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论一妻多夫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姐,我们庄子旁边确实没有村子,他有可能是山那头村子的。"
"哦。"
"小姐,我听说山那头的几个村子穷得很呢?"王叔转脸低声说到。
锦娘回到马车内坐好,想到刚刚那汉子的衣着确实十分简陋破旧,又想到既然如此穷困刚刚还推拒她十个铜板,心中不由对他有些钦佩。
"小姐,还是我下车去推车吧,怎好叫他一个外人帮忙,又不要报酬的。"李三低声说到。
"你就在车里陪着我吧,我可舍不得你去干扶棺推车的活儿。"锦娘抛了个媚眼给他立马把李三稳稳按在了车垫上,两人又逗弄李七玩了一会儿。
忽然马车车身一歪,右车轮陷坑里了,锦娘撩开帘子一看原来是马车脱臼了,那马在王叔的鞭下使劲儿拉都没用。
后面的车也发现了前面马车的不对劲儿都听了下来,但也不敢松开上前来,几人分扶棺柩的几个方位不敢撒手。
最后还是那个刀疤汉子上前来,蹲下一看说到,"小姐的车轮脱臼了,稍等下,我这就弄好。"
"我们要不要下车。"锦娘问到。
"不用,一会儿就好。"
说着站着个八字步,躬身下胯,双手探入车底,一声闷喊,整个马车竟被生生抬了起来。
☆、胸肌是浮云
第四章胸肌是浮云
锦娘很是吃惊,本来马车就不轻更何况车上还有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子,连人带车少说也有两三百斤吧,他竟然就这样抬了起来,放在蹲屈的大腿上,而后抽出双手在车轮上修理。
锦娘伸出头本想看看他怎么修车的,不想她这个角度从上往下看刚好看到那汉子松垮的衣襟大开,前倾的胸膛在她眼下展露无疑。
他的好身材她仅从他大块的胸肌就窥见一斑,宽厚,健硕,坚实,高高隆起,因全身正在用劲儿,两棵红果傲然挺立,挡住了下腹和腰身。
锦娘直直地看着那胸肌似乎还抖动了几下,回过神来,心中忙暗念,"胸肌都是浮云,胸肌都是浮云。"
眼睛却看着那汉子全身的线条,上下寻思,琢磨他的三角肌,腹肌,股四头肌,肱四头肌………………
"小姐,车修好了。"
一会儿,那汉子已经放下车了,王叔一试真的可以了,也直夸那汉子。
"大哥,这马车可能是一路上跑时间长了,我怕它再坏,你就跟在车旁吧。"锦娘这样说出的时候那汉子和车内的李三都明显一愣。
汉子是想不到这小姐竟然愿意自己随在车边,李三心中愣的是想不到锦娘对这样一个穷困汉子如此和善,甚至他都可以感觉到锦娘对他的些许好感。
"大哥是哪个村子的?"
"山那边王家村的。"
"不知大哥可告知姓名否。"
"我叫王莽。"
说完不再说什么,他可不敢随便问小姐的名字,在天朝,女子结婚后直接称某夫人,姓李就直接叫李夫人,要是还没成年,没有结婚才直接叫名字,但也只知告知较为亲近的人。
他刚刚看到锦娘梳着少女对角髻自是知道她还未成年娶亲,更不好问她的名字。
"大哥,你是做什么的,怎么还会修车?"
