐弟的。”
  二婶朗声回道“你是小孩子家家不知道柴米贵,你姐病了那么久,看病不要钱啊,天天要吃香的喝辣的,那点钱够养你们多久。”
  李奎也回骂过去“那我不要你们养。我姐也不要你们养,要嫁刘傻子过好日子你自己嫁去”
  一顿吵闹后,族长看向李末道“末娘,你的意思呢”
  李奎马上道“姐,我们自己过,我不要你嫁刘傻子”说完又抱着李末哭成一团。
  李末安抚好弟弟,对着族长说道“族长爷爷,我爹娘都没了,只剩下我弟弟这一根独苗。末娘只想好好把弟弟带大,这辈子都不打算嫁人了。如果一定要末娘嫁,就把末娘的尸体嫁过去吧。”言语认真,一双如水的眸子绝然的望着族长。
  族长没想到,一向柔顺的末娘说这样的话,还带着这样的眼神,无悲无喜,像是一眼不到底,想再看个究竟吧,却又不敢对视。
  最后族长叫上了二叔夫妇并几个村里有名望的人,一起进屋去了。


第三章 老屋
  过了快一个时辰众人才从屋里出来。村民好不容易有场热闹可看,也都不愿意走,三三两两的或站或坐。李奎早拉着李末坐下了,看到众人出来,忙站起来。村民也又都围了过来。
  二婶已没了刚才的气焰,耸拉着脑袋,眼眶还有些红肿,像是哭过了。
  族长站在屋檐下大声对着众人宣布道“末娘从明儿起,就带着奎娃子住你们旁边的老屋。你们到底年纪小,还让你二叔二婶照顾你们。你们放心,爷爷已经说过他们了,以后不会再胡乱给你说亲。难得你如此懂事愿意不嫁也要带大弟弟,那以后就在家照顾奎娃子。你二婶一会给你们五两银子,自个添些油盐,你二叔每月给你们送米面过去。家里再有什么事是那么两个小的做不到的,直接去叫你二叔帮着”
  晚上,李末还没睡着,正盯着屋顶发呆,就听到隔壁李奎和二叔家的二柱大壮在说话。
  一个糯糯的童音是二叔家的宝贝儿子狗蛋“奎哥哥,你们不跟我们一块住了呀?你也不跟我睡了吗?”
  有些稚嫩却故作老气横秋的是李奎,“对呀,我跟我姐明天就搬去隔壁老屋单过了。”
  狗蛋的声音听说像有些失落“那你以后还我哥哥吗,奎哥哥你还会带我玩不?”
  李奎很是大方的说道“是你娘不好,要把我姐姐嫁人。但狗蛋你小子还是不错的,还偷偷分了我那么多个煮鸡蛋。不管大人们的事怎么样,我都会认你这个弟弟的。以后你要是想我,就自己来老屋找我玩。”
  狗蛋听他这么说就放心了,但又觉得不对,解释道“我娘是很好的呀,她对我可好了。好吧,她还想不怎么喜欢末姐姐,对末姐姐也不太好。她还说末姐姐吃了本来留给我的鸡蛋。”
  说道这个,李奎就开始较真“不是的,我爹娘的东家给了好多钱养我们的,她可以拿着去钱买鸡蛋啊,凭啥我姐不能吃,还说都是你的。”
  狗蛋虽然小,但穷人的孩子都成熟的早,看哥哥不高兴,就不敢再说鸡蛋的事了,问道“那以后就你跟末姐姐你们两个人住老屋了,好吓人的呀。石头还说过咱家老屋其实是鬼屋呢,里面害死过人的。”
  李奎却是没有一点惧意,“这事我知道,咱爷奶都是在老屋去世的。可咱爷奶可不是鬼,我以前还见过奶奶的,不过那时候我还小不记得了,听姐姐说奶奶可疼我了。就是真有鬼也不怕,我也会保护我姐的。”
  李末突然感觉眼角湿湿的。拿手一抹既然流泪了。她对感情是有些疏离模糊的,前一世从小成绩好,人也独立,父母总是小心翼翼的捧着。父母是疼她的,她也敬着爱着父母。但她一路都是独立成长打拼的,父母都是言辞木讷的,谁也没说过要护着谁。更没别人护着她。
  如今竟沦落到要个小屁孩保护了吗。嘴角有些嘲讽,心里某一块却是融化了,暖暖的。
  ……翌日起床就开始搬家。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好搬的,就几件衣服两床铺盖。昨天拿到钱就已经托隔壁王婶今天上集市的时候给带些油盐锅碗啥的。
  进了老屋看过李末很是无奈,原先住的屋子就够破了,这老屋只有更破更旧,看着像随时要塌了。好在姐弟两住是够了,屋子不算太小,毕竟以前是住着一大家人的。大门进来有个天井,一个堂屋两间屋子,旁边还有个小厨房。最可喜的是有居然一口井。
  进了其中一间房,一片灰尘破败的,李奎抱着比他还高的铺盖无处下脚。隔壁房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姐弟两就直接抱着被子过去了。一进房门就看到大丫拿着抹布在擦洗老床,扫帚靠在床沿边上。
  大丫很是不好意思。“我,老屋太脏了,我扫扫。”
  李奎把铺盖扔到还算干净的床上,转过来说“大丫姐,你过来我二婶知道吗?”