王莽讪讪一笑,"家中地少种不出多少粮食,我从小就跟了别人学些添砖加瓦盖房修墙的手艺。我前些年去边疆当过几年兵,修车是在军中学的。"
锦娘心道看来他家还不是一般的穷,谁不是没办法过活才去当兵的,也许他脸上那道疤就是在当兵的时候留下的。
"你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就我和我那瘸腿老爹相依为命。"
一般天朝普通人家再穷也还是有一个女人五个丈夫的,即使期间有丈夫去世或意外死亡也要在半年以后补齐五个丈夫,王莽家中竟然只有他和他爹两个人就有些奇怪了。
似乎是猜到锦娘心中的疑惑,王莽解释说到,"我娘很早就难产死了,家中没有女子其他几个爹爹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我和我爹了。"
锦娘心中明了。
因着路上有人说话感觉一会儿就到了庄上,在庄口大门处,一个老头远远看到王叔忙跑回庄内,一会儿全庄子的男女老少都蜂拥而至,在门口跪着迎候主子下车。锦娘看看王莽,他似乎并不吃惊她是这个庄子的主人,只抱拳与众人告辞。
"等等。"锦娘在王叔耳边细说了一句,一会儿他就拿来一个包裹递给王莽。
"这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是我们路上没有吃完的干粮,如今我们到家了也用不着,你还要翻两座山头就带着路上吃吧,免得浪费了。"锦娘这话说得十分漂亮,很是照顾了这汉子的面子。
果然王莽似是十分感动,锦娘就是不知他到底是感动她送这干粮还是感动她说话的委婉全了他的脸面。
还未进到庄内,锦娘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从马车里抽出一块大匾李三往上一跃就上了庄子的门头,一下子将匾挂在上头。
"开心农场!"
锦娘念出这几个字说到,"以后咱们的庄子就正式更名为开心农场!"
庄子里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主子,又见是个未成年的少女更是好奇得很,因着年前王叔回到庄上整顿了一番还卖了一家人,所以他们倒是恭敬得很,深怕在主人面前一个不好再被卖掉。
现在小姐刚进庄子,身边的贴身护卫就露了一手好功夫更是心中对主人更加钦佩尊敬了。连带着这些天干活儿都显得个个拼命卖力。
王叔这几天一直在忙棺柩入葬的事宜。
歇了两天,锦娘带了李三来到江洲最大的酒楼望江楼,对着掌柜的递上一张名帖说要见见酒楼当家的。
望江楼的老板王宝此刻正在三楼的包间里陪着妻子顾夫人吃饭,拿到名帖的时候,打开一看,忙问到,"那小姐可走了?"
"没呢,说也尝尝咱们望江楼的菜品如何,点了些菜在二楼临江的包间呢。"掌柜的说到。
王宝说着,将名帖递给顾夫人,她一打开帖子,看到陈国公府几个字忙问到,可是京都的那个娶了个皇子的陈国公府?"
"应该是的,他们祖籍正是咱们江洲。"王宝说到。
"走,我们去看看。"
王宝和顾夫人似乎都十分意外是一位如此俏丽的少女。
锦娘内穿薄蝉翼的栖霞纱玫瑰香胸衣,腰束葱绿撒花软烟罗裙,外罩一件逶迤拖地的白色梅花蝉翼纱。腰若细柳,肩若削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真正是个美貌少女。
锦娘今日特意穿的这一身衣裙,这身布料都是宫中赏赐下来的贡品,一个词"特供",一般人很难有。
顾夫人一见到她被她身上的衣裙所吸引,看着她身上的纱衣眼中俱是惊叹,锦娘心中暗道,这位顾夫人果然是特别喜爱衣料的。
"敢问两位可是望江楼的老板?"锦娘彬彬有礼对两人作揖。
他们忙回礼,似十分惶恐,"不知陈国公府小姐,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王老板客气了,我母亲陈国公夫人过世了,如今新的陈国公夫人是我的姐姐。"
"早就听说陈国公府福泽天赐,竟能有两位小姐,真是有福啊。"那顾夫人似十分羡慕,天朝一家能生出两个女儿确实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如今我护送母亲的棺柩回乡,想在你望江楼订下酒席请父老乡亲们喝杯水酒祭奠母亲。"
王宝一听,十分高兴,连着夸赞锦娘是个孝女。
当下两人敲定三日后二楼摆下十张酒桌给有请帖的客人,一楼就摆二十桌流水席给一般的客人,锦娘从李三手里接过一个锦带,掏出一块十两重的金元宝付帐。王宝忙摆手说太多了太多了,十两银子就够了,而且也是等酒席办完再给。
锦娘又让李三拿了十两银元宝出来坚持要马上付帐给王宝。
"小姐出生高贵想不到竟是如此亲切大方之人,我王宝也不是扭捏的人,既然如此我就收下了,请小姐放心三日后我定将这场酒宴办的热热闹闹的。"
"如此那就多谢了。"锦娘又拿出十几张名帖递给王宝说到,"实在是不好意思,还有件事要麻烦王老板帮忙,我初回江洲根本就不知母亲的一些旧友府邸,只知道其名,还要请王老板手下帮忙分送请柬。"
王宝拿过请柬略一翻看,都是江洲有些名望地位之人,其中就有他的弟弟江洲知府王玉,一边的顾夫人也看到了微微一笑。
"顾夫人,和你初次见面没有带什么礼物来,今日看你似乎对我身上这件衣裙很感兴趣,不如这样,三日后酒宴上我送顾夫人几匹别致的布料作为答谢王老板为我分送请柬之礼。"
那顾夫人今年早在京都就打听清楚了,她生得高挑纤细,素来喜爱纱料缎布做漂亮的衣裙。
果然顾夫人一听说有别致的布料十分高兴,对着锦娘十分亲热,"小姐还不知吧,其实王宝是我的大丈夫,我的三丈夫就是江洲知府王玉,也是王宝的娘家弟弟。"
一个妻子的几个丈夫间成为兄弟,娘家弟弟的意思就是说是同母所生。
其实锦娘早知道望江楼和江州知府的关系,这会儿见顾夫人说出来故意装着惊讶的样子,"真的,他们既是娘家兄弟又是兄弟那不是亲上加亲了,顾夫人真是好福气啊?"
说得顾夫人和王宝喜笑颜开。
三日后的望江楼热闹非凡,楼前满满都贴满了悼念老陈国公夫人的悼词,歌功颂德得,人来人往。
锦娘特意请来专业的悼念队伍和敲锣打鼓的竖着陈国公夫人的灵位在江洲城游行绕道的,现在整个江洲上至江洲知府下至走车贩卒没有人不知道锦娘是陈国公府小姐的事了。
望江楼二楼此刻正是江洲名流聚集一堂,锦娘一来就送上一匹水清色的栖霞纱和一匹天蓝色的倭缎,都是顾夫人喜爱的冷色调,把她高兴坏了,非要跟着锦娘站在楼口处一一迎接,锦娘正巴不得呢,有江洲知府夫人亲自陪同迎客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酒过三巡的时候,锦娘基本上都和他们熟了,美丽的少女走到哪里都是吃香的,特别是江州知府王玉对她更是十分和善,本就是个大方的男人,更何况妻子和兄弟都对锦娘赞不绝口的。
锦娘站到高台上举杯一顿,下面都看着她,她轻轻嗓子微笑着说到,"这一杯我替我母亲陈国公夫人敬大家!"