  大丫更是不安了,小声的说道“我是自己过来的,末娘身体不好,不能干太多活的。”
  “我二婶知道了又要骂你”二婶对几个女儿不说不好,但也只是到让吃饱穿暖的程度,打骂都是常事。
  “我起的早,活都干完了,娘不会说的。末娘身子刚好,就坐着休息吧。”
  李奎却笑嘻嘻的拍起了马屁“大丫姐你真好,又温柔又能干,还漂亮,一定肯定能给我找个好姐夫。等我长大了也一定好好孝敬大丫姐,天天给买鸡蛋给你吃。”
  听着这童言童语,姐妹两个都笑了。大丫一时没察觉笑出声,立马抿住嘴羞涩起来。
  末娘却有些看痴了,多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大丫,你笑起来真好看。”
  大丫脸都有些红了“末娘你就会取笑我,要说好看,整个李家村估计都没有比上你的。”
  李末也不可能真的啥也不干,就坐着看,拿起扫帚开始扫地。三个人干起活来快多了,其实主要是大丫手脚麻利。连厨房都简单的收拾了一遍。整个老屋已经是焕然一新,虽然还是有些破旧,但已经干净整齐可以住人了。大丫还是有些怕她娘,跟李末告辞了几句就偷溜回去了。
  两人在大丫走后就靠在一块躺床上歇息了,直到门被推响才醒来。李奎黑黑的眼睛看着李末说“姐,我饿了。”
  原来是二叔送了一袋糠米,半袋粗面半袋玉米面。一袋其实就是一小袋,李末估计了下,满袋也就五斤。二叔把面放在厨房门口,正要走,看着却有点有点鬼鬼祟祟的,估计也是偷跑来的,或者不知道怎么面对李末姐弟吧。
  “二叔,你给我们送好吃的来了?”李奎一点不认生,好像昨天哭天喊地说二叔二婶不让他活命的人不是他。
  李二柱抓着脑袋道“送些粮过来,那个,你二婶还等我回去吃饭呢。”就夺门而去了。
  老屋跟二叔他们住的房子也就一墙之隔。二叔估计刚到家。那边二婶已经骂起来“死丫头片子,以为离了咱能过什么好日子。庄户家的女子养的跟个大小姐似的,送了米又怎么样,别最后饿的快死了又来求我收留他们。你们不许送饭过去听到没有?大丫你也不许过去给他们做饭,别以为你今天过去我不知道,死丫头胳膊往外拽。”二叔家的女儿们都养的懦弱,也没谁敢回嘴,倒是狗蛋说了几句什么。后面也没听到什么了,估计是正在吃饭呢。
  等王婶送了托她买的东西回来,天已经见黑了。姐弟两饿的快发晕,中午就分吃了一个早上李奎偷藏的粗面馒头。
  李末正挽着衣袖刷好了锅,放好水盖上锅盖,今晚弄个面疙瘩凑合下得了,主要是这个不费力。李奎坐在灶前烧火,闹是没闹,不过估计是饿狠了,显得很是没有精神。李末不会烧火,李奎鼓捣了半天火倒是升起来了,小脸却黑扑扑的。
  一小碗小麦面,半碗玉面面加上谁,调好了面,待水烧开就慢慢的一边搅一边倒进锅里,洒上几滴油,一把盐就可以吃了。褐色的粗瓷碗里面黄色的面疙瘩,卖相很是不好,还有些像糊。李奎一点不嫌弃,抱着碗不顾烫的用勺子大口大口的吃,狼吞虎咽着,还连连的说“好吃。”
  看着这个小男孩,这么小的年纪,还是被父母抱在怀里,教导宠爱的时候。长身体呢,一碗面疙瘩有什么营养。这也不是前世的白面,里面不知道掺了啥,吃不出白面的麦香不说还割嗓子。摸着弟弟的头,心里叹了口气,目光却带着怜爱说“姐明天给你弄好吃的”
  李奎没说话,心里想这才是他姐呀。虽然前些时候的也是姐姐,但一直好像隔着层什么似的。要知道姐姐虽弱一直柔弱但打小就最疼他的。爹娘一直忙着东家的事,这个姐姐倒是陪他最多的。
  他神秘兮兮的问道“姐姐,你知道狗蛋为什么要叫狗蛋吗?”