一饮而尽后,李三又递上一杯,"这一杯我敬咱们江州知府王大人,在京中我就听闻江洲治理得井井有条,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这都是王大人的功劳。"
那王大人和几个手下听了这话明显十分受用,心中亦是大赞不愧是高门小姐,未成年就能如此头头是道。
举起最后一杯说到,"我刚入江洲时听说王大人有意要修路,将城里的青石路一直铺往西郊,这时个大好事,母亲在世就总说人不能忘本,我初回老家也没什么作为,今日就在这里就奉上一千两为王大人此利民之举添砖加瓦。"
说着就拿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恭敬递给王玉。
大家本来就对锦娘十分热情,现在更是觉得这个少女是个人物,王大人这次更是面子十足,心中对锦娘已是十分地看好。
锦娘看着众人,心下窃喜,江州知府这条道算是铺平了,接下来她在江洲立足就要容易多了,只是她那便宜老娘不知道在地下有没有被她气死。
☆、责任田承包制
第五章责任田承包制
现在江洲城提起西郊陈国公府小姐那个个绝对是赞不绝口,孝心,爱心,热心………………
锦娘借机又一一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送了些京中的时兴玩意,算是初步踏入了江洲名流圈了。
这几日终于闲了下来,她寻思着搞点改革什么的,前几天一下子花了一千多两银子风头出尽了但心里还是很心疼的,不想办法提高庄子里的收益可不行啊。
她在李三的陪同下这几天都在庄子里转悠,对着那些干活的人她还时不时地问点什么,几天下来,锦娘算是对这个庄子有了一些了解了。这个庄子还是以种稻米为主,大概有二十多亩的良田,十亩的旱地,还有一个池塘和一块山脚下的菜地。房子都统一建在山坡上,在路的尽头,一个二进的院子,不算大但也不小,前面是仓库和大堂,后面是几间厢房,王叔先前回来还专门维修了下,毕竟锦娘和他们最少要在这个院子里住上一年半载的。中间院子两边的就是一整排小平房,都是庄子里下人住的。
吃着庄子里种的稻米,摘上来的新鲜蔬菜,锦娘这些天觉得浑身都舒服了,让王叔吩咐下去今晚召集庄子上所有人开会,戌时准时到,不到的直接乱棍打死。
在天朝主人家打死签了卖身契的下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算不上违法,但签了卖身契的若是女子就不能打死了,只能转手再卖。
晚上吃过晚饭,锦娘便坐在前院的大堂主位上,身后王叔和李三一人站一边,李三旁边放了个盖着红布的篮子。李七在一边也乖巧地自己玩儿。
戌时快到的时候,堂屋里已经来了好些人了,因着这些天锦娘都是笑眯眯地在庄子里转悠和说话,这些人倒也不是很怕,有些交头接耳地说话,有些一个劲儿打量锦娘。
看看沙漏,戌时一到,锦娘便对王叔使了下眼色,王叔会意过来,从袖中抽出一张名单来,"下面点名了,念到名字的到小姐跟前磕头。"
第一个念到名字的叫林宝珠,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她上前给锦娘磕了头,李三便从篮子中拿出一个小红袋子递给她,她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打开一看竟是十几块铜钱,顿时高兴地合不拢嘴,连忙又磕头道谢,其他的人都看着这一出,下头一下子热闹喜庆起来了,竖着耳朵听王叔有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
恩威并施的手段尽管老套但管用啊。
如此过了快半个时辰篮子里的铜钱发完了,人名字也念完了,庄子上整整六十二口下人锦娘一一见过了。
李三适时地添上热茶,锦娘喝了口,顿顿声正色说到,"今晚,你们都拿到赏钱了,这次分给大家赏钱的意思是感谢过去这些年你们为庄子出力了。如今提起咱们西郊开心农场江州人也是卖我一份薄面的,但这些时日下来我觉得咱们的庄子很多弊端,为了大家更好地努力,我决定进行彻底地改革,建立一套新的制度。"
这几句话说完,堂下人面面惊惧,有欢喜的,有担忧的,更多的是忐忑。
"简单来说就叫做责任田承包制。"锦娘看着众人不解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接着说,"意思就是我将田地都分给大家着急种,从种的粮食中抽成分给大家,你们各自以家庭为单位自己开火吃饭,男人都出去干活,女人除了负责生孩子照顾孩子,一家人的饭也归女人做。"
天朝女子一般都是养尊处优的,即使是卖身做了下人,只要她们成年结婚了也只负责给下人繁衍后代,并不用干活儿,但她生下的孩子就算是家生奴才了。
这一下子炸开了锅,勤奋的自然欣喜,懒惰的自是担忧。
王叔说到,"你们以家庭为单位站成一堆。"
锦娘一看,一目了然,这就是天朝一妻多夫制的优势显露出来了,一个家庭其实就是一个生产小队。
这些人主要有四个家庭,那个王娇家的是最大的家庭,三代总共有十八个人,李美花和陈芳家是两个中型家庭各有十三个人,林宝珠家是个稍小的家庭,有九口人。
锦娘看那王娇家的人口虽然很多,但她的五个丈夫年龄都较大了,但好在有六个儿子都已经有二三十多岁了。
"王娇家的从明天起专门负责山脚下那十亩水田,你们只管负责种两季水稻和一季油菜,庄子里其他的事都不用你们做,李美花家和陈芳家的几个丈夫正是壮年,你们两家每家负责十二亩水田,也是两季稻子一季油菜,其他也不需要你们做。"
这时,林宝珠有些着急了,别人都把水田负责完了却没有她的份儿,又不敢说话的,她虽然只有二十岁,也还只有三个丈夫,但上有三个老爹下有两个三四岁的儿子,一年口粮也是需要很多的。
"至于林宝珠家的专门负责十亩的旱地和菜园,当然那些水田的田梗上你都可以种菜,也可以种些豆类。"
这样说完了,所有人都等着锦娘如何安排分成的事情。
锦娘慢悠悠喝着茶水,看着他们很急切又不敢问出口的样子,终于说到,"李美花和陈芳两家得一点五成粮食,例如咱们去年一季的水稻总产量是一万斤稻米,那么你们就可以得一千五百斤稻米,相当于三十两银子,油菜榨的油得一成。"
这下众人都沸腾了,按照去年的产量一年两季稻子下来他们两家每家可以分到将近三千斤的口粮,还不算上油菜的那一成就有六十两的进帐,那虽然比不上一般的农户家庭,但在下人的家里头那就能算上吃得饱饭了。
"王娇家的也一样。"其实这三家分配了水田的他们都是十分欣喜的,稻米产量稳定他们又都种熟了的,现在最急的出了林宝珠家还有剩下的九个人,眼看着田和地都分完了,他们什么都没的种心里能不发毛吗?
"林宝珠家的那十亩旱地你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交上来分给你们家两成,所有的田埂上我要你种上四季的豆子,黄豆红豆黑豆豌豆蚕豆我都要有,菜园子里我要有各季蔬菜,品种尽量多些,还有院子墙角,路边都栽上四季瓜果,反正我要江洲里有的瓜果蔬菜你也要有,可听懂了?"
"是,是,只是这种子?"
"你的种子今年找王叔要,但明年你就要自己留种子了,瓜果蔬菜的收益是你得二庄子得七,还有一成是平分发给他们三家。"
这样另外三家既可以多些口粮,有现成的蔬菜瓜果吃,又可以互相监督。
这四家各自栽心中一盘算都很是欢欣鼓舞,看着他们干劲儿十足的样子,锦娘心里也十分愉悦,责任田承包制就是好啊,其实庄子上每年的毛收益都有六百多两,但最后真正的纯收益都只有三百来两。
这六十几个人吃啊喝啊的,浪费也很大的,如今她这样操作分了口粮让他们各自分开开伙的,其实还减少了开支,但庄子里的总收益因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肯定是会有所提升的。
不说别的,一亩水稻的产量由现在的五百斤提升到六百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个锦娘还是有所研究的。
另外九个人此刻真是站如针毡,他们其中八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一个十四岁的小少女,都是劳动力不强的,此刻深怕锦娘是要将他们卖了,都十战战兢兢的低着头。
"你们也不用担心,我暂时不会卖了你们,还要看你们的表现。"
几人连忙跪下谢恩,"一定好好表现,小姐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好"。
锦娘看着他们其中相貌相似的三人,她们是林家兄弟三人,长得有点磕嗔,但好在也算是勤快老实的,因以前一直没给他们配婚,下人中的女子也一直没人主动提出愿意娶他们,所以都五十岁了还是三个老处男。
"院子后面的那座荒山现在也是我的地了,你们三个从明天起在山上围篱笆养鸡,每人负责养三十只鸡,记住,要围三个篱笆分开独立的,因为你们养的鸡也要分开,各人养各人的。"
锦娘就怕发鸡瘟,到时候死一片可就不好了。
"你们每天除了到我院子里将剩菜剩饭送到山上喂鸡还要在山上割草给鸡吃,另外每三天出一次清理一次鸡圈,把鸡屎肥料放在山脚下烧,到时候他们种水稻的三家自然会去你那儿挑肥压田。"
那三家人此刻也正在琢磨着怎么样多弄肥料呢,一听都很高兴了,心下暗惊,主子这样一个未成年的少女竟懂得如此之多,原本以为只是对庄子的收益清楚,不想对农活儿考虑得如此细微,心下更是不敢马虎。
不说是这些人心惊,其实王叔喝李三心中也是暗自吃惊,他们的小姐这是第一次进到农庄里,第一次接触农人和种田事宜,怎么懂这么多,后来一想小姐爱看书,说不定都是从书上看的。
"你们没有成家就在我的院子里吃饭,一日三餐饭菜的好坏取决于你们养的鸡和鸡蛋的数量。可听明白了?"