  李末淡笑着道“是不是因为二叔二婶觉得取个这样的名字,好养活,也不会生病。”
  “哎呀,原来你知道啊,我还以为只有我知道呢,真是没意思。”
  笑闹中就睡着了,在破旧的老屋,姐弟两倒是难得的都睡了个好觉。
  天亮的时候,姐弟拿着从王婶家借来的个竹编篓子,就到河边抓鱼。他们去的是离得最近的这一段小河道,两边青草坪还有青石,河水很浅却很清澈,连河底的小石子都清晰可见。鱼看着是又很多多,但是不好抓。天太冷不敢下水,李末就站在河岸上用竹篓捞鱼。忙了半天,汗都快出了一身,硬是一条都没抓到。倒是李奎拿着竹竿钓到几条小的。
  晚饭依旧是李奎烧火。李末把几尾小鱼稍煎了下,又倒水炖着了。喷香的粗米饭拌着鱼汤,就这几尾煎得香香的小鱼,姐弟两都是吃的很是香甜。


第四章 偷鸡事件
  姐弟两很久就适应老屋中的生活,慢慢添置了不少东西,过得很是舒心自在。
  某天中午的时候,一群从五岁道十岁的半大小子跟着李奎一起回来了。一大半都是鼻青脸肿的,还有些轻微的擦伤。这一看就是从哪打架回来的,李末心里想着。在这山野乡村,小孩子都很皮,打架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没出重伤,被打的小孩家长也从来不当回事。
  李末拿出之前特意备下的药盒子,拿出些烧酒给小鬼们擦洗着伤口,再顺便涂点外伤药。
  五岁的小石头自这丫喊痛,被李末问了为什么打架,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跟刘傻子打了一架,他还叫奎哥小舅子呢。”
  小毛孩门七嘴八舌的补充着,不过都没有小石头老实,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说自己根本就没打架,就是摔了一跤,碰伤了。还有的说自己没注意看路把刘傻子撞了一下,刘傻子就像打人,他们是为了自卫保护才打起来。小鬼们上好了要就一一告辞回去了。
  把李奎带到正屋坐下,李末说“你别理他,他爱叫什么叫什么。你才多大点,还跟他打架,吃亏的还不是自己。”
  李奎道“谁让他占我便宜。不过那刘傻子别看人傻,长得真实高大,我们这么多个跟他一个,才打了平手。”
  李末平时觉得这小子很聪明,现在这么这么笨呢,“他都是吧岁了,当然长得高,你们最大的也才十岁,豆芽菜一样的,能打的过吗。你说你去找他打架是不是给自己找罪受?”
  被李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李奎拍着小胸膛保证,以后绝不乱打架了,遇到这种打不过的一定跑。
  日子一天天过,李奎确实老实了不少,很长一段时间没见着受伤了。而且他人乖嘴甜,哄得村里人时不时的就给送些自家的蔬菜,蒸好的窝窝头馒头啥的。小孩子待不住,李奎老实了不久就又领着小伙伴在后山脚下挖了几个陷阱,偶尔还能捡上一两只兔子加菜。
  自从住在老屋,王婶的闺女,秋桃时不时的会来找李末。李末荡着全村的面说过自己不会嫁人,王婶后来也没跟任何人提过想取李末做儿媳妇。李末也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秋桃针线做的好,但乡下人绣花的花样子画得实在是不好。而李末画工好,前世就选学过美术,加上前卫的眼光。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刺绣之后画了一手漂亮的花样子。总回总能给秋桃些惊喜,送她一两张。李末把自己花的花样子交给秋桃托她跟自己的绣品一起拿到镇上去卖,大富大贵不用想,每个月也能赚个半两银子这样,勉强够姐弟两花销。
  这天李末正跟秋桃学着针线。秋桃生的像王婶,话也多。村里家长里短的,李末知道的一大半都是秋桃跟她说的。说说笑笑着,秋桃突然提到“你听说了吗,那个刘傻子,最近好像是冲撞了衰神。走路走着能踢到石子,摔了个狗吃屎不说,倒下来还能刚好磕到狗屎。去后山玩,就掉陷阱里去了。去河边每回又都能滑下河里,咱村这河边又不深,小孩才到膝盖,但他每回都湿了全身,像是在河里面扑腾过。最惨的是上回坐树下,竟然好巧掉下来个蜂窝,把他给蛰的呀。”说着又看向李末庆幸到“好险你没真嫁过去”
  李末看到她说嫁字时有些脸红,就取消道“你娘给你说亲了?”
  秋桃果然就红了脸,说“没有呢,我娘才舍不得我,要留我到十六岁再说亲的”王婶家三个儿子,只这一个闺女还是个老幺,一直是最受宠的。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李奎很晚才回来。现在李末也学会生火了,家里也不用李奎帮什么忙,这小子越发的野了,天天在外面疯跑。
  李末听到隔壁二婶在骂,一连骂了有一个时辰,这几天天天在骂。反反复复说的是谁抱走了她下蛋的母鸡,生儿子没**之类的。白天里还像模像样的跑过来看过,说的是看看李末姐弟过得这么样,房前屋后都看了,还说看李末会不会收拾,有不对的也好教教她。结果自然是一根鸡毛也没看到,才狐疑的走了。
  晚饭李奎也没吃几口,推辞不过,才说今天去山上果子吃撑了。
  夜晚的乡村只有几声狗吠,却越发显得安静。李奎悄悄的爬出去了又回来,偷摸摸的倒李末旁边,掏出个荷叶包着的烤鸡腿,递给李末。
  李末含笑着接过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