"是,是。"三人忙不迭声地答应,对于他们来说,年纪大了,养鸡是最好的活计了。
锦娘点出其中一个王小的男人,这个女人王叔和她说过,算是王叔的远亲,这些年庄子里算帐什么的都是他在管,最后再和王叔汇报对账。
"你就是王小?"
"是,小姐有什么请尽管吩咐。"
看他一眼都没看她身后的王叔倒是一直低眉顺眼的,倒是个感恩谦卑的。"王叔说你会算些帐目,这些年庄子上的帐目都是由你管的?"
"我只是负责清点,最后帐目都还是靠王叔清算的。"
"嗯,看你是个知道进退的,你也在我的院子里吃饭,依旧管庄子上的帐目,但每项开支进帐都必须给王叔签字过目,有事都要细心请教王叔,另外仓库由你看管。"
锦娘想到这个庄子本来一直就是王叔管理的,她只要负责大方向把握,具体还是交给王叔管理,再说以后自己要做点什么肯定顾不上这个开心农场的。
还有三个人是两个父亲带一个十四岁的女儿,这两个人一直负责庄子上农产品的销售,锦娘看他们虽然身体瘦弱,但回话十分懂礼,知进退心下觉得王叔还是挺会用人的,简直是个合格的HR,
锦娘就继续让他们负责销售庄子里所有的农产品,还让他们带上他们的女儿小枣一起。
锦娘再看看剩下的两个人,听王叔说他们两人原本是在大灶上做饭的,手脚也干净,是老实本分的。现在不需要做大锅饭了,就让他们负责给她的小院做饭,不过她也将丑话说在前头了,若是不好好干活就直接卖了,象他们这样年纪大了的卖出去只有等死的份儿,所以他们两人心中自是有数的。
锦娘心中暗松一口气,嘴巴都说干了,终于都安排妥当了,看看天色已晚决定做最后的陈言总结了,"大家记住,从现在起,我们开心农场每一粒粮食每一棵蔬菜大家都有份的,直接关系这大家这一年的伙食,这就是责任田承包制,一句话,人人平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就等着饿死………………"
☆、好身材就是养眼
第六章好身材就是养眼
晚上回到内院,锦娘将帐目给了王叔,又给了他一百两银票让他才买些种子和菜苗和瓜果秧子。王叔是从小照顾她长大的,虽然也是她爹的下人但这些年几乎就是她半个爹了,所以两人之间十分亲近,王叔也不推却就说多的银子放在他那里管小院的开支。
锦娘又让他买多些笔墨回来,说想在前院仓库旁边的房间开个学堂教庄子里的一些小孩子识字算数的。
"李三,你来教怎么样?"
锦娘突然这样一说把李三吓到了,忙推辞,"小姐,我,我不行,我自己也就认那么几个字。"
"你肯定可以的,我只要庄子里八岁以下的孩子来,也是给小七找些读书的伴儿,先教他们简单识字算数就行,你想他们在庄子里也是瞎玩反而捣乱,还不如识字算数,等大些我干点别的什么事情他们也可以帮忙了,毕竟是家生子用得放心。"
见锦娘这样说李三也不说话了,锦娘趁热打铁,"你还可以每天早上带着他们一起练两个时辰的拳脚功夫,你想啊,咱们庄子右边那一大片山的,我以后要是种点什么的还需要很多认看山护林呢?"
这下李三也认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了,答应了下来。
于是锦娘第二天又宣布这件事,派了王小家家通知到了,有孩子的人家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李三光荣上岗了以后,从清晨到上午都没了空了。
锦娘跟了王叔和小枣的两个父亲坐了马车进内城,如今他们三人名字分别叫墨迹和微毫,小枣改名入画。
锦娘觉得毕竟以后他们都是要经常顶着她的名号在江洲和商家打交道的,有个文雅的名字也显得她的风流雅致。
虽然入画已经十四岁,已是超过了锦娘规定的八岁以下才能上识字的规定但特别允许了她和那些孩子一起识字,所以今天她就没一起跟来。
到了城里他们三人去采购的采购,联络商家的联络商家。
锦娘一个人转悠了大半天,路上很多穿着稍微讲究点的人都对她作揖问好,她都微笑着一一回应,不象别的女子都是一副对人爱理不理的高傲样子。
其实锦娘觉得江洲十分亲切,山青水秀,天高江阔,人人笑脸相迎,户户相亲相爱,这才叫生活啊,暗暗自我夸赞自己决定的英明。
终于看到府衙了,锦娘知道那个顾夫人就住在府衙后院但她今天并不打算找她。
进了府衙问了门口的守卫户籍办理的地方,拐进西边的一个小厢房,那桌前看书的一人放下挡住脸的书,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长得十分清瘦,他立起来,身材却十分修长俊逸。
他看着锦娘似乎一点都不好奇,平静有礼,不卑不亢。
其实在天朝到府衙来办户籍的都是女子,因为只有女子才能立户登记产业,男子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天朝男子拼命挣钱也只有死钱,只有有了妻子落户在妻子家这样才算是有正经家业的,但结婚了可以有经营权但没有所有权。所以天朝的男子有钱的才好找妻子,而女子也会优先考虑娶有钱的男子。
锦娘看到那书桌上有一张打开的帖子,上面写着"江州府衙文书顾长风"字法十分俊逸大气,又看他面前还放着几张宣纸上面的笔迹是一样的,看来这几个字应该是他写的,他的名字是顾长风。
锦娘拿出京都迁出的户籍,说要落在江洲。
这时顾长风有点惊讶地看着他,向来只有下面挤破头皮往京城迁的,他还第一次看到有京城往地方迁的。再看看似乎又象认出锦娘似的。
"我正是前些日子回江洲的陈国公府二小姐,你也没看错,我确实时要将户籍落在江洲,"又掏出开心农场的地契和陈家祖田的田契和山契,"我八字和京城不合,要在江洲才能存活。"
这是她一早就想好的措词,要不然总不能说自己的亲姐姐合一群姐夫对自己及其不待见,扫地出门前吧。
顾长风听她这样说心下其实根本就不奇怪,在天朝女子娇贵难养,有时候家中为了唯一的女儿活着什么都愿意去相信合避讳的。于是当下就接过这些东西埋头在桌上,又是写又是盖印章的,锦娘在一边想着,果然,到了哪个世界官府办事手续都是繁复的。
拿到户籍和财产公正凭据了,她道了声谢转身就出了府门,这一半天才发现前已经到中午了,摸摸肚子,就去路边吃了两碗混沌,纲要付钱离开却看到迎面一辆马车驶来,一看,那不是李三吗?
"你怎么来了?家里有急事吗?"
"没有,我,我就来接你回家的。"
锦娘笑了笑,看着他还在因赶车微微有些喘气,脸庞上满是看到她的喜悦,"你吃饭了吗?"
"还没。"
锦娘就知道他肯定是急着找自己,连饭都顾不上吃,"难道还怕我被漂亮的男人迷住了,慌得你饭都来不及吃。"看着李三